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下水资源及污染概况

合集下载

重庆青木关地下水调查报告

重庆青木关地下水调查报告

重庆青木关地下水调查报告调查目的:了解青木关地下水资源情况调查人员:xx级师范1班秦某某调查时间:xx年11月26日调查地点:青木关一、青木关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青木关位于106°17′35″~106°19′45″E和2°47′~29°49′49″N之间,在地理单元上包括缙云山中段、川东平行岭谷区;在行政单元上包括重庆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凤凰镇,北碚区歇马镇。

(二)自然地理状况青木关地区处于缙云山背斜地带,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多浅丘平坝,平均海拔225米,地势北高南低,山峰与谷底的相对高差在200米—300米之间,地势起伏和缓。

属于西南岩溶区,岩溶地质环境特殊。

青木关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以温暖湿润的气候为主,多云多雾。

冬暖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多年平均气温为16.5℃,无霜期达360天,降水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50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流域面积达13.4平方千米。

青木关地区多发育地带性土壤黄壤和非地带性土壤石灰土,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覆盖率较高。

自然资源丰富。

(三)人类活动状况青木关是重庆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总人口3.5万人,下辖两个社区和五个村。

农业主要有林业、水稻种植、以及蔬菜种植,实习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渔业。

青木关镇工业基础雄厚,以摩托车、汽车配件为主导产业,有建筑、建材、有色金属铸造、表面出理、纺织业等企业128家,各类技术型从业人员18932人,其中在乡镇企业的有6000人。

镇内文化、教育、医疗、通讯、交通、供水、电力、天然气等基础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交通便捷。

319国道横贯全镇,湘渝线回龙坝火车站、国家渝怀铁路西南编组站距该镇仅10余公里,渝隧高速公路、重庆外环高速公路在青木关镇交汇。

二、青木关地下水形成条件青木关地区位于缙云山背斜轴部,其中发育有断距不大的横断层,在须家河组砂页岩地区的单斜山地貌,发育了一系列次成谷和汇水洼地。

重庆市重点岩溶地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研究

重庆市重点岩溶地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研究

重庆市重点岩溶地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研究【摘要】:本次所调查的10条地下河主要分布于二叠系、三叠系下统地层中,地形地貌部位为溶蚀谷地、洼地,主要分布在天坑地缝、吐祥坝溶蚀谷地、茅草坝等地,地下河埋深一般为100 m以上,迷宫河埋深600m以上(已开发作为发电),开发利用条件较好。

但就目前情况看,地下河的开发利用量较低,地下河利用总量为17396×104m3/a,主要用在农业灌溉及发电方面,在生活饮用水方面利用较少,除去发电利用资源,已开采量占可开采资源百分比为3.44%。

【关键词】:大溪河岩溶流域水资源一、岩溶泉及表层岩溶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岩溶泉及表层岩溶泉在本区分布较多,主要利用方向为小型洼地或谷地及少部分溶蚀丘陵部位的当地少数居民生活饮用及当地耕地的灌溉用水。

在岩溶峡谷、垄脊槽谷低中山等条件较差部位,居民分散,对当地岩溶泉及表层岩溶泉的利用程度较少。

二、地下河水开发利用的地质环境条件本区地下河以大中型为主,最大的地下河在洪水期流量可达10000余l/s,地下河的资源量为17396×104m3/a。

部分地下河途经人口集中分布的洼地或谷地。

干旱缺水极为严重。

地下河迳流区常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洼地或谷地,谷地内发育有落水洞或漏斗,局部地带可见天窗,洼地或谷地又是场镇及居民集中分布地,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条件。

据本次对地下河水采集的水样分析结果,其水质绝大多数是优良级,适宜当地居民生活饮用,水质好。

部分地下河可采取在其径流途径上用钻井取水,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亦可在地下河天窗进行提水,以解决当地缺水问题。

据目前调查结果看,未造成因开发利用地下河所带来的环境地质问题。

总之,本区地下河资源量丰富,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低,水质好,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较少,具有采取适宜的工程措施进行开发利用的良好条件。

三、表层岩溶泉水开发利用的地质环境条件表层岩溶泉流量以小型为主,而且动态变幅较大,一般为5~20倍,但是其调蓄功能较好,所出露的部位多数位于地形较平缓地段,有居民集中或分散居住,当地干旱缺水较严重。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以万州为例内容摘要:介绍了重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并以万州为例,从万州水资源实际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出发,针对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其中涵盖了万州及重庆的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为重庆市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对策;万州一、绪论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意义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不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重庆市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量约为1600m3,仅为全国平均数的2/3/,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6,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缺水将更加突出。

