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汇总
初中语文 7-9年级古诗词文言文汇总
初中语文7-9年级汇总必背课文古诗词+文言文姓名:班级:七年级上册1、第1课《春》12、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1——《观沧海》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次北固山下》2——《天净沙·秋思》2 3、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2———《咏雪》2———《陈太丘与友期行》34、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5、第11课《论语》十二章36、课外古诗词诵读4——《峨眉山月歌》4———《江南逢李龟年》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夜上受降城闻笛》57、第12课《纪念白求恩》58、第15课《诫子书》59、第20课《天上的街市》6——《秋夕》6——《七夕》6——《鹊桥仙》6 10、第22课寓言四则6———《穿井得一人》6——《杞人忧天》7 11、课外古诗词诵读7——《秋词(其一)》7——《夜雨寄北》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潼关》8七年级下册1、第4课《孙权劝学》92、第9课《木兰诗》93、第13课《卖油翁》104、古诗词诵读10——《竹里馆》10——《春夜洛城闻笛》10——《逢入京使》11——《晚春》11 5、第17课短文两篇1——《陋室铭》1——《爱莲说》1 6、第20课国外诗二首1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2——《未选择的路》12 7、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13——《登幽州台歌》12——《望岳》13——《登飞来峰》13——《游山西村》13——《己亥杂诗》其五14 8、课外古诗词诵读14———《泊秦淮》14——《贾生》14———《过松源晨炊漆公店》14——《约客》14八年级上册1、第10课《三峡》152、第11课短文二篇15——《答谢中书书》15——《记承天寺夜游》153、第12课《与朱元思书》164、第13课唐诗五首16——《野望》16——《黄鹤楼》17——《使至塞上》17——《渡荆门送别》17——《钱塘湖春行》17 5、课外古诗词诵读18——《庭中有奇树》18——《龟虽寿》18———《赠从弟》18——《梁甫行》186、第15课《白杨礼赞》197、第23课《孟子》三章1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9——《富贵不能淫》2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8、第24课《愚公移山》209、第26课诗词五首20—《饮酒》21——《春望》21——《雁门太守行》2——《赤壁》2——《渔家傲》22 10、课外古诗词诵读2——《月夜》23——《浣溪沙》23——《采桑子》23——《相见欢》23——《如梦令》23八年级下册1、第2课《回延安》252、第9课《桃花源记》263、第10课《小石潭记》274、地11课《核舟记》275、第12课《诗经》二首28——《关雎》28———《兼葭》29 6、课外古诗词诵读29——《式微》29—《子衿》2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0 7、第21课《庄子》二则30——《北冥有鱼》30——《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30 8、第22课《礼记》二则31——《虽有嘉肴》31——《大道之行也》319、第23课《马说》3110、第24课《唐诗三首》32——《石壕吏》3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2——《卖炭翁》3 11、课外古诗词诵读3———《题破山寺后禅院》3———《送友人》3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34———《卜算子·咏梅》34九年级上册1、第1课《沁园春·雪》352、第11课《岳阳楼记》353、第12课《醉翁亭记》364、第13课《湖心亭看雪》375、第14课诗词三首38——《行路难(其一)》3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8——《水调歌头》38 6、课外古诗词诵读39——《月夜忆舍弟》39——《长沙过贾谊宅》3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9——《商山早行》39 7、课外古诗词诵读40——《咸阳城东楼》40——《无题》40——《行香子》40——《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1九年级下册1、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422、第2课《梅岭三章》423、第9课《鱼我所欲也》434、地10课《唐雎不辱使命》45、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456、第12课《词四首》46——《渔家傲·秋思》46——《江城子·密州出猎》4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6——《满江红》47 7、课外古诗词诵读47——《定风波》47——《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47——《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48——《浣溪沙》488、第13课《谈读书》489、第20课《曹刿论战》4910、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4911、第22课《陈涉世家》5012、第23课《出师表》5213、第24课诗词曲五首53———《十五从军征》5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4——《过零丁洋》54——《山坡羊·潼关怀古》54 14、课外古诗词诵读5——《南安军》55——《别云间》55——《山坡羊·骊山怀古》5——《朝天子·咏喇叭》5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三年级至六年级文言文汇总
三年级文言文司马光①(三年级上册)佚名〔宋代〕群儿戏于庭②,一儿登瓮③,足跌没水中,众皆④弃去⑤。
光⑥持石击瓮破⑦之,水迸⑧,儿得活。
注释:①〔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
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
②〔庭〕庭院。
③〔瓮〕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
④〔皆〕全,都。
⑤〔弃去〕逃走。
⑥〔光〕指司马光。
⑦〔破〕打开,打破。
⑧〔迸〕涌出。
译文: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缸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守株待兔①(三年级下册)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②,兔走③触株,折颈而死。
因④释⑤其耒⑥而守株,冀⑦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注释:①本文连自《韩非子·五蠹》。
②〔株〕树桩。
③〔走〕跑。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译文: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四年级文言文13 精卫填海①(四年级上册)炎帝②之少女③,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④而不返,故⑤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⑥于东海。
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③〔少女〕小女儿。
④〔溺〕溺水,淹没。
⑤〔故〕因此。
⑥〔堙〕填塞。
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一次化为精卫鸟。
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①(四年级上册)王戎七岁,尝②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③取之,唯④戎不动。
高中语文必背的32篇文言文
高中语文必背的32篇文言文高中语文必背篇目包括32篇文言文本文汇总必背篇目有零碎时间要多背哦#01 必修(10篇)1、《论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与鸟兽草木之名。
2、《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精选古代经典文言文大全
