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产业组织政策类型

合集下载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训练检测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历史纲要下册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训练检测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历史纲要下册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训练检测一、单选题1.1983年美国里根总统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苏联被迫投入军备竞赛。

美国又鼓动沙特增产石油,导致1985至1988年世界油价爆跌,苏联石油美元和军火贸易的外汇收入上表所示内容可以说明当时苏联()A.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连续性B.地方经济自主权尚未扩大C.经济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目的D.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削弱3.1956年,赫鲁晓夫指出,“苏联共产党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这就是我们党的总路线⋯⋯今后也要十分坚定地贯彻。

”据此可知,这一路线()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符合人民切身利益C.利于国民经济比例协调D.未能突破苏联模式4.下表为赫鲁晓夫改革期间部分年份粮食产量表。

以上数据说明苏联()A.农业仍以粗放式经营方式为主B.气候环境决定粮食产量C.农业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D.农业改革没有任何成效5.“三和路线”是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对外战略方针,其主要内容是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在和平竞赛中超过美国,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取得政权等。

“三和路线” ()A.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B.意味着苏联放弃争霸C.否定两种制度的区别与矛盾D.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预见性6.1973—1979年,苏联的农业投资占整个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30%,国家将农产品的价格提高了7次。

还通过了《集体农庄成员优抚金和补助金法》,使集体农庄成员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这些做法()A.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B.局部调整了斯大林模式C.用市场调节促进经济发展D.扩大企业生产的自主权7.赫鲁晓夫的儿子在回忆录中写到了赫鲁晓夫的担心,“父亲非常焦急,担心误了大事。

他认为,不打开古巴这个突破点,无论是裁军谈判还是在总体上缓和世界紧张局势的努力都无法取得进展”。

赫鲁晓夫的这一担心反映出()A.美苏争霸的重心转向美洲古巴B.大国的对抗是冷战的核心C.苏联意在赢得争霸的优势地位D.世界秩序与和平的脆弱性8.下图为苏联1965—1989年原油年产量和年消费量。

我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我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我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分析[关键词]轿车工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轿车工业作为一项产业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对我国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近年来市场环境的变化使中国轿车产业面临重大转折,而当前国内关于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厂商行为方面的文章大都是从某一具体方面加以阐述的,缺乏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角度的全面分析。

本文对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试图得出较为全面的产业组织评判。

一、市场结构我国轿车工业的市场结构是寡占型的,集中度和纵向一体化程度较高,产业内绝大部分厂商没有实现规模经济,行政性限制构成了主要的进入壁垒。

1、集中度市场集中度反映某一市场卖者或买者的规模结构,本文选用绝对集中度指标和HHI指数来衡量卖方市场集中度。

表1显示,2000年前三位厂商的市场集中度CR3为69.15%,前四位厂商的市场集中度CR4为77.64%。

贝恩曾将集中类型分成6个等级贝恩:《产业组织论》,丸善,1981年版,根据此标准,2000年轿车市场属于极高寡占型市场结构。

2001年1月—11月CR3为61.29%,CR4为68.78%,属于高中寡占型。

总体来看,我国的轿车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是很高的。

一般而言,发达国家的轿车工业也都是寡占型的,但是我国的此种市场结构与一般模式还有如下不同:其一,这种高度寡占型的市场结构不是充分的市场竞争的结果,政策性的进入壁垒是造成轿车产业市场集中度颇高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轿车工业起步于1957年,没有经历过充分的市场竞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靠行政性的进入壁垒来维系。

行政性进入壁垒不但限制了新企业的进入,也限制了现有企业产品的门类,使得轿车产业的集中度高于整个汽车行业总体水平。

其二,我国的轿车产业是处于一种较封闭市场逐渐向开放市场过渡下的寡头结构。

我国轿车的进口量1999年和2000年分别为19953辆和21036辆,只占全年轿车销量的3.5%和3.45%,可见进口对国内轿车工业的影响比较小。

《金融学》课程教案

《金融学》课程教案

《金融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实务操作,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2)掌握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政策的基本原理;(3)运用金融学知识分析现实中的金融问题;二、教学内容2.1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1)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2)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点;(3)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与交易机制。

2.2 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1)金融机构的类型与功能;(2)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与运行机制;(3)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

2.3 金融理论(1)经典金融理论;(2)现代金融理论;(3)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

2.4 金融政策与金融调控(1)金融政策的类型与目标;(2)金融调控的手段与效果;(3)金融政策的实践与创新。

2.5 金融与经济(1)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金融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3)金融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务操作。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金融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融学的理论和实践。

3.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金融学相关话题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4 实务操作法安排学生进行金融模拟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4.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4.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依次进行教学。

五、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40%。

5.2 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5.3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推荐使用《金融学》教材,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作者X。

6.2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金融学文章、研究报告、金融案例等,以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知识和技能。

高中历史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高中历史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东北育才学校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经济发展的自相矛盾之处在于,经济价值观不足以保证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但决不可仅仅托付于经济价值观。

“经济价值观不足以保证经济发展”体现得最为显著的是( )A.工场手工业时期的重商主义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资本主义C.经济大危机时期的自由主义D.石油危机后的新自由主义2.儒学史上的一次学说更新,其“主要结果,便是对道德自我修养的重视,逐渐胜过了在文学和文化上的造诣,同时也使人们对天地自然的兴趣与日俱增”。

这一更新是( )A.先秦“制天命思想”的提出B.汉代“天人感应说”的确立C.宋代“格物致知观”的形成D.明代“致良知思想”的勃兴3.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通过透视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人体、解剖学、植物学、动物学以及广泛的自然现象进行研究,推动透视学、人体解剖学、自然研究的进步,也使这一时期的绘画成就惊人,名家辈出。

这反映了( )A.科学知识使画家摆脱宗教束缚B.绘画艺术促成文艺复兴的产生C.自然科学对艺术创作产生影响D.科学理论决定绘画发展方向4.春秋战国时期,世族为管理封邑更倾向于启用比较有才能的“士”,不问其出身,而“士”为了在社会上立足也积极寻求入仕机会。

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贵族权力的强化B.人才流动的频繁C.官僚政治的确立D.宗法秩序的松动5.在陕西西安碑林馆藏中,立有一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刻载了大秦景教传入并流行于中国的情景。

