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归结)原理讲解

合集下载

数理逻辑课件 第8节 消解法2

数理逻辑课件  第8节 消解法2

2 命题逻辑中的归结原理
归结原理的提出 归结原理(PrinciPle of resolution)又
称消解原理,1965年鲁滨逊(J.A.Robinson) 提出,从理论上解决了定理证明问题。归结原 理提出的是一种证明子句集不可满足性,从而 实现定理证明的一种理论及方法。
2 命题逻辑中的归结原理
一个公式的合一一般不唯一
3 替换与合一
定义10 设σ是原子公式集S的一个合一,如果对S的任何 一个合一θ都存在一个替换λ,使得
θ = σ •λ 则称σ为S的最一般合一(Most General Unifier),简称MGU。
¬P(x,f(x)) [Q(x,g(x)) ¬R(x,g(x))]
[¬P(x,f(x)) Q(x,g(x))] [¬P(x,f(x)) ¬R(x,g(x))] 7、适当改名,使子句间无同名变元 [¬P(x,f(x)) Q(x,g(x))] [¬P(y,f(y)) ¬R(y,g(y))]
2 命题逻辑中的归结原理
推出空子句就说明子句集不可满足,原因是: – 空子句就是F,推出空子句就是推出了F。 由归结原理可知 :L ∧¬ L =NIL 另外我们知道:L ∧¬ L =F(假),也就是 NIL F – 归结原理是正确的推理形式,由正确的推理形式 推出了F,则说明前提不真,即归结出空子句的 两个亲本子句至少有一个为假。
2 命题逻辑中的归结原理
– 而这两个亲本子句可能都是原子句集S中不可满 足的子句。
– 如果这两个亲本子句不是或不全是S中的子句, 那么它们必定是某次归结的结果。
– 同样的道理向上回溯,一定会推出原子句集中至 少有一个子句为假,从而说明S不可满足。
2 命题逻辑中的归结原理
推论: 设C1, C2是子句集S的两个子句,C1 2是它们 的归结式,则 (1)若用C1 2来代替C1, C2 ,得到新的子句集S1 , 则由S1不可满足性可以推出原子句集S的不可满足 性。即

消解原理的应用程序综合

消解原理的应用程序综合

消解原理的应用程序综合1. 引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消解原理是一种基于逻辑推理的方法,用于解决问题和推导出结论。

消解原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程序中,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自动推理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解原理在应用程序中的综合应用。

2. 消解原理概述消解原理是基于一阶逻辑推理的一种证明方法。

它使用逻辑推理规则将一个问题转化为一个逻辑等价的问题,以便更容易解决。

消解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合一(Unification)和消解(Resolution)。

合一是指找到一组变量的赋值,使得两个子句匹配,从而可以进行消解。

消解是指将匹配的两个子句通过消解规则推导出一个新的子句。

3. 消解原理在应用程序中的应用3.1 人工智能领域在人工智能领域,消解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知识表示和推理。

通过使用消解原理,可以将知识表达为逻辑形式,并通过逻辑推理推导出新的结论。

这种基于逻辑的知识表示和推理方法在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3.2 自动推理领域在自动推理领域,消解原理被用来证明或推导一些特定的问题。

例如,当需要证明一个命题是否为永真时,可以使用消解原理来进行推导。

此外,在程序分析和验证中,消解原理也被用来进行定理证明和符号执行等任务。

3.3 数据库查询优化在数据库查询优化中,消解原理可以用来优化查询语句的执行计划。

通过将查询条件进行逻辑推理和转换,可以找到更优的查询计划,从而提高查询性能。

消解原理在数据库查询优化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3.4 编译器优化在编译器优化中,消解原理可以用来进行代码优化和程序分析。

通过使用消解原理,编译器可以对程序进行逻辑推理,找到潜在的优化机会,并对程序进行优化。

消解原理在编译器优化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3.5 模型检测在模型检测领域,消解原理被用来进行系统规约和性质验证。

