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铝及其性质性质教学设计

铝及其性质性质教学设计

铝及其性质性质教学设计导语:铝是常见的金属元素之一,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

了解铝的性质对学习铝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这篇文章将以铝及其性质为主题,设计一堂关于铝的性质教学。

通过这堂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铝的基本性质、特点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铝的基本性质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培养实验能力;4. 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实验装置:铝箔、火焰、酸等;2. 教学工具:幻灯片、教科书。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铝的基本性质铝是一种轻巧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首先,通过幻灯片概述铝的基本性质,包括但不限于:(1)密度低:铝的密度约为2.7 g/cm³,比钢的密度小约三分之一,比铁的密度小约四分之一。

(2)导电性和导热性好:铝是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3)耐蚀性强:由于其表面能够形成一层坚硬的氧化膜,所以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2. 铝与火焰的反应铝是一种易燃金属,与火焰有着特殊的反应。

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铝的反应特点,可使用幻灯片或实际进行相关实验。

(1)铝箔与火焰的互动:将一张铝箔放置于明火上,观察其变化。

提示学生观察铝箔与火焰的互动现象,并进行记录。

(2)分析反应原理: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铝与火焰的反应原理。

3. 铝与酸的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了解铝与酸的反应。

(1)实验步骤:取一片铝箔,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其反应现象。

(2)实验结果与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了解铝与酸的反应产物,并分析反应原理。

4. 铝的应用实例通过幻灯片或展示材料,向学生介绍铝在工业上的常见应用,并展示相关图例。

(1)航空航天领域:铝合金是制造飞机和火箭等航空器件的重要材料。

(2)电子领域: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容器、电线、散热器等电子设备中。

高中化学《铝及其化合物性质》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铝及其化合物性质》教学设计

《铝及其化合物性质》教学设计
学科化学教师姓名 xxxxxx 指导教师 xxx
课后作业尾声呼应苹果手机处理办法
氯化钾溶液中腐蚀速率;
对比铝在等氢离子浓度
盐酸和硫酸中反应速率
大小。

不能用酸性、碱性试剂处
理,可以选择有机溶剂或中
性洗涤剂清理
学以致用
形成性练习能力提升:教材51页,提到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东西。

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不宜存放酸性和碱性食物的原因,并设计实验验证NaCl中哪种离子对铝的腐蚀有加速作用。

课后提升:由于铍与铝都位于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推测二者化学性质相似,请根据所学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写出铍、氧化铍、氢氧化铍分别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1、本节课的重点是介绍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由于这个概念不好理解,所以
借助了大量生活常识和实验现象作为副证,希望学生能够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记住一个结论。

大部分同学接受得不错,但由于学生差异化的存在,可能还有部分同学存在疑问,未能在本堂课中解决。

2、本节课尝试分组做不同实验,最后汇总得到结论的方式。

效果很好,既节省课
堂时间,又增强同学间的协作和本身的责任感,也对同学们汇总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能力有所帮助。

