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氢氧化钠 国家标准修订内容简介

合集下载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烧碱)(HJ 475-2009)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烧碱)(HJ 475-2009)
以离子膜电解槽工艺生产烧碱的方法。 3.3 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即产污系数,指单位产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量(末端处理前)。本标准水污染 物产生指标指污水处理装置入口的污水量和污染物种类、单排量或浓度。固体废物产生指标指化盐及盐 水精制过程中产生的盐泥和隔膜法烧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石棉绒。
质量分数≥95.0%
2.单位产品原盐消耗量(折百)/(kg/t)
3.单位产品新鲜水耗/(t/t)
三、产品指标
质量分数≥30.0%
碱损失率/%
质量分数≥42.0%
质量分数≥95.0%
四、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1.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m3/t)
2.单位产品盐泥产生量(干基)/(kg/t)
3.单位产品废石棉绒产生量/(kg/t)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 16 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隔膜法烧碱
以石棉隔膜电解槽工艺生产烧碱的方法。 3.2 离子膜法烧碱
iii
HJ 475—2009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烧碱)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氯碱工业(烧碱)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将氯碱工业(烧碱)清洁生产指 标分成六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烧碱生产企业(离子膜法烧碱和隔膜法烧碱)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 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 度。

《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标准简介

《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标准简介
《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标准简介
➢ 烧碱电解单元(包括氯、氢处理过程)单位综合能耗的计算 ➢ 烧碱电解单元(包括氯、氢处理过程)单位综合能耗应按公式(2)计算:

…………………..(2)
➢ 式中: ➢ edsc—— 报告期内电解单元生产系统(包括氯、氢处理)投入的各种 ➢ 能耗实物量; ➢ edfz—— 报告期内电解单元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投入的各 ➢ 种能耗实物量; ➢ k—— 某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 ➢ n—— 能源种类数; ➢ PDJ—— 报告期内电解单元电解碱折100%烧碱的产量,单位为(t)。
➢ 本标准适用于电解法(隔膜法、离子膜法)烧碱生产企业进行能耗的 计算、考核,以及对新建项目的能耗控制。
《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标准简介
(三)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1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 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 是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350
注:表中隔膜法烧碱电解单元交流电耗限额值,是指金属阳极隔膜电解槽电流密度在为1700 A/m2的执行标准。并规定电流密度每《烧增碱单减位1产0品0能A源/消m耗2 限,额》烧国碱家标电准简解介单元单位产品交流电耗减增 44kWh/t。
➢ 5.2 新建烧碱装置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准入值 ➢ 新建烧碱装置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准入值指标包括综合能耗和电解单元交流电耗,
➢ 5.3 烧碱装置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先进值 ➢ 烧碱装置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先进值包括综合能耗和电解单元交流电耗。企业应
通过节能技术改造和加强节能管理,使能耗限额先进值达到表3的要求。

G11GB209-1993工业氢氧化钠

G11GB209-1993工业氢氧化钠

型 , 型
优等 品 一等 品 合格 品 一等品│ 合格品 │ │ │ │ │ │ │ 氢 │氧化钠 碳 │酸 钠 氯 │化钠 〕 │. │4. │4. │4. │4. │4. │4. │ 4. │ 4. │ │ 4 0 50 20 50 50 20 20 20 20 3. │ 3. 5 00 00
41 工业用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
按G 44. 81 B 231 B 3 和G 1 1. 进行。 1 其中G 1231 B 1. 为仲裁法. 1
42 工业用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测定 .
按G 79 和G 44. 8 B 81 B 6 3 进行.其中G 79 为仲裁法. B 8 6
标定。
4628 铬黑T指示剂(G 38) / ... H B 5:gL乙醇溶液.按G 63 0 5 B 配制。 0
46 3 仪器设备 ..
一般实验室仪器和 4631 m ... 5 L微量滴定管.
464 样品 ..
4641 实验室样品 ... 按本标准第 . 条、. 条和 55 53 54 . 条的规定采样。 4642 试样与实验室样品相同。 .-. 465 分析步骤 ..
(...)5 6 4626,r 滴铬黑T指示剂(--.)用E T - ( 628, D A二钠标准滴定溶液(...) 4 ( 627滴定至蓝色为终 4
点。
466 分析结果的表述 .. 钙镁总和( 以钙计) 的百分含量() ( 按式() 2 1计算:
( 一 V )・ X 4 0‘ luu O c 000 X __= ( 一 v )・ V1 . _ V; 0 cX 4
氯 │化 钠 三 │氧化二铁
( │8 01 │11 00 │ │ 5 .6 00 . . . │