通过将系统规约为逻辑形式,并使用消解原理进行推导,可以验证系统是否满足某些性质要求。

鲁滨逊归结原理

鲁滨逊归结原理

第5章 基于谓词逻辑的机器推理
推论 设C1,C2是子句集S的两个子句,C12是它们的 归结式,则 (1)若用C12代替C1,C2,得到新子句集S1,则由S1的 不可满足可推出原子句集S的不可满足。即 S1不可满足 S不可满足
(2) 若把 C12 加入到 S 中,得到新子句集 S2 ,则 S2 与
如果录取B,则一定录取C 求证:公司一定录取C
作业: 自然数都是大于零的整数,所有整数不是偶数就是奇
数,偶数除以2是整数。
证: 所有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其一半为整数的数
第5章 基于谓词逻辑的机器推理
5.2.3 替换与合一 在一阶谓词逻辑中应用消解原理,不像命题逻辑中那样简 单,因为谓词逻辑中的子句含有个体变元,这就使寻找含互否 文字的子句对的操作变得复杂。例如: C1=P(x)∨Q(x)
k=0:
S0=S,σ0=ε, S0不是单元素集,D0={x,y} σ1=σ0·{y/x}={y/x} S1=S0{y/x}={P(y,y),P(y,f(y))}
k=1:
第5章 基于谓词逻辑的机器推理
S1不是单元素集,D1={y,f(y)},由于变元y在项 f(y)中出现,所以算法停止,S不存在最一般合一。 从合一算法可以看出,一个公式集S的最一般合一 可能是不唯一的,因为如果差异集Dk={ak,bk},且ak 和bk都是个体变元,则下面两种选择都是合适的:
中z是变元,且不在a中出现,所以有
σ1=σ0· { a/z } =ε· { a/z } = { a/z } S1=S0 { a/z } = {P(a,x,f(g(y))),P(a,h(a,u),f(u))} k=1: S1不是单元素集,求得D1={x,h(a,u)},
第5章 基于谓词逻辑的机器推理

人工智能原理-消解法

人工智能原理-消解法
• 消解也叫归结,本章混用这两个称呼
7
2 Herbrand定理
2.1 公式到子句集的转换 2.2 Herbrand论域和解释
2.3 语义树 2.4 Herbrand定理 2.5 不可满足基子句集
证明的步骤
• 证明一个公式A在给定论域下恒为真,也 就是要证明﹁A恒为假
– 将﹁A转化为一个子句集,集合中元素为原 子公式或其析取 / 通过其中正负原子公式的 合并(此时恒为真,对证假不起作用,因此 消去) / 最后集合为空,说明是不可满足的, 即恒为假
(2)若存在量词在k个全称量词之后,则公式中 被存在量词量化的变量用被前k个全称量词量 化的变量x1~xk的某个函数f(x1~xk)的形式代 替,f的名字不同于公式中任何其他函数的名 字,但对函数形式没有要求;然后消去存在 量词 / 函数f称为Skolem函数
11
公式转化为子句集的步骤(1)
• 公式A化为子句集S,其实现步骤共9步, 如下: (1)消去等价和蕴含符号:蕴含转化为析取 (2)将否定符号转移到每个谓词之前:应用 狄摩根定律 (3)变量标准化:约束变量各不相同 (4)消去存在量词:存在量词不受全称量词 约束,则变量用常量替换/如果存在量词 受全称量词约束,则使用Skolem函数替 换相应变量——得到Skolem标准形
H∞={a, b}∪{f(c), g(d)|c, d H∞}

f(f(b)),
16
Herbrand原子集
• Herbrand原子集定义
– Herbrand基(原子集):设S为子句集,H∞是 其H论域,则
H {P(t1tn) | n 1, ti H}
称为S的H基,~H中元素称为基原子 / 此为S 中所有原子公式取H论域上所有可能值的集 合

归结推理方法

归结推理方法

A2 : (u)(x)(y)(z)(s)(P(u,x, y,z, s) P(u y, x, y,z, add(b, s))) SA2 :~ P(u,x, y,z, s) P(u y, x, y,z, add(b, s))
21
c.
((A)C)
A3 : (u)(x)(y)(z)(s)(P(u,x, y,z, s) P(u,x, y,u, st ore(c, s))) SA3 :~ P(u,x, y,z, s) P(u,x, y,u, st ore(c, s))
子句集 S={SA1,SA2,SA3,SA4,S~B}
22
3.6 Herbrand定理
虽然公式G与其子句集S并不等值,但它们 在不可满足的意义下又是一致的。亦即,G是 不可满足的当且仅当S是不可满足的。(证明从略, 石纯一《AI原理》P17~20). 由于个体变量论域D的任意性,以及解释 的个数的无限性,对一个谓词公式来说,不可 满足性的证明是困难的。 如果对一个具体的谓词公式能找到一个较 简单的特殊的论域,使得只要在该论域上该公 式是不可满足的,便能保证在任何论域上也是 不可满足的,Herbrand域(简称H域)具有这 样的性质。
17
解:
1) 引入谓词
P(x,y,z,s): 表示猴子位于x处,香蕉位于y处,梯子位于z处,状态 为s R(s): 表示s状态下猴子吃到香蕉 ANS(s): 表示形式谓词,只是为求得回答的动作序列而虚设的。
2) 引入状态转移函数
Walk(y, z, s): 表示原状态s下,在walk作用下,猴子从y走到z处 所建立的新状态。 Carry(y,z,s): 表示原状态s下,在Carry作用下,猴子从y搬梯子到 z处所建立的新状态。 Climb(s): 表示原状态s下,在Climb作用下,猴子爬上梯子所建 立的新状态。

