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 考试 复习 重点 总结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
1、温病 (略)2、温邪:外邪中属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3、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4、温毒:一是代表了一类疾病,即病名概念。
感受温毒病邪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
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溃烂或发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季节,如大头瘟,烂喉痧。
二是代表了一种致病因素,即病因概念。
是指六淫之邪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具有攻窜流走,蕴结壅滞的特点。
5、新感: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临床见证与当时主气致病特点一致。
如风温,秋燥,湿温等。
6、伏气: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
如春温,伏暑。
7、昏谵: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
谵语指语无伦次。
8、昏聩: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9、昏蒙: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多为湿热类病证所致。
10、战汗: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证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11、春温:发生在春季由温热病邪而引起的初起以高热,烦渴,尿黄,甚则神昏谵语,痉厥等里热证候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
12、伏暑: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热病,本病起病急骤,病势深重,而且缠绵难解,特点是初起即有高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气分证,或为高热烦躁,口干不甚渴饮,舌绛苔少等热炽营分见证。
13、风温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等表现。
冬春两季多见。
14、暑温:由暑热病邪引起,以病初即见阳明气分热盛证候为特征,传变迅速,易伤津耗气,多闭窍动风之变的急性外感热病,发于夏季。
15、暑湿感受暑湿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暑湿阻遏肺卫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身热、微恶风寒、头胀、胸闷、身重肢酸等表现,好发于夏末秋初。
温病学 考试 复习 重点 总结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第一章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疠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
温病学期末复习要点归纳
温病学必背经典条文一、前半学期1.“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生气通天论》2.“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素问·热论》3.“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五十八难》)4.“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叶天士《温热论》)5.“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叶天士《温热论》)6.“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
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吴鞠通《温病条辨》)7.“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吴鞠通《温病条辨》)8.“细按温病死状百端,大纲不越五条。
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
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
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铄津液,涸尽而死也”(吴鞠通《温病条辨》)9.“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王孟英《温热经纬》)10.“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章虚谷《医门棒喝》)11.“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热风”(陆子贤《六因条辨》)12.“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叶天士13. 斑疹“红轻、紫重、黑危”——雷少逸14. 斑疹“宜见不宜见多”——叶天士15.“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叶天士二、后半学期16.“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内经》)17.“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问·热论》18.“张凤逵云: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可谓要言不烦”(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19.“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燥类》)2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俞根初《通俗伤寒论》)21.“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吴鞠通《温病条辨》)22.“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薛雪《湿热病篇》)23.“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吴鞠通《温病条辨》)24.湿温初起的治疗禁忌:“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吴鞠通《温病条辨》)25.“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一、引言中医温病学作为中医学传统分支之一,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医温病学考试的重点内容,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和提高考试成绩。
