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细胞化学与图像分析
检验科免疫组化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免疫组化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免疫学原理,通过检测和定位特定蛋白质在组织或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和位置的方法。
在医学检验科中,免疫组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免疫组化检测与分析方法。
一、免疫组化染色法免疫组化染色法是免疫组化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采用免疫荧光、酶标记、金标记或放射性标记等技术,将特定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并通过染色或荧光的方式来显示其位置和表达水平。
免疫组化染色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如肿瘤标记物的检测、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等。
二、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是一种在组织切片上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
它通过对切片进行蛋白质抗原的恢复处理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和显示抗原在组织中的位置和表达水平。
免疫组织化学法主要应用于病理学领域,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分级。
三、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是利用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抗原在组织或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和表达水平的技术。
免疫荧光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的诊断。
四、免疫电镜法免疫电镜法是一种在电镜下观察和检测抗体与抗原结合的方法。
它通过在样品上标记抗体或抗原,然后利用电镜来观察并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
免疫电镜法主要用于对超微结构进行研究和观察,是研究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手段。
五、免疫组化信号放大技术免疫组化信号放大技术是一种能够放大免疫染色信号并提高染色效果的方法。
常见的免疫组化信号放大技术包括多聚酶法、银增强法、酶蛋白复合物法等。
这些技术在免疫组化检测中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免疫组化技术因其高度敏感、高特异性和定量分析的优势,成为了疾病诊断与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免疫组化技术将在临床医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免疫组化检测与分析的常见方法,包括免疫组化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荧光法、免疫电镜法以及免疫组化信号放大技术。
举例说明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的种类
举例说明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的种类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的学科,它使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研究。
下面列举了十种常见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1. 光学显微镜观察: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通过调节镜头和使用染色剂,可以更清晰地观察细胞的细节。
2. 电子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更小的细胞结构,如细胞器、细胞膜等。
它可以提供细胞的高分辨率图像。
3.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将细胞从生物体中分离出来,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研究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功能。
4. 免疫细胞化学:免疫细胞化学是通过使用抗体来标记和检测特定蛋白质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细胞内不同蛋白质的位置和功能。
5. 细胞分离和纯化:细胞分离和纯化是将特定类型的细胞从混合细胞群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研究特定细胞类型的功能和特性。
6.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DNA测序、基因克隆等,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细胞的基因组、基因表达和遗传变异。
7. 蛋白质分析:蛋白质分析是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包括SDS-PAGE、Western blot 等。
8. 细胞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物理学是研究细胞力学、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力学等方面的学科。
常用的方法包括细胞变形实验、细胞力学模拟等。
9. 高通量筛选:高通量筛选是一种通过自动化实验系统进行大规模筛选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筛选和鉴定特定分子对细胞的影响。
10. 生物信息学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是利用计算机和统计学方法对细胞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揭示细胞的复杂性。
免疫组织化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
免疫组织化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背景介绍: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都有着重要意义。
免疫组织化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领域。
本文将着重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
一、免疫组织化学原理及技术1. 免疫组织化学原理免疫组织化学是通过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特定抗原的存在与分布情况来判断其性质和功能的一种方法。
它基于免疫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利用具有特异性的抗体与相应标记物结合,经过染色或荧光检测,从而观察目标抗原在不同类型组织中的表达程度。
2.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主要包括制片、脱脂水处理、抗体处理、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等步骤。
在制片过程中,组织标本被固定、包埋和切片,以保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
随后,通过脱脂水处理去除蜡,使得抗体能够与目标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接下来,使用特异性的一抗和二抗进行免疫反应,并经过适当染色方法(如DAB染色等)增强信号,并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分析。
