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稀疏分解

共振稀疏分解
共振稀疏分解

共振稀疏分解:一种新的可稀疏信号的分析

方法

0. 摘要

生命和物质过程会产生大量信号,这些信号不但是不稳定的,而且是持续震荡信号和瞬态冲击信号的混合,并且这两种信号是很难线性分解的,例如声音、医疗和地理信号。因此,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信号共振的非线性信号分析方法,而这种方法不基于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产生的频谱和幅值。这种方法将信号分解成一个高共振分量和一个低共振分量——高共振分量由多个同时发生的持续震荡信号组成,低共振分量由多个没有具体现状和持续时间的瞬态冲击信号组成。本文所阐述的共振稀疏分解算法使用的方法有信号稀疏表示、形态分量分析和品质因子可调小波换。

1. 前言

频域分析法和滤波是信号处理的基础。然而,频域分析法和时频分析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信号,事实上只适用于持续震荡或周期信号。那些主要由奇异点限定的分段光滑信号多数使用时域和小波变换描述、分析和处理。例如,图像扫描,眼部运动记录,潜能诱发反应,神经尖刺训练等。

然而,许多生命和物质过程产生信号不只是不稳定的,而且是持续震荡信号和瞬态冲击信号的混合,例如声音、医疗(脑电图和心电图等)和地理(海浪高度数据等)信号。这些信号既含有稳态震荡部分又含有瞬态冲击部分。脑电波包含有节奏振荡(alpha和beta波等),也包含人为测量和无节奏脑行为所产生的瞬态冲击。海浪高度数据测量的是已经流动了几百英里(100‘s)的海量的重叠高度,但是天气因素将中断这种震荡行为。当然,通过生命和物质系统测量的信号通常包含持续震荡信号和瞬态冲击信号,而这两种信号是很难线性分解的。

为了改进复杂非平稳信号的描述、分析和处理,我们阐述了一种新的基于共振的非线性信号分析方法,而这种方法不基于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产生的频谱和幅值。这种方法将信号分解成一个高共振分量和一个低共振分量。其中,高共振分量由多个同时发生的持续震荡信号合成,另一方面,低共振分量由多个没有具体现状和持续时间的瞬态冲击信号合成。

这篇论文的部分内容已经出版在两个早期的会议论文中[84,85]。

图1. 单脉冲共振属性是由品质因子Q量化的,而品质因子是中心频率与频带宽度的比值。脉冲1和脉冲3在持续时间上看是一个单振荡,是低共振脉冲。脉冲2和脉冲4具有多次震荡,属于高共振分量。低品质因子小波变换(例如经典的二阶小波变换)能有效描述脉冲1和脉冲3,高品质因子小波变换能有效描述脉冲2和脉冲4。图a为时域信号,图b为频谱。

2. 信号共振

图1用图例说明了信号共振的概念。事实上,脉冲1和脉冲3都包含了一个单振荡正弦信号。我们把这两种信号称为低共振信号是因为他们没有持续震荡。观察这两个脉冲的时域图我们发现,时域脉冲波形并不能有限体现共振程度。很明显,一个低共振脉冲既有可能是一个高频信号(脉冲1),也有可能是一个低频信号(脉冲3)。低共振脉冲不限于单边频带。因此,不能通过频率滤波的方式从一个信号中提取出低共振分量。

我们把脉冲2和脉冲4定义成高共振分量是因为他们具有持续震荡特性。两个脉冲都包含5个振荡的由哑铃函数相乘而成的正弦波(特别的,如布莱克曼窗口),如上面所说,这两个脉冲的时域波形具有相同的共振属性。同样的,一个高共振脉冲既有可能是一个高频信号(脉冲2),也有可能是一个低频信号(脉冲4),高共振分量也不能通过频率滤波的方式从一个信号中提取出来。

2.1.共振稀疏分解

正如我们所描述的,共振稀疏分解应该能够近似低分解图1中的脉冲1和脉冲2,尽管这两个信号在时域上是迭加在一起的。为了阐明共振稀疏分解算法(后面会详尽阐述)的效果,我们将这种方法应用图2的人工合成信号上。这个人工

信号含有3种频率和两级共振的六个脉冲。目标是将信号的高低共振分量分离开。通过这种算法的得到的高低共振分量如图2a所示。这种算法也得到一个残余信号,从而允许随机噪声的存在。这个测试信号等同于三个信号的和:高共振分量、低共振分量和残余信号。(残余信号的幅值可以通过分解算法中的参数控制。)

图2. 共振稀疏分解和频率滤波时域波形图。(a)测试信号被稀疏表示成高低共振分量。高共振信号分量使用高品质因子RADWT变换得到。同样,低共振信号分量使用低品质因子RADWT变换得到。(b)使用LTI时间离散滤波器将测试信号分解成低、中和高频分量。

(a)共振稀疏分解时域波形图(b)频率滤波时域波形图。

观察发现,线性时不变(LTI)滤波器不能实现图2a所示的信号分解,这是因为存在于高共振分量的三个频率同样也存在于地共振分量中。高低共振分量中的脉冲的不同点不是他们的频率而是他们持续振荡的程度。

当然,LTI滤波器能将测试信号分解成低、中和高频部分。使用低通、带通和高通LTI滤波器,我们能够实现测试信号的基于频率的分解,从而获得不同的频率分量,正如图2b中所示。

2.2.共振稀疏分解必然是非线性的

这里所提到的共振稀疏分级不能通过线性滤波实现,如图3所示。图3中的每一行表示一个信号分解成高低共振分量的理想情况。前六个信号是低共振信号,所以低共振分量是信号本身(高共振分量是零)。最后一个信号是高共振信号,所以高共振分量是信号本身(低共振分量是零)。

正如图3所示,高低共振分量都不满足叠加性。图3最左下方的信号是上面6个低共振信号的和。如果信号的共振分量是信号的线性函数,那么图3最右下

方的高共振分量应该是上面6个高共振分量的和。但是这不是事实,因此经过分析,所提出的共振稀疏分级方法必然不是信号的线性函数。

2.3.共振稀疏分解能否恰当定义?

很显然,一个信号在分解成高低共振分量时也有可能定义不当。如果我们将

图3. 共振稀疏分解一定是非线性的:最左下方信号是上面各信号的和;然而,这个信号的低共振分量不是上面各低共振分量的和。同理,高共振分量也不满足叠加原理。

图1中的脉冲1和脉冲3(大约包括1次振荡)定义成低共振分量,将脉冲2和脉冲4(大约包括5次振荡)定义成高共振分量,然后我们如何定义一个含有3次振荡的信号呢?同样,如果一个信号包含几个这样的不能确定共振特性的脉冲,那么高低共振分量该如何定义呢?

起初并不清楚如何定义一类信号的共振属性,无论这类信号是否能够分解成高低共振分量。相反,频率滤波可以直截了当的定义:一个低通滤波器可以通过(阻止)低于(高于)某一设定频率值的正弦振荡信号。频率响应函数和滤波器的线性度决定了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因此,好像共振稀疏分解的概念是不清楚的,不准确的,不明确的。然而,通过把这种方法表述成一个恰当选择的优化问题的解决办法,就可以很好地定义这种分解方法。(图2a所示的共振稀疏分解方法是通过下面提到的成本函数(1)的数值最小化得到的。)也就是说,一个信号的共振分量取决于具体的成本函数,而且通过改变成本函数中定义的参数可以精确低调整分解结果。

因此,我们所提到的共振稀疏分解是信号的非线性函数,并通过迭代最优化算法得到。相反的,频率滤波可以使用卷积或求和写成闭合形式。共振稀疏分解必然是非线性的和数字化的,然而频率分解是线性的和解析化的。

2.4.品质因子和恒品质因子基函数

当定义一类信号的共振属性可能存在问题时,单个脉冲的共振属性可以通过品质因子量化,而品质因子等于中心频率与带宽的比值;这个数值在滤波器设计、控制和动态系统物理学中广泛使用。

一个脉冲的品质因子反映了它的共振属性,如图1所示。脉冲的震荡次数越多,品质因子越高。图1所示的前两个脉冲以同样的频率(两个采样点间隔0.04个周期)振荡,但是第二个脉冲振荡时间更长,因此具有更高的品质因子(高出4倍)。图1所示的后两个脉冲均以每两个采样点间隔0.04周期的频率震荡,分别具有与前两个脉冲相同的品质因子。观察发现一个脉冲的品质因子实际上等于脉冲的振荡次数。

下面所描述的计算高低共振分量的方法是基于使用恰当设定的基函数来有效地表示这两个信号分量。为了有效的表示高共振信号分量,我们要求设定的基函数完美包含全部高共振(高品质因子)函数;这样一个基函数是通过转换和时间定标一个高品质因子脉冲得到的。基函数中的高共振函数拥有相同的品质因子。同样的,为了有效的表示低共振信号分量,我们要求设定的这个基函数完美包含全部低共振(低品质因子)函数;同理,这样一个基函数是通过转换和时间定标一个低品质因子脉冲得到的。因此,我们需要两个恒品质因子基函数——一个以高品质因子为特征,另一个以低品质因子为特征。通过转换和时间定标一个单脉冲得到的基函数广泛存在于小波基函数中,而小波基函数产生的脉冲称作小波。

