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曲线极化曲线阻抗谱分析
pemfc的常用表征方法
pemfc的常用表征方法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类型。
为了评估和优化PEMFC的性能,研究人员开发了许多不同的表征方法。
本文将介绍PEMFC的常用表征方法,并对其原理和应用进行解析。
1. 极化曲线测量极化曲线测量是评估PEMFC性能的基本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在一定电流密度下测量PEMFC的电压,绘制出极化曲线。
极化曲线能够反映出PEMFC的电流-电压特性,从而评估其性能和效率。
通过分析极化曲线,可以确定PEMFC的最大功率密度、开路电压和内阻等关键参数。
2. 电化学阻抗谱测量电化学阻抗谱测量是一种通过施加交流电压来测量PEMFC的电化学响应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提供关于PEMFC内部各种电化学过程的信息,例如质子传输、电子传输和电荷转移等。
通过分析电化学阻抗谱,可以获得PEMFC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参数,进而评估其性能和寿命。
3. 恒流充放电测试恒流充放电测试是一种通过施加恒定电流来测试PEMFC性能和稳定性的方法。
在充电过程中,可以评估PEMFC的电压响应和电流效率。
在放电过程中,可以评估PEMFC的输出功率和能量转化效率。
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可以确定PEMFC的功率输出特性和耐久性能。
4. 氢气透过率测量氢气透过率测量是评估PEMFC氢气渗漏的重要方法之一。
氢气渗漏可能导致PEMFC的性能下降和安全风险。
通过测量PEMFC材料的氢气透过率,可以评估其氢气渗漏性能,从而指导材料的选择和设计。
5. X射线衍射测量X射线衍射测量是一种用于表征PEMFC材料结构的方法。
通过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可以了解材料的晶化程度、晶体尺寸和晶体缺陷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理解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6.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是一种用于表征PEMFC材料形貌和表面形态的方法。
通过观察材料的微观形貌,可以评估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孔隙结构和界面质量等。
电化学曲线极化曲线阻抗谱分析
交流电导法:通过测量电导来 计算阻抗
阻抗谱的等效电路分析
等效电路的概念和组成 电容、电感、电阻等元件的特性与作用 等效电路的阻抗谱分析方法 阻抗谱在等效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实例
05 应用实例与案例分析
阻抗谱在电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阻抗谱在电化学反应中的应用:阻抗谱可以用于研究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 过程,如电极反应速率常数、电荷传递系数等。
阻抗谱分析可以 用于评估不同电 极材料和电解质 的性能,为电池 材料的选择提供 依据
阻抗谱在电镀和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应用
阻抗谱用于研究电镀过程中电 化学反应的动力学
阻抗谱能够评估金属表面处理 的效率和效果
阻抗谱在电镀和金属表面处理 中应用的实际案例分析
阻抗谱在电镀和金属表面处理 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06 实验技术与实践操作
极化类型与反应机理
极化类型:电化 学极化、浓差极 化、化学极化
反应机理:电化 学反应过程和影 响因素
测定方法:线性 扫描伏安法、循 环伏安法、计时 电流法等
分析方法:根据测 定的极化曲线,分 析电化学反应速率 常数、反应机理等
04 阻抗谱分析原理与技术
阻抗谱基本概念
定义:阻抗谱分 析是一种电化学 测量技术,通过 测量电极系统的 阻抗随正弦波频 率变化来研究电 极系统的电化学
实验设备与试剂准备
实验设备:电化学工作站、电解池、电极等 试剂准备:电解质溶液、参比电极、辅助电极等 注意事项:确保设备完好、试剂纯度及浓度准确 实验前准备:清洗电极、检查电解池密封性等
实验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实验前准备:检查仪器设 备是否完好,准备所需试 剂和电极
数据采集:按照预设条件 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未来发展方向: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阻抗谱数据的快速 处理和解析 展望:阻抗谱技术将在电化学测量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解决 能源、环境等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电化学阻抗谱原理应用及谱图分析
电化学阻抗谱原理应用及谱图分析电化学阻抗谱原理应用及谱图分析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是一种测量电化学系统的电化学行为的方法,它通过测量系统对于正弦电压或电流的响应,来研究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阻抗变化。
