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卢梭爱弥儿有感——看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爱弥儿》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卢梭《爱弥儿》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8bd748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c.png)
卢梭《爱弥儿》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伏尔泰所著的《爱弥儿》,是一部以伊索寓言形式构思并以自然主义思想为教
育理念的前沿典著,其出台的自然主义教育传承了尊重和尊重儿童天真稚嫩心灵及其本性的思想。
它将注意力从历史、传承和归因等抽象概念上转移到了更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环境之中,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更卓越的综合教育模式。
首先,自然主义教育是贴近自然,关注社会实践的。
《爱弥儿》提倡吸取环境
教育,利用阅读、游玩、诗歌、户外和其他方式让孩子们更贴近自然,帮助他们洞悉自然的联系,引导其深入社会实践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自然主义教育注重对孩子的发展。
小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完善,重口令命
令和过多的强制并未能提高他们的能力与素质。
相反,自然主义教育更注重自我的潜能的开发和自觉的学习,利用外部环境作为他们探索世界发现自身能力的工具,帮助远离社会压力和强烈激进政策,形成一种自然且均衡的能力和素质发展模式。
最后,自然主义教育不仅仅是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更强调了尊重和体贴重要性。
费尔泰认为,要把儿童当作尊重的对象,尊重他们的个性,宽容他们的特点。
因此,自然主义教育以深厚的感情手段支持儿童的身心发展,力求培养全面的品格,帮助孩子在各方面得到环境的影响,培养尊重、理解、团结等美德,做受尊重和尊重的人。
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世界的教育思想,它的贴近自然、关注孩子发
展以及注重尊重和体贴等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应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融入到课程设计之中,有效利用生活经历深刻地影响和引导儿童的成长及其道德建设,最终为孩子创造出一种积极的发展环境,让他们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做“自然人”——读卢梭的《爱弥儿》有感
![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做“自然人”——读卢梭的《爱弥儿》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16ed700b6bd97f192279e9f0.png)
育 思 想 的 教 育 目标 。 其巾 . 这里 的“ l然人 ” f 并 非 是 纯 粹 生 物性 人。 也不是无知无识 、 脱离社会 、 像动物般生活的人 . 而是 一个 摆 脱 了 封 建 社 会 约 束 和 封 建 文 化 腐 蚀 . 自然 率 性 发 展 的新 型 人物 . 是 身心 发达 、 体 脑健全 、 不 受传 统约束 、 天 性 发 展 的 新 人, 是 完 全 为 自己生 活 的人 。 简 言之 , 就 是 培 养 自由 、 自然 、 独 立、 不 依 附别 人 的人 。 他认 为 , 教 育 包 括 自然 的 教育 、 人 的 教育 和事物 的教育 . 并 主张教育是一 门艺术 , 它 必 须 把 自然 、 人 和 事 物 这 三 种 教 育 协 调 配 合 。 只有 人 的教 育 和事 物 的 教育 服 从 于 自然 的 教 育 , 才能真正协调统一。 真 正 的 教 育 应 该 是 顺 应 儿 童天性发展的教育 , 即 自然 教 育 。 只有 这 样 才 能 实 现 真 正 的 目 标— — “ 自然 人 ” 。 卢梭指 出, 大 自然 希 望 儿 童 在 成 人 以前 就像 儿童 . 如果我 们打乱这个次序 , 就 会造成早熟 的果 实 . 长 得 既 不丰 富叉不甜 美 , 而且很 快会腐 烂_ 3 ] 。 我 们 要 按 照 儿 童 的 天 性、 身心特点 施教 , 培养有见识 、 有性格 , 身体和头脑 健康 , 道 德完善 , 有 良好 修 养 . 具有新价值 、 新信念的人。 三、 “ 自然 人 ” 的教 育 阶 段 根 据 儿 童 年 龄 的 阶 段 特 点 ,卢 梭 提 出 在不 同 时 期 要 选 择 不 同 教 育 内容 。 ( 一) 婴 儿期 : 主 要 进 行 体 育教 育 和 保 育 工 作 。这 一 时期 , 教 育 的 主要 任 务 是 促 进 儿 童 身 体 健 康 自然 地 发 育 。他 反 对 束 缚 婴儿 , 更 反对对 婴儿娇 生惯养 , 指 出要 “ 锻 炼他 们的 体格 。 使他 们能 够忍受 酷烈 的季节 、 气 候和 风雨 , 能 够 忍 受 饥 渴 和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爱弥儿读后感三篇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爱弥儿读后感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501c17f242336c1eb95ed9.png)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爱弥儿读后感三篇爱弥儿读后感1这段时间认真阅读了卢梭所著的《爱弥儿》,书中阐述了卢梭对人的教育的观点,使我受益匪浅。
卢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他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
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
这种自然教育,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求得知识。
冰心曾经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蔡志忠也曾经说过: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很值得借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
”卢梭的这段话有三个关键词,那就是“兴趣、方法、习惯”。
的确,做好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几点。
没有兴趣,就不会有动力。
因此,兴趣是前提。
那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对事物的或学问的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保持孩子对事物或学问的好奇心和孩子在学习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如学生在学习中,教师应该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赏,要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当孩子觉得学习很有意思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
自我不断学习操作的过程就是养成习惯的过程。
卢梭说:在儿童期,不要给孩子讲道理,那样只会使他觉得“道理”令人生厌,从小就对“道理”产生反感。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资,我们一定要对他特有的天资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寻找最适合他的方法施以教育,因材施教,才能使付出获得回报。
教学中,我经常对学生讲道理,但感觉效果不是很好。
