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1课-原始社会课件
![第1课-原始社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f59bf758fb770bf68a558b.png)
国家
原始社会的解体
生产力的发展
产品 剩余
出现私有财产
原始 社会 解体 国家 产生
政府 军队 监狱 城墙
统治 阶级 标志
私有制产生
阶级 出现
奴隶制
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出现了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世界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埃及 印度
两河流域巴比伦
中国
希腊克里特岛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 人类的出现 (五百万年前)
雅智 典慧 娜及
厄
战
Ath
射术和光明神
阿波罗 Apollo
母系氏族公社与父系氏族公社比较表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相
1、都是按一定血缘关系结合在一
同
起的群体;2、都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
点
3、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
生产活动 妇女采集为主 不 同 点 社会活动 妇女占主导地位
男子从事农业和 畜牧业
3、人类起源的三个阶段: 猿 (
1
)
猿
类
阶
段
:
森
林
攀树的猿群
古
森林古猿生存年代距今大约3000多万年
(2)“正在形成中的人”阶段(南方 古猿):能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
南方古猿头骨化石
南方古猿生活想象图 南方古猿属于灵长目人科,生活在距今420多万年到100万年前之间。化石 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东海岸,包括南非、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从头 骨上看,已经具有人和猿的混合特征。
神话故事是( )
A. 宙斯的故事
B. 该亚的故事
C. 雅典娜的故事 D.厄瑞斯忒的故事
学习测评
C 1.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世界古代史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原始社会世界早期人
![世界古代史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原始社会世界早期人](https://img.taocdn.com/s3/m/221e75fa80eb6294dd886c30.png)
C.第三等级吠舍
D.第四等级首陀罗
27.(12分)回顾历史,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1)在古代史上,西欧曾两次处于统一的格局之下,一次是由罗马共和国扩张而来的
罗马帝国时期,另一次是由法兰克王国发展而来的查理曼帝国时期。罗马帝国哪一年建 立?法兰克王国著名宫相谁实行的什么制度,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分)
佛教:公元前6世纪,印度人释迦牟尼创立 三大宗教 基督教:1世纪左右,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
相传其创始人是耶稣。经典《圣经》 伊斯兰教:7世纪,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
毕达哥拉斯:数学家,提出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 古希腊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创立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等学科体系
阿基米德: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发现了比重原理和杠杆原理。
文 学 《荷马史诗》: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相传为盲人荷马所作。 《天方夜谭》(又译《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故事集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三分查理曼帝国
11.假如春秋时楚国国王到印度去旅游,对照印度的种姓制度,他发现自己竟属于
A.第一等级婆罗门
B.第二等级刹帝利
成了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4、9世纪,法兰克王国发展成查理曼帝国。843年,三分帝国,后来发 展为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个封建国家。
5、基督教会: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东罗马帝国
又称拜占庭帝国,11世纪封建制度确立。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帝国灭亡。 奥斯曼土耳其在16世纪中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帝国。
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教
往
1271年(中国元朝)意大利马可·波罗来华,在中国生活10多年,
2024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4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7571c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3.png)
2024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一、内容分析与整合(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单元,不仅是一段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学生历史观形成的重要基石。
它深入浅出地描绘了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壮丽画卷,引领着学生们踏上探索人类早期发展历程的奇妙之旅。
第一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如同历史的序章,缓缓拉开了人类故事的帷幕。
在这里,学生们将首次接触到关于人类起源的神秘传说,那些古老而遥远的故事,激发了他们对过往无尽的好奇与想象。
通过对早期人类体质特征、生产生活状况的探讨,学生们能够深刻体会到远古先民在恶劣自然环境下的生存智慧与不屈不挠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这一课让学生认识到,尽管时间跨度漫长,但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适应与创新,这是文明进步的永恒动力。
第二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则是一次对人类社会结构转型的深度剖析。
原始农业的诞生,不仅仅是生产技术的革新,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它促使人类从游猎生活走向定居农耕,为社会分工、私有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学生们将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理解到这一转变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将思考,技术进步如何影响乃至塑造我们的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
第三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则是将视角聚焦于中华大地,探索这片古老土地上文明的萌芽与成长。
黄河、长江流域的远古文化遗址,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也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生动例证。
这一课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文明的多源汇流,更激发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自豪感。
