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东城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2018东城期末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送别高适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送友人远行,内心惆怅郁结,夜已三更,难以入眠。

B.夜晚萤虫飞舞、秋叶飞落,秋雨连绵,诗人梦中又见友人。

C.报晓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声声马嘶,把诗人从睡梦中惊醒。

D.诗人匆忙出门想送别友人,但驻足遥望,却不见友人身影。

16.诗人借钟声、马嘶衬出了清晨的宁静。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赠汪伦》)B.铁马嘶风一渡河,泪珠零便作惊波。

(黄滔《马嵬二首》)朋友的鼓励,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心态。

要点二:《送别》借秋天萧瑟的景物衬托了作者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别董大》借冬天的景色反衬作者的心情,后两句直抒胸臆。

18.(6分)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②载欣载奔稚子候门③风烟望五津同是宦游人2018西城期末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崔氏东山草堂①杜甫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②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③,柴门空闭锁松筠。

注释:①东山:即玉山,又名蓝田山。

崔氏草堂与王维的蓝田辋川别业邻近。

②白鸦谷、青泥坊:地名,皆位于蓝田。

③王给事:指王维。

此时王维在朝中任给事中之职,而其辋川别业“柴门空闭”。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中的“汝”指“崔氏”,本诗是诗人到崔氏东山草堂做客而作。

B.作者在山中偶闻钟磬之声,日落时分望见暮归的渔樵,宁静祥和。

C.颈联写山中日常餐食难以下咽,以此反映出隐居生活的简朴粗陋。

2018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18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北京市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语文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10小题,共3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10题。

【材料一】中药命名的文化意蕴“厚朴”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书称其因“本质朴而皮厚”得名。

但这看似简单的药名却实在不简单。

厚,是淳厚的厚;朴,是质朴的朴。

淳厚与质朴是中国人一向赞美的品德,巧妙地落在了一味药草上。

在数千种中草药中,有很多这样粗看自然质朴,细品却韵味十足的药名。

“百合”的意趣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记录了这样一种病:患病者精神、饮食、行动皆异于常人,沉默少言,欲睡难眠,不思饮食,此为“百合病”。

中医认为这个病多由心神失养,或情致不调等引起。

治疗这个病常用“百合”为主药,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病情及时调整。

那么,“百合”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说来没什么稀奇,罗大佑歌中的“野百合”和近年被阿宝唱响的“山丹丹”就是这味百合良药。

娇艳的百合花在山野蓬蒿.中亭亭玉立,其生于地下的鳞茎由近百块鳞瓣抱合而成,古人将其视为“百年好合”的吉兆,花也因此得名。

不过,治疗百合病的不是美丽的花朵,而是那抱合的鳞茎。

百合具有滋阴润肺、镇静安神之功效,在中医看来,精神、情绪上的问题,就要用“百合”去治。

因此,就有了百合病是“因以百合为主药才得名”的说法,百合也有了“因治百合病才叫百合”的另一种得名原因。

中草药中,像百合一样拥有美妙、独特的名字的还有很多。

比如《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将一种主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的“玉竹”列为上品,但此草并非竹类,它还有个名字叫“葳蕤..”,有华美之意。

不过,“玉竹”之名更雅。

李时珍说“其叶光莹像竹,其根长而多节”,故名玉竹。

药名的诗情比起西药以化学分析为起点命名的科学和理性,中药本草的命名则大都感性。

有的药名本身就极富诗意,成为可以寄喻.情思的对象。

北京东城区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北京东城区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北京东城区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语文2018.1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很多人把2016年视为火星移民探索的启程之年。

2016年8月23日,中国国防科工委“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启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

9月28日,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墨西哥召开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推出了用于人类火星移民的“星际运输系统”,并做了“让人类变成多星球物种”的主题演讲。

10月11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在CNN网站发表文章称:“为了翻开美国太空探索的新篇章,我们已经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把人类送上火星。

”人类探索宇宙,总是与其自身的危机有关。

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

在人类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离开摇篮,移民其他星球。

而火星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

然而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

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

在1969年第一次踏足月球之后,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很快陷入了停滞,其中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健康问题可能正是原因之一。

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

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适应火星重力对于人类来说绝非易事。

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这主要也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

高三语文2018东城期末答案精校版

高三语文2018东城期末答案精校版

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8.1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D 2.B 3.B 4.D 5.B 6.C 7.A8.(6分)要点一:与自身(地球)危机有关,是为了人类的生存。