归结原理是什么

归结原理是什么

归结原理是什么归结原理是指将复杂的问题归结为简单的基本原理或规律,通过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来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归结原理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也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首先,归结原理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常常面对复杂的问题和现象,需要通过归结原理的方法来理清思路、找出规律。

例如,物理学家通过归结原理,将复杂的自然现象归结为几条基本的物理定律,从而揭示了世界的运行规律。

生物学家通过归结原理,将复杂的生物现象归结为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从而揭示了生命的奥秘。

化学家通过归结原理,将复杂的化学反应归结为原子分子的运动规律,从而揭示了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归结原理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帮助科学家理清思路、找出规律,从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其次,归结原理是工程实践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常常面对复杂的工程问题和技术挑战,需要通过归结原理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困难。

例如,工程师通过归结原理,将复杂的工程问题归结为几个基本的工程原理,从而找出解决方案。

建筑工程师通过归结原理,将复杂的建筑结构归结为几个基本的受力原理,从而设计出安全稳固的建筑。

电子工程师通过归结原理,将复杂的电路问题归结为几个基本的电子原理,从而设计出高效稳定的电子产品。

归结原理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帮助工程师分析问题、解决困难,从而推动了工程技术的发展。

总之,归结原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我们需要通过归结原理的方法,将复杂的问题归结为简单的基本原理或规律,从而理清思路、找出规律、解决问题。

归结原理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它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工程技术的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归结原理的学习和运用,不断提高归结原理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归结原理是什么

归结原理是什么

归结原理是什么
归结原理是指将一个复杂的问题或者现象归纳总结为简洁、易
于理解的原理或规律的方法。

在科学研究、逻辑推理、问题解决等
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归结原理的提出者是苏格拉底,他在古希腊
哲学中提出了“归纳法”和“演绎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归结原理
的具体应用。

归结原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和梳理,找出其
中的共性和本质规律,从而得出简洁、通用的原理或结论。

这种方
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归结原理不断总结出各种自然规律和
科学定律,推动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技术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归结原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解决问
题时,我们可以运用归结原理来分析问题的本质,找出解决问题的
关键点。

在学习知识时,归结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清知识的脉络,
提高学习效率。

在工作中,归结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
握工作的规律,提高工作效率。

归结原理的应用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社会
现象和人际关系。

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归结原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通过对复杂问题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找出其中的共性和本质规律,得出简洁、通用的原理或结论,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运用归结原理这一重要的思维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离散数学导论第三章消解原理

离散数学导论第三章消解原理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消解原理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用于解决语义歧义和信息抽取。
详细描述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消解原理主要用于解决语义歧义和信息抽取问题。通过消解语义歧 义,可以确定句子中词语的准确含义,提高自然语言处理的准确率。此外,消解原理还 可以用于信息抽取,从大量的文本数据中抽取关键信息,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知识挖掘
提供支持。
06
总结与展望
消解原理的总结
消解原理是离散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主要用于解决逻辑推理和决策问题。它通过将问题分解为更 小的子问题,并利用已知信息来逐步解决这些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原始问题的目的。
消解原理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它为许多问题提供了有 效的解决方案,如逻辑推理、规划、约束满足问题等。
02
例如,在约束满足问题中,可以 通过改进消解原理来减少搜索空 间的大小,从而更快地找到满足 约束条件的解。
混合消解原理
混合消解原理是指将不同的消解原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消解原理,以处理特定的问题或领域。
例如,在电路验证中,可以将约束满足问题和逻辑推理中的消解原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混合消解原 理,以更有效地处理电路验证问题。
05
消解原理的应用案例
在逻辑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消解原理在逻辑电路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消解矛盾的逻辑表达式,可以优化电路 设计,减少冗余和冲突。
在逻辑电路设计中,消解原理主要用于解决 逻辑表达式的矛盾。通过将矛盾的逻辑表达 式进行消解,可以找到最简化的解决方案, 优化电路设计。消解原理的应用可以减少冗 余的逻辑门,降低电路的复杂度,提高电路 的性能和可靠性。
02

