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三单元第2课时认识物体西师大版

合集下载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认识物体(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认识物体(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认识物体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二单元分类,认识物体教学目标:1、经历根据色彩,形状,用途等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形成有条理整理事物的习惯2、能对简单的几何形体和图形分类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形,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立体图形进行简单的拼图,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54——57页。

练习6教学目的: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分类的方法2、感悟在生活中的应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难点: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分类的方法2、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出示54页图这幅图是什麽意思?你准备怎麽办?出示小猴整理后的房间,问:小猴整理得如何?二、谈话引入在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需要把一些东西分类,板书:分类新授那出6个三角形,5个圆,请你分一分,想怎样分?学生活动,动手分,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并扮演:按颜色按形状既按颜色又按形状每个小组把所有的铅笔放在一起,分一分说说你的方法二、课堂活动53页1小朋友的书包是怎样整理的?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学生说方法同桌交流三、课堂练习56——57页1——6课后记:第2课时教学内容:58页例1例2,59页——60页课堂活动1、2、3,练习七1、3教学目的: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和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对简单的几何形体进行分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学重难点: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请小朋友把课前准备的各种盒子拿出来,前面我们学习了分类,可以按颜色分,可以按形状分,……….今天,我们再来分一分,好吗?你可以自己分,也可以同桌,还可以小组分二、探索教学例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出示教具问:能将这些物体分成两堆吗?学生上台分讨论:他门是按什麽形状分的?你知道他们是什麽形状?板书:长方体,正方体老师画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联系实际,巩固认识你们带的里面有没有长方体,正方体?生活中还有那些是长方体?正方体?课堂活动1学生先说每个图形的名称,在连线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看一看,摸一摸,问:你如何辨认他们?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教学例2出示例2教具,学生分成两堆讨论:他们按什麽分类的?他们是什麽形状?板书:圆柱体,球老师画圆柱体和球联系实际,巩固认识你们有圆柱体吗?有球吗?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圆柱体,球?再观察圆柱体,求的形状,小结今天学习了什麽?三、课堂活动练习七1、3课后记第3课时教学内容:59页,例3,练习七2、4、5教学目的: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求利用这些物体搭积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根据不同的形状,搭出不同的积木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长方体,正方体,求和圆柱体学生辨认分小组,把带来的物体分类用橡皮泥做这些物体二、教学例3老师:我们手中有各种各样的物品,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来塔各种物体老师示范分小组活动全班展示三、课堂活动60页261页4猜用几个小的正方体可以把一个大的正方体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课后记:三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目的: 1、通过对单元主题图的观察和小棒数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丛中体会11——20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初步知道十位和个位,知道11到20各数的组成能认读写11——20各数,用11——20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2认识物体 西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2认识物体 西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2认识物体一、单选题1.请你帮助小红把放错的物品找出来.()A. B. C. D.2.下面图形是圆柱的是()。

A. B. C.3.从下图中哪个是圆柱( )A. B. C.4.()A. B. C.二、判断题5.下面的说法对吗?的形状是球()6.左边的水杯是圆柱体。

7.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

()三、填空题8.(按题中序号的顺序填写)(1)________号是正方体(2)________号是球(3)________号是圆柱(4)________号是长方体9.一分钱硬币是________体.10.观察填空。

圆柱的上面、下面是一样大小的________ 。

11.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

12.认一认,数一数,填一填.四、解答题13.想一想,为什么这样连,剩下的你会连吗?14.请你找出用右侧哪一个物体可以画出左侧的图形,用笔圈出来。

五、综合题15.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形状。

(1)在正面看到的是,它可能是________。

(2)在正面看到的是,它可能是________。

六、应用题16.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相等,都是4厘米。

如果将高去掉2厘米,这个长方体就成为一个正方体,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图中橡皮放错了,因为其他的都是正方体,而橡皮不是.2.【答案】B【解析】【解答】图中B是圆柱【分析】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有尖尖的点,无法滚动。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有尖尖的点,正方体也无法滚动。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圆圆的,平平的;圆柱如果“躺”在桌子上,它能够滚动,如果立在桌子上,它就不能滚动。