3、课堂练习主要以探究题为主,没有涉及计算和性质判断等方面的题型。

铝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铝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铝的性质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新课程改革以后,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领域中广泛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未知的知识领域,进行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逐步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最终构建新知识体系的综合过程;本节课是利用学生在对生活中铝制品的使用产生兴趣,主动积极地去探讨和研究铝有关的性质,体现的是“走进生活—性质探究—社会应用”的一种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资料,使学生对铝的广泛用途产生兴趣,然后展示一张学生家里普通使用的一种铝制品铝锅使用注意事项,让学生在细读注意事项的同时展开讨论,铝的这些用途可能跟铝的哪些化学性质有关,再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从而得出铝的化学性质,最后根据这些性质来解释铝在社会中的应用;二、教材分析按本节课的课表要求,通过实验探索,了解铝的重要化学性质,如与酸、碱反应,钝化现象等,从中感知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金属钠、镁性质之后学习的又一金属知识,学生对金属性质及性质探究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对铝性质的探究不仅是学习新知识,同时也是对旧知识的联系与应用;三、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通过本单元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铝的氧化物和铝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碱反应的特殊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学习本节课中铝和强碱的反应打下了基础;同时,在初中的化学学习阶段中对金属通性的学习以及在上一专题中对金属钠、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金属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和金属能和氧气、酸、盐发生反应等化学性质,这为学生推测铝的性质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准备;2实验技能基础高中阶段为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不多,因此本节对于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要求不高,而且经过了专题一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会有一定提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亲自动手实验验证猜想的条件;也可由学生提出实验猜想,教师完成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铝热反应的实验由于操作难度大,危险性高,则由教师完成;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2了解铝的重要性质,铝与氧气、稀酸、强碱的反应规律,铝与浓硫酸、浓硝酸的反应规律;3通过观察实验,了解铝热反应;4通过亲手完成探究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实验方法设计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2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铝制品的相关使用,体验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2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五、重点难点 铝和碱的反应产物以及反应实质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金属的知识,因此能顺利学习铝的金属通行,但铝和碱反应的性质是别的金属不具备的,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将重难点确定为:铝和碱的反应产物以及反应实质;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以生活中铝的广泛用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铝产生兴趣;通过生活中铝锅使用注意事项,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铝的化学性质;再结合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接受新知识;在教学中给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探索机会和实践过程,且给予足够的交流和讨论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七、课前准备学生:班级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收集资料,设计问题以课件形式展出;八、教学过程九、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金属铝在空气中氧化 ;铝片与沸水反应 ;铝丝插入盐酸中 ;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铝丝与稀硫酸反应 ;二、选择题:1.用于飞机制造业的重要材料的是A.Mg-Al合金 B.Cu-Sn合金 C.Al-Si合金 D.不锈钢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铝热剂B、铝土矿C、明矾D、含铝38%的Al2O33.铝热剂中铝的作用是A.催化剂 B.氧化剂 C.还原剂 D.填充剂十、教学反思:1、铝与钠、镁等金属相比,其特殊性是本节内容的难点和重点;针对铝、铁与浓硝酸浓硫酸的钝化现象,教材没有做过多讲解,对于反应温度“常温”也只字不提,容易让学生以为钝化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这是教材设计上的缺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钝化的浓度和温度条件,让学生正确理解这一概念;针对铝与强碱的反应,在设计上先埋下伏笔,顺利激发起学生的疑问之后便开始围绕反应实质大做文章,使学习效果强化;整个教学设计围绕教学难点和重点,由铝的特殊性展开,适应了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能抓住难点重点,突破教学难点;2、在对铝与碱反应实质的教学中免不了要使用平衡移动原理,但此时的学生还没有学习相关知识;在教学时可以对其做简单的介绍,或者不提“化学平衡移动”这一概念,改用“反应能彻底进行”或“大大地促进了铝的溶解”等说法,降低学生的理解层次;3、本教学设计对实验探究学习法进行了大胆尝试,对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铝热反应”的设置,对实验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都发起了挑战,因此该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质疑精神,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高中化学教案铝

高中化学教案铝

主题:铝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铝的基本性质;
2. 理解铝的常见用途;
3. 掌握铝的制取方法。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 铝的化学性质;
2. 铝的制取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铝的基本性质
铝是一种轻质、耐腐蚀的金属,为银白色。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不会与空气发生反应。

2. 铝的常见用途
铝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金属之一。

主要用途有:
- 制造航空器、火箭、汽车等轻质工业材料;
- 制造铝箔、铝合金门窗等日常用品;
- 用于电力和电力传输线路的绝缘体材料等。

3. 铝的制取方法
铝的主要制取方法是电解法。

具体过程如下:
- 将经过氧化、质纯化的氧化铝粉末加入氯化铝和氧化铝混合物中通电;
- 在高温下,氯化铝被还原为铝金属,沉积在阴极上。

四、实践活动:
1. 观察实验:观察铝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
2. 实验操作:自行设计一种制取铝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

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相关习题;
2. 思考铝的应用领域,撰写一篇小短文。

六、教学反馈: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验结果,及时总结教学内容,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以上为铝的化学教案,希望能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有所帮助。

11-12学年高一化学《铝的性质》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一)

11-12学年高一化学《铝的性质》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一)