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坏性利用,水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对万州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的研究分析,目的在于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以更好的解决水资源不足和水资源严重污染的问题,力求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政策上研究较多,节约用水主要从采用节水技术、倡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入手。

而且国家已经出台了实行阶梯水价的政策,但目前具体研究阶梯水价实施办法的不多,真正实施阶梯水价的城市也较少。

二、正文1、重庆市水资源现状及利用重庆市地跨105°17′—107°14′E、28°22′—30°26′N,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口处,东西长约470km,南北宽约450km,幅员面积8.24km2.市境内河流纵横,均属长江流域,形成不对称的、向心的网状分布体系(图1.1)。

重庆市三峡库区概况

重庆市三峡库区概况

第二章重庆市三峡库区概况第一节自然条件一、生态地理位臵重庆市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下段,东起巫山县、西至江津市、南起武隆县、北至开县,地理范围在北纬28°28′~31°44′、东经105°49′~110°12′之间。

东南、东北与鄂西交界,西南与川黔接壤,西北与川陕相邻,是长江上游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

三峡库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其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功能对于投资庞大的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与生态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三峡库区重庆段覆盖了大部分三峡库区范围,其面积约占整个三峡库区面积的85.6%,由此则凸现出其重要的生态地理位臵。

二、地质概况重庆三峡库区地处大巴山断褶带、川东褶皱带和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三大构造单元的交汇处,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

区域地表起伏,地形破碎。

大地构造单元属于扬子准地台,仅巫溪北东面小片地方属秦岭地槽褶皱系。

就构造特征,大巴山断褶带构造线由北西向向东转为东西向,并向南突出形成弧形构造体系;东南部的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构造线由近南北向,向北逐渐变为北东,构造和岩性控制着地貌发育,地形倒臵明显;库区中西部的川东褶皱带构造线表现为北北-北东向梳状褶皱,地质构造制约着地貌发育,背斜形成狭长高峻山岭,向斜则成宽缓的丘陵,成为典型的平行岭谷区(图2.2)。

区内主要经历过前震旦纪晋宁运动、侏罗纪末燕山运动和老第三纪末喜山运动等三次构造运动,地层岩性跨度很大,从震旦系至第四系之间除少部分缺失外均有分布,岩性组合为泥灰岩、泥质页岩、泥质粉沙岩、碳酸盐岩及部分煤层和粘土层。

岩性成分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砂岩、粘土岩及含煤砂页岩等,有的产状陡倾,有的则平缓近于水平。

这些不同的地质条件加上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导致整个库区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重庆三峡库区广泛分布的侏罗系砂泥岩互层中的泥岩层;三叠系须家河组的页岩夹煤层;巴东组泥灰岩、砂岩夹泥岩;二叠系炭质页岩夹煤层;志留系页岩等,抗蚀强度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泥化。

重庆市水资源

重庆市水资源

二、自然地理概况(一)四川省(二)重庆市1.地表水区内地表水资源丰富。

工作区地处长江流域上游,水系十分发育,大小支流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长江干流、嘉陵江、渠江、涪江等及其支流。

区内河流纵横,渠系密布,水网结构为树枝状,主干发育,河道支岔纷繁。

另外在区内的丘陵地带还分布大量的湖泊、水库和坑塘。

2.浅层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分布重庆地下水均由大气降水补给,受其地质构造、岩性及地貌等因素制约,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按其含水层的岩性、水力特征,地下水可分为碳酸盐岩喀斯特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基岩层间裂隙水三类。

碳酸岩类出露面积2903km2,占全市面积的35.2%,而喀斯特水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80.2%,主要分布于北部大巴山地和东南部武陵山地。

碎屑岩出露面积49723km2,占全市面积的60.3%,裂隙孔隙水量为20.84亿m3,而水量只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15.8%,主要分布西部红层丘陵及中部平行岭谷丘陵地区。

层间水主要分布于背斜两翼的须家河及沙溪庙组砂岩地层,地下水沿砂岩裂隙顺层面运动,普遍承压或自流,但水量仅5.2亿m3,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4%。

地下热水异常丰富,是重庆的一大优势。

重庆的地下热水是由大气降水补给渗透后,经地热增温再沿裂隙系统上升至地表,多以温泉的形式排泄。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重庆地区温泉有20多处(表5─3)。