球是圆圆的,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地滚动。

所以图中B是圆柱。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图形的分类及识别。

3.【答案】B【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第一幅是正方体,第二幅图是圆柱,第三幅图是长方体,故选择第二幅。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物体-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物体-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物体西师大版教案:认识物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三章“认识物体”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和识别各种基本的几何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体等;理解物体的特征,如面、边、角等;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认识和识别各种基本的几何物体;2. 理解物体的特征,如面、边、角等;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和识别各种基本的几何物体,理解物体的特征。

难点: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体等几何物体模型;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组几何物体模型。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物体,引导学生发现和识别不同的几何物体。

2. 讲解与示范:教师展示各种几何物体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体等,边展示边讲解物体的特征,如面、边、角等。

3. 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己的几何物体模型,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关于识别几何物体的题目,让学生当场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各种几何物体的名称;2. 物体的特征,如面、边、角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列举出你身边的几种几何物体,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答案:1. 课本、文具盒、椅子等都是几何物体,它们的特征如下:课本:长方体,有6个面,12条边,8个角;文具盒:长方体,有6个面,12条边,8个角;椅子:长方体,有6个面,12条边,8个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各种几何物体的认识和识别情况良好,但在用简单语言描述物体特征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更多的几何物体,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数学一年级上西师大版3-2认识物体同步课件(20张)

数学一年级上西师大版3-2认识物体同步课件(20张)

长方体
正方体
猜一猜
在小朋友的描述下,你 能说说你摸到的是什么物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说一说
说一说你带来的是什么 物体?我们周围有很好他们 的物体呢?你也来说说……
下图中有哪些图形?
长方体有( 3 )个,正方体有( 2 )个, 圆柱有( 2 )个,球有( 2 )个。
智力大比拼
听好: 哪些物体只有平平的面,没有弯曲的面? 哪种物体只有弯曲的面,没有平平的面? 哪种物体既有平平的面,又有弯曲的面?
认识物体
引入
分一分
玩一玩*
猜一猜
说一说
比一比
引入
猜一猜,魔术布下面是什么?
机器人想说:
分一分
老师也来考考你们,把 玩具分类,并说说你的分法 给其它小朋友听。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介绍你的好朋友
你们愿意和他们做好朋友 吗?来,说一说你有 什么感觉?
比比谁快 球
长方体
圆柱
正方体
圆柱
长方体

小朋友,
今天我们就学 到这咯,记得 复习功课, 再见!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2认识物体 西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2认识物体 西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2认识物体一、单选题1.这是什么图形?A. 圆柱体B. 长方体C. 圆形2.一个正方体,如果把它的棱长缩小4倍,它的表面积就缩小( )。

A. 4倍B. 8倍C. 16倍3.选择题(1)下图中()是圆柱。

A. B. C.(2)下图中()是球。

A. B. C.(3)下图中()是长方体。

A. B. C.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A. 21600平方厘米B. 150平方厘米C. 125立方厘米二、判断题5.下面的说法对吗?的形状是圆柱体()6.立体图形的顶点数+面数﹣棱数=2.7.是圆形的。

三、填空题8.看一看,数一数.9.仔细观察,上面的图形是下面哪个图形的展开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10.观察右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11.认一认,数一数,填一填.四、解答题12.把不一样的图形用“\”划去。

(1)(2)(3)13.在表中填“能”或“不能”.五、综合题14.数一数,填一填。

(1)长方体有________个,正方体有________个。

(2)圆柱体有________个,球有________个。

(3)圆柱体比长方体多________个。

(4)能滚动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六、应用题15.一个实验室长12米,宽8米,高4米。

要粉刷实验室的天花板和四面墙壁,除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3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用石灰0.2千克,一共需要石灰多少千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圆柱体的特点【分析】考查了图形的分类2.【答案】C【解析】【解答】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分析】(棱长÷4)×(棱长÷4)×6=(棱长×棱长×6)÷16,所以面积缩小了16倍。