二、温病学概述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温热病和温病两个方面。
温热病是指由外邪侵犯所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如风热、暑湿等;而温病则是指由内伤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如中焦湿热等。
三、温热病的分类温热病根据病邪的不同可分为风热病、暑热病、湿热病等。
其中,风热病以风邪和燥邪为主要致病因素,病程较短;暑热病则以暑邪为主要致病因素,发病多在夏季;湿热病则以湿邪为主要致病因素,常伴有口苦、黄腻舌苔等症状。
四、温病的诊断和辨证温病的诊断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察看患者的病情变化。
同时,中医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内容,应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辨证,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五、温病的治疗原则治疗温病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风热病应清热解毒、祛风解表;暑热病应清暑解毒、疏散热邪;湿热病应清热利湿、疏通经络等。
六、温病的常用药物中医治疗温病常用的药物有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等功效,可有效治疗温病。
七、预防和调养温病的预防和调养非常重要。
预防温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清洁通风,避免接触病原体;调养方面,要遵循中医的养生原则,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八、经典著作和文献在学习温病学的过程中,了解一些经典著作和文献对于扎实掌握中医温病学的知识非常有帮助。
比如《伤寒论》、《金匮要略》等都是温病学方面的经典著作,建议考生多加阅读。
结语中医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温病学的学习和理解,考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中医诊疗的要点,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能对考生复习有所帮助,取得好成绩。
温病温病学考试总结复习学习资料
表证证治叶天士吴鞠通的原文1、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出“在卫汗之可也”的温病表证治疗原则,并进一步提出“逐邪者,随其性而发泄之,就其近而指引之”的祛邪治疗两大原则。
2、依据三焦辨治理论,吴鞠通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三焦治则3、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 4 条4、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 6 条湿热证的分类、治法(《温病条辨》)湿热病治疗原则湿热阻滞,肺失宣降辛温宣卫外失司,水道不畅透辛宣芳化上焦湿热芬芳化法湿湿热郁蒸,阻滞气机辛温开湿热弥郁辛开苦降脾胃运化功能阻碍漫阻滞中焦湿热苦温燥法气机湿湿热阻滞大肠,饮食传导淡渗利失司湿淡渗利湿下焦湿热湿热阻滞膀胱,水液代谢严寒清法失态利湿热病的观点、临床特色(应当不太会考)定义:湿温是湿热病邪所惹起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急性外感热病,常见于夏秋雨湿较盛的季节。
发病初起以恶寒少汗,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腕痞,苔腻脉缓为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特色:1.季节性强:夏秋雨湿较重,天气酷热,雨量大,热蒸湿动,洋溢空间,人之所触,最易感觉,且发病率高。
2.发病较缓,病程较长:湿热胶结,难分难解,阻滞气机,郁遏阳气,致病迁延日久,缠绵不愈。
整个病程以湿热迷恋气分阶段时间较长。
3.以脾胃为病变中心,洋溢浑身:内外湿合(湿热病邪 +饮食内伤),常常阻挡了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临床常见脘痞胸闷、呕恶不食,便溏或秘。
湿邪弥漫,湿热合邪,上下表里同时受邪,在上—- 首如裹。
在下 --- 小便不利,大便溏或秘。
在表 --- 周身重痛,白 pei 出现。
在里 --- 脾胃运化失调的症状。
4.病程中常见矛盾性症状:湿温病初起以湿为主,湿遏则热伏,热蒸则湿动, 因此临床常有矛盾性症状。
温病考试重点
温病考试重点(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斑疹:斑为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褪色,疹为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温病过程中出现斑疹,均提示热邪深入营血。
2、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3、秋燥:感受燥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为初起以邪在肺卫见证为主,并具有津液干燥的表现。
本病发生在秋季,多见于立秋至小雪之间。
4、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
多为湿热类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
伴见身热、胸脘痞满、舌黄腻、脉象濡滑而数。
5、辛开苦降: 湿温病,见湿热并重,困阻中焦证。
治以黄连、山栀-苦寒--降泄里热,配合厚朴、半夏-苦辛(温)--开泄化湿,寒温同用,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节脾胃功能的治法,即所谓辛开苦降法。