在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更加坚信,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共同财富的一部分,值得被尊重与传承。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讲述,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它让学生们在追溯过往的同时,也思考着未来的方向。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点背诵-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知识点背诵-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2812c2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c.png)
初一历史1-3课知识点复习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1、我国境内的古人类(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古人类距今时间发现地点共同点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云南元谋县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蓝田人距今约160万陕西蓝田郧县人距今约100万湖北郧阳2、北京人距今时间:约70万-20万年前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体质特征: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
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采集和狩猎为生。
学会使用火,能够保存火种结成群体生活,历史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①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②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③北京人使用火的来源:a大自然雷电生火b森林草木自燃起火c露天煤自燃起火d偶尔摩擦起火④北京人使用火的用途: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⑤北京人使用火的意义:火的使用改善了生存条件,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1、山顶洞人距今时间:约3万年前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类型:晚期智人。
生产生活:使用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会缝制衣服,会埋葬逝者有了爱美意识,过集体生活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1、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①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
②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初步发展的标志:定居生活、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
③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④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特点:a.数量多;b.分布广泛;c.呈现出星罗棋布、中原核心、多元一体的特点。
2、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河姆渡人半坡居民(仰韶文化早期遗址)生活流域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距今时间约7000年约6000年生活地点浙江余姚陕西西安房屋样式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耜磨制石器种植作物水稻粟饲养家畜猪、狗猪、狗手工业制作陶器(黑陶)、玉器、简单的乐器,懂得雕刻技术,使用天然漆等制作彩陶、乐器陶埙,会纺织、制衣等干栏式建筑和半地穴式圆形房屋:3、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项目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距今约7000-5000年距今约5900-4400年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下和淮河中下游地区代表半坡人、西坡人大汶口人社会特征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贫富分化出现了贫富分化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背诵提纲--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背诵提纲--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2a5ef3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8.png)
七上历史第一单元背诵提纲《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班级: 姓名:___________一、单元时空二、背诵清单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旧石器时代】Q1:关键句子与概念①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②化石、遗址、遗迹是研究早期人类的主要依据。
它们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③主要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④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Q2:我国境内的古人类代表是?分别起源于何时、何地?答: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1)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古人类生活年代发现地点共同点(生产生活)地位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蓝田人距今约160万年陕西蓝田/郧县人距今约100万年湖北郧阳/ (2)北京人、山顶洞人古人类生活年代发现地点体貌特征生产生活地位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如头部)①制作并使用打制石器②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③采集狩猎④群体生活①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②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模样和现代人相同,属于晚期智人①制作并使用打制石器②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③采集狩猎、捕鱼④集体生活,无贫富贵贱差别⑤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⑥会缝制衣服⑦有爱美意识/Q3: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的特点?答:①数量众多;②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等大河大江流域。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新石器时代】Q1:关键句子与概念①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Q2:新石器时代有哪些重要的历史遗址?答: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