按表5—3分析,重庆地区温泉其主要特征有四:第一、重庆温泉均为大气降水补给,地热增温所致,与岩浆活动无关。

第二、温泉含水层除彭水及秀山小塘温泉为奥陶系灰岩外,其余均为三迭系嘉陵江组碳酸盐类,露头多为背斜轴部、翼部被河流切割处。

第三、温泉多属低温热水(水温20℃─40℃);高温热水(大于60℃)仅渝北区统景温泉一处。

第四、水质类型大都属硫酸盐型热水,并含有氟、溴、碘、锶等多种微量元素。

同时,经勘探钻孔证明,重庆地区地下热水储量极为丰富,例如江津杜市区南温泉背斜南倾没端钻孔日流量达2880m3。

中国地下水资源概况

中国地下水资源概况

中国地下水资源概况摘要:地下水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其资源量、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人类日常生活,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种资源流失及资源污染层出不穷,地下水资源当然也无法避免。

因此,了解地下水的资源量和质量情况,保护地下水资源已成为重中之重。

故此针对地下水水资源量及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关键字: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水质存在问题保护措施引言:地下水资源量是指某时段内地下含水层接收降水、地表水体、侧向径流及人工回灌等项渗透补给量的总和。

其中,地表水体渗透补给量由湖泊(水库、坑圹)周边渗透补给量、河道及渠系渗透补给量和田间灌溉入渗补给量组成。

某时段地下水资源量的大小与该时段的降水量大小和强度、地表水体的特征(如湖泊、水库、坑圹的分布面积及水面高程,河道、渠系的长度、宽度、水位及过水时间长短,灌溉次数及灌水定额大小等)、人工回灌的规模、包气带岩性、厚度及渗透性能、地下水埋深等项因素有关。

由于各年的降水量大小及强度、地表水体特征、地下水埋深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各年的地下水资源量亦不相同,有时差异很大。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

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正文:一、地下水资源量(一)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我国地下淡水天然资源量占国内水资源总量的1/3,地下淡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8837亿立方米,并呈“南多北少”格局。

南方地下淡水天然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淡水天然资源量的69%,地下淡水可开采资源量达1991亿立方米。

重庆主城区土壤及受污染状况

重庆主城区土壤及受污染状况

重庆市作为西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又作为山地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矛盾比较突出。

一方面,耕地储量相对较少,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重庆土地呈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趋势,土地使用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达,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工业“三废”、农药、化肥的施用,不合理的耕作措施等,使土壤污染严重。

为更加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就要求我们要以高精度的生态地球化学数据作为依据。

虽然环境部门、农业部门、地矿部门前期已经开展过大量的环境基础工作,但这些工作分析元素少,缺乏区域性研究,针对性较局限。

这些基础数据已不能满足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不能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近年来,随着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环境中的有害重金属(如Hg、Cd、Pb、Cr 和As 等)不断增加,对农产品造成日益严重的污染和危害,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果品的卫生质量问题。

当重金属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果园土壤造成污染,进而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品品质,再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血橙属于晚熟品种,果实挂树越冬,一般会喷洒2, 4-D类除草剂,这类农药为含Hg等元素的有机化合物,除直接与果树作物粘结外,大部分均散落在土壤表面,并在土壤中残留积累。

另外,重庆市属于酸雨重污染区,随着土壤酸度的增加,重金属离子的溶解度逐渐增大,高浓度的有毒重金属元素便会沉降和积累在表土层,致酸离子会与土壤胶体吸附的重金属离子(盐基离子)发生交换,造成土壤中被固定的重金属发生淋溶,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

现有研究发现,土壤中过量的重金属主要来自于污水灌溉、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城市垃圾与污泥农用堆肥等。

从金果园周围的环境条件看,果园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主要是农药、化肥。

重金属元素是肥料中报道最多的污染物质[20],磷肥中含有较多的Cd、Pb 等重金属。

此外,重庆市属于酸雨重污染区,随着土壤酸度的增加,重金属离子的溶解度逐渐增大,造成土壤中被固定的重金属发生淋溶,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

重庆水资源调查报告

重庆水资源调查报告

重庆水资源调查报告重庆水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而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重庆市的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重庆市的水资源概况重庆市位于长江中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重庆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左右,年径流量约为600亿立方米。

此外,重庆市还拥有众多的湖泊和水库,如洪湖、南山湖等,为城市提供了重要的水源。

三、水资源利用状况1. 农业用水农业是重庆市的重要产业,也是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领域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重庆市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其中以灌溉用水为主。

然而,由于农业用水的管理和利用不够高效,存在着浪费和过度抽取的问题,对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 工业用水重庆市拥有发达的工业体系,工业用水量较大。

据调查数据显示,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30%左右。

然而,由于部分企业在用水方面存在着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因此,加强工业用水的管理和监控,提高用水效率,是重庆市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任务。

3. 城市用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庆市的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城市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0%左右。