【导语】⽂⾔⽂的学习好⽐是另⼀门语⾔的学习,语⾔的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要注重积累基础知识,付出了时间,才可以学好⽂⾔⽂。
下⾯是⽆忧考分享的精选古代经典⽂⾔⽂⼤全。
欢迎阅读参考!1.精选古代经典⽂⾔⽂ 陋室铭 刘禹锡〔唐代〕 ⼭不在⾼,有仙则名。
⽔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丁。
可以调素琴,阅⾦经。
⽆丝⽵之乱⽿,⽆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
孔⼦云:何陋之有? 译⽂ ⼭不在于⾼,有了神仙就会有名⽓。
⽔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
这是简陋的房⼦,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青葱,映⼊帘⾥。
到这⾥谈笑的都是博学之⼈,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弦管奏乐的声⾳扰乱⽿朵,没有官府的公⽂使⾝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云的亭⼦。
孔⼦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精选古代经典⽂⾔⽂ 桃花源记 陶渊明〔魏晋〕 晋太元中,武陵⼈捕鱼为业。
缘溪⾏,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甚异之,复前⾏,欲穷其林。
林尽⽔源,便得⼀⼭,⼭有⼩⼝,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
初极狭,才通⼈。
复⾏数⼗步,豁然开朗。
⼟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美池、桑⽵之属。
阡陌交通,鸡⽝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着,悉如外⼈。
黄发垂髫,并怡然⾃乐。
见渔⼈,乃⼤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村中闻有此⼈,咸来问讯。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论魏晋。
此⼈⼀⼀为具⾔所闻,皆叹惋。
余⼈各复延⾄其家,皆出酒⾷。
停数⽇,辞去。
此中⼈语云:“不⾜为外⼈道也。
”(间隔⼀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骥,⾼尚⼠也,闻之,欣然规往。
精选古代文言文及翻译【十篇】(最新)
1.精选古代文言文及翻译桃花源记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
经典的高中文言文精选(十篇)
经典的高中文言文精选(十篇)1.经典的高中文言文精选兰亭集序/兰亭序王羲之〔魏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
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初中古诗文言文汇总
初中古诗文言文汇总由于初中古诗和文言文数量较多,我将为您提供一个大致的汇总。
请注意,这个列表可能不完整,也可能包括一些版本差异的内容。
古诗部分:1. 《观沧海》曹操2. 《次北固山下》王湾3.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5. 《龟虽寿》曹操6. 《过故人庄》孟浩然7.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8. 《夜雨寄北》李商隐9. 《泊秦淮》杜牧10. 《浣溪沙》晏殊11.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杨万里12. 《如梦令》李清照13. 《醉花阴》李清照14.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15.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16.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7. 《赤壁》杜牧18.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韩愈19. 《观刈麦》白居易20. 《月夜》刘方平文言文部分:1. 《论语十则》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2. 《爱莲说》周敦颐3. 《陋室铭》刘禹锡4. 《三峡》郦道元5.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6. 《湖心亭看雪》张岱7. 《与朱元思书》吴均8.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9. 《马说》韩愈10.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11. 《小石潭记》柳宗元12. 《岳阳楼记》范仲淹13. 《醉翁亭记》欧阳修14. 《出师表(节选)》诸葛亮1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及其弟子16. 《鱼我所欲也》孟子及其弟子17. 《曹刿论战》左丘明18. 《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编订《战国策》19. 《愚公移山》列御寇(战国)20.《三峡》郦道元(南北朝北魏)等。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最新的,绝对全啊~~~附六册书文言文目录)
文言文汇总目录七年级上册5 童趣(沈复)10 《论语》十则20 *山市蒲松龄25《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30 *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七年级下册5 伤仲永王安石15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20 口技林嗣环25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30 *狼蒲松龄八年级上册21 桃花源记陶渊明22 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23 *核舟记(魏学洢)24 *大道之行也(《礼记》)26 三峡(郦道元)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28 *观潮 (周密)29 *湖心亭看雪(张岱)八年级下册21 与朱元思书吴均22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23 *马说韩愈24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26 小石潭记柳宗元27 岳阳楼记范仲淹28 醉翁亭记欧阳修29 *满井游记袁宏道九年级上册21 陈涉世家司马迁22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23 *隆中对陈寿24 *出师表诸葛亮九年级下册17 公输《墨子》18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9 鱼我所欲也《孟子》20 *《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21 曹刿论战《左传》22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3 *愚公移山《列子》七年级上册5 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 《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1.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鱼我所欲也孟子及其弟子〔先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与通欤;乡通向;辟通避)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为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最新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汇总32篇(复习手册)