Q3:我国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主要是哪两个?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发展得如何?原始居民河姆渡人【稻作农业】半坡人【仰韶文化】生活年代距今约7000年距今约6000年生活地区浙江余姚(长江流域)陕西西安(黄河流域)房屋干栏式房屋(原因: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干栏式建筑有利于通风防潮,防虫蛇猛兽)半地穴式房屋(原因:黄河流域气候寒冷干燥,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防寒保暖)农业农作物:水稻生产工具:①使用磨制石器;②骨耜农作物:粟、黍生产工具:①使用磨制石器畜牧业饲养以猪、狗为主饲养猪、狗等手工业(精神生活层面)制作陶器制作乐器骨哨制作玉器懂得使用天然漆会雕刻制作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制作乐器陶埙会纺织、制衣使用装饰品其他木结构水井渔猎Q4: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有何不同?文化类型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生活年代距今约7000—5000年距今约5900—4400年区域黄河中游地区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典型代表半坡遗址/社会特征①原始氏族社会的兴盛时期②早期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贫富分化③仰韶文化晚期,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出现明显的差别同一群体内部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原始手工业彩陶:在陶器表面绘出鱼、鸟、花等图案制陶技术有较大发展Q5: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答: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和磨制石器的发展。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03b5d54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9.png)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目标】①知道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时空观念)②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本概况,知道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③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古人类活动。
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美丽传说?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传说,中国神话说女娲用水和黄泥创造了人;西方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
果真如此吗? 如果不是,那么人类究竟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答案提示:古猿教师指导: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提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古猿经过漫长岁月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成现代人。
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早期人类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我国早期远古人类的活动。
环节二:整体感知1、先导阅读:阅读教材子目录,找出我国境内的主要古人类遗址并根据教材信息进行分类。
答案提示:教师指导: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而智人又可以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教师指导:【唯物史观】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古猿在走向人类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中哪一个是区分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答案提示:劳动→四肢分化→直立行走→双手解放→制造工具;会制造并使用工具是区分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
教师指导:恩格斯在他所写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阐明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科学论断,从而有力地说明了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原始社会》史前时期的人类PPT课件
![《原始社会》史前时期的人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1408db08a1284ac85043e5.png)
神创造了人,是对人类起源的错误解释,但这类传 说为什么能流传至今?多种渠道查阅资料,得出结论。
人类的出现
氏族社会 国家的产生
南方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
能人 直立人 早期智人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
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1.人类的出现 2.氏族社会
1.人类的出现
东方:女娲抟土造人
西方:上帝创造人类
科学证明: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1)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生活想象图
猿人遗骨化石发现地址之一 “露西”(Lucy)化石发现处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
(2)完全形成的人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北京人头骨及头部复原像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尼安德特人
山顶洞人 法国克罗马农人
晚期猿人和智人头骨比较
(3)人种的出现
晚
2.氏族社会
氏族,是按同一祖先的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社会集团, 是原始人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
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
想一想
?
原始人类为什么过群 居生活?
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 低下,仅靠个人的力量 无法生存下去。
从母系氏族发展到父 系氏族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是什么?
D.能采集果实
3.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 B.进化阶段不同 C.体貌特征不同 D.封建社会生活习俗不同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ppt课件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487d8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9.png)
意义
北京人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
距今约70 北京西南周口 万—20万年 店龙骨山上
用打制石器;采集 狩猎;使用火,会 保存火种;过群居
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 直立人遗址,为人类起 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
生活
证据。
1929年,中国学者裴文中发 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
壹·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1.外貌特征:
①前额低平 ②眉脊粗大 ③颧(quán)骨突出 ④鼻骨扁平 ⑤嘴部前伸 ⑥脑容量少
(1)生活状况: 采集、狩猎
观察图片,想一想北京人怎样获得食物呢?
