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8f6160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9.png)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
则是特殊性。
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原理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连结。
一方面,普遍性微旨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
整体表现出,没特殊性就没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有赖于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
怎样特定,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存有共同之处,不涵盖普遍性的事物就是没的。
②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
合则是特殊性。
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49dceff4a7302768f993959.png)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开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处不在,无时不有。
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详细的,特殊的,即矛盾有其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分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分开共性的个性。
?
〔3〕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华,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的
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理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详细实际相结合的哲学根底,也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根底。
掌握这一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时代开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答题模板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b14934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3.png)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答题模板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实际、特色)。
3、矛盾就是普遍性+材料(经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即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二是矛盾存在于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这种属性关系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即“对立”。
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对立”的关系,所以它们才能够构成矛盾。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
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
![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https://img.taocdn.com/s3/m/0a3a0a4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6.png)
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
.答∶1.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
两者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2)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个性包含共性。
(3)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
(2)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
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
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b5b234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f.png)
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正确答案: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1)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2)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二者不能互相代替,尤其不能用普遍性代替特殊性。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二、原理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教材章节/页面:1-78,1-79。
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321d00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7.png)
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
则是特殊性。
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原理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连结。
一方面,普遍性微旨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
整体表现出,没特殊性就没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有赖于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
怎样特定,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存有共同之处,不涵盖普遍性的事物就是没的。
②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
合则是特殊性。
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f09543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b.png)
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1944719650e52ea551898d9.png)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的掌握唯物辩证法。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境界。
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06a87a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8.png)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一对辩证关系,它们在社会、自然、思维等各个领域都存在,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普遍性指的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无处不在;特殊性指的是矛盾在不同事物、不同领域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形式。
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存在的客观规律,而矛盾的特殊性则是不同事物的具体表现。
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切事物都是由矛盾构成的,矛盾贯穿于整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无论是自然界的事物,如水的分子中的氧元素与氢元素的矛盾、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矛盾,还是社会领域的事物,如阶级矛盾、经济矛盾等,都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表明,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无法被人为改变。
人们只能在矛盾的基础上进行调节与处理,促进事物的合理发展。
然而,矛盾的特殊性又体现了不同事物在矛盾中的具体表现和发展规律。
不同事物之间矛盾的内容、形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比如,在自然界中,水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矛盾,会导致水的蒸发和凝结。
而在社会领域中,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会导致社会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不同事物在矛盾中的特殊性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其特定的规律和趋势,不可简单地套用其他事物的经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为矛盾的特殊性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只有矛盾普遍存在,才有了事物发展的基础。
例如,生物体内外部环境的矛盾为生物体适应环境、发展壮大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同时,矛盾的特殊性也影响着矛盾的普遍性。
不同事物的矛盾在各自领域的表现,对整体的矛盾普遍性也产生着影响。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处理矛盾过程中,既要把握矛盾的一般规律,又要关注矛盾的具体特点。
对于普遍性矛盾,可以运用一般规律加以分析和处理;对于特殊性矛盾,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解决。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需要善于抓住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44e34ac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e.png)
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一)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内涵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是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
它的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
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产生了。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况:一是不同事物和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第三,构成事物的矛盾很多,每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从纵向来看,一个系统性矛盾的发展和逐步解决,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和阶段。