该文物作为史料可以佐证( )①唐太宗“示存异方之教”②大秦曾经遣使来唐学习访问③唐代中国文化的多元色彩④长安成为佛教传播的中转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宋初,朝廷向一定级别的官员或官衙支赐专门钱物以供宴饮招待,这些钱物主要是公使钱、公使酒。

王安石变法中将公使钱A.整饬官场的贪腐之风B.减轻中央财政压力C.缩小地方财赋自主权D.强化公使钱的管理由原来的中央拨付改为中央和地方杂收应付。

渭南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总体规划

渭南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总体规划

渭南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总体规划规划说明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你们在港口和城市之间有这么多荒地,这是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

”――1986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时如是说目录1 区域发展现状 (9)1.1区域概况 (9)1.1.1 地理位置 (9)1.1.2 历史成因 (9)1.1.3 自然条件 (9)1.1.4 资源条件 (10)1.1.5 社会经济 (11)1.1.6 基础设施 (11)1.2存在问题 (12)1.3开发评价 (13)1.3.1 发展机遇 (13)1.3.2 面临挑战 (13)1.3.3 比较优势 (13)1.3.4 发展制约 (14)2 发展规划总则 (15)2.1规划范围 (15)2.1.1 规划范围 (15)2.1.2 协调范围 (15)2.2指导思想 (15)2.3规划原则 (15)2.4规划依据 (16)2.4.1 政策法规 (16)2.4.2 相关规划 (16)2.4.3 参考资料 (18)2.5规划期限 (20)3 总体发展战略 (21)3.1发展定位 (21)3.1.1 战略定位 (21)3.1.2 发展目标 (30)3.2发展模式 (33)3.2.1 经验借鉴 (33)3.2.2 模式选择 (34)3.3发展框架 (36)3.3.1 产业导向 (36)3.3.2 空间格局 (38)4 产业发展规划 (40)4.1现代制造业 (40)4.1.1 发展现状 (40)4.1.2 规划目标 (40)4.1.3 发展模式 (40)4.1.4 产业组织 (43)4.2现代服务业 (48)4.2.1 发展现状 (48)4.2.2 规划目标 (48)4.2.3 产业组织 (48)4.2.4 现代物流业规划 (55)4.2.5 服务外包业规划 (60)4.2.6 特色旅游业 (62)4.3现代农业 (68)4.3.1 发展现状 (68)4.3.2 规划目标 (71)4.3.3 发展模式 (71)4.3.4 产业组织 (72)5 土地利用规划 (80)5.1用地评价 (80)5.1.1 生态适宜性评价 (80)5.1.2 工程建设性评价 (82)5.2规划结构 (90)5.3用地布局 (90)5.4发展分期 (100)6 村镇发展规划 (101)6.1村镇现状 (101)6.1.1 发展现状 (101)6.1.2 发展评价 (104)6.2规划目标 (105)6.2.1 经济发展目标 (105)6.2.2 社会进步目标 (105)6.2.3 人居环境目标 (106)6.3发展策略 (106)6.3.1 总体思路 (106)6.3.2 规划布局 (107)6.3.3 推进措施 (113)7 综合交通规划 (118)7.1交通现状 (118)7.1.1 对外交通现状 (118)7.1.2 区内交通现状 (118)7.2发展目标 (119)7.3规划结构 (119)7.3.1 对外交通 (119)7.3.2 对内交通 (120)7.4发展策略 (124)7.4.1 机制保障 (124)7.4.2 政策保障 (124)7.4.3 资金保障 (125)8 绿地景观规划 (126)8.1绿地现状 (126)8.1.1 存在问题 (126)8.1.2 发展条件 (126)8.2规划原则 (127)8.2.1 生态优先原则 (127)8.2.2 整体有机原则 (128)8.2.3 因地制宜原则 (128)8.2.4 以人为本原则 (128)8.2.5 文化特色原则 (128)8.3景观格局 (128)8.3.1 景观单元 (128)8.3.2 景观评价 (129)8.3.3 景观格局 (135)8.4绿地布局 (138)8.4.1 规划目标 (138)8.4.2 规划布局 (138)9 基础设施规划 (143)9.1给水排水规划 (143)9.1.1 给水工程 (143)9.1.2 排水工程 (149)9.2电力电信规划 (151)9.2.1 电力工程 (151)9.2.2 电信工程 (152)9.3供热燃气规划 (153)9.3.1 供热工程 (153)9.3.2 燃气工程 (154)9.4环保环卫规划 (156)9.4.1 环保规划 (156)9.4.2 环卫规划 (158)9.5防灾减灾规划 (160)9.5.1 消防规划 (160)9.5.2 抗震规划 (161)9.5.3 人防规划 (162)10 生态环境建设 (163)10.1现状评价 (163)10.1.1 区域环境 (163)10.1.2 村镇环境 (163)10.2水源保护 (164)10.2.1 区域水源 (164)10.2.2 存在问题 (164)10.2.3 保护规划 (164)10.3环境改善 (165)10.3.1 大气环境 (165)10.3.2 固体废弃物 (165)10.3.3 环境整治 (165)10.4生态建设 (167)10.4.1 生态环境保护 (167)10.4.2 自然景观保护 (168)11 近期建设规划 (171)11.1产业发展 (171)11.1.1 现代制造业 (171)11.1.2 现代服务业 (172)11.1.3 现代农业 (173)11.1.4 特色旅游业 (174)11.2土地利用 (175)11.2.1 开发策略 (176)11.2.2 近期规划 (176)11.3村镇发展 (179)11.4基础设施 (180)11.4.1 道路交通 (180)11.4.2 电力设施 (182)11.4.3 电信设施 (182)11.4.4 供水工程 (182)11.4.5 防洪工程 (182)11.4.6 垃圾处理 (183)11.4.7 大气环境 (183)11.5生态建设 (183)11.5.1 实施“沃土工程” (183)11.5.2 建设农田林网林带 (184)11.5.3 建设“环状生态屏障” (184)11.5.4 保护湿地景观 (184)12 规划实施措施 (185)12.1组织措施 (185)12.2建设措施 (185)12.3管制措施 (186)12.4保障措施 (188)1 区域发展现状1.1 区域概况1.1.1 地理位置渭南市地处黄河流域中游,西北黄土高原东南缘,陕西省关中盆地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4°13′至35°52′,东经108°58′至110°35′。