6、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
可伴见面色淡黄、足冷等症,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7、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若热闭心包而兼阳气外脱者,多伴见肢体厥冷、面色灰惨、舌质淡白、脉微细欲绝等症。
8、温毒(病):一指病名,一指病因。
作为病名,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如大头瘟、烂喉痧、缠喉风、痄腮等。
9、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战汗之后,若脉静身凉,为邪随汗出,病情向愈;战汗之后,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脉象急疾或神志萎靡,甚至昏迷,为邪盛正衰,病情危重。
温病学word打印版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温病学重点名词解释1、新感温病:即感邪即发,起病即见肺卫表证,病发于表的温病。
2、伏气温病:即感邪之后,不即时发病,逾时而发,起病即见里热证,病发于里的温病。
3、透热转气:治法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即在清营养阴方中佐以透热转气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
4、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自觉发热不甚,热势不显扬于外。
为湿热郁蒸气分之象。
5、金囚木旺:金囚,指肺被热邪所灼;木旺,指肝风内动;今肺为热灼而不能克制肝木,则肝木反旺,反侮所不胜,即所谓金囚木旺。
6、分消走泄:指湿温或温病兼挟痰湿郁于三焦之治法。
即通调三焦气机,从上、中、下三部泄化湿浊之邪。
7、两阳相劫:病机名。
词出《温热论》,风与热俱属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炽,耗津劫液,津伤则邪火逾炽,头面清窍为之干燥。
8、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证侯类型。
9、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0、昏谵:即神昏谵语。
指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意识障碍。
11、疠气:即乖戾之气。
为瘟疫的致病主因,其来势凶猛。
致病急骤,传染性极强,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六淫温邪的暴疠之气。
12、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13、温毒:有两种含义:其一作为病因概念指“热毒”、“毒火”等;其二,作为病名的概念,指一类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等特征的“温毒病”。
14、逆传心包:病机名,指温邪由肺卫直接内陷心包。
15、暑痉:疾病名。
又名暑风、暑病,暑热亢盛引动肝风而见痉厥的病证。
16、浊邪害清:病机名。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
湿为重浊之邪,于热相合,湿热蕴蒸,蒙蔽于上,则清阳之气被其阻遏,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
17、瘟疫:疾病名。
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疾病。
18、温邪: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其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毒、疠气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
19、暑厥:疾病名。
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考试重点总结
温病的特点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温邪2.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按季节命名——春温、秋燥、冬温按四时主气分类命名——风温、暑温、湿温、秋燥温病的分类1.按病证(或病因)性质分类——是否兼夹湿邪,温热性质温病、湿热性质温病2.按发病初起的见证分类——是否有里热见证,新感温病、伏气温病新感温病——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初起多见表热证,然后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病情轻,病程短,如风温、秋燥、湿温等。
发病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症候为主。
伏气温病——感邪后伏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起病初起即以里热证为主,病邪或由里外达,或内陷深入,以高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内郁证候为主要表现。
如春温、伏暑等。
伤寒与风温鉴别病因风寒病邪风热病邪受邪途径自皮毛而入,先犯足太阳膀胱经自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经病机寒束肌表,卫阳受郁,化热入里风热阳邪袭表,肺卫失宣,传变迅速,易化燥病程有六经传变次第,终易伤阳伤阴,有胃气营血演变过程初起症状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苔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头痛,苔薄白薄白,脉浮紧等舌尖边红赤,脉浮数初起治则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温邪的共同特性——温热性质显著;从外侵袭人体;致病与时令季节密切相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及转化;不同的温邪入侵部位有别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燥化伤阴;变化迅速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型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厉气——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人体;有特异的病变部位卫——邪郁卫表,肺气失宣——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气——里热蒸迫,热炽津伤——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营——营热阴伤,扰神窜络——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血——动血耗血,瘀热内阻——身灼热,斑疹,急性多部位、多窍道出血,舌质深绛日晡潮热——热势于下午益甚。