EIS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电池研究、腐蚀研究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EIS的原理是利用正弦电压或电流去激励待测电化学系统,并测量响应信号的振幅和相位,然后将这些数据在频率域或时间域中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电化学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如电阻、电容、电感等等,这些参数可以反映出系统的结构、特性和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信息。
EIS的主要作用是在电化学反应的过程中研究电荷传递、离子传输、质量传递等复杂的反应机理,可以通过建立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分析电极表面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优化电极材料和电解液配方,提高电化学反应效率。
以下是两个例子,说明EIS的应用及注意事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EIS广泛应用于电池的研究和开发中,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化学阻抗谱来评估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例如,在锂离子电池中,电解质的性质和电极材料的表面形貌对电池性能有很大影响。
利用EIS可以评估电池的内部电阻、扩散系数等参数,进而优化电池设计和材料配方。
注意事项是,需要确保电池在测量时处于稳态,并控制好测量温度和电压等参数。
金属腐蚀的研究:EIS也被广泛应用于金属腐蚀的研究中,通过测量金属表面的电化学阻抗谱,可以评估金属表面的保护膜的质量和稳定性,了解金属腐蚀的机制,同时也可以评估防腐涂层的性能。
注意事项是,需要确保测量条件稳定,避免干扰,同时应选择合适的电解液和电极材料。
电化学阻抗谱(EIS)的谱图是通过测量电化学系统对于正弦电压或电流的响应所得到的。
谱图提供了电化学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这些参数可以反映出系统的结构、特性和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信息。
在谱图的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峰的位置和形状:电化学阻抗谱中的峰代表电化学体系中不同的特征和反应机理。
最新电化学曲线极化曲线阻抗谱分析
电化学曲线极化曲线阻抗谱分析一、极化曲线1.绘制原理铁在酸溶液中,将不断被溶解,同时产生H2,即:Fe + 2H+ = Fe2+ + H2 (a)当电极不与外电路接通时,其净电流I总为零。
在稳定状态下,铁溶解的阳极电流I(Fe)和H+还原出H2的阴极电流I(H),它们在数值上相等但符号相反,即:(1)I(Fe)的大小反映Fe在H+中的溶解速率,而维持I(Fe),I(H)相等时的电势称为Fe/H+体系的自腐蚀电势εcor。
图1是Fe在H+中的阳极极化和阴极极化曲线图。
图2 铜合金在海水中典型极化曲线当对电极进行阳极极化(即加更大正电势)时,反应(c)被抑制,反应(b)加快。
此时,电化学过程以Fe的溶解为主要倾向。
通过测定对应的极化电势和极化电流,就可得到Fe/H+体系的阳极极化曲线rba。
当对电极进行阴极极化,即加更负的电势时,反应(b)被抑制,电化学过程以反应(c)为主要倾向。
同理,可获得阴极极化曲线rdc。
2.图形分析(1)斜率斜率越小,反应阻力越小,腐蚀速率越大,越易腐蚀。
斜率越大,反应阻力越大,腐蚀速率越小,越耐腐蚀。
(2)同一曲线上各各段形状变化如图2,在section2中,电流随电位升高的升高反而减小。
这是因为此次发生了钝化现象,产生了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离子的扩散,导致腐蚀电流下降。
(3)曲线随时间的变动以7天和0天两曲线为例,对于Y轴,七天后曲线下移(负移),自腐蚀电位降低,说明更容易腐蚀。
对于X轴,七天后曲线正移,腐蚀电流增大,亦说明更容易腐蚀。
二、阻抗谱1.测量原理它是基于测量对体系施加小幅度微扰时的电化学响应,在每个测量的频率点的原始数据中,都包含了施加信号电压(或电流)对测得的信号电流(或电压)的相位移及阻抗的幅模值。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计算出电化学响应的实部和虚部。
阻抗中涉及的参数有阻抗幅模(| Z |)、阻抗实部(Z,)、阻抗虚部(Z,,)、相位移(θ)、频率(ω)等变量,同时还可以计算出导纳(Y)和电容(C)的实部和虚部,因而阻抗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示。
阻抗、极化和EIS分析
原电池:随电流密度增大,由于极化 作用,负极的电极电势比可逆电势值 愈来愈大,正极的电极电势比可逆电 势值愈来愈小,两条曲线有相互靠近 的趋势,原电池的电动势逐渐减少, 所做电功则逐渐减小。
从能量消耗的角度看,无论原电池还是电解池,极化作用的存在都是 不利的,而锂离子电池既是原电池又是电解池,这也就是为什么锂电 池在大电流充放电时,容量会降低。
电容C为与纵轴(虚部)重合的一条直线 电阻R与电容C串联的RC电路,为与横轴交 于R纵轴平行的一条直线 电阻R与电容C并联的RC电路,为为半径为 R/2的半圆
10
认识EIS图谱
电荷传递过程控制的EIS 圆心为(RΩ+Rct/2,0),半径为 Rct/2的半圆 从Nyquist图上,可以直接求出RΩ和Rct
1
正负阴阳电极的区别总结
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中,都有如下定义:
正极:电势较高的电极
负极:电势较低的电极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
原电池: 正极=阴极 ,负极=阳极
电解池:正极=阳极 ,负极=阴极