二、免疫组织化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1. 碳酸酐酶Ⅸ(CAIX)的检测CAIX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可以通过检测CAIX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辅助肿瘤类型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2. 检测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ER和PR是乳腺癌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的重要预测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可以检测肿瘤组织中ER和PR的表达情况,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 EGFR与PD-L1的检测EGFR和PD-L1是一些常见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靶点。
免疫组织化学可以准确地检测这些潜在预测因子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三、免疫组织化学在肿瘤诊断中的进展1. 多标志物联合应用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多个免疫抗原标记物联合应用已经成为趋势。
通过使用不同抗体对不同分子进行定位,可以更好地了解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并指导相应治疗策略。
组织病理学-增殖与凋亡
第五章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检测第一节细胞增殖测定技术细胞增殖(cell proliferation)是机体的基本生物学特征,1951年Howard和Pelc用32P标记的方法,研究蚕豆根尖的细胞生长和分裂,首次提出了细胞分裂周期(cell divide cycle)的概念,将细胞增殖周期分为间期(gap phase)和有丝分裂期(mitosis phase,M期),前者包括DNA合成前期(gap1phase,G1期)、DNA合成期(synthesis phase,S期)和DNA合成后期(gap2phase,G2期),后者完成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子代细胞;在细胞周期中还存在一个G0期(图5-1),该期细胞不参与细胞增殖,只有在适当刺激后才可重新加入细胞周期。
根据细胞周期,可将细胞群分为分裂和非分裂两类细胞,前者指进入G1期后进行分裂的细胞,后者指处于G0期及非增殖的终末细胞。
分裂细胞与总细胞数的比值称增殖分数或生长分数,它决定细胞群的增殖活性,测定增殖分数可判断细胞群的增殖活性。
图5-1随着细胞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等技术的发展,细胞增殖活性已成为生理和病理研究领域最活跃的课题之一。
目前,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一、核分裂计数核分裂像是细胞周期中惟一可以用形态学方法识别的时期,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即能够进行。
Baak提出核分裂的识别标准的为:核膜消失;在核分裂中央缺乏透明区;核分裂像两侧或外周可见毛发样突起;胞浆嗜碱性。
Van Diest等亦提出类似标准,并强调要注意区别核分裂与核固缩及胞浆内随机排列的深染小点状物。
(一)核分裂计数(mitotic figure counting,MFC)方法核分裂计数有高倍视野法(high power fields,HPF)和核分裂指数法(mitotic index,MI)。
1.高倍视野法在高倍(×400)下,随机选择多个视野(≥10),分别观察并计数其中的核分裂像,然后计算出每个HPF中核分裂像的平均值。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步骤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确保所有实验所需的试剂、器材和设备都已准备齐全。
主要试剂包括抗体、抗原、染色液、封闭液等。
器材包括显微镜、离心机、微量移液器、培养箱等。
设备应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毒,保持实验环境的无菌状态。
2. 组织样本的准备选择合适的组织样本并进行固定处理。
通常使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液进行组织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24小时,固定后应将组织转移至PBS缓冲液中保存。
固定后的组织样本需经过脱水、透明化和浸蜡等步骤,进行切片。
切片厚度通常为46微米,将切片放置于玻片上,进行后续的处理。
3. 切片的脱蜡和再水化4. 抗原修复抗原修复是提高抗体特异性的重要步骤。
选择适当的抗原修复液(如柠檬酸缓冲液或EDTA缓冲液),将其加热至沸腾并保持一定时间(通常为1020分钟),以去除固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抗原遮蔽效应。
之后将切片转移至冷却缓冲液中,待其冷却至室温。
5. 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用封闭液(如含有5%牛血清白蛋白的PBS溶液)处理切片,以封闭组织中可能存在的非特异性结合位点。
封闭液通常需要在室温下孵育30分钟。
6. 加入一抗(初级抗体)将一抗稀释至适当浓度,滴加在切片上。
抗体稀释液的选择应根据抗体的说明书进行,常见的稀释液包括PBS或含有0.1% TritonX100的PBS。
覆盖切片后,置于湿箱中在4°C下孵育过夜,以保证抗体与抗原充分结合。
7. 洗涤切片用PBS洗涤切片,去除未结合的一抗。
洗涤液的选择应为无菌PBS,洗涤次数通常为3次,每次5分钟。
8. 加入二抗(次级抗体)将二抗稀释至适当浓度,滴加在切片上。
二抗应选择针对一抗的相应标记抗体,常用的标记物包括荧光素、酶(如HRP、AP)等。
孵育时间为30分钟,孵育条件为室温,避免光照。
9. 洗涤切片用PBS洗涤切片,去除未结合的二抗。
洗涤操作与步骤7相同。
10. 显色反应根据使用的标记物不同,选择相应的显色试剂进行显色反应。
Photoshop软件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中的应用
Photoshop软件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中的应用周洲;张军锋;陈建;赖娅娜【摘要】[目的]结合教学与科研工作实践,探讨采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分析免疫组化图像的使用规范.[方法]选用合适方法对免疫组化图像进行分割与灰度转换处理,再采用软件测量与分析免疫组化图像,同时与Image-Pro Plus、ImageJ专业软件分析结果比较.[结果]该方法操作便捷,数据准确可靠.[结论]该方法值得在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推广使用.%[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normative application of Photoshop software in immunohistochemical image analysis combine with practical leaching and research. [ Method] The suitable methods of image segmentation and gradation conversion were chosen; afterwards immunohistochemical images were analyzed with Photoshop software, which was with specialized software Image-Pro Plus and ImageJ. [ Result] The method was convenient and the data was precise. [Conclusion] The method was good for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24【总页数】3页(P11963-11965)【关键词】Photoshop;免疫组化图像;图像分割;图像分析【作者】周洲;张军锋;陈建;赖娅娜【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江苏省医药动物实验基地,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江苏省医药动物实验基地,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8+.1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显微成像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化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在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得到迅速发展,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领域中的应用更为普遍[1]。