消解原理优质获奖课件

消解原理优质获奖课件

2023/11/23
安徽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1
2.5.2 消解推理规则
消解式旳定义 令L1,L2为两任意原子公式;L1和L2具有相同 旳谓词符号,但一般具有不同旳变量。已知两 子句L1∨α和~L2∨β,假如L1和L2具有最一般合 一σ,那么经过消解能够从这两个父辈子句推 导出一种新子句(α∨β)σ。这个新子句叫做消 解式。
2023/11/23
安徽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4
2.5.5 含状态项旳回答语句旳求取
(1) (x) (S) {~ ONBOX(S) AT(box,x,pushbox(x,S))}
(2) (S){ONBOX(climbbox(S))}
(3) (S){ONBOX(S) ∧ AT(box,c,S) HB(grasp(S)) }
∧(w)[Q(x,w)∧ ~ P(w)]}}
2023/11/23
安徽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6
(4) (x){~P(x)∨{(y)[~P(y)∨P(f(x,y))] ∧[Q(x,g(x))∧~P(g(x))]}}
(5) 化为前束形
把全部全称量词移到公式旳左边,并使每个量词旳 辖域涉及这个量词背面公式旳整个部分。
1) ~S(x,y)∨~M(y)∨I(f(x))
3) ~I(z)
2) ~S(x,y)∨~M(y)∨E(x,f(x))
4) S(a,b)
((x4)){消[(解y反)(演S(求x,yN)I∧L M(y))][(y)(I(y)∧E5)(xM,y(b)))]}
子句(1) 子句(3) f (x)/z
图3.12 储蓄问题反演树
15
2.5.3 具有变量旳消解式
❖ 例2.2

归结原理是什么

归结原理是什么

归结原理是什么归结原理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它是指将复杂的问题或现象归结为简单的基本原理或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归结原理在科学研究、逻辑推理、问题解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归结原理的含义、特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首先,归结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简单的基本原理或规律。

这种简化并不是为了忽略问题的复杂性,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通过归结原理,我们可以将一个看似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部分,然后逐个加以分析和解决,最终得到全面而准确的结论。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理清问题的逻辑关系,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和解决困难。

其次,归结原理的特点是简洁性和普适性。

简洁性体现在归结原理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简单的基本原理或规律,使得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变得更加清晰和高效。

普适性则表现在归结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领域和问题,不受限于特定的学科或领域。

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工程技术,归结原理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最后,归结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现实问题。

通过将复杂问题简化为简单的基本原理或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清问题的逻辑关系,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和解决困难。

其次,归结原理可以帮助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

在科学研究中,归结原理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清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推动科学知识的发展和创新。

最后,归结原理还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有效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通过将复杂问题简化为简单的基本原理或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分析,从而得出准确而全面的结论。

综上所述,归结原理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的问题。

归结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简单的基本原理或规律,它具有简洁性和普适性,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谓词演算与消解(归结)原理-图文

谓词演算与消解(归结)原理-图文

3.3.3 合一的一个例子
在此基础上又调用: unify (((father bill) (mother bill)), ((father bill) Y )) 导致调用: (1) unify((father bill),(father bill)) unify (father, father) unify (bill, bill) unify (( ), ( )) 所有的调用都成功,返回空代入集 { }。 (2) unify ((mother bill), Y)
与谓词相关的一个正整数称为元数或“参数数目”, 具有相同的名但元数不同的谓词是不同的。
真值true和false也是原子命题。
任何原子命题都能够用逻辑操作符将其变成谓词演 算的命题。用的联结词也和命题演算一样: ∨,∧, ~, => 和=。
当一个变元在一个命题中作为参数出现时,它代表 的是域中不特定的对象。谓词演算包括两个符号, 量词(全称量词)和彐(存在量词), 用于限定 包含变元的命题的含义。
3.2.2 谓词演算的语义
谓词演算表达式的真值 设有表达式E和在非空论域D上对E的一个解释I,E的
真值按以下规律决定: 1)一个常元的值是根据I指派给它的D的一个元素。 2)一个变元的值是根据I指派给它的D的一个元素集合
。 3)一个函词的值是根据由I指派给它的参数值计算得
到的D的元素。 4)真值符号true的值是T,false的值是F。 5)原子命题的值或者为T,或者为F,取决于解释I。 6)如果一个命题的值为F,则其否定式为T,否则为F

~ (P∧Q) = (~P∨~Q)
▪分配律:P∨(Q∧R) = (P∨Q)∧(P∨R)
▪ 分配律:P∧(Q∨R)=(P∧Q)∨(P∧R)

消解原理归结原理的应用

消解原理归结原理的应用

消解原理归结原理的应用消解原理和归结原理简介消解原理消解原理是一种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常用的推理方法,旨在根据已知的前提条件推导出结论。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否定的前提条件,通过逐步去除矛盾的假设,最终得出一个可行的结论。

归结原理归结原理是一种在逻辑推理中常用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问题转化为一组子句的集合,并利用一系列的归结规则来对这些子句进行推理和化简,最终得到一个全新的结论。

消解原理与归结原理的联系和区别•联系:–消解原理和归结原理都是逻辑推理的方法,可以用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成立或得出一个结论。