初级技术经纪人考试知识点

初级技术经纪人考试知识点

1.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主要形式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科技咨询和评估机构、技术交易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服务机构等。

2.技术市场的构成(1)技术市场的主体-技术商品的供方、需方和中介方(2)技术市场的客体-可供交易的技术商品(3)技术市场的内容3.技术经纪人3.1技术经纪人的定义人员和依法设立的具有经纪活动资格的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如3.2技术经纪人的特征3.3技术经纪人的业务职能(1)收集、传播科技信息;(2)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3)为买卖双方寻找和选择交易伙伴;(4)参与技术成果的综合评价;(5)参与买卖双方交易及后续跟踪服务。

4.专利权4.1专利权如何界定?4.2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1)科学发现;(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4)动物和植物品种;(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6)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做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5.技术组转让合同的定义及如何分类?6.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概念属于何种技术合同做出结论,并核定其技术交易额或技术性收入。

7.技术合同的争议怎么解决?8.无形资产8.1什么是无形资产?识产权都属于无形资产。

8.2无形资产的分类(一)按可否确指分(1)不可确指无形资产:商誉。

(2)可确指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可单独辨识和独立存在,除了商誉其他无形资产多属于可确指无形资产。

(二)按其有无法律保护分(1)法定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注册商标权,著作权(包括计算机软件)等。

(2)无法律保护的无形资产,如专有技术、技术文件、工艺图纸、客户名单等。

(三)按其性质分(1)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注册商标权著作权(包括计算机软件)、专有技术技术文件工艺图纸等(2)权利型无形资产,如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开矿权、租赁经营权等关系类无形资产客户名单、营销渠道等(3)其他无形资产,不属于上述两类的无形资产,如商誉(四)按取得来源分(1)企业自创(或自身拥有) 企业自己研制创造获得的以及由于客观原因形成的,如自创专利、专有技术、商标权、商誉、技术文件、工艺图纸等。

“十三五”重点项目-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十三五”重点项目-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十三五”重点项目-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英文名称为Business Plan,是公司、企业或项目单位为了达到招商融资和其它发展目标之目的,在经过前期对项目科学地调研、分析、搜集与整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格式和内容的具体要求而编辑整理的一个向读者全面展示公司和项目目前状况、未来发展潜力的书面材料。

商业计划书是一份全方位的项目计划,其主要意图是递交给投资商,以便于他们能对企业或项目做出评判,从而使企业获得融资。

关联报告: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申请报告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建议书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报告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报告保密须知本报告属商业机密,所有权属于****有限公司。

其内容和资料仅对已签署投资意向的投资者公开。

收到本报告时,接收者了解并同意以下约定:1、当接收者确认不愿从事本报告所述项目后,必须尽快将本报告完整地交回;2、没有****有限公司书面同意,接收者不得复印、复制、传真、散布本报告的全部和/或部分内容;3、本报告的所有内容应视同为接收者自己的机密资料。

4、本报告不是出售或收购项目的报告。

商业计划书撰写大纲(根据项目不同稍有调整)第一章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简介1.1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基本信息1.1.1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名称1.1.2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承建单位1.1.3拟建设地点1.1.4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1.1.5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性质1.1.6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建设期1.2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投资单位概况第二章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建设背景2.2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建设必要性2.2.1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建设是促进实现“十二五”促进产业集约、集聚、高端发展,促进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的需要2.2.2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的建设能带动和推进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项目的发展2.2.4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2.2.5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是增加就业的需要第三章、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的实施地情况分析3.1基本情况3.2地理位置3.3交通运输3.4资源情况3.5经济发展第四章市场分析4.1 国内外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项目市场概况4.1.1国内市场状况及发展前景4.1.2国际市场状况及发展前景4.2我国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项目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4.3 2015年我国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项目出口情况4.4主要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项目市场情况4.5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项目产业前景第五章竞争分析5.1 企业竞争的压力来源5.2 波特五力竞争强弱分析5.3 SWOT态势分析(SWOT示意图)第六章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优势6.1政策优势6.2地域优势6.3管理优势6.4技术优势第七章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建设方案7.1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建设内容7.2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项目工艺方案7.3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项目产品方案7.4经营理念7.5管理策略7.5.1 管理目的7.5.2 组织结构7.5.3 管理思路7.5.4 企业文化7.5.5 经营理念7.5.6 企业精神7.5.7 人才战略7.5.8 人力资源配置7.6营销策略7.6.1产业延伸策略7.6.2 定位策略7.6.3 定价策略7.6.4 销售渠道7.6.5 网络营销7.7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整体发展规划及战略7.7.1整体发展规划7.7.2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宗旨7.7.3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发展目标第八章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8.1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投资8.2资金筹措第九章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效益分析9.1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说明9.1.1 经济效益分析评价的范围和依据9.1.2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的评价计算期和达到经营规模期9.2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9.3营业收入、经营税金及附加估算9.4总成本费用估算9.5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预测9.6现金流量预测9.6.1投资项目的类型假设9.6.2财务可行性分析假设9.6.3全投资假设9.6.4建设期投入全部资金假设9.6.5经营期与折旧年限一致假设9.6.6时点指标假设9.7赢利能力分析9.7.1动态盈利能力分析9.7.2静态盈利能力分析9.8盈亏平衡分析9.9财务评价9.10社会效益分析9.10.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9.10.2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要求9.10.3 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建设拉动大量就业9.10.4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第十章汽车电动天窗生产建设项目风险分析10.1 政策风险及其规避方法10.2 市场风险及其规避方法10.3 竞争风险及其规避方法10.4 经营管理风险及其规避方法10.5 成本风险及其规避方法10.6 财务风险及其规避方法10.7 融资风险及其规避方法10.8 社会风险及其规避方法第十一章结论11.1结论11.2建议。

中国电力供需情况及展望

中国电力供需情况及展望

中国电力供需情况及展望一.概况近几年中国电力供需十分紧张,很多地区拉闸限电,之因此出现这种情况要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去分析。

从需求方面看,电力消费量从2000年开始,恢复了较快速度的增长,且呈后加快态势。

下表示出从1995年开始至今年1~9月份全国电力消费增长的情况:从表中我们能够看出从1995~1998年电力增长率呈现一个逐年下降的过程,1999年过渡,从2000年起呈强劲增长态势。