卢梭的这个观点,对我启发很大。
学生年龄小,对一些道理不能真正理解领悟。
对他们讲道理,不如认真观察他、了解他,尽可能让他的心灵只关注快乐和玩耍。
在快乐和玩耍中学习知识。
对他的一些缺点或错误,要谋定而后动,就像一位良医,不会糊里糊涂开药方,一定是在研究诊断后才开始治疗的。
《爱弥儿》中的自然主义教育主张及启示
![《爱弥儿》中的自然主义教育主张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7afd2646529647d26285297.png)
《爱弥儿》中的自然主义教育主张及启示摘要:卢梭借着爱弥儿的成长历程阐明了他的自然主义儿童观和发展观,这一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于教育改革的启示在于:教育改革必须回到儿童这个原点。
童年是人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恰当的、必需的和有价值的阶段,是人发展中的累积阶段而不是一个片段,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用于学习和开展适当训练的准备性;学校不应该被看作是与儿童的环境分离的,而应当被看成是儿童环境的扩展。
关键词:爱弥儿;自然主义儿童观;启示《爱弥儿》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写于1757年的一本教育小说。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爱弥儿成了整个国家教育系统的愿景代言人。
小说主人公爱弥儿所经历的自然主义教育,对世界教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直接成了20世纪进步主义教育理念的来源。
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只要走进欧洲和北美的课堂,都可以触摸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承轨迹。
自然主义教育主张对于当今中国的教育改革尤其富有建设性的意义。
一、自然主义教育主张小说中的爱弥儿,是一个体验了一场自然主义教育的男孩,他的性格也在这样的教育中被塑造。
爱弥儿最初的“自爱”意图过于发展,以至于他能够抵抗和克服通向“虚荣”的社会企图和压力。
卢梭让爱弥儿在乡村的环境里自然成长,远离腐败的社会机构和习俗。
在他的小说里,卢梭发展了对基于自然主义的进步主义教育改革有显著影响的几个主题。
一是童年,作为人成长和发展的一个固有的、有价值的阶段,有它自己的教育时间表;二是在一个准备好的环境中教育才能最美好地出现。
这个环境保持了它的天然特性,是为配合儿童的学习准备而设计的,这种学习的准备性必须是通过呈现刺激他的好奇心和采取行动的情境来完成;三是儿童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并做出有关他行动的基本选择,但也必须享受或承受他们选择的结果。
此外,小说《爱弥儿》中最具现代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的是卢梭的自然主义儿童观与发展观。
(一)自然主义的儿童观卢梭关于童年的概念与他写《爱弥儿》时期主流的儿童观点形成鲜明对照。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5篇)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bdca7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4.png)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5篇)《爱弥儿》读书篇1《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启蒙运动时期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作品,针对当时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以及其法国种.种腐败的社会状况,卢梭丝毫不畏惧地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与揭露。
《爱弥儿》是世界上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这本著作正是卢梭讨伐法国封建教育思想的代表,它阐发了资产阶级的新的教育思想自然主义教育观。
《爱弥儿》全书根据儿童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应有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划分,一共分为5卷,其中,他所阐释的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观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这也正反映了法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爱弥儿》的第一卷主要论述的是人出生到两岁,即婴儿时期的自然教育。
这一卷的第一句就深深吸引了我,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我觉得这句话极其富有哲理,也恰恰体现了卢梭主张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性本善紧接着,他指出了我们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的三种不同的教育对人在婴儿时期的重要影响,是教育给予了我们生来软弱却可以拥有的力量,给予了我们生来一无所有却可以得到的帮助,生来愚昧却可以具备的判断是非的能力。
他倡导人性本善,强调教育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本性,关注个人的价值和地位,他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自然人,通过自然教育,保持人的自然本性,用善念阻止各种恶念的生成,这样便可以促成幸福的生活。
他认为,身心能健康成长的婴儿应该是在四肢均无拘无束的状态下抚养起来的,而不是给予婴儿生长姿势的各种束缚。
他极力要求摆脱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所带来的摧残和束缚,要求教育务必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正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合理性要求。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关联非常密切,也只有具备了健全的身躯,才能够具备健全的精神,才能抵抗他必然要遭受的灾难。
因而,在婴儿教育时期,要通过侧重关注婴儿身心健康的锻炼,适应儿童发展的天性。
《爱弥儿》的第二卷主要论述的是人2至12岁,即童年时期的自然教育。
读书心得《爱弥尔》爱弥儿
![读书心得《爱弥尔》爱弥儿](https://img.taocdn.com/s3/m/a0be21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c.png)
读书心得《爱弥尔》爱弥儿
《爱弥尔》是卢梭的一部教育哲学著作,通过描述一个男孩爱弥尔的成长经历,探讨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教育和成长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书中强调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
卢梭认为,孩子应该在自然环境中成长,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来认识世界。
这种自然教育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从小就学会独立思考和探索。
我深以为然,觉得现代社会中,孩子们过于依赖电子设备和外界信息,缺乏对自然的感知和理解,这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
其次,书中提到了教育应该以培养品格为重点。
卢梭强调了孩子的品格培养,他认为,一个人的品格决定了他的一生。