免疫组化是什么意思
免疫组化是什么意思免疫组化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诊断的技术,它通过利用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的结合,来检测、定位和定量细胞或组织中的特定分子。
在免疫组化中,抗体与抗原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多种可视化方法来察觉,如荧光素酶检测、荧光信号检测、放射性同位素检测和表达基因的激发检测等。
免疫组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中目标分子结合,然后通过特定的可视化手段来观察、定位和定量目标分子的存在。
抗体可用于识别特定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糖基、细胞受体、酶和其他分子。
通过选择特异性的抗体,免疫组化可以针对具体的疾病相关分子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指导。
免疫组化主要包括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两个方面。
免疫组织化学着重于分析和研究组织中不同细胞类型的分布和表达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对不同组织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进行定量和位置分析,可以研究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
免疫细胞化学则侧重于检测和研究细胞中特定分子的表达和功能变化。
通过对细胞中特定蛋白质的定位和表达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如细胞分化程度、细胞活性的变化和生物化学的变化。
免疫组化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定量能力强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
在癌症研究中,免疫组化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并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在感染和炎症领域,免疫组化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致病微生物、炎症介质和免疫细胞的存在和活性。
此外,免疫组化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神经科学、器官移植、自身免疫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领域。
尽管免疫组化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但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和操作的技术要求较高,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例如,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对免疫组化技术的结果有重要影响,因此抗体的质量和选择是关键因素。
此外,免疫组化技术在样本处理、标记方法和图像分析等方面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免疫细胞化学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展示的是免疫细胞在某种特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结果,通过对细胞的染色和观察,可以了解细胞内特定分子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这些结果对于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药物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细胞化学结果通常通过染色技术来观察。
目前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是利用抗体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原理,通过染色反应来显示目标分子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免疫荧光染色则是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目标分子结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的强弱和分布情况。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结果的观察,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
首先,可以了解免疫细胞中特定分子的表达情况。
例如,在研究免疫细胞的激活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某些激活标志分子的表达情况,从而了解细胞的激活状态。
其次,可以了解细胞内特定分子的定位情况。
通过观察分子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其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和定位。
此外,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还可以用于检测疾病标志物和药物靶点的表达情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免疫细胞化学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临床和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首先,需要对染色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定性分析可以通过观察染色结果的强弱和分布情况来判断目标分子的表达情况。
定量分析则需要借助图像处理和计算方法,对染色结果进行数字化处理,得到具体的数值表达。
其次,需要将染色结果与临床或实验数据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免疫细胞化学结果的生物学意义。
最后,还需要结合文献和实验结果,对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免疫细胞化学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对于研究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并进行适当的对照实验。
同时,还需要使用可靠的抗体和染色试剂,避免非特异性染色和背景信号的干扰。
此外,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重复性,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和统计分析,以得到可靠的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结果在免疫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回复
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回复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Enzyme ImmunoHistoChemistry, E-IHC)是一种常用于组织学研究和病理诊断的方法。
该技术基于免疫学原理,采用酶标标记抗体和细胞色素底物,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来检测组织中特定抗原的分布和表达水平。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与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相关的问题。
