开发大西北河西走廊地区面临的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大西北河西走廊地区面临的资源
环境问题与对策
王佑甘肃省张掖市一中 734000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开发大西北河西走廊地区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三废"污染等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大西北开发过程中改善河西地区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西北河西走廊资源环境问题原因措施
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党和国家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这对经济发展滞后的西北地区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次历史性机遇。
大西北地区地处亚欧腹地,地域辽阔,资源富饶,发展潜力巨大。
大西北的发展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推动力,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和保持西部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保持边疆安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河西走廊介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东起乌鞘岭北坡古浪峡口,西至玉门关并与新疆的罗布泊洼地相通,南部祁连山、阿尔金山横亘,北部从西到东有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耸峙,长约900km,宽约50km-120km不等,总面积为27.6万km2。
东西分别以大黄山、黑山为界,将走廊分成三个互不相连的内陆河流;域区--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发育了武威—民勤、张掖—高台、酒泉—金塔和玉门—安西、敦煌等绿州。
本区行政区划上包括金昌、武威、张掖、嘉峪关四市和酒泉一地区,下辖20个县(市、区),总人口为460多万。
本区作为西北地区一个重要的、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在大西北开发过程中将始终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制约,直接影响着大西北开发战略的实施。
1.开发大西北河西走廊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1.1.水资源缺乏是走廊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核心问题
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沿海暖湿水汽难以到达,大部分地区年降水不足200mm,具有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综合影响的特点。
河西走廊各地年降水量在40—200mm之间,全走廊平均年降水量仅为139mm,但祁连山冰川积雪融水为河西地区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水资源补给。
然而,走廊内由于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近地面空气十分干燥,气候高而蒸发强烈。
就张掖而言,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0倍以上,黑河中游地区年平均干燥度(k)为3.44,张掖为4.14 ,属于严重干旱地区,加之走廊内灌溉制度及灌溉技术落后等原因,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水资源的缺乏突出表现为森林消失,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旱涝风沙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等。
水是河西走廊兴衰的关键,有水可以化沙漠为绿洲,给裸露地披上绿洲,水给河西走廊带来生机、带来希望。
因此,水资源缺乏是走廊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核心,是整个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限制性因素。
1.2.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沙尘暴频发及草场退化是河西走廊面临的最主
要的环境问题
土地沙漠化已被联合国列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有人将土地沙漠化比作土地的癌变。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及沙漠化土地分布较多的国家之一,而西北地区是我国沙漠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西北地区沙漠化(含潜在沙漠化)面积已达21.3万km 2 ,且每年以1000km 2 的速度继续扩大。
河西走廊是甘肃沙漠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沙漠化面积达17.6万km 2 。
黑河中游地区从1949年以来新增沙化面积82.14万km 2以上,约为该期间所发展耕地面积的4倍。
张掖地区沙漠化面积平均增加4%,金塔增加11.3%,酒泉增加13.4%,在高台、临泽、金塔三县境内,沙漠化土地已占总土地面积的54.9—64.3% ,沙漠化及风沙肆虐已成为危及走廊内人类生存的巨大灾害。
自1952~1996年西北地区就有50次强沙尘暴,其中黑风暴达30次,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993年5月5日爆发于西北地区的特大“黑风暴”造成50人死亡、12人失踪,15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56亿元。
1998年4月份连续发生的数次“沙尘暴”,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损失。
与沙漠化伴随的是草原面积退化。
1998年甘肃省天然草地“三化”(退化、沙化、碱化)面积达7.13万km2,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4.4%。
河西地区草场类型多,面积大,但草场总体等级低,大部分的草地属荒漠、半荒漠草原和戈壁草滩,生产能力有限,且一般都超载30—50%,这种超载过牧导致河西地区草原面积退化、沙化,生产能力急剧下降。
土壤盐碱化及其蔓延是危害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大问题,河西地区盐碱耕地为11万km2,占总灌溉面积的17.2%,其中,石羊河流域,由于水资源减少,提取高矿化度的地下水进行灌溉,使土地含盐量增加,全流域盐碱化面积已由70年代的1.33万km2增加到9.33万km2,仅民勤湖区次生盐碱化面积达5.2万km2 ,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和土地弃荒。