因此,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同情心的人。
这让我想起了现代社会中一些教育问题,很多家长和学校更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品格的培养,这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卢梭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兴趣,教育者应该尊重这些差
异,因材施教,让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得到发展。
这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意识到教育并不是一刀切的,应该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总的来说,阅读《爱弥尔》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认为教育应该注重自然教育、品格培养和个性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有价值的人才。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从中获得教育的启示。
读书心得《爱弥尔》爱弥儿
![读书心得《爱弥尔》爱弥儿](https://img.taocdn.com/s3/m/9df8de0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5.png)
读书心得《爱弥尔》爱弥儿
《爱弥尔》是卢梭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讲述一个男孩爱弥尔从
童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探讨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个体自由的价值。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
在小说中,爱弥尔的父亲采取了一种自然教育的方式,让他在
自然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这种教育方式强调个体的自由发展,尊重
孩子的天性和兴趣,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和成长。
这与当时
的传统教育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意识到教育并不是简单地
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小说中也提到了个体自由的重要性。
爱弥尔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各种挑战和困难,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最终找
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目标。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都
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自己的幸福,不应受到社会和传
统观念的束缚。
通过阅读《爱弥尔》,我对教育和个体自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教育理论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和自由的哲学
作品,让我受益匪浅。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教育理念和人生哲学,成为一个更自由、更独立思考的人。
《爱弥尔》读后感
![《爱弥尔》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e59b4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5.png)
《爱弥尔》读后感
阅读让-雅克·卢梭的《爱弥尔》,我深感其对教育理念的独特见解和深远影响。
《爱弥尔》是一部关于教育的哲学小说,通过主人公爱弥尔的成长历程,卢梭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念。
他主张教育应尊重儿童的天性和个体差异,强调自由、平等和自然的发展。
书中,卢梭反对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提倡以引导和启发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他强调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和道德品质。
爱弥尔的形象生动展示了卢梭的教育理念。
他在自然环境中成长,通过实践和体验学习知识,发展出了健康的身体、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他的成长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应当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学术成绩。
此外,《爱弥尔》也揭示了社会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卢梭批评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矫饰,认为它们扭曲了人的本性,阻碍了个人的自由发展。
他呼吁回归自然和真实,倡导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总的来说,《爱弥尔》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哲学著作。
它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深刻的社会批判,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启示。
这部作品让我认识到,教育应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培养独立思考和道德品质,同时也提醒我们要警惕社会对个人发展的潜在影响,追求更加真实和自由的生活。
《爱弥儿》读后感
![《爱弥儿》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61f73b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2.png)
《爱弥儿》读后感《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的一部重要教育著作。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书中,卢梭通过对爱弥儿成长过程的详细描述,阐述了他独特的自然教育理念。
他主张教育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成长,而不是被过多的人为束缚和干预。
这种理念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直以来,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模式往往是填鸭式的,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孩子的天性和兴趣。
但卢梭认为,孩子生来就具有自己的天性和本能,教育的目的不是去压抑这些天性,而是引导和发展它们。
这让我反思我们如今的教育,是否给予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去探索和发现?是否因为过度追求成绩和所谓的“优秀”,而剥夺了孩子本应拥有的快乐童年?书中的爱弥儿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去理解世界,去学习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让知识不再是枯燥的书本内容,而是生动有趣的生活实践。