第一步:样本处理样本处理是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重要步骤,它的目的是保持组织结构和细胞膜完整性,同时保留目标抗原的免疫原性。
1. 固定化:将组织样本进行固定化处理有助于保持细胞和组织的形态学结构。
最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甲醛和乙醇。
甲醛能够形成甲醛-蛋白质交联,从而固定并保持组织中的抗原。
乙醇可以用于去除水分和酮糖,提高抗体的渗透性。
2. 残胶和抗原修复:许多抗原在标本固定过程中会损失其免疫原性,需要进行抗原修复。
常用的修复方法包括热处理、酶消化和酸碱处理等。
热处理通常使用高温蒸煮或压力加热,可使蛋白质水平解离,恢复抗原性。
酸碱处理则通过改变组织的PH值,使抗原解离。
第二步:抗体选择抗体是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核心。
选择合适的抗体对于获得可靠的结果至关重要。
1. 一抗和二抗: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般采用间接法。
首先,使用一抗与目标抗原特异性结合。
随后,使用标记有酶的二抗来识别和结合一抗,从而可视化目标抗原。
常用的二抗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P)。
2. 选择合适的抗体:选择抗体需要考虑目标抗原的特异性和抗体的亲和性。
在选择抗体时,可以参考文献报道、试剂公司提供的抗体说明书和其他研究人员的建议。
第三步:酶标标记酶标标记是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另一个关键步骤。
酶标标记抗体在靶抗原区域内催化底物,从而产生特定的染色反应。
1. 酶标物质的选择:常用的酶标物质有HRP和AP。
HRPHRP常用于DAB法(diaminobenzidine)和AEC法(aminoethyl carbazole)等反应体系中,可产生棕色至棕黑色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的材料
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的材料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技术。
它通过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的蛋白质、基因表达等。
以下是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所需的材料:1.样本收集在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验前,需要收集样本,如组织切片、细胞涂片或石蜡切片等。
样本的收集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步骤,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2.样本处理样本处理包括固定、脱水、包埋、切片等步骤。
这些步骤旨在保持样本的完整性,并去除其中的干扰物质,以便后续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3.抗体选择抗体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
根据实验目的和待检测的蛋白质类型,选择特异性抗体。
抗体的选择应基于实验设计、实验目的、目标蛋白质的性质等因素。
4.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是将特异性抗体与目标抗原结合的过程。
该过程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以保持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5.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是将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结合转化为可检测信号的过程。
这通常涉及使用酶或其他标记物对免疫反应产物进行染色或标记,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6.检测仪器检测仪器是用于检测免疫反应产物的设备,如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图像分析系统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图像,帮助研究人员观察和分析抗原-抗体的结合情况。
7.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过程。
这包括对图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和解释。
数据分析旨在从实验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以支持研究结论。
8.结果解释结果解释是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解读和解释的过程。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研究者可以得出有关样本中目标蛋白质的存在、分布和表达水平的结论。
这些结论可以用于支持研究假设或提供病理学诊断的依据。
总结起来,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的材料包括样本收集、样本处理、抗体选择、免疫反应、信号转导、检测仪器、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方面。
这些步骤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项完整的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免疫组化集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免疫组化集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免疫组化集采是一种基于免疫组化技术的样本处理方法。
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特定抗原-抗体相互作用来识别和定位特定分子的方法。
它可以用于诊断疾病、研究生理和病理过程以及评估药物疗效等领域。
概括地说,免疫组化集采是将免疫组化技术应用于大量样本的高通量方法。
它包括样本的采集、固定、切片和染色等步骤,旨在快速、准确、可靠地获得大规模样本信息。
在免疫组化集采中,样本的采集是关键的一步。
不同类型的样本可以被采集,如组织切片、细胞悬液、体液等。
采集后,样本需要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其原有的结构和抗原信息。
然后,样本被切片,并在载玻片或载片上进行染色处理。
最后,通过光学显微镜或其他检测方法,观察和分析免疫组化染色的结果。
免疫组化集采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处理大量样本,并且可以快速获取大规模的结果。
这为研究者提供了更深入、全面的样本信息,从而加快了科研工作的进程。
此外,免疫组化集采还可以应用于临床诊断,帮助医生准确地确定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然而,免疫组化集采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样本的采集和处理过程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其次,不同样本的固定和切片条件可能不同,需要针对不同样本进行优化和标准化。
此外,免疫组化集采在染色效果、信号强度和结果解读等方面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变异性和主观性。
综上所述,免疫组化集采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在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相信免疫组化集采将会为疾病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和新药研发等领域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文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整篇文章的框架和逻辑。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了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其中,概述部分可以简要介绍免疫组化集采的背景和意义,引起读者的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则介绍了整篇文章的框架和内容安排,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接下来各个部分的内容和目的。
