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数和整数- 数数规则- 从1开始,依次加1,数到多少就写多少。

- 能够用整数解决的问题加法与减法- 加法的性质-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加法的应用- 合并数的大小: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加法的逆运算:a + b = a + c,那么 b = c- 减法的应用- 找出未知数:a - b = c,那么 b = a - c乘法与除法- 乘法的性质-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乘法的应用- 合并数的大小: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乘法的逆运算:a × b = a × c,那么 b = c(当 a 不等于 0 时)- 除法的应用- 找出未知数:a ÷ b = c,那么 b = a ÷ c分数的基本概念与分数的加减法- 分数的定义- 分子与分母的含义- 分数的比较- 分数的加法- 分数的减法长度和质量- 表示长度的单位- 米、厘米- 比较长度- 直接比较长度的大小- 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比较- 表示质量的单位- 克、千克- 比较质量- 直接比较质量的大小- 使用质量单位进行比较边和角- 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定义- 边的定义- 角的定义- 角的分类图形与对称- 直线对称和旋转对称- 图形的分类与特征-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面镜的使用- 平面镜的特点- 平面镜的使用方法排列与组合- 排列的概念与应用- 组合的概念与应用翻译数字- 1-100的数字翻译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阅读题目- 明确问题- 找出解决方法- 运算求解- 检查答案以上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整数1. 整数的认识整数是由自然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数集,表示正数和负数,用于计算和比较大小。

2. 整数的比较通过数轴比较整数的大小,掌握“越往右越大,越往左越小”的概念。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数轴上整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4. 整数运算的性质学习整数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理解整数运算的性质。

5.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运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整数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分数1. 分数的认识分数是指整数之间的比值,分子表示被分成的份数,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份数。

2. 分数的大小比较了解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分数比较的技巧和规律。

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分数运算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4. 分数的乘法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5. 分数的除法学习分数的除法运算,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式。

6. 分数和整数的混合运算综合运用分数的加减乘除,掌握分数和整数的混合运算技巧。

三、小数1. 小数的认识小数是指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小数点右边的数字表示分数部分。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小数点后数字的命名和规则。

3. 小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使用数轴和大小比较符号判断小数大小。

4.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技巧。

5. 小数和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能够相互转化和比较大小。

四、图形1. 平行线和垂直线了解平行线、垂直线的概念和特点,能够判断和画出平行线和垂直线。

2. 多边形了解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的特点和名称,能够识别和分辨不同的多边形。

3. 直角、钝角、锐角掌握直角、钝角、锐角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角。

4. 对称图形学习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能够找出图形的对称中心和完成图形的对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认识数位顺序表1、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例如:个级、万级、亿级。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都是(计数单位)。

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

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

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3、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7、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万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万);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亿位),计数单位是(亿);一个十二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亿位),计数单位是(千亿)。

二、读数的方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读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写数的方法(注意:一定要保证个级、万级都是四位数。

)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四、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先数位数确定位数相不相同)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五、数的改写1、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再将个级的四个0省略,换成“万”字。

2、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再将个级、万级的八个0省略,换成“亿”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本文为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旨在帮助同学们回顾本学期的研究内容,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包括一(个)、十、百、千、万……亿。

2、数位是指数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位置。

3、数级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等。

4、十进制计数法是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

数级和数位的区别在于,数位是指数字排列的位置,而数级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的概念。

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四、比较两个数的大小1、位数高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五、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对每段话进行了简单的改写,使其更加通顺易懂。

角的定义:当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形成的图形被称为角,其顶点为角的顶点,两条射线为角的边,符号为∠。

角的度量:角的单位为度,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记作1°。

量角器是将半圆分成180等份制成的,其中心和°刻度线用于量角的步骤,即将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度数即为量角器上的刻度。

角的分类: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根据旋转的角度不同,角可分为直角(1直角=90°)、平角(1平角=180°)、周角(1周角=360°)、锐角(小于90°)和钝角(大于90°小于18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等等,都是计数单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 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做数位顺序表,如下。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数级…亿级万级个级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5、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6、大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读数注意事项:“2”读作“二”;如果是大数的最高位是十位、十万位、十亿位……且最高位上的数字是“1”时,这个“1”不读,如125046读作“十二万五千零四十六”7、大数的写法: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写数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四位一级”,保证每级有四个数位,不够的要用0补足。