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孩子大多被困在教室里,面对着堆积如山的书本和作业,他们很少有机会去亲身感受大自然,去体验生活中的种种美好。
这难道不是一种教育的遗憾吗?卢梭还强调了教育者的角色。
教育者不是权威的统治者,而是孩子的引导者和陪伴者。
教育者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这让我想到,在我们的教育中,很多时候教育者过于强调自己的权威,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
我们总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却很少倾听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另外,书中关于道德教育的观点也让我印象深刻。
卢梭认为,道德不是通过说教来传授的,而是通过孩子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来培养的。
只有当孩子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他们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这让我明白,在教育孩子时,不能仅仅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生活中去感受和领悟。
读完《爱弥儿》,我不禁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这种自然教育的理念?首先,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成长。
《爱弥尔》读后感
![《爱弥尔》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a14c64a33687e21af45a96d.png)
《爱弥尔》读后感----自然主义教育的启示摘要:卢梭的《爱弥尔》被认为是继柏拉图《理想国》之后西方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影响深远。
本文通过对卢梭关于儿童不同生长阶段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法,阐述了卢梭自然主义思想的内容及影响,并探讨了现代教育的弊端及他的自然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爱弥尔自然教育教育阶段启示卢梭是18世纪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同时,他也是一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爱弥尔》中,自然主义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旨。
《爱弥尔》构思奇巧,不像别的教育名著论述枯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而是通过叙述爱弥尔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历程,系统的阐述了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通俗易懂,他的教育主张对现代教育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一)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涵卢梭在《爱弥尔》开篇第一句就说:“出自造物主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人手里就变回了。
”他因而主张自然教育,是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与压力下解放出来,回归人的自然状态,遵循人的自然天性。
在早期教育上,提倡去乡村,去那种安静、祥和的地方。
在他看来,自然地秩序没有不和谐美妙,他们有欲望,但只限于欲求力所能及的东西,从无非分之念。
他们的理智是健全的,情感是平静的。
(二)培养目标-----自然人卢梭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他不被欲念、偏见、权利所指引, 而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去想、用理智去判断、不为其他因素所控制。
自然人首先是自由的人,他不依赖于他所在的社会,但他又不是脱离社会的野蛮人,他是社会中的自然人,自然人是能够自食其力的人。
爱弥尔便是卢梭虚构出来的自然人的典范, “他在人类社会中是独立生活的,他所依靠的只是他自己。
他比任何人都应该依靠他自身, 因为他完全达到了他那样年龄的人所能达到的圆满境地。
他没有犯过什么过失, 或者说, 他所犯的过失都是我们无法避免的; 他没有染上什么恶习, 或者说, 他所有的恶习都是任何人不能保证自己没有的。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精选26篇)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精选2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b4eee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2.png)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卢梭《爱弥儿》读后感(精选26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卢梭《爱弥儿》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篇1《爱弥儿》是卢梭著名的教育著作,是世界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
它是卢梭20年苦心撰写3年才完成的,发表于1762年是一本小说半论文体形式的著作。
全书共5卷,以一个出身显贵的男孩爱弥尔的教育培养为线索,全面揭露了当时封建教育的荒谬和丑恶,设计出了顺应自然和发展儿童天性的理想教育蓝图。
在《爱弥儿》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对“自由”的渴求,因此特别强调教育应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应使教育对象成为天性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
以今人的眼光看,这些思想不免有其局限性:“自然”也是要受到拘束的,如果“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儿童是无法学到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
但瑕不掩瑜,卢梭以平等博爱的心怀教育他的爱弥儿,这个假想的孤儿幸福地生活在不被强迫的自由世界。
但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幸福的“爱弥儿”。
不难看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尤其是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是殊途同归的。
他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天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按传统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教育,干涉和限制儿童的自由和发展。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
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是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而又感情丰富,能爱能仁的人,是封建政权的掘墓人。