最广为人知和广泛使用的恒品质因子基函数是二阶小波基函数[21],具有一个很低的品质因子。当然,二阶离散小波变换的有效性取决于它能够对分段光滑信号也就是低共振信号提供相关稀疏表示的能力。二阶小波变换之所以很少应用在振荡(高共振)信号如语音上是因为它布恩那个为这些信号提供有效的系数表示。

对于高品质因子恒Q变换的需求可能有些问题;确实,语音信号通常使用恒带宽变换(例如,MPEG 2/4 AAC 多媒体解码器使用MDCT在128和1024频带之间转换)来分析和处理。尽管恒带宽分析能够使用FFT以高计算效率实现,尽管它适用于众多音频编码器的关键组件,但是它无法提供共振稀疏分解所需要的恒品质因子分析。

许多年来,恒品质因子频率分析一直是声学和信号处理领域研究的兴趣所在。这种兴趣中的一部分是受到生物学——人类性格和其他哺乳动物听觉系统的广泛研究的启发;并且树立了耳蜗具有近恒品质因子特性的理念。具体说来,耳蜗可以建模成一些高度重叠的带通滤波器的集合,而这个带通滤波器的频率必须高于某一物种特定频率才能拥有恒品质因子。(人类的耳蜗在500Hz以上接近恒品质因子,在500Hz以下趋近恒带宽)目前已经建立几个参数模型用于这些听觉滤波器组,包括Gammatone和Gammachirp滤波器组,而这些滤波器在设计时保证了与心里声学测量的相容性。

3. 方法

3.1.过完备有理膨胀小波变换

对可逆恒品质因子离散变换的追踪研究自然走向了基于有理膨胀因子[4,5,59]的离散小波变换和基于有理采样因子[9,10,62,106]的完整重构滤波器组。然而,基于有理采样因子的关键采样滤波器组受到了严格限制,而且用于二阶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不能使用。由于设计难题的存在,目前针对有理膨胀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很少。

高品质因子恒Q小波变换用于高共振信号稀疏表示,受到这种小波变换需求的推动,我们最近提出了一种新的有理膨胀小波便换,这种变换完全离散化,易于求逆,减少能量损耗,变换过后几乎没有改变,并且允许使用者调整品质因子。这种新的小波变换方法作为广泛使用的二阶小波变换可用于高品质因子分析,或者同样用于作为低品质因子分析。当这种变换没能严格采样时,实施这种变换可能产生一定的冗余(例如,e.g., 3-times overcomplete, depending on para-meters)。此外,逆分析滤波器组是正分析滤波器组的镜像,所以这种变换是自可逆的(这种变换使用一种窄窗而不是规范正交基),这将使信号的稀疏表示容易实现。

文献[6]中引入过完备有理膨胀小波变换(RADWT)是基于图4中所示的滤波器组。当选定图4中的整数p, q和s,并使这个滤波器组过完备后,我们在文献[6]中提供了一系列用于多等级滤波器组的滤波器,这个多等级滤波器组具有完美重构特性,良好的时频定位性和高规律性。小波变换的品质因子当FB在它的低通分支上迭代时获得,并由参数p,q和s决定。RADWT不是基于整数膨胀,而是基于处于1和2之间的有理数膨胀(q/p)。设定膨胀因子接近1,s>1,将得到一个带有高品质因子分解/合成函数的小波变换。设定s=1,将得到一个带有低品质因子如二阶DWT的小波变换。不同的频率分解以及相关的小波在图5中分两种情况阐明:低品质因子和高品质因子变换。

3.2.信号的稀疏分解

我们把高共振信号定义成那些可以用高品质因子恒Q变换(高品质因子变换)有效稀疏表示的信号,例如图5b中恰当选择参数p,q和s的RADWT。因此,高共振分量的定义与具体的恒Q变换有关。类似地,我们把低共振信号定义成那些可以用低品质因子恒Q变换(低品质因子变换)有效稀疏表示的信号,例如经典二阶DWT或者图5a所示的RADWT。观察发现,一个高共振信号不能用低品质因子变换有效表示,同样,低共振信号也不能用高品质因子变换有效表示。因此,基于高低品质因子变换的一个信号的有效稀疏表示可以作为实现共振稀疏分解得一种方法。

几篇已经发表的文献阐述几种将信号非线性分解成不同特性定义的分量的方法。例如,参考文献[2,3,101,102]提出了基于Meyer思想的分解方法,这种方法将一个图像分解成振荡和有界变量分量。基于稀疏表示的非线性信号分解得整体框架已经在几篇文献[33,36,51,94,95]中得到阐述。为了使“形态分量分析”这个方法获得成功,各自的变换必须具有低的相关性(一个变换的分解/合成函数

图4.用于实现过完备有理膨胀小波变换的分解和合成滤波器组。当假定滤波器组的迭代位于它的无限低通分支时,膨胀系数是q/p ,冗余是(s(1-p/q))-1 。

图5.过完备有理膨胀小波变换(RADWT ):频率响应和小波。(a)低品质因子RADWT ,其中p=2,q=3,s=1。这个小波近似于墨西哥草帽函数。(b)高品质因子RADWT ,其中p=5,q=6,s=2。膨胀系数是1.2,与二阶小波相比,更接近1。(a)和(b)中的RADWT 有同样的冗余:它们都是3倍过完备。

必须与另一个变换的分解/合成函数具有低的相关性),高品质因子和低品质因子变换必须满足式(2)所设的条件。

给定一个观测信号x=x1+x2,其中x,x1,x2∈RN ,MCA 的目标是估计或者确定x1和x2。假定x1和x2可以被基(或框架)S 1和S 2稀疏表示,则当目标函数最小化时,通过W 1和W 2可获得x1和x2的估计值,

而后,使用MCA 估计和。

MCA 处理某些图像问题的有效性已经有了很好的体现,尤其是使用S1和S2 [33,37,35,95]进行曲波变换,二维DCT 和2维小波变换。文献[27]表明,这种方法的一个变种能够有效分离心电图信号中的心室和心房分量,两个个分量的表示方法也适用于心室和心房所具有的特性。

对于共振稀疏分解,我们提出使用低品质因子和高品质因子RADWT 时应

用S 1和S 2。然后,通过最小化式(1) 获得1?X 和2

?X ,并将其用于提取高低共振分量。例如,图2所示的共振稀疏分解在λ1=λ2=0.2条件下最小化式(1)得到的,其中S1和S2是图5所示的两个RADWT 。

MCA 更通用的形式允许对式(1)中的x1和x2进行稀疏测量,而这两个参

数彼此是不同的。此外,可以在目标函数中使用先验信息来进一步对分量分离进行改进[28]。而且,数值保真项不需要是一个l2范数,除了l1范数其他的稀疏优先系数也可以使用。本文使用1范数是因为当时凸函数时,它能有助于稀疏性。

3.2.1.凸性和1范数

如(1)中将共振稀疏分解问题转化成凸最优化问题方便了共振分量的计算。这里,我们在式(1)中使用1范数是因为它能使目标函数凸化。尽管在式(1)中当0

3.2.2.相关性和RADWT

为了使形态分量分析能够成功将信号x分解成x1和x2,S1和S2具有低相关性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变换S1的合成函数与变换S2的合成函数应该有最低的相关性。尽管某些两两相关性可能为0(S1的某些列与S2的某些列可能是正交的),但是全部列都正交是不可能的。

当用两个以小波为特征的小波变换实现MCA时,

的平移和膨胀对于所有的平移和膨胀有一个小内积是必要

的。将最大内积定为,其中是小波的品质因子。在下

面的论述中,我们假设。为了估计这些内积,考虑一个简单的例子:小波是具有如下给定的傅里叶变换的理想带通函数,如图6所示。带通函

数(为了方便,图6只显示了单边频带)被归一化成具有单位能量,

在这种情况下,内积可以被定义成如下的频域形式,

最大内积可以写成

内积由下面等式详细给出。最大值在

处取得,其最大值为

等式2表明最大内积的取值取决于两个小波变换的内积。若希望MCA 取得成功,必须充分小于1。如果Q2只是略小于Q1,那么那个小波变换

之间的最大内积将接近1,而且MCA的结果可能较差(也就是分量

与X接近)。换句话说,如果Q1=1,Q2=5,那么=0.5,。进一步增加Q2,

图6. 对于可靠的共振分解,低品质因子小波和高品质因子小波之间的内积对于所有的膨胀和变换来说应当足够小。最大内积简化计算的两个条件是:小波是理想的带通函数,在频域中表达内积。