第1单元课时3铝的性质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铝的性质的实验探究,掌握铝与氧化物、酸、碱溶液的反响,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铝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响、铝的钝化。

三、设计思路: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所以本节内容的设计紧紧抓住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

首先根据常见的铝制品和铝在高科技上的应用归纳出铝的物质性质,再利用铝制品和铁制品的腐蚀程度不同、铝锅能否经常用金属清洁球或煤渣擦亮、铝桶能否放酸液等生活问题创设情境,通过“设置疑问-实验探究-理性认识的过程〞使学生清晰的掌握铝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设计【设置情境】〔ppt2〕〔图1〕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导热性好、易于成形、价格低廉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轻工建材等部门,是轻合金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多的合金。

(图2)这是一架播音747飞机, 铝合金是飞机的主要用材,用量占70%~80%,其中仅铝合金铆钉一项就有40~150万个,用铝约22吨,据预测,2022年全球航空航天铝材的消费量可达6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5%。

〔图3〕这是一款新型轿车,在广告中的卖点是“宽敞的空间〞和“全铝合金引擎〞。

1991-1999年铝及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翻了一番,预计到2022年还将再翻一番。

预计2022年美国汽车用铝及铝合金将超过130kg/辆,西欧将到达119kg/辆。

【提问】请大家思考下日常生活中铝还有什么应用〔ppt3〕主要利用了铝的哪些物理性质【板书】一、铝的物理性质及用途:(ppt4)飞机制造----铝的密度小用作导线----良好的导电性铝制炊具----良好的导热性用作包装----良好的延展性【提问】我们知道铝是地壳里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但是它在自然界中是以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存在的说明了铝的性质如何(ppt5)【过渡】铝的性质很活泼。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铝比铁活泼,我们来看看现实中铝和铁制品的使用情况。

铝与铝合金教学设计

铝与铝合金教学设计

铝与铝合金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铝与铝合金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铝及其合金的特性、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过程:1.铝的介绍及特性(20分钟)a.引入:向学生展示一块铝材料,询问学生对这个材料的了解和认识,对其特性进行讨论。

b.铝的特性介绍:导电性能好、导热性能好、轻、可塑性强等。

c.使用场景:航空航天、建筑、汽车等领域。

2.铝的制备方法(30分钟)a.理论讲解:介绍铝的制备方法,包括金属铝的电解和亚氧化铝的还原等。

b.实验演示:进行铝电解实验演示,观察铝的制备过程并讨论。

3.铝合金的介绍及特性(20分钟)a.引入:向学生展示一些铝合金材料,并询问他们对铝合金的了解程度。

b.铝合金的特性介绍:强度高、耐腐蚀性好、可塑性强等。

c.使用场景:航空航天、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等领域。

4.铝合金的制备方法(30分钟)a.理论讲解:介绍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铝合金的熔炼、连铸、挤压等。

b.实验演示:进行铝合金熔炼实验演示,观察铝合金的制备过程,并讨论其特性和优缺点。

5.小结与讨论(20分钟)a.整理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小结。

b.提出问题:为什么铝及其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广泛应用?c.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答案。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示范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向学生展示铝的制备方法和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铝和铝合金的特性及其应用。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答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铝和铝合金。

四、教学评估:1.观察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包括仪器使用、操作技巧等。

2.提问评估:针对性地提问学生,考察他们对铝和铝合金的理解程度。

3.实验报告评估: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报告,评估他们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高中化学铝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铝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铝试讲教案
教学内容:铝
教学目标:
1. 了解铝的性质、存在形式和制备方法;
2. 掌握铝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铝的性质和存在形式;
2. 铝的制备方法;
3. 铝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 铝与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的反应机制;
2. 铝的重要用途。

教学方法:讲述、示范、互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学(5分钟)
1. 引入话题,介绍铝的重要性和用途;
2.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它的性质和存在形式是什么?
二、讲解铝的性质和存在形式(15分钟)
1. 介绍铝的性质:轻、柔、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
2. 分析铝的存在形式:铝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矾土的形式存在;
3. 展示实验:利用矾土提取铝的过程。