电力增长率的波动态势反映的是经济运行的规律,这一点已为大多数国家的实践所证明。

也为我国的实际所证明。

从2002年开始,我国工业用电的比重呈缓升之势,工业中的要紧门类如采掘业、食品、烟草业、纺织业、化工业、建材业、黑色冶金业、有色冶金业与机械制造业,与服务业中的餐饮、商住业、公用事业的用电陡增,特别以建材、化工、黑色、有色四大高耗电产业的用电增长更甚。

我们从下表能够看出,工业用电比重与四大耗电产业用电比重的变化情况:到2004年末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43878万千瓦。

其中水电10379万千瓦,比重23.65%,火电32727万千瓦,比重74.58%,核电683万千瓦,比重1.55%,其他88万千瓦,要紧是风电比重很小。

全国发电量21770亿千瓦时,其中水电323亿千瓦时,比重14.85%,火电18010亿千瓦时,比重82.72%,核电504亿千瓦时,比重2.31%,其他20亿千瓦时,比重只有0.09%。

火电特别是燃煤火电仍是电力的要紧供给者。

2004年全年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厂利用小时达到5460小时,比2003年增加了215小时,其中水电3374小时,增加135小时,而火电5998小时,增加了221小时,反映了电力资源稀缺程度。

全国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到878273公里,35千伏及以上变压器的总容量达到193488万千伏安,同比分别增长3.88%,9.36%,低于发电设备增长速度。