贰·北京人 2.生产生活:
砍砸器
狩猎、劈砍木材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 称为“旧石器时代”。
刮削器
刮削木棒
尖状器
剥兽皮
(2)生产状况: 熟练地使用打制石器
贰·北京人 2.生产生活: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厚40多米。 还发现了成堆的灰烬、炭块和燃烧过的角、骨、石头以及大量 的树籽。
能制造工具, 知道用火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 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用打制石器;采集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
距今约70 北京西南周口 狩猎;使用火,会 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
万—20万年 店龙骨山上 保存火种;过群居 直立人遗址,为人类起
生活
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
证据。
距今约3 万年
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顶部
掌握钻孔技术和磨 制技术,有了审美 观念,会人工取火
①上肢与现代人相似
②下肢较上肢略长 ③能直立行走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贰·北京人 2.生产生活:
(1)生活状况: 群居生活,共同劳动
北京周口店遗址出土的 动物化石复原图片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dc07cdc76eeaeaad1f33049.png)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的人类第1课原始社会1、大约300万年前,非洲南方古猿(最早的人类)2、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3、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第二单元古代世界、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5、《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7、印度的种姓制度8、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被称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第3课古代希腊和罗马3、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的最高峰。
伯利克里改革5、布匿战争6、公元前27年,屋大维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延续了五百年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1、日本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2、阿拉伯国家的兴起: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
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阿拉伯成为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第5课欧洲封建文明8世纪前半期,查理·马特改革,建立采邑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第三单元古代东西方文明及其交往第6课古代的科学文化1、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2、楔形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3、象形文字:埃及人4、《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史诗作者:荷马5索福克利斯被誉为“语言大师”,他的《俄底浦斯王》颇为盛名。
6、《天方夜谭》是阿拉伯的第一部童话故事集,被称为民间口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里程碑”7、数学:阿基米德—古希腊学者,历史上贡献最大的数学家之一,提出杠杆原理;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8、建筑:希腊(帕特农神庙)罗马(古罗马竞技场)法国(巴黎圣母院)。
伊斯兰(麦加清真寺)第7课世界三大宗教1、佛教 2. 基督教《圣经》。
3.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古兰经》第8课文明的冲撞与融合1、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
2、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4、印度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传播它。
5、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1677470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e.png)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设计说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本课的教学意在使学生知道在没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时期,考古学家是根据什么来研究历史的。
面对刚刚步入中学的学生,教师应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时,可以利用表格或归类整理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认识。
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境内古人类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的生活年代及发现地点;了解北京人的发现、体质特征及生产、生活状况等基本史实,思考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2.识读《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学会从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概括我国境内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培养时空观念。
3.认识到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
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中国简史》(书目)。
2.影视作品:《给孩子的人类简史》(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让学生观看纪录片《给孩子的人类简史》,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知道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同时,教师提醒学生,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二、预习检查1.观察《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概括我国古人类遗址的分布特点。
2.说说北京人的生活年代、生活地点及生产、生活状况。
3.说说山顶洞人的生活年代、生活地点及生产、生活状况。
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导入: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
无论是中国的女娲造人,还是其他地区的相关传说,都属于神话传说。
那么,人类到底是如何起源的?谁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他们又是如何生活的?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搜集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七上历史期中背诵资料
![七上历史期中背诵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cc99de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0d.png)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一、单元时空二、背诵清单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旧石器时代】1.地位: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化石的作用:①化石(遗址、遗迹)是研究古人类历史和古环境变迁的重要证据;②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3.旧石器时代的特征:使用打制石器。
4.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作和使用工具。
5.我国境内的古人类代表是?分别起源于何时、何地?代表: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1)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2)北京人、山顶洞人6.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的特点和原因?答:特点:①数量多;②分布范围广,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等大河大江流域。
原因:这些地区气候适宜人类生存,自然资源丰富,利于渔猎和采集。
7.火的意义:学会用火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新石器时代】1.新石器时代的特征:使用磨制石器。
2.新石器时代有哪些重要的历史遗址?答: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
3.我国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主要是哪两个?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发展得如何?原始农耕居民河姆渡人【稻作农业】半坡人【仰韶文化】生活年代距今约7000年距今约6000年生活地区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黄河流域)房屋干栏式房屋(作用:有利于通风防潮,防蛇虫猛兽)半地穴式房屋(作用:保暖防风)农业农作物:水稻生产工具:①使用磨制石器;②骨耜(耕地)农作物:粟、黍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畜牧业饲养以猪、狗为主饲养猪、狗等手工业懂得使用天然漆会制作陶器(黑陶:猪纹陶钵)会雕刻技术(最早的象牙雕刻器)制作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制作乐器陶埙会纺织、制衣其他木结构水井弓箭,渔猎4.为什么半坡人与河姆渡人房屋类型不同?这能够体现出我国先民怎样的智慧?①不同原因:南北方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②先民智慧:适应自然、因地制宜5.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有何不同?(只背红色字体部分)文化类型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生活年代距今约7000—5000年距今约5900—4400年区域黄河中游地区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典型代表半坡遗址、河南灵宝西坡遗址龙山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后继者社会特征(了解)①原始氏族社会的兴盛时期。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课件精品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课件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c6abadf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9.png)
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所渗入,逐渐石化,称为“化 石”。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
史的重要依据
①金牛山人、北京人、山顶 洞人、丁村人等 ②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多 沿江、沿河分布(集中于黄 河、长江流域。)
知识拓展——化石
化石在历史研究中具 有什么作用呢?