要点二:关心未来,研究未来,相信未来必定美好。

要点三:意识到未来可以由科技创造,而人类的未来在于开拓宇宙。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9.B 10.D 11.D12.(6分)参考答案:①暗中逐个记录二千石长吏同一条心的和不肯亲附他的人的名单送给光武。

②这次征伐,不一定要占地杀人,关键在平定安抚百姓。

13.D14.(5分)要点一:冯异有远见,表现忠诚。

要点二:冯异为人谦逊,礼让其他将军,从不自我夸耀。

要点三:冯异在广大将士中有很高的威望。

要点四:冯异作战勇敢,常为先驱。

要点五:冯异善用谋略,有主见。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B 16.D17.(6分)要点一:《送别》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惆怅不舍的心情;《别董大》写诗人对朋友的鼓励,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心态。

要点二:《送别》借秋天萧瑟的景物衬托了作者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别董大》借冬天的景色反衬作者的心情,后两句直抒胸臆。

18.(6分)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②载欣载奔稚子候门③风烟望五津同是宦游人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19.D 20.B 21.A22.(6分)要点一:“芍药”象征着生活中的真善美,“满市香”象征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成为生活常态。

要点二:“芍药”是全文的线索,题目揭示全文的主旨。

23.(5分)要点一:第一次借用古诗讲芍药生长的特点。

要点二:第二次是借用古诗表明哲理:美好的事物即便处于困境中,生命力依然旺盛,只要有外力,都会再次焕发出生机。

要点三:在结构上,前后照应,使文章内容逐渐深化。

24.(6分)参考答案:在这里“雅”的含义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保有对美好事物或高贵精神的追求。

例如:《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边城》中大佬二佬用对山歌的方式追求翠翠;《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与田晓霞在信中讨论哲学问题。

2018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综合练习(一)语文

2018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综合练习(一)语文

2018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综合练习(一)语文2018. 4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2017年10月29日,“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京举办。

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中国未来能否回到科学的制高点?对此,施一公说:“中国在过去的两三百年间科学技术没有领先过,一直是受惠于世界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

现在的年轻一代应该有危机感,中国的科技水平与国家命运_。

”潘建伟表示,量子研究在“二十年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许晨阳称,是时代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功,“作为年轻的获奖者,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从事科学研究,在科学中实现自我价值应该成为当代更多年轻人的选择。

”当代世界正处于从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

未来社会,科学将作为“社会中轴”起决定性作用。

科学在塑造人类思维方式和完善人类理性方面将持续发挥作用。

中国要成为世界科学强国,必须进行文化上的推陈出新。

这不仅要求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觉意识,还要求进行爱因斯坦所说的“真理的再发现”,即“真理必须一次又一次地被强有力的人物重新加以雕刻,使之适应雕刻家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的需要”。

(取材于“中国日报网”相关报道)1.填人材料一第2段横线处最恰当的成语是((3分)A.相辅相成B.不离不弃C.息息相关D.并行不悖2.根据材料一,我们“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最本质的特征是((3分)A.中国在未来重回科技制高点B.由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转型C.自觉认识本民族文化的长处D.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推陈出新材料二这几个年轻人正在致力于用科技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随着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驾驶已经慢慢从“概念化”走向了“实用化”。

2018最新试题资料-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8年高三语文第二学期联考试卷

2018最新试题资料-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8年高三语文第二学期联考试卷
①日星隐曜,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催。(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③中国古诗词中“水”的意象无处不在,其中不少成了千古名句。如李煜《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李白《梦游天姥咏留别》中有“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之句;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之句。
题目
东城区普通校2018-2018学年第二学期联考试卷
高三语(学科)答案
命题校54中2018年3月
一、 4、B 5、c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6、D 7、c 8、D 9、c
10、结合本分析4分;举例分析4分;语言4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9.(6分)①南宫姬是一个年长色衰的女演员。“年纪大了几岁,在台上还是可以看看的”。②她热爱表演留恋舞台。表演结束时还独自在舞台上逗留。③在表演上有天赋,但也有程式化的弊病。“她真是个天才艺人”,“不论她演的是什么戏,都成了古装戏’’。④她喜欢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从娘姨的眼中看是“时常有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坐着不走,吃零嘴,作践房间,疯到深更半夜”。⑤她曾经是比较引人注意的一个人物。“报纸上也纷纷议论他们的事”(每点2分,答出3条即可。)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14.B
15.A
16.①认为对天地之大美,人类只能是赞叹,对宇宙之规律,人类只能是顺应。②当人类竭力想表现自身,违拗宇宙大智慧时,人类就偏执了。③毕加索说“我就是上帝”,有违于“秩序”,背离了规律。在这个意义上,说他“语出不逊”,是有道理的。(每点1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20.(5分)①南宫姬在玻璃窗外看到两个伙计在整顿床上的两只并排的枕头,发现专门摆样的床也有铺床叠被的时候,想到己的爱情的热度渐渐不再,心里很不舒服。②曾经是引入注目的人物,(“报纸上也纷纷议论他们的事,那是助威的锣鼓”)现在却罕有人识,(“总之,她在台下是没有戏给人看了”)南宫;画的内心落差极大。③小说中说“长街上的天像无底的深沟,阴阳交界的一条沟,隔开了家和戏院”,舞台上与现实中的大不一样也是让她感慨不己的。④她是个天才艺人,但现在只能是“在台上还是可以看看的”,人生仿佛也到了“散戏万的地步,这不免让人伤感;且英雄失路,美人迟暮本就是让人唏嘘哀伤的事,她现在毕竟“年纪人了几岁”)(答对一点2分,二点3分,三点4分,四点5分)