他认为当时的封建教育把人的身心桎梏得无法自然发展了,使人屈服成为现有制度和风尚的牺牲品。
卢梭认为人们生而缺乏的,又是成年以后所需要的一切都是教育的结果。
而这种教育来源有三个方面,即来自自然的,来自周围的和外界的事物。
我们的本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当三种教育的方向一致时,有能够圆满地配合时,儿童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三者之中,自然教育是完全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教育只是某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人的教育时光全由我们控制。
卢梭爱弥儿自然教育读后感
![卢梭爱弥儿自然教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8b4880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8.png)
卢梭爱弥儿自然教育读后感朋友!今天咱就聊聊那《爱弥儿》里的自然教育。
说实话,一开始我心里还有点嘀咕,这本书能不能唤起我多大的兴趣。
没想到啊,读着读着,还真是让我脑洞大开,感觉自己仿佛被卢梭这老哥领着穿越回了18世纪,看他怎么教育那小家伙爱弥儿的。
卢梭这个人吧,他有点古灵精怪,整天想着怎么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成长。
他是不怎么喜欢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矩,觉得养孩子就得像栽树,顺其自然。
我呀,一边读着,一边就想到我们小时候在田野里撒欢儿的样子。
那会儿,漫山遍野地疯跑,把大自然当成游乐场,和卢梭说的这自然教育,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卢梭不太赞成让孩子们在小时候接受那些死记硬背的教育。
他说孩子们得先学会观察世界,亲身体验,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喜欢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图个新鲜,也不见得非得要个答案。
我记得小时候,老张头还特意领我去果园里认识各种果树呢,那会儿我一边摸着树叶,一边听他嘟囔:“你这小子,竖起耳朵好好听,以后可别傻傻分不清苹果和桃树。
”读到卢梭教导爱弥儿学会动手和独立生活的部分,我就想起老妈让我自己缝纽扣的事儿。
她总说,别看这活儿小,但能让你学会独立。
我那会儿真心不理解,可是后来想想,这不就是我人生的“爱弥儿时刻”吗?让孩子体验挫折和成就感,才能真正长大啊。
我还特喜欢卢梭提到的那种保护孩子纯真好奇心的态度。
他认为大人的世界太纷繁复杂,那些规矩条框容易把孩子的兴趣给掐灭。
我就想到曾经有一次,邻居家的小屁孩儿在院子里搭了一座“城堡”,虽然看着有点像乱堆的石头,但谁会忍心打扰那孩子眼中闪闪发亮的梦想呢?哎,说到这儿,我发现自己都快成了卢梭的粉丝了。
他让我重新思考了怎么去看待和陪伴孩子。
自然教育就像给成长中的小树提供阳光雨露,让他们扎根大地,挺拔向上。
想到这些,我仿佛也闻到了果园里的泥土香味儿,心里暖暖的。
怎么样,这段浑浑噩噩的读后感有没有点意思?可能说得有点乱,不过我就是想分享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动。
卢梭《爱弥儿》中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卢梭《爱弥儿》中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a223ca7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0.png)
卢梭《爱弥儿》中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卢梭《爱弥儿》中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卢梭是18世纪著名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他以其深刻的社会政治理论而闻名于世。
然而,他同样也是一位对教育领域有着独到见解的思想家。
他的著作《爱弥儿》中,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为后世教育学家所借鉴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卢梭《爱弥儿》中的自然教育思想,并论述其在当代的价值和启示。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让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成长,尽量不受成人的干预和束缚。
他主张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让儿童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来探索和学习。
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只有在自然界中,儿童才能发展出真实、自由和完整的个性。
在《爱弥儿》中,卢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即“自然教室”。
这个教室不同于传统的封闭的教室,而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其中充满了各种自然元素,如植物、动物和水源等。
儿童可以在这个环境中自由活动,通过感官的刺激和观察来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将自由地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兴趣,并通过互动来学习和发展。
卢梭特别强调儿童的自由和独立意识的培养。
他提倡给予儿童相对的自主权,让他们参与决策和规划过程。
他认为,这种自主性能够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卢梭主张鼓励儿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资源。
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儿童的主动学习习惯和自主思考能力。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于当代教育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他提倡孩子的自由发展和自主学习,与现代教育倡导培养学生创造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目标是一致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化的学习,鼓励学生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
卢梭的自由教育理念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卢梭重视亲近自然和感受自然的重要性,这与当今社会追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一致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容易忽视与自然的联系。
教育学经典著作《爱弥儿》读后感
![教育学经典著作《爱弥儿》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d18bcc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b.png)
教育学经典著作《爱弥儿》读后感第一篇:教育学经典著作《爱弥儿》读后感教育学经典著作《爱弥儿》读后感一、概述《爱弥儿》是卢梭的一部著名的教育学论著,也是他关于儿童教育的经典之作。
此书写于1757年,在1762年出版,此书出版时,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
《爱弥儿》一书对我国教育界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由于书中惊世骇俗的教育理念,一经出版就遭到禁止,它的作者也因此遭受迫害被迫流亡。