烧碱标准情况 化工情报

烧碱标准情况 化工情报

氢氧化钠、液氯、盐酸产品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介绍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氯碱分会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于2001年起启动了系列氢氧化钠国家标准、合成盐酸产品国家标准和液氯产品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于2004年启动副产盐酸产品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到现在新标准已实施。

现将新标准的情况做介绍如下:标准修订情况对比表(一)烧碱系列标准烧碱产品由于生产工艺不同,加之品种规格多(目前我国有:29%、30%、32%、42%、45%、48%、50%、73%及固体等)。

导致标准结构复杂,据归口单位介绍是国家现行标准中最为复杂的标准。

关于烧碱的标准,原标准就有GB 209—93《工业用氢氧化钠》、GB 5175—2000《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GB/T 11212—1989《化纤用氢氧化钠》、GB/T 11199-1989《离子交换膜法氢氧化钠》(还不包括化学试剂、天然碱苛化法的标准等),这几项标准中,GB 209、GB/T 11212、GB/T 11199三项国家标准的标龄均已超过10年。

这些标准代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烧碱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水平,它们的发布实施对于促进我国烧碱产品质量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我国氯碱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离子交换膜法生产技术的不断引进,以及原标准中有些内容和规定已不适应当前贸易的需求。

新标准的特点:1)、原标准以生产方法划分产品规格,存在使先进严落后宽的现象。

原GB 209标准中还包含有目前已经淘汰的水银法生产工艺,没有将离子膜生产技术列入,原GB/T 11199标准中只有离子膜液碱,没有离子膜固碱的指标要求,所以很多企业在上离子膜片碱时都是制定企业标准。

新标准则充分考虑了我国多种生产工艺并存,离子膜生产技术越来越多应用和发展的情况,淘汰落后工艺,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以市场、用途为导向,不再简单以生产方法划分产品规格。

修订后的标准涵盖了离子膜法、苛化法、隔膜法三种工艺的固体和液体产品,其中《工业用氢氧化钠》标准包容了我国目前多种方法生产的多规格产品,对特殊要求的行业又以《化纤用氢氧化钠》和《高纯氢氧化钠》(如化纤行业、树脂再生、电子等)标准予以满足。

工业用氢氧化钠国标

工业用氢氧化钠国标

工业用氢氧化钠国标
摘要:
1.工业用氢氧化钠的概述
2.工业用氢氧化钠的国家标准
3.工业用氢氧化钠的测定方法
4.工业用氢氧化钠的包装、运输和储存
5.工业用氢氧化钠的价格
正文:
一、工业用氢氧化钠的概述
工业用氢氧化钠,也被称为烧碱、火碱或苛性钠,是一种强碱性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纺织工业等领域。

在我国,工业用氢氧化钠的生产和销售需要遵循国家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二、工业用氢氧化钠的国家标准
我国关于工业用氢氧化钠的国家标准为GBT 209-2018,该标准于2018 年12 月28 日发布,2019 年11 月1 日实施。

此标准规定了工业用氢氧化钠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安全等内容,是工业用氢氧化钠生产、检验、销售及使用的重要依据。

三、工业用氢氧化钠的测定方法
工业用氢氧化钠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氢氧化钠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滴定法,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则可以采用沉淀法或滴定法。