2018北京东城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北京东城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北京东城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语文 2018.5 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题。

材料一墨作为书写工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以石墨、朱砂填色。

汉代纸料发明后,出现了一种以漆烟和松煤制成的丸状墨,这是日后用墨的滥觞.。

唐代是文化交流最广泛的朝代之一。

唐末奚超避乱至歙州,见此地多松且质优,新安江水质极佳,因此留在此地制墨。

因墨的主产区为歙州,故得名“歙墨”。

其后奚超之子改进捣烟、和胶的方法,制成了“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

制墨工艺的改进,让书写更加流利,也加快了文化的传播速度。

宋室南渡后,宋墨的制作技艺臻.于成熟。

制墨业的繁荣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油烟墨的创立,开辟了中国制墨业的新领域。

千百年来,制墨主要以松烟为原料,由于长年累月取松烧烟,致使松树被砍伐殆.尽,新的制墨原料——桐油烟便应.运而生。

第二,制墨从业人员众多,名家辈出。

宋代制墨名家见诸史册的多达百余人,他们在选料、配方、烧制、用胶、捣杵等工艺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第三,达官贵人及文人墨客与制墨工匠切磋技艺,促进了制墨技艺的发展。

创造“瘦金体”书法的宋徽宗喜欢墨又懂制墨,他亲自实践,推动了制墨业的发展。

苏轼、陆游、黄庭坚等文人都有过参与制墨的经历。

宣和三年A.徽墨的发展经历了石墨、汉代丸状墨、唐代歙墨三个阶段B.唐墨以桐油烟为主要原料,墨色黑润,坚而有光,馨香浓郁C.清代徽墨墨雕题材丰富,一块徽墨的装饰图案汇集多种文化元素D.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的徽墨坚持创新,不断充实中国文化的内涵3.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明代徽墨蓬勃发展原因的一项是(3分)A.新原料的应用B.新工艺的使用C.雕刻技术的进步D.文化人士的呼吁材料二作为传统工艺制品,徽墨因其装饰图案文化内容丰富,兼具实用与欣赏功能。

2018最新试题资料-东城区2018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带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东城区2018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带答案)

东城区2018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带答案)
5 c 东城区10米;众服务,定位精度4-6米。

其中后两种服务是受控和收费服务。

伽利略系统空间段由30颗卫星组成,卫星上装有导航和搜救载荷,可以满足航空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等与人身安全紧密相关的应用要求。

三种导航系统都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但又各有千秋。

它们的互补和相互制约有利于用户进行选择,也使导航系统能够快速健康发展。

(取材于《GPS发展史》)
1 根据“材料一”,对“傻瓜化”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安装方法简便 B自动化程度高 c数据处理迅速 D体积小重量轻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伽利略”系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提供民用服务 B定位精度高 c有部分收费要求 D安全性强材料二
我国一直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于19题。

虎丘【1】题壁
陈恭尹【2】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色尚阴阴。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篪客【3】,乞食吴门秋又深。

注释【1】虎丘,苏州名胜,相传内有春秋时吴王阖闾墓。

【2】陈恭尹,清代诗人。

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后兵败殉国,。

高三语文2018东城期末大作文分析及标杆文精校版

高三语文2018东城期末大作文分析及标杆文精校版

当游戏遇到史实【原题】①现在的某些游戏将中国历史人物的身份加以改变,比如墨子变成了机器人、荆轲变成了美女、李白变成了刺客……对此,有人认为游戏创作必须符合历史,也有人认为这些改变可以吸引青少年关注历史,还有人认为游戏原本就是虚拟的……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解题】1.游戏特征:流行性、普遍性、年轻化。