18世纪中期的欧洲。
资本主义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封建社会面临土崩瓦解,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急切需要从思想上扫清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爱弥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的,所以也可以把它看做是卢梭阐述他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巨著。
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
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
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
按照这种观点,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
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育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
在爱弥儿身上,卢梭就倾注了培育这种“新人”的理想。
回归自然的儿童教育观爱弥儿读后感
![回归自然的儿童教育观爱弥儿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338a44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1.png)
回归自然的儿童教育观爱弥儿读后感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卢梭在《爱弥儿》中所倡导的“回归自然的儿童教育观”。
卢梭,作为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现代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应让他们远离社会的束缚,回归自然,以自然的方式成长。
本文首先概述了卢梭的这一教育理念,然后结合现实对现代教育进行反思,最后提出了个人对于自然教育观的理解和展望。
卢梭在《爱弥儿》中详细描述了儿童在自然环境中成长的理想状态,他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儿童成长的促进作用,认为在自然环境中,儿童可以自由地探索、感知和学习,从而培养出独特的个性和灵性。
卢梭也批评了当时社会对儿童教育的过度干预和束缚,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剥夺了儿童的自由和天性,导致他们成为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通过对卢梭教育理念的解读,本文旨在引发人们对现代教育方式的思考和反思,以期找到更加符合儿童天性和成长规律的教育方式。
本文也呼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儿童的自然成长,让他们在自然的怀抱中自由成长,充分发挥他们的天赋和潜力。
二、卢梭的自然教育理念卢梭,这位启蒙时代的巨人,通过他的著作《爱弥儿》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儿童教育观。
他主张,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成熟之前,应当让他们远离社会的纷扰,回归自然,深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体验、去观察、去倾听。
这种教育方式的核心思想,便是尊重儿童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然的滋养下自由成长。
卢梭认为,自然是最好的教育者。
它以其独有的方式,赋予儿童最原始、最真实、最深刻的体验。
在自然的环境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奔跑,尽情地哭笑打闹,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更能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积累宝贵的生活经验。
与此卢梭也强调了教育的人性化。
他反对那种将孩子培养成应付考试的机器的教育方式,提倡让孩子的心贴近自然,让他们在自由的空气中成长。
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赋,更能培养他们的灵性和个性,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
《爱弥儿》读后感范文5篇
![《爱弥儿》读后感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9e390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b.png)
《爱弥儿》读后感《爱弥儿》读后感范文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弥儿》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弥儿》读后感范文5篇1读完了第二本书《爱弥儿》,又一次了解了卢梭的教育思想。
能够在那个时代有如此的思想觉悟实在不易!《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
卢梭是一个自学成才的思想家,卢梭从自身成长的经历告诉人们,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什么样子。
爱弥儿是他假想的学生,一个他要真心教育、成就的学生。
卢梭认为,对人的教育可以分为三种:人的教育、物的教育、事的教育。
只有三种教育的有效结合才可以说得上真正的教育。
按现代教育的观点就是,教师、家长等人的教育、客观环境的熏陶和学生自身的观察、思考。
卢梭也认为,教育中存在着别有用心的教育,存在着试图把人教育成某些人奴隶的教育,这要值得我们警醒。
教育要先把人培养成为人,让他懂得人的权利,人生而自由和平等,谁比谁也不高贵,谁比谁也不低贱,人首先要做一个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自由人。
高兴就是高兴,不高兴就是不高兴,该哭就哭,该乐就乐。
压抑孩子的自然需要,压抑人的自然需要是违背教育道德的。
不承认人的自然需要的合法性的,一定是伪道德,一定是欺骗性的道德。
卢梭认为要培养人的感受美的能力,道德、技术、艺术无不是自然界中美的化身,在人的一生中追求事业、家庭和人生价值的成功过程,就是追求美的过程,人是不断追求完美的、打造完美的。
教育的重要目的,还在于能够使人善于比较各种关系,在比较中抓住要害关系。
总的感觉,人生真正的学习是四十岁以后的事情,才能够看懂一些过来人的真实体会和感受,才懂得一些道理的珍贵。
记得上大学时,教心理学的老师让大家读读这本书,但怎么也读不进去。
今读爱弥儿,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感觉心有灵犀,卢梭的想法与现代社会教育理论竟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不得不佩服啊!《爱弥儿》读后感范文5篇2《爱弥儿》是一本不寻常的教育著作,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觉得这是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腾感情的文化结晶。
《爱弥儿》读后感
![《爱弥儿》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51c192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d.png)
《爱弥儿》读后感爱弥儿阅读埃米尔的感受(1)《爱弥儿》,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