人们习惯用放电过程中的阴阳极代表正负极,即以原电池中的正负极
引起感抗
11
EIS图谱的五个部分
锂离子在嵌合物电极中的脱出和嵌入过程的典型EIS 谱包括5 个部分: (1) 超高频区域(10 kHz 以上) ,与锂离子和电子通过电解液、多孔隔膜、 导线、活性材料颗粒等输运有关的欧姆电阻,在EIS 谱上表现为一个点, 此过程可用一个电阻Rs表示; (2 ) 高频区域,与锂离子通过活性材料颗粒表面绝缘层的扩散迁移有关的 一个半圆,此过程可用一个RSEI /CSEI并联电路表示。其中,RSEI 即为锂离子扩散迁移通过SEI 膜的电阻; (3) 中频区域,与电荷传递过程相关的一个半圆,此过程可用一个Rct /Cdl并联电路表示。Rct为电荷传递电阻,或称为电化学反应电阻,Cdl 为双电层电容; (4) 低频区域,与锂离子在活性材料颗粒内部的固体扩散过程相关的一条 斜线,此过程可用一个描述扩散的Warburg 阻抗ZW表示; ( 5 ) 极低频区域( <0. 01Hz) ,与活性材料颗粒晶体结构的改变或新相的 生成相关的一个半圆以及锂离子在活性材料中的累积和消耗相关的一条垂 线组成,一般很少测0.01Hz以下的频率范围
(完整版)电化学曲线极化曲线阻抗谱分析
电化学曲线极化曲线阻抗谱分析一、极化曲线1.绘制原理铁在酸溶液中,将不断被溶解,同时产生H2,即:Fe + 2H+ = Fe2+ + H2 (a)当电极不与外电路接通时,其净电流I总为零。
在稳定状态下,铁溶解的阳极电流I(Fe)和H+还原出H2的阴极电流I(H),它们在数值上相等但符号相反,即:(1)I(Fe)的大小反映Fe在H+中的溶解速率,而维持I(Fe),I(H)相等时的电势称为Fe/H+体系的自腐蚀电势εcor。
图1是Fe在H+中的阳极极化和阴极极化曲线图。
图2 铜合金在海水中典型极化曲线当对电极进行阳极极化(即加更大正电势)时,反应(c)被抑制,反应(b)加快。
此时,电化学过程以Fe的溶解为主要倾向。
通过测定对应的极化电势和极化电流,就可得到Fe/H+体系的阳极极化曲线rba。
当对电极进行阴极极化,即加更负的电势时,反应(b)被抑制,电化学过程以反应(c)为主要倾向。
同理,可获得阴极极化曲线rdc。
2.图形分析(1)斜率斜率越小,反应阻力越小,腐蚀速率越大,越易腐蚀。
斜率越大,反应阻力越大,腐蚀速率越小,越耐腐蚀。
(2)同一曲线上各各段形状变化如图2,在section2中,电流随电位升高的升高反而减小。
这是因为此次发生了钝化现象,产生了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离子的扩散,导致腐蚀电流下降。
(3)曲线随时间的变动以7天和0天两曲线为例,对于Y轴,七天后曲线下移(负移),自腐蚀电位降低,说明更容易腐蚀。
对于X轴,七天后曲线正移,腐蚀电流增大,亦说明更容易腐蚀。
二、阻抗谱1.测量原理它是基于测量对体系施加小幅度微扰时的电化学响应,在每个测量的频率点的原始数据中,都包含了施加信号电压(或电流)对测得的信号电流(或电压)的相位移及阻抗的幅模值。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计算出电化学响应的实部和虚部。
阻抗中涉及的参数有阻抗幅模(| Z |)、阻抗实部(Z,)、阻抗虚部(Z,,)、相位移(θ)、频率(ω)等变量,同时还可以计算出导纳(Y)和电容(C)的实部和虚部,因而阻抗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示。
化学检验工常见电化学涂层性能测试方法
化学检验工常见电化学涂层性能测试方法电化学涂层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可用于增加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改善导电性能等。
为了确保电化学涂层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化学涂层性能测试方法。
1. 腐蚀性能测试电化学腐蚀测试是评估电化学涂层耐腐蚀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法。
(1)极化曲线法极化曲线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极化曲线来评估电化学涂层在腐蚀环境中的抗腐蚀性能的方法。
通过应用一定电位范围内的电流,可以观察到电流随电位的变化关系,从而评估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2)电化学阻抗谱法电化学阻抗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化学阻抗谱曲线来评估电化学涂层耐腐蚀性能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得到频率范围内的电阻和电容数值,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评估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2. 导电性能测试导电性能是衡量电化学涂层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四探针法和电阻率测量法。
(1)四探针法四探针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阻来评估电化学涂层导电性能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四个探针被插入涂层中,通过测量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可以计算涂层的电导率和电阻率。
(2)电阻率测量法电阻率测量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涂层材料的电阻来评估导电性能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导电传感器在涂层表面上测量电阻,通过计算电阻率可以评估涂层的导电性能。