2.史实:历史上的事实。

历史上真正的人物、事件、时代等。

3.虚拟: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实的虚拟的情况。

4.历史人物简介墨子:姓墨,名翟,战国初学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提倡“兼爱”“非攻”等观点。

荆轲:战国末期著名刺客,《史记刺客列传》《战国策》中都有记载。

受燕太子丹之命刺秦。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审题】1.限制性:围绕“游戏与史实”论述。

2.开放性:角度、立意、取材是多样的。

角度一:游戏创作与尊重历史的关系:游戏创作必须符合史实。

进一步思考:游戏创作与史实的关系。

可能的理由:历史的含义:历史是过去的事实。

它实实在在发生过,应当被严肃对待,不可以被歪曲……游戏的特征:流行性、普遍性、年轻化。

这决定了它影响重大深远,不可不慎……反向思考:认为游戏创作不必符合史实,自圆其说也可。

角度二:游戏中历史人物身份的改变与青少年关注历史的关系:游戏的这种改变可以吸引青少年关注历史。

可能的理由:历史人物距离青少年时代遥远,游戏改变身份的做法,是寓教于乐,是另一种普及工作,使历史人物亲切可感,拉近了与玩家的心理距离,从而为通过正史进一步了解这些人物奠定基础。

进一步思考:游戏与史实普及的关系。

反向思考:认为此举无助于青少年关注历史,自圆其说也可。

角度三:游戏本身的特点与对待它的态度的关系:游戏原本就是虚拟的,不必较真(要有娱乐精神)……进一步思考:游戏本身的虚拟特点与史实的关系。

联想:如一些游戏尽管总体构架为虚拟的、假想的,但细节真实,仍然具有很大魅力……反向思考:如认为“游戏本身虽有虚拟特点,也要尊重史实”等,自圆其说也可。

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高三语文 (1)

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高三语文 (1)

北京市东城区2018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高三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应.酬(yīng)挫.折(cuò)闭门造车.(chē)B.铙钹.(bó)遂.愿(suì)弹冠.相庆(guān)C.佝.偻(jū)湖泊.(pō)深思熟.虑(shóu)D.症.结(zhēng)城垣.(huán)针砭.(biǎn)时弊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贫脊虚与委蛇融资惨淡经营B.屏弃肺腹之言顷斜胜卷在握C.中肯落霞孤骛布署何啻天壤D.人闱依马可待萍踪纵横捭阖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黑心窑主们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________矿工在毫无安全措施的条件下劳作。

②这些严密的防范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禽流感的发生,杜绝了它________的可能。

③清晨,一个樵夫__________发现伯夷和叔齐都已缩做一团,死在山背后的石洞里。

A.驱赶蔓延偶尔 B.驱使曼延偶尔C.驱使蔓延偶然 D.驱赶曼延偶然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而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它的原理多见于各种医学书刊,临床使用又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B.最近几年,俄罗斯杜布纳核研究所可谓是惨淡经营....,国家拨给的预算实际上只能到位一半,研究所只能向各种基金组织申请研究补助。

C.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水浒传》英译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西游记》英译为《猴》,《红楼梦》俄译为《红色阁楼里的梦》,结果韵味全失,中国读者简直不可理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正如远缘杂交可培育出品质更为优秀的后代一样,表现上隔行如隔山的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交流,往往撞击出天才的思想火花。

2018—2019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019.1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目前,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人类遗传病超过7000 种,此类疾病患者多达3.5 亿人。

有些人携带突变的基因并不表现出病征,但他们的后代则可能要承受严重病痛的折磨,甚至失去生命。

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能解决这些疾病的终极武器,希望将致病的突变基因“拨乱反正”,终于,他们从细菌身上找到了一些“基因编辑”工具,让这个根治人类遗传病的美好愿景有望变为现实。

众所周知,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为螺旋互绕的双链结构。

在DNA 链条上,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片段就是基因。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像人们编辑文字那样修改DNA链编码。

CRISPR/Cas9是目前最主要的基因编辑工具。

从它诞生以来,就因强大的功能,对生物科技产生了重大影响,使编辑植物和动物的基因组成为可能。

CRISPR其实是存在于细菌和古菌体内,用来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攻击的一种防御系统,它是DNA分子中一系列重复的序列,并且这些序列之间存在“spacers”(间隔)。