全国分成六个区域电网,其规模如下:2004年全国新投产机组5100万千瓦,其中水电968万千瓦,火电4058万千瓦,核电65万千瓦,其他9万千瓦。

00054_自考管理学原理_多项选择题

00054_自考管理学原理_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1.1.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在组织中应承担的责任包括A.管理一个组织B.管理管理者C.管理工作和员工D.决策E.计划【ABC】1.2.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A.科学性B.艺术性C.自然属性D.社会属性E.实践性【CD】1.3.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包括A.生产力方面B.生产关系方面C.上层建筑D.经济基础E.社会关系【ABC】1.4.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一般方法有A.唯物辩证法B.直观法C.因果法D.系统方法E.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ADE】1.5.系统的特性有A.目的性B.交换性C.控制性D.相互依存性E.开放性【ABCDE】1.6.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是通过承担下列哪几项工作来实现管理任务的?A.计划B.组织C.人员配备D.领导E.控制【ABCDE】1.7.管理的基本特征有A.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B.管理的主体是被管理者C.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D.管理的任务是让工作的人们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E.各层次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是不同的【ACD】1.8.管理学的特点包括A.一般性B.特殊性C.多科性D.历史性E.实践性【ACDE】2.1.管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大致包括A.古典管理理论B.学习型组织理论C.管理理论丛林D.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E.战略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ABCDE】2.2.泰罗在管理方面的著作主要有A.《计件工资制》B.《车间管理》C.《科学管理原理》D.《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E.《管理的要素》【ABC】2.3.美国早期科学管理研究工作者哈林顿·埃默森提出了提高效率的12条原则,包括A.公平B.条件标准化C.奖励效率D.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E.严守规章【ABCDE】2.4.法约尔认为企业职能包括管理以及A.技术B.商业C.财务D.核算E.安全【ABCDE】2.5.法约尔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所提出管理思想包括A.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B.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C.管理的十四原则D.管理要素E.明确的分工【ABCD】2.6.以下属于法约尔管理十四原则的有A.分工B.统一指挥C.公正D.首创精神E.职权和职责【ABCDE】2.7.韦伯认为权利的形态有A.权威的权力B.传统的权力C.超凡的权力D.世俗的权力E.理性合法的权力【BCE】2.8.厄威克的十条原则包括A.目标原则B.专业化原则C.协调原则D.一致性原则E.平衡原则【ABCDE】2.9.团体行为介于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之间,主要包括A.团体动力B.信息、交流C.团体阻力D.团体的心理素质E.团体及成员的相互关系【ABE】2.10.狭义的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学的内容有A.个体行为理论B.社会行为理论C.团体行为理论D.组织行为理论E.经验行为理论【ACD】2.11.管理理论丛林包括的主要学派有A.管理科学学派B.社会技术系统学派C.沟通中心学派D.经验或案例学派E.权变理论学派【ABCDE】2.12.怀特·贝克提出的企业“组织法合力”包括A.职能规范系统B.职位系统C.沟通系统D.奖惩制度E.组织规程【ABCDE】2.13.沟通中心学派的代表人物有A.李维特B.赫伯特·西蒙C.韦弗D.香农E.纽曼【ACDE】2.14.战略管理中企业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包括A.变化B.稳定C.顾客方与生产经销方力量对比的逆转D.无所不在的竞争E.买方市场的存在【ACD】2.15.下面属于小质量观的是A.产品是制造的有形产品B.改进针对着公司绩效C.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D.协调者是质量经理E.质量管理培训集中在质量部门【ADE】2.16.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学习型组织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A.组织结构扁平化B.工作方式上讲求团队C.更加集权D.顾客成为关注焦点E.追求变革的组织文化【ABDE】2.17.卓越绩效标准的核心价值观包括A.领导作用B.以顾客为导向C.灵敏性D.管理创新E.系统的观点【ABCDE】2.18.绩效评价所需的数据和信息包括A.销售额B.员工C.顾客满意D.市场占有率E.产品和服务质量【ABCDE】3.1.组织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可以分为A.一般环境B.微观环境C.具体环境D.抽象环境E.特殊环境【AC】3.2.下列属于企业表层文化的有A.职工风貌B.规章制度C.产品形象D.厂貌E.厂旗【ACDE】3.3.组织具体环境主要包括A.顾客B.分销商C.供应商D.竞争者E.合作伙伴【ACD】3.4.供应商影响组织的基本因素是A.质量B.价格C.交货期D.信誉E.服务【ABC】3.5.研究表明,一个人的道德发展经历A.前惯例阶段B.后惯例阶段C.惯例阶段D.原则阶段E.超惯例阶段【ACD】3.6.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包括A.管理者个人特征B.组织结构C.组织文化D.道德问题的强度E.组织规模【ABCD】3.7.组织的宏观环境包括A.经济环境B.政治和法律环境C.社会文化环境D.科技环境E.全球化环境【ABCDE】4.1.计划工作,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具体内容包括A.做什么B.何时做C.何地做D.何人做E.如何做【ABCDE】4.2.按企业的职能,管理计划可分为A.生产计划B.劳资计划C.安全计划D.财务计划E.人员培训计划【ABCDE】4.3.按计划的内容分类,管理计划可分为A.专项计划B.综合计划C.生产计划D.供应计划E.财务计划【AB】4.4.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可分为A.目标B.战略C.政策D.规划E.使命【ABCDE】4.5.计划工作的原理包括A.限定因素原理B.许诺原理C.灵活性原理D.改变航道原理E.权责一致原理【ABCD】5.1.目标的属性有A.纵向性B.突破性C.多样性D.时间性E.可考核性【ABCDE】5.2.企业组织目标的SMART特性是指目标一定要A.具体明确B.可以测量或度量C.可以实现D.时间限定E.目标之间相互关联【ABCDE】5.3.组织目标的基本层次包括A.环境层B.部门层C.组织层D.个人层E.专业层【ACD】5.4.对工商企业来说,通常在以下哪些方面设立目标A.市场地位B.创新和技术进步C.生产率D.物质和财力资源E.利润率【ABCDE】5.5.目标管理形成的理论基础是A.管理过程理论B.科学管理理论C.战略管理理论D.行为科学理论E.全面质量管理理论【BD】5.6.目标管理的步骤包括A.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B.组织实施C.检查D.评价E.修正【ABCD】5.7.战略制定是组织战略管理的一个主要环节,通常包括A.战略分析B.战略设计C.战略布署D.战略展开E.战略选择【ABCD】5.8.一般环境分析包括A.政治与法律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技术因素E.人为因素【ABCD】5.9.产业环境分析的内容包括A.产业组织分析B.一般环境分析C.市场细分D.外部环境分析E.竞争对手分析【ACE】5.10.波特提出的五种竞争力量包括A.潜在替代产品的开发B.供应商议价力量C.企业间竞争D.购买者议价力量E.潜在新竞争者的进入【ABCDE】6.1.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按范围可以分为A.外部前提B.定量前提C.定性前提D.内部前提E.一般前提【AD】6.2.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按控制程度可以分为A.不可控的B.部分可控的C.可控的D.失控的E.完全可控的【ABC】6.3.从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看A.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B.决策是主管人员的首要工作C.决策是管理的基础D.决策只是最高层领导的事情E.决策是行为的选择【ABC】6.4.按决策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决策分为A.肯定型决策B.非肯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战略决策E.科学决策【ABC】6.5.按决策的依据分类,可以分为A.经验决策B.科学决策C.战略决策D.程序化决策E.非程序化决策【AB】6.6.决策有效性标准的代表性观点有A.最优决策B.满意决策C.合理决策D.理性决策E.有限理性决策【ABCDE】6.7.预测的方法有A.外推法B.时间序列分析法C.因果法D.直观法E.回归分析法【ABCDE】6.8.德尔菲法的要点是A.统计归纳B.沟通反馈意见C.不记名投寄征询意见D.多次反复意见E.记名投寄征询意见【ABDE】6.9.下列属于时间序列预测法的有A.单纯外推法B.移动平均法C.指数滑动平均法D.周期变动分析法E.回归分析法【ABCD】6.10.主观决策法的特点包括A.方法灵便,通用性大B.需要运用较复杂的数学工具C.特别适合方案的比较和评价D.特别适合于非常规决策E.容易受决策组织者个人倾向的影响【ADE】6.11.最优决策的条件包括A.问题清楚明确B.目标单一明确C.所有方案已知D.偏好清楚、一致、稳定E.没有成本时间约束【ABCDE】7.1.从组织工作内容来看,组织工作包括了A.职位设计B.职权设计C.横向设计D.纵向设计E.组织机构的协调【ABCDE】7.2.各种类型的组织所采用的技术一般分为A.单件或小批生产技术B.IT技术C.大批量或集中生产技术D.连续流程性生产技术E.机电一体技术【ACD】7.3.组织的生命周期包括A.诞生B.青年阶段C.壮年阶段D.成熟阶段E.启蒙阶段【ABCD】7.4.组织的战略可以划分为以下哪几个层次?A.整体战略B.局部战略C.事业层战略D.备选层战略E.职能层战略【ACE】7.5.组织工作的特点有A.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B.组织工作是静态的C.组织工作是动态的D.组织工作是与生产力直接相关的E.组织工作要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ACE】8.1.为了克服过度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弊端,职位设计趋向于A.职位扩大化B.职位轮换C.职位丰富化D.工作团队E.职位细分化【ABCD】8.2.提出职位特征模型的学者有A.阿尔弗雷德·斯隆B.格莱戈·奥海姆C.安东尼D.格拉丘纳斯E.理查德·哈克曼【BE】8.3.职位的激励潜力分数(MPS)得分越高,将越能影响人们的A.动机B.绩效C.进取心D.满意感E.归属感【ABD】8.4.理查德·哈克曼和格莱戈·奥海姆提出的职位特征模型包括的要素有A.技能多样性B.任务同一性C.任务重要性D.自主性E.反馈【ABCDE】8.5.组织的下层又称为A.经营管理层B.操作层C.战略决策层D.执行管理层E.最高经营管理层【BD】8.6.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包括A.授权B.计划C.组织的稳定性D.问题的种类E.组织沟通的类型及方法【ABCDE】8.7.格拉丘纳斯理论区分的三种类型的上下级关系是A.直接的单一的关系B.平行的关系C.直接的多数关系D.交叉关系E.间接的多数的关系【ACD】8.8.假设A有B,C,D三个下属,那么在交叉关系中,下级彼此打交道中则有A.B对C;B.B,C对D;C.D对B;D.C对B;E.B对C,D【ACD】8.9.变量依据法中影响管理人员管理宽度的关键变量有A.职能的相似性B.职能的复杂性C.地区的相似性D.计划的工作量E.协调的工作量【ABCDE】8.10.按职能划分部门的优点有A.充分发挥专业职能的作用B.使管理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基本业务上C.简化了训练工作D.有利于综合管理者的培养E.加强了上层控制手段【ABCE】8.11.直线一参谋型组织结构适合于A.小型组织B.现场管理C.跨国公司D.大型组织E.中型组织【AE】8.12.直线一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结合了下列哪些组织结构的特点A.直线型B.职能型C.直线一参谋型D.矩阵型E.扁平结构【BC】9.1.组织内的职权类型有A.直线职权B.直线一参谋职权C.参谋职权D.职能职权E.直线一职能参谋职权【ACD】9.2.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主要包括A.决策的重要性B.组织的规模C.组织的历史D.最高主管的人生观E.组织的变动程度【ABCDE】9.3.委员会管理的优点包括A.集思广益B.协调C.防止职权过于集中D.加强沟通E.代表集团利益【ABCDE】9.4.委员会管理的缺点包括A.耗费时间和成本高B.妥协与犹豫不决C.职责分离D.一个人或少数人占支配地位E.责任明确,效率较高【ABCD】9.5.个人管理的优点有A.责任明确B.行动迅速C.职责分离D.效率较高E.灵活性大【ABD】9.6.衡量集权与分权程度的标志有A.决策的目标B.决策的数目C.决策的重要性及其影响面D.决策者的工作风格E.决策审批手续的简繁【BCE】10.1.变革中抵制或反对的原因主要包括A.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B.对于可能失去个人利益的选择C.不认为变革符合组织的最佳利益D.力场分析E.对变革的怀疑【ABC】10.2.工业经济时代,职能分工原则的优势在于A.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B.有利于专门知识积累C.有利于同行之间的交流D.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E.有利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ABCD】10.3.六西格玛管理中的MAIC循环,是指A.改进B.测量C.管理D.控制E.分析【ABDE】10.4.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包括A.系统化管理B.持续改进C.以事实为依据D.全员参与E.面向过程的管理【ABCDE】10.5.对业务流程再造的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A.韦伯B.迈克尔·哈默C.康采恩D.詹姆斯·钱皮E.哈罗德·孔茨【BD】10.6.管理者所能变革的领域或对象包括A.结构B.技术C.融资D.人员E.环境【ABD】11.1.人员配备的目的是A.实现组织既定目标B.实现组织战略目标C.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D.保证组织活动正常进行E.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ADE】11.2.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表现为管理者是A.指挥者B.建筑师C.集合者D.执行者E.倡导者【ABCD】11.3.目前国外常用的明确职务的方法有A.对比法B.比较法C.职务系数法D.时距判定法E.分类法【BCD】11.4.职务系数法的采用需A.选择好职务系数B.确定职务系数的权数与分值C.用数字表示各种系数D.利用时距长短对时距价值进行评价E.利用变量对时距进行评价【ABC】11.5.“指标图表”个人能力分析法是从____等方面对各种职务进行评价。

