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概述】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
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PHN。
表现为:1.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1个月后患区仍存在持续或发作性剧烈疼痛;患区范围内可见明显的色素沉着改变。
2.患区有明显的感觉和触觉异常,大部分患者表现为以对痛觉超敏为特征,轻轻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部分患者以感觉功能减退为特征,触痛明显。
3.疼痛的性质以自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痛或持续性烧灼痛为主,大多数患者疼痛程度剧烈难,以忍受。
极个别患者缺乏典型的神经痛。
4.由于对剧烈疼痛的恐惧,患者的心理负担沉重,情绪抑郁,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和有自杀倾向。
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青年人略轻,老年人较重,且多见。
【病因病理】西医病因病理: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这个病因很清楚。
通过典型皮疹,单侧性和按神经节分布的疼痛,和疼痛的“认时性”(在夜间12点至零晨3点加剧)很容易确诊。
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因病机并不完全明确。
现代研究认为主要与病毒感染,炎症,年龄等因素有关。
部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伴有自主不稳定性,可因理化因素,精神紧张而加重疼痛程度,反之可因松弛而觉缓解。
1、病毒感染引发后遗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是,神经线的外皮粗纤维被疱疹病毒大量吞食破坏的结果,其次是残余的病毒不定期在作怪。
2、炎症刺激带状疱疹病毒的亲神经性侵袭神经末梢造成的,病毒能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
3、年龄该病是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中老年人健康潜在的杀手。
年龄愈大,机体抵抗力越差,神经痛越重。
4、其他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患者的特异体质、神经细胞受损后变性及遭受慢性刺激等因素有关。
中医病因病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表现为受病部位灼痛、窜痛、刺痛,而且疼处固定不移,频繁发作,经久不愈。
血瘀,湿热,气虚,阴虚是本病的常见原因和诱因。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治疗进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治疗进展一、本文概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常见的带状疱疹并发症,表现为疱疹皮损消退后,疼痛持续存在。
由于其病程长、疼痛剧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中医药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其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中药汤剂、针灸、拔罐等多种手段。
本文旨在对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治疗策略。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促进中医药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概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
带状疱疹初次感染后,病毒会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病毒会再次活跃并大量复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皮疹消退后,神经痛仍可持续存在,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HN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短则数月,长则数年,甚至数十年。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症状为疼痛,这种疼痛可以是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疼痛的部位通常与皮疹分布的区域一致,常见于胸部、腰部和面部。
患者还可能出现痛觉过敏、痛觉超敏、痛觉异常等症状。
目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神经阻滞和手术治疗等。
由于PHN的发病机制复杂,部分患者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寻求中医药治疗成为了一种新的选择。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独特的优势,如个体化治疗、副作用小、整体调节等,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三、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理论基础深厚,源远流长,主要源自中医的经络理论、脏腑理论以及气血津液理论。
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造成各种严重并发症:带状疱疹还有 其特殊类型:眼疱疹、耳疱疹、内脏 疱疹、疱疹性脑膜炎、无疱疹型带状 疱疹等,遗留疤痕、可致失明、耳聋, 甚至死亡。
易感人群
1、可见人群:所有年龄的人群。 2、常见人群:老年人、女性、免
疫力低下或缺陷、近期过度疲劳、 经常熬夜的人。
4、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 :与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异有 关,可表现为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仅出现红斑、 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大疱型、出血性、坏疽型 和泛发型(同时累及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 个区域皮损)
临床表现图片(特殊表现)
临床表现图片(特殊表现)
诊断
1.病变皮肤出现簇集成群水疱,沿 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
临床表现(典型表现)
1)前期症状: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 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 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