LeicaAriol病理玻片扫描与图像分析系统
Leica Ariol病理玻片扫描与图像分析系统-一、主要用途:全自动玻片扫描与分析系统(硬件软件一体化)专为生命科学、生物学、生物医学、转化医学等科研活动中的图像采集与分析而开发创建,其不仅具有强大的图像扫描采集、管理功能,还具有强大的图像分析功能。
其能够在明场与荧光模式扫描采集不同染色的实验组织切片、冰冻切片、培养细胞玻片。
分析模块能够进行HE染色分析、特殊染色分析、血管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分析、稀有事件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组织芯片分析等。
二、技术参数1、扫描分析系统由硬件与软件构成:硬件基于科研级徕卡高端全自动正置DM6000B显微镜,配备精准扫描平台与玻片上载器,整体性号。
硬件与软件平台均由徕卡研发、测试,相辅相成组成扫描分析工作平台,兼容性绝佳。
2、标准配备PL 1.25×/0.04、FL 5×/0.15、PL 10×/0.3、APO 20×/0.7、APO 40×/0.85 CORR科研级扫描徕卡物镜,选配APO 63×、100×扫描物镜,实现不同倍数下高精度图像扫描采集。
3、聚焦方式:全自动对焦,自动寻找扫描样品;也可以手动设置。
4、扫描应用对象:明场玻片如HE染色玻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玻片、冰冻切片染色玻片、特殊染色玻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图片等、免疫荧光玻片---细胞及组织、荧光原位杂交玻片(FISH)、组织芯片扫描(TMA)5、装卸方式:自动装卸;6、装载数量:不低于200片/次,实现无人值守批量扫描;7、扫描原理:CCD成像高分辨率扫描,自动获取扫描样品。
8、科研级CCD:JAI M2 1英寸1600×1200或JAI M4 2/3英寸1380×1030。
9、扫描区域:自动识别&人工设定,可根据用户不同需求设定。
10、扫描方式:明场扫描与荧光扫描;手动扫描和全自动扫描。
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中的应用
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中的应用王浩军;林英华
【期刊名称】《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6(017)003
【摘要】探讨在图像分析仪上有效地对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中阳性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
方法;采用图像灰度非线性变化,特征检测和二值化操作等多种处理和分析方法对光镜下免疫组化切片进行分析和比较。
经上述处理后,阳性特征更加易于识别和定理,同时对20个视野中的阳性细胞计数,比较了经上述处理后单视野中阳性细胞的平均计数值和未经上述处理只简单的进行灰度阈值特征检测的常规处理过程后平均数值,两者差异显著。
【总页数】3页(P209-211)
【作者】王浩军;林英华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2.11
【相关文献】
1.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J], 陈昱江
2.计算机网页设计中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 [J], 周密
3.基于图像处理技术杂质分析仪在PVC树脂中的应用 [J], 崔小英;李宏刚
4.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造纸工业纤维分析中的应用第一部分:基本理论和木质纤维的分析 [J], 陶劲松;陈港;刘松坡
5.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造纸工业纤维分析中的应用第二部分:浆料纤维的分析[J], 陶劲松;陈港;刘松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免疫组化实验结果分析
免疫组化实验结果分析免疫组化实验是一种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通过对细胞内或组织切片中目标分子的免疫染色来观察、分析目标分子在细胞或组织中的表达与定位情况。
本文将对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在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与意义。
1. 实验设计与控制免疫组化实验前,首先需要进行实验设计。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应明确需要检测的目标分子以及合适的抗体选择。
同时,合理设定实验组与对照组,用以对比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目标分子的表达变化。
控制变量的同时,还需确保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结果解读与定量分析在免疫组化实验中,常见的结果表达形式是显微镜下对目标分子免疫染色的图像。
通过观察图像,可以初步判断目标分子在不同组织、细胞种是否存在表达,并探讨其表达差异。
同时,需着重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使用专业软件对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计算光密度或荧光强度等指标,以实现对不同样品之间的比较与分析。
3. 结果分析与比较在进行免疫组化实验结果分析时,需要将不同样品之间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以探究目标分子的表达变化与信号定位。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1) 目标分子的表达量分析:通过计算光密度或荧光强度等指标,对不同样品中目标分子的表达量进行定量比较。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比如均值、标准差等分析,以评估目标分子的表达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2) 信号定位与定量:通过观察光学显微镜下的染色结果图像,可以初步判断目标分子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定位情况。
同时,也可以使用数字化图像分析软件,对染色信号进行定位与定量,以精确描述目标分子在特定位置的表达情况。
(3) 目标分子与疾病发生的关联性:通过对不同疾病样本中目标分子的表达和定位进行研究,可以分析目标分子与疾病的关联性。
比如,某一分子在肿瘤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某种癌症的发生相关性等。
4. 结果讨论与展望在对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可以从结果出发进行讨论与展望,以揭示目标分子的功能与潜在作用。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是一种用于鉴定和定量特定细胞类型或蛋白质表达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和医生确定组织或细胞样本中特定免疫细胞的存在和分布情况,以及这些细胞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中,通常会使用特定抗体来与目标蛋白质结合,然后通过染色试剂使这种结合可见。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或组织样本,并根据染色的强度和位置来确定目标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过程包括样本制备、抗体处理、染色和显微镜观察。
在样本制备阶段,组织样本通常需要被固定、切片和固定在载玻片上。
接下来,样本会被暴露在特定的抗体溶液中,抗体会与目标蛋白质结合。
随后,样本会经过染色试剂的处理,使得目标蛋白质呈现出可见的颜色或信号。
最后,样本会被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医学诊断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肿瘤、炎症和感染疾病,也可以帮助科学家研