则进一步降低。因此,为了确保使用以高低品质因子RADWT为原理的MCA进行共振稀疏分解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择RADWT时应确保他们的相干性最小化;也就是说,高品质因子的RADWT变换的品质因子Q应该比低品质因子RADWT变换的品质因子Q足够大。然而,如果品质因子太高,它可能无

法与高共振分量的振荡属性所匹配,高品质因子的RADWT变换可能无法提供有效的表示,因此降低MCA的分解质量。选择两个品质因子目的是:(i)概

略反应两个分量的特性;(ii)最小化。因此通过分析,这两个品质因子的选择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信号本身:

对于文献6中所描述的RADWT,我们没有给出一个计算的公式。然而,他能够通过数值的方法计算出来。表1列出了的几个具体例子。正如

表1中所显示的那样,增加高品质因子可以降低数值。

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算法(SALSA)

所提出的共振稀疏分解的框架要求目标函数(1)最小化。尽管函数是个凸函数,求其最小值也是困难的,原因有:(i)1范数不可微(ii)最大变量数(如果这两种变换均是3次过完备,那么未知数的数量是信号X长度的6倍)。

表1 低品质因子RADWT和高品质因子RADWT的相关性。其中,低品

质因子RADWT的参数为:p1=2,q1=3,s1=1,(Q=1);高品质因子的参数p2,q2,s2,以及Q2如下表所示。

由于在最近的信号处理方法(包括压缩传感【29】)的公式中稀疏促进目标函数如式(1)的重要性,已经有几种算法用于最小化这种类型的目标函数。一个早期的重要算法是文献【22,40】开发的迭代软阈值算法(ISTA)(这个算法在优化类文献中出现的更早,如文献【18】中提到的)。然而ISTA对于某些难题收敛较慢,所以人们又提出了一些快速算法,例如【7,8,17,32,39,42,105】。文献【18】将最近在信号处理中出现的求凸函数最小值的方法,包括有条件最小值问题,进行了概述。FISTA[7]具有二阶收敛速度,而ISTA只具有线性收敛速度。然而,两种算法的复杂程度相似。我们也已经发现SALSA算法对于共振稀疏分解特别有效(通常对于MCA也是如此),

这是因为它能解决一系列2范数正交问题,这些问题对于MCA来说也是容易解决的(假设两个变换是紧致集)。

文献【41,1】中提出的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算法(SALSA)基于下列最小化问题

则u=w

上式可以通过交替分裂增广拉格朗日算法进行最小化:

其中,k是迭代序数,μ是人为指定的标量参数。每次迭代要求解决二维正交取逆问题,这个问题是大规模问题经常遇到的挑战。然而,对于共振稀疏分解来说,相关的l2(二维)问题能够容易解决,方法如下所示。

为了将SALSA应用于MCA问题(1),定义

(5)至(7)式给出了迭代算法:

其中k为迭代序数。参数μ需要人工选择,文献【41】中给出了细节。在下面的MCA实验中,我们使用μ=0.5λ。

注意到式(8)是一个l2(二维)问题,因此式(8)的最小化过程能够直接表示成下式:

利用(因为RADWT是一个紧致集)和矩阵可逆引理,我们能够得出

而且,发现式(9)是一个1范数正交去噪问题,因此,式(9)的最小化通过软阈值求得。所以,对于MCA问题(1),SALSA是如下形式:

其中是阈值为T的软阈值规则函数,

为了说明ISTA和SALSA的收敛性,我们对每个算法进行100次迭代,来求

取式(1)中的的最小值,其中x是图2a所示的测试信号,两个变

换是图5a和b所示的RADWT。使用ISTA和SALSA算法计算目标函数(1)所达到的衰减速度如图7所示。对算法SALSA进行100次迭代所取得的信号分解如图2a所示。对算法ISTA进行100次迭代获得的信号分解(没有图示)要差一些,原因是ISTA达到收敛的迭代次数多于SALSA。

图7.前100次迭代内目标函数的衰减情况:SALSA收敛比ISTA快。

4. 例子:共振选择非线性带通滤波

在多共振分量信号的研究中,有时候研究人员对信号频率成分的分析很感兴趣:例如,脑电图信号α节律的提取,语音信号的正弦模型和海浪高度数据的频谱分析。我们发现脑电图信号α节律的提取能够通过传统的8-12Hz带通LTI滤波器采用通用和简便的方法实现。然而,正如8-12Hz频带的振荡信号一样,脑电波信号中的瞬态冲击中的一部分被认为是α节律,能够在滤波信号中表示自己。因此,即使非α节律出现在脑电波中感兴趣中的部分,滤波信号也能表示α振荡。-----

为了阐述共振稀疏的应用,我们阐述了这种方法可以提供一种缓解这种现象的可能性,称为在一个带通滤波信号的频率f处振荡的出现,此时被滤波的信号在这个频率处没有持续振荡,如图8和图9所示。图8a显示了一个离散测试信号,这个信号含有一个频率0.1循环/采样点的正弦脉冲和一个二项瞬态冲击。图8b所示的两个带通滤波器分别调到0.07和0.08循环/采样点。使用这两个滤波器过滤测试信号能够获得图8c和d所示的输出信号。观察发现,滤波器1产生的输出信号在频率0.07循环/采样点处具有振荡特点,然而测试信号在这个频率处没有持续振荡。当然,这种现象是LTI滤波器的一种基本事实,然而这可能让人无法理解文献【108】中所提到的带通滤波信号,甚至使人错误理解成测试信号在此频率处还有比实际更强的振荡信号。

通过对信号进行整体频率分析,我们能够理解图8所示的带通滤波器,然而我们希望对适合应用频率分析的部分信号进行分析,也就是说对含有持续振荡部

图8. LTI带通滤波器。这个测试信号含有一个频率0.1循环/采样点的正弦脉冲和一个二项瞬态冲击。图(b)中的带通滤波1和2分别被调整到频率为0.07和0.10循环/秒。图(c)和(d)为两个带通滤波器过滤测试信号后得到的输出信号。图(c)所示的带通滤波器1的输出包含由于测试信号中的瞬态冲击产生的振荡。而且,图(c)中的短暂振荡的频率为0.07,虽然测试信号(a)在此频率不含有持续振荡。

分的部分信号进行频率分析。共振稀疏分解方法提供了一个机会实现基于可选择共振频率的滤波。具体说来,我们可以将共振稀疏分解应用于测试信号,而后使用传统LTI带通滤波器过滤高共振分量。将共振分解应用于图8a所示的测试信号将得到图9a和b所示的高低共振分量。使用图8b中的两个带通滤波器过滤图9a中的高共振分量,输出图9c和d所示的信号。观察发现,与图8c相比,滤波器1的输出中的振荡更弱一些。输出信号接近为零说明在频率0.07循环/采样点处测试信号不包含持续振荡成分。同样的,与图8d相比,图9d中的滤波器2的输出所维持的正弦脉冲更准确些。

图9 共振稀疏分解和带通滤波。当共振分析方法应用到图8a所示的测试信号时,输出的是图a和b的高低共振分量。如图8b所示的使用两个带通滤波器滤波通过过滤高共振分量(a)后获得的输出信号在图c和d中显示。与图8c相比,图c的瞬态振荡已经得到了明

显的削弱。

这个例子表明共振分解在克服频率选择线性滤波的局限性方面所具有的潜力。通过将信号分解成高低共振分量(这需要非线性处理),然后施以传统LTI 频率选择滤波,我们能够根据感兴趣信号的瞬态特点,使用传统带通滤波器来削减边缘振荡效应,我们也能取得对于瞬态不敏感的非线性带通滤波。此外,这种方法使用一个正类模型来分解瞬态和振荡特性——对于瞬态的形状来说不需要模板;分解只是基于高低品质因子变换的稀疏性。

观察发现图9所示的共振分解并不完美;这主要是因为瞬态冲击本事不是基于低品质因子的。图9的共振分解是使用图5所示的高低品质因子RADWTs获

得的。从表1中得出,。可通过在高品质因子RADWT中使用更高

品质因子或者在式(1)中使用一种更激进的稀疏促进正则矩阵来改善共振稀疏分解的结果。

5. 例子:一个语音信号的共振稀疏分解

为了进一步阐述共振稀疏分解如何能够有效帮助非稳态信号的分析,考虑图10所示的语音信号。图10显示了一个150毫秒的语音信号片段(由一个成年男子说出),信号中可以见到一个元辅音瞬态冲击。高低共振分量通过最小化式(1)获得,如图10b和c所示。高共振分量包含语音信号中的持续振荡部分,低共振分量包含一系列伴随声带振动产生的喉音的孤立脉冲。因此,尽管图10a中的原始信号大部分是振荡的,但是它不是一个我们定义中的纯的高共振信号:这个信号的共振分解将产生一个不可忽略的低共振分量。通过使用高、低品质因子的RADWT变换实现分解,其中高品质因子RADWT的参数为:p=8,q=9,s=3,分解级数为38;低品质因子RADWT的参数为:p=2,q=3,s=1, 分解级数为12(如图