2)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 腰骶神经支配区域。
3)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 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 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 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 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1、患部用血糖针或排瘀针点刺拔罐放血,可能放 出来的还有黄水,这个黄水要拔干净。
2、艾灸隔姜灸患部或悬灸患部时间久一点或壮数 多一点。
3、制污穴放血。 4、引气归元灸。 5、灸风府穴。
注意事项
1、刺血排毒一定要彻底。 2、老年人、体虚之人一定要刺血后灸补。 3、孕妇禁用有毒之类中药内服及外敷。 4、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一定要疗程。 5、疱疹面积大、已经溃烂的,溃烂处暂不外敷疱
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措施及药物机制、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措施及药物机制、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AP)包括急性期疼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是带状疱疹发病后至皮损愈合期间的疼痛;PHN 是皮疹愈合后持续 1 个月及以上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治疗是改善急性期疼痛,缩短皮损持续时间,防止皮损扩散,预防和减轻PHN 等并发症。
1)抗病毒药物。
能有效缩短病程,加速皮疹愈合,减少新皮疹形成,减少病毒播散到内脏。
应在发疹后24~72 h 内开始使用。
代表性药物为阿昔洛韦,在应用阿昔洛韦等药物时应多饮水,避免药物沉积在肾小管,造成肾功能损伤。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注意下调剂量。
2)糖皮质激素治疗目前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存在争议,普遍观点认为发病早期应用可缩短急性疼痛持续的时间。
推荐剂量为30~40 mg/d 口服,逐渐减量,疗程7~14 天。
3)带状疱疹期的镇痛治疗对于轻中度疼痛应用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曲马多;中重度疼痛使用阿片类药物或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PHN 治疗应规范化,其原则是:尽早、足量、足疗程及联合治疗,许多患者的治疗可能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药物治疗是基础,应使用有效剂量的推荐药物,药物有效缓解疼痛后应避免立即停药,仍要维持治疗至少 2 周。
PHN治疗目的是:尽早有效地控制疼痛,缓解伴随的睡眠和情感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1)普瑞巴林(钙通道调节剂)机制:增强了与α2-δ亚基的亲和力,能够缓解PHN、改善睡眠和情感障碍。
用法用量:每日为150~600 mg,滴定期5~7 天。
注意事项: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应减量。
为避免头晕和嗜睡,应遵循:夜间起始、逐渐加量和缓慢减量的原则2)加巴喷丁(钙通道调节剂)机制: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过度释放,抑制痛觉过敏和中枢敏化。
急性带状疱疹与后遗神经痛
急性带状疱疹与后遗神经痛重庆西南医院疼痛科石英整理发布急性带状疱疹(Acute herpes zoster,A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种以较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疾病,发病一般均为中年以上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和免疫力降低者。
带状疱疹临床过程可简单分为前驱期、疱疹期、恢复期和后遗症状期。
多数病人经过及时、合理的治疗,疼痛和其他不适感觉逐渐消失,达到临床治愈的目标,而部分病人则进入后遗痛期。
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一个月者定义为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困扰中老年人群的顽痛症之一,患者对疼痛高度敏感,疼痛程度异常强烈,和三叉神经痛并列称为“疼痛之王”,只是目前三叉神经痛已经能较好地控制而后者目前仍是世界级的疼痛难题。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短则1一2年,长者甚至超过10年,一般病史均长达3一5年。
急性带状疱疹皮疹痊愈后出现后遗神经痛的比例与年龄增高成正比。
患者临床表现一般为原发皮疹区或包括稍大一些的周边区自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痛伴随持续性烧灼痛,也可为仅有发作性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确切机制尚未全阐明,可以肯定的是与病毒感染急性发作后所遗留的神经组织内的炎症水肿和出血及瘢痕有关。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与急性带状疱疹前驱期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与否有关。
急性期治疗:1.药物治疗原则抗病毒药物辅助药物(糖皮质激素类、免疫佐剂、维生素类、抗生素类等)3.椎旁注药和交感神经阻滞4.硬膜外腔注药5.VZV血清抗体和疫苗6. 光疗PHN现代治疗基本原则1.药物治疗:常用的麻醉性止痛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激素类和部分NSAID 药物对部分病人有缓痛效果2.区域神经阻滞及交感神经阻滞和评价:根据我们目前的临床初步体会看,区域神经或神经根注药是目前缓解PHN病人剧烈疼痛最有效的方法,尤其对于病程<6个月效果较满意。
3.综合治疗:国内、外常用的有关PHN的综合治疗包括针灸、理疗、外用搽剂或油膏配合电生理及药物治疗可使部分病人疼痛缓解或暂时减轻,从临床看来要较长时间的连续方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概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疼痛、瘙痒和麻木感,通常发生在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的数周至数月内。
这种疼痛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神经元的损害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可导致神经元的损伤和炎症反应,这些变化进一步影响神经再生和导致痛觉过敏。
深入探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理生理机制,探讨其未来研究方向,以及对临床的意义与应用前景。
1.2 研究背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引起的疼痛性神经损害疾病。