中医四大经典《温病学》考试满分笔记
一、名词解释1. 逆传心包逆传心包,是温热病的发展规律,“逆传”是与“顺传”相对而言。
温热病由浅入深,顺传则传入中焦阳明气分,若不顺传中焦而是直接传入上焦心包营分,不顺传则为逆传。
因其直逼心主,病势凶险,是为逆证,故称为逆传。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72-373)2. 辛凉轻剂是治疗温热病卫分证的组方原则。
邪在卫分,选用辛散、凉轻、轻扬的药物组成方剂,以清透在表之温热邪气,使其外达而病解,故又称辛凉轻解法。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0)3. 两阳相劫温热病是外感风热邪气为患,风邪与热邪二者均为阳邪,故称为“两阳”。
风邪与热邪相摶结,则化燥而劫夺耗伤津液,使通过气化作用而敷布周身,主司人体濡润作用的津液亏损,不能上荣头面清窍。
出现口、鼻、唇、咽、舌诸官窍干燥的见症,故称为“两阳相劫”。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1)4. 浊邪害清外感湿热邪气,湿为阴邪,秽浊黏腻,故称为“浊邪”。
热为阳邪,蒸腾开泄,湿热郁蒸,上蒙清窍,遏阻清阳,则出现头重痛如裹,昏瞀,眩晕,鼻塞,耳聋等清窍壅塞不利的见证,故称为“浊邪害清”。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1-382)5. 战汗战汗,一般发生在气分证第六、七日左右,“战”字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战汗的病机是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相峙,激烈交争而战;一是指战汗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周身战慄,甚至四肢厥冷,脉沉伏不出。
寒战过后,继则全身大汗,故称战汗。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90)6. 分消走泄“分消”,是指用祛除湿热邪气的药物,使三焦湿热分道而消。
“走泄”,是指用流动、行气之品以宣畅气机,气行则湿走,从而达到行气化湿,宣泄湿热的目的。
所谓分消走泄,即指用祛除三焦湿热,理气行滞的药物,以行气祛湿,从而使留滞三焦气分的湿热邪气分道而消,得以宣泄。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94)7.透热转气透热转气,是温热病营分证的治法。
是指在清营养阴的同时,配入清泄气热,宣畅气机之品,开通门径,给营分热邪以出路,使营分热邪外达,透转气分而解。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第⼀章绪论⼀、概念:温病学:研究温病发⽣发展规律和预防诊断⽅法的⼀门学科。
⼆、发展状况:(⼀)战国⾄唐代:萌芽时期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论》2、《难经·五⼗⼋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宋⾦元时期:成长阶段3、宋代朱肱《类证活⼈书》⾸次主张灵活运⽤经⽅4、宋代郭壅《伤寒补亡论》⾸创“新感”温病之说。
“冬伤于寒,⾄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春⾃感风寒温⽓⽽病者,亦谓之温。
”5、⾦代刘河间--创新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皆能⽕热⽽化。
⽴新法:表⾥双解。
制新⽅:表⾥双解⽅。
补充“诸涩枯涸,⼲劲皴揭,皆属于燥”6、元代王安道在概念上反对温病混称伤寒。
(三)明清时期:形成阶段7、明末吴有性著我国医学史上第⼀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8、清代温病四⼤家:叶桂(叶天⼠),薛雪(薛⽣⽩),吴瑭(吴鞠通),王⼟雄(王孟英)9、叶天⼠著《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师”,提出了“卫⽓营⾎”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验齿、”“辨斑疹⽩培”10、薛⽣⽩著《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了系统论述。
11、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形成以“卫⽓营⾎”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12、王孟英著《温热经纬》(四)近现代:发展提⾼阶段章末总结:简答1、温病四⼤家及代表著作各是什么?叶天⼠《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薛⽣⽩《湿热论》;王孟英《温热经纬》2、吴⼜可对温病学的贡献有哪些?编著了第⼀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在病因⽅⾯提出了“疠⽓”治病学说;在流⾏特点⽅⾯,提出了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提出了感邪途径是⼝⿐⽽⼊;在治疗⽅⾯,创⽴了疏利透达之法。
3、刘完素对温病学的贡献?创新论:提出了六⽓皆从⽕化;⽴新法,⽴新⽅:创制了双解之剂,如双解散等;补充了燥⽓的病因病机“诸涩枯涸,⼲劲皴揭,皆属于燥”。
4、叶天⼠对温病学的贡献?著《温热论》;创⽴了卫⽓营⾎辩证施治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卫⽓营⾎辩证的治疗⼤法;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法,如辨⾆,验齿,辨斑疹⽩?。
温病学知识点总结
温病学知识点总结一、疾病分类温病主要包括温热病和温瘟疫病两大类。
温热病是指由热邪侵蚀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病种有温病、疟疾、流感等。
温瘟疫病是指瘟疫、霍乱等热性传染病。
温热病在中医传统中有很长的历史,对于温热病的研究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温病的病因1. 热邪侵袭:温病的主要病因是热邪的侵袭。
热邪是一种外邪,以热症为主要特征,能够侵袭人体而引起疾病。
热邪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以及接触传播等途径侵入人体,引起温病的发生。