细菌会将病毒的DNA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使这种病毒DNA最终成为CRISPR序列中的“spacers ”。

总是位于CRISPR附近的基因,被称为Cas基因,它们会产生与CRISPR共同进化的酶。

在激活状态下,这些Cas酶能够充当切割DNA的“分子剪刀”。

人们熟知的Cas9就是一种有强大切割作用的酶,它在向导RNA的指引下能够对各种入侵的外来DNA分子进行切割。

CRISPR可以在同种病毒再次发起攻击时,记住这种病毒并发送向导RNA和Cas酶来定位和破坏病毒,从而给予细菌保护或免疫力。

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有“基因魔剪”的美称。

它在切割DNA后,可以把携带特定基因的新DNA序列嵌入新的“spacers ”。

自2012 年8 月“擎旗”以来,它经常登上生物科技领域的“今日头条”。

2018北京市东城高三语文二模题及答案

2018北京市东城高三语文二模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语文 2018.5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题。

材料一墨作为书写工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以石墨、朱砂填色。

汉代纸料发明后,出现了一种以漆烟和松煤制成的丸状墨,这是日后用墨的滥觞.。

唐代是文化交流最广泛的朝代之一。

唐末奚超避乱至歙州,见此地多松且质优,新安江水质极佳,因此留在此地制墨。

因墨的主产区为歙州,故得名“歙墨”。

其后奚超之子改进捣烟、和胶的方法,制成了“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

制墨工艺的改进,让书写更加流利,也加快了文化的传播速度。

宋室南渡后,宋墨的制作技艺臻.于成熟。

制墨业的繁荣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油烟墨的创立,开辟了中国制墨业的新领域。

千百年来,制墨主要以松烟为原料,由于长年累月取松烧烟,致使松树被砍伐殆.尽,新的制墨原料——桐油烟便应.运而生。

第二,制墨从业人员众多,名家辈出。

宋代制墨名家见诸史册的多达百余人,他们在选料、配方、烧制、用胶、捣杵等工艺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第三,达官贵人及文人墨客与制墨工匠切磋技艺,促进了制墨技艺的发展。

创造“瘦金体”书法的宋徽宗喜欢墨又懂制墨,他亲自实践,推动了制墨业的发展。

苏轼、陆游、黄庭坚等文人都有过参与制墨的经历。

宣和三年(1121),歙州改成徽州,“徽墨”之名正式诞生,并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明代徽墨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先进的桐油烟与漆油的制墨方法被广泛应用。

徽墨普遍加入麝香、冰片、熊胆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使墨的质地达到新的水平。

竞争使徽墨在工艺进步的同时也提升了造型设计能力和墨模的雕刻技术。

徽墨呈现出艺术品的潜质,也带动了从事艺术的文化人士投身工艺品创作的潮流。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2018东城期末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芍药盈筐满市香难忘那些美好的日子。

杂院里有位大姐在小厨房里操持晚饭,不断地吟唱着当时极为流行的《乡恋》。

我在自己的小屋里收拾东西,心想就要迁往的新楼单元,该不会再一家之音大家皆听、一家烧鱼各家皆闻吧。

忽然窗外有人唤我,是住在不远的什刹海湖畔的张叔,忙迎出去。

他听说我就要搬离北边杂院,往南边去住单元楼了,特来送行。

他手里提了个藤筐,筐里是满满的芍药花。

我见了大吃一惊:“这不是把您那屋前花池里的花儿,全剪给我了吗?”他笑:“可不是!早告诉过你,当年有人去糟害我那池芍药,手拔脚踹,还拿开水泼根!可是也怪,那宿根竟然不死,也没怎么施肥拾掇,嘿,它就猛开大花!这不,今年又这么灿烂!”我接过满筐芍药,感动得不行:“真是的,您把芍药全给了我,难道不心疼吗?”他笑:“今年的花剪了,明年开得更旺呀!”又说:“你搞文学的,你该懂得白居易那诗吧?‘离离原上草’,吟的是什么?今儿个我给你个别解吧,离草,说的就是这芍药,我给你送芍药,就是跟你来惜别呀!”我还真觉得新鲜:“白居易那诗,吟的不是野草,竟是芍药?”他笑解:“可不是!芍药在几千年前,就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了,有特别栽种的,也有自然野生的,它是宿根植物,可不是‘一岁一枯荣’嘛,当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且繁殖起来,势不可挡。