病症发作时,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疼痛感,并且疼痛常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迄今为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这一点给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带来了挑战。
传统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主要源自于病毒感染导致的神经元损害,以及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持续性激活所引发的炎症反应。
随着对神经元再生、神经痛觉过敏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这种简单的模式不能完全解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和发展。
深入探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病理生理过程,也为未来的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 正文2.1 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与病理机制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会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的病毒,属于Herpesviridae科的Varicellovirus属。
传播途径一般为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部位。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首先在皮肤和神经节复制,随后可沿着感觉神经纤维向神经节迁移,最终进入脊髓或脑,引起神经炎症和细胞破坏。
在感染初期,带状疱疹病毒的DNA或RNA会在神经节内大量复制,导致神经元受损和炎症反应。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VZV)引起,当人体免疫 力下降时,潜伏在神经节内的病毒被激活并沿神经纤维向 皮肤扩散,导致带状疱疹的发作。随着病情的进展,疱疹 逐渐消退,但部分患者会出现持续的神经痛症状。
发病率和危害
发病率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因年龄、免疫力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大 、免疫力越低的患者发病率越高。有研究表明,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中有 约20%会出现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原因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法 • 并发症与预防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引言
定义和背景
要点一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 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战。同时,家属自身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以便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
。
THANKS
感谢观看
引发疼痛。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
疼痛特点
01
02
03
持续性疼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通常 表现为持续性疼痛,疼痛 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钝痛 、刺痛或烧灼样痛。
触诱发痛
患者皮肤受到轻微刺激时 ,如触摸、衣物摩擦等, 即可引起剧烈疼痛。
疼痛部位固定
疼痛通常局限于带状疱疹 皮损区域,也可沿神经分 布区域扩散。
心理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和建议,帮助患者应对疼痛和生活中的挑战。
05 并发症与预防措 施
常见并发症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症 状,表现为持续或间歇性的疼 痛,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质量。
焦虑与抑郁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糖皮质激素
在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早期的治疗中,系统应用糖 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症过程,缩短急性疼痛的持 续时间和皮损愈合时间。
在没有系统性抗病毒治疗时不推荐单独使用激素。 对50岁以上、相对健康的局部带状疱疹患者,抗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痛的诊疗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人体内的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 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沿 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带状排列 的成簇疱疹为特征,常伴有明 显的神经痛。
临床表现
好发季节:春秋季 成年人多见 前驱症状:畏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纳
三叉神经分布区(尤其是眼部)、会阴部及臂丛区者易 发生 PHN
手术、创伤、应用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感染、结核、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免疫功能障碍等都是发生 PHN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1个月后患区仍存在 持续或发作性剧烈疼痛,患区范围内可见 明显的色素沉着改变; 自发性刀割样或电击样疼痛或麻刺感或持 续性烧灼痛;疼痛可因触碰衣服或床单而 加剧;部分后遗神经痛患者伴有难忍性瘙 痒; 30%-50%患者的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病 程可达10年或更长。
抗癫痫药:加巴喷丁 抗抑郁药:阿米替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指带状疱疹皮疹消退 后,神经痛仍持续存在的疾病,疼痛常持 续超过1个月,是一种难治性的顽固性神经 病理性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发病机制
尚不完全明确 外周敏化 中枢敏化 炎性反应 去传入
PHN的危险因素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问答