5a所示)。从表1可以得出,

观察发现,无论是图10的低共振分量还是高共振分量都是以某一频带为中心。的确,高共振分量包含低频和高频振荡;低共振分量包含一系列脉冲,因此有一个宽频带。原始语音信号的频谱和共振分量使用中部50ms(50ms-100ms)语音波形计算得到,表明每个共振分量的能量被广泛分布在各个频率之中,而且他们的频谱彼此重叠。

图10所示的低共振分量模拟了源滤波器模型的激励信号,这个源滤波器基于LPC或者倒频谱[80]。然而,共振稀疏分解不适用这种源滤波器模型,不需要估计基音周期,也不要求基音在几个音节内近似常数。这种分解不依赖任何语音模型,无论是隐式还是显式;唯一的模型是高低品质因子变换的共振分量的稀疏性。因此,正如一个源滤波器模型一样,共振稀疏分解没有建立一个产生式模型,也没有受到基音周期快速变化的不利影响,然而,其他方法对此却非常敏感。

我们也观察发现,高共振分量比原始语音信号更服从正弦曲线模型【73】。正弦曲线模型,作为一种把语音信号表示成时变正弦曲线的和的一种方法,对于语音编码和处理(基音缩放,声音变形等)是非常有用的。然而,脉冲无法由正弦曲线的和有效的表示,所以脉冲的存在降低了正弦模型的有效性。由于高共振分量与脉冲和瞬态冲击大体上无关,所以正弦模型被期望有效用于高共振分量。

图10 语音信号(I’m)分解成高低共振分量。高共振分量(b)包含语音信号中的持续振荡成分,低共振分量(c)包含非振荡瞬态成分。(剩余成分没有表示)

图11 图10所示的语音信号和提取出的高低共振分量的频谱。这个频谱是使用宽为50ms即从0.05至0.10s的语音部分计算得到的。每个共振分量的能量广泛分布在各个频率和他们的重叠部分之中。(a)原始信号(b)高共振分量(c)低共振分量

表2

AR模型预测误差的比较。这个表列出了,其中是原始信号的预测误

差(),是高共振分量的的预测误差,如图10所示。P代表模型的顺序,每种方法通过matlab函数名字进行区分。

为了初步量化高共振分量的压缩性和可预见性,并与原始语音信号对比,我们对两个信号应用AR模型,并使用表2中列出的方法和模型。每种情况下,都

会预期误差(标准偏差σ),并用和代表原始信号的高共振分量的预

期误差。我们发现明显少于。表2列出了对应每种方法和模型序数的

比率。例如,使用模型序数为p=6的burg AR方法,高共振分量的预测误差是原始信号预测误差的14.7%。表2中的数值表明比原始信号具有更高的可预见性,至少是AR模型在应用于预测时是这样。图12显示了使用参数为p=6的Burg方法估计的功率谱密度;高共振分量的共振峰更加清晰,正如图10信号波形所预料的那样。因此,高共振分量可能有利于共振峰的追踪,并且具有优良的瞬时分辨率。

图12 使用模型序数为p=6的burg方法的AR谱估计,应用对象为图10的语音信号和高共振分量。

图12中的更明显的峰值表明高共振分量能够加强语音共振峰和相对空间,而相对空间是元音的特征。同时,低共振分量能够加强和声,而和声是说话人音

高的特征。既然如此,把高共振分量进行编码可以建立一种更加有效地语音编码。考虑到语音信号既含有说话者本身的特点也含有所需传达的信息,所以一直以来都认为who和what通过语音系统沿着独立的传感路径传递到大脑皮层【64】。与此相似,共振稀疏分解可以实现传递路径的分离。

语音分析的基本工具是光谱分析。根据泊松等原理,“时频分析有益于语言交流的各个方面【77】。然而,人们在寻找光谱替代品的过程中建立了多种可适应性非线性时频分配方法,并且这些方法都改善了分辨率特性【16,,4,47,48,88】。对于某些信号(多分量AM/FM信号,或者更普通的高共振信号),这些强大的TF(变换)技术揭示了时域波形本身无法观察到的时变频率特性。然而,对于其他信号,感兴趣的信息更容易通过时域波形确定(例如,一个神经尖刺序列的内部脉冲间隔,或者更普通的低共振信号)。对于同时含有高低共振分量的信号来说,现存的视频分析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应用于高共振分量而不是原始信号。

6. 进一步讨论

参数选择。目标函数(1)的最小化取决于参数λ1和λ2,通过改变这些参数,可以调整稀疏分解的结果。λ1和λ2的相对值影响两个分量的能量:例如,

固定λ1,增加λ2将降低的能量并增加的能量。的值也影响残差的能

量:同时增加λ1和λ2的值将降低两个分量的能量,并增加残差的能量。本文中的例子通过观察产生的分量来人工选择参数,这样做将影响λ1和λ2之间的

平衡。正如文献【15】中所描述的,参数的自动选择可以通过超参估计程序

实现。对于将图像分解成质地和结构分量,参考文献【3】在两个分量不相关的假设下描述了一种参数选择的方法。在本领域采用相似的方法可能会有用。

两个恒Q变换的Q值选择也影响最终的结果。为了获得非振荡分量的稀疏表示,使用Q=1作为低Q变换(如二元小波变换)的Q值看起来是合理的。高品质因子的Q值设置取决于讨论中提到的信号的振荡行为。然而,分解结果对

于Q值和的敏感程度看起来并不一样。

此外,参数和Qi可以根据适当的性能测量优化进行选择,正如文献【103】

中的例子所阐述的那样。

为什么不是二范数penalty?如果二范数被用于式(1)中的惩罚项,

那么,使用,并最小化W1和W2可以由下面的封闭式给出,

然后估计分量由下式给出:

图13 恒带宽和恒Q分解可能具有相似频率支持的分析函数。

也就是说,都是x的简单放缩。尽管目标函数(16)允许封闭

形式的最小化,但它不能形成任何分解。

多于两个的共振分量。同样的方法可以用于不止两个共振分量,虽然我们这里没有阐述。主要的问题是使用更多的变换通常会削减变换之间的不相关性,这将降低获得不同分量的可能性。然而,如果具有足够高品质因子的恒Q变换被用于定义第三个共振分量,那么不相关性不会改变,MCA的性能也不会削弱。

具体说来,Q3应该足够大,以保证假设理想的带

通小波(2)能够用于计算Q3的最小值。

使用恒Q和恒带宽变换的MCA。对于使用稀疏信号表示来实现振荡和瞬态信号的分离来说,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或相似的恒带宽变换,如MDCT)和小波变换(具有低品质因子,如二元小波变换)。这种方法在文献【23,24,75,96】中得到了阐述,并具有非常优异的分解结果。然而,通过参数的设置(如窗口长

度等),恒带宽分解和恒Q分解可能具有相似频率支持的分析函数,如图13所示。(在0.1和0.2之间的带通有很大的重叠,如图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两个变换的分析函数的最大内积接近整数,所以这两个变换将具有高相关性,这将降低可分解性,并与所分析的信号的具体形式有关。

另一方面,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两个恒Q变换具有明显不同的品质因子时将具有低相关性,这是因为两个分解的分析函数不具有相似的频率支持。同样,连个具有明显不同的带宽的恒带宽变换也将具有低相关性,因此也适合基于MCA 的分解。这要求分别为两个恒带宽变换设置长短不同的窗口。这种方法在文献【25,38,57】中进行了阐述。

7. 相关工作和概念

相关的分解方法:将一个给定信号分解成振荡和非振荡成分的问题已经的得到了大量的关注,尤其是语音信号处理问题;然而,以前的不基于共振的方法与本文阐述的方法是不同的。对语音和音乐声音所建的模型通常包含三个分量:一个近似正弦分量(振荡分量),一个瞬态分量和一个随机分量。对于语音处理(间距或时间缩放,变形,强化,除混响,编码,语音综合和其他声音)来说,将三个在心理声学上很重要的分量分别建模通常是有用的。早期在声音分解方面的研究工作使用确定+随机模型【87】、正弦+噪声模型【86】、或者谐波+噪音模型【66】。随后的研究工作使用正弦+瞬态+噪音模型【67,68,100】,其中瞬态(确定的,非振荡的)分量是引进的。相关的工作考虑了一个定期+不定期模型【19,107】和间距同步模型【34,78】。从某种意义上说,下面这些多分量模型详细阐述和强化了正弦语音模型【73,80】。尽管这些方法将信号分解成振荡和非振荡和残余分量,正如本文所提到的方法,但是他们估算和提取振荡分量时使用恒带宽变换俄日不是恒品质因子变换,因此他们不是基于共振的信号分解方法。