3. 附着力测试附着力是评估电化学涂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划伤测试、拉伸测试和冲击测试。
(1)划伤测试划伤测试是一种通过使用硬度指针在涂层表面划伤,从而评估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的方法。
通过观察划痕形状和痕迹深度,可以评估涂层的附着力。
(2)拉伸测试拉伸测试是一种通过施加拉伸力来评估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的方法。
通过在涂层上施加力并测量力的变化,可以计算涂层与基材的附着力。
(3)冲击测试冲击测试是一种通过施加冲击力来评估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的方法。
常用的冲击测试方法包括钢球落锤测试和冲击炮测试,通过观察涂层破损情况可以评估附着力。
电化学曲线极化曲线阻抗谱分析
电化学曲线极化曲线阻抗谱分析一、极化曲线1.绘制原理铁在酸溶液中,将不断被溶解,同时产生H2,即:Fe + 2H+ = Fe2+ + H2 (a)当电极不与外电路接通时,其净电流I总为零。
在稳定状态下,铁溶解的阳极电流在数值上相等但符号相反,即: 1 1 - 12.图形分析(1)斜率斜率越小,反应阻力越小,腐蚀速率越大,越易腐蚀。
(2)同一曲线上各各段形状变化如图2,在section2中,电流随电位升高的升高反而减小。
这是因为此次发生了钝化现象,产生了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离子的扩散,导致腐蚀电流下降。
(3)曲线随时间的变动以7天和0天两曲线为例,对于Y轴,七天后曲线下移(负移),自腐蚀电位降低,说明更容易腐蚀。
对于X轴,七天后曲线正移,腐蚀电流增大,亦说明更容易腐蚀。
二、阻抗谱1.测量原理它是基于测量对体系施加小幅度微扰时的电化学响应,在每个测量的频率点的原始数据中,都包含了施加信号电压(或电流)对测得的信号电流(或电压)的相位移及阻抗的幅模值。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计算出电化学响应的实部和虚部。
阻抗中涉及的参数有阻抗幅模(I Z |)、阻抗实部(Z,)、阻抗虚部(乙,)、相位移(B )、频率(3)等变量,同时还可以计算出导纳(Y)和电容(C)的实部和虚部,因而阻抗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示。
I(Fe)的大小反映而维持I(Fe), I(H)相等时的电势称为Fe/H+体系的自腐蚀电势& corFe在H+中的溶解速率,图丄极化曲线图1是Fe在H+中的阳极极化和阴极极化曲线图。
当对电极进行阳极极化定对应的极化电势和极化电流,当对电极进行阴极极化,图2铜合金在海水中典型极化曲线(即加更大正电势)时,反应(c)被抑制,反应(b)加快。
此时,电化学过程以就可得到Fe/ H+体系的阳极极化曲线rba。
即加更负的电势时,反应(b)被抑制,电化学过程以反应(c)为主要倾向。
Fe的溶解为主要倾向。
通过测同理,可获得阴极极化曲线rdc。
电化学曲线极化曲线阻抗谱分析
电化学曲线极化曲线阻抗谱分析一、极化曲线1 •绘制原理铁在酸渚液中.将不断被渚解.同时产生H2・即:Fe・2H+ = Fe2+ ・H2(a)肖电极不与外电路接通时•其净电滅I总为寥。
在稳定状态下•铁落解的阳极电流I(Fe)和H+还原岀H2的阴极电流1(H). 它们在数值上相等但符号相反.即:(1)I(Fe)的大小反映Fe在H■屮的溶解速率.而维持I(Fe)・ 1(H)相等时的电势称为Fe / H■体系的口网蚀电势t cor图1是F E在H+中的阳极极化和阴极极化曲线图。
图2铜合金在海水中典型极化曲线当对电极进行阳极极化(即加更大正电势)时.反应(c)被抑制.反应(b)加快。
此时•电化学过程以Fe的溶解为主耍倾向。
通过测定对应的极化电势和极化电潦.就可得到Fe / H丰体系的阳极极化曲纟戈rba肖对电极进行阴极极化.即加更负的电势时.反应(b)妓抑制•电化学过程以反应(c)为主要倾向。
同理•可获得阴极极化曲线rdco2 •图形分析(1) 斜率斜率越小.反应阻力越小.腐蚀速率越大.越易腐蚀,斜率越大.反应阻力越大.腐蚀速率越小.越耐腐蚀。
(2) 冋_曲线上各各段形状变化如图2.在section?中.电涼随电位升高的升高反而戚小.这是因为此汝发生了钝化现象.产生了致密的嶽化膜•阻碣了离子的扩散.导致腐蚀电流下降,(3) 曲线随时间的变动以7天和0天两曲线为例.对于丫轴・七天启曲线下移(员移).自腐蚀电位降低.说明更容易腐蚀。
对于X轴.七天后曲线正移.腐蚀电涼增大.亦说明更容易腐蚀,二、阻抗谱1.S1S原理它堤基干测虽对体系施加小俯度微扰时的电化学响应.在每个测址的频率点的原始数据屮.都包含J'施加信号电压(或电流)对测得的信号电流(或电圧〉的相位移及阻抗的幅模值。
从这些数州中可以计算出电化学响应的实部和虚部。
阻抗中涉及的参数冇阻抗4/I幅模(|Z|X阻抗实部(Z,〉、阻抗虚部(Z,,〉、相位移(0人频率〈3〉等变瓯问时还可以计算出导纳(Y)和电容(C)的实部和虚部•因而阻抗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示。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详解
2021/5/27
9
线性条件
• 由于电极过程的动力学特点,电极过程速度随状态变量的变 化与状态变量之间一般都不服从线性规律。只有当一个状态 变量的变化足够小,才能将电极过程速度的变化与该状态变 量的关系作线性近似处理。故为了使在电极系统的阻抗测量 中线性条件得到满足,对体系的正弦波电位或正弦波电流扰 动信号的幅值必须很小,使得电极过程速度随每个状态变量 的变化都近似地符合线性规律,才能保证电极系统对扰动的 响应信号与扰动信号之间近似地符合线性条件。总的说来, 电化学阻抗谱的线性条件只能被近似地满足。我们把近似地 符合线性条件时扰动信号振幅的取值范围叫做线性范围。每 个电极过程的线性范围是不同的,它与电极过程的控制参量 有关。如:对于一个简单的只有电荷转移过程的电极反应而 言,其线性范围的大小与电极反应的塔菲尔常数有关,塔菲 尔常数越大,其线性范围越宽。