这些测定方法在相关标准中都有详细规定,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四、工业用氢氧化钠的包装、运输和储存
工业用氢氧化钠在包装、运输和储存方面有严格的要求。

包装需要采用防潮、防破损的材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储存时要注意防潮、通风、避光等。

这些要求都是为了确保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工业用氢氧化钠的价格
工业用氢氧化钠的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价格有一定波动。

一般来说,工业用氢氧化钠的价格在几千元至一万多元/吨之间,具体价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工业氢氧化钠国家标准

工业氢氧化钠国家标准

工业氢氧化钠国家标准工业氢氧化钠,又称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纺织、造纸、医药、轻工等行业。

为了规范工业氢氧化钠的生产和使用,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其中包括工业氢氧化钠国家标准。

工业氢氧化钠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首先,根据产品的用途和生产工艺,工业氢氧化钠被分为普通工业氢氧化钠和精制工业氢氧化钠两类。

普通工业氢氧化钠主要用于一般工业领域,而精制工业氢氧化钠则要求纯度更高,适用于高要求的行业,如医药和电子工业。

其次,在技术要求方面,国家标准对工业氢氧化钠的外观、纯度、氢氧化钠含量、氯化物含量、铁含量、铝含量等指标都有详细规定,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工业氢氧化钠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氢氧化钠含量测定、氯化物含量测定、铁含量测定等,确保产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在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方面,国家标准也有明确规定。

工业氢氧化钠的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标志应清晰可见,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晒,防止与酸类、食品、饲料等混装混运,避免受潮、受热、受阳光直射等情况,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工业氢氧化钠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工业氢氧化钠的生产和使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保障了产品质量,也提升了工业氢氧化钠的生产安全,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同时,国家标准的执行也需要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遵守和执行,才能真正发挥国家标准的作用,保障工业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安全。

总的来说,工业氢氧化钠国家标准的制定是对工业氢氧化钠生产和使用的一项重要管理举措,它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保障。

希望各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共同维护工业氢氧化钠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推动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

工业用氢氧化钠

工业用氢氧化钠

工业用氢氧化钠警示——如果不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本标准所属产品在生产、运输、装卸、贮运和使用等过程中可能存在危险。

本标准无意对与本产品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提出建议。

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有责任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范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氢氧化钠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氢氧化钠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4348.1 工业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GB/T 4348.2 工业用氢氧化钠氯化钠含量的测定汞量法GB/T 4348.3 工业用氢氧化钠铁含量的测定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 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7698 工业用氢氧化钠碳酸盐含量的测定滴定法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9725 化学试剂电位滴定法通则GB/T 11213.2 化纤用氢氧化钠氯化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 15915 包装容器固碱钢桶3 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IL-液体工业用氢氧化钠;IS-固体工业用氢氧化钠。

4 要求4.1 外观。

固体(包括片状、粒状、块状等)氢氧化钠主体为白色,有光泽,允许微带颜色。

液体氢氧化钠为无色透明、稠状液体。

4.2 工业用氢氧化钠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工业用氢氧化钠指标5 采样产品按批检验。

铁桶包装的固体氢氧化钠产品以每锅包装量为一批;袋装的片状、粒状、块状等固体氢氧化钠产品以每天或每一生产周期生产量为一批;液体氢氧化钠产品以贮槽或槽车为一批。

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腐蚀服,戴橡胶手套。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或覆盖,收集于容器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8】德国GESTIS-有害物质数据库,网址:http://gestis-en.itrust.de/。
缩略语和首字母缩写:
MAC: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 h工作日、40 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
不燃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消防人员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6部分 泄露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免责声明:
本SDS的信息仅适用于所指定的产品,除非特别指明,对于本产品与其它物质的混合物等情况不适用。本SDS只为那些受过适当专业训练的该产品的使用人员提供产品使用安全方面的资料。本SDS的使用者,须对该SDS的适用性作出独立判断。由于使用本SDS所导致的伤害,本SDS的编写者将不负任何责任。
自燃温度(°C):无资料