家庭医药 2019.0926康复指南编辑/邱婷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问答□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疼痛医学科主治医师 王伍超据报道,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25/10万,约10%~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30%~50%的患者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病程可达10年或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指的是什么?答: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一个月的后遗症,是带状疱疹病毒破坏脊髓后角细胞所致,病名的英文简写为P H N 。
P H N 是带状疱疹最常见、最易致残的并发症,多见于机体免疫力低下与年老体弱者。
年龄大于50、60、75岁的患者,其罹患PHN的可能性分别为40%、50%和75%。
2.PHN好发部位有哪些?胸部:50%以上;头颅部:10%~20%;颈部:10%~20%;骶骨部:2%~8%;其他:<1%。
3.PHN有哪些临床表现?答:带状疱疹病毒颗粒从感觉神经迁移至皮肤或皮下组织时引发受损皮肤疼痛。
阳性症状为:持续性的钝痛、跳痛或烧灼样疼痛;或间断性疼痛,刺痛与普通疼痛交替出现;90%以上的患者有受损部位皮肤的触诱发痛(有的患者为避免衣服刺激引起疼痛发作,还时常把衣服撑起来);此外还有异常的自发或诱发感觉、感觉迟钝和痛觉过敏。
阴性症状为:某些皮肤区域对于热、触摸、针刺或振动等刺激无明显反应。
慢性疼痛综合征包括上述阳性和/或阴性症状,可持续数年。
多数患者疼痛程度非常剧烈,疼痛常常难以忍受,急性期大多数患者疼痛会达到或超过10次/小时,部分疼痛严重的患者可达5~10次/分,日常生活明显受影响,尤其表现为夜间睡眠障碍。
4.治疗PHN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PHN 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原则,主要目标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具体包括:药物治疗 对于轻中度疼痛,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曲马多;中重度疼痛使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或羟考酮;或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如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必要时要加用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病愈后神经细
胞受损引起的一种神经病变。
传统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症神
经痛是由于病毒侵袭导致体内阴阳失调,气血不通所致。
中医治疗
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辨证施治: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中医在治疗时首先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找出病因所在。
常见的辨证
有风寒湿热等,对应不同的病因可以采取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案。
2.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主要
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防己、赤芍等,这些药物具有
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行气活络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的治疗中,对于带状
疱疹后遗症神经痛也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流通,促进神经的再生修复,减轻疼痛。
4. 中医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
痛的一种方法。
通过按摩患者的相应穴位和经络,可以舒缓疼痛,
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病情。
总体来说,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是一个综合治疗的
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同时,中医治疗方法的疗效也取决于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对治疗的配合
程度。
如果患者病情复杂或症状严重,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以
获得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怎么办?不妨试试中医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怎么办?不妨试试中医带状疱疹是一种皮肤疾病,又名“腰缠龙”或“缠腰火丹”,这不是一种简单的皮肤病,因为这种皮肤疾病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能遗留一个可怕的后遗症,那就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这种疼痛非常难忍,火烧火燎一般,让人痛不欲生。
西医上对这种神经痛没有明显的疗效,那么我们该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怎么办呢?其实可以试一试中医特色疗法。
一、什么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疾病。
发病的特征就是在身体一侧周围神经上出现一堆水疱,一般呈带状分布,一般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和明显的神经痛,但是治愈后身体一般会获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终身免疫力,不会再复发。
二、带状疱疹的主要临床表现(一)皮损患者会出现水疱、丘疹、红斑等,各簇水疱之间的皮肤颜色、形状正常;皮损分布为带状,一般分布在单侧周围神经;只有身体一侧会出现这些症状,另一侧不受影响。
(二)自觉症状可能在发病前、发病时或发病后出现明显的神经痛,神经痛如电击样、火烧样、刀割样或针刺样,与青壮年患者和儿童相比,年龄大的患者疼痛感更为剧烈。
(三)自限性带状疱疹具有自限性,能够自行恢复,从发病到痊愈一般需要2-3周,老年人则需要3-4周,治愈后一般不会复发。
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目前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有止痛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增强治疗等,均有不错的效果,但是有部分患者治愈后还会存在神经痛的症状。
临床上把带状疱疹皮损治愈后持续一个月以上的慢性神经痛综合征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这也是带状疱疹最为严重和最为常见的并发症。