化石:古生物的遗骸或遗迹 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 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 质所渗入,经过石化变成了 石头。研究化石可以推测出 亿万年来生物发展的过程。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群 体,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分 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时期。
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出土的动物 化石最多,有剑齿虎、棕熊、洞熊、中 国鬣狗、狼、豺豹、猎豹等17种。还有 非食肉动物如猴子、肿骨鹿、葛氏斑鹿 的化石,以及三门马、燕山犀、羊、河 狸等动物化石。
生活环境:野兽众多,环境险恶;生产力水平低下。 生活方式:采集狩猎,共同劳动,群居生活。
贰---北京人
遗址发现意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北京人会使用火并长时间保存火种 2.说一说北京人是怎样取得天然火的?又是如何保存的? 雷击、森林或露天煤自燃、偶然的摩擦起火…… 不用火时用灰土盖上,使其阴燃;到下次用火时扒开灰土。 3.你认为北京人能用火做哪些事? 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等。
贰---北京人
【问题思考】根据图文材料思考北京人的生活 环境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北京人是怎样生活的?
第 一 单元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元谋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掌握北京人的历史知识。 2.通过“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和北京人系列知识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比较 大 猩猩、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 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识 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 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1.1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课件-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
![1.1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课件-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1be124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8.png)
郧县人 元谋人
数量众多,分布范 围广,我国是世界 上发现古人类遗址 最多的国家之一。
学习任务一
观察左图并思 考:我国境内 的古人类分布 有何特点?
这些早期人类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哪些?
一、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蓝田人 • 距今时间:约160万年
• 发现地点:陕西蓝田
• 考古发现:一个下颌骨和已一经个头能盖够骨化制石作和使用• 工距具今时间: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导读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史前时期:即有正式历史记载(文字)之前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 文明的起源:生活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的先民
第一单元 原 始 社 会
约170万年 约1万年
约5000年 约前2070年
旧石器时代
元谋人、郧县人
百万北年京人的、人蓝类田史人
学习任务三
剑齿虎头骨化石
根据北京人遗址出 土动物化石,推测 北京人的生活环境。
鱼化石
洞熊骨架化石
水牛下颌骨化石
生活环境:
有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常有动物出没
猕猴头骨化石
二、北京人
5.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材料:“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依据材料推断,北京人应该如何生活下去呢?请说明原因。
郧县人
元谋人
约110万年
• 距今时间:约170万年 • 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 考古发现:两颗门齿化石和粗糙的石器
• 发现地点:
湖北郧阳
• 考古发现:
3个头骨化石
• 历史地位: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什么是化石?
九上1史前时期的人类
![九上1史前时期的人类](https://img.taocdn.com/s3/m/5dceb091453610661fd9f4a9.png)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劳动
D.语言的产生
【解析】选C。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劳动在从猿到人
转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6.《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规定,任何国家、 机关、团体或个人不得基于种族、肤色或人种的理由,在 人权与基本自由方面对人、对人群或对机关的待遇有任何 一种歧视。世界三大人种是( ) ①棕色人种 ②白色人种 ③黄色人种 ④黑色人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归纳能力。根据人的 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人、 白种人和黑种人。故正确答案为B项。
历史赛课一等奖课件
人类是由古猿经过长期的进化和劳动发展而来的,南 方古猿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大约300多万年。在人 类历史的长河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阶段。原始 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社会两个时期。氏族社会先后经 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在父系氏族 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在父亲面前撒娇。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下面哪一时
期( )
A.原始人群时期
B.母系氏族时期
C.父系氏族时期
D.奴隶社会时期
【解析】选C。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可提炼为“一个既知其父,
又知其母的原始社会的小孩”,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0.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图三中的人物分别属于哪一人种? (2)形成不同人种的原因是什么? (3)不同人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4)18世纪时,法国人乔治·路易·布丰认为白人是最健全 的人种,是“世界的国王”;有色人种则是最退化、最低 劣的人种。人种之间有优劣之分吗?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7.“石斧凿流荒,弓箭穿林莽”反映的是下列哪一社会的
《原始社会》史前时期的人类课件PPT文档
![《原始社会》史前时期的人类课件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4a71886b307e87100f6964f.png)
家
私有制产生
产
贫富分化出现
生
的
阶级
过
国家 程
❖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什么不同?