工业用氢氧化钠国标

工业用氢氧化钠国标

工业用氢氧化钠国标是指在工业生产和应用中使用的氢氧化钠产品所需符合的标准要求。

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工业碱液,氢氧化钠广泛应用于冶金、纺织、造纸、石油、化工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业用氢氧化钠国标的相关内容。

一、产品分类和命名方法根据不同的技术要求和应用领域,工业用氢氧化钠可分为普通级和优级两类。

普通级氢氧化钠适用于一般工业生产,而优级氢氧化钠则适用于要求更高的工业生产。

产品的命名方法通常采用“氢氧化钠(NaOH)+纯碱含量+技术要求编号”的形式。

二、产品技术要求1. 外观和色泽:工业用氢氧化钠应为无色透明或微黄色固体,不能有杂质、结块、异物等。

2. 纯碱含量:普通级氢氧化钠纯碱含量应不低于96.0%,优级氢氧化钠纯碱含量应不低于98.0%。

其中纯碱含量是指以干基计算的氧化钠(NaOH)的质量百分比。

3. 总碱含量:普通级氢氧化钠总碱含量应不低于99.0%,优级氢氧化钠总碱含量应不低于99.5%。

总碱含量是指以干基计算的氢氧化钠(NaOH)和碳酸钠(Na2CO3)的质量百分比之和。

4. 水分含量:工业用氢氧化钠的水分含量应不超过0.5%。

水分含量是指氢氧化钠中所含的游离水分的质量百分比。

5. 可溶性物质含量:工业用氢氧化钠可溶性物质含量应不超过1.0%。

可溶性物质含量是指氢氧化钠中所含的可溶于水的杂质物质的质量百分比。

三、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1. 包装:工业用氢氧化钠应采用密封包装,并在外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纯碱含量、净重等信息。

2. 储存:工业用氢氧化钠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仓库中,远离火源和酸类物质。

储存期限一般为6个月。

3. 运输:工业用氢氧化钠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振动、碰撞和受潮。

禁止与酸类、有毒物质等混装混运。

四、产品质量检验方法工业用氢氧化钠的质量检验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检验方法。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纯碱含量测定、总碱含量测定、水分含量测定、可溶性物质含量测定等。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接触皮肤、眼睛等部位会引起灼伤,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佩戴好防护设备,注意避免直接接触。

3能效评价指标 - 国家节能中心

3能效评价指标 - 国家节能中心

NECC-EEE ×××-2013国家节能中心烧碱行业能效评价技术依据(征求意见稿)目录前言 (3)1适用范围 (5)2规范性引用文件 (5)3能效评价指标 (6)4评价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7)5烧碱企业能效评价指标值 (12)6 能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15)附录1 (28)附录2 (29)烧碱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检查清单 (29)前言国家节能中心制定能效评价技术依据的主要目的是为全国节能中心系统有关工作,例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能效之星评价、能源审计等提供依据。

同时,随着能效评价技术依据的不断修订和完善,希望本技术依据能为相关行业、企业及机构统一规范的开展能效评价工作提供帮助,并为形成国家标准提供参考。

能效评价技术依据,其核心内容是能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包括能效评价指标和指标值两个部分。

其中,指标的设置参考了国家能耗限额标准、地方能耗限额标准(限额文件)、行业能耗限额标准,以及相关行业和企业的统计指标;指标值的确定参考了国家能耗限额标准、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地方能耗限额标准,以及国家节能中心和地方节能中心所掌握的能效数据、行业协会和相关科研机构的统计数据、典型企业的实际运行数据等。

此外,能效评价技术依据还对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解释。

烧碱行业的能效评价技术依据由国家节能中心组织制定,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了李永亮、周俊华、李素改、张鑫、孙伟善、张文雷、唐必勇、黄华军等专家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及新疆节能监察总队、江苏省节能监察中心、重庆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等地方节能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在新疆天业(集团)公司、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验证,在此表示感谢。