三、讲解铝的制备方法(10分钟)
1. 介绍铝的制备方法:氧化铝的电解法;
2. 讲解制备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电解反应的原理。

四、讲解铝的化学性质(15分钟)
1. 介绍铝的化学性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氧化性物质的反应机制;
2. 示范实验: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观察反应现象和方程式。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铝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
2. 展望下节课内容:探讨铝的重要用途和环境影响。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铝 金属材料》 教学设计

《铝 金属材料》 教学设计

《铝金属材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铝与氧气、酸、碱等物质的反应。

(3)理解铝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铝的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铝的化学性质。

(2)铝与氧气、酸、碱的反应。

2、教学难点(1)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原理。

(2)铝的化学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铝制品,如铝合金门窗、易拉罐、铝锅等,提问学生这些铝制品为什么能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铝。

2、新课讲授(1)铝的物理性质展示一块铝片,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物理性质。

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明铝的物理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

(2)铝的化学性质①铝与氧气的反应实验: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讲解: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其熔点高于铝,所以熔化的铝不会滴落。

化学方程式:4Al + 3O₂= 2Al₂O₃。

②铝与酸的反应实验:将铝片分别放入稀盐酸和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现象:铝片表面产生气泡。

化学方程式:2Al + 6HCl = 2AlCl₃+ 3H₂↑ , 2Al + 3H₂SO₄= Al₂(SO₄)₃+ 3H₂↑ 。

③铝与碱的反应实验:将铝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现象:铝片表面产生气泡。

化学方程式:2Al + 2NaOH + 2H₂O = 2NaAlO₂+ 3H₂↑ 。

强调: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是一种两性金属。

(3)铝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讲解铝的原子结构,分析其最外层电子数,从而解释铝为什么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能形成多种化合物。

高中铝元素化学性质教案

高中铝元素化学性质教案

高中铝元素化学性质教案
实验名称:铝元素化学性质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铝元素的化学性质,了解铝的反应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材料:
1. 铝箔片
2. 粗硫酸
3. 氢氧化钠溶液
4. 氯化铁溶液
5. 高锰酸钾溶液
6. 镁丝
7. 氯气发生装置
实验步骤:
1. 将小块铝箔片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粗硫酸,观察并记录反应。

2. 将小块铝箔片放入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反应。

3. 将铝箔片放入试管中,加入氯化铁溶液,观察并记录反应。

4. 将铝箔片放入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观察并记录反应。

5. 将镁丝点燃,然后放入试管中,观察反应。

6. 使用氯气发生装置,将氯气通过铝箔片的反应中,观察变化并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1. 铝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铝硫酸盐。

2. 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和铝氢氧化物。

3. 铝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少量氢氧化铝。

4. 铝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铝锰氧化物。

5. 铝与镁反应生成铝镁合金。

6. 铝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铝。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或腐蚀性物质。

2. 实验中产生气体要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3. 使用化学品时要小心,避免溅到皮肤或眼睛。

实验结论:铝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高中化学元素铝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铝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铝教案
主题:元素铝的性质及应用
目标:学习元素铝的性质、用途和应用,并了解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一、导入
1. 观察一些常见的铝制品,如铝箔、铝罐等,引导学生思考铝的特点和用途。

2. 提出问题:元素铝有哪些性质?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哪些应用?
二、学习元素铝的性质
1. 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

2. 化学性质:铝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铝;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三、探究元素铝的应用
1. 生活中的应用:铝锅、铝箔、铝制品等
2. 工业中的应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
四、实验环节
1. 实验一: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铝箔,观察其反应现象。

2. 实验二:将铝粉加入稀硫酸中,观察氢气的生成。

五、课堂讨论
1. 铝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有哪些优势?
2. 铝的回收利用对环境又何种好处?
六、作业
1. 练习册上有关铝的题目完成。

2. 备好下一堂课的实验材料。

七、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元素铝的性质、应用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其他元素的性质和应用,敬请期待。

高中化学铝教案

高中化学铝教案

高中化学铝教案
教案目标:
1.了解铝的基本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3.培养学生探究和实验的能力,加深对铝的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铝的基本性质、化学性质及应用。