老年人和体虚者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高发人群,主要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刺痛、跳痛、灼痛或刀割样疼痛,对患者的饮食睡眠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得不到缓解,则可能引发患者情绪、心理上的问题,出现了抑郁、狂躁的倾向,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中医特色疗法(一)中药内服外洗中医上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气血瘀滞、湿热火毒外袭所致,可以内服解毒汤和用排毒汤热敷外洗,祛瘀解毒后疼痛症状自然就会消退。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应对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应对带状疱疹是一种皮肤感染性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感染后患者皮肤出现带状分布的皮疹,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人体面部,颈胸腹和四肢都有可能出现疱疹,由于皮疹多分布于腰部,民间也将该病称为缠腰龙蛇盘疮和蜘蛛疮。
近几年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带状疱疹发病率逐渐升高,发病人群主要为60岁以上老年人,除疱疹症状外还可引发神经性疼痛,腰部、面部和胸部疼痛症状尤为强烈,部分患者疼痛症状还可累及四肢和会阴区。
疱疹消失后,疼痛症状仍困扰着大部分的患者,部分患者神经疼痛症状甚至超过十数年,临床上将该种疼痛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笔者在此结合以往多年工作经验,带领广大患病群体正确认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表现、原因及治疗方式,帮助患者重拾治疗信心,尽早摆脱顽固性疼痛困扰。
一、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带状疱疹作为皮肤内科常见的病毒性感染疾病,皮疹沿神经分布,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呼吸道入侵机体,感染后平时不发病,一般在患者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病毒大量繁殖,引起节段性疱疹,诱发神经节炎症和坏死,加重患者疼痛。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人体神经节细胞内潜伏期极长,最长可达30年,病毒寻找合适时机入侵人体,比如精神压力较大,机体过度疲劳,免疫力下降等时期,病毒易被激活,各个年龄均有可能发病,只患一次,病毒长期存于体内,日后可再度活化,造成反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往临床认为带状疱疹多发生于老年群体,但其实该病在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生,只不过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退化,疾病症状更为明显,疼痛程度也较重。
年轻人皮疹和疼痛症状较轻易被忽视,近几年受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节奏的影响,带状疱疹患病群体也越来越年轻化。
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难以想象带状疱疹后疼痛症状与其他疼痛差异性较大,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该种疼痛被称为世界上最为难治的痛症之一,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在数周内皮疹症状就可痊愈,但神经性疼痛症状却依然存在。
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神经性疼痛症状较严重,研究数据显示,超半数以上的老年患者带状疱疹愈后会出现神经痛,表现为针刺样、刀割样和火烧样疼痛,部分症状严重患者还会出现砂纸打磨样疼痛,疼痛强烈程度常人难以承受,随着神经痛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触觉、温度、痛觉等减退现象,严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诊断标准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诊断标准1.疾病概述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是皮疹和神经痛,而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则是指带状疱疹痊愈后,部分患者仍持续出现神经痛的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影响。
及时准确地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2.诊断标准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2.1.疾病史患者有带状疱疹的病史,尤其是发病后出现神经痛症状。
2.2.持续性神经痛患者有一段时间内持续的神经痛,通常为带状疱疹病程的最后阶段,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2.3.特定区域疼痛神经痛多位于带状疱疹皮疹的区域,呈现出轻微至严重的疼痛感,有时还伴随着其他感觉异常,如痒、烧灼感或刺痛等。
2.4.排除其他可能原因除了考虑带状疱疹的病史和神经痛的表现外,还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神经痛的病因,如神经根炎、神经损伤、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
3.神经系统检查在确认患者有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基础上,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进一步评估病情和诊断。
3.1.皮肤感觉异常患者在带状疱疹病变区域有感觉异常,如触觉或疼痛敏感度降低,甚至出现触摸疼痛。
3.2.肌肉力量和肌肉张力检查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肌肉张力,了解患者是否有因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引起的肌肉功能异常。
3.3.反射和步态观察患者的膝反射、跟腱反射等反射活动以及步态,帮助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
4.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协助确认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诊断,常用的检查包括:4.1.核磁共振(MRI)MRI可以清晰显示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的神经痛病因,并评估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程度和范围。
4.2.CT扫描CT扫描也可以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影像学检查,发现病变和异常情况。