然而,由于城市居民对水资源的浪费意识不够强烈,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因此,加强城市居民的水资源节约意识教育,推广节水设施和技术,对于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四、水资源保护与管理1.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调度重庆市应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和利用情况。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各个领域的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2. 推广节水技术和设施重庆市应加大对节水技术和设施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

例如,可以推广灌溉技术的改进,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在工业生产中引入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污染。

重庆主城区地下水参考word

重庆主城区地下水参考word

重庆主城区有9个: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

重庆市主城区首例“人造地下水”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

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

大气降水降落到地表,其中一部分渗透到地表以下土层里和岩石的孔隙、裂隙及溶洞中,形成地下水。

我国的水资源以西南部最为丰富.重庆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 各类水资源合计4648亿立方米, 由当地地表水、过境水和地下水组成。

地表水。

重庆当地地表径流总量为511.4亿立方米, 其地域分配与当地降水量成正相关。

东南边缘山区, 北部大巴山地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别为741.6毫米(黔江)、753毫米(开县), 而地区西部丘陵地区的永川仅360毫米, 相差达1倍多。

当地地表径流年际变化也很大, 最多年为最少年的1.5--4.2倍。

重庆地区入境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等36条, 通过长江于巫山县碚口出口。

据推算, 入境地表径流总量为4005亿立方米, 出口为4292亿立方米。

利用重庆市主城区月平均气温及降水资料,讨论该地区近百余年水资源量的年际及年代际的变化特征并对其进行了评估,最后对未来10年重庆主城区水资源量进行了预测和评估。

结果表明,从1892~2002年共111年重庆主城区年水资源量略有增多的趋势,其变化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近几年水资源量处于增强的偏丰期;未来10年重庆主城区水资源量可能有偏枯的趋势。

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等过境水资源丰富,当地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利用效率较低,西部地区如沙坪坝区水资源量相对偏少,北部、南部和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局部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

长江、嘉陵江水量和水质较稳定,次级河流水环境较差。

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约1300万——1600万人。

重庆三峡库区的水资源2

重庆三峡库区的水资源2

重庆三峡库区的水资源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表径流全部由大气降水补给,其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都和同期的降水量呈正相关。

同时受地形地貌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形成较大差异。

据多年资料统计库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1000~1200mm,年平均降水总量约为560亿m3。

重庆市全市径流系数为总降水量的0.51,如果按照这个系数计算,重庆市三峡库区年地表径流总量约为280多亿m3。

重庆市地下水也由大气降水补给,受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含水量空间展布的控制。

由于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因此水文地质环境也十分复杂。

全区地下水主要有碳酸盐岩层溶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三个类型。

据粗略统计全区地下水的年均总量约为80多亿m3。

重庆市三峡库区入境河流主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綦江等几十条,出境河流则主要是长江。

巫山县的碚石是总出口。

境内实际取用过境水约10~20亿m3。

重庆市三峡库区水资源的特点是:(1)降水量分布不均。

中东部多其他地区少。

(2)地表水资源分布不均,过境水资源丰富。

全部地表径流总量约280多亿m3。

地区分配不均,中东部中山低山区,人少、地稀产水多,中西部低山丘陵区,人多、地广产水少。

全区年入境水量约3000~4000亿m3,年取用水量约10~20亿m3。

(4)重庆市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污染源主要有:水土流失导致的非点源污染;库区沿岸城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河流,以及库区搬迁集镇和企业污染;不合理施肥造成库区化肥面源污染;农田及地表径流将农药及固体废弃物带入河流;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畜禽粪便利用不好也会造成污染;船舶等流动载体在库区水域运行过程中将油类或其它污染物排入河流。

据统计重庆三峡库区每年入江泥沙所带的氮、磷总量近400多万吨;重点工业污染源工业废水年排放量约为1亿多m3;年直排长江的城市污水量约2亿多m3之间;库区年均化肥施用量已达400多kg/hm2;目前库区在农业上使用的农药品种达130余种,常用的有50种以上。

2024年重庆市环境统计公报

2024年重庆市环境统计公报

2024年重庆市环境统计公报2024 年,重庆市在环境保护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公报旨在全面、准确地反映重庆市在这一年中的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

一、环境质量状况(一)大气环境2024 年,重庆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_____天,较上一年度增加了_____天。

主要污染物 PM25 年均浓度为_____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_____%;PM10 年均浓度为_____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_____%。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污染物浓度也均有所降低。

(二)水环境重庆市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长江、嘉陵江、乌江等干流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的Ⅲ类标准。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_____%。