难点:理解铝与其他金属的比较、自然界中铝的存在和铝的还原反应等概念。

教学准备:
1.实验室仪器:试管、试剂瓶、玻璃棒等。

2.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铝溶液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向学生介绍铝的重要性,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广泛用途,引发学生对铝的兴趣。

二、铝的性质与用途(20分钟)
1.讲解铝的基本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外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

2.介绍铝在建筑、航空、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三、实验探究(30分钟)
1.进行铝与氢氧化钠的实验,观察观察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进行铝与硝酸的实验,进一步了解铝的化学性质和还原反应。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通过实验结果和观察,讨论铝的特性和欢快。

2.总结铝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铝的掌握。

教学反馈:
通过实验数据和讨论内容,检查学生对铝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
学生可自主探究铝在其他实验中的应用和性质,拓展对铝的认识。

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铝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铝的性质教学设计

铝的性质教学设计

《铝的性质》教学设计温州中学张晓宇一、背景分析《铝的性质》属元素化合物知识范畴,与化学基础理论部分相比在课的设计上更容易贴近新课程的思想,即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对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

备课时可分三个环节进行,首先分析教材确定要讲的知识点,然后搭设整体框架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最后再细化每一个知识点的具体处理方式。

二、设计思路这节课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有铝的物理性质、金属的通性、以及铝的特性(包括钝化、与碱的作用以及铝热反应)。

其中前两点学生有一定基础比较容易接受而铝的特性相对陌生。

铝作为一种在生活中出现频次很高的金属,学生们对可以说是非常熟悉,而且它的每条性质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影子。

所以在框架搭设上我考虑从实际出发,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寻找答案。

在具体性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采用类比方法学习新知识,对已有知识进行整合、迁移,温故知新,如物理性质的教学,以及类似于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的教学。

同时还巧妙的设计、利用学生的思维矛盾来激发其探究兴趣,提高其学习自主性,如铝易与氧气作用而铝制品却无需特殊保护以及铝易与酸反应而铝槽车却可用于运输浓硫酸等等。

在本节课中几处学生实验,都是在其思维产生矛盾,需要实验解困时应势而生的。

学生积极主动的动手实验,获得的收获自然也大。

并且可以真切的体会到实验是化学研究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铝的用途,知道铝的金属共性,掌握铝的特性,并用以解释某些“反常现象”及特殊用途。

(2)联系氧化铝、氢氧化铝,对比分析,学习构建化学学科知识体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形成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

(2)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寻找化学的身影,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矛盾预设和实验探究,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以及严谨求实,努力探究的优良品质。

铝的性质》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案例)

铝的性质》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案例)

铝的性质》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案例)铝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铝的性质进行研究,使学生能够:1.了解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铝的常见用途和相关应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铝的物理性质:密度、熔点、热导率等;铝的结构和晶体形态。

2.铝的化学性质:与氧化物反应生成氧化铝;与酸反应生成盐和释放氢气;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3.铝的用途和应用:电力、建筑、交通等领域中的铝合金;铝箔、铝盒等食品包装材料;铝制品的再生利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铝制品,激发学生对铝的兴趣和好奇心。

2.研究铝的物理性质:呈现铝的物理性质的相关实验;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实验结果。

3.研究铝的化学性质:通过模拟实验或实际实验展示铝与氧化物、酸、碱反应的过程;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

4.研究铝的用途和应用:列举铝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分析铝在各个应用中的特点和优势。

5.小结: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和提问,巩固学生对铝的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6.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铝的其他性质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兴趣。

四、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编写实验报告,评价其实验记录的详细性和准确性。

2.研究笔记:学生整理研究笔记,评价其对铝的性质和应用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3.课堂参与: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验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五、教学资源1.实验材料和设备:铝片、氧化铜粉、醋酸、氢氧化钠溶液等。

2.教辅材料:铝的性质教学PPT、实验指导书、研究笔记模板等。

六、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通过丰富的实验和案例介绍,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和掌握铝的性质。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该设计的实施,学生能够获得对铝的性质和用途的全面认识,提高其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铝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方案

铝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方案

铝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铝是地壳中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之一,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和经济价值。