4.奇数级的括号表示并联组成的复合元件,偶数级的括
号则表示串联组成的复合元件。把0算作偶数,这一规 则可推广到第0级,即没有括号的那一级。例如,图.3 所表示的等效电路,可以看成是一个第0级的复合元件
2021/5/27
26
整个等效电路CDC表示为
(C((Q(R(RQ)))(C(RQ))))
第(5)条规则:
• 线性条件。当一个状态变量的变化足够小,才 能将电极过程速度的变化与该状态变量的关系 作线性近似处理。
• 稳定性条件。对电极系统的扰动停止后,电极 系统能回复到原先的状态,往往与电极系统的 内部结构亦即电极过程的动力学特征有关。
2021/5/27
8
因果性条件
• 当用一个正弦波的电位信号对电极系统进行 扰动,因果性条件要求电极系统只对该电位 信号进行响应。这就要求控制电极过程的电 极电位以及其它状态变量都必须随扰动信 号——正弦波的电位波动而变化。控制电极 过程的状态变量则往往不止一个,有些状态 变量对环境中其他因素的变化又比较敏感, 要满足因果性条件必须在阻抗测量中十分注 意对环境因素的控制。
阻抗谱介绍
释氧区
阳极反应曲线
过钝化区 钝化区
过渡态区 活性区 (M→Mn++n e-) 氧还原区(O2 n e-→ O2n-)
阴极反应曲线
氧
Tafel区
ia ic
ik ∆ϕk = −b k lg ic
Tafel区 过渡区 线性 极化 区
线性极化区
ba b k ia ∆ϕa = 2.303 b a +b k) c ( i
电荷转移阻抗
双电层电容 界面阻抗
(B)两个时间常数
界面 电容
两个时间常数
常见的两个时间常数的电路图
CPEDL
(C)三个时间常数
ROX CPEOX
RSG
CPESG
常见的三个时间常数的电路图
1.4. 在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
(1)两个时间常数的模型
金属腐蚀机制研究
金属 本体
腐蚀产物层
研究不同镀层的钢材的腐蚀情况
腐蚀电位ecorr的漂移极化的分类分类电化学极化浓差极化电阻极化电极界面的电化学反应为控制步骤反应物扩散过程为控制步骤电流通过电解质与电极界面所产生的欧姆电位降阴阳极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较高阳极极化阴极极化氧还原反应和释氢反应阳极反应曲线阴极反应曲线过钝化区钝化区过渡态区活性区tafel区线性极化过渡区tafel区腐蚀电位ecorr腐蚀电流icorr阳极极化斜率b研究防腐蚀机理可以知道是阳极机制剂阴极抑制剂或者是混合型抑制剂
线性极化法
1. 快速测定金属腐蚀体系瞬间腐蚀速度 2. 对腐蚀体系的影响和干扰很少,重现性好 优点 3. 进行连续检测和现场监控,并且可以用于筛选金属 材料和缓蚀剂以及评价金属镀层的耐腐蚀性能
缺点
1. 另行测定或者从文献中选取的塔菲尔常数不能够反 映腐蚀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 线性极化区时近似的,准确度不是很高 3. 不适用于电导率较低的体系,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电化学阻抗谱ppt课件
Impedance Spectroscopy
引言
• 定义
以小振幅的正弦波电势(或电流)为扰动信 号,使电极系统产生近似线性关系的响应, 测量电极系统在很宽频率范围的阻抗谱,以 此来研究电极系统的方法就是电化学阻抗法 (AC Impedance),现称为电化学阻抗谱。
主要内容与学习要求
• 6.1 有关复数和电工学知识 • 6.2 电解池的等效电路 • 6.3 理想极化电极的EIS • 6.4 溶液电阻可以忽略时电化学极化的EIS • 6.5 溶液电阻不能忽略的电化学极化电极的EIS • 6.6 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同时存在的电极的EIS • 6.7 阻抗谱中的半圆旋转现象 • 6.8 阻抗实验注意点和阻抗谱分析思路 • 6.9 电化学阻抗谱的应用
6.1 有关复数和电工学知识-电工学
V I t
Z () 1 j 1 jC C
6.1 有关复数和电工学知识-电工学
2 复阻抗的概念
复阻抗Z是电路元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和移相作用的反映。
(1)复阻抗的串联
Z
ZR
ZL
ZC
RL
jL
j
1
C
R j(L 1 ) C
(2)复阻抗的并联
1 1 1 1 1 1 1 1 j( 1 C) Z ZR ZL ZC R jL j 1 R L
引言
• 稳定性条件
稳定
不稳定
可逆反应容易满足稳定性条件。
不可逆电极过程,只要电极表面的变化不是很快,当 扰动幅度小,作用时间短,扰动停止后,系统也能够 恢复到离原先状态不远的状态。
电化学阻抗谱导论-曹楚南
导言 第1章 阻纳导论
第2章 电化学阻抗谱与等效电路
阻抗极化和EIS分析
阻抗极化和EIS分析阻抗(Impedance),极化(Polarization)和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是电化学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和技术。
1. 阻抗(Impedance)阻抗是交流电路中电阻和电感/电容等元件对交流电流的阻碍程度的综合描述。
它是一个复数,包括实部和虚部,与频率有关。
在电化学中,阻抗可以用来描述电解质溶液和电极之间的电流响应。
阻抗测量可以提供电化学系统的电学特性信息,如电导率、电容性、电荷转移速率等。
常见的阻抗测量装置是交流阻抗仪。
2. 极化(Polarization)极化是物质在外加电场中的导电性变化,它可以分为阳极极化和阴极极化。
阳极极化是指当物质表面有化学反应时,在电极表面产生的电场使得反应速率降低或电位提高。
阴极极化是指物质表面还原反应的发生速率受到电场的抑制,即发生了阴极反应的降低。
极化是电化学中常见的现象,可以通过极化曲线来确定。
3.电化学阻抗谱(EIS)电化学阻抗谱是通过在物质中施加不同频率的交流电信号来获取的阻抗数据。
它能够提供关于电化学界面的详细信息,如电极界面的电荷转移速率、电荷传输阻抗、电极电位等。
电化学阻抗谱通常通过测量物体对交流电信号的响应来获得,这些信号可以通过交流阻抗仪或锁相放大器来生成。