因为面积是棱长乘以棱长,所以,要缩小4的平方。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时 认识图形-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时 认识图形-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时认识图形-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几何图形的能力。

教学难点: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分。

2. 圆柱和球的区分。

教学准备:1. 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2. 准备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教师出示一个圆柱和一个球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如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和球的特征,如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几何图形的特征。

4. 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几何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几何图形的特征。

四、拓展延伸(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辨认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实物中几何图形的特征。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的特征。

2. 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2认识物体 (含答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2认识物体 (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2认识物体一、单选题1.请你帮助小红把放错的物品找出来.()A. B. C. D.2.这个长方形由()个搭成。

A. 4个B. 3个C. 2个3.A. B. C.4.选出长方体( )A. B. C.5.( )最难堆起来.A. 球体B. 长方体C. 圆柱体D. 正方体二、判断题6.长方体、正方体、圆都是立体图形。

7.是圆形的。

8.左边的水杯是圆柱体。

三、填空题9.这是由________个圆柱体组成的。

10.数一数、填一填。

正方体有________个;圆柱有________个;长方体有________个;球有________个。

11.数一数,下面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________12.图中有________个。

四、解答题13.把右边的立体图形移到虚线的地方。

14.中间的图形是从哪里描下来的,用线连起来.五、应用题15.将三个棱长是5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接成一个大的长方体,拼接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图中橡皮放错了,因为其他的都是正方体,而橡皮不是.2.【答案】 B【解析】【解答】解:这个图形是由3个正方体搭成。

故答案为:B。

【分析】观察图形,依次数出正方体的个数即可。

3.【答案】 C【解析】【解答】解:圆柱体和球体有曲面,皆易滚动,所以AB不稳定。

故答案为:C。

【分析】圆柱和球都有曲面,这两种物体都是容易滚动的,因此包含这两个物体的都是不稳定的。

4.【答案】 A【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第一、二个是长方体。

【分析】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每个面是长方形,由此可知,第一个满足此条件。

其余两个图形分别为圆柱体和球体。

本题考查立体图形的分类及识别。

5.【答案】 A【解析】【解答】球体最难堆起来.选A.【分析】球是圆圆的,它没有平面,放在地上可以任意滚动,而且用力越大滚动越快.二、判断题6.【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长方体、正方体是立体图形,圆是平面图形,原题说法错误。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课件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课件
数学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
认识物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长方体
长长的,方方的 有8个尖尖的角 有6个面
正方形
方方正正的 有8个角 有6个面
圆柱体
长长的,圆圆的 从上到下,粗细相同 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
球 圆圆的
长方体 圆柱
正方体 球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长方体 :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 :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 :是直直的,上下一粗细,两头 是圆的,平平的;
球 :是圆圆的。
1、从左起,第( 3 )个是球,第(1 )个和第(6 )是正
方体。
2、球的左边第一个是( 圆柱 ),球的右边第一个 是( 长方体 )。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谢谢大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认识物体︳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认识物体︳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认识物体︳西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认识物体 | 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认识物体这一章节的内容。

我会向学生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然后,我会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触摸和观察,分辨和识别这些物体的不同之处。

我会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各种物体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1. 认识并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体,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2. 能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3. 能够通过触摸和观察,分辨和识别物体的不同之处;4. 能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和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体,以及能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触摸和观察,分辨和识别物体的不同之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实物模型,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还有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

学生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文具,如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些有趣的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我会向学生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3. 实践:我会让学生触摸和观察这些实物模型,让学生分辨和识别物体的不同之处。

5. 练习:我会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各种物体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用简洁的文字和图示,列出本节课所学的各种物体和它们的特征,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描述它们的特征,并尝试用图形表示。