2. 情志不畅:情志不畅也是引起温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情志不畅可以导致气机郁滞,进而引发内热。
在中医理论中,七情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温病的病机1. 邪正交争:温病的病机是邪气与正气相争,邪气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的正气相争,引发机体的异常反应,进而导致温病的发生。
2. 阴阳失调:温病的发生也与人体的阴阳失衡相关。
热邪侵袭机体,破坏了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阴阳失调,使病变更为负性,形成病理状态。
四、温病的临床表现温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身痛、口渴、尿黄、大便秘结等。
在不同的温病类型中,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五、温病的诊断方法诊断温病主要基于辨证论治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温病的基本方法,通过对患者的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六、温病的治疗原则温病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辨病辩证、扶正祛邪、辨证施治等。
中医治疗温病的原则是以辨证为基础,根据病情特点进行辩证施治,及时扶正祛邪,恢复机体平衡,促进疾病康复。
七、温病的预防措施预防温病主要包括加强体质,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提高自我免疫能力,避免接触传染源等。
在传染高发季节,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地,佩戴口罩等,减少接触病毒和细菌的可能性。
八、温病的中药治疗中药对温病有独特的疗效,中医治疗温病的主要方法是以中药为主。
温病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温疫: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温毒: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
寒热往来:指恶寒发热交替出现,往来起伏如虐,提示邪在半表半里。
主要见于湿热类温病痰浊郁阻少阳,枢机不利;或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或湿热秽浊闭郁膜原。
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
可伴见面色淡黄、足冷等症,为湿温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身热夜盛:指发热入夜尤甚,灼热无汗。
为热入营分。
热入血分,瘀热交结亦可。
夜热早凉:指夜间发热,天明热退身凉而无汗。
提示温病后期邪热未尽,留伏阴分。
时有汗出:指汗出随热势起伏而时有,且为局部汗出。
多在热高时汗出,汗出则热减,继而复热。
为感受湿热或暑湿之邪,热蒸湿动,湿遏热伏。
战汗:指温病发展过程中忽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多为热邪留恋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神昏谵语:神昏是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
谵语是指语无伦次。
神昏与谵语往往并见,故也昏谵并称。
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
伏暑:是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热病。
逆传心包:指温病初起邪犯肺卫,未得及时正确诊治,邪不外解,手太阴肺的病变不解未传至阳明气分,而传至心包。
透热转气:指邪热入营,所用清营热、滋营阴,佐以轻清透泄之品,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的治法。
两阳相劫:风与温热俱为阳邪,两者相合,耗劫津液。
浊邪害清: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清阳之气被阻遏,出现耳聋、鼻塞、头目昏胀,甚或神识昏蒙等症。
温病的特点?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三、病理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温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下面是温病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温病概述1.温病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温病的特点,如多见于秋冬季节、传染性强、发热等。
3.温病的分类,如外感温病、内伤温病等。
二、温病的病因病机1.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如六淫之邪入侵、风暴热化等。
2.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如情志内伤、五脏功能失调等。
3.温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
三、温病的症状和体征1.温病的表现特点,如高热、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等。
2.温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
3.温病的辨证要点,如热证、寒证、实证、虚证等。
四、温病的诊断1.温病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发热史、咳嗽史、鼻塞流涕等。
2.温病的辨证要点和辩证方法,如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3.温病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X射线检查等。
五、温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温病的治疗原则,如扶正祛邪、解郁利气等。
2.温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中药汤剂等。
3.温病的针灸疗法和其他疗法,如艾灸、拔罐等。
六、温病的预防和护理1.温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
2.温病患者的护理原则,如保持休息、饮食调理等。
3.温病的合理用药和药物副作用的监测。