在重点流域治理方面,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水污染防治措施,部分支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三)声环境重庆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_____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_____分贝,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但在一些城市中心区域和交通要道,噪声污染问题仍需进一步关注和解决。

(四)土壤环境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未出现明显的土壤污染加重趋势。

但在一些工业集中区和农业生产区域,仍需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和防控工作。

二、污染物排放情况(一)废气污染物排放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_____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_____吨,烟(粉)尘排放量为_____吨。

其中,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废气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中小企业的废气治理仍需加强。

(二)废水污染物排放工业废水排放量为_____万吨,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_____吨,氨氮排放量为_____吨。

生活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固体废物排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_____万吨,综合利用率为_____%。

重庆水源污染严重亟需加强水质保护

重庆水源污染严重亟需加强水质保护

重庆水源污染严重亟需加强水质保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重庆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当地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水资源,应加强水质保护措施,提高水源的可持续利用率。

本文将探讨重庆水源污染的现状及其对策。

一、重庆水源污染的现状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重庆市区工业和农业发展不均衡,加之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水质恶化。

首先,工业排放是重庆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重庆市区的工业规模大,涉及多个行业,包括化工、冶金、电力等。

这些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其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水体,造成水源污染。

其次,农业活动也对重庆水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不当,加之农田灌溉不规范,使得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其中的农药残留和氮肥流失成为水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最后,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不完善也是引起重庆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废水排放总量也在不断增加,而一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滞后,使得部分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入江河,导致水质恶化。

二、加强水质保护的对策为了解决重庆水源污染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以加强水质保护。

首先,应加强重庆市区工业企业的环保管理。

政府应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加强对企业的排放情况进行检查和监测,对于违规排放的企业要依法进行处罚,以推动企业治污意识的提升。

其次,重庆市应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推广农田灌溉的科学化管理,提倡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方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水源的影响。

此外,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也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投入,改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处理能力,确保所有生活污水都能得到有效的处理。

同时,积极推动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

最后,要加强水源监测和水质评估工作。

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体系,加强水质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掌握水质状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水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重庆市自然资源经济状况

重庆市自然资源经济状况

重庆市自然资源经济状况——全力打造“温泉之都”姓名:***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一、重庆的自然资源赋存概况重庆市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河流充沛,气候温润,各种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一)国土资源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90%;平坝不足10%。

土地类型多样,分为近10个土类,其中紫色土类居多,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0%。

据1996年统计数字,地域内共有耕地2.58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1.4%;林地面积3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6.5%;水域面积0.25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园地、疏林草地和天然草场0.35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2%;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和农村居民用地0.49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裸土滩、裸岩石、砾地等1.56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8.9%。

(二)生物资源地域内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

各种动物有800多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数十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的金丝猴、梅花鹿等,二级保护的麝、毛冠鹿等,三级保护的獐、岩羊、灵猫、云豹、猕猴等。

有名贵水产大鲵、江团等十多种。

除野生动物外,饲养动物有猪、牛、羊、鸡、鸭、兔等40多种,其中猪、牛、兔在全国有一定优势。

著名的荣昌猪名列中国三大猪种之一。

石柱县为全国最大的长毛兔生产基地。

全市有江河鱼类120多种,鱼类养殖遍及各区县,长寿湖、大洪湖是重庆的鱼类养殖基地。

植物有4000多种,其中,栽培植物有近千种。

除粮、油、蔬菜等主要农作物外,还有大批经济作物,如蚕桑、柑桔、油桐、乌柏、生漆、苎麻、烟叶等。

江津市盛产锦橙、先锋橙和五月红,是著名的柑桔之乡。

彭水县以盛产油桐之上品--小米油桐而驰名中外,被誉为油桐之乡。

酉阳县因盛产乌柏被称为乌柏之乡。

黔江开发区具有生产云贵型优质烤烟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已发展成为全国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之一。

中药材资源也极为丰富,品种有500多种,已列入收购的300多种,主要有黄连、白术、五倍子、金银花、厚朴、黄柏、杜仲、天麻、元胡等。

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前言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及趋势。

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核心指标从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 (1)第二节重庆市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 (3)一、重庆市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三、重庆市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 (3)四、重庆市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重庆市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重庆市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7)一、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11)一、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指标分析 (15)一、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 (15)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 (15)三、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 (15)四、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图表目录表1: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重庆市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4:重庆市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表 (3)表5:重庆市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重庆市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重庆市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重庆市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表..15 表29: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第一节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重庆市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重庆自然资源类型和利用现状

重庆自然资源类型和利用现状

重庆自然资源类型和利用现状调查研究一、引言重庆市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河流充沛,气候温润,各种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让我们一起探究富饶美丽的重庆的自然资源类型和利用现状吧!二、调查方法。