答案:略2. 请学生和家长一起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并拍照留念。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2认识物体 西师大版(含解析)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2认识物体 西师大版(含解析)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2认识物体一、单选题1.请你帮助小红把放错的物品找出来.( )A. B. C. D.2.下面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是球体的有( )A. 水杯B. 乒乓球拍C. 足球3.选一选,不是球体的是()。

A. 乒乓球B. 足球C. 羽毛球4.图中共有()个正方体。

A. 3B. 4C. 5D. 6二、判断题5.下面的说法对吗?的形状是球()6.是很容易立住的图形。

7.圆柱上下两个面是不一样大小的圆。

()三、填空题8.数一数、填一填.一共有:9.长方体________个,正方体________个,圆柱________个,球________个。

10.数一数。

长方体有________个;正方体有________个;圆柱有________个;球有________个.11.下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你能画出在生活中见到的和它们形状相同的物体吗?试试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解答题12.判断下图中哪些是正方体,哪些不是.13.在长方体的下面画“○”。

五、综合题14.请按要求摸出正确的图形.(1)方方正正,每个面都一样,有尖尖的角,摸到的是________体。

(2)有尖尖的角,每个面不一样大,摸到的是________体。

(3)像个柱子,上下一样粗,两头圆圆的、平平的,摸到的是________体。

(4)圆圆的,能自由滚动,摸到的是________体。

六、应用题15.一个实验室长12米,宽8米,高4米。

要粉刷实验室的天花板和四面墙壁,除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3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用石灰0.2千克,一共需要石灰多少千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图中灯笼放错了,因为其他的都是长方体,而灯笼不是.2.【答案】C【解析】【解答】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是足球是球体.故选C.【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进行判断.圆柱体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底面是两个相等的圆,侧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3.【答案】C【解析】4.【答案】C【解析】【解答】图中共有5个小正方体。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认识物体》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认识物体》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认识物体》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物体,区分物体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方面的区别。

2.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用语描述物体,并以图形呈现出来。

3.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物体的基本概念,如大小、形状、颜色等。

2.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体,并且通过图形展现出来。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描述物体时,使用正确的形容词和动词。

2.如何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所描述的物体具体呈现出来。

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认识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特征。

2.通过观察不同的物品,将它们进行分类。

3.能够用语言和绘画方式描述物体。

教学方法1.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物体,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3.通过让学生描述不同物体的方式,帮助他们使用正确的形容词和动词进行表达。

教学步骤活动1: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了解物体的基本概念。

活动2:分类游戏1.教师将一些物品放在桌子上,要求学生将它们进行分类。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不同物品进行分类,并在黑板上呈现。

活动3:描述物体1.教师再次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进行描述。

2.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并在纸上绘制物体的图片。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认识了不同的物体,并能够用正确的形容词和动词对它们进行描述。

同时,通过分类游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得到了提升。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描述物体时会使用不太准确的语言,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加强。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教学课件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教学课件
角 有6个面
圆柱体
长长的,圆圆的 从上到下,粗细相同 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
球 比一比 和 有什么不同?
1、从左起,第( 3 )个是球,第(1 )个和第(6 )是正
方体。
2、球的左边第一个是( 圆柱 ),球的右边第一个 是(长方体 )。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谢谢大家
数学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
认识物体
• 1. 通过给同类物体涂色彩,使同学们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 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辨认这些物体。 2. 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 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你们能把形状相同 的物体用同一种色 彩表示吗?
长方体 圆柱
正方体 球
长方体
长长的,方方的 有8个尖尖的角 有6个面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2认识物体 西师大版(2014秋)(含解析)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2认识物体 西师大版(2014秋)(含解析)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认识物体一、单项选择题是长方体. 〔〕A. B. C. D.2.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宽、高都分别扩大2倍,那么它的外表积扩大〔〕倍A. 2B. 4C. 83.下列图中的图形各式由哪几个图形拼成的〔〕A. B. C.4.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高5分米的长方体纸盒,最多能放〔〕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