究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疾病机制。
通过对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和组织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从而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总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它通过特定抗体的使用和染色试剂的处理,帮助科学家和医生鉴定和定量特定细胞类型或蛋白质表达,为医学诊断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帮助。
2024年新高考版生物1_19-专题十九 免疫调节 (2)
2)存在问题 ①免疫排斥: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 织相容性抗原,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正常情况下,白细胞不会 攻击自身细胞,若将其他人的组织或器官移植过来,白细胞就能识别出 HLA的不同而发起攻击。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体与受体的 HLA是否❼ 一致或接近 。 ②供体器官短缺。 3)解决方法 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②利用干细胞培养相应的组织、器官,号召人们自愿捐献器官。
考点训练(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病毒、细菌、机体细胞都有分子标签,其本质一般为蛋白质。 ( ) 2.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参与对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 ) 3.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 ) 4.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有的抗原是多糖等。 ( ) 5.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 ( ) 6.在抗原的刺激下辅助性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 ) 7.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
3.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以破伤风为例) 1)实验鼠(大小、年龄、生长、健康状况等相同)随机均分为A、B两组。 2)实验过程
小鼠分组 初次注射 间隔一段时间 再次注射
A组
B组
等量的破伤风毒素
从已经获得破伤风免疫力的小 等量的从未获得破伤风免疫力
鼠体内分离的血清
的小鼠体内分离的血清
3)观察两组小鼠的患病情况。
答案 1.✕ 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场所,脾、淋巴结和扁 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不产生免疫细胞。 2.✕ T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 熟。 3.✕ 免疫监视功能主要针对突变的细胞。 4.✕ 人体内的白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 胞,可以抗击多种细菌,可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三道防线。
2024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词解释(第二部分)
2024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词解释(第二部分)49、荧光:荧光物质在吸收激发光的能量后,使原来处于基态的电子跃迁到激发态,当其回复至基态时,激发态的电子以发射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这种发射光称为荧光。
50、荧光免疫试验:是以荧光物质标记抗体或抗原,通过与相应抗原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以此对待测物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检测技术,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和直观性。
5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验:以系元素标记抗原或抗体,并与时间分辨测定技术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非放射性微量分析技术。
52、Stokes位移:选择荧光物质作为标记物时,必须考虑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波长差,即Stokes位移。
53、荧光偏振免疫试验:是利用抗原抗体竞争反应原理,根据荧光素标记抗原与荧光素抗原-抗体复合物之间荧光偏振程度的差异测定体液中小分子抗原物质的含量。
54、荧光效率:荧光物质分子将吸收的光能转变成荧光的百分率称为荧光效率。
55、荧光淬灭:荧光物质在某些理化因素(如紫外线照射、高温、苯胺、硝基苯、酚、I-等)作用下,发射荧光减弱甚至消退的现象称为荧光淬灭。
56、酶免疫试验:是继荧光免疫试验和放射免疫试验之后的三大经典免疫标记技术之一,它以酶标记抗体(抗原)作为主要试剂,将酶高效催化反应的专一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的免疫检测技术。
57、包被:将抗原或抗体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过程称为包被。
58、封闭:由于包被液蛋白浓度很低,造成包被后固相载体表面会剩余少量未结合位点I可非特异性吸附标本中的蛋白质和酶结合物,形成非特异性结合,导致本底增高。
为消除干扰,包被后的微孔板或膜等还需用1%~5%牛血清白蛋白(BSA),5%~20%小牛血清或2%脱脂乳等再包被一次,此过程称为封闭。
59、均相酶免疫试验:是利用酶标记物与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标记酶的活性会发生改变的原理,可以在不将结合酶标记物和游离酶标记物分离的情况下,通过测定标记酶活性的改变(酶活性增强或减弱),从而确定待测物的含量。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肿瘤细胞蛋白的表达与分布
05
结果与讨论
肿瘤细胞蛋白的表达结果
肿瘤细胞蛋白表达阳性率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我们观察到肿瘤细胞中蛋白表达 的阳性率较高,表明这些蛋白在肿瘤细胞中具有较高的表 达水平。
肿瘤细胞蛋白表达强度
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中蛋白的表达强度存在差异,部 分肿瘤细胞的蛋白表达强度较高,而部分肿瘤细胞的蛋白 表达强度较低。
2
发现肿瘤细胞中某些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 性程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为肿瘤的分类和 预后评估提供了参考。
3
揭示了肿瘤细胞蛋白表达与分布的规律,为肿瘤 的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局限与不足
020103 Nhomakorabea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遍性和准确性。
实验方法较为单一,未能与其他技术手段进行对比验 证。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肿瘤 细胞蛋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 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目的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观察肿瘤细胞蛋白的表达与分布,为 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研究问题
如何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准确地观察肿瘤细胞蛋白的表达 与分布?如何分析染色结果并解释其意义?