最新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汇总32篇(一)必修(10篇)1. 《论语》十二章(“人而不仁”“朝闻道”“君子喻于义”“见贤思齐焉”“质胜文则野”“士不可以不弘毅”“譬如为山”“知者不惑”“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小子何莫学夫《诗》”“君子食无求饱”“克己复礼为仁”)2. 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荀子》3. 屈原列传(属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马迁4.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5. 师说韩愈6. 阿房宫赋杜牧7. 六国论苏洵8.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9. 赤壁赋苏轼10. 项脊轩志归有光(二)选择性必修(10篇)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论语》2. 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3. 过秦论(上) 贾谊4. 礼运(大道之行也……是谓大同)《礼记》5. 陈情表李密6.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潜7.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8. 石钟山记苏轼9. 登泰山记姚鼐10.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三)选修(12篇)1. 《老子》八章(第八章“上善若水”;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第二十二章“曲则全”;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第三十三章幸“知人者智”;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2.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3. 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4. 中庸(喜是衰乐之未发……万物育焉;博学之……人十能之,己千之)5. 《礼记》6. 《孟子》一则(敢问夫子恶乎长……则不能也)7. 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8. 谏逐客书李斯9. 兰亭集序王羲之10. 滕王阁序王勃11. 黄冈竹楼记王禹偁12.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古代文论选段1.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2. 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3. 诗品序(若乃春风春鸟……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会16篇文言文原文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会16篇文言文原文1、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2、荆轲刺秦王《战国策》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初中文言文大全必背及翻译【12篇】(最新)
初中文言文大全必背及翻译【1】《核舟记》明代: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箬篷一作:篛篷)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翻译明朝有一个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图案。
核舟的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开设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可以看到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涂成了石青色。
初中文言文阅读(汇总5篇)
初中文言文阅读(汇总5篇)1.初中文言文阅读第1篇【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太宗曾罢朝①,怒曰:“会②杀此田舍汉③!”文德后④问:“谁触忤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⑥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⑦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⑧后宫,安敢不贺?”[注]①罢朝:停止了早朝②会:必然,一定③田舍汉:庄稼汉④ 文德后:文德皇后⑤ 忤:触犯⑥ 廷争:在朝廷上争谏⑦具:穿戴好⑧备数:充数(谦虚的说法)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皆以美于徐公于:(2)王之蔽甚矣蔽:(3)时时而间进间:(4)皇后何为若是是:2、将下列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文。
(4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3、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 2分)《邹忌讽齐王纳谏》“太宗曾罢朝”对比阅读答案4、甲、乙两文中邹忌和文德皇后的劝谏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5、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联系现实你会想到什么呢?(2分)参考答案:1、(1)比(2)受蒙蔽(每题1分,共2分)(4)是:这样2、(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2)(他)每每在朝廷上与我谏诤,侮辱我,使我不自在。
(意思对即可,每句2分,共4分)3、邹忌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言辞委婉地进行劝说,既不失对齐王的敬重,又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并愉快地接受了意见。
初中语文古诗文言文汇总
杜牧
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及愤懑不平之情
以小见大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水调歌头》
苏轼
词人阔达乐观的胸怀和乐观的态度
对偶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作者对元朝黑暗统治的不满,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借古讽今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饮酒其五》
陶渊明
诗人怡情自然、超脱俗世的人生志趣
托物言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行路难其一》
李白
诗人的倔强,乐观积极,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托物言志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诗人博大的胸襟,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拟人、对偶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烘托出边塞将士和诗人的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
比喻、夸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已亥杂诗》
龚自珍
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不忘报国的情怀和献身精神
托物言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初中语文古诗文言文汇总
诗名/文言文
作者
主要情感
手法
名句/实词
《观沧海》
曹操
诗人开阔胸襟,渴望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乐观豪迈
夸张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思乡之情
设问、对偶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钱塘湖春行》
白居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天净沙·秋思》
比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文言文100篇原文