铝及其化合物的研究与应用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铝的性质、制取工艺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因此,设计一套系统、有效的铝及其化合物教学方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a. 了解铝的基本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b. 掌握铝的制取工艺和应用;c. 了解铝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d. 掌握常见的铝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2. 能力培养:a.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熟练掌握铝的制取方法;b.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学会从实验现象中提炼科学规律;c.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设计和研究。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铝的基本性质介绍(课堂讲授)a. 铝的物理性质:密度、熔点、热导率等;b. 铝的化学性质:与酸、碱等的反应性。

2. 铝的制取工艺介绍(课堂讲授)a. 通过热还原法制取铝;b. 介绍铝的制取流程和设备。

3. 铝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小组探究)a. 小组合作,收集铝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展示;b. 班级展示,分享收集到的信息。

4. 常见的铝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课堂讲授)a. 碱式氯化铝、硫酸铝、氯化铝等的命名和化学性质介绍;b. 进行小组讨论,探究不同铝化合物的性质差异。

5. 实验操作(实验课)a. 实验1:铝的制取实验;b. 实验2:常见铝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测试。

6. 实验报告(课堂讨论)a. 小组合作,整理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b. 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班级分享。

四、评价与巩固1. 实验报告评价:综合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2. 平时作业评价:考察学生对铝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1一、教学对象1、面向中学学生2、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课堂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许多非金属元素,了解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但对金属元素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的。

本节课程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对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认识,给他们一个更为广阔的认识物质世界的空间,通过与之前所学过的知识相比较,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学习,总结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同样为后面将要学习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建立认识材料的基本角度金属铝的主要化学性质铝的化合物的两性教学难点:认识材料基本角度的建立金属铝与碱溶液的反应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了解铝的还原性 2)掌握金属铝的主要化学性质(与氧气、与强酸、与强碱溶液的反应) 3)了解Al 的物理性质、明矾的净水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易拉罐材料的相关问题分析,初步建立从化学的角度认识材料的基本角度,通过对钠、镁、铁性质的归纳,充分认知分类方法对认识物质性质的指导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于社会发展与材料的关系以及对于材料发展前景的展示,使学生体会化学在推动人类历史进步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于实物以及图片展示,使学生了解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四、教学过程1、金属材料讨论的引出【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Na、Mg、Fe三种金属,同学们初步了解了金属性质及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今天将继续金属话题的讨论→通过已学知识引入新课,使学生开始意识到金属共同点【展示】工具的变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电子时代【展示】电子时代金属的一些应用:计算机散热器中的铜柱、汽车外壳铝合金、飞机发动机钛合金/生活中的铜导线、金属炊具、暖气片(观看多媒体图片) →从历史的角度和现代电子时代的角度,阐述金属的重要性,给予实物的图片说明金属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提问】生活中遇到的金属制品都是现成的,这些制品是怎么得到的?(思考金属材料的****)→引导学生考虑金属制品“前身”是什么东西,引出对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过渡】实际上金属制品都是利用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作的适合其应用金属材料来得到的。

铝的两性教学设计方案

铝的两性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铝的两性化合物的概念和性质。

- 掌握铝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机理。

- 了解铝的两性化合物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铝的两性化合物的性质。

-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严谨的学术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铝的两性化合物的定义和性质。

2. 铝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机理。

3. 铝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机理。

4. 铝的两性化合物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 通过展示铝及其制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铝的日常生活应用的好奇心。

- 提问: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这些用途与铝的哪些性质有关?(二)新课讲授1. 铝的两性化合物的定义和性质:- 讲解铝的两性化合物的概念,如氢氧化铝(Al(OH)3)。

- 通过实验展示铝的两性化合物的性质,如与酸、碱的反应。

2. 铝与酸反应:- 实验演示:铝与盐酸反应,观察反应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 讲解反应机理,分析反应过程中电子的转移。

3. 铝与碱反应:- 实验演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观察反应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 讲解反应机理,分析反应过程中电子的转移。

4. 铝的两性化合物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铝的两性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铝盐的制备。

- 讲解铝的两性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铝制品的表面处理。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铝的两性化合物的性质、反应方程式及机理。