七、常见的温病及其治疗1.温病的常见类型,如流感、急性咽炎、急性胃肠炎等。
2.温病的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法,如药物选择、剂量计算等。
3.温病的预后评估和康复指导。
八、温病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1.温病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向。
2.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温病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出现和应用。
九、温病学的局限性和争议性问题1.温病学的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温病学中的争议性问题,如温病的定义和分类等。
总结:温病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温病的概述、病因病机、症状体征、诊断、治疗、预防护理等方面。
熟悉温病学的重点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对温病的认识和理解,并能更好地进行温病的辨证和治疗。
中医温病考试重点
1.分消走泄:治法,指喧展气机,泄化痰热,分消三焦气化之邪的治法,主治邪溜三焦,气化失司而致痰热阻遏之证。
症见寒热起伏,胸痞腹满,溲短,苔腻等。
代表方剂如温胆汤加减或如叶天士所说的杏朴苓之类以开上,宣中,导下。
2.两阳相劫:病机。
两阳是指属于阳邪的风邪和热邪。
风热之邪侵犯人体,易耗伤人体津液,导致头面诸窍的干燥见证。
3.热结旁流:症状。
指阳明腑实时燥屎阻于肠道,肠中郁蒸的稀水从燥屎旁流过而排出体外,症见便下稀水,气味极臭秽,腹部硬满,疼痛,苔黄厚燥裂,脉沉实。
4.浊邪害清:病机。
浊邪,指湿浊之邪;清,指头面诸窍。
湿浊之邪能阻遏清阳之气,蒙蔽头部孔窍,症见头目昏重,听力减退。
5.透热转气:治法。
又称透营转气,适用于温病邪热在营分的治法。
热邪如营分,症见身热夜甚,心燥烦扰,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
方用清营汤,即在滋养营阴,清营池热的基础上加入清透的药物如银花,连翘,竹叶等便于营分的热转出气分而解。
6.透风于热外:针对风热犯肺的治法。
分温初起,一班宜加透散之品如薄荷,牛子之类,以便风邪从外而解,风热自能祛除。
7.晕厥:病名。
多因暑热直犯心包所致。
症见猝然昏倒,昏不知人,身热汗微,手足厥冷,气喘不语,牙关微紧或口开状如中风,但无口眼 斜,脉洪濡或滑数等。
8.暑风:病名。
亦称暑痉,暑痫,因暑热亢盛而引动肝风之证。
症见高热,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脉弦数甚至昏迷。
9.暑瘵:病名。
感受暑热病邪,损伤肺络所致,临床上常见突然咯血,咳嗽状似劳瘵,故名暑瘵。
10.轻法频下:治法。
指对湿热性质的温病因湿热积滞胶结肠胃而引起的病证。
当用攻下之法,但因湿邪属阴邪,易伤阳气而病邪难骤去,故所用攻下法制剂宜轻,主要用枳实导滞汤。
以通导脏腑湿热积滞且需反复多次攻下,其邪才能清除。
温病的发展概况:1.战国到唐代2.宋金元时期3.明清时期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
清代:叶桂(天士)《温热论》薛雪(生白)《温热病篇》吴塘(鞠通)《温病条辨》王士雄(孟英)《温病经纬》风热病邪:多形成于冬春季节,由它引起的温病称为风温。
温病学期末复习要点
一、绪论一.温病学的发展概况2.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刘完素: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3.明清时期(形成阶段)王孟英,学术成就: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
第二章1.温病的概念: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
2.温病的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3.温病的命名:以发病季节、发病季节的时令主气及临床特点为依据发病季节命名: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暑湿等临床特点命名:烂喉痧、大头瘟、疟疾、霍乱流行情况命名:瘟疫4.分类:1).以病因,病证性质分:温热类、湿热类温病(温热类起病急,易化燥伤阴和内陷生变,一般病程较短。
湿热类温病起病相对较缓,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可化燥伤阴,亦可湿化伤阳。
温热类温病以清热为主,用药较为单纯。
湿热类温病以清热祛湿为治,化热化火后可按温热类温病治法。
)2).根据发病类型分:新感温病、伏气温病(新感温病: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
初起多见肺卫表证,然后由表入里,逐次深入,如风温、湿温、秋燥、冬温等,暑温也属于新感温病。
伏气温病: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
起病初期即以里热证为主,病邪或由里外达,或内陷深入,如春温、伏暑等)5.温病与伤寒论的关系:温病可隶属于广义的伤寒又有别于狭义的伤寒。
伤寒学说为温病学说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学术上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伤寒: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是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6.瘟疫的特点: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大多来势迅猛,病情危重,危害较一般温病更甚。
7.温毒的特点: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等特点,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两季。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中医温病学是中医药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传染病和一些由外邪引起的常见疾病。
对于中医温病学考试而言,掌握重点知识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中医温病学考试的重点内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首先,中医温病学考试的重点之一是温病的基本理论。
温病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外感邪气引起的疾病。