该技术的优点在于非侵入性和高精度,可以提供一系列频率下的电化学信息。
EIS的原理是基于交流电分析技术,测量电子分子移动、离子传输和电极表面反应等的过程。
在实验中,EIS通常通过将样品浸泡在电解质溶液中,并将电极连接到交流阻抗仪来进行。
交流阻抗仪输出一系列频率的交流电信号,记录电化学界面对这些信号的响应。
通过对这些响应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获得电化学界面的相关参数和信息。
EIS分析可以在广泛的应用中得到应用,包括材料科学、化学工程、能源储存等方面。
在材料科学中,EIS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的电导率、电极活性表面积以及界面反应动力学等。
阻抗、极化和EIS分析
为准。在锂电池中,一般认为正极为阴极(cathode),负极为阳极
(anode)
2
关于隔膜对电子和离子的传导
1 外电路:导电子不导Li离子 2 集流体:导电子不导Li离子
3 电解液:导Li离子不导电子 +
4 隔 膜:导Li离子不导电子
正 集正 隔锂 集 弹 负
极流
流 簧 极﹣
壳 体极 膜片 体 片 壳
电容C为与纵轴(虚部)重合的一条直线 电阻R与电容C串联的RC电路,为与横轴交 于R纵轴平行的一条直线 电阻R与电容C并联的RC电路,为为半径为 R/2的半圆
10
认识EIS图谱
电荷传递过程控制的EIS 圆心为(RΩ+Rct/2,0),半径为 Rct/2的半圆 从Nyquist图上,可以直接求出RΩ和Rct
9
EIS的等效电路图
➢2个RC回路串联; ➢电容C由CPE代替; ➢CPE为恒相位元件
(constant phase element); ➢Warburg阻抗。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电化学阻抗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材料、化学、能源和生物领域等各个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
在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中,通过在待测系统中施加交流电信号,测量系统的电流响应和电压变化,可以得到材料或电化学系统的阻抗谱。
这些阻抗谱信息可以提供有关材料的电子传输和离子传输特性、表面反应动力学、电化学界面特性以及电化学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等重要信息。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交流电信号在电化学系统中引起的电流响应和电压变化。
当外加电势为交流电势时,系统中的电容、电感、电解质电导等物理和化学过程对交流电信号产生响应。
根据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可以得到复数形式的阻抗谱。
阻抗谱通常以Nyquist图和Bode图的形式表示,这些图形能够直观地反映材料或系统的特性。
在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交流电压法和交流电流法。
交流电压法是将待测系统置于一个交流电压信号下,测量系统的电流响应,并通过波形分析等方法获得阻抗谱信息。
交流电流法是将待测系统置于一个交流电流信号下,测量系统的电压响应,并通过波形分析等方法获得阻抗谱信息。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电化学系统和材料的阻抗谱分析。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在材料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对于金属、合金和导电聚合物等材料,电化学阻抗谱可以用于研究它们的电子传输性能、电极/电解液界面特性以及电化学腐蚀行为等。
对于离子传输材料,如离子液体和电解质溶液等,电化学阻抗谱可以提供有关离子传输速率和电荷传输性能的信息。
此外,电化学阻抗谱还可以用于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能源系统、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领域。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的应用还包括电化学界面研究和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例如,在电化学界面研究中,电化学阻抗谱可以提供有关电解质表面薄膜的阻抗特性、电解质接近电极表面的离子传输特性以及表面反应过程的信息。
在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中,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分析可以获得电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电化学反应机理以及电化学反应动力学行为等重要信息。
阻抗、极化和EIS分析
随着电极上电流密度(I/S)的增加,电极的不可逆程度愈来愈大,
其电势值为φ(平)的偏差也越大,通常可用极化曲线(即描述电流 密度与电极电势间关系的曲线)来描述这种偏离程度。
原电池:随电流密度增大,由于极化 作用,负极的电极电势比可逆电势值 愈来愈大,正极的电极电势比可逆电 势值愈来愈小,两条曲线有相互靠近 的趋势,原电池的电动势逐渐减少, 所做电功则逐渐减小。
从能量消耗的角度看,无论原电池还是电解池,极化作用的存在都是 不利的,而锂离子电池既是原电池又是电解池,这也就是为什么锂电 池在大电流充放电时,容量会降低。
1
正负阴阳电极的区别总结
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中,都有如下定义:
正极:电势较高的电极