–消解原理和归结原理都是通过逻辑上的推导和转换来达到问题求解的目的。

•区别:–消解原理主要应用于逻辑推理中,而归结原理则更常用于证明问题的正确性。

–消解原理侧重于利用否定前提条件推导结论,而归结原理则着重于使用归结规则对子句进行推理和化简。

消解原理归结原理的应用消解原理和归结原理在人工智能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专家系统和自动推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一种基于知识和推理技术的智能系统,它使用消解原理和归结原理来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

通过构建知识库和推理引擎,专家系统能够基于已有的知识和规则进行推理,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

自动推理自动推理是指使用机器自动进行推理和推导的过程,其中消解原理和归结原理是常用的推理方法。

通过将问题转化为逻辑表达式并应用消解原理和归结原理,可以有效地推导出问题的解答或结论。

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一种形式化的逻辑系统,消解原理和归结原理是其中重要的推理方法。

在命题逻辑中,将命题语句表示为逻辑符号,并利用消解原理和归结原理进行逻辑推理,从而得出问题的解答。

逻辑编程逻辑编程是一种基于逻辑推理的编程范式,其中消解原理和归结原理被广泛应用。

通过将问题转化为逻辑表达式,并利用消解原理和归结原理进行逻辑推理,程序可以自动求解问题。

总结消解原理和归结原理是人工智能领域中常用的推理方法,对于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归结原理是什么

归结原理是什么

归结原理是什么归结原理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它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归结原理是指将一个复杂的问题或概念归结为更简单的基本要素,通过分解和归纳的过程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认知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等领域,归结原理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归结原理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原理。

首先,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归结原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

人们在面对复杂的信息时,往往会倾向于将其简化为更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形式。

归结原理通过将复杂信息进行分解和归纳,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例如,在学习数学定理时,我们常常会将复杂的证明过程归结为几个基本的推理步骤,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定理的本质。

其次,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归结原理对教学和学习过程也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归结原理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将复杂的知识点归纳为简单易懂的规律和原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归结原理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语文时,我们可以将一篇文章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此外,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归结原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在逻辑推理和论证过程中,归结原理可以帮助人们理清问题的逻辑结构,找出问题的核心和本质。

通过将复杂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将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相似之处,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归结原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它在认知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和归纳,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因此,我们应该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归结原理来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第三章2消解原理.ppt

第三章2消解原理.ppt
26
消解推理规则
假言推理 合并 重言式 空子句(矛盾)
三段论含有变量的消解式
常用规则

消解推理规则
令L1为任一原子公式,L2为另一原子公式; L1和L2具有相同的谓词符号,但一般具有不 同的变量。已知两子句L1∨α和~L2∨β,如果 L1和L2具有最一般合一者σ,那么通过消解可 以从这两个父辈子句推导出一个新子句 (α∨β)σ。
13
合一者、最一般合一者举例
设有表达式集{Ei}={P[x,f(y),B],P[x,f(B),B]},
①该表达式集的合一者:s1={B/y},s2={w/x,B/y} ② s1={B/y}是该表达式集的最一般合一者。
(为什么?)
14
基本概念: 对谓词演算公式进行分解和化简,消
去一些符号,以求得导出子句。
消解原理(resolution principle),也叫做归结原理。消解是一种 可用于一定的子句公式的重要推理规则。
一子句定义为由文字的析取组成的公式(一个原子公式和原子 公式的否定都叫做文字)。
当消解可使用时,消解过程被应用于母体子句对,以便产生 一个导出子句。
eg,如果存在某个公理E1∨E2和另一公理~E2∨E3,那么 E1∨E3在逻辑上成立。这就是消解,而称E1∨E3为E1∨E2 和~E2∨E3的消解式(resolvent)。
刻划了tom的身份特征
STUDENT ( tom )
GREATER( 5,3 )
刻划了两个个体5和3之间的” 大于”关系
●谓词名通常大写,个体名通常小写 ●谓词中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谓词的元数
6
谓词公式的定义
原子谓词公式:用P(x1,x2,…,xn)表示一个n元谓词公 式其中P为n元谓词,x1,x2,…xn为客体变量或变元。 通常把P(x1,x2,…,xn)叫做谓词演算的原子公式,或原 子谓词公式。

归结原理是什么

归结原理是什么

归结原理是什么归结原理是指将一个事物或者一个问题归结到其最根本的原因或者基本的规律上,通过归结可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或者事物的本质特征。

在科学研究、逻辑推理、问题解决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归结原理在科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努力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这就需要运用归结原理。

例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正是通过观察苹果掉落而归结出了地球吸引物体的规律。

而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也是通过对生物种群的观察和推理而得出的结论,这些都是归结原理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其次,归结原理在逻辑推理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逻辑推理,解决各种问题。