A. 24B. 12C. 15二、判断题5.下面的说法对吗?的形状是圆柱体〔〕6.判断题。

〔1〕电冰箱是长方体。

〔2〕羽毛球是球体。

〔3〕排球是圆形。

〔4〕电线杆是圆柱。

7.一张复印纸是长方体.〔〕三、填空题8.数一数.长方体有________个正方体有________个圆柱有________个球有________个9.数一数。

长方体有________个;正方体有________个;圆柱有________个;球有________个.10.数一数。

长方体________个;正方体________个;圆柱________个;球________个。

些物体可以得出右边的图形。

四、解答题12.连线.13.在稳定的图形下面画“√〞。

五、作图题14.用右边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六、综合题15.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形状。

〔1〕在正面看到的是,它可能是________。

〔2〕在正面看到的是,它可能是________。

七、应用题16.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相等,都是4厘米。

如果将高去掉2厘米,这个长方体就成为一个正方体,原来长方体的外表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2.【答案】B3.【答案】B4.【答案】A二、判断题5.【答案】错误6.【答案】〔1〕1〔2〕0〔3〕1〔4〕07.【答案】正确三、填空题8.【答案】3;2;3;19.【答案】4;3;5;210.【答案】3;2;3;411.【答案】C四、解答题12.【答案】13.【答案】解:五、作图题14.【答案】|六、综合题15.【答案】〔1〕正方体〔2〕球七、应用题16.【答案】解:4+2=6〔厘米〕长方形面积=〔4×6+4×6+4×4〕×2=128〔平方厘米〕答:原来长方体的外表积是128平方厘米。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物体(3)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物体(3)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物体(3)西师大版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经过观察、操作与讨论,使先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体会〝面在体上〞。

能依据它们的特征从详细的情境中区分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停止拼图。

2、进程与方法〔数学思索、处置效果〕培育先生的探求看法和协作肉体,在实际活动中发扬先生的想像力和发明性,开展先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与人协作的看法,培育与人协作的习气,树立自主探求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教学进程:活动1【导入】温习图形你能说出这些都是什么图形吗?〔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你看法这些图形吗?为什么下面这一排不叫正方体、长方体?教员手里的这个图形叫做球,你也可以把它叫做球体。

活动2【导入】游戏导入1、操作感知〔1〕分组活动。

让先生把外形相反的物体放在一同,教员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先生能够回答可分红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提醒概念。

教员拿出大小不同、外形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提醒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称号。

2、猜一猜猜猜看,教员手里的是一个什么图形?说出理由〔给出有长方形的一面〕生:长方体。

由于这个物体显露了长方形的一面。

猜猜看,教员手里的是一个什么图形?说出理由〔给出有正方形的一面〕生:正方体。

由于显露了正方体的一面。

猜猜看,教员手里的是一个什么图形?说出理由〔给出有圆形的一面〕生:圆柱体。

由于有圆形的一面。

猜猜看,教员手里的是一个什么图形?说出理由〔给出有球的一局部〕生:球体。

圆圆的。

有奖竞猜,教员手里的是一个什么图形?说出理由〔给出有正方形的一面〕生:正方体〔翻开给先生看,是一个长方体〕有奖竞猜,教员手里的是一个什么图形?说出理由〔给出有圆形的一面〕生:圆柱体。

〔翻开,是圆台〕有奖竞猜,教员手里的是一个什么图形?说出理由〔给出有球的一面〕生:球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2课时
《认识物体》
一、练习题
1.找出对应的物体长方体:
圆柱:
正方体:
球:
2.分一分。

(填序号)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3.填一填
(1)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

(2)比多________个。

(3)从左数,是第________个,从右数,是第________个。

4.数一数,每组图形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 ___
5.机器人。

有________个。

有________个。

有________个。

有________个。

6.下面是圆柱的是()。

①②③
7.正方体个数最多是()。

①②③
8.由4 个拼成的图形是()。

①②③
9.至少再放()个才能成一个大正方体。

A. 3
B. 4
C. 5
10.把最难搭的图圈起来。

11.把滚得最快的圈起来。

12.把能站稳的一组圈起来。

13.搭,用到了哪些图形?请圈出来。

14.能的画“√”,不能的画“×”。

________
15.把不一样的圈用“\”划去。

(1)
(2)
(3)
答案解析部分
一、练习题
1.【答案】解:长方体:左起第3个;
圆柱:左起第3个;
正方体:左起第1个;
球:左起第2个。

【考点】立体图形的分类及识别
【解析】【分析】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圆形,球体的面都是曲面;根据图形的特征判断即可。