而且过程和阶段有长有短,但都有自己特殊的矛盾。
而且矛盾群中有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根本矛盾贯穿于事物的发展过程,决定着事物的本质。
主要矛盾是在矛盾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在每一对矛盾中,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只有如实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方法解决矛盾。
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二)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它们彼此不同: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其次,现实中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而个性只有与共性联系在一起才能存在,通过比较才能揭示出来。
没有背离个性的共性,也没有背离个性的共性。
同时,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由于事物的广阔范围和无限发展,它们在一个特定的场合和阶段是普遍的,但在另一个场合和阶段是特殊的。
(三)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所有事物的矛盾都有其特殊性。
只有认识了矛盾的特殊性,才能确定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才能找到事物发展的特殊原因和基础,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课件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0a424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11.png)
详细描述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对于实践创新 具有指导意义。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分 析和利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推动实践 创新。这种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 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从而提出更具创新性 的解决方案,推动实践的发展和进步。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经济发展中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要点一
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相互依存
共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依存,没 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反之亦然。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同作用于事 物的发展,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相互转化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一种特殊性的问题可 能在另一个领域成为普遍性问题,反 之亦然。
矛盾特殊性的意义
总结词
科技创新中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促进、相互转 化的关系。
详细描述
科技创新中,普遍性的矛盾表现为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 之间的矛盾,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技术方向;特殊 性的矛盾则表现为不同领域、不同技术之间的竞争与合 作,需要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技术创新的突破。
案例三:社会治理中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和方法解决问题。
创新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事物的特殊 性,可以发现新的规律和特点, 为创新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推
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04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 统一的意义
对认识事物的指导意义
总结词
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
详细描述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认识论意义在于,它使我们能够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通过理解矛盾的普遍性 和特殊性,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事物。
认识世界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cb4a15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9.png)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矛盾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现象,是驱动客观世界发展和活动的最主要力量。
科学家利用辩证法来解释和研究客观世界矛盾,其中最主要的视角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矛盾普遍性指的是客观世界中的矛盾可以被描述为一种普遍性,即在所有客观世界中,基本上都存在类似的矛盾。
例如,在世界上,同一个社会的人们可能会发生矛盾,即他们都有自己的利益,但利益常常会相互冲突,从而产生矛盾。
其次,矛盾的特殊性表明每一种社会矛盾都有其特定的特征。
有时,可能会有一些类似的矛盾,但这些类似的矛盾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不同的矛盾类型。
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利益矛盾,但它跟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利益矛盾有其不同之处。
因此,辩证法认为,客观世界中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两种相对性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
在解释实际问题时,人们不能忽略其中的普遍性,也不能忽略其中的特殊性;只有同时充分考虑到这两个方面,才能正确认识矛盾,从而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举个例子,当前中国社会存在一些利益矛盾,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有普遍性,但也有特殊性。
如果把它们当做难以解决的纷争来处理,很可能改变不了它们发展的趋势。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些矛盾,同时充分考虑它们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全面分析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找到有效解决的突破口。
因此,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
我们要正
确认识客观世界中的矛盾,就要同时充分考虑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将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握实际发展的趋势,实现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d29cd733d4b14e8524685a.png)
4、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又体现着普遍性;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的哲学根据.
"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个性,特殊性;"社会主义"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性,普遍性.一方面,中国的发展不论多么特殊,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共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一般只能在各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我们要建设中国模式,中国就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又是个性.我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实际上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是正确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课堂PPT)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8db43123f121dd36a22d8228.png)
思考:公孙龙的论断有无合理性?从哲学角度看
它错在什么地方?
.
6
判断:
1、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2、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3、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 4、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5、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6、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
7
试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分析我国 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普遍性
特殊性
想一想:下列做法的哲学依据
•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抓好典型”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搞好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广 •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特殊-概--括-普遍-指-导--特殊
.
10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
(1)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规 律。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
1பைடு நூலகம்
(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漫画中的病人能吃到他所说的“水果”吗?他在什 么问题上犯了错误?
.
2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
(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 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 性也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 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分析这个故事。
.