胞质蛋白
位于细胞质中,参与细胞代谢、能量转换和细胞 骨架的构成。
跨膜蛋白
贯穿细胞膜,参与细胞内外信息的传递和物质交 换。
03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介绍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基本原理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是一种利用 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通过标记 抗体对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进 行定位和定性的技术。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高度特 异性和亲和力,使得抗原在组 织或细胞中的位置和表达情况 得以显示。
免疫组化特点
免疫组化特点引言免疫组化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的技术方法。
通过利用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中的特定抗原结合的特性,免疫组化可以精确定位和定量分析目标分子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免疫组化的特点和相关应用。
文章将从免疫组化的原理、方法、优势和局限性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原理免疫组化的原理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
抗体是免疫系统中产生的一类特异性蛋白质,可以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免疫组化利用这种特性,通过将组织或细胞中的靶抗原与与之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实现目标分子的检测和定位。
方法免疫组化的方法主要包括免疫组织化学(IHC)和免疫细胞化学(ICC)。
IHC主要用于检测和定位组织中的蛋白质抗原,而ICC主要用于检测和定位细胞中的蛋白质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IHC)1.固定组织样本:通过适当的固定剂和处理条件,使组织中的细胞和细胞内结构固定。
2.抗原检出:使用特异性的一抗(一级抗体)与目标分子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3.标记二级抗体:与第一抗体结合的二级抗体被标记上酶、荧光染料或放射性同位素等探针,以便可视化目标分子。
4.染色和显色:通过与标记二级抗体相互作用,使目标分子表达的位置染色,例如使用酶底物进行显色。
5.显微镜观察和图像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结果,并对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和解读。
免疫细胞化学(ICC)1.固定细胞样本:通过适当的固定剂和处理条件,使细胞中的蛋白质抗原固定。
2.细胞渗透处理:使用洗涤剂等进行细胞膜的渗透,以便抗体能够与细胞内的目标分子结合。
3.同样的步骤2-5与IHC类似。
优势免疫组化具有许多优势,使其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方法。
高特异性免疫组化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特定抗原的结合,能够非常精确地定位和检测目标分子。
这种高特异性使免疫组化能够区分目标分子与其他相关分子的差异,并在组织或细胞级别上提供定量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细胞化学与图像分析
在细胞生物学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如何获取与细胞功能相关的各种定量测量信息。
在免疫细胞化学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制作免疫细胞化学标本环节较多,只要有一个环节失误就会影响实验结果,除了需要精制的药品外,还需要熟练的技术。
那么,做成了理想的标本后,如何进行观察,才能获得尽量多的的各种定量信息,而且使这些信息能较客观的反映出来,这就是本章的编写目的。
一、定量分析的重要性
目前有许多研究免疫细胞化学的文章,是做定性和定位研究的。
如有文献中提到,P物质在脑组织中存在于30处以上,这只是解决了定性定位问题,这些部位含P物质的量是否相同?可否用快速简便的方法对细胞内免疫反应产物的量进行分析?从而可进行比较。
所谓反应产物的“量”包括颜色深浅,其所占的长度或面积等,就要借助于图像分析仪(image analyzer)了。
以往我们对免疫细胞化学或一般组织化学光镜标本的观察,对反应产物的量常用“+”号表示,一般可分为0~+++,共五个等级,这种方法对差别较大的标本当然还是可以用的,但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①同一张标本,不同的观察者可以得到出不同的结论,因为这种分级没有明确的客观标准;②即使同一张标本同一个观察者,间隔若干天后进行再次观察时,可能结论也不一样的;③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人的视觉是有一定限制的,用一般观察法实际上已经丢失掉了许多可贵的信息,因为你察觉不到实际上存在的较小的差异。
因此我们力求有一个客观的比较精密的标准。
除了常用的仪器如显微分光光度计(microspe ctrophotometer)和显微密度计(microdensitometer)等以外,还可用图像分析仪进行测量。
前二者已有许多有关著作中介绍过,就其精确与灵敏来说都是够的,但却不能同时测出标本中某些成分的面积、体积或长度等其他极有用的参数。
图像分析仪的分析广度则要大得多,并能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所得到的各种数据可通过分析仪上的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处理,只要将各种统计学公式输入计算机,选择其中你所采用的公式,即可快速得出分析结果,告诉你有无显著性差异。
二、图像分析仪简介
图像分析仪又称图像分析系统(image analysis system),主要用来解决如何客观地较精确地用数字来表达存在于标本中的各种信息,可称为数学形态学。
它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科学研究工具,并且逐渐展现出巨大的潜能。