总之,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沙尘暴频发及草场退化不仅是河西走廊,而且是整个西北地区面临的最大、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制约走廊乃至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1.3.天然植被退化是加剧走廊生态环境恶化的突出问题
河西地区森林覆盖率较低。
1998年为2.98%,是甘肃省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地区。
该区植被稀疏,结构简单,种类稀少。
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南部祁连山地,走廊地区天然林很少,多为沙生、旱生或旱生灌木林,自然生长的有白刺、红柳、骆驼刺、胡杨林等灌木和草类。
据有关资料统计,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在50年代达55万km2,到90年代末期,仅有29万km2,森林覆盖率为13.36%,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源涵养功能降低,使走廊河流总径流量锐减,而且水土流失加剧。
据统计,石羊河流域下游,天然灌丛大面积退化死亡,荒漠草场"三化"面积达100万km2以上。
黑河下游的胡杨林也从40年代的5万km2减少到目前的1.6万km2,这种变化除自然因素外,更主要的是由于人口增加,过度垦殖和放牧所致,使本区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因此,天然植被退化是河西走廊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研究保护好走廊天然植被问题,不仅有助于走廊的生态恢复,也关系到三大河流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1.4.工业"三废"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是走廊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工业"三废"污染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对大气、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的现象在河西地区日益严重。
尤其随着大西北工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地区人口的膨胀,导致农业生产压力增大,致使"三废"污染及农药、化肥污染有加重之势。
甘肃省1998年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量为1706.8万吨,历年累计堆
存量已达1.6亿吨,占地面积2135万m2,废水排放总量为49527万吨,张掖乡镇工业1995年废水排放总量达286.73万吨,悬浮物排放总量达3722.7吨,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2389吨,烟尘排放3507吨,近年来,"三废"排放总量逐年增加。
此外,走廊属绿洲农耕区,经济结构中,农业比重很大,为增产粮食,需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这种不合理的增产手段,不仅使土壤受到污染,而且地表灌溉水及地下水也遭到污染。
2.河西走廊地区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2.1.严酷的自然环境是走廊地区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基础
河西走廊以干旱为主的大陆性气候显著,大部分地区为荒漠、半荒漠植被。
戈壁荒漠面积多,很少天然防风林,同时春季多大风,加之降雨稀少,干旱沙质地表极易被风力所吹扬,沙粒不断像绿洲迁移、堆积,向绿洲侵袭,造成沙漠化蔓延。
另外,走廊地区降雨集中、强度大,水蚀严重,流水带走粘土层,使粗砂层露出地表形成沙漠化土地。
这种水蚀的土地为风蚀创造了条件,风蚀吹走地表疏松物质,露出坚实底土,渗透性更差,又为水蚀创造了条件,这种相互促进作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进程。
在干旱荒漠气候作用下,耕作区因不合理的大水漫灌,会引起大量潜水蒸发,加剧了土壤的盐渍化。
所以以干旱为主体特征的严酷自然环境,是走廊地区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基础。
2.2.迅速增长的人口及掠夺式的行为是产生走廊地区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西北地区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资源的开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建国50年来,西北人口激增,现有人口已超过8000万,绿洲地区及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人口密度大.根据联合国资料,干旱半干旱地带人口临界指标分别不能超过7人/km2和20人/km2的标准来衡量,西北地区的人口严重超过了这个界限。
甘肃河西地区平均人口密度为17人/km2,且人口并非均匀分布,而是集中在水、热、土条件较好的绿洲上,河西地区绿洲面积约为2.04万km2,绿洲的人口密度为227人/km2,为甘肃省平均人口密度的4倍,全国的近2倍。
例如,武威地区人口主要集中在5020km2的绿洲内,绿洲区平均人口密度高达375人/km2。
1995年西北人口密度,陕西为170人/ km2、甘肃53人/ km2、青海6人/km2、宁夏77人/ km2、新疆10人/ km2 。
急剧增长的人口在生产资料严重匮乏的条件下,为了生存就向自然界进行一系列掠夺式的开发和索取,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人为的毁草、毁林、过度开垦、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使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使大批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加剧,造成农作物产量极低。
越是产量低,越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于是愈加广泛开荒,愈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形成了人口增加—过度开垦—生产力低下—可利用资源丧失的恶性循环。
黑河流域由于人口的增加,上、中、下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态问题,上游主要表现为:森林带下限退缩和天然水源涵养林草退化、生物减少。
在甘肃省山丹县境内,与建国初相比,森林带下限平均后移约2.9km。
中游由于不合理的溉排方式,部分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局部河段水质污染加重。
据统计,张掖、临泽、高台三县盐碱化耕地达23万亩。
下游地区由于中游过量用水,河道断流加剧,地下水位下降,额济纳旗沙漠面积增大,为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源地之一。