8、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9、写出所组成的数:对照数位顺序表把每个部分的数字分别写入,再用0补足。

如:10、大数的比较:①位数多的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目录2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4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5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7)11 第五单元三角形 ...................................................................................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 .. (13)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17)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20)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21)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3、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包括:1.数位和数级:数位是指在数字中,每个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占的位置。

而数级则是按照我国的计数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为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为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为亿级。

2.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读法是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零”。

写法是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3.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4.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末尾的4个,再加上一个“万”字。

5.不是整万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近似数:要将“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然后再加上“万”字。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四舍五入法。

如果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先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如果小于5,就把它和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如果等于或大于5,就先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数是应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最初有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

后出现了记数符号,即数字。

阿拉伯数字是现今世界通用的数字,它是印度人发明的。

自然数是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在计数单位方面,个(一)、十、百、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是十进制计数法的基础。

2.亿以上数的读写与改写方法十进制计数法是一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个十万是10个一万, 一个百万是10个十万, 一个千万是10个一百万, 一个亿是10个一千万。

小结: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数级。

数位。

计数单位。

数字表示整数部分千。

亿。

位千。

亿。

亿级万。

百十千。

位位位亿。

百十千。

位位位个级。

万。

个。

位千。

位。

万百。

位。

千十。

位。

百个。

位。

十一。

位。

一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 ①、从高位数读起, 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 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小结: ①、从高级写起, 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 就在哪一位上写。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小结: ①、位数多的时候, 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 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 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 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 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 就再比下一位, 以此类推, 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 哪个数大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小结:有时候, 为了读写方便, 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 要根据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来决定是“舍”还是“入”。

7、表示物体个数:自然数是1、2、3、4、5、6……,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 一级一级往下读, 级末尾的不读, 中间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研究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数级: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一千亿是一万亿。

2.数位: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向左,每四位为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与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位和十万位。

与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万位和十亿位。

3.亿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4.万以内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5.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多的数,这个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6.“万”作单位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7.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8.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来表示,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小的一位数是1.9.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0.亿以上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读完亿级的数,要加“亿”字,读完万级的数,要加“万”字。

每级末尾的都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

11.亿以上数的写法: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12.“亿”作单位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数的组成: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

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12.数级:数级是为了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逗号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是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位顺序表: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即满十进一)。

6.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8.亿以上的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9.亿以上的数的写法:(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10.两个数比较大小:(1)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整数
-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整数的比较大小
- 整数的加、减法
第二章:长度和重量
- 厘米、分米、米的换算
- 克、千克的换算
- 重量的加、减法
第三章:图形
- 点、线、线段、射线和角的基本概念
- 直线和曲线
-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认识
第四章:时间和钟表
- 时间的认识:分钟、小时、天、星期、月份、季节、年- 钟表的认识:整点、半点、刻钟、分针、时针
- 时间的计算:已知起始时间和经过的时间求结束时间第五章:加减法
- 个位数加减个位数
- 十位数加减个位数
-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 进位与借位
第六章:分数
- 半和四分之一
- 分数的认识:分子、分母
- 分数的大小比较
- 分数的加减法
第七章:几何图形
- 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和比较
- 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的认识和性质
- 三角形三边关系
第八章:数据和图表
- 柱形图、折线图的认识
- 数据的处理:最大值、最小值、范围
- 数据的统计:中心性数据、离散性数据、频数分布表
总结
本册数学内容包含整数、长度和重量、图形、时间和钟表、加减法、分数、几何图形、数据和图表等方面的知识点,是四年级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数学水平,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完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整理

(完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整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整理相关知识点:1、 要明确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三者的含义 :数级是指: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我们现在学到的有3个数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数位是指:个位、十位、白位、千位、万位……。