最新的将信号分解成振荡和瞬态分量的方法是基于稀疏信号表示【24,25,38,75】,正如本方法所描述的。然而,这些方法依然不是基于共振而是使用恒带宽变换。二元小波变换(低品质因子)和改进离散余弦变换(MDCT)在文献【24,75】中得到了使用,然而过完备复数调制重叠变换字典在文献【25】中得到了使用。注意到MDCT和MCLT是恒带宽而不是恒品质因子变换。文献【38】中描述了一种贝叶斯方法,并针对音调分量使用长窗口MDCT基,针对瞬态分量使用短窗口MDCT基。按照这些原则,文献【96】中讨论了用于语音加强的MDCT和小波变换的使用。参考文献【23】建立了一种新算法:分子匹配追踪算法。文献【57】给出了将语音分解成音调和瞬态分量的一个例子,并介绍了时频拼图谜题。

另一类方法使用低品质因子小波变换对多种不同信号(经常是噪音)【20,79】的瞬态分量进行探测、估计和建立特征;然而,这些方法不同于共振信号分解是因为他们没有考虑高共振分量的存在或者没有为高共振分量建模。这些方法(例如【20,79】)考虑了这种小波变换有效表示信号瞬态(低品质因子)分量的能力,所以使用了具有低品质因子的小波变换。根据这些原则,文献【13】提出了一种新的瞬态分解方法,他是一种时间尺度方法,并且利用了瞬态具有的多尺度特征。

使用匹配追踪【72】和相关算法将信号分解成一系列具有不同时频特性的脉冲已经在很多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这些方法依然与本文所讲的方法不同,这是因为他们通常利用函数字典或函数集,但这些函数字典或集比本文使用

局部震动问题

首先是收集的一些资料,关于局部振动的: 资料一:控制结构的局部振动使有效质量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在对结构进行整体控制设计的时候,我们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结构的“有效质量系数”达不到规范所要求的不小于90%的要求(见抗规5.2.2条文说明、高规5.1.13条2款),有时即使把“计算振型数”取得很大,也无法满足这个要求。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又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对于存在这种情况的工程,我们通过继续观察其“结构空间振动简图”,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我们所取“计算振型数”范围内的结构振型中,有的振型是结构的整体在振动,而有的振型只有结构的局部在振动。继续分析下去,我们会发现,发生局部振动的部位,或空间刚度较差,或缺少约束。如结构错层等原因形成的较长的越层柱;楼板开洞等原因形成的较长的无板梁段或无板墙段;悬臂端缺少约束的悬臂构件;没有设置屋脊梁的坡屋顶;楼顶设置刚度或约束较差的构架等。 因为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些部位的局部振动极易被激发。由于这种振动是局部的,所以只有局部的构件参与其中,其参与的质量也只能是与这些构件有关的质量。结构的有效质量是“计算振型数”所包含的各振型的有效质量由低阶到高阶的叠加,当其中存在较多的与局部振动有关的较低阶的振型时,结构的“有效质量系数”就不容易满足规范的要求。 笔者认为:发生低阶局部振型的部位是结构的薄弱部位,在地震中低阶局部振型容易被激发而在该部位产生较大的变形,当该部位的相关构件在结构中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时,可能影响结构的安全,故在设计中应采取措施尽量消除。 在结构设计时,可以加强与局部振动有关的构件沿振动方向的刚度,使相关局部振型由较低阶振型转变为较高阶振型,将其排除出“计算振型数”范围;也可以沿相关构件节点的振动方向增加约束,如加设拉梁等,以消除局部振动。 对于那些对结构安全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局部振动,可以强制采用“全楼刚性楼板假定”过滤掉局部振动,或增加“计算振型数”来增大结构的“有效质量系数”。 资料二: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时应确定合理的振型数。要确保不丧失高振型的影响,程序要输入较多的计算振型数;但是输入的振型数过多超过了结构的自由度数,就会引起计算结果的不可靠.

压力管道设计常见问题及难点

第一章任务与职责 1. 道柔性设计的任务 压力管道柔性设计的任务是使整个管道系统具有足够的柔性,用以防止由于管系的温度、自重、内压和外载或因管道支架受限和管道端点的附加位移而发生下列情况; 1) 因应力过大或金属疲劳而引起管道破坏; 2) 管道接头处泄漏; 3) 管道的推力或力矩过大,而使与管道连接的设备产生过大的应力或变形,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4) 管道的推力或力矩过大引起管道支架破坏; 2. 压力管道柔性设计常用标准和规范 1) GB 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2) SH/T 3041-2002《石油化工管道柔性设计规范》 3) SH 3039-2003《石油化工非埋地管道抗震设计通则》 4) SH 3059-2001《石油化工管道设计器材选用通则》 5) SH 3073-95《石油化工企业管道支吊架设计规范》 6) JB/T 8130.1-1999《恒力弹簧支吊架》 7) JB/T 8130.2-1999《可变弹簧支吊架》

8) GB/T 12777-1999《金属波纹管膨胀节通用技术条件》 9) HG/T 20645-1998《化工装置管道机械设计规定》 10)GB 150-2004《钢制压力容器》 3. 专业职责 1) 应力分析(静力分析动力分析) 2) 对重要管线的壁厚进行计算 3) 对动设备管口受力进行校核计算 4) 特殊管架设计 4. 工作程序 1) 工程规定 2) 管道的基本情况 3) 用固定点将复杂管系划分为简单管系,尽量利用自然补偿 4) 用目测法判断管道是否进行柔性设计 5) L型U型管系可采用图表法进行应力分析 6) 立体管系可采用公式法进行应力分析 7) 宜采用计算机分析方法进行柔性设计的管道 8) 采用CAESAR II 进行应力分析 9) 调整设备布置和管道布置 10) 设置、调整支吊架

机械振动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机械振动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杨杰 (江苏师范大学海洋港口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本文主要讲的是机械振动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首先讲述机械振动的发展史;然后对机械振动的种类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接着写了机械振动的危害和应用;最后对机械振动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如振动筛,冷却及烘干振动机和振动清理及时效处理,并对它的发展加入个人看法。 关键词:机械振动,机械振动的应用,机械工程 Mechanical vibr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Yang Ji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Jiangsu, Lianyungang 222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mechanical vibration application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tarts by describing the history of mechanical vibration; then on the type of mechanical vibration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n write a hazar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Finally, the mechanical vibration in machinery Engineering are described, such as vibrating screen, cooling and drying machine vibration and vibration cleaning and aging treatment, and added personal views of its development. Keywords: Mechanical vibration,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1.引言 随着机械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愈加复杂化,精度要求更高,性能要求更加稳定与高效,因此,振动问题已经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振动是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际中普遍存在的一中现象,也是整个力学中

李峰机械振动作业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读书报告,研究报告) 考核科目:机械振动理论 学生所在院(系):机电学院 学生所在学科:机械工程 姓名:李峰 学号:1302210115 题目:机械振动理论作业

1. 请指出弹簧的串、并联组合方式的计算方法。确定弹性元件的组合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的方法是什么?对两种组合方式分别加以说明。 答:,由此推出n 个并联弹簧组合的等效刚度∑==n i i eq k K 1 。由此推 出n 个弹簧并联等效刚度 ∑ ==n i i eq k k 1 11 。并联弹簧刚度较各组成弹簧 “硬”,串联弹簧较各组成弹簧“软”。 确定弹性元件的组合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的方法:若弹性元件共位移——端部位移相等,则并联关系;若弹性元件共力——受力相等,则为串联关系。 2.阻尼元件的意义与性质是什么?对于线性阻尼器,所受到的外力与振动速度的关系是什么?非粘性阻尼包括哪几种?它们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答:(1)阻尼元件的意义与性质:阻尼元件对外力作用的相应表现为端点的一定的移动速度。阻尼系统所受外力为F d ,是振动速度x 的函数,)(x f F d =。通常假定阻尼器元件的质量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阻尼元件与弹性元件不同的是,它是消耗能量的,它以热能、声能等方式耗散系统的机械能。 (2)线形系统受到的外力为F d ,阻尼系数为C ,振动速x c F d =。 在角振动系统中,阻尼力矩M ,单位角速度为θ ,则M=θ c (3)非粘性阻尼包括:库伦阻尼,流体阻尼和结构阻尼。库伦阻尼计算公式: )sgn(x umg Fe *-=,其中sgn 为符号函数这里定义) ()()sgn(t x t x x = ,需注意当0)(=t x 时。库伦阻力是不定的,它取决于合力的大小,而方向与之相反; 流体阻尼:当物体以较大速度在粘性较小的流体(如空气)中运动时,由流体介质产生的阻尼,)sgn(2 x Fn x *-=γ;结构阻尼:材料内部产生摩擦所产生的阻尼,计算公式X Es 2 α=?。 3.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的运动微分方程是什么?其自然频率、振幅、初相角的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答: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的微分方程;0)(=+t kx x m 自然频率 m k f w n ∏= ∏= 212;振幅:)( 02 20 w v x n X += ; 初相角: x w v n arctan =φ 。 4. 对于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自由振动,确定自然频率的方法有哪几种?具体过程是什么? 答: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自由振动,确定自然频率的方法: ((1)静变形法:该方法不需要到处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只需根据