采用信息研究法。

通过网络搜索信息,并整合编辑信息进行研究。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90%;平坝不足10%。

土地类型多样,分为近10个土类,其中紫色土类居多,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0%。

据1996年统计数字,地域内共有耕地2.58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1.4%;林地面积3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6.5%;水域面积0.25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园地、疏林草地和天然草场0.35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2%;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和农村居民用地0.49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裸土滩、裸岩石、砾地等1.56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8.9%。

根据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规划期间,农用地总量增加7.22万公顷(108万亩),增幅1.04%;其中,2010年前增加4.72万公顷(71万亩),增幅0.68%。

农用地内部耕地数量基本稳定,粮、蔬、果、林等用地比例不断优化。

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量增加13.53万公顷(203万亩),增幅23.77%;其中2010年前增加5.35万公顷(80万亩),增幅9.40%。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单位用地效益显著提高。

规划期间,坚持在不破坏土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宜农后备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减少未利用地10.07万公顷(151万亩)和20.75万公顷(311万亩),减幅分别为14.13%和29.11%。

(二)植物资源重庆市域植物资源丰富。

6000多种各类植物中,有被称植物"活化石"的桫椤、水杉、秃杉、银杉、珙桐等珍稀树种,森林覆盖率20.49%。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08重庆市水利局二OO九年五月前言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市政委、市国土房管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

《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同时也得到了各区县水利(水务)农机局的积极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水资源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蓄水动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供用水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水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重要水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综合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综述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3平方公里。

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7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0条。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

年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作者:————————————————————————————————日期:重庆市水资源公报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12重庆市水利局二○一三年五月前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市政委、市规划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技术规范采用《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 23598―2009)。

《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相关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一综述 (1)二水资源量 (3)三蓄水动态 (9)四供用水量 (12)五水资源质量 (15)六综合分析 (17)七重要水事 (19)一综述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1平方公里。

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74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2条。

降水量2012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080.6毫米,折合年降水量890.45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1.02%,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8.74%,属偏枯年份。

水资源量2012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476.89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7.32%,较多年平均值偏少16.00%。

蓄水动态2012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总蓄水量51.4615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3537亿立方米,增加2.70%。

重庆地下水资源及污染概况

重庆地下水资源及污染概况

水资源。

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等过境水资源丰富,当地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利用效率较低,西部地区如沙坪坝区水资源量相对偏少,北部、南部和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局部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

长江、嘉陵江水量和水质较稳定,次级河流水环境较差。

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约1300万-1600万人。

次级河流水环境容量接近上限,需严禁高排污产业布局,并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

供水设施:初步形成既能开发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又能跨水系、跨流域调水的供水工程体系。

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现有供水设施规模、供水水质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水源水质影响区域供水安全,供水片区分割现象严重,供水安全可靠性较差。

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布局不平衡,污泥处理规模水平尚需提高,雨水收集及排放系统不足。

寨山坪生态功能区位于西部综合功能区与西部高新技术及都市休闲功能区之间西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是其首要生态功能,可适当发展休闲、游憩等生态产业。

大溪河生态功能区位于西部都市休闲及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与西部先进制造业及物流功能区之间西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具备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

樵坪山生态功能区位于南部综合功能区东南侧南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具备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可适当发展休闲、游憩等生态产业。

加强水环境保护,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施河流清淤工程和沿岸生态建设工程,推进梁滩河、大溪河、璧北河、栋梁河、朝阳河、肖家河、跳墩河、花溪河、一品河、苦溪河、清水溪、盘溪河、伏牛溪、跳蹬河等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实行污染物集中控制,对重点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等污染物实施排放总量控制,对化工、医药等行业的工业废水进行综合治理,建设工业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和水库污染,全面调整畜禽养殖业和水产业布局,二环以内关闭、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

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等过境水资源丰富,当地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利用效率较低,西部地区如沙坪坝区水资源量相对偏少,北部、南部和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局部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

长江、嘉陵江水量和水质较稳定,次级河流水环境较差。

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约1300万—1600万人。

次级河流水环境容量接近上限,需严禁高排污产业布局,并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

供水设施:初步形成既能开发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又能跨水系、跨流域调水的供水工程体系。

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现有供水设施规模、供水水质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水源水质影响区域供水安全,供水片区分割现象严重,供水安全可靠性较差。