1适用范围本技术依据适用于国家节能中心相关工作涉及的电解法(离子膜法、隔膜法)烧碱生产企业(装置),主要用于现有烧碱生产企业(装置)的能效评价和新建烧碱项目的节能评估与审查。

修订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修订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修订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2006年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于2006~2007年修订GB 5175—2000《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国家标准。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归口。

2、产品概况 2.1 产品性质氢氧化钠(俗称烧碱、苛性碱、火碱) [1310-73-2] sodium hydroxide (caustic soda) 分子式:NaOH 相对分子质量:40.00 外观: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 2.2.1 物理性质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极易潮解,其浓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钠水合物晶体而重新固化。

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根据浓度的不同,生成含有1,2,3.5,4,5和7个分子H 2O 的6种水合物。

2.2.2 化学性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为强碱性。

氢氧化钠与两性金属(Al ,Zn ,Sn )或其氧化物反应生成---23222,,SnO ZnO AlO 之类的配阴离子(complex anions )和H 2(与氧化物反应生成H 2O )。

较重的金属离子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沉淀。

无水氢氧化钠与大多数物质的反应速度都很慢,例如在室温下它仅轻微地腐蚀Fe 、Mg 、Ca 、Cd 等金属,但随着温度升高,腐蚀率增大。

2.2生产方法制取烧碱的方法主要有4种工艺:水银法、隔膜法、离子膜法和苛化法。

水银电解槽直接制得50%左右的液碱。

离子膜电解槽可直接获得30%~35%的纯净液碱,NaCl 在0.01%以下,只须浓缩到50%。

苛化液含NaOH10%~12%,必须蒸发浓缩。

隔膜电解槽生产的电解液一般含有NaOH 10%~12%,NaCl 16%~18%,-24SO 0.1%~0.6%,氯酸盐0.03%以下。

固体烧碱是由液体烧碱进一步加热蒸发脱水而得。

制造工艺主要有膜式法和锅式法两种。

修订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修订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修订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2006年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于2006~2007年修订GB 5175—2000《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国家标准。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归口。

2、产品概况 2.1 产品性质氢氧化钠(俗称烧碱、苛性碱、火碱) [1310-73-2] sodium hydroxide (caustic soda) 分子式:NaOH 相对分子质量:40.00 外观: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 2.2.1 物理性质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极易潮解,其浓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钠水合物晶体而重新固化。

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根据浓度的不同,生成含有1,2,3.5,4,5和7个分子H 2O 的6种水合物。

2.2.2 化学性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为强碱性。

氢氧化钠与两性金属(Al ,Zn ,Sn )或其氧化物反应生成---23222,,SnO ZnO AlO 之类的配阴离子(complex anions )和H 2(与氧化物反应生成H 2O )。

较重的金属离子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沉淀。

无水氢氧化钠与大多数物质的反应速度都很慢,例如在室温下它仅轻微地腐蚀Fe 、Mg 、Ca 、Cd 等金属,但随着温度升高,腐蚀率增大。

2.2生产方法制取烧碱的方法主要有4种工艺:水银法、隔膜法、离子膜法和苛化法。

水银电解槽直接制得50%左右的液碱。

离子膜电解槽可直接获得30%~35%的纯净液碱,NaCl 在0.01%以下,只须浓缩到50%。

苛化液含NaOH10%~12%,必须蒸发浓缩。

隔膜电解槽生产的电解液一般含有NaOH 10%~12%,NaCl 16%~18%,-24SO 0.1%~0.6%,氯酸盐0.03%以下。

固体烧碱是由液体烧碱进一步加热蒸发脱水而得。

制造工艺主要有膜式法和锅式法两种。

危险化学品 氢氧化钠含量标准

危险化学品 氢氧化钠含量标准

危险化学品氢氧化钠含量标准危险化学品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强碱性化合物,在许多工业和实验室中被广泛使用。

由于其具有强腐蚀性和有毒性,因此需要对其含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管。

下面是关于氢氧化钠含量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1. 国家标准: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GB/T 328-2019)的规定,氢氧化钠被归类为危险化学品第三类,必须符合相关的含量标准。