积极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 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

积极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 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

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积极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堰市人民政府研究室邓勇军“十一五”以来,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致力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步伐加快。

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随着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区域和谐发展的功能定位更趋明晰,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呈现出加快向内地转移的发展趋势。

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积极抢抓当前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重大机遇,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十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既是当前全市上下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全市上下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十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十一五”时期,十堰对外开放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面临三大战略机遇。

一是国际产业和国际资本加速转移的机遇。

东风十堰基地继引进日产战略合作后,目前与瑞典沃1尔沃集团的战略合作谈判预期看好,为十堰利用外资、引进跨国公司提供了一次重大机遇。

二是沿海产业加快向十堰转移的机遇。

近期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推进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沿海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

十堰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具有较好产业基础和科教优势,具有资源密集、劳动力富集、综合成本较低的优势,对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三是十堰具有振兴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政策叠加的机遇。

众多优惠政策在十堰的实施与落实,必将会对东部产业向十堰转移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十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投资环境的较大改善,投资机会的不断增多,为进一步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2006年以来,十堰全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151个,投资总额56.35亿元,实际到资16.2亿元,占全市利用市外境内资金的31.1%。

从资金的来源地看,浙江、福建、江苏、北京四地的投资分列前四位,来自四地的投资项目个数122个,占80.8%,投资总额48.06亿元,占85.3%,到位资金12.68亿元,占78.3%。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产业发展政策的不断充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尤其是国家针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制定西部产业发展的指导原则,通过倾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重点推进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提高了西部产业竞争力,促进了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的工作重点之一。

2000年10月,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通知》指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之一,强调了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

该《通知》详细说明了如何具体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中涉及到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包括:中央有关部门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时,要充分体现对西部地区的支持;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有特色的高新技术及军转民技术产业化项目,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在农业等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增加对西部地区农业、优势产业、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农村电网改造贷款和优势产业贷款中金额较大的重点项目,由农业银行总行专项安排和各商业银行总行直贷解决;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生态林、草产出的农业特产品收入,在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先进技术设备,除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鼓励外商投资于西部地区的农业、矿产、旅游等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以及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支持符合条件的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支持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励和允许类产业的企业通过转让经营权、出让股权、兼并重组等方式吸引外商投资;积极探索以中外合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方式引入外资;鼓励在华外商合资企业到西部地区再投资,其再投资项目外资比例超过25%的,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对外商投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项目,适当放宽外商投资的股比限制;对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及出口创汇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国家在国外商业贷款指标安排上给予支持;围绕西部开发的重点任务,加强科技能力建设,组织对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加快重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等。

成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随着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各大城市的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本文分析了成都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提出了成都发展创意产业应该注重城市个性、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和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等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成都创意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创意产业的概念、发展。

(一)创意产业的概念。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于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并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13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

随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以及其他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有关创意产业的新观点。

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创意产业的真正内涵,学术界还有不少争论。

目前,我国创意产业的带头城市上海对创意产业的定义是指,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和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创造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为社会提供广泛就业机会并创造财富的产业,具体指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艺术、咨询策划和时尚消费等。

成都目前并没有提出明确的创意产业的概念,但在《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中提出目前重点发展四大行业:传媒业、文博旅游业、演艺与艺术业、创意设计业。

以此看出,成都目前对“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未作明确界定。

笔者认为,“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创意产业是在传统的文化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呈现与传统文化产业不同的新的产业形态,随着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产品中的创造性得以独立出来并创造财富,形成了以创意理念、创造性为核心的创意产业。

因此,创意产业不应该局限于文化产业领域,而应将制造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也划归于创意产业。