为什么说‘远芳侵古道’? 一般野草有什么芳香?只有大片的芍药才会香满古道城郭嘛!那诗怎么收尾的?‘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离草嘛,送别的时候引出诗情的植物,就是芍药嘛!”他说的时候,一直望着我的眼睛,最后问:“你这一去,还会常回这边来吗?”我别过头,望着那搁在小桌上的满筐芍药,一瞬间,觉得包括那邻里间声音气息的强制性共享,竟也难舍难分。

迁走以后,其实遇上原来邻里的机会还是不少。

比如到王府井新华书店去,排队购买西方古典文学名著,就会遇到原来胡同里的邻居,他排在前头,很幸运地买到了《欧也妮·葛朗台》,到我买时傅雷译本都售罄.,但我买到了包括《大卫·科波菲尔》等五种书,也非常高兴。

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北京市城区 2018—2019 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及答案2019.1一、本大共 7 小,共 23 分。

下边资料,达成1— 7 。

资料一当前,因为基因突惹起的人病超 7000 种,此疾病患者多达 3.5 人。

有些人携突的基因其实不表出病征,但他的后辈可能要蒙受大病痛的摧残,甚至失掉生命。

科学家向来在找能解决些疾病的极武器,希望将致病的突基因“ 乱反正”,于,他从菌身上找到了一些“基因”工具,个根治人病的美好愿景有望。

尽人皆知,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主要物,螺旋互的双构。

在DNA条上,一个拥有某种功能的片段就是基因。

基因技能够像人文字那改正 DNA。

CRISPR/Cas9是当前最主要的基因工具。

从它生以来,就因大的功能,生物科技生了重要影响,使植物和物的基因成可能。

CRISPR其是存在于菌和古菌体内,用来保自己免受病毒攻的一种防守系,它是 DNA 分子中一系列重复的序列,并且些序列之存在“ spacers ”(隔)。

菌会将病毒的 DNA 整合到自己的基因中,使种病毒 DNA最成 CRISPR序列中的“ spacers ”。

是位于CRISPR邻近的基因,被称 Cas基因,它会生与 CRISPR共同化的。

在激活状下,些 Cas能充任切割 DNA的“分子剪刀”。

人熟知的Cas9 就是一种有大切割作用的,它在向 RNA的引导下能各样入侵的外来 DNA分子行切割。

CRISPR能够在同种病毒再次起攻,住种病毒并送向 RNA和 Cas来定位和损坏病毒,进而予菌保或免疫力。

新一代基因技 CRISPR/Cas9有“基因魔剪”的美称。

它在切割 DNA后,能够把携特定基因的新DNA序列嵌入新的“ spacers ”。

自 2012 年 8 月“擎旗”以来,它常登上生物科技域的“今日条”。

从改正植物基因,到改蝴蝶翅膀的案,从蚊子抗基因,到精确剪切艾滋病病毒⋯⋯它高效、定、低价的改正和能力遇到世界各地室的捧,已成生命科学界炙手可的“大将”。

高三语文东城二模答案2018

高三语文东城二模答案2018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8.5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2分)C2.(3分)D3.(3分)D4.(3分)B5.(3分)【甲】处填C;【乙】处填A;【丙】处填B;6.(2分)A7.(2分)D8.(6分)答案要点:(1)徽墨制作工艺水平高;(2)徽墨不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3)徽墨具实用价值;(4)徽墨文化内涵丰富,有欣赏价值;(5)社会稳定,人们有更高的精神文化追求,品位提升。

(一点1分,答出五点得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9.(3分)B 10.(3分)A 11.(3分)C12. (5分)古云/天道十年而一变/此理也/亦势也/无事无物不然/宁独诗之一道胶固而不变乎?(一处1分)13.(4分)答案示例:①墨守成规(因循守旧)②鹦鹉学舌(邯郸学步)14. (6分)答案示例:二人都反对盲目崇古,主张在继承的基础上变化革新。

叶燮提出“源、流、正、变”为核心的发展观,提出“变”即发展,变革、创新,但也要沿袭、继承。

袁枚也不完全否定学习古人的格律,但认为“性情遭际,人人有我在焉”,如果袭古人之貌,拘古人之变,就会湮没性灵,扼杀个性,成为“能言,而不能得所以言”的鹦鹉。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3分)C 16.(3分)D17. (6分)答案要点:陶诗采用白描手法,描写景物远近结合。

王诗采用对比手法,色彩鲜明;描写景物有全景有特写。

18.(6分)①屋舍俨然②阡陌交通③崇山峻岭④清流激湍⑤山映斜阳天接水⑥更在斜阳外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9.(3分)D20.(3分)A21.(4分)答案要点:(1)描写了乡村清静的自然环境;(2)暗示了农村社会生活的变化;(3)表现了老何对乡村生活的喜爱;(4)表现老何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为后文埋下伏笔。