这本著作是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并且按照这种观点,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的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
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育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
《埃米尔》共分五卷。
卢梭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出了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在第一卷中,重点介绍如何在两岁之前对婴儿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够自然发展。
在第二卷中,它认为2到12岁的儿童仍处于睡眠状态,缺乏思考能力,因此它提倡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
在第三卷中,他认为12至15岁的青少年已经通过感官感受获得了一些经验,因此他主要讨论了他们的智力教育。
在第四卷中,他认为15到20岁的年轻人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他主要讨论他们的道德教育。
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青年男女主要讨论子女的教育和青年男女的爱情教育。
从本书的出版说明中,我对《爱弥儿》一书的主要教育思想和体系有了大致的了解,所以我带着对卢梭自然教育观点的深厚兴趣,开始细细品味了第一卷。
开始大学的学习生活后,我们开始了解到一些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但是都没有深入的去学习去探讨,只是很浅显的知道那些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么,对于卢梭的自然教育观也是一样。
之前一谈到自然教育,我只是认为自然就教育就是遵循大自然发展的规律来培养儿童,遵循儿童的天性,了解儿童,运用适合儿童天性的教育方法,让儿童多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教育儿童。
但是从没想过,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然教育,也就是说自然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为什么要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读完《爱弥儿》第一卷之后,我也对自然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爱弥尔》读后感
![《爱弥尔》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8ddc8c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2.png)
《爱弥尔》读后感
《爱弥尔》是瑞士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通过描述主人公爱弥尔的教育过程,表达了卢梭对自然教育的观念和教育理念。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其对于个体自由和自然成长的重要性的强调。
在书中,卢梭强调了自然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主张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自由成长,避免外界的教导和束缚。
这种教育观念让我反思了传统教育体系中过分强调功利和标准化的问题,提醒了我尊重个体差异和个体成长过程中的自然需求。
此外,书中也反映了卢梭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他认为社会规范和外界约束会阻碍个体的自然发展,强调了对人的人性化的尊重和关怀。
这让我意识到了社会对于教育和成长的影响,引发了我对于现实社会中教育制度和规范的反思和探讨。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爱弥尔》,我深刻感受到了对于个体成长和教育的重要性的思考,以及对于现实社会中教育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这本书激发了我对于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思考,希望能够从中获得更多启发和指引。
读《爱弥儿》感悟心得
![读《爱弥儿》感悟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16c0c74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0.png)
读《爱弥儿》感悟心得《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卢梭创作的一本夹叙夹议的教育小说,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述性善论。
在《爱弥儿》这部作品原序中,有着这样的一句话:“我们身患一种可以治好的病;我们生来是向善的,如果我们愿意改正,我们就得到自然的帮助”。
这个理念对于刚刚迈入教师行业的我而言,无疑是一种冲击,更是一种启发。
人民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必须受过教育,才能教育他的学生,才能担负起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历史责任。
然而,一个好教师应该具有哪些品质呢?文中强调自然教育,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只有提供合适的环境和社会,人性就能向善、美的方向发展。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教学环境,我们要善于引导、赞赏学生,更新观念,从一味说教的“唐僧”,转变为学生的“向导”,引导学生自我调适、自我选择,促进生理、心理健康。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
”这句话也深深触动着我,在日常教学中,哪怕备课再充分,也会出现课堂上的“冷场”,产生“一言堂”的局面。
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只是一名引导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的感受,要尊重的学生选择,要鼓励赞赏学生的创造。
文中“以爱为中心”的德育理论放在当今社会也是适用的,现阶段的社会中存在一些诚信缺失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出现危机,人们对需要帮助的人漠视的行为,都在强调德育的重要性。
对学生的德育,从爱父母开始,慢慢辐射到爱身边的人,保持一颗感恩的心,继而爱整个社会,用爱代替偏见,爱是最好的教育。
学习不应该只是学习知识,更应该学习为人。
生活中父母、教师经常习惯以爱为名义越俎代庖,学生也逐渐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导致依赖性越来越强、生活能力越来越低、长不大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往往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做家务?为什么要做学习以外的事?他们缺少正确的世界观、缺少生活目的性教育。
爱弥尔读后感
![爱弥尔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dda874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2.png)
爱弥尔读后感《爱弥尔》是卢梭的一部散文体小说,它以教育为主题,描述了作者对于自然教育和自由教育的思考和实践。
小说以爱弥尔这个男孩的成长过程为主线,通过他的经历和教育方式,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方法。