标准规定了氢氧化钠的纯度要求和限值等级。

例如,纯度要求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来确定,但是一般不得低于98%。

限值等级区分了含量不同的氢氧化钠的不同用途和性质,按照限制浓度的百分比进行划分,例如GB189-2007规定了氢氧化钠的3个限值等级,从0.1%到3.0%不等。

2. 行业标准:除了国家标准,不同行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制定一些更为详细和具体的含量标准。

例如,对于食品工业来说,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添加剂,需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GB 1886.10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规定了氢氧化钠在食品中的使用方法、含量限制以及合格标准等。

该标准要求氢氧化钠的纯度不低于98.0%,并且规定了不同食品中的使用量限制。

3. 实验室标准: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常用于化学分析、制备试剂和pH调节等。

实验室通常会根据具体实验需求制定一些相应的含量标准。

例如,实验室常用的氢氧化钠溶液通常有不同的浓度等级,例如0.1 M、0.5 M等。

这些溶液通常需要通过标准化方法来配制和检测,以确保其含量和浓度的准确性。

实验室标准还可以参考一些国际标准,例如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的标准或者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氢氧化钠的安全使用,除了纯度和含量的标准外,还需要对其进行储存、包装、运输、处理和废弃物管理等方面的严格控制。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根据具体的工艺流程和风险评估来确定氢氧化钠的使用方法和标准,并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措施,以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工业用氢氧化钠国标

工业用氢氧化钠国标

工业用氢氧化钠国标一、引言工业用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制造纸张、肥皂、造纸、铝材、玻璃等行业。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来规范工业用氢氧化钠的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业用氢氧化钠的国家标准。

二、标准编号及适用范围国家标准《工业用氢氧化钠》的标准编号为GB/T 209-2017,适用于工业用氢氧化钠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三、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中涉及到的术语和定义如下:1. 氢氧化钠(Sodium Hydroxide,NaOH):化学式为NaOH,无色结晶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碱性。

2. 工业用氢氧化钠:指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氢氧化钠产品,包括固体、液体和溶液等形态。

四、技术要求本标准对工业用氢氧化钠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要求:工业用氢氧化钠应为无色或微黄色透明固体、液体或溶液,不得有明显的杂质和悬浮物。

2. 纯度要求:工业用氢氧化钠的纯度应不低于99%,含碱量应符合规定的标准。

3. 水分含量:工业用氢氧化钠的水分含量应符合规定的标准,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制。

4. 碳酸盐含量:工业用氢氧化钠的碳酸盐含量应符合规定的标准,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制。

5. 铝含量:工业用氢氧化钠的铝含量应符合规定的标准,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制。

6. 重金属含量:工业用氢氧化钠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规定的标准,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制。

五、包装和运输本标准还对工业用氢氧化钠的包装和运输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包装要求:工业用氢氧化钠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包装物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密封性。

2. 标志和标签:工业用氢氧化钠的包装上应标注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等信息,并在包装上粘贴相应的标签。

3. 运输要求:工业用氢氧化钠在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运输过程安全可靠。

六、质量控制本标准还对工业用氢氧化钠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

工业碳酸氢钠国家标准

工业碳酸氢钠国家标准

工业碳酸氢钠国家标准工业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化肥、洗涤剂等领域。

为了规范工业碳酸氢钠的生产和使用,国家颁布了相关的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本文将对工业碳酸氢钠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生产和使用单位遵循和执行。

一、标准范围。

工业碳酸氢钠国家标准涵盖了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其中,技术要求包括外观、纯度、水分、氯化物、硫化物、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试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纯度测定、水分测定、氯化物测定、硫化物测定、重金属含量测定等。

二、标准意义。

工业碳酸氢钠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规范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同时,标准的执行可以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减少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的发生,保护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利益。

三、标准执行。

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工业碳酸氢钠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规定。