- 强调铝的两性化合物在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四)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设计一个小实验,探究铝与不同浓度的酸、碱反应的现象和机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

金属铝的性质 教案

金属铝的性质   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铝的性质”教学设计一、学情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在初三化学中已经接触到铝单质的片面的一些化学性质,学生通过个案了解铝的个别化学反应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例如铝的抗腐蚀性是源自于和氧气反应产生的致密氧化膜,铝与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完成的铜树实验,当然还有在教材上未专门叙述但是联系金属活泼性顺序表常常提及的铝和酸的反应。

高中教材中,铝与氧气、酸的反应再次被提及,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与初中的差异,如何上升到学科观念教学呢?本课教学设计依据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中铝的性质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教材中铝的知识比较分散,从铝在空气中的反应异常引出氧化膜的作用,这个性质与钠的氧化反应并列作为金属和氧气的反应知识点下的典型案例;将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单独列出重点阐述。

我们认为铝单质主要的化学反应,铝在氧化生成氧化铝或氢氧化铝的时候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要突出铝参与的化学反应都释放大量能量,并且利用这些能量可以在工业、生活中极大地发挥作用。

学生在初中的氧化反应、中和反应、置换反应中初步接触到化学反应中有能量变化,尤其是在燃烧和燃料的学习中得以强化,又在高中必修1中通过元素及其化合物具体性质的学习积累能量转化的事实,为高中学生在必修2和选修4两个模块系统了解微观结构与能量的关系、学习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规律打下基础。

我们的教学设计将化学能量观建构的教学建构作为目的之一,希望学生在学习具体物质转化的过程中, 要关注能量的变化。

教师通过课外信息的拓展,将我们的教学不止限于教材本身,而体现与时俱进的科学性,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通过生活中的素材开展实验,有力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了解铝与其他金属单质的相似和不同,理解铝的的化学性质。

通过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认识铝的“两性”。

【过程与方法】:在铝的化学变化事实积累学习中强化物质转化伴随有能量变化的认识;通过科技新闻及生活中铝单质性质的表现,感知应用所学知识对新闻或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和探究的角度和过程。

高中化学教资铝教案

高中化学教资铝教案

高中化学教资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铝的性质、用途及制取方法。

2. 掌握铝的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铝的性质、用途及制取方法。

2. 铝的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铝的制取方法及反应机理。

2. 铝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反应机理。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1. 铝的性质、用途及制取方法(20分钟)
- 展示铝及其制品,介绍铝的性质和用途。

- 介绍铝的制取方法,包括电解法和热还原法。

- 通过实验演示铝的制取方法。

2. 铝的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30分钟)
- 介绍铝氧化物、氢氧化铝和硫酸铝等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 介绍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氢氧化铝的化学法和硫酸铝的水解法。

- 通过实验演示铝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3. 实验操作(30分钟)
- 学生进行铝氢氧化物的制备实验,观察反应过程和产物性质。

- 学生采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五、教学总结与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了解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应该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高中化学面试铝的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面试铝的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面试铝的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铝的相关实验技术;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铝的实验表现和应用。

教学准备:
1. 课堂演示实验器材和材料;
2. 相关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利用PPT简要介绍铝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应用领域,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铝的物理性质
1. 展示铝的外观、质地和色泽;
2. 讲解铝的密度、熔点和沸点等物理性质;
3. 请学生观察铝的熔化和沸腾过程,了解其相变性质。

三、铝的化学性质
1. 讲解铝的化学性质,包括其在酸、硷和空气中的反应特点;
2. 进行相关实验,演示铝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反应,观察产生的气体和沉淀;
3. 引导学生讨论铝与氧气的反应,探讨铝氧化的过程和产物。

四、实验演示
1. 展示铝的燃烧实验,说明铝与氧气的反应;
2. 展示铝与盐酸的反应过程,观察氢气的产生和铝的溶解情况。

五、铝的应用领域和环境意义
1. 介绍铝的广泛应用领域,如航空、建筑等;
2. 讨论铝的再生利用和环境保护意义。

六、总结反思
1. 总结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应用领域;
2. 引导学生思考铝的重要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深入了解铝的具体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2. 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铝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和环保意义。