文言短文100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4、宗悫(què)乘风破浪原文: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
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5、祖逖闻鸡起舞原文: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初中三年文言文汇总
初中三年文言文汇总
七年级上册
《童趣》
《山市》
《世说新语》两则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
《孙权劝学》
《口技》
《夸父逐日》
《共工怒触不周山》
《狼》
八年级上册
《桃花源记》
《陋室铭》《爱莲说》
《核舟记》
《大道之行也》
《三峡》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观潮》
《湖心亭看雪》
八年级下册
《与朱元思书》
《五柳先生传》
《马说》
《送东阳马生序》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满井游记》
九年级上册
《陈涉世家》
《唐雎不辱使命》
《隆中对》
《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
《公输》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愚公移山》。
经典高中文言文大全【6篇】
【导语】⽂⾔⽂是语⽂必考的⼀项,⽽⾼中学到的⽂⾔⽂那么多,哪些才是⽐较重要的呢?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中⽂⾔⽂⼤全【6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1】经典⾼中⽂⾔⽂:逍遥游(节选) 先秦:庄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不知其⼏千⾥也。
化⽽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千⾥也,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鹏之徙于南冥也,⽔击三千⾥,抟扶摇⽽上者九万⾥,去以六⽉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邪?其远⽽⽆所⾄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之积也不厚,则其负⼤⾈也⽆⼒。
覆杯⽔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置杯焉则胶,⽔浅⽽⾈⼤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翼也⽆⼒。
故九万⾥,则风斯在下矣,⽽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莫之夭阏者,⽽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我决起⽽飞,抢榆枋⽽⽌,时则不⾄,⽽控于地⽽已矣,奚以之九万⾥⽽南为?”适莽苍者,三餐⽽反,腹犹果然;适百⾥者宿舂粮,适千⾥者,三⽉聚粮。
之⼆⾍⼜何知? ⼩知不及⼤知,⼩年不及⼤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古有⼤椿者,以⼋千岁为春,⼋千岁为秋。
此⼤年也。
⽽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匹之。
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数千⾥,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上者九万⾥,绝云⽓,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鷃笑之⽈:‘彼且奚适也?我腾跃⽽上,不过数仞⽽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也。
⽽彼且奚适也?’”此⼩⼤之辩也。
故夫知效⼀官,⾏⽐⼀乡,德合⼀君,⽽征⼀国者,其⾃视也亦若此矣。
⽽宋荣⼦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不加劝,举世⾮之⽽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初中文言文大全必背50篇
初中文言文大全必背50篇1.孔子语录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潜(陶渊明)8.杂说(四)韩愈9.三峡郦道元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17.关雎(关关雎鸠)诗经18.蒹葭(蒹葭苍苍)诗经19.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27.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为期)李商隐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初中必背的文言文11篇汇总
【导语】⽂⾔⽂是中国古代的⼀种书⾯语⾔组成的⽂章,那么初中必背⽂⾔⽂有哪些?⼤家不妨来看看分享的初中必背的⽂⾔⽂11篇汇总,希望给⼤家带来帮助! 《论语》 ①⼦⽈:“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 ②曾⼦⽈:“吾⽇三省吾⾝: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 ⑤⼦⽈:“由,诲⼥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 ⑦⼦⽈:“三⼈⾏,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 ⑧曾⼦⽈:“⼠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
仁以为⼰任,不亦重乎?死⽽后已。
不亦远乎?” 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贡问⽈:“有⼀⾔⽽可以终⾝⾏之者乎”⼦⽈:“其恕乎!⼰所不欲,勿施于⼈。
” 《鱼我所欲也》 孟⼦ 鱼,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者不可得兼,舍⽣⽽取义者也。
⽣,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者不可得兼,舍⽣⽽取义者也。
⽣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之所欲莫甚于⽣,则凡可以得⽣者何不⽤也?使⼈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有不⽤也;由是则可以辟患⽽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者,所恶于甚于死者。
⾮独贤者有是⼼也,⼈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箪⾷,⼀⾖羹,得之则⽣,弗得则死;呼尔⽽与之,⾏道之⼈弗受,蹴尔⽽与之,乞⼈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死⽽为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死⽽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死⽽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
《⽣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孙叔敖举于海,百⾥奚举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知识汇总一. 通假字1. 虽有槁暴()2. 輮以为轮()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 君子生非异也()5.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 或师焉,或否焉()7. 句读之不知()8. 暴秦之欲无厌()9.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10. 当与秦相较()11. 以地事秦()12. 暴霜露()13. 无望民多于邻国也()14.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5. 涂有饿莩而不发()16. 外连衡而斗诸侯/约纵离衡()17. 孝公既没()18. 约从离衡/合从缔交/于是从散约败()19.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20.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1. 倔起阡陌之中()22. 赢粮而景从()23. 百有余年矣()24. 威振四海()25. 距关,毋内诸侯()26.