随着人口增加和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超载放牧、滥垦等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据有关资料分析,张掖地区冬春放牧超载达20—30%。
由于垦荒造田、过牧和虫害等,林草面积90年代和80年代初相比减少了约62%。
加之人们传统的采集活动,如挖甘草、黄参,拣发菜等,严重破坏了天然旱生植被。
人口增加也造成了淡水资源的严重不足。
西北几座大城市淡水资源严重短缺。
甘肃省石羊河流域90年代人口比50年代猛增4倍,人类活动强度加大,使民勤绿洲水量从50年代的6亿m3减到目前不足2亿m3,加之地下水严重超采,使30多万亩良田无法灌溉而弃耕沙化。
黑河流域90年代人口比50年代增加了2倍多,上游修建水库,拦截了大量河水,致使河流尾闾的东西居延海水面面积由50年代的35.5km2和267km2分布于1961年和1962年干涸,湍流不息的居延海从此成为历史。
60年代以来,有多处泉眼和沼泽地相互消失,下游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当地居民生活生产所需水资源严重不足。
总之,走廊地区由于人口增长及掠夺式的开发,造成对资源、环境前所未有的破坏,大面积植被被开垦和滥挖,草原过牧,破坏了生态平衡,引发了气候失常、土壤贫瘠化、沙漠化、盐碱化和沙尘暴频发等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
所以人口增长和掠夺式开发是走廊地区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3.对资源、环境缺乏科学的认识和管理及开发利用技术手段落后,助长了走廊地区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速度
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开发是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过去实行粗放式经营,重规模轻效益、重产值轻利润、重开发轻治理,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层次低,加之没有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发展放在必要的位置上,造成了对走廊地区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同时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环境意识,没有把环境、资源作为重要的生态、经济要素来看待,导致了对环境、资源的不断破坏和环境质量的下降。
在甘肃张掖,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煤、石膏、石灰石等,主要分布于黑河上游的祁连山山区,这些矿产,是本区人民生活及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但由于缺乏科学认识、统一管理和规划,小煤窑、石膏矿分散分布,在开采过程中,使黑河水源涵养植被造到破坏。
同样,武威石羊河支流、黄羊河上游发现金矿,大批淘金者蜂涌而至,在淘金过程中由于开采技术落后及管理不善,使石羊河水源涵养林惨遭破坏。
河西地区在人类各种开发活动中,由于对自然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管理水平差助长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
同时该地区人们为了提高单产、增加粮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又导致土壤退化及自然环境的污染。
总之,河西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上述三种原因是主要的,它们单独或交替着发生作用。
同时人类的种种行为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
3.改善河西走廊地区资源、环境的对策
3.1.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以水资源为核心的自然资源
河西走廊干旱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开发利用、管理保护水土资源,水是关键的关键,有水变绿洲,无水则成荒漠,走廊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是以水资源问题为核心的。
水资源不是孤立的,它是和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相辅相成、唇齿相依的,合理利用水资源,要开源节流,以节流为主,开源为辅。
缺水是走廊地区的根本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要立足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以灌溉农业为主的甘肃河西走廊,通过节流开源,发展节水农业潜力巨大。
三大流域渠系水的利用率不高,灌溉设施普遍存在着干支、斗渠漏跑严重,大水漫灌、灌溉技术落后等问题。
通过采取干支斗渠防渗漏和各种科学的节水灌溉措施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水。
总之,走廊地区要认真执行国家《水法》和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的规定,依法取水、用水、管水,制定用水计划和用水定额。
一方面对现有的渠道进行防渗漏处理,在蒸发量大的地方采取防蒸发措施,宽渠变窄渠,明渠改暗渠,或明渠加盖板。
另一方面改革灌溉方法,由大水漫灌向常规节水转变,由常规节水向高新技术节水转变,修建田间工程,采用喷灌、滴灌、微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和选育抗旱作物品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倡有偿用水,减少人为浪费,。
在土地资源利用上,要因地制宜,适地种植,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果则果,控制农田的利用强度,不搞掠夺式经营,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并通过合理耕作、施肥、灌溉排水、改良土壤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土地理化性质和培肥能力,解决土壤贫瘠问题,提高单产。
要坚持不懈地防止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和草场退化。
3.2.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实施综合治理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河西地区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整个走廊生态系统平衡方面起着确定性的作用。
如果没有山地森林涵养水源、保护冰川、调节气候与供水,内陆河流就会枯竭,绿洲就难以存在,风沙就会逼近。
正是有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才形成了众多的内陆河流,以及丰富的地下水,灌溉着河西走廊的农田,养育着河西人民。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河西抵御风沙的重要保证,研究表明,沙漠的进退和沙尘暴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干旱,植被稀少,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上植物枯死,是沙漠化的重要原因,没有祁连山的水,沙漠化和沙暴肆虐的现象,就得不到有效遏止。