12
8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
中 国 人
黄 种 人
人
动 物
生 物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2)特殊性与普遍性在不同场合下可以转化
2、方法论: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 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特殊—普遍—特殊)。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560ce06bed5b9f3f90f1c85.png)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务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矛盾还具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属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互相转化。
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不切实际的教条经验主义。
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以“人”为例,如果没有具有各自特点的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也就没有了“人”这个普遍性了。
但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也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一种属性,性质上的关系。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所以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例如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虽然各有其特殊性,但它们都包含有共同的本质:他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内角和都是360度,即都是四边形。
其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由于事物范围的及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
反之,在这个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普遍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12cd38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15.png)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内容。
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而矛盾的特殊性则表现在不同事物、不同领域、不同历史阶段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既体现在矛盾的发展过程中,也体现在矛盾的解决和转化过程中。
矛盾的普遍性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在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中,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
这种矛盾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例如,在自然界中,存在着生与死、运动与静止、阴与阳等对立统一的矛盾。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劳动与资本的矛盾、阶级的矛盾、民族的矛盾等。
这些矛盾既是普遍存在的,又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与矛盾的普遍性相对应的是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不同领域、不同历史阶段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例如,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存在着不同的矛盾,不同的行业中存在着不同的矛盾,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着不同的矛盾。
这些矛盾既是相对特殊的,又是事物发展的具体表现。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为矛盾的特殊性提供了基础和条件,矛盾的特殊性又为矛盾的普遍性提供了具体表现和发展方式。
在矛盾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在矛盾的解决和转化过程中,需要根据矛盾的特殊性来具体分析和处理矛盾,同时又要把握矛盾的普遍规律,以便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总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内容,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只有正确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更好地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14737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5.png)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这一原理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矛盾的普遍性1.1 矛盾普遍性的内涵矛盾普遍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矛盾现象。
在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中,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普遍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正是因为矛盾的存在,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变化和进步。
1.2 矛盾普遍性的表现矛盾普遍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界中的矛盾。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矛盾现象,如生与死、寒与暑、潮汐涨落等。
这些矛盾现象推动着自然界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2)社会中的矛盾。
社会是由众多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导致了各种矛盾的产生。
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3)人类思维中的矛盾。
人类思维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存在着许多矛盾现象,如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自由与必然等。
这些矛盾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发展和进步。
二、矛盾的特殊性2.1 矛盾特殊性的内涵矛盾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矛盾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由于事物的性质、地位、作用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特殊性是事物发展的条件,也是事物发展的前提。
2.2 矛盾特殊性的表现矛盾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同一事物的矛盾。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条件下,其矛盾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也不同。
如一个企业,在发展初期,其主要矛盾可能是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而在发展壮大后,其主要矛盾可能变为管理与创新之间的矛盾。
(2)不同事物的矛盾。
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因此它们之间的矛盾也有其特殊性。
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等。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3.1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只有承认和把握普遍性,才能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特殊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2.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导下,去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理解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领悟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维方法。
能够运用这一原理具体分析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矛盾的困难。
过程与方法: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原理时,要通过典型的具体事例来搭桥,让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事物中领悟这一原理的真正含义。
同时又要能够运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一抽象的道理。
2.运用从特殊性到普遍性这一原理的方法解决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是对这一原理的最好运用。
老师的分析和引导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对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把这一知识同经济学知识结合起来,同历史学知识结合起来,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于知识的渴望是学好知识的内在动力,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2.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分析问题的习惯。
3.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重视实践的意识,这一原理所告诉学生的方法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方法等,有一个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求学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正是这一原理所要求的世界观境界。