而逻辑推理的基础就是归结原理,通过将问题归结到其根本原因,我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经常需要通过归结原理找到问题的本质,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决。

而在辩论和论证中,归结原理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将问题归结到其核心,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此外,归结原理在问题解决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我们需要通过归结原理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比如,企业在面临经营困难时,需要通过归结原理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归结原理,找到问题的本质,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归结原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归结原理,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本质,解决各种问题,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归结原理在科学研究、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运用的方法。

消解(归结)原理讲解

消解(归结)原理讲解
如果将谓词公式G的Skolem标准型前面的全 称量词全部消去,并用逗号(,)代替合 取符号,便可得到谓词公式G的子句集。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已求得谓词公式G的 Skolem标准型,因而G的子句集S为
S {~ P(x, f (x)) Q(x, g(x)), ~ P(x, f (x)) ~ R(x, g(x))}
(5)全称量词移到左边,由于只有一个全称量 词,已在左边,所以不移。
(6)将母式化为合取范式。
(x)((~ P(x, f (x)) Q(x, g(x))) ((~ P(x, f (x)) ~ R(x, g(x))))
子句与子句集
文字:不含有任何连接词的谓词公式叫原子公式,简称原子,而 原子或原子的否定统称文字。
中所出现的量词具有一定的规则,即每个存在 量词均在全称量词的前面。如
(x)(y)(z)(P(x) Q( y) F(z))
这是离散数学中有关Skolem范式的定义。在人 工智能的归结推理研究中,Skolem标准形的定 义是,从前束形范式中消去全部存在量词所得 到的公式称为Skolem标准形,它的一般形式是
子句:就是由一些文字组成的析取式。如:P(x) ~Q(x,y), ~P(x,c) R(x,y,f(x))都是子句。
空子句:不包含任何文字的子句称为空子句,记为NIL。由于空 子句不包含任何有任何文字,它不能被任何解释满足,所以空子 句是永假的,是不可满足的。
子句集:由子句构成的集合称为子句集。
因是,在谓词公式化为Skolem标准型的过程中,当消 除全称量词左侧的存在量词时,从个体域D中选定的某 一个个体a。而存在量词具有“或”的含义,只要个体 域D中一个个体使G为真,侧G取值就为T。Skolem标 准型只是G的一个特例。
不可满足意义下的一致性