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布局不平衡,污泥处理规模水加强水环境保护,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施河流清淤工程和沿岸生态建设工程,推进梁滩河、大溪河、璧北河、栋梁河、朝阳河、肖家河、跳墩河、花溪河、一品河、苦溪河、清水溪、盘溪河、伏牛溪、跳蹬河等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实行污染物集中控制,对重点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等污染物实施排放总量控制,对化工、医药等行业的工业废水进行综合治理,建设工业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和水库污染,全面调整畜禽养殖业和水产业布局,二环以内关闭、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

排水体系。

以保护区域性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长江、嘉陵江流域河流、水系、水库等水环境为目标,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城镇雨洪排放能力;使二环区域污水处理和雨洪排放水平在西部地区居于领先地位,确保两江及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总体达到相应标准。

加大污水收集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完善的城市污水收集、输送、处理、排放系统,完成城市排水系统改造,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至2020年,二环区域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95%,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8%;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得到妥善处臵,有条件地实施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高雨水收集、排放系统建设标准,建成与城镇发展相适应的雨水排放及利用系统。

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重庆市主城区将成为库区最大的污染源。

因其位于三峡库区的回水末端,回水区水流速度缓慢,自净能力较差,生态环境和水源保护形势严峻。

为此,妥善处理主城区量大而面宽的生活垃圾,减少对水质的污染,已成为库区开发建设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主城区生活垃圾主要有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集贸市场垃圾、街道垃圾、公共场所垃圾、机关学校厂矿垃圾,以及建筑残土、砖瓦石、陶玻残碎物等。

目前重庆主城区的生活垃圾仍以居民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为主.1996 年主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达3072t/ d ,虽然主城区现有九座处理场,日清运量为2210t/ d ,但仅72 %生活垃圾得到处理。

在这些被处理的垃圾中,只有少部分垃圾得到真正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不可避免会对库区环境产生直接或二次污染,危害库区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重庆主城区库区淹没线以下就有垃圾堆放场40 万m2 ,沿江垃圾任降雨渗滤和冲淋入江,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重庆主城区排放的生活垃圾中含有约11 万t/ a 的COD ,若按60 %直接或间接排放入长江,则有615 万t/ a 的COD 要进入三峡水库。

三峡水库蓄水后,主城区位于水库回水末端,流速急剧减缓,自净能力大大降低,因此,为清理库底,保护水库水质,应加强对主城区垃圾的收运和处理.垃圾填埋后,产生大量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的垃圾渗滤液,渗滤液下渗会对场区和下游地区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

垃圾渗滤液来源于场区内降雨下渗、垃圾自身含水和垃圾分解产生水,性质与量的变化较为复杂,主要与垃圾成分、填埋方式、季节、地表面积、运行时间、覆盖土性质等多种情况有关。

由于降雨在年内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重庆市汛期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75 %~80 % ,导致渗滤液产生量亦有相应的季节变化。

长生桥垃圾填埋场远离市区,无法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故须在填埋场下游修建垃圾渗滤液调节池,以储备、调节来自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减少因暴雨使渗滤液猛增而冲击渗滤液处理系统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起到降解污染物的作用。

一是重庆过境水资源量丰富,多年平均过境水总量为3837亿m3;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184mm,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567.7亿m3,人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1800m3。

都市发达经济圈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29.8亿m3,人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544m3;渝西经济走廊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90.8亿m3,人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895m3;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447.1亿m3,人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2817m3。

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汛期占70%,非汛期占30%;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丘陵、平坝人多水少幅员面积小,高山深丘人少水多幅员面积大;土壤含水层薄,保水能力差。

三是地形起伏大,河谷深切,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

2005年,全市利用当地地表水39.9亿m3,占全市当地水资源总量的7.8%,利用地下水1.6亿m3,占全市地下水资源总量的1.5%。

因此,我市水资源的利用对水利工程的依赖性大,属工程型缺水地区,同时兼有水质型缺水和资源型缺水。

是全市饮水安全形势严峻。

根据水利部、卫生部《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统计调查,全市尚有1341.03万农村人口(含一般乡镇的非农业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其中:水质不达标影响598.93万人,水量不达标影响249.83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影响271.63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影响220.64万人。

同时,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城市人口增加,而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还相对滞后,部分城市无论水量和水质均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要,尤其是主城区饮水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

以两江为水源的主城区取水口无法稳定达到水质标准,有毒有机物污染严重;而且,重庆主城区位于三峡水库尾部的回水变动区,三峡成库后,流速减慢,自净能力降低,防治污染压力进一步增大,从而加剧了对主城区饮水安全的威胁。

硝酸盐是地下水体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国内外都把硝态氮一作为评价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指标。

地下水中的氮污染来源主要有氮肥的使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酸雨、垃圾堆放、人畜粪便等, 天然有机氮或腐殖质的降解和硝化为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潜在来源。