分析管道震动与裂缝的原因及其消除措施

分析管道震动与裂缝的原因及其消除措施 摘要:管道振动与裂缝的存在严重干扰正常生产,造成安全隐患,积极解决这类问题对实现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管道振动与裂缝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原因分析探讨了如何实现减震消震的举措,希望能够改善管道振动与裂缝现象,促使压缩机安全运行。 关键词:管道振动减震消震管架 石油化工领域往复式压缩机应用较为普遍,这类机械常见问题为管道振动与裂缝,尤其是压缩器工作时,缓冲罐等容器刚性连接的地方经常出血裂纹,不仅影响正常生产应用,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积极分析压缩及管道振动和裂缝出现原因,并积极探讨消除措施,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 一、管道振动与裂缝产生原因 管道振动与裂缝的产生主要以气流脉动、共振和内部机械原因为主。往复式压缩机工作时需要通过活塞在气缸内的往复运动实现气体的吸入、压缩和排出,这种周期性运动决定了管道进出口内流体呈现脉动状态,一旦气流遭遇管件产生激振力,即可产生管道振动现象。管道内容纳的气体可称为气柱,压缩机工作时促使气柱不断压缩、膨胀,以激发频率工作,管道内部管件与支架组成弹性系统以固有频率运作,当激发频率与固有频率接近或相等时导致压力脉动异常从而产生管道内的机械共振现象[1]。内部机械原因主要为管道设计不合理、内部机械动平衡性能差、基础与支撑不当等,导致压缩机工作时出现管道振动现象甚至造成裂缝。 二、管道振动与裂缝消除举措分析 1.管道减震 目前,管道减震措施主要以三种为主,分别是通过控制气流脉动、合理设计管道来减少谐振发生,通过调整激发频率和固有频率避免其相近或固定,通过合理设计管道装配结构、调整牢固压缩机组实现减震目的。往复式压缩机内决定压力脉动和振动发生的二因素主要包括压缩机参数、系统噢诶之与压缩介质的物理参数,三种因素在振动的发生中有着重要影响[2]。 减震举措中,减少气流脉动是常见方法,可通过设置缓冲器实现减震目的,缓冲器内部的芯子元件可有效减弱压力脉动,效果理想。设置缓冲器是常用的时段,缓冲器的村子啊可有效调整气流脉动幅值,改变气柱固有频率,不过在缓冲器体积选择和位置安放上要注意选择气流脉动发源处以达到最佳减震效果。固有频率的调整是消除压力脉动、避免共振的有效方式,调整目的的实现可通过改变管路尺寸、走向和位置等举措达到目的,或者也可从用缓冲罐等设备实现目的。压缩机运转时通过调整主机平衡度可改变固有频率,在振动情况较为严重的管路

随机振动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

目录 1 随机振动介绍 (1) 1.1 随机振动发展历程 (1) 1.2 随机振动基本理论及一些计算方法 (1) 1.2.1 线性随机振动 (1) 1.2.2 非线性随机振动 (2) 1.3 随机振动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 (3) 1.4 随机振动理论展望 (4) 2 应用分析实例 (5) 2.1 桥梁抗震分析 (5) 2.1.1 桥梁结构介绍 (5) 2.1.2 桥梁模态及地震反应谱分析 (6) 2.1.3 桥梁地震作用时程分析 (12) 2.2 海洋平台在波浪载荷作用下随机振动分析 (13) 2.2.1 海洋平台结构介绍 (13) 2.2.1 海洋平台结构模态分析 (14) 2.2.3 海浪作用下结构随机振动分析 (18)

【概述】本文简述了有关随机振动的发展历程、基本理论和相关计算方法,并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热点。同时,本文亦阐述了随机振动理论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并介绍了某桥梁在小地震作用下及海洋平台在波浪作用下的分析计算实例。 1 随机振动介绍 1.1 随机振动发展历程 振动现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确定性振动,另一类称为随机振动。 所谓确定性振动就是指那些运动时间历程可以用确定性函数来描述的振动,如单自由度无阻尼线性系统的自由振动。随机振动则与之大大不同了,它是无规则,杂乱无章的振动。 随机振动作为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动力学系统在随机性激励(包括外激和参激)下的响应特性。从1905年爱因斯坦研究布朗运动,人们开始了对随机振动的研究。现在所说的随机振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由于火箭和喷气技术的发展,在航空航天工程中提出了3个问题:大气湍流引起的飞机抖振(气流分离或湍流激起结构或部分结构的不规则振动);喷气噪声引起的飞行器表面结构的声疲劳;火箭运载工具中的有效负载的可靠性。以上问题的共同特点是激励的随机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把统计力学、通讯噪声及湍流理论中当时已有的方法移植到机械振动中来,随机振动也由此形成了一门学科。 1.2 随机振动基本理论及一些计算方法 表述一个随机振动比表述一个正弦振动要复杂。表述一个正弦振动用频率和振幅或加速度就可以了。而随机振动没有固定的周期,它包含的的频率成分是连续的而不像周期振动那样离散的,所以振幅或加速度要用随频率的变化曲线来表示,这个曲线叫频谱曲线。 随机振动有线性与非线性之分。 1.2.1 线性随机振动 对于线性系统随机振动的研究,理论上已经比较成熟。随机响应的精确高效求解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常规的求解方法有传统CQC(complete quadratic combination)方法和传统SRSS(square root of the sum of squares)方法。前一种方法是精确的,但是效率很低,甚至导致不可行;后一种方法效率有所提高,但是精度却有很大牺牲。正是由于这些不足,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林家浩教授提出并发展了的虚拟激励法(快速CQC算法),不仅提高了计算效率,而且精度也可以得到保证。 现简要介绍一下虚拟激励法和精细积分法。 (一)虚拟激励法 虚拟激励法的思想是,将一个包含随机载荷功率谱信息的虚拟载荷加到原系统上

(机器学习作业)基于稀疏表示的数据缩减算法

基于稀疏表示的 数据缩减 学院: 学号: 姓名: 年级: 导师:

目录 1 稀疏表示理论..................................................................................................... - 3 - 1.1 稀疏表示基本理论.................................................................................. - 3 - 1.2 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及实验.......................................................... - 4 - 2 基于稀疏表示的数据缩减算法......................................................................... - 6 - 2.1 算法思想.................................................................................................... - 6 - 2.1.1 实例分析......................................................................................... - 7 - 2.1.2 对比分析......................................................................................... - 8 - 2.2 人脸数据库介绍及实验仿真结果.......................................................... - 10 - 2.2.1 ORL库[2]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 10 - 2.2.2 PIE人脸数据库[7,8]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 14 - 2.2.3 Extended Yale b库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 16 - 3 小结................................................................................................................... - 18 -参考文献................................................................................................................. - 19 -附录论文程序源代码......................................................................................... - 20 -

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目录 1 绪论 (2) 1.1 背景及意义 (2) 1.2 发展状况 (2) 2 人脸识别 (3) 2.1 人脸识别概念 (3) 2.2 影响因素及相应解决方法 (4) 2.2.1 光照问题 (4) 2.2.2 姿态问题 (4) 2.2.3 数据库大小问题 (4) 2.2.4 遮挡、年龄、表情等问题 (5) 3 稀疏表示 (5) 3.1 稀疏表示的意义 (5) 3.2 稀疏表示的概念 (5) 4 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 (6) 4.1 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原理 (6) 4.2 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算法 (8) 4.2.1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8) 3.2.2 快速正交匹配追踪 (9)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9) 5.1 有表情变化的实验 (10) 5.2 不同光照条件的实验 (11) 6 结束语 (11)

基研究 摘要:稀疏表示的数学实质就是在超完备字典下对给定信号的线性分解。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rching pursuit,简称OMP)算法,递归的对所选原子集合进行正交化,并且利用矩阵cholesky分解简化迭代过程中矩阵求逆的计算。在人脸识别的实际应用中,利用实验样本构建冗余字典,将待检测样本表示成试验样本的线性组合。通过在不同人脸库上的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字: 稀疏表示;稀疏编码;人脸识别;正交匹配追踪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得到高度重视。钥匙、密码、证件等传统形式的身份认证技术已经远远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中对信息安全有高质量要求的部门的需要。因此,新一代的身份认证技术应运而生。 人的生物特征具有唯一性、稳定性等多种优点,已逐渐成为新一代的身份认证技术的主要依据。在众多的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中,人脸识别技术因其自然性、友好性等显著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经被应用到模式识别、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中。然而,由于人脸图像易受到光照、姿态、遮挡和表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识别效果也易受图像数据库大小的干扰,计算机智能识别课题的研究仍然具有较高的挑战性。目前一些学者将稀疏表示用于人脸识别,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基本思想是将待分类图像表示为以训练图像本身作为基原子的字典的稀疏线性组合。 1.2 发展状况