第04章消解原理.ppt

第04章消解原理.ppt
求证:John是快乐的 谓词:pass(x,y):x能通过y考试
study(x):x肯学习 win(x,y): x能赢得y lucky(x):x是很幸运的
happy(x):x是快乐的
应用归结原理进行问题求解步骤: (1)把已知前提条件用谓词公式表示出来,
并化成相应的子句集,设该子句集名字 为S1; (2)把待求解的问题也用谓词公式表示出 来,然后将其否定,并与谓词answer构 成析取,化成子句S2; (3)将S1和S2合成S; (4)如果归结到answer,则答案在answer 谓词中。
减少否定符号 x{P(x)∨{(y)[P(y)∨P(f(x,y))]∧(y)[Q(x,y)∧P(y)]}}
对变量标准化 x{P(x)∨{(y)[P(y)∨P(f(x,y))]∧(w)[Q(x,w)∧P(w)]}}
子句集的求取
消去存在量词 x{P(x)∨{(y)[P(y)∨P(f(x,y))]∧[Q(x,g(x))∧P(g(x))]}}
例:设两个子句:C1=P∨C1’ C2=P∨C2’
其归结式为(
)。
例:在命题逻辑下,可以归结的子句C1 和C2,在某解释下C1和C2为真,则其归 结式C在该解释下()
A.必真 B.必假 C.不一定
设C1和C2是两个没有相同变元的子句,L1 和L2分别是C1和C2的文字,如果L1和 L2有合 一σ ,则把
C12={C1σ -L1σ }{C2σ -L2σ }称为子句 C1和C2的二元归结式,而L1和L2是被归结的文 字。
例:设C1=P(a)∨Q(x)∨R(x), C2=P(y)∨Q(b),求其二元归结式。
例:设C1=P(y)∨Q(y), C2=Q(g(x)), 求其二元归结式。
由于子句中含有变元,不能像命题公式中 那样直接消去互补文字进行归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如下:
(1)取消“→”和“↔”连接词。
(x)(~ (y)P(x, y) ~ (y)(~ Q(x, y) R(x, y)))
(2)把“~”的辖域减少到最多只作用于一 个谓词。
(x)((y) ~ P(x, y) (y)(Q(x, y) ~ R(x, y)))
归结原理
要证明: C1∧C2 => C12,也就是要证明,使C1 和C2为真的解释I,也必使C12为真。
设I是使C1和C2为真的任一解释,若I下的P为真, 从而~P为假。由C2为真的假设可以推出必有 在I下C2’为真,故在I下,由于C12=C1’ ∨C2’ , 所以C12也为真。若在解释I下P为假,从而由 于假设C1为真,必有C1’为真,故在解释I下 C12=C1’ ∨C2’也必为真。于是我们得到如下定 理:
如果将谓词公式G的Skolem标准型前面的全 称量词全部消去,并用逗号(,)代替合 取符号,便可得到谓词公式G的子句集。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已求得谓词公式G的 Skolem标准型,因而G的子句集S为
S {~ P(x, f (x)) Q(x, g(x)), ~ P(x, f (x)) ~ R(x, g(x))}
不可满足意义下的一致性
例:设有谓词公式G= (x)P(x),说明G与Skolem标准型 并不等值。
设G的个体域为D={1,2},此时G=P(1) P(2). 设解释I:P(1)=F,P(2)=T,则在这一解释下G为T。 而G时的GSl=kFolem标准型Gl=P(a)(第一种情况),取a=1,这 导致G与其Skolem标准型(进而与子句集S)不等值的原
(5)全称量词移到左边,由于只有一个全称量 词,已在左边,所以不移。
(6)将母式化为合取范式。
(x)((~ P(x, f (x)) Q(x, g(x))) ((~ P(x, f (x)) ~ R(x, g(x))))
子句与子句集
文字:不含有任何连接词的谓词公式叫原子公式,简称原子,而 原子或原子的否定统称文字。
(x1() x2() xn() x1)M (x1, x2 , , xn )
其中 M (x1, x2, , xn ) 是一个合取范式,称为Skolem 标准形的母式。
将谓词公式G化为Skolem标准型的步骤如下
1消去谓词公式G中蕴涵符()和双条件符号(↔ ),以 ~A B代替A B,以(A B) (~A ~B)替换A↔ B
无量词约束 元素只是文字的析取 否定符只作用于单个文字 元素间默认为和取 例:{~I(z)R(z), I(A), ~R(x) L(x), ~D(y)}
子句与子句集
由于谓词公式的Skolem标准型的母式已为合 取范式,从而母式的每一个合取项都是一 个子句。也就是说,谓词公式Skolem标准 型的母式是由一些子句的合取组成的。
2 减少否定符(~)的辖域,使否定符号最多只作用到一个 谓词上。
3 重新命名变元,使所有的变元名字均不同,并且自由变元 与约束变元亦不同。
4 消去存在量词。这里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存在量词不 在全称量词的辖域内,此时,只要用一个新的个体常量替 换该存在量词约束的变元;另一种情况是,存在量词位于 一个或多个全称量词的辖域内,例如:
归结原理
定理:归结式C12是其亲本子句C1和C2的逻 辑结论。
由它可以得出如下的推论: 推论:设C1和C2是子句集S上的子句,C12
是C1和C2归结式。如果把C12加入子句集 S后得到新子句集S1,则S1和S在不可满 足的意义下是等价的。即: S是不可满足的 S1是不可满足的
归结推理过程
由上面的推论以及空子句的不可满足性,可以得 到证明子句集S不可满足性的推理过程如下:
将谓词公式G化为Skolem标准型(续)
(3)变量更名。 (x)((y) ~ P(x, y) (z)(Q(x, z) ~ R(x, z))) (4)消存在量词。因为存在量词和都在辖域内, 属于上述所讲的第二种情况,所以分别用 Skolem函数f(x)和g(x)替换y和z。