2.【答案】解:长方体:③,⑥,⑧;正方体:①,⑦;圆柱:④;球:②,⑤
【考点】立体图形的分类及识别
【解析】【分析】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圆形,球体的面都是曲面;根据图形的特征判断即可。

3.【答案】(1)2;1;4;2
(2)2
(3)5;5
【考点】立体图形的分类及识别
【解析】【解答】解:(1)长方体有2个,正方体有1个,圆柱体有4个,球体有2个;
(2)圆柱体比长方体多4-2=2(个);
(3)从左数,皮球是第5个,从右数,正方体是第5个。

故答案为:(1)2;1;4;2;(2)2;(3)5;5【分析】(1)分别数出每种图形的个数;(2)用减法计算多的个数;(3)从两个方向分别数出位于第几个即可。

4.【答案】4;5;5;5
【考点】立方体的切拼
【解析】【解答】解:第一个有4个正方体;第二个有5个正方体;第三个有5个正方体;第四个有5个正方体。

故答案为:4;5;5;5【分析】数正方体的个数时可以分层数,一定要注意隐藏的正方体不能漏计。

5.【答案】8;1;2;3
【考点】立体图形的分类及识别
【解析】【解答】解:圆柱有8个,正方体有1个,长方体有2个,球有3个。

故答案为:8;1;2;3【分析】两条腿、两只胳膊、鼻子、脖子都是圆柱;身子是正方体;两只脚是长方体;头和头发上是球。

6.【答案】解:②是圆柱。

【考点】圆柱的特征
【解析】【分析】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圆形,第一个图形是圆台,第三个图形是球,第二个图形是圆柱。

7.【答案】解:①图的正方体个数最多。

【考点】立方体的切拼
【解析】【分析】①共7个正方体,②共5个正方体,③共6个正方体。

8.【答案】解:③是由4个正方体拼出的图形。

【考点】立方体的切拼
【解析】【分析】①由6个正方体拼成,②由5个正方体拼成,③由4个正方体拼成。

9.【答案】B
【考点】正方体的特征,立方体的切拼
【解析】【解答】解:要拼出大正方体,下层需要1个,上层需要3个,共需要4个。

故答案为:B【分析】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才能拼出一个大正方体,可以判断出下层和上层各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10.【答案】解:如图:
【考点】立体图形的分类及识别
【解析】【分析】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都有平面,都可以搭起来,两个球体是最难搭的物体。

11.【答案】解:如图:
【考点】立体图形的分类及识别
【解析】【分析】圆柱可以滚动,正方体和长方体不容易滚动,圆球是滚动最快的物体。

12.【答案】解:如图:
【考点】立体图形的分类及识别
【解析】【分析】球和圆柱都能滚动,因此这两种物体在下面是不能站稳的。

13.【答案】解:如图:
【考点】立体图形的分类及识别
【解析】【分析】先认真观察摆出的图形,结合图形的特点弄清楚用到了哪些图形即可。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4.【答案】√,√,×;×,√,√;√,×,×,√,×,×
【考点】立体图形的分类及识别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分析】只要有平面的都能站稳,只要有曲面的都能滚动,只有球能随意滚动。

15.【答案】(1)解:如图:
(2)解:如图:
(3)解:如图: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
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考点】平面图形的分类及识别,立体图形的分类及识别
【解析】【分析】(1)前面三个都是圆柱体,最后一个是长方体;(2)长方形是平面图形,长方体都是立体图形;(3)圆是平面图形,排球、篮球和足球都是立体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