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27. 张良出,要项伯()28.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29. 今将军与臣有郤()30.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31. 沛公不胜桮杓( )32. 置之坐上()3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34具告以事()33. 长乐王回深父()34. 径须沽取对君酌()35. 与尔同销万古愁()二. 古今异义《劝学》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古:今:2.假舆马者假古:今:3.金就砺则利金古:今: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以为古:今: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今:6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古:今: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古:今:8.蟹六跪而二螯跪古:今: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寄托古:今:《师说》1.古之学者必有师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3吾从而师之4.今之众人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六国论》1.其实百倍2.思厥先祖父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可谓智力孤危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7.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过秦论》1. 流血漂橹2.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3.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4赢粮而景从5..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6..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鸿门宴》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2.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3.今人有大功而丢之4.而听细说5.沛公居山东时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7.所以遣将守关者《寡人之于国也》1.河内凶2.邻国之民不加少3.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4.谷不可胜食也《游褒禅山记》1比游者尚不能十一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深思而慎取之也三.文言句式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铸以为金人十二4白璧一双,玉斗一对B.宾语前置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2.未之有也3.鸡豚狗彘之畜4.则何如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6.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7.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8.不然既何以至此9.客何为者10大王来何操11.沛公安在C.介词结构后置句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6.师不必贤于弟子7.学于余8.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9.赵尝五战于秦10.其势弱于秦1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12.树之以桑13.申之以孝悌之义1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以1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16.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17.锄懮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18.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19.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20.具告以事21贪于财货22.因击沛公于坐23.长于臣2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D.被动句1.不拘于时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3.为国之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洎牧以馋诛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7.若属皆且为所虏8.吾属今为之虏矣E.判断句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3.善假于物也/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君子生非异也4.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5.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6.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0.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1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1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1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4.其可怪也欤1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站不善,弊在赂秦。
16.路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7.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18是亦走也19.非我也,岁也。
20.非我也,兵也。
21.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2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2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24.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5.此天子之气也26.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27.此亡秦之续耳28.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9.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0.亚父者,范增也3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3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34.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35.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36.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阳名之也37.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38.所谓前洞也。