(一点1分)22.(4分)答案示例:不能删。

这个情节反映农村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表现老何对小孩的同情,展现老何的善良;暗示出后文老何的想法会发生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语文2018.1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很多人把2016年视为火星移民探索的启程之年。

2016年8月23日,中国国防科工委“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启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

9月28日,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墨西哥召开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推出了用于人类火星移民的“星际运输系统”,并做了“让人类变成多星球物种”的主题演讲。

10月11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在CNN网站发表文章称:“为了翻开美国太空探索的新篇章,我们已经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把人类送上火星。

”人类探索宇宙,总是与其自身的危机有关。

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

在人类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离开摇篮,移民其他星球。

而火星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

然而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

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

在1969年第一次踏足月球之后,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很快陷入了停滞,其中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健康问题可能正是原因之一。

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

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适应火星重力对于人类来说绝非易事。

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这主要也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

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

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

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

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但是无论如何,为了生存,人类必须离开地球。

在20亿年以内,即使人类没有自我毁灭或是遭遇地球周期性的物种灭绝,太阳燃烧状态的变化也将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太阳在最终熄灭之前,会逐渐发亮、膨胀,直至膨胀到地球轨道。

在这一切发生之前,人类必须逃离太阳系,或许那时失去了故乡的人类只能生活在茫茫的太空之中。

(取材于苗千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类未来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30年的某一天,中国的科学探测器从火星发回探测报告。

B.21世纪后半叶,美国宇航员在火星上进行科学探索。

C.22世纪,人类乘坐“星际运输系统”移民火星,成为“多星球物种”。

D.23世纪,人类在外星文明的入侵中取得最终胜利。

2.下列不能..证明“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的一项是(3分)A.人类对火星表面重力的适应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B.在国际空间站上,女性宇航员受到的宇宙射线辐射多于男性。

C.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易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

D.宇宙射线可能会对大脑造成长期损害,并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材料二相信未来,并且开始研究未来,这股热潮..正愈演愈烈。

人类科技的发展一直处于加速之中,技术精英们愿意相信人类正处在技术爆发的节点上,各种如梦幻般的想象正徐徐成为现实。

而站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来看,人类文明的出现和繁荣可能只是地球周期性物种大灭绝之间的一朵浪花..。

对于一个物种来说,美好的未来或许在于更适应环境的进化,而对于地球生物的总体而言,最美好的未来可能在于躲过几百万年一次的生物大灭绝。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其说是奔向理想中的人间天堂....,为自身寻找....,不如说是在重重危险之中的弦歌不辍一丝生机。

人类面向未来、探索宇宙,就需要适应前所未有的生存环境,通过游戏进行练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游戏精神....”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时代精神:把生活中的困难或是遇到的不同阻碍,看作是游戏中的“打怪”,把克服困难看作是“过关”。

现代人的这种“游戏精神“之中带有一种乐观和顽强,同时也含有最终必将“通关”的信心。

坚信未来必定会更好,一个美好的结尾正在游戏终点等待着我们。

虽然游戏是虚拟的,但是虚拟世界对于现实世界的作用比想象中更加强烈,比如社交网络上的交流方式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现实中的相处方式,网络上的“点赞之交”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交规范。

网络化、电子化的社交,是否可能在亿万年之后,当人类文明遍布星际之时,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交方式?爱因斯坦说过:“我从不担心未来,它到来得足够快。

”关心未来、意识到未来的存在,是高等智能生命所独有的能力。

我们逐渐认识到,未来是由无数的现在拼接而成的。

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目前的处境,学会在奔向未来的过程中面对种种机会和危险。

(取材于《科学》杂志和美国航空航天局相关报道)3.根据材料二,对下列对加点词语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热潮:指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并研究未来。

B.浪花:比喻人类文明将会避开地球周期性生物大灭绝。

C.人间天堂:比喻人类追求的美好幸福生活。

D.弦歌不辍:指人类文明勇于冒险,不断进步。

4.根据材料二,下列最能准确表达“游戏精神”的一项是(3分)A.死生有命,富贵在天B.知其不可而为之C.不患寡而患不均D.发愤忘食,乐以忘忧5.如果用诗句说明材料二最后一段的寓意,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D.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材料三如果我们有准确预知未来的能力,必定不会像今天这样,浸泡在广泛和普遍的焦虑中。