11.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产业分析

11.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产业分析

(二) 汽车工业发展受综合工业水 平制约
汽车工业要求所在区域具备广泛的 专业化协作条件。汽车工业的效率与与 之配套的企业效率有密切的关系。
(三) 受区域科技发展水平制约
汽车工业受区域新汽车产品开发能力、 企业管理体系创新、高质量劳动力状况的影
响十分明显。历史上,汽车生产和管理技术
的每一次突破都使世界汽车工业的总体规模
2.汽车工业额主要特征 第一,汽车工业前向关联效益大。它一 方面创造了巨额的产值,另一方面对相关产 业带动作用也十分明显。
第二,汽车工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公路、 城建等后向关联产业的发展。
第三,汽车工业的就业容量也十分庞大。 第四,汽车工业的负面外部性是汽车工 业发展中必须注意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 汽车工业的影响因素及其布局变化
(二) 消费型电子产品
消费性电子产品是最终需求型产品, 受需求收入弹性影响大。电视机消费市场 首先集中于居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
电视机市场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由于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新兴工业化国家 和东亚地区电视机需求大幅度增加。
三、技术、资本、劳动力、交通是重 要区位因子
(一) 半导体工业 (二) 消费性电子产品
(一)汽车工业发展受经济发展总体 水平制约
汽车工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工业部门,经 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社会投资能力的高低, 进而影响到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的发展有赖于适度规模的汽车市场 的支持,这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的多 寡和居民购买能力的高低,以及人、车、路综合 系统的状况有直接的关系。
埃及
原则禁止进口整车; 必须进口的整车实行许可证管理
图11.2
1900-1980年世界汽车生产份额的地域变动
(五)汽车生产进一步集中、新汽 车产品开发分散化并存

国际投资学chart中国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ppt课件

国际投资学chart中国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ppt课件
据测算,2005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为12.63%,偿债率为 3.07%,债务率为33.59%,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之比为19.07%。 上述债务警戒指标均在国际标准安全线之内。
2005年贸易、投资情况
2005年进出口总额142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3.2%。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 进口6601亿美元,增长17.6%。进出口相抵, 顺差达1019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99亿美元。
中国借用外资主要有四种方式: 政府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国际商业贷款 对外发行债券
(三)通过股票市场利用外资
我国通过股票市场利用外资的具体方式有: 中国企业在境内通过发行B股筹集外资 中国企业在境外直接上市筹集外资 中国企业在海外通过存托凭证间接上市筹集外
资 中国企业在境外买壳间接上市筹集外资 中国企业利用控股公司间接上市筹集外资。
3、加强外债管理的策略
改变多头管理体制,集中到权威的管理机构上 来。
加强外债的规模管理。外债的规模要与国民经 济对外债的承受能力相关联。
合理调整债务结构。目前我国的债务结构是借 款人选择的总和,缺乏计划性,因此,合理调 整债务结构很有必要。
第二节 我国的对外投资
一、我国对外投资概况
(一)我国对外投资的种类
2、对外间接投资(也称对外证券投资)。是指在国外债券市场上购 买中长期债券(中长期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或在股票市场上买卖 上市的外国企业股票等投资。
3、对外贷款。也是一种对外投资形式,包括发展援助、商业贷款 等。
(二)我国对外投资的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从1979年至1984年)。我国对外投资始于 1979年。投资领域最先是在承包工程、餐馆、金融 保险、咨询服务等行业,后来逐步发展到资源开发、 生产、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旅游等行业。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第一章:旅游政策概述1.1 旅游政策的定义与作用1.2 旅游政策的主体与分类1.3 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1.4 旅游政策评估与调整第二章:旅游法律法规体系2.1 旅游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2.2 旅游法律法规的构成与层次2.3 旅游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2.4 旅游法律法规的遵守与维护第三章:旅游行业管理政策与法规3.1 旅游行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与任务3.2 旅游经营者资质与管理3.3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3.4 旅游安全与突发事件处理第四章:旅游市场秩序与监管政策4.1 旅游市场秩序的重要性4.2 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的内容与方法4.3 旅游市场违规行为的查处4.4 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第五章:旅游者权益保护政策与法规5.1 旅游者权益的保护范围与内容5.2 旅游者权益受损的救济途径5.3 旅游者法律责任的认定与追究5.4 旅游者权益保护的制度创新与实践第六章:旅游产业发展政策6.1 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政策导向6.2 旅游产业政策的内容与实施机制6.3 旅游产业扶持政策与优惠政策6.4 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效果评估与调整第七章:旅游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7.1 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原则7.2 旅游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与实践7.3 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政策规定7.4 旅游环境污染的防治与法律责任第八章: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政策8.1 旅游人力资源的现状与需求8.2 旅游人才培养与引进的政策措施8.3 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体系建设8.4 旅游人力资源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第九章:旅游税收政策与财政支持9.1 旅游税收政策的作用与类型9.2 旅游税收政策的内容与实施9.3 旅游财政支持政策与资金渠道9.4 旅游税收政策与财政支持的效应分析第十章:旅游国际合作与交流政策10.1 旅游国际合作的意义与领域10.2 旅游国际合作的主要机制与组织10.3 旅游国际交流的政策措施与项目10.4 旅游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挑战与对策第十一章:旅游信息化政策与法规11.1 旅游信息化的重要性与趋势11.2 旅游信息化政策的内容与目标11.3 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支持与实施11.4 旅游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政策法规第十二章:旅游市场营销政策12.1 旅游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与策略12.2 旅游市场营销政策的内容与方法12.3 旅游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12.4 旅游市场营销效果的评估与优化第十三章:旅游标准化政策与法规13.1 旅游标准化的概念与作用13.2 旅游标准化政策的内容与体系13.3 旅游标准化制定的程序与实施13.4 旅游标准化评价与监督的政策法规第十四章:旅游规划与管理政策14.1 旅游规划的原则与方法14.2 旅游管理政策的内容与实施14.3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政策14.4 旅游危机管理与风险防范政策第十五章:旅游政策与法规的未来发展15.1 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与政策调整15.2 旅游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与发展15.3 旅游政策创新与实践探索15.4 旅游法规教育与公众意识的提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旅游政策与法规的相关内容,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11产业集聚与产业布局.

11产业集聚与产业布局.