(x)((~ P(x, f (x)) (Q(x, g(x)) ~ R(x, g(x))))
(x)(y)(z)(P(x) F( y, z) Q( y, z))
即是一个前束形的范式。优点:量词全部集中在公式的 前面,此部分称作公式的首标,而公式的其余部分 实际上是一个命题演算公式。缺点:杂乱无章,量 词的排列没有一定的规则。
范式
2. 斯克林范式(Skolem) 斯克林范式对前束形范式进行了改进,使得首标
例2 化子句集的方法
例:(z) (x)(y){[(P(x) Q(x)) R(y)] U(z)} 1, 消蕴涵符
理论根据:a b => ~a b (z) (x)(y){[~(P(x) Q(x)) R(y)] U(z)} 2, 移动否定符 理论根据:~(a b) => ~a ~b
~(a b) => ~a ~b ~(x)P(x)=>(x)~P(x) ~(x)P(x)=>(x)~P(x) (z) (x)(y){[(~P(x) ~Q(x)) R(y)] U(z)}
中所出现的量词具有一定的规则,即每个存在 量词均在全称量词的前面。如
(x)(y)(z)(P(x) Q( y) F(z))
这是离散数学中有关Skolem范式的定义。在人 工智能的归结推理研究中,Skolem标准形的定 义是,从前束形范式中消去全部存在量词所得 到的公式称为Skolem标准形,它的一般形式是
归结推理规则
设有两个子句:C1=P∨C1’ 和C2=~P∨C2’ P和~P是两个互补文字,则消去互补文字
后得: C12=C1’ ∨C2’ 这一归结过程就是一种推理规则。实际上,
归结推理方法就只有这么一条规则。为 了说明推理规则的正确性,应该证明归 结式C12是C1和C2的逻辑结论,即要证明: C1∧C2 => C12
命题逻辑中的归结原理
互补文字:若P是原子谓词公式或原子命题, 则称P与~P是互补文字。
归结与归结式:设C1与C2式子句中的任意两个 子句,如果C1中的文字L1与C2中的文字L2互补, 则从C1与C2中可以分别消去L1和L2,并将二子 句中余下的部分做析取构成一个新的子句C12 , 称这一过程为归结,所得到的子句C12称为C1和 C2的归结式,而C1和C2称为C12的亲本子句。
S中的子句变化情况。 (1)~P ∨ Q (2)~Q (3)P (4)~P (1)(2)进行归结 (5)NIL (3)(4)进行归结 由于S中出现了空子句NIL,从而证明了S的不可满足性。
在命题逻辑中,对不可满足的子句集S,
归结原理是完备的。也就是说,如果子
句集S是不可满足的,则必然存在一个从 S到空子句的使用归结推理规则的归结推 理过程;反之,若存在一个从S到空子句 (NIL)使用归结推理规则的归结过程, 则S一定是不可满足的。但是,对于那些 可满足的子句集S,使用归结推理规则将 得不到任何结果。
化子句集的方法(续1)
3, 变量标准化 即:对于不同的约束,对应于不同的变量 (x)A(x) (x)B(x) => (x)A(x) (y)B(y)
4, 消存在量词 (skolem化) 原则:对于一个受存在量词约束的变量,如果他不受 全程量词约束,则该变量用一个常量代替,如果他受 全程量词约束,则该变量用一个函数代替。 (z) (x)(y){[(~P(x) ~Q(x)) R(y)] U(z)}
因是,在谓词公式化为Skolem标准型的过程中,当消 除全称量词左侧的存在量词时,从个体域D中选定的某 一个个体a。而存在量词具有“或”的含义,只要个体 域D中一个个体使G为真,侧G取值就为T。Skolem标 准型只是G的一个特例。
不可满足意义下的一致性
当P= P 1 P 2 … P n ,若设P的子句集为 S p ,P i的子句集为S i,一般情况下S p不 等于S 1∪ S 2 ∪…∪ S n,而要复杂得多, 但在不可满足的意义下是一致的。这样 对S p的讨论就可由S 1∪ S 2 ∪…∪ S n 来代替。为了方便也称S 1∪ S 2 ∪…∪ S n是P的子句集。
谓词公式与子句集
然而,由于谓词公式千变万化,形形色色, 给谓词演算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为 此,这里先介绍两种谓词演算公式的标 准型,也就是范式;因而对谓词演算的 研究就可以归结为对范式的研究。
范式
1. 前束形范式 一个谓词公式,如果它的所有量词均非否定地出现在公
式的最前面,且它的辖域一直延伸到公式之末,同 时公式中不出现连接词→及↔,这种形式的公式称作 前束形范式。例如公式
=> (x) {[(~P(x) ~Q(x)) R(f(x))] U(a)} 5, 量词左移
(x)A(x) (y)B(y) => (x) (y) {A(x) B(y)}
化子句集的方法(续2)
6, 化为合取范式 即(ab) (cd) (ef)的形式
(x){[(~P(x) ~Q(x)) R(f(x))]U(a)} => (x){(~P(x) ~Q(x)) R(f(x))U(a)} => (x){[~P(x) R(f(x))U(a)]
(x1() x2 )(xn )(y)P( x1, x2 , , xn,y)
将谓词公式G化为Skolem标准型的步骤(续)
此时,变元y实际受前面的变元的约束,需要用 Skolem函数 f (x1, x2 , , xn ) 替换y即可将存在 量词y消去,得到:
(x1() x2 )(xn )P(x1, x2 , , xn,f ( x1, x2 , , xn ))
(1)对子句集S中的各子句间使用归结推理规则。 (2)将归结所得的归结式放入子句集S中,得到
新子句集S’。 (3)检查子句集S’中是否有空子句(NIL),若
有,则停止推理;否则,转(4) (4)置S:= S’,转(1)

证明子句集S={~P ∨ Q,~Q,P}是不可满足的。 证明 按照上述的归结推理过程对S使用归结推理,下面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