中南大学机械振动考试简答题题库

1、机械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关系如何? 答:机械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系统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有关 质量越大,固有频率越低; 刚度越大,固有频率越高; 阻尼越大,固有频率越低。 2、简述机械振动系统的实际阻尼、临界阻尼、阻尼比的联系与区别。 答:实际阻尼是指振动系统的真实阻尼值,用于度量系统自身消耗振动能量的能力; 临界阻尼是c2 e n mω =,大于或等于该阻尼值,系统的运动 不是振动,而是一个指数衰运动; 阻尼比是 / e c c ξ= 3、简述无阻尼单自由度系统共振的能量集聚过程。 答:无阻尼单自由度系统受简谐激励时,如果激励频率等于系统固有频率,系统将发生共振; 外力对系统做的功全部转成系统的机械能即振动的能量; 外力持续给系统输入能量,使系统的振动能量直线上升,振幅逐渐增大; 无阻尼系统共振时,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振动能量。 4、什么是共振,并从能量角度简述共振的形成过程。

答:当系统的外加激励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接近时候,系统发生共振;共振过程中,外加激励的能量被系统吸收,系统的振幅逐渐加大。 5、简述线性系统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之间的关系。 答:线性系统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如果没有阻尼,系统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为常数。 6、什么是机械振动?振动发生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外在原因是什么? 答:机械振动是指机械或结构在它的静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弹性运动。 振动发生的内在原因是机械或结构具有在振动时储存动能和势能,而且释放动能和势能并能使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的能力。 外在原因是由于外界对系统的激励或者作用。 7、从能量、运动、共振等角度简述阻尼对单自由度系统振动的影响。 答:从能量角度看,阻尼消耗系统的能力,使得单自由度系统的总机械能越来越小; 从运动角度看,当阻尼比大于等于1时,系统不会产生振动,其中阻尼比为1的时候振幅衰减最快;当阻尼比小于1时,阻尼使得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幅越来越小,固有频率降低;阻尼固有频率2d 1n ωωξ=-; 共振的角度看,随着系统能量的增加、增幅和速度增加,阻尼消耗的能量也增加,当阻尼消耗能力与系统输入能量平衡时,系统的振

管道系统振动分析与工程应用

文章编号:1005)0329(2002)10)0028)04 管道系统振动分析与工程应用 王乐勤何秋良 (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阐述了管道振动产生的原因与机理,影响因素以及消减管道振动的技术方法,提出了研究管道振动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往复式压缩机;管道;振动 中图分类号:TU3113文献标识码:A Reciprocating C ompressor Pipeline Vibration Analysis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Wang Leqin He Qiuliang Abstract:The reason and mechanism of bringing pipeline vibration,the fact of affecting pipeline vibration and technic and methods of reducing pipeline vibration were explained.In the end,the develop mental way to studying pipeline vibration was point out. Keywords:reciprocating compressor;pipeline;vibration 1引言 管道内的流体在流过管道过程中,由于管路的弯头、管径变化等因素,不可避免地有流速、压头的变化,这样就产生了管道振动问题。如活塞式压缩机、往复泵,由于吸、排量的间歇性和周期性使管流的压力、速度、密度等参数既随位置变化,又随时间变化。管流的压力、速度、密度等参数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称/管流脉动0。管流脉动是引起管道及附属设备振动的主要原因。此外,管道还会受到地震、风力和意想不到的外力瞬时冲击等作用,此时管道就要发生复杂的振动,这些振动将对管道的安全和寿命有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会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据估计,工业先进的美国过去因管道振动而造成的损失每年达100亿美元以上,我国这类事故也经常发生,所以研究管道振动问题以及如何消除或减轻管道振动是一个很有经济效益的课题。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开始对管道振动问题进行探索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的A#维将金在研究管道振动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接着由日本的一些学者继续完善,使管道振动问题进入实用阶段。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管道振动问提的研究,目前已取得较好成果。 2管道振动的原因 211引起管道振动的原因 管道及其支架和与之相连结的各种设备或装置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机械结构系统,该系统产生振动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是由于运动机构的动力平衡性差或基础设计不当;二是由于气流脉动;三是共振;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管道内流体流速过快产生湍流边界层分离而形成涡流,引起振动。 21111动力平衡性差或基础设计不当引起的管道振动 一般管路都是和压缩机或泵连接在一起,压缩机和泵在出厂前的动平衡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安装应符合安装规范,保证其振动在设计范围之内。因此管道振动往往是基础设计不当造成的。21112气流脉动引起的管道振动 气流脉动是引发管道振动的最主要原因,管道输液(气)需通过压缩机或泵加压作为动力,这 收稿日期:2002)02)04

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解决措施

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解决措施【摘要】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机械内部结构、外部环境影响等因素,很容易出现机械振动问题,不仅会增加加工中的噪音,同时对机械本身也是一种损害。因此,必须要找出机械加工中产生振动的原因,进而针对问题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保障机械运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机械加工;振动成因;有效措施;维护措施 1前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数控技术在机械生产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机械生产能够一改传统生产的弊端,不仅能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精度,保障产品质量,是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由于我国企业自动化生产模式、技术还不够完善,机械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振动问题。机械振动问题不仅会影响生产环境,同时也会影响生产精度,产品质量无法获得保障。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机械振动问题,搞好机械运作质量。 2机械加工过程中振动产生的原因 2.1自然振动 由于机械的构造非常复杂,在通电之后,机械会受到电力驱使进行运作。由于机械内部的机械零部件非常多,在使用过程中机械零件急速运转,不同零件受空气阻力,进而产生振动。可以说,自然振动是机械运转中不可避免的振动问题,

也是最常见、原理最为简单的振动类型。同时,自然振动还包括外部因素影响,生产地不平、风力因素等影响。通常情况下,机械各个运作零件都有一个磨合期,在刚刚接通电流时会产生明显振动,随着不同零件正常运转,起振动力机会逐渐削弱。总之,自然振动是受技术、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振动问题,对机械整体运作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2.2自激振动 有关调查研究显示,自然振动虽然是一种不可控问题,但如果不加以限制即会产生自激振动。自激振动相比自然振动来说,就会对机械主体产生一定的伤害,轻则运作零部件松动、重则造成机械短路烧毁电线以及零件破损。自激振动即是机械主体颤振,机械在正常加工中出现高频率振动,严重影响工业生产。机械加工产生颤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机械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主体硬度突然变化,刀具运作频率突然改变,进而发生刀崩问题后,即会因为内部零件运作不协调而产生自激振动。 (2)机械中的各个零部件在生产中,由于刀具与零件之间契合度不足或生产规格不规范,而产生运作冲突,进而产生自激振动。 (3)机械刀具质量不过关,刚性较差,在生产过程中刀杆振动,进而带动机械整体振动。

工艺管道常见故障原因分析示范文本

工艺管道常见故障原因分 析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工艺管道常见故障原因分析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工艺管道出现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但一般说来,主要 是由以下这几个方面造成的; 1.设计缺陷 (1)工艺、结构设计缺陷 设计时未全面考虑管道所处的环境、振动、温度补 偿、支撑等因素的影响;管子、管件、阀门间连接形式不 合理,使得管道的刚性不足或过大,导致管道承受较大的 振动或应力,最终导致管道提前失效。

(2)选材不当 在设计选材时考虑不全面或选材错误,如温度条件、腐蚀条件等因素选材不当,都会导致管道因腐蚀等因素而提前失效。 2.检修安装施工缺陷 (1)管道安装 在管道安装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如存在强力组对导致管道内应力加大而加剧应力腐蚀,引起管道穿孔或破裂。 (2)焊接

在检修安装施工过程中,因焊接工艺选择不当、焊条焊剂未按规定烘干与保存、焊前与焊后热处理不当,同时,在焊接过程中,存在咬边、错边、未焊透、夹渣、气孔等焊接缺陷均会导致管道的施工质量下降,使管道在寿命周期内失效。 (3)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误用、混用、错用材料或代用材料不合要求、材料本身存在的质量缺陷也会引起管道的失效和破坏事故的发生。 (4)防腐、保温

关于两个简谐振动合成的思考

关于两个简谐运动合成的思考 曾骥敏 (能源与环境学院一卡通:213093696) 【摘要】现在,笔者想着重谈谈李萨茹图形。笔者想首先从大一下学期用示波器做的关于振动的实验中谈起…… 【关键词】简谐运动、李萨茹图形、振动 Thought Of Superposition of Two Simple Harmonic Motions Jimmy Zeng (School of Energy& Environment, number:213093696) Abstract: And now, I want to tell something about Lissajous figures. Let me introduce the experiment used by an oscilloscope I have done in the last semester. Key words: Simple Harmonic Motions, Lissajous figures, oscillation