从这个意义上讲,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了河西人民免遭风沙的侵袭,是真正的生命线,是生存的基础和保障。
因此,保护和建设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贯彻和落实"西部大开发"和甘肃"再造河西"战略的重要任务。
在荒漠绿洲地带资源开发过程中,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重点保护和恢复沙漠绿洲前沿农牧交错地带、绿洲交错地带、绿洲内部的荒漠林,不断扩大有林地面积和恢复荒漠胡杨林和荒漠灌木林。
大力提倡种草种树,适时地种植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经济林与薪炭林;加大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特别是坡度超过25°的山坡地,坚决退耕还林还草。
要坚持不断地对走廊居民进行祁连山水源林的重要性、危机性、森林保护与培育的紧迫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增强自然保护意识。
合理利用和保护好天然草场,严格实行划区轮牧"以草定畜",有效地控制草场放牧强度,抓好草场改良和无水缺水草场的水利建设,增强草场的自我更新能力。
3.3.控制人口增长,建设和恢复走廊生态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就人口增长的地区而言,较快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这里发展程度底,生产方式落后,贫困人口比例大,基础设施薄弱,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一个区域。
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导致人口与农业资源关系极度紧张,生态遭到破坏,生存环境恶化,贫困人口较多,普遍存在着"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因此,应把控制人口增长与建设、恢复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必须下决心保护好现存完好的自然生态,建立若干个区级草原、灌丛、大河源头自然保护区。
要对潜在沙漠化、沙化区,采取以粮代赈、产业调整、大面积封育和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减轻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压力,使生态恶化趋势得到缓解,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3.4.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们的生态观念
河西地区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低下,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有限,治理生态问题的能力不足。
因此要不断提高河西人口特别是劳动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人们懂得生态规律,自觉遵循生态规律,增强生态观念和自力更生地发展经济的能力。
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
3.5.强化资源、环境管理,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已修订和颁布了许多资源、环境的法规。
对于河西地区的资源、环境都要依据法规加以治理。
要严格执法,坚决扭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状况。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惩处严重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促进资源、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转向全面的法制管理轨道。
3.6.开发河西走廊的新思路
开发河西走廊是开发大西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开发中要树立新的发展观,要始终坚持协调和发展的方针,要看到引发的环境生态长期效应,应根据科学的评估作为决策依据;要树立新的资源观,在推进物质资源开发的同时,要把人力资源开发摆在重要的位置;要树立新的优势观,在结构调整与选择上,发挥地区优势构,构建有竞争优势的地区特色经济,以减少风险,提高成功率;要树立新的规划观,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规划必须坚持市场导向,以市场调研和预测作为制订规划的出发点,坚持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
总之,河西走廊的开发面临着种种资源、环境问题,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的原则,必须走社会、经济、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高新才主编:《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人民出版社。
2.中共张掖地委党校、张掖行政学院:《张掖学刊》,2001.
3.
3.重庆师范学院:《地理教育》,2001.2, 2001.4。
4.甘肃省环保局、统计局:《1998年甘肃环境状况公报》《甘肃日报》,1999.6.5 第二版。
5.张大策主编:《张掖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
6.甘肃张掖地区行暑计划处:《甘肃张掖国土资源》,198
7.11.
7.师守祥储茂东等著:《县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甘肃人民出版社.
8.西北师大资源环境研究所:《干旱区地理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
9.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专辑).
10.吴廷桢郭厚安主编《河西开发研究》,甘肃出版社.
11.兰州教育学院:《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2.《光明日报》1999年7月5日第7版.
13.何世红著:《未来西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10。
14.西北师大资源环境研究所:《资源环境与发展》2000年第1卷第2期。
15.段成荣“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1933~1995变迁”,《西北人口》,1997年第2 期。
16.张志良“人口掠夺式行为是导致西北环境恶化的祸首”,《人口研究》,1999 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