负极:电势较低的电极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
原电池: 正极=阴极 ,负极=阳极
电解池:正极=阳极 ,负极=阴极
人们习惯用放电过程中的阴阳极代表正负极,即以原电池中的正负极
4
锂离子电池中的三种极化现象
放电过程中电压曲线降低的三个因素:a.欧姆极化 b.电化学极化 c.浓 差极化
锂离子电池在放电开始时电压平台出现较快的下降(不是突降) 以及放电结束后较快的回升(不是突升),是由于Li+在电极内部迁移 的迟缓性导致的浓差极化引起的,而突降和突升是由于欧姆极化和电化 学极化引起的。响应时间上:欧姆极化<电化学极化 <<浓差极化
电容C为与纵轴(虚部)重合的一条直线 电阻R与电容C串联的RC电路,为与横轴交 于R纵轴平行的一条直线 电阻R与电容C并联的RC电路,为为半径为 R/2的半圆
化学检验工常见电化学腐蚀分析方法
化学检验工常见电化学腐蚀分析方法电化学腐蚀分析方法在化学检验工中有着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化学腐蚀分析方法,包括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和电化学噪声法。
一、极化曲线法极化曲线法是一种通过测量金属电位与电流之间的关系,评估材料在特定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电流与电位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改变电位,测量相应的电流变化。
极化曲线可以提供腐蚀的速率以及耐蚀性能的信息。
极化曲线法的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测试样品和电解质:将待测试的材料制成试样,并浸泡在特定的电解质中。
2.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使用电化学工作站连接电流源和电位计,并对其进行校准。
3. 极化曲线测试:开始测试前,先进行开路电位测试,记录样品在未施加外电势时的电位值。
然后施加足够小的电流密度,逐渐增加电位直至达到最大值,然后再逐渐降低电位,同时记录相应的电流。
4. 极化曲线绘制和分析:根据实验得到的电位-电流数据,绘制极化曲线,并分析曲线特征,如 Tafel 斜率、极化电阻等,以评估材料的腐蚀行为。
二、交流阻抗法交流阻抗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在交流电场中的阻抗变化,评估材料电化学行为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电化学原理,通过施加交流电势信号,测量样品上的电流响应,从而获得材料的腐蚀和阻抗信息。
交流阻抗法的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测试样品和电解质:制备样品并选择合适的电解质。
2. 建立电化学测试系统:通过连接交流电源、电位计和电流计,建立稳定的电化学测试系统。
3.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进行系统的校准,确保各个仪器的工作正常。
4. 交流阻抗测试:在特定频率范围内施加小幅交流电位波动,测量相应的电流响应,并将其表示为阻抗谱。
阻抗谱提供了关于腐蚀过程和界面特性的信息。
5. 数据分析:根据阻抗谱的形状和频率响应,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腐蚀速率、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等信息。
三、电化学噪声法电化学噪声法是一种通过分析腐蚀系统中的随机电流和电位噪声,评估材料腐蚀行为的方法。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讨论
Z Z R ZC R
1 (RC)2 1 (RC)2
实部: Z '
R
1 (RC)2
虚部:
Z
'
'
1
R2C (RC)2
消去,整理得:
Z
'
R
2
Z
'
'2
R
2
2
2
圆心为 (R/2,0), 半径为 R/2的圆的方程
EIS理论分析
电荷传递过程控制的EIS
如果电极过程由电荷传递过程(电化学反应步骤)控制,扩散过程引起的阻抗可以忽略,则电化学系统的 等效电路可简化为:
电容
i C de i CE sin(t )
dt
2
i E sin(t )
XC
2
XC
1
C
电容的容抗(),电容的相位角=/2
写成复数: 实部: 虚部:
ZC jXC j(1/C)
ZC' 0
ZC'' 1/C
Nyquist 图上为与纵轴(虚部)重合的一条直线
* -Z'' *
***
Z'
EIS理论分析
EIS案例分析:研究涂层与涂层的破坏过程
浸泡后期
有机涂层表面的孔率及涂层/基底金属界面的起 泡区都已很大,有机涂层已经失去了阻挡保护 作用。
• 一个时间常数,涂层对应的时间常数消失, 阻抗谱主要信息由基底金属上的电极过程决 定
• 低频出现Warburg 阻抗。(缺陷处腐蚀产物 影响传质扩散过程)
EIS案例分析:研究涂层与涂层的破坏过程
对于复杂或特殊的电化学体系, EIS谱的形状将更加复杂多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化学曲线极化曲线阻抗谱分析
一、极化曲线
1.绘制原理
铁在酸溶液中,将不断被溶解,同时产生H2,即:Fe + 2H+ = Fe2+ + H2 (a)
当电极不与外电路接通时,其净电流I总为零。
在稳定状态下,铁溶解的阳极电流I(Fe)和H+还原出H2的阴极电流I(H),它们在数值上相等但符号相反,即:(1)
I(Fe)的大小反映Fe在H+中的溶解速率,而维持I(Fe),I(H)相等时的电势称为Fe/H+体系的自腐蚀电势εcor。
图1是Fe在H+中的阳极极化和阴极极化曲线图。
图2 铜合金在海水中典型极化曲线
当对电极进行阳极极化(即加更大正电势)时,反应(c)被抑制,反应(b)加快。
此时,电化学过程以Fe的溶解为主要倾向。
通过测定对应的极化电势和极化电流,就可得到Fe/H+体系的阳极极化曲线rba。
当对电极进行阴极极化,即加更负的电势时,反应(b)被抑制,电化学过程以反应(c)为主要倾向。