教学评价:
1. 课堂互动讨论;
2. 实验操作能力;
3. 学生对铝的深度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铝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以后,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领域中广泛使用。

这种教学模式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未知的知识领域,进行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逐步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最终构建新知识体系的综合过程。

本节课是利用学生在对生活中铝制品的使用产生兴趣,主动积极地去探讨和研究铝有关的性质,体现的是“走进生活—性质探究—社会应用”的一种教学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资料,使学生对铝的广泛用途产生兴趣,然后展示一张学生家里普通使用的一种铝制品铝锅使用注意事项,让学生在细读注意事项的同时展开讨论,铝的这些用途可能跟铝的哪些化学性质有关,再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从而得出铝的化学性质,最后根据这些性质来解释铝在社会中的应用。

二、教材分析
按本节课的课表要求,通过实验探索,了解铝的重要化学性质,如与酸、碱反应,钝化现象等,从中感知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金属钠、镁性质之后学习的又一金属知识,学生对金属性质及性质探究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对铝性质的探究不仅是学习新知识,同时也是对旧知识的联系与应用。

三、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学生通过本单元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铝的氧化物和铝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碱反应的特殊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学习本节课中铝和强碱的反应打下了基础。

同时,在初中的化学学习阶段中对金属通性的学习以及在上一专题中对金属钠、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金属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和金属能和氧气、酸、盐发生反应等化学性质,这为学生推测铝的性质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准备。

(2)实验技能基础
高中阶段为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不多,因此本节对于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要求不高,而且经过了专题一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会有一定提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亲自动手实验验证猜想的条件;也可由学生提出实验猜想,教师完成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铝热反应的实验由于操作难度大,危险性高,则由教师完成。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

(2)了解铝的重要性质,铝与氧气、稀酸、强碱的反应规律,铝与浓硫酸、浓硝酸的反应规律。

(3)通过观察实验,了解铝热反应;
(4)通过亲手完成探究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实验方法设计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2)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铝制品的相关使用,体验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2)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五、重点难点 铝和碱的反应产物以及反应实质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金属的知识,因此能顺利学习铝的金属通行,但铝和碱反应的性质是别的金属不具备的,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将重难点确定为:铝和碱的反应产物以及反应实质。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以生活中铝的广泛用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铝产生兴趣。

通过生活中铝锅使用注意事项,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铝的化学性质。

再结合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接受新知识。

在教学中给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探索机会和实践过程,且给予足够的交流和讨论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七、课前准备
学生:班级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收集资料,设计问题以课件形式展出。

八、教学过程
九、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金属铝在空气中氧化。

铝片与沸水反应。

铝丝插入盐酸中。

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铝丝与稀硫酸反应。

二、选择题:
1.用于飞机制造业的重要材料的是()
A.Mg-Al合金 B.Cu-Sn合金 C.Al-Si合金 D.不锈钢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铝热剂
B、铝土矿
C、明矾
D、含铝38%的Al2O3
3.铝热剂中铝的作用是()
A.催化剂 B.氧化剂 C.还原剂 D.填充剂
十、教学反思:
1、铝与钠、镁等金属相比,其特殊性是本节内容的难点和重点。

针对铝、铁与浓硝酸浓硫酸的钝化现象,教材没有做过多讲解,对于反应温度“常温”也只字不提,容易让学生以为钝化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这是教材设计上的缺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钝化的浓度和温度条件,让学生正确理解这一概念。

针对铝与强碱的反应,在设计上先埋下伏笔,顺利激发起学生的疑问之后便开始围绕反应实质大做文章,使学习效果强化。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教学难点和重点,由铝的特殊性展开,适应了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能抓住难点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在对铝与碱反应实质的教学中免不了要使用平衡移动原理,但此时的学生还没有学习相关知识。

在教学时可以对其做简单的介绍,或者不提“化学平衡移动”这一概念,改用“反应能彻底进行”或“大大地促进了铝的溶解”等说法,降低学生的理解层次。

3、本教学设计对实验探究学习法进行了大胆尝试,对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提出了较
高的要求,尤其是“铝热反应”的设置,对实验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都发起了挑战,因此该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质疑精神,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