同时,使用单位在采购和使用工业碳酸氢钠时,应当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验收和使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标准监督。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业碳酸氢钠生产和使用的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应当及时进行整改或者下架处理,以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权益。

五、标准更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的变革,工业碳酸氢钠国家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

相关部门应当及时进行标准的修订和更新,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六、结语。

工业碳酸氢钠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规范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单位应当充分重视标准的执行,共同维护行业的良好秩序和市场的公平竞争,推动工业碳酸氢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氢氧化钠储存规要求

工业氢氧化钠储存规要求

工业氢氧化钠储存规要求
工业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它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因此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规要求,以确保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业氢氧化钠储存规要求:
1. 储存环境:储存的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并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物。

2. 储存容器:应使用专用的耐腐蚀性容器,如聚乙烯桶、玻璃瓶等。

容器应密封良好,以防止溢漏和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

3. 标识和包装:容器上应明确标注其内容物为氢氧化钠,并附有相关危险标志和警示标签。

包装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4. 防护设施:储存区域应配备相关的防护设施,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应提前做好相关防护设备的准备,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5. 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工业氢氧化钠应与酸、氯仿、含有酸性物质的溶液等物质隔离储存,以防止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或产生危险。

6. 监测和检查:定期检查储存区域和容器的状况,确保没有泄漏、溢出或其他安全隐患。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7. 储存数量控制:控制储存区域内的工业氢氧化钠数量,避免过量储存,以降低意外事故的风险。

以上是常见的工业氢氧化钠储存规要求,具体的规定还需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来执行。

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吴县橡胶制 品厂


以上单位生 产许可 证 有效期 为发文 之 日
起至
年 月 日止 。
化 工部生产综 合 司质 监 处
《工 业 用 氢氧化钠 》国家标准修订 内容简介
化 工 部锦 西 化 工 研 究院 关 丽 萍
《工 业 用 氢 氧化 钠 》国 家标 准 由化 工 部
锦西 化工研 究 院负责修订 , 经国家技术 监督
局批准发布 , 标准编号为
一 ,自
年 月 日起 实施 。 现将 修订 内容简介 如下
主 题 内容 与适 用 范 围
符 合下 列要 求
优级
水银法
… 一 级
合格
苛化 法
隔膜 法
优 级 一 级 合 格 优 级 一一 级 一合 格
试验方法
氢氧化钠 ,








甲法 乙法
一 。一
碳酸钠
早石兰




甲法

乙法
。一
氦化钠
,



三氧化二 铁,






,


。一 。一
钙 、 镁 总 含量 , 二



二氧化硅 ,

标 准规 定 了工 业 用 氢 氧 化 钠 的技 术 要
求 、 试验 方法 、 检验规则及标志 、 包装 、 运
输、 贮存 。
标 准适用水银 法 、 隔膜 法 、 苛化法所 制
得的氢氧化钠 。
技术要求
,
外观
工 业用 固体 氢氧化钠主 体 为 白色 、 有光
泽 、 允 许 微带颜 色 。
工业用 固体 氢氧化钠 包 括 片碱 应


橡胶制 品厂
江 苏江 阴市橡胶密封 件厂


江 苏 昆山市周 市 橡塑 制 品厂 。 一
江 苏漂 阳市戴埠橡胶五金厂

江 苏东 台市 橡胶密封 件厂


江 苏常熟徐市 橡胶 制品厂 。 一 。
水银 碱增加 项 技 术 指 标 即二 氧 化硅含员 、 汞 含量 和钙镁 总 和 含 量 , 共控 制
合理分级 分 为 优级 品 、 一级 品、 合格 品。
其 中优 级 品指 标 达 到 了国 际先 进水平 一 级
品指 标 达 到 了国 际 一般 水平 合格 品指 标 达
到 了国 内一 般 水平 。
新标准 的意义
新 标 准做 到 了符 合 使用 要 求 , 有 利
于出口创汇 。
新 标 准 进 行 了合 理 分 级 , 不 但 兼 顾
控 制项 目和技术 指标 不 同 原标 准 、 水银 碱 、 苛化碱 以及 隔膜 碱均
控制 项技术指标
新标准
化 工 部颁 发 骨架油 封 生 产许 可 证
企业名 称
许可 证 号
山西平定 县前徐峪沟