同理,可获得阴极极化曲线rdc。
2.图形分析
(1)斜率
斜率越小,反应阻力越小,腐蚀速率越大,越易腐蚀。
斜率越大,反应阻力越大,腐蚀速率越小,越耐腐蚀。
(2)同一曲线上各各段形状变化
如图2,在section2中,电流随电位升高的升高反而减小。
这是因为此次发生了钝化现象,产生了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离子的扩散,导致腐蚀电流下降。
(3)曲线随时间的变动
以7天和0天两曲线为例,对于Y轴,七天后曲线下移(负移),自腐蚀电位降低,说明更容易腐蚀。
对于X轴,七天后曲线正移,腐蚀电流增大,亦说明更容易腐蚀。
二、阻抗谱
1.测量原理
它是基于测量对体系施加小幅度微扰时的电化学响应,在每个测量的频率点的原始数据中,都包含了施加信号电压(或电流)对测得的信号电流(或电压)的相位移及阻抗的幅模值。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计算出电化学响应的实部和虚部。
阻抗中涉及的参数有阻抗幅模(| Z |)、阻抗实部(Z,)、阻抗虚部(Z,,)、相位移(θ)、频率(ω)等变量,同时还可以计算出导纳(Y)和电容(C)的实部和虚部,因而阻抗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示。
2. Bode图
Bode图是阻抗幅模的对数log| Z |和相角θ对相同时间的横坐标频率的对数logf的图。
图4 Bode图
阻抗:如果X是角频率为ω的正弦波电流信号,则Y即为角频率也是ω的正弦电势信号。
此时Y/X既称为系统的阻抗,用Z表示。
1.溶液电阻(Rs)
2.双电层电容(Cdl)
3.极化阻抗(Rp)
4.电荷转移电阻(Rct)
5.扩散电阻(Zw)
6.界面电容(C)
7.电感(L)
图6 两个时间常数
3. Nyquist图
电极的交流阻抗由实部z’和虚部z”组成,z=z’+j z”.Nyquist图是以阻抗虚部(-z”)对阻抗实部(z’)作的图。
对纯电阻,在Nyquist图上表现为z’轴上的一点,该点到原点的距离为电阻值的大小;对纯电容体系,表现为与z”轴重合的一条直线。
图中的半圆弧就是容抗弧;后面的斜线是W扩散;感抗是低频的时候一个向下的收缩环。
圆弧半径越大,也就是极化电阻越大,耐腐蚀越好。
圆弧半径越小,也就是极化电阻越小,耐腐蚀越差。
通过控制电极电位或者电流密度的值,测定相应的电流密度或者电位的变化而得到的电极电位与电流密度的关系曲
线,被称为极化曲线。
1.典型的、用来测试电极腐蚀速度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包括线性极化区、弱极化区和强极化区。
在强极化区,极化曲线(e-logi 图)基本是条直线,这条直线可以用来得到电极的腐蚀速度,而强极化区又叫Tafel区,所以,在不严格的说法中(通常是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说“做个强极化曲线”、“做个Tafel曲线”(只在小木虫听到),意思是做个动电位极化曲线,而曲线要极化程度够大,进入Tafel区。
2.在不同体系中,动电位极化曲线的形状是不同的。
比如,某些金属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在NaCl溶液中,阳极极化80mV就可以进入Tafel区,而在碱性溶液中,却表现出随着极化电位的增加(阳极极化同样超过80mV),极化电流密度反而减少的现象,即进入了钝化区。
动电位极化曲线会有“钝化区”。
这个钝化区和tafel区一样,是动电位极化曲线上的,具有某种特性的一段区间。
极化曲线获取信息
1.腐蚀电位(E corr),腐蚀电流(icorr)
2.获得Tafel参数(阴极极化斜率ba,阳极极化斜率bk)
3.研究防腐蚀机理,可以知道是阳极机制剂、阴极抑制剂或者是混合型抑制剂。
4.通过腐蚀电流可以计算腐蚀抑制效率(IE%=1-i1.corr/i2.corr)
由于本人电化学还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最近投了一篇文章,然后收到评委的回信,其内容是:
评委意见:Authors should remove the Ba value of CrN coating in T able 3, which is 1.218 V/dec because of the reliable T afel region is not seen in related figure due to passivation process.
但是看图的话,我感觉阳极有比较明显的塔菲尔区,现在不知如何是好,恳请大家给给意见和对图的看法!非常感谢
塔菲尔的关系是beta = dE/ d(log i)。
但是不能因为E-logi是直线关系就判断塔菲尔区。
正常的塔菲尔斜率应该在0.12V / n 左右。
n是(速率控制步的)电子传递数。
也就是说,beta 最大不会远大于0.12V。
观察阳极曲线,0 ~0.5V 这个区段。
虽然看上去是直线,但是这个斜率有0.5V 那么高,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塔菲尔关系了。
而是因为表面钝化(产生氧化/氢氧化膜)而拔高了过电位。
所以,让你去掉阳极的塔菲尔斜率,是因为它不是真正的塔菲尔区。
阻抗谱半径越大说明阻抗越大,相应的腐蚀电流就应该相对较小。
做极化时可能会出现阳极钝化,EIS对电极表面影响很小,是不会产生钝化的。
从我的极化曲线结果图中看不到阳极有钝化现象。
扫描范围看需要,只是为了确定腐蚀电位,腐蚀电流这样的就可以在开路电压正负300mv就差不多了,根据实际测试效果再调整一下。
扫速一般要求比较慢,可能毫伏/秒这样吧,具体可以看看文献是多大。
上至10mV/s,下到0.1mV/s都有的。
工作电极最好能够固定裸露面积,圆形,方形都有,我觉得主要是保证每次测试的浸入面积一样
自腐蚀电流越小,耐蚀性越好,其对应的阻抗谱的弧越大
阻抗测试对样品影响不大而极化会对样品造成破坏,1、一般先测试腐蚀电位,2、做交流阻抗,电位10mv 3、再做极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