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海德格尔的自由、沉沦和异化是什么意思?
自由、沉沦和异化:人的本真存在和非本真存在
(1)人的自由和超越:海德格尔认为此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先行于其自身的此在。
(2)人的沉沦和异化:此在失去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受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约束,甚至被后者所吞没。
(3)此在的基本情绪--畏。此在在世的基本结构是烦,而烦的展开状态是通过畏来现身和领会的。
(4)良心的呼唤正是表明此在已果断地选择了其最本己的存在,展现为当下个别化的此在,使此在在的在世成为本真的在世。
2、海德格尔如何论述人的存在?
此在的存在模式:本己的——内在时间性;非本己的——历史性
海氏认为“原始而本真的时间性首要是将来”将来包含有曾在和现在。时间境域是“存在”得以可能的先决条件。海氏认为, 此在在世, 死亡作为其终结是不可逾越的, 由生到死构成此在的整体性,此在是有时间性的。他后期的思想把“存在”归结为天道,充塞在天地万物之间, 无规律无循, 作为人的此在不过是“存在”的执行者和看护者。他把“存在”的不确定性作为“存在”的特征确定下来。在世的存在状态是烦,此在的时间性包括先行于自身的存在、已经在世界之中的存在和依附于世界内的存在者的存在。三者分别表示将来、过去、现在。
3、如何理解诗意的栖居?
荷尔德林和海德格尔诸人所倡导的“诗意地栖居”,是旨在通过人生艺术化和诗意化来抵制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个性泯灭以及生活的刻板化和碎片化。所谓“刻板化”是指现代技术为了生产和使用的方便,把一切变得千篇一律。而“碎片化”则指人和自然脱节,感性和理性脱节,人成为物化的存在和机械生活整体的一个碎片。
1、康德的哥白尼革命指的是什么?
哥白尼革命:不是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认识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
哥白尼式的革命:科学知识=感觉经验+普遍必然性=后天经验+先天形式
2、他的理论与认识论上的问题有何关系?
在近代哲学之初,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困境:如果知识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知识就不可能有普遍必然性;如果知识有普遍必然性,它就必须是先天的而不可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康德的解决办法是一方面,我们的知识的确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但是另一方面,进行认识活动的主体本身亦具有一整套认识形式,由于这些认识形式在经验之先并且作为经验的条件而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形成的知识有了共同的规则,也就有了普遍必然性(先天性)。换言之,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而主体则为知识提供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但就其形式而言则是先天的。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由此就得到了证明。
3、如何理解先天综合判断及其理论意义?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总问题和基本问题就是先天综合判断。是用于判断知识是否是科学知识。康德认为先天综合判断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主要因为它以先天为前提,它是关于经验,但又不基于经验的,是由我们通过感官印象所接受的东西和我们固有的知识能力从自己本身中拿来的东西的一个复合物,具有普遍必然性。
1、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包含哪些内容?
合理的社会契约其要旨就在于“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由于这种转让的条件对每个人都是同样的,因而每个人并没有把自己奉献给任何人,反而从所有订约者那里获得了自己转让给他们的同样的权利,所以每个人在订约后仍然只是服从自
己本人,而且像以往一样自由。
所谓“公意”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它是从作为个人意志的总和的“众意”中除掉相异部分而剩下的相同部分,因而永远是公正的。“公意”在具体政治实践中表现为法律。
于是,这一契约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和集体的“共同体”,即由全体个人的结合而形成的公共人格,以往叫做“城邦”,现在称为“共和国”。
2、如何理解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
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
第一个正义原则: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平等自由原则),主要涉及权利和义务的分配。
第二个正义原则: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
(1)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2)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这个原则涉及到地位、收入、财富包括权力的分配。
罗尔斯的两个优先规则:
第一个优先原则(自由的优先性):两个正义原则应以词典式次序排列,因此,自由只能为了自由的缘故而被限制。这有两种情形(1)一种不够广泛的自由必须加强由所有人分享的完整自由体系;(2)一种不够平等的自由必须可以为那些拥有较少自由的公民所接受。
第二个优先规则(正义对效率和福利的优先):第二个正义原则以一种词典式次序优先于效率原则和最大限度地追求利益总额的原则,公平机会又优先于差别原则,这也有两种情形(1)一种机会的不平等必须扩展那些机会较少者的机会;(2)一种过高的储存率必须最终减少承受这一重负的人们的负担。
总的观点:
所有社会价值——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自尊的基础——都要平等地分配,除非对其中的某一种价值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个人的利益。分配制度的均等要求并不意味着分配结果的平均主义。涉及的是分配以及分配的调节,以满足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
1、审美的本质是什么?
美的本质是旺盛的生命力。追求生命的旺盛,是一切物种生存的至高理想,审美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活动,旺盛生命力的艺术能给人以精神鼓舞,从而调动人的内蕴去实现推动历史的进步。
2、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之间有什么关系?
审美意识超越道德意识:
(1)审美意识不像道德意识那样关心现实的存在物,不计较利害。
(2)道德意识有目的性,道德应然,审美意识则是自然而然。
(3)道德意识中有己与人的区别,而审美意识是人与物、人与人相融合的。
审美意识通向自由,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则是自由。
3、道德与自由之间有何关系?
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是自由,自由是道德律的存在理由。只有在自由的前提下,人们的行为才有道德意义。
1、科技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1)科学知识使人们能制造许多产品、做许多事业、创造许多财富。当然,当人们运用科学做了善事的时候,功劳不仅归于科学本身,而且也归于指导着我们的道德选择。
(2)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概念。由于科学的发展,我们今天可以想象无穷奇妙的东西,比诗人和梦想者的想象丰富离奇千万倍。
(3)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科学在创造物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