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至第十一章【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10.1复习笔记

成年中期,即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中年期的年龄范围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成年中期个体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稳定与过渡并存。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在智力、人格等多方面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处于人生的中段,需要瞻前顾后,要知道自己人生的前半段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更要清晰地确定人生的后半段有些什么目标,需要如何去做。

一、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

(一)埃里克森的观点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1.繁衍感

“繁衍感”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任何一种行为,只要能帮助其他个体发展或者有益于未来几代人生活,都可以被称为是具有繁衍感的行为,如生儿育女、履行父母的职责、积极参与竞争、为社会做出贡献等。

(1)埃里克森

在比较成年期的几个发展阶段时,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知道你可以关

心谁以及关心什么”(繁衍感),发展任务的核心不是生养子女,而是拓展自我,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体验关怀的实现。

(2)麦克亚当斯和圣奥寅

麦克亚当斯和圣奥寅从文化需求、内在意愿、繁衍关注、种族信念、繁衍承诺、繁衍行为、个人叙事七个方面来描述繁衍感的特征,并编制了一套测量繁衍感的工具。这套工具包括洛约拉繁衍感量表(LGS)、繁衍行为核查表(GBC)、生活故事访谈表(LSI),从个体是否具备繁衍动机和行为来具体测量繁衍感的水平。

2.停滞感

对于长期持续拼搏的中年人而言,往往因工作超时而负担过重,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一旦感到自己不能一如既往地竞争与创造时,就逐渐进入停滞状态。处于停滞状态的人往往感到精力枯竭、生活无趣,常常过分关注自己。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成年中期,每个人此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停滞。

因此,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是使个体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3.体验关怀

如果个体能成功地完成“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的任务,就能发展出与繁衍感相关的优良品质,即关怀的品质。所谓“关怀”,既可以是关心下一代,也可以是对社会的关注,甚至是对种系的关注。具有这一品质的人,能关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等,而且做到这一切完全是自觉自愿的。成年人将从这种关怀的体验中获得自我的满足和成长。

(二)莱文森的观点

1.莱文森的主要观点

莱文森认为,成人发展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和转折期构成的,稳定期和转折期的区别在于生活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所谓生活结构是指个人的社会角色与职业角色的综合体。其中,成年期的发展涵盖了稳定和转变的交替。在比较稳定的时期,人们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和优势;在转折时期,人们会改变过去建立起来的东西,重新建立新的系统。

2.中年期转折的重要性

莱文森非常强调中年期转折。在这一时期,个体要面临四个重要的问题:依恋、分离、渴望亲密关系以及需要时间内省和认识自己。个体努力解决个人的问题,并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打破过去,并创造崭新的生活。如果个体能较好地调整自己的目标,处理好现实与可能之间的矛盾,那么就可以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智慧、有见识、同情心、视野开阔等品质将会出现。

(三)古尔德的观点

1.古尔德的阶段理论

古尔德基于临床的观察提出了另一种阶段理论,他认为成年人的发展,就是将自我从童年的种种限制(主要来自父母)中脱离出来,建立自己的同一性。成年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个体都需要克服一个有关父母和童年角色的错误假定,以形成独特的自我。

(1)阶段一(16~22岁)

个体要克服的错误假定是“我属于父母,并且认同他们的世界”。这是自主性(希望远

离父母)与依赖性(仍然希望得到他们的保护与指导)相矛盾的时期。

(2)阶段二(22~28岁)

个体要克服的错误假定是“要像父母那样行事,坚毅忍耐就一定能达到目标”。年轻人需要发展独立性,学会控制自己的生活,面对现实,认识到理性未必总会成功,没有人总能为自己提供帮助,必须依靠自己。

(3)阶段三(28~34岁)

个体要克服的错误假定是“生活是简单和可控制的,我内心没有冲突和矛盾”。这一阶段的年轻人也许会认为世界非黑即白,他们认为自己知道“我是谁”而且已经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这一时期,他们开始逐渐意识到生活并非那么简单,理性和情感会存在矛盾,开始关注自身深层的感受和复杂的自我。

(4)阶段四(34~45岁)

个体要克服的错误假定是“邪恶和死亡是不存在的”。此阶段正是中年期,大多数人身体健康,朋友和亲戚都健在。因此,虽然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结局,但现实中的死亡还未进入个体的生活。中年人会逐渐感受到死亡这个主题,同时也会意识到无人能真正保护自己,每个人都可能有其阴暗的一面。

(5)阶段五(45岁以后)

经历中年之后,个体要克服的错误假定是“个人内在的自我指导占据优势,我赢得了我自己”。在现阶段,个体需要赋予生活意义,容忍错误和矛盾,接受生活现状,也接受死亡。

2.古尔德与埃里克森观点的异同

古尔德的观点与埃里克森的观点类似,都关注自我的发展,每个阶段要克服的错误假定类似于埃里克森所说的发展任务。不过古尔德的观点更加强调个体如何打破童年角色,从和

父母的联系中脱离出来,从而形成独立自我的过程。

(四)哈维格斯特的观点

成年中期是人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它不仅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最大要求的时期。哈维格斯特认为,发展任务主要源于个人内在的变化、社会的压力,以及个人的价值观、性别、态度倾向等方面。他把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具体地归纳为以下七点:

1.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责任与社会责任;

2.建立与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

3.开展成年期业余活动;

4.帮助未成年的孩子成为有责任心的、幸福的成年人;

5.同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

6.承受并适应中年人生理上的变化;

7.与老年父母相适应。

(五)中年危机现象

不少研究者,包括莱文森和古尔德都认为存在中年危机现象,即成年中期个体会经历身心疲惫,主观感受痛苦的阶段。但实证研究表明,只有小部分人在成年中期出现或感觉到危机。

二、成年中期的智力发展

从成年早期到成年晚期,智力各领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与儿童和青少年相比,中年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