①母系氏族公社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公社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②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 父”,父系氏族时期,人们“既知其母,又知 其父”。
③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 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 部、南美洲东部沿海及大洋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 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 非洲南部和中部。
1、人类为什么会有种族的差异?
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长期作用而形成的.
2、各种族间有没有优劣、高低等之分?
人种的差异只是表现在人类的外貌上, 与人的体质和智力发展无关。
1. 许多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的祖先是约500-100万年
前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
)
A. 元谋猿人 B. 蓝田猿人 C. 腊玛古猿 D. 南方古猿
2. 已经是现代意义上人类的是(
)
A. 能人 B. 早期智人 C. 晚期智人 D. 直立人
3、世界上的主要三大人种有(
)
九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基础知识
![九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b78a3f26294dd88d0d26bc1.png)
九年级上册历史1-3单元基础知识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的人类第一课原始社会1.人类的起源:①最早的人类远祖是500万年前的非洲的南方古猿,但它是猿非人。
露西能够直立行走,使用天然工具。
②最早的人类是250万年前的能人,能够制造工具,实现了从动物到人类的过渡。
③直立人出现在150万年前,已经会使用火。
④5万年前出现的晚期智人与现代人几乎没有区别,现代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三大人种也形成了(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有关,与人的体质和智力发展无关)。
2.氏族社会:①母系氏族: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由于采集经济是主要经济来源,所以妇女占主要地位。
该亚传说反映了这一发展阶段。
②父系氏族: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犁耕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使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厄瑞斯特的故事反映了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变。
3.原始社会的结束:父系氏族末期,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逐渐产生了阶级和国家。
国家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结束。
奴隶社会的出现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第二单元古代世界第二课亚非文明古国1.古代埃及:①非洲的尼罗河孕育了以灌溉农业为特色的古埃及文明。
②前3500年埃及进入奴隶社会,前3100美尼斯统一古埃及。
埃及最高统治者是法老,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权利的象征,更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
③前6世纪,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伊斯兰文明取代了埃及文明。
2.古巴比伦:①西亚的两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西亚文明。
②前4000年苏美尔人创造了最早的城市文明,前19世纪阿摩利人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莫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③汉莫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古代世界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其宗旨是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古印度:①印度河和恒河孕育了南亚古代文明。
②前4000年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哈拉帕文明(属于青铜文明)。
前13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
世界古代史提纲
![世界古代史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ddfb1939647d27284b735184.png)
九年级世界古代史复习专题纲要 世界古代史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到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亚非欧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在加强,但与美洲和大洋洲之间基本隔绝。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共同(一) 史前时期的人类(原始社会) 一、人类的起源P2~3 生产力发展 手工业 (二) 上古人类文明(奴隶社会) 一、亚非的大河文明P7~10 二、欧洲的海洋文明1、爱琴海的古希腊文明史西方文明之源。
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高峰。
P142、“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罗马共和国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成为地中海霸主。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与秦汉时期的中国一样,成为古代世界强大帝国之一。
P16~18(三) 中古亚欧文明(封建社会)一、大化改新:7世纪,孝德天皇领导,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奴隶主的土地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P25二、7世纪,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622年,率信徒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称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P25~26 三、中古欧洲社会P28~31 1、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改革,实施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西欧社会形成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2、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既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3、10世纪,随着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市民阶级开展与封建主斗争,如琅城起义,市民争取自治权。
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阶级条件。
4、东罗马帝国为了扩展,穷兵黩武,国力渐衰。
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攻陷,延续一千多年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