39.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40.此余之所得也4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四、词类活用《师说》1.吾师道也师2.其下圣人也远矣下3.吾从而师之师4.孔子师郯子师5.小学而大遗小,大6.吾未见其明也明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8.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纡卑盛9.而耻学于师耻《六国论》1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3.日削月割日,月4.不能独完完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6.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大7.李牧连却之却《寡人之于国也》1. 填然鼓之鼓2. 七十者衣帛食肉衣3.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4. 树之以桑树5. 王无罪岁罪6.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生死7. 谨庠序之教瑾8. 则其与移民与河东,移其栗于河内移《过秦论》1. n作状1.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2.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内:外:3. 南取百越之地南:西:4.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南:西:5.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6.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2. n作v①履至尊而制六合履:②子孙帝王万世之然也帝王: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翁:绳:3. adj作n①自以为关中之固②据崤山之固固:③尊贤而重士重:④因利乘便利:4. 使动用法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②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弱:③约从离衡离:④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⑤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⑥却旬奴七百余里却:⑦以愚黔首愚:《鸿门宴》1.n作状①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兄:②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日夜望将军至夜:④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上:2.n作v①沛公军霸上军: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③沛公欲王关中王:④不得不语语⑤吾得兄事之事:⑥道芷阳道:⑦籍吏民,封府库籍:⑧范增数目项王目:⑨刑人如恐不胜刑:3.adj作v①素善留候张良善4.adj作n①君安与项伯有故故:②此其志不在小小:5.使动,意动用法①交戟之士欲止不内止:②项伯杀人,臣活之活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项王从:④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⑤拔剑撞而破之破:《游褒禅山记》1.n作v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侧:2.n作v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3.adj作v①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明:4.adj作n①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②常在于险远险远:5.使动用法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劝学》1.輮以为轮輮: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日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5.用心一也一:专一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五、一词多义鸿门宴1.军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名词,勇冠三军:名词,2.击忽击忽失:动词,因击沛公于坐:动词,秦王不肯击缶:动词,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名词3.内毋内诸候:内,通“纳”,动词帘内掷一纸出:名词,内无法家弼士:名词作状语,色厉内荏:名词4.如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沛公起如厕:动词,固不如也:动词,5.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6.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乃令张良留谢:动词,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7.意然不自意:动词,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名词,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名词,8.坐项王、项伯东向坐:动词,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名词,坐北朝南:动词,停车坐爱枫林晚:介词,9.举杀人如不能举:副词,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动词,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举不胜举:动词,10.胜沛公不胜桮杓:动词,刑人如恐不胜:副词,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形容词,此时无声胜有声:动词,11.斗玉斗一双,献与亚父:名词,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名词作状语,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动词,12.置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动词,置之坐上:动词,乃置酒大会宾客:动词,13.因击沛公于坐因招樊哙出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4.妇女无所幸故幸来告良15.为击破沛公军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窃为大王所不取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君王为人不忍为之奈何客何为者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6.固不如也君安与项伯有故二、偏义复词:出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三、同义复词:贪于财货、封府库、项伯许诺、沛公不胜杯杓、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立诛杀曹无伤。
四、成语集锦: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劳苦功高如此————————————劳苦功高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游褒禅山记》1.道①有碑仆道(名词)②何可胜道也哉?(动词)2.名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词作动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词作动词)3.其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②距其院东五里(代词,)③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⑤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也(代词,)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⑦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