读完《爱弥尔》,我深受启发,对教育和成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小说中对于自然教育的描述让我深受触动。
卢梭提倡通过亲近自然来进行教育,让孩子在自然中自由成长,接受自然的熏陶和教育。
他认为,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应该在自然中学习,而不是被束缚在狭小的教室里。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自然。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教育不应该是一种机械的灌输,而是应该让孩子在自然中自由地成长,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和成长。
其次,小说中对于自由教育的探讨也让我深有感触。
卢梭认为,教育应该是以孩子的自由为基础的,不应该通过强制和命令来进行。
他主张让孩子自由地发展,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他们在自由中得到真正的成长和发展。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和引导,而不是一种强迫和压制。
只有让孩子在自由中成长,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最后,小说中对于家庭教育的描述也让我深有感悟。
卢梭认为,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场所,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的成长。
他主张家庭应该是一个温馨和睦的环境,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关爱和教育。
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在温馨的氛围中成长,让他们在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下茁壮成长。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只有在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中,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和教育。
总之,读完《爱弥尔》,我对教育和成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卢梭提倡的自然教育、自由教育和家庭教育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深受启发。
我相信,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让他们在自由和温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爱弥儿》有感——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
张波让雅克卢梭,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启蒙运动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漪丝》、等。
有人认为他是情感伦理学的创建者,直接影响康德伦理学的建构;有人认为他是浪漫学派和现代主体主义的先驱,也是现在存在主义的开创者;有人把他视为一个社会批判者,或社会主义思想的先驱者;有人把他看作了革命的思想家,直接引发了法国大革命;有人又认为他是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矛盾体。
卢梭在多个领域的思考都达到了一定深度,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所以在教育领域,囊括了人类学、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层面,同时又有关注人类总体实践的广度。
他的自然主义教育对后世,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深渊的意义。
一、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自由人
人的自由问题是卢梭关注和追求的核心,同是也是他教育的最高目的。
他强调自由,把自由拔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甚至发出了“不自由,毋宁死”的呐喊,认为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
他的这种思想渗透到教育中,以人的自由为目的,把人的教育视为一个走向自由的过程,在卢梭看来,自由就是自主,包括三个不断进展的层面:自然自由、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
所谓自然状态的自由,是天赋的,生而有之,不可剥夺;社会自由的实现是一个克服人性堕落、扬弃社会异化的过程;道德的自由则是这一历史过程的自觉化,亦是人性本身的完善化过程。
《爱弥儿》
依次论述了自然教育、社会教育和公民教育三种教育形式。
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
这种自由在爱弥儿的身上提想到了,映射到了孩子的童年教育。
快乐的童年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卢梭指出,“每一个年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完美,都有它特有的成熟状态。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卢梭反对为了遥远的未来幸福,而牺牲当下的快乐,他认为童年有其固有的价值。
每一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美好的。
童年如果不幸,一生也会受到影响是的,把孩子看作孩子,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和成人的主观意志去看待及改变他们,让他们享有童年应有的快乐。
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自然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卢自然状态的假设。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封建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于现代的幼儿教育也有深刻的启示。
他主张进行自然教育,所谓自然教育就是遵循人的自然本性,是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各阶段一致,既不要超前,也不要滞后。
卢梭认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
因此,卢梭要求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
卢梭反对压抑儿童个性和束缚儿童自由的封建教育;反对严格的纪律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要求教育者“应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在进行教育之前必须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指出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能促进儿童自由发展的适当的环境,从旁仔细地观察和适当地诱导,只是在儿童感到经验上或力量上不足时给予适当的帮助,而不应强迫儿童接受成年人所特有的方式方法。
想想当下孩子的教育现状,在学校各种考试的压力,假期铺面而来的各种辅导班。
与之的自由教育大相径庭,是否引得我们去思考呢?
教会孩子去体会生活,去思考,去发现美,去审视丑,能够通过思考发现活着的价值,正如苏霍林斯基据说,即使他将来做铁匠,也要是一位能够理性思考的铁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