11.2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内具有不同经济功能的产业部门的 组成及其比例关系。 区域分工要求,区域专门化产业,辅助 配套产业和非专门化产业。
15
11.2.1 区域专门化产业
以分工为基础,发挥区域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主 要为区域外提供产品的产业。主要指标:区位熵. (1)区位商(劳动力专门化率)= 某产业占本区域劳 动力数量的比例/全国该产业的劳动力数量占全国各 产业的比例。如果区位商>1,则说明是专门化分工产 业,越高,专门化越高。
7
11.1.3 产业集聚的成因
(3)获得便捷的信息传递和服务
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下,任何一个企业要想获得 竞争优势或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能够通过快速或便捷 的方式来获得竞争对手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各种信息, 以及产前、产中和产后的金融、保险、咨询、评估、 审计、会计、法律等方面的服务。 而特定产业或相关产业便捷化的信息传递和服务体系 又往往只有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才会存在。如,美国 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些大企业或跨国公司,往往将公 司总部或研发机构设在“硅谷”。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硅谷”是目前全世界 电脑软件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最密集的地区,可以最快 捷的方式和途径提供电脑软件业和信息产业的最新进 展情况以及各种配套的服务。
10
11.1.4 产业集聚的基本类型
(1)同产业集聚区
生产(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聚集。 这种产业聚集区的最大特征是:区内企业都是生产或经 营同类或同质产品,因而在同一市场上展开竞争时,不 仅相互之间可以及时、充分地共享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 款式等方面的信息,而且也可以进行原材料采购、研究 开发、制造技术和工艺、经营方法、贷款担保等方面的 交流与合作。 浙江省部分地区的产业聚集区基本上就属于此种类型。 杭州市桐庐县分水镇的笔业集聚区 , 集聚了制笔企业 632 家, 与制相关的企业 , 如模具制造企业 40余家 , 拉丝、弹 簧等配件生产企业 30 余家,原料材料供应企业 10 余家, 电镀、印花等加工企业20余家,另有各类工商户3000余家。 2003年销售到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各类笔达45亿支,销售 额111.5亿元,预计2005年达60亿支。

产业组织政策[1]

产业组织政策[1]

垄断是君 主就某种商品 的制造、进口 或销售而赐予 的专营权。
产业组织政策[1]
◎ 11.2.1.2 李嘉图的观点
2020/11/8
垄断是对稀 缺资源占有的产 物。
谁拥有了稀 缺的资源,谁就 具有了垄断地位。
产业组织政策[1]
◎ 11.2.1.3 古诺的观点
垄断并非是竞 争的完全对立面。 随着生产厂家数量 的增加,垄断就逐 步走向了竞争。
的报酬 价格变化不会加剧周期的不稳定
2020/11/8
产业组织政策[1]
11.1.2 产业组织政策的特征
11.1.2.1 二元性特征 11.1.2.2 行业性差异 11.1.2.3 时代性特征
2020/11/8
产业组织政策[1]
◎ 11.1.2.1 二元性特征
规模经济和竞争效益构成产业绩效上的 一对矛盾,也是产业组织政策上的两难选择。
11.4.2.1 企业兼并政策 11.4.2.2 企业联合政策 11.4.2.3 经济规模政策
2020/11/8
产业组织政策[1]
◎ 11.4.2.1 企业兼并政策(1)
企业兼并政策是指企业间的吸收合并, 这种合并过程使得被合并的企业成为合并 企业的一部分,从而失去了它原来独立的 经营实体的地位。
2020/11/8
产业组织政策[1]
◎ 11.2.1.4 马歇尔的观点
2020/11/8
一个人或 一个集团有权 规定所销售商 品的数量或销 售价格。
产业组织政策[1]
◎ 11.2.1.5 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观点
l 垄断的普遍意义是对供给的控制, 因之同时就控制了价格。 l 导致垄断的决定因素是产品的差 别化。
2020/11/8

2011年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最终)

2011年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最终)

2011年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宜昌市统计局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宜昌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克服了国际经济复杂曲折以及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变化的困难,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全市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质量与效益同步提升,结构趋于优化,民生日益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为“十二五”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40.69亿元,继2008年突破1000亿元后又突破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增幅为近7年来最高,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0.8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295.24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604.64亿元,增长14.5%。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4:57.5:31.1变化为11.2:60.6:28.2。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673元,增长15.7%。

图1 2007-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20072008200920102011亿元0153045%GDP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6.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3%。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5%。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8.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9%,生活资料价格上涨6.8%。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5%。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0%。

表1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0.58万人,比上年增加1.14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21.1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86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22.34千公顷,增加0.99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7.96千公顷,减少1.98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09.08千公顷,增加8.99千公顷;水果面积122.68千公顷,增加6.26千公顷;茶叶面积53.29千公顷,增加10.35千公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促进竞争导向的产业组织政策也称为广义 的“竞争政策”。
(三)产பைடு நூலகம்组织政策动态演变
•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日本的经验教训 • 政治影响与反垄断政策:美国反垄断政策演进 • 产业政策主导向竞争政策主导:中国的经验
(四)中国产业组织政策实践
• 产业扶持导向的产业组织政策及其危害 • 政策导向:竞争政策优先和基础性地位 • 具体政策:深化市场化改革,强化竞争政
策执法,建立竞争效应评估审查制度
谢 谢!
灵则政府不应介入。 • 不恰当政府干预会带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讨论问题
2008年以来中国产能过剩是如何形成的? 如何评价目前国家正在推行的供给侧改革?
(二)竞争导向产业组织政策
• 市场竞争导向的产业组织政策主要是指国 家的产业组织政策以反垄断法为核心,在 竞争性行业实行维护竞争的反垄断政策, 在自然垄断或行政垄断行业实行放松经济 管制、促进竞争自由和市场开放的政策。
11.2 产业组织政策类型及其绩效
产业组织政策概念界定
• 产业组织政策是政府为维护和促进市 场有效竞争,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结 果,而采取的对微观市场运行进行干 预的各种政策。
一、产业组织政策类型 产业组织政策类型
竞争限制型
竞争促进型
竞争维护型
约束垄断型
产业组织政策类型
经济赶超理论 可竞争市场理论
二、产业组织政策导向
有效竞争 (社会福利)
竞争导向
合理化导向
反垄断政策
经济管制 政策
产业组织优 化政策
(一)产业组织合理化政策
一、重点是追求规模经济
(1)企业兼并政策 (2)企业联合政策 (3)经济规模政策 (4)进入管制政策 (5)中小企业政策
合理化政策实施效果
• 成功案例不多,失败案例众多。 • 市场经济是一个自由选择的经济,没有市场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