未来是可以预知的吗?人类历史早期对未来的预测往往与占卜、星相学、巫术等联系在一起。

即使到了16世纪末,人们都还预测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只会使教会和皇室变得更强大。

18世纪的大多数分析家并不认为蒸汽机的发明将彻底改变农业经济。

19世纪的一些主要观察家认为,电气的前途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照亮街道。

哪怕有些人曾在20世纪初预见到潜艇、飞机、电影、广播和电视的发明,但却没有人(包括凡尔纳)认为这些事物可以改变大英帝国当时的统治格局。

20世纪末,很少有人预料到,个人电脑和网络技术将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到了现代,科技似乎给了我们更多自信。

技术精英不断宣告着“未来已来”,从凡尔纳的海底环游到菲利普·迪克的神经漫游,无数想象中的“未来”正通过技术变成现实。

从人工智能、脑科学、克隆技术、虚拟现实、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到太空旅行,我们以科技的乐观主义创造着“未来”。

另一方面,生态灾难、末日想象,又让我们质疑,未来是否会更好?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们虽然多次登上月球,但并没有把人类的足迹向更遥远的宇宙深处推进。

我们本应造出会飞的汽车,但最终得到的只有140个字符的微博。

不过,现在硅谷的一些人,再次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太空探索和星际旅行。

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永恒的终结》里,用数学家的思维逻辑推论,“人类往往会选择最安全、最中庸的道路,群星就会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梦。

”他又指出,人类的未来“不是追求永恒时空与绝对的安全,不是将自己禁锢在安全的牢笼中,而是开启人类的无限时空——继续人类文明无限冒险的历程,向宇宙中拓展,开拓银河帝国”。

(取材于蒲实的相关文章)6.对材料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假如能够预知未来,我们就可以减少焦虑。

B.预言未来曾经与占卜等迷信活动联系在一起。

C.16世纪对活字印刷术的作用的预测是正确的。

D.只追求安全,会阻碍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未来已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科幻小说中对未来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

B.乐观主义让我们质疑未来是否会更美好。

C.科技进步使得我们创造出了会飞的汽车。

D.硅谷的技术精英正在进行外太空旅行。

8.请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人类决心探索太空的原因。

(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

自伯升【1】之败,光武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

异独叩头宽譬哀情。

光武止之曰:“卿勿妄言。

”异复因间.进说曰:“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

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

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

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

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

”光武纳之。

至邯郸,遣异乘传抚循属县,录囚徒,存鳏寡,亡命自诣者除其罪,阴条二千石长吏同心及不附者上之。

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

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

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

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大司徒邓禹不能定,乃遣异代禹讨之。

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剑。

敕异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无所依诉。

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

诸将非不健斗,然好虏掠。

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

”异顿首受命,引而西,所至皆布威信。

异与赤眉遇于华阴,相拒六十余日,战数十合,降其将刘始、王宣等五千余人。

夏,遣诸将上陇,为隗嚣所败,乃诏异军栒邑。

未及至,隗嚣乘胜使其将王元、行巡将二万余人下陇,因分遣巡取栒邑。

异即驰兵,欲先据之。

诸将皆曰:“虏兵盛而.新乘胜,不可与争,宜止军便地,徐思方略。

”异曰:“虏兵临境,忸忕小利,遂欲深入。

若得栒邑,三辅动摇,是吾忧也。

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

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

”潜往闭城,偃旗鼓。

行巡不知,驰赴之。

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

巡军惊乱奔走,追击数十里,大破之。

于是北地诸豪长,悉畔.隗嚣降。

异上书言状,不敢自伐。

(取材于《后汉书•冯异传》)注释:【1】伯升:汉光武帝刘秀的兄长,骁勇善战,更始帝刘玄忌惮其才干,将其杀害。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异复因间.进说曰间:暗中B.布.惠泽布:陈述C.每所止舍.舍:宿营D.悉畔.隗嚣降畔:通“叛”,背叛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易为.充饱何以汝为.见B.重以.赤眉、延岑之酷申之以.孝悌之义C.虏兵盛而.新乘胜倚歌而.和之D.卒.击鼓建旗而出卒.惶急不知所为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天下百姓同受王莽之苦,思念汉室的时间已经很长了B.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你考虑整顿队伍,不要给郡县百姓带来痛苦C.因分遣巡取栒邑乘机分派行巡攻取栒邑D.虏兵临境,忸忕小利,遂欲深入敌兵压境,习惯于争夺小利,我们就乘势深入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