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白、千、万 ....... 。

三者一定要区分活楚,做题时才不会混淆。

易错题目如:亿级中所包含的 计数单位是(亿、十亿、白亿、千亿)。

▲ ▲▲▲万级中所包含的 数位是(万位、十万位、白万位、千万位)。

▲ ▲2、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 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判断题,如:(1)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V )(2) 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X )(3) 每相邻的两个数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X )3、 看数位表说一说数的组成:如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一千万是10个一白万;100个十万是一千万;一亿里有 100个白万' 要多练一练、说一说,尤其 说不是相邻的数位的数的组成。

4、 举例说一说大数的组成。

如:308 4000 0860是由3个白亿、8个亿、4个千万、8个白、6个十组成的;也可以说是由 308个亿、4000个万和861个一组成的。

(注意:个数用小写数字,单位用大写)5、 读大数时,遇到“读作”要写成大写的。

0的读法要特别注意,每级末尾 0不读,每级开头与中间,不管有几个都读一个零。

具体步骤分三步:先分级;再从高级读起,读完亿级,要加“亿”字,读完万级要加“万”字; 最后读一遍对照检查。

6、 写大数时,要牢记两个数位: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

写数步骤分三步:先看分几级;再对应数位分级写;最后读一读、检查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7、 比大小时,按照儿歌步骤做题:比大小,先分级,数位多的数就大。

数位相同从左比,数 字大的数就大。

数-、数与计数:(一)整数数位顺序表:万级 亿级个级 •数级计数字相同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全)
本文档归纳了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全部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
1. 数位及数的读写:
- 了解数位的概念及其位置价值;
- 能正确读写四位数及其以下的整数。

2. 数的比较与大小:
- 掌握比较运算符的含义;
- 能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确定它们的关系。

3. 数的顺序比较:
- 掌握比较三个以上数的大小;
- 能够按照顺序比较多个数。

4. 数的组成与拆分:
- 了解数的拆分与组成的概念;
- 能够将两位数拆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将两位数根据十位数和个位数合成。

5. 数的相等关系:
- 掌握相等的概念;
- 能够判断两个数是否相等。

6. 数量与长度:
- 了解数量的概念和长度的测量;
- 能够表示和读写长度。

7. 图形的分辨:
- 掌握图形的形状和名称;
- 能够分辨不同形状的图形。

8. 图形的绘制和填色:
- 能够准确绘制指定形状的图形;
- 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图形的填色。

9. 物体的重量比较:
- 了解重量的概念和轻重的比较;
- 能够比较物体的重量大小。

10. 货币的使用:
- 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面值;
- 能够正确识别各类硬币和纸币。

这些知识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孩子们可以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以下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
1. 数的认识和读写:
- 数的单位:个、十、百、千
- 数的读法和写法
- 用数翻译成汉字和用汉字翻译成数
2. 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 十以内的数字相加和相减
-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加法和减法
3. 十以内的连加和连减:
- 运用连加和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4. 十以内整数的大小比较:
- 十以内整数的大小比较
- 用“>”、“<”、“=”表示大小关系
5. 数量的估算和比较:
- 通过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判断大小关系
6. 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 通过增加和减少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7. 数的顺序和位置的认识:
- 数的顺序和位置的认识
- 数字游戏和排序
8. 百内数的认识和计数:
- 百以内数字的认识
- 百以内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 用图像和数字进行计数
9. 百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 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 通过实际问题运用加法和减法
10. 百内数的整十整百之间的关系:
- 整十和整百之间的关系
- 运用整十和整百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4、数位顺序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一(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

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分一级,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8、写数: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补足。

9、改写和省略(1)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0,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如:450000=45万去掉末尾的八个0,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如:200000000=2亿(2)省略去掉末尾的四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去掉末尾的八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用“四舍五入”法,要注意看清去掉部分的最高位,如果是5或比5大,要向前一位进一。

) 如:54340≈ 5万56070≈6万720023000≈7亿459800000≈5亿改写和省略的区别: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用=连接如:450000=45万200000000=2亿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用≈连接如:54340≈5万720023000≈7亿计算工具的认识:1、由我国古代发明的,沿用至今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2、算盘的上珠代表5,下珠代表1。