橡塑制 品厂
山西 代县城东橡塑 制 品厂

江苏徐州华光 橡胶密封 件厂 。 一
江苏江 阴市 桐岐安西
了厂 家和 用户 双 方 利益 , 避 免 浪 费 , 而 且 还
有 利于实行 优质优 价政策 。
新标准技术指标有所 提 高 , 标 准 中
各项 试验 方 法 , 均 引用 了具有 国际先 进水平
的国 家 标 准 或 等 效 采 用 国 外先 进 标 准 , 试 验
方法具有通用性 、 可比性 。 它 的发布实施将
钠 》中 “ 硅 含量 的测定还 原硅钥 酸盐 分光光
度法 ,, 。 · 汞含量 的测定
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 双 硫踪光
度法” 。
·
·
钙 镁 总和 含量 的测 定
等效采用苏 联 标 准


二 钠络合滴定 法 ” 。
检验 规则 、 标 志 、 包装 、 运 输‘ 贮存
该 条未 做修订 。
新 旧标准主要差别








,

,

。 工业 用 液体 氢 氧 化 钠 应 符 合 下 列要 求
卜不毕 一 水 银 法

】Leabharlann 隔膜法 工型且型卜 优 级 一 级 合 格 优 级 一 级 合 格 优 级
级 一合 格 一 级 一合 格
氢氧化 劝 ,
全 吐。








甲法
乙法
碳 竣 豹勺











甲法
氮化钠
了项指标 。
苛化碱增加 一项技 术指 标 , 即二 氧
化硅 含量 , 共控 制 项指标 。
隔 膜 碱 因供 一般 工 业 用 碱 , 仍控 赳
项技 术指标 。
· 分级不 同 原标准只分 级 、
级 , 而新标准根据
生产 厂 不 同 的生产 水平及用户 对 氢氧 化钠产
品质量 多方 面 的需求 , 按 其质 量 状 况进行 了
·
·
三氧化二 铁含量 的测定
引用
一 《工 业 用 氢 氧化 钠 》
— 中 “ 铁 含量 的测 定 邻 藤 罗 琳 分 光 光 度
法” 。
氯 化钠含量 的测定
引用
一 《工 业 用 氢 氧 化
— 钠 》 中 “ 氯 化 钠 含 量 的测 定
汞量 法 ” 。
二氧化硅含量 的测定
引用
一 《化纤 用 氢 氧化
,




… 自甘一,


乙法



三 氧化二 跌,











钙 、镁总 含量 , 二


二氧化硅 ,






,



试验 方 法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凡 试验 方 法 中规 定 甲乙 两 法者以 甲法 为仲裁 法 。
二 氧 化 硅 、 汞 含量 为 型 式 检 验 项 目 。
试验方法




品质


再上 新
水平


大作


曰上︸ 土︺, 江 苏无 锡 第 五 橡 胶 厂 江苏金坛 县第三橡胶厂




江苏金坛县迎 春橡胶
,,

制 品厂 江 苏淮 阴市 光 明 橡胶


制 品厂 苏 件 江 金 坛 密 封 厂 上上土,, 匕八行工了


江苏兴化市 油封厂 江苏金坛 县 致远 密封 件厂
定 ”。
氢 氧化 钠 含量 的测 定
碳酸钠含量 的测定
甲法 引用
一 甲法
甲法 引用
一 《工 业 用 氢 氧
乙法 引用
一 《工 业 用 氢
氧 化钠 》中 “ 氢氧化钠和 碳 酸 钠 含 量 的测
— 化 钠 》 中 “ 碳 酸 盐 含量 的测 定 ·
滴定 法
甲法 ”
乙 法 引用
一 “工 业 用氢
氧化钠 中氢氧化 钠和 碳酸钠含量 的测定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