经过一年大学物理的学习,笔者学习了包括力学、声学、光学、电磁学等许多基础的物理学知识,而笔者想在这里提出的自己关于两个简谐运动合成的一些粗略的思考。 首先,笔者想先提出关于前辈们在这方面所做的贡献。 大学物理中,简单的两个简谐运动的合成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1)两个简谐运动的振动方向一致; (2)两个简谐运动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 而在每一种分类中,又可将其再细分成两种类型: (a)两个简谐运动拥有相同的角速度ω; (b)两个简谐运动的角速度各不相同,分别为ω 1、ω 2 。 让笔者再对这几种分类简单地做一下具体的说明: (1)当两个简谐运动的振动方向一致时,假设: (a)当两者拥有相同的角速度ω时,

浅谈建筑工程中楼板振动分析与运用

摘要:楼板振动问题是一个影响办公楼以及住宅公寓安全和舒适度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简要的介绍的原因,国内外部分标准的相关规定,设计分析中的关键点,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该如何考虑楼板振动问题。 关键词:楼板振动工程运用舒适度关键问题 一、概述国内高档办公楼越来越多,这类建筑业主一般要求取消内柱,这样在核心筒与外框柱之间就形成了跨度很长的楼面。这类结构同大跨度会展中心以及大跨度连桥一样,都存在一个竖向振动问题。人行走时在楼板上产生的冲击力会引起楼板发生竖向振动,这个振动会被在其周围工作、学习或者睡眠的人感觉到,当振动较大时,感受者可能会感到烦躁、不适甚至恶心,严重影响其工作、学习的效率,大跨度钢结构或者组合结构楼面这个现象尤其严重。另外,当人行走频率同楼板的自振频率接近的时候,还会引起楼板的共振,会产生累积疲劳损伤,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因此楼板振动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建筑物正常使用的舒适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于结构的安全性问题。这个问题在国外早已引起重视并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在已经广泛运用到实际工程设计中。近年来,国内对其研究和运用重视起来。2010年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 3.4.6条对不同使用功能建筑的楼盖最小竖向自振频率有了规定,这主要是从结构安全的角度考虑的,而2010年修订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3.7.7条则从舒适度的角度对楼盖的竖向振动加速度限值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国内一些建成的以及大多数在建的超高层办公楼在设计阶段都考虑了楼盖舒适度问题,如已经投入使用的北京京澳中心、即将建成的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二、可接受振动限值的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3.7.7条的要求以加速度峰值的限值来表示,如下表1所示:表1 高规中规定的楼盖竖向振动加速度峰值限值人员活动环境峰值加速度限值(m/s^2)竖向自振频率不大于2hz 竖向自振频率大于4hz 住宅、办公0.07 0.05 商场及室内连廊0.22 0.15 注:楼盖结构竖向自振频率为2hz~4hz时,峰值加速度限值可按线性插值选取。国际上还有一种通行的表示方法是采用响应因子r来表示,响应因子1代表人刚刚有感觉(即人可以感觉到的振动级别),r=2是指有感振动的2倍,以此类推。根据参考文献3,楼板的响应因子限值如下表2所示:表2常见场所的响应因子限值功能响应因子r的限值高规格办公室 4 普通办公室8(或6)零售、流通等8 忙碌的办公室12 注:括号内的数值表示有比较好的效果。其实两种表示方法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以人的可感受加速度为基础。但是不同人能感知的加速度水准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些限值都是统计意义上的,达到这些限值要求,能够保证大多数人不会感知到振动,但某些对振动敏感的人还是能够感受到轻微的振动,但是不会产生恶心、烦闷的不良反应,从而不会产生过大的负面意见。三、楼板振动分析及所需注意的关键问题楼板振动分析有简化计算方法和有限元动力时程精确计算方法两种,简化计算方法见《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jgj3-2010附录a,该方法只适用于粗略估计楼板的竖向振动加速度,特别当楼盖竖向自振频率估计不准确时,误差较大。另外《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jgj3-2010附录a也是推荐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因此本文主要介绍有限元动力时程精确计算方法。采用有限元时程分析方法进行楼盖竖向有下面几个关键性问题:(1)楼盖竖向刚度的准确模拟。楼板作为钢梁或者混凝土梁的翼缘参与工作,因此楼板与钢梁或者混凝土梁的相对位置关系要在有限元程序里面准确模拟,而不应该采用通常的梁和板的中线在同一平面上,然后利用中梁(或边梁)刚度放大系数的方法近似考虑翼缘作用。(2)楼板的有限元划分和竖向自振频率的求解。楼板的划分的单元边长不宜大于0.5m,并且不应大于任何两个相邻平行次梁间距的1/4,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准确的模拟楼板的竖向自振振型

基于自适应权重的多重稀疏表示分类算法_段刚龙_魏龙_李妮

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6 10:45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14118482.html,/kcms/detail/11.2127.TP.20120816.1045.019.html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基于自适应权重的多重稀疏表示分类算法 段刚龙, 魏龙, 李妮 DUAN Ganglong, WEI Long, LI Ni 西安理工大学信息管理系, 陕西西安 710048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710048, China Adaptive weighted multiple sparse representation classification approach Abstract:An adaptive weighted multiple sparse representation classific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address the weak discriminative power of the conventional SRC (sparse representation classifier) method which uses a single feature representation, we propose using multiple features to represent each sample and construct multiple feature sub-dictionaries for classification. To reflect the different importance and discriminative power of each feature, we present an adaptive weighted method to linearly combine different feature representations for classific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proposed method and better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can be obtained than the conventional SRC method. Key words:adaptive weight; multiple sparse representation; SRC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字典的稀疏表示算法。该算法针对SRC的单特征鉴别性较弱这一不足,对样本提出多个不同特征并分别进行相应的稀疏表示。并根据SRC算法计算各个特征的鉴别性,自适应地学习出稀疏权重并进行线性加权,从而提高分类的性能。实验表明:基于自适应权重的多重稀疏表示分类算法,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 关键词:自适应权重;多重稀疏表示;分类算法 1 引言 近年来稀疏表示理论已经成为各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理论指出,在过完备字典下总存在稀疏表示,即信号在结构上存在大量的冗余,大部分的系数为零,只有少数为非零大系数。表明当测试样本所在类的训练样本足够多时,重构测试样本可由这些训练样本的同类样本最佳线性加权组合表示,而其他类的样本对重构测试样本的贡献为零,从而更好的刻画样本间的相似性度信息[1]。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工业攻关项目:面向复杂应用环境的数据挖掘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项目号: 2011K06-13;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图像区域复制与拼接篡改盲取证技术研究,项目号:11JK0985。 作者简介:段刚龙(1977-),男,硕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信息处理、数据挖掘;魏龙(1988-),男,硕士研究

2简谐振动的合成

简谐振动的合成 1. 两个不同的轻质弹簧分别挂上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 2, 若它们的振幅之比A 2 /A 1=2, 周期之比T 2 / T 1=2, 则它们的总振动能量之比E 2 / E 1 是( A ) (A) 1 (B) 1/4 (C) 4/1 (D) 2/1 解:振动能量22 2 22221T A m A m E E E p k πω==+= 即 2 12 1 212T A m E π= 2222222T A m E π= 121222222112222 121222 2 222212 12 2 1=??? ???=???? ???=?==∴T T A A T T A A T A m T A m E E ππ 2.有两个同方向的谐振动分别为X 1=4COS(3t+π/4)cm , X 2 =3COS(3t -3π/4)cm, 则合振动的振幅为A=1cm, 初周相为φ=π/4. ∵φ2-φ1=-π ∴A=|A 1-A 2|=|4-3|=1cm φ=φ1=π/4 3. 一质点同时参与两个两个同方向, 同频率的谐振动, 已知其中一个分振动的方程为X 1=4COS3t cm, 其合振动的方程为 X=4COS (3t+π/3)cm, 则另一个分振动的振幅为A 2 =4cm , 初位相φ=2π/3. 3 , 0 ,411π ??= ===cm A A 解:根据题意作旋转矢量图

21A A A 及平行四边形中和 4. 一质点同时参与了三个简谐振动, 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X 1=A COS(ω t+π/3), X 2 =A COS (ωt+5π/3), X 3 =A COS(ωt+π), 其合成运动的运动方程为X=0. 解: 作旋转矢量图 已知A 1=A 2=A 3=A, A 3 且 A A A A =+='21 A 合=0 ∴ x = 0 5. 频率为v 1和v 2的两个音叉同时振动时,可以听到拍 音,若v 1>v 2,则拍的频率是( B ) (A)v 1+v 2 (B)v 1-v 2 (C)(v 1+v 2)/2 (D)(v 1-v 2)/2 O 1 A : 形的对边组成一个正三角 m A A A 4c 12===∴ππ π π ??3 2 3 3 32= + = + =20 )(321=++=∴A A A A 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