3、计算器上的按键:ON/C开关及清除屏键OFF 关机键 AC 清除键 CE 清除键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一、常用的长度和面积单位及进率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二、单位之间互化的方法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整数的认识1. 整数的定义:正整数、负整数、0。

2. 整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3. 整数的比较。

二、数的 read as1. 数的编码:一个数可以用一组数字来表示。

2. 数的读法:数的读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3. 数的写法:数的写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三、算数运算1. 加法: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相加。

2. 减法: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相减。

3. 乘法: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相乘。

4. 除法:正整数和0的相除。

5. 运算律: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四、分数和小数1. 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概念及其用途。

2. 分数的加减法:分母相同和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加减法。

3. 小数的定义:分数的运算和小数的定义及其运算。

4. 小数的读法:小数的读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5. 小数的写法:小数的写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五、长度、质量、容积的认识1. 长度:长度的定义、测量方法及表示方法。

2. 质量:质量的定义、测量方法及表示方法。

3. 容积:容积的定义、测量方法及表示方法。

六、几何图形1. 视图: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及其视图。

2.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3. 三角形: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4.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5. 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七、数据统计1. 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来源及其收集方法。

2. 数据的呈现:条形图、饼图、折线图及数据表的呈现方法。

3. 数据的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分布特征,以及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就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掌握基础知识,幸运的是,四年级数学内容并不是很难,只要认真学习,每一天都有新的进步。

下面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进一步总结:一、整数的认识整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数与计算1. 认识更大的数- 认识亿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和顺序。

- 学习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相应的比较方法。

2. 整数运算- 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 学习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

- 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了解乘法表和除法表。

3. 分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分数,了解分子和分母的概念。

- 学习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 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与整数的关系。

4. 小数的初步认识- 了解小数的概念,认识小数点。

- 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 掌握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简单转换。

二、量与计量1. 长度单位- 学习使用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

- 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面积单位-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厘米等。

- 学习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3. 体积与容积单位- 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 学习使用升、毫升等容积单位,并掌握其换算。

4. 质量单位- 学习使用千克、克等质量单位。

- 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图形与空间1. 平面图形-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平面图形。

- 学习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 立体图形-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等基本立体图形。

- 学习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 空间与方向- 学习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 掌握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

四、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

- 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图。

2. 初步概率概念- 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五、解决问题1. 应用题的解答- 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信息。

- 掌握解决简单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2. 逻辑思维与推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简单的数学推理。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每个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千、万。

亿都是计数单位。

3.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是个六位数。

5.按照我国的计数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3,4,5,6,7,8,9,10,…….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来表示,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公顷: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
第一单元、大数的熟悉
1、根据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例如:个级、万级、亿级.〕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都是计数单位.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 百、千.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3、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 千万位.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再根据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 最后再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七、数的产生
1、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
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2、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7、从右边数起,第5位是万位;第9位,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例如:〔2496|0000〕
2、读数时,要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要写大写数字.〕
二、单位换算〔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进率〕
1、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3、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4、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
5、平方千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算式运算与数轴归纳 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算式运算与数轴归纳 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算式运算与数轴归纳知识点归纳一、加法运算1. 加法的定义加法是一种基本的算术运算,用于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得出它们的总和。

2. 加法的性质- 加法满足交换律,即改变加数的顺序不影响最终的和。

- 加法满足结合律,即多个数相加时,可以先将其中两个数相加,再将结果与剩余的数相加,最终得到的和是相同的。

3. 加法的应用加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计算购物物品的总价、计算班级人数等。

二、减法运算1.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一种基本的算术运算,用于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出它们的差。

2. 减法的性质减法不满足交换律,即改变减数和被减数的顺序会影响最终的差。

减法满足结合律,即在多个数相减时,可以先减去其中一个数,再减去剩余的数,最终得到的差是相同的。

3. 减法的应用减法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应用,例如计算零钱的剩余、计算物品的折扣等。

三、数轴的运用1. 数轴的定义数轴是一个直线上的有序点集,用于表示不同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2. 数轴的应用数轴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和排序数值的大小,同时也可以用于表示加法和减法运算。

