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教材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主题与基本理论

内容提要: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本章首先详尽地介绍了Tery G.乔丹在其所写的教材 Human mosaic 一书阐述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具体包括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以及文化景观,使我们理解之间的有机联系;然后在充分认识人文地理学理论多元性基础上,明确提出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概括介绍了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和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与地位。

第1 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北美的人文地理学出现,以文化为其核心理论来统率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的人文地理现象。所以,几乎在所有人文地理学的教材中都把文化列为核心理论,放在重要地位。Tery G.乔丹在其所写的教材 Human mosaic一书中用文化这个核心理论贯穿到各个章节,对每一个人文地理现象都从空间、时间、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方面进行系统论述。实际上是从各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出发,通过扩散的时间过程使时空相结合,以其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与其他人文现象的整合情况来分析其复杂的相互关系,最后以现存的文化景观来说明上述过程与关系的形象表现。这反映文化理论深入到人文地理所研究的各有关方面,形成严密的分析框架,因此,该书被认为是一本理论性相当高,层次分明的著作。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主题。下面介绍该书的分析框架。

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地理学是从空间角度研究自然、经济和人文现象的。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地理学家注意观察各种地理现象与研究这些现象,一般是从研究其空间分布开始的。文化区大体可以分出三类,即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和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

(一)形式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

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确定形式文化区,首先要确定试图研究的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文化现象,然后通过调查研究,把所要研究的现象落实到一定比例尺的地图上。例如,我们选择某种语言作为研究对象,先需要根据语言学家的成果,确定能反映该语言特点的典型词汇的语音做标准,然后做一定数量的样本调查。一般情况下,经过调查,把有关数据点在适当比例尺的图上,就能发现该语言分布现象的特征。大体上,在该语言分布的相对中心区域,典型词汇的语言表现不仅典型,而且掌握这种典型词汇语音的人的比例高而且集中。从这个中心区向四周扩展,距离越远,其语言的典型性变化就越大,越减弱。到一定距离后,就会与其他语言相遇,开始出现操其它语言的人。操不同语言的人共同生活交往,语言就出现相互混杂的现象。

这样,在形式文化区中出现三个层次。一是中心地区,或称为核心地区,位置大体位于该文化区的中部或接近几何中心部位。这里,相对来说,就是该文化现象表现较为典型的地方。在其周围地区,该文化的典型性则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可称之为外围区。在其外围区向外的边缘开始出现另一种文化现象,形成两种文化相混现象。这个地区实际上是一种边缘区,文化上的过渡带。所以,确定该文化区的边界的确切性就十分困难,勉强确定往往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当然,有的形式文化区,如果在其相邻的文化区之间存在着特殊情况,就不存在着过渡带现象。例如,就以语言文化现象为例,在挪威与瑞典之间有维堪的纳维亚山脉,山地不利于两边的往来,居住在山上的人反而与各自山坡下平原地区居民交往密切。结果,造成山地两边的语言的截然不同,彼此不存在语言过渡带。另一种,则是人为原因,例如两个民族之间存在国界,彼此因政治立场不仅不相往来而且亦各不允许对方民族存在。这样,亦使两种语言之间难以存在过渡带。

上述是以单独的文化为对象而划分的文化区。另外,也可以根据研究需要,按彼此相关的一些文化现象为依据来划分文化区。例如,对一个民族来说,民族往往是根据语言、宗教、风俗、心理等因素来划分的。这些因素划出各因素的文化区并一定都彼此吻合,这样在确定该民族的总的界线时就会有取舍。

根据以上的阐述,形式文化区的特征是,它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这种文化区是该文化现象在自然状态下,不受外部的某种作用而形成的。

(二)功能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在形成上与形式文化区不同。它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

的文化区。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农场、一个教区、一个学区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例如国家的首都、城市的市政府都是该国家、城市范围内的政治功能中心。一个农场的场部就是经济上经营和管理这个农场的中心。这种中心是实现其功能作用的中心,使该区内部因这种功能活动而相互联系起来。这种文化区的功能中心位置是明确的,但不一定居于分布区的几何中心。功能文化区的边界并没有一个交错的过渡带,而是由明确该功能中心的范围所划定的确切界线。因此,功能文化区就是以其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线确切,以及中心的功能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而与形式文化区具有显著差异。

但是,有一些文化现象有具体的中心,亦有一定的功能范围,但却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功能区。例如,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报纸,特别是著名的报纸,往往在各大城市或全国发行。该报在其中心编辑,通过信息传递,分散在好几个地方印刷,然后由各分发点递送到订户手中。在该报的影响范围内,同时也存在其他报纸的影响,它们不同程度的相互重叠。这样,即使把该报的功能中心及其影响范围确定下来,但却很难画出完整的功能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由于其形成机制方面的差异,两者是不相同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则是相互重叠,彼此有高度的一致性。例如,日本语只在日本用,因此,日本作为国家的政治功能文化区与作为语言的形式文化区就是完全一致的。

(三)乡土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例如,在美国的东南部,即得克萨斯州以东,俄亥俄河以南的地区。这里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与文化的地区。在该地区,一些企业的电话号码印在电话号码簿上,其前面却有“Dixie”(迪克西)字样,还有的出现在汽车牌照上。这种现象大体与当年美国南方联盟的范围相一致。

据说,在1860年以前,新奥尔良市民银行发行的10元纸币背面印有迪克西(dix,法语“10”)字样,原指路易斯安那,后指美国南部各州。“迪克西”又是一只南方流行歌曲的名称。1861年美南方联盟总统举行就职典礼时,以此歌曲为“国歌”,其后南军作战时以此歌曲为进行曲。虽然南方联盟已过去一百多年,但“迪克西”仍在人们思想上留有深刻印象,这是电话号码本上、企业的前面与汽车牌照上出现很多“迪克西”符号的原因。

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相比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相比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这种存在人们思想感情上的文化,往往会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