4.3.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是一种常用的神经病学检查方法,可以了解患者的神经传导情况,有助于诊断和评估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枢抗胆碱能作用:幻觉、舞动症、谵妄 中枢神经系统:房室传导阻滞
整理版
27
抗惊厥药
▪ 常用药物
卡马西平
▪ 新一代药物 加巴喷丁 普瑞巴林
优点 副作用小 无须监测血药浓度
▪ 作喷丁:阻滞钙通道、增强GABA作用
普瑞巴林:阻滞钙通道
整理版
3
发病机制
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
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 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
病后虚弱等),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 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 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整理版
29
阿片类药物
▪ 治疗PHN有争议 ▪ 长期使用有嗜睡 精神恍惚 ▪ 甚至成瘾的风险 ▪ 适用于伴有心肾肝损伤的老年人
整理版
30
阿片类药物
曲马多 ▪ 双重作用机制:
▪ 阿片受体弱激动剂 ▪ 抑制5HT和NA的再摄取
顿挫型、不全型、大疱型、出血型、坏疽型、 泛发型、播散型等。
整理版
6
系统损害
▪ 神经系统 急性或慢性脑炎、脊髓炎、无菌性脑膜炎、
多神经根炎、运动神经病、轻度偏瘫、颅外 周神经麻痹、视网膜炎等 ▪ 内脏受累
内脏播散导致肝、肺受累 死亡率达5%-15%
整理版
7
集簇性的水疱大小不一致
水疱出现脐凹,而后结痂
整理版
28
抗惊厥药
▪ 加巴喷丁
100mg, TID开始,酌情增加,参考方案: 第一天:100mg, TID 第二天:200mg, TID 第三天:300mg, TID 第四天-第七天:400mg, TID 此后每周增加300mg/d, 直至最大剂量3600mg/d
▪ 卡马西平
100mg,TID开始,每周可增加100mg, 直至300mg,TID
整理版
17
营养神经治疗
▪ 神经营养药
维生素B族 甲钴胺 腺苷钴胺
整理版
18
其他治疗
▪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中医中药 ▪ 物理治疗 ▪ 外用药物
整理版
19
带状疱疹后遗 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整理版
2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整理版
25
抗抑郁药物
▪ 三环类药物
▪ 用于PHN规范化治疗“信价比”最高的药 物,尤其是缓解持续烧灼痛
▪ 机制:M1受体阻断、α受体阻断、H1受 体阻断等
▪ 常用药物:多塞平(多虑平),阿米替 林
整理版
26
抗抑郁药物
▪ 阿米替林:25mg, QN。每周可加量25mg,最大剂量 150mg/d。
▪ 多虑平:12.5-25mg,QN。最大剂量300mg/d ▪ 不良反应
▪ 定义: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持续疼痛90 天以上。
▪ 是带状疱疹发生率最高的严重并发症。 ▪ 发生率与患者年龄成正相关
60岁以下 5% 60-69岁 10% 80岁以上 20%
整理版
2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 异常性疼痛(allodynia) 正常感觉缺失 疼痛增加 轻触和衣物摩擦诱发疼痛
带状疱疹皮肤活检 显示水疱基底处的多核巨细胞
整理版
11
治疗
▪ 抗病毒 ▪ 抗炎 ▪ 止痛 ▪ 营养神经
整理版
12
抗病毒药使用原则
▪ 皮疹出现72h内给药 ▪ 在前驱期或皮疹出现48h内给药效果更
好 ▪ 一般使用7天,重症时抗病毒药可连续
使用10~14 天 ▪ 注意不良反应(肾功能)
整理版
13
抗病毒药物
▪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导致临床抑郁或性格改变
整理版
22
与PHN发生及疼痛程度最相关的 早期因素
年龄 前期症状 急性期的皮损程度 急性期的处置
整理版
23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
▪ 特点:疼痛严重 难治 ▪ 主要目标: 缓解疼痛
改善睡眠 提高生活质量
整理版
24
治疗PHN常用药物分类
▪ 三环类抗抑郁药 ▪ 抗惊厥药 ▪ 阿片类药 ▪ 外用药
▪ 阿昔洛韦 静脉点滴: 250mg-500mg, 2次/d, 5-7天 口服: 200mg-800mg,5次/d,7天
▪ 伐昔洛韦 口服: 500mg-1000mg ,3次/d,7天
▪ 泛昔洛韦 口服: 250mg-500mg,3次/d,7天
整理版
14
抗炎 皮质类固醇激素
▪ 单一使用时对预防 PHN 无效 ▪ 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可减轻症状和缩
病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会再发。
整理版
4
临床表现
▪ (一)典型表现
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簇集性分布。 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 神经痛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为3~4周。
整理版
5
临床表现
(二)特殊表现 1.眼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ophthalmicus) 2.耳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oticus) 3.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及带状 疱疹后遗神经痛
整理版
1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所致,沿单侧周围神经分 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的皮肤病, 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整理版
2
病因
▪ 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又称人疱疹病毒3型(HHV-3),双链 DNA分子,只有一种血清型。人是VZV 唯一宿主。
短病程
整理版
15
皮质类固醇激素
▪ 早期短程应用皮质激素:
机制 抗炎作用 修复变性的轴突和髓鞘 加速皮损愈合 缩短病程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小剂量应用皮质类固醇不会引起感染扩散 强的松30-40mg/d,隔日递减,10-12天完全停
药
整理版
16
止痛
抗病毒治疗是缓解疼痛的基础 ▪ NSAIDs ▪ 抗抑郁药 ▪ 抗惊厥药 ▪ 阿片类药 ▪ 外用制剂
整理版
8
炎性区域上的融合性水疱整理版
水疱演变成结痂,如炎症剧烈则可
形成瘢痕
9
诊断
▪ 1) 红斑基础上的簇集性水疱 ▪ 2) 沿某一神经阶段分布 ▪ 3) 单侧排列 ▪ 4) 剧烈的神经痛 (neuralgia)
疱底刮取物涂片找到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有助于诊断。
整理版
10
Tzanck细胞涂片
水疱基底的细胞学涂片,常见到 多核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