在数轴上,我们可以向右移动表示加法,向左移动表示减法。

四、知识点归纳- 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得到总和的运算。

-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的运算。

- 数轴是表示数值大小关系的有序点集。

- 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不满足交换律但满足结合律。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关于算式运算与数轴归纳的知识点归纳。

总字数:855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认识数位顺序表数⋯亿级万级个级级数千百十千百十位⋯亿亿亿亿万万万万千百十个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计一数⋯千百十千百十(单个位亿亿亿亿万万万万千百十)1、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例如:个级、万级、亿级。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都是计数单位。

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

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

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3、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5、10 个一万是十万; 10 个十万是一百万;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 个一千万是一亿。

6、10 个一亿是十亿; 10 个十亿是一百亿; 10 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7、从右边数起,第 5 位是万位;第 9 位是亿位。

二、读数的方法1、读数时,先分级。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例如:(2496|0000)2、读数时,要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

(要写大写数字。

)(一)、亿以内数的读法(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 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 0。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读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 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 0。

三、写数的方法(一)、亿以内数的写法(注意:一定要保证个级是四位数。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占位。

(二)、亿以上数的写法(注意:一定要保证个级、万级都是四位数。

)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占位。

四、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先数位数确定位数相不相同)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五、数的改写1、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2、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再将个级的四个0 省略,换成“万”字。

先分级,再将个级、万级的八个0 省略,换成“亿”字。

六、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5( 有 5、6、7、8、 9、) 向前一位进 1;<5(有 1、2、3、4、)舍去。

)1、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先找到万位,再根据千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2、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再根据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五、数的改写1、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2、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再将个级的四个0 省略,换成“万”字。

先分级,再将个级、万级的八个0 省略,换成“亿”字。

六、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5( 有 5、6、7、8、 9、) 向前一位进 1;<5(有 1、2、3、4、)舍去。

)1、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先找到万位,再根据千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2、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再根据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五、数的改写1、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2、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再将个级的四个0 省略,换成“万”字。

先分级,再将个级、万级的八个0 省略,换成“亿”字。

六、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5( 有 5、6、7、8、 9、) 向前一位进 1;<5(有 1、2、3、4、)舍去。

)1、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先找到万位,再根据千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2、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再根据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五、数的改写1、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2、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再将个级的四个0 省略,换成“万”字。

先分级,再将个级、万级的八个0 省略,换成“亿”字。

六、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5( 有 5、6、7、8、 9、) 向前一位进 1;<5(有 1、2、3、4、)舍去。

)1、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先找到万位,再根据千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2、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再根据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五、数的改写1、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2、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再将个级的四个0 省略,换成“万”字。

先分级,再将个级、万级的八个0 省略,换成“亿”字。

六、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5( 有 5、6、7、8、 9、) 向前一位进 1;<5(有 1、2、3、4、)舍去。

)1、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先找到万位,再根据千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2、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再根据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五、数的改写1、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2、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再将个级的四个0 省略,换成“万”字。

先分级,再将个级、万级的八个0 省略,换成“亿”字。

六、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5( 有 5、6、7、8、 9、) 向前一位进 1;<5(有 1、2、3、4、)舍去。

)1、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先找到万位,再根据千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2、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再根据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五、数的改写1、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2、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再将个级的四个0 省略,换成“万”字。

先分级,再将个级、万级的八个0 省略,换成“亿”字。

六、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5( 有 5、6、7、8、 9、) 向前一位进 1;<5(有 1、2、3、4、)舍去。

)1、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先找到万位,再根据千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2、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再根据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五、数的改写1、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2、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再将个级的四个0 省略,换成“万”字。

先分级,再将个级、万级的八个0 省略,换成“亿”字。

六、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5( 有 5、6、7、8、 9、) 向前一位进 1;<5(有 1、2、3、4、)舍去。

)1、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先找到万位,再根据千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2、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再根据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五、数的改写1、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2、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再将个级的四个0 省略,换成“万”字。

先分级,再将个级、万级的八个0 省略,换成“亿”字。

六、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5( 有 5、6、7、8、 9、) 向前一位进 1;<5(有 1、2、3、4、)舍去。

)1、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先找到万位,再根据千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2、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再根据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最后再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