图像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是人们从客观世界中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因此,正确地测量和处理图像已成为测量技术中的重要课题,并广泛应用于航空遥感测量、金属图像测量、微电子技术
中微图形检测、精密机件尺寸检测,光波干涉图、医学生物学的研究及应用等有关领域中。
图像测量将会随着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
现代图像测量是光学、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等相互渗透的跨学科的结果,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医学只是其中一个分支。
我们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光学图像,而在图像分析仪屏幕上看到的是电子图像,因此在显微图像分析中,整个系统最重要最关键的工作就是要保证得到的电子图像能最精确地反映出光学图像,这个过程由摄像机(图像扫描器)、显像管和图像处理机(计算机)来完成(图9-1)。
图像可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或扫描电镜传到摄像机而产生电信号,照片或胶卷上的图像也可以通过摄像机反映到电视屏幕上进行分析。
图像在电视屏幕上是由许多像素(pixel)构成的,单位面积屏幕上像素愈多则图像愈清晰,即分辨率愈高。
各厂家生产各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如有640×480像素的、896×704像素的、512×480像素的屏幕等。
当图像显示时,每个像素含有两方面的信息,即此像素的灰度及其在标本中的位置,两种信息决定了图像的形状和颜色深浅。
图9-1图像分析系统简图
有关图像分析的学术活动,1963年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讨论会,此后每四年有一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1983年在美国召开了第六届国际学术会议,与会代表约150人。
1987年9月在法国召开了第七届学术会议,在200多正式代表中有2/3是生物医学方面的专家,而我国生物医学界没有人被邀参加,可见我国过去对如何将图像分析应用于医学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重视得不够,对国际上这方面的信息掌握得不及时。
国内自70年代末期相继从国外引进大型自动图像分析仪后,80年代才开始将医学生物学研究与图像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从1981~1983年召开了三次全国体视学与图像图像分析学术会议,1987年召开了第四次学术会议,虽然在宣读的论文中医学研究已占了很大的比例,但具体应用到免疫细胞化学则实例极少,仅是一个开端。
1988年中国体视学会正式成立,是在民政部登记的属于新学科的第一个学会。
并于1991年11月在重庆第三军大学召开了“全国计量学在形态学研究中应用研讨会”,与会代表来自22个省市,形态计量学的方法已应用到组织学、解剖学、病理学、细胞学等领域。
更为可喜的是过去此类研讨会都是请外商到会介绍他们的产品,为他们提供中国市场,而此次会议上本国的三家研制生产图像分析仪的单位在大会上介绍各自的产品,以较好的性能价格比与国外产品竞争,扩大国内市场,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也是很快的。
三、常用的测量方法
(一)灰度
灰度(grey level)指图像各种分颜色的深浅程度。
比较高级的图像分析仪可将灰度分成为256级,也有的只能将灰度分成64级,总之都是2n,24是26256是28。
免疫细胞化学标本上反应产物的染色深浅即可用灰度来表示。
能将一张标本上不同染色深度区分为几十或更多的等级,这是人眼所不及的。
因此,某些实验的结果,如果用光学显微镜作一般的观察,似乎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用图像灰度法经统计学分析,则可反映出显著性差异,说明仅仅用显微镜观察是不够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辜负了制片过程中所花费的大量精力,而得不到应有的结果。
由于免疫反应产物在细胞内不一定是均匀分布的,在同一个细胞中就可产生各种灰度,这种情况如何进行比较?有两类方法可供选用:一种是测每个细胞的平均灰度,近年较新型的图像分析系统有此性能,而比较早期的或比较简单的图像分析系统就没有这种性能,例如某一细胞在电视屏幕上占有120个像素,按灰度级进行测量后,也许120个像素中有十多种不同的灰度,分析仪可立即显示其平均灰度。
另一种方法是在反应产物不均匀的细胞中可用每一种灰度所占的百分率来表示,例如你要观察1000个细胞,在这些细胞中各种灰度所占的百分率可测出,并作出曲线,或用其他统计学方法处理,来进行比较。
如果用彩色图像分析仪,除了上述的灰度测量以外,还可以将不同的灰度编成不同的颜色,使图像更鲜明美丽,而且便于测量。
彩色有两种情况:在屏幕上出现与标本一样的颜色称为真色(real color),如果将不同的灰度转换成不同的颜色则称为假色(pseudo color),应用假色的目的是增强对比度,来改善对细胞结构的视觉识别,同时可增强轮廓用来强调结构的细节。
例如,免疫细胞化学中常用的非标记抗体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最终反应产物呈棕色,假设在脑内某核团的许多细胞中,呈现出不同深度的棕色,深浅差别较大者显示在屏幕上人眼还能区别,若差别小的则不易区别了,操作者可将灰度11~15用红色显示,灰度16~20用蓝色显示、灰度21~25用黄色显示、灰度26~30用绿色显示等。
一般可呈现数十种颜色。
也可以将灰度11~20用深红色显示、灰度21~30用淡红色显示、灰度31~40用蓝色显示等,由操作者随心所欲加以编辑。
这种图像如拍摄下来,旁边显示出一条彩色带,表明什么颜色代表什么范围的灰度,如此可将一种颜色的免疫细胞化学标本转换成多种彩色的,对比鲜明的照片。
有些图像分析仪中带有光密度计组件,光密度计能将扫描器视频信号变换成对数等值,然后数值化,就能用绝对光密度单位来校正。
因此,光密度计把被测物的积分光密度作为主要输出,所谓积分光密度即各个单独探测的像素密度分布的总和。
因为容易得到被测物的面积,也就很容易求出平均密度。
光密度在细胞化学反应的定量领域内极为有用。
灰度是一种相对值,因为你可将标本上的灰度随你编辑分为64级、也可将其分为128级或者256组,而光密度是绝对值。
在文献中光密度常用OD表示(optical den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