二.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理解。
解决重点的最好办法就是运用这一原理所提供的方法论去解决问题,即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使学生对这一原理的认识一步比一步深入,一次比一次提高。
这就要求提供适应学生知识结构能够同化这一内容的事实材料,由浅入深,逐步分析,步步提高。
教学难点:不同的学生由于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法不同,对这一原理理解的深度会有很大的区别,因而不同学生理解的难点会大不一样。
一是对原理本身的理解最有可能构成学生学习的难点,这是由这一原理的高度抽象性所引起的。
而对于用这一原理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也可能成为学习这一内容的难点,因为知识的运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的紧密程度是制约他们能否顺利实现知识迁移的重要因素。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讲述故事:某病人要吃水果而不吃苹果、梨子的故事。
分析这一故事所体现的哲学道理:苹果、梨子是矛盾的特殊性,水果是矛盾的普遍性,水果只能存在于苹果和梨子之中,并通过苹果和梨子表现出来,没有苹果和梨子等特殊性的东西,也就没有水果这一普遍性的东西存在。
所以这一病人就犯了只看到矛盾普遍性而忽视矛盾特殊性的错误,因而闹出了一个大笑话。
(二)教学新课布置学习任务:自学教材第101页至102页的内容,明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并模仿水果与苹果、梨子的例子,自己再举一例,来分析这一道理。
例如:一和三的关系;书和《三国演义》、《红楼梦》的关系;商品与水果、玩具的关系;四边形与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等。
点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进行及时点评,帮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问题。
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的主张和见解,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
教师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这一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
如:三(1)班、三(2)班相对于夷陵中学来说,都是特殊性,或者说,夷陵中学是普遍性,但是相对于宜昌市教育来说,夷陵中学又成为了一个特殊性。
相对于湖北省来说,宜昌教育又是一个特殊性。
(如果学生此时提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不是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可以就这个问题进行回答,比较这二者的区别。
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概念,在实际运用中也最不容易辨别。
)布置学习任务:学生阅读教材第102页到10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任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方法论帮助?(一定要让学生自己从对教材的阅读中找到答案,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明确:对于认识事物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主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提供了许多科学的工作方法:如“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
学生讨论:如何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分析上述科学工作方法的正确性。
并举例说明。
(注:注意引导学生思维的方法,在语言的表述上一定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特别是对分析好的同学,可以把他们的答案供全体同学欣赏,分析他们好在什么地方。
) 分析:“一般号召”是从矛盾普遍性的角度提出来的,“个别指导”是从矛盾特殊性的角度提出来的,二者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结合。
“从群众中来”即从特殊性到普遍性,“到群众中去”即从普遍性再到特殊性。
这一方法正确地运用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一只麻雀”是矛盾的特殊性,从解剖这一只麻雀,可以了解所有麻雀的共性的东西,这就是从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工作方法。
“抓好典型”也是从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工作方法。
“典型”是特殊性,抓好典型,就是从特殊性中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到适合大家学习的东西,这样就达到了普遍性的效果。
例如:老师讲课,既要从全班同学的需要出发,讲大家都能够接受的知识,太难了不行,大部分同学听不懂,太容易了也不行,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又觉得听的没意思。
同时,老师又要对一些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这就是从特殊性的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
又如,请同学介绍好的学习经验,这是从矛盾特殊性的角度来处理问题的,但是我们又不能盲目地学习这一经验,又必须把这些经验同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否则就可能出现东施效颦的笑话。
(注:在这里一定不要用“差生”这个词,避免因自己的语言表述不当对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
在教师的眼里不应该有“差生”这个词。
如果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用到了差生这个词,还可以及时进行引导。
特别是对成绩相对好一点的同学来说,他们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对成绩暂时还没有达到优秀的学生存在一定的歧视。
)学习任务: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分析马克思主义同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道理,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道理。
方法指导:在上述问题中,哪些内容是矛盾的普遍性,哪此内容是矛盾的特殊性,二者为什么要结合起来才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原则和基本的方法,而不是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如果不能够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盲目地照抄照搬,就会犯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在方法指导时,要强调原理的语言表述尽量和事实结合在一起,不要死套书本的语言,最好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有时候可能逊色一些,但毕竟是学生自己思想的东西,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学生在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时候,有可能由于其知识储备不够,在表述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可以及时进行引导。
在这里,新教材和旧教材的区别可能反映的比较大一些。
因为在旧教材中,高一的内容是经济常识,而高三才是政治常识,所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可能还无法达到让学生自如地建构知识的水平。
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历史中所学到的相关知识。
如果学生在这里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以谁为主的问题,则可以运用矛盾的方法进行分析,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曾有学生提出,既然要发展市场经济。
为什么还要强调社会主义,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个问题可以暂时回避,因为在后面的教学内容中会仔细分析这个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可能影响到教学任务完成的效率。
也可以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让学生首先自己去研究和探讨,在下一节课时进行交流。
(三)教学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原理,两个方法,两个实际”来概括:一个原理就是“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两个方法,就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结合两个重要实际,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重大实际。
但是我们学习了这一内容之后,不仅仅是只解释这两个实际,而是要运用这一原理所提供的方法论,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问题、生活问题等。
学习重在运用,能够从解决书本所提供的两个实际,并扩展到解决众多的实际,这就是举一反三的道理,才是真正地学到了这一原理的精髓。
(四)知识运用1.分析下列成语或俗语是如何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白马非马。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
东施效颦。
2.仿写句子。
仿写的要求一是要语言优美;二是要有创造性;三是要能够体现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
通过这种创造性的劳动,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也能够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结束这一节课的学习,为他们下一节课的学习留下一种期望。
例句: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参考:成功的做法是相似的,失败的做法则各有各的原因。
附:板书设计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相互联结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观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方法论 科学的工作方法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具体实践 具体运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