其中, 在岩溶区大量使用氮肥带来的污染在广大农村地区尤为严重, 值得深人研究和探讨。

岩溶地区裂隙发育, 氮肥及粪便垃圾等含氮物质容易随雨水通过土壤或岩溶管道、落水洞等进人地下水体, 引起地下水一含量升高图含氮化合物通过上述各种途径以及动、植物残体和大气氮的固定作用转化为亚硝态氮, 最后经硝化细菌作用被氧化为研一。

除植物吸收不到外, 剩余大部分研一渗人或流入地下水系统, 引起地下水污染。

2006年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为18.3617亿吨,其中第二产业废水排放量(不含火电排水量)为12.2621亿吨,占总排放量的66.78%。

三峡库区总磷、总氮仍然超标。

长江三峡库区主要的超标污染物为总磷、总氮、粪大肠菌群。

主城区各水期以IV类及其以上水质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其中以临江门江段污染最为严重。

排除粪大肠菌群影响,整个江段水质以Ⅲ类水质为主。

地下水。

重庆地区地下水年储量为131.7 亿立方米, 可开采量为44.9亿立方米。

全市碳酸盐岩类出露面积2903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35.3%, 喀斯特水占地下水总量的78%, 主要分布于大巴山、武陵山地; 基岩裂隙水仅占6%, 分布于西部红层丘陵区。

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酸雨。

多年来重庆市主城区降水PH值、酸雨PH值均在5.0以下,以重庆、贵阳为中心的西南地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全国第二大酸雨区。

尽管近年来酸雨频率和酸性逐渐降低,但酸雨污染仍处于较高水平。

重庆的酸雨属硫酸型,雨水中污染组分以硫酸根为主,阳离子以铵离子和钙离子为主。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非清洁能源消费产生的化学物质和各种来源的尘粒。

在一些局部范围内,如工厂周围、餐馆附近,空气中的污染物还有油烟、恶臭及其他特定化学物质等。

重庆市大气污染的特点,表现为环境空气中高浓度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重庆是中国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一个典型城市,由于酸沉降问题突出,引起国内外环保人士的关注。

导致重庆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燃煤和特定的气象、气候条件。

重庆市大气污染综合指数曾经高居全国之首位,城区二氧化硫浓度居全国第二位。

近些年重庆市废水排放量约13.2亿t/a,其中工业废水9亿t,近1/3未得到治理;生活污水4.2亿t,集中处理率仅7%。

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江河,加之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地表水体遭受污染。

尤其是流量小、流速慢的次级河流污染呈加重之势。

大肠菌群是城镇江段,特别是长江、嘉陵江主城区段的首要污染物,且主城区江段的有机物污染也较重,这与城市生活污水、粪便未经处理大量排放有关。

总之,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不高、处理效果不理想。

工业及生活垃圾大量堆放在江河两岸或直接倾倒入江;农田径流中氮、磷和农药的流失等等是全市河流污染的直接原因。

重庆市地下水由地下热水、碳酸盐岩溶水、碎屑岩裂隙水和红层孔隙裂隙水组成。

地下热水的化学类型主要为硫酸钙型及硫酸钙镁型,属中低温微咸热水。

地下热水水质良好,各项水质监测指标均为正常检出值范围,无超标情况。

碳酸盐喀斯特水属较差至极差水质,有6项指标检出值出现过超标,即Fe、CODMn、NH3-N、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和F。

这与人为污染密切相关。

其余指标均为正常检出范围。

碎屑岩裂隙水历年均为较差水质,有3项指标出现过超标,即Fe、Mn2+ 、和CODMn,它们的主要原因在于原生地质环境中Fe、Mn2+含量本身较高所致。

其余指标均为正常检出范围。

红层孔隙裂隙水历年就属较差水质,影响水质的主要是Fe、Mn2+、CODMn、细菌总数、大肠杆菌和NO2-N,这与原生地质条件和人为污染有关。

其余指标均为正常检出范围。

此外,地下水水质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1998年,南江水文队地质监测站对7个片区的地下水,进行了24个项目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溶水水质除北碚歇马片区为较差外,巴南区东泉和万盛片区为较好水质,统景片区为良好水质;碎屑岩裂隙水水质万盛、铜梁西泉、巴南小泉片区均属较差水质;红层孔隙裂隙水在歇马场和北郊片区均为较好水质(表8—11)。

与1997年相比,北部城区地下水水质有所好转,其它地区地下水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市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了“碧水”工程。

它主要包括:重点企业废水资源化工程、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城市粪便处理工程、次级河流治理工程、固体废弃物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和有毒有害排放物综合治理工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