温病的基本理论包括发病原因、病证变化规律、病理分期、辨证论治等方面内容。
考生需要详细了解温病的病因病机,掌握温病的症状表现、病程演变过程等。
其次,中医温病学考试的重点还涉及温病的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也是中医温病学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熟悉温病的常见证候,如风温、热温、疫温等,掌握温病的辨证要点,了解不同证候的治疗原则和常用方药。
此外,还要重点掌握温病的辨证分型和辨证施治的方法。
另外,中医温病学考试的重点之一是温病的预防与控制。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是当代医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中医温病学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温病的传播途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控制措施,掌握温病的预防与控制原理和策略。
同时,还需要了解温病防治中的中医药干预方法和相关政策法规。
此外,中医温病学考试中还有一些其他重点需要考生重点关注。
例如,温病的重要文献和经典著作,如《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考生需要了解其内容和意义。
此外,还要了解温病的现代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关注温病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应用。
总之,中医温病学考试的重点内容包括温病的基本理论、辨证论治、预防控制等。
考生需要全面、深入地掌握这些知识点,理解其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做到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
同时,要注重积累实践经验,通过临床实践提升自己的辨证施治能力。
只有掌握了重点知识,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起来,中医温病学考试的重点内容涉及温病的基本理论、辨证论治、预防控制等方面。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理解其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加强实践经验,做好备考准备。
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
第一章绪论1. 《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观点,此为后世温病伏邪学说的渊薮。
2. 刘完素提出 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 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4. 明代医家吴又可,第一部温疫学专著《温疫论》5. 明代医家张鹤腾,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 6. 清代医家叶天士, 7. 薛生白, 8. 吴鞠通, 9. 王孟英则一、定义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其中既有风寒性质外感热病, 又包括温热性质外感热病。
狭义伤寒,则为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温病:是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 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疫:指除外感六淫外,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大流行的一类疾病。
新感温病:是指感受时令病邪后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
伏邪温病:是指感受外邪后未立即发病, 邪伏体内经过一个以上季节后发病,病发于里的温病。
温毒:一是为疾病名称,指温病中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疾病,即温毒疾患;一是为病因,之 温病中的一中致病因素,即温热毒邪。
二、 温病的特点1. 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叶天士提出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2. 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 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 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起病急,传变快;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易内陷生变。
三、 温病的命名 1. 发病季节-春温、冬温2. 时令主气(四时主气)-风温、湿温、3. 季节主气结合-秋燥 四、 分类1. 病因性质-温热性(风温、春温等),湿热性(湿温、暑温夹湿、伏暑等)2. 发病初起特点-新感(风温、秋燥、冬温等),伏邪(春温、伏暑等)o《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
《湿热病篇》,立湿热专论。
《温病条辨》,三焦辨证,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温病的专著。
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 ”著《温热经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第一章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疠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
(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
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
(春温,伏暑)第三章卫气营血辨证表:寒热往来病机:1.湿热痰浊郁阻少阳,枢机不利 2.邪留三焦,气化失司 3.湿热秽浊郁闭膜原身热不扬:温病初起,邪在卫气,湿中蕴热,热为湿遏。
斑诊的形态:顺证──松浮洋溢,如洒于皮表,多为邪热外达逆证──紧束有根,如履透针,如矢贯的,为热毒锢结舌苔黄腻或黄浊:皆为湿热病湿渐化热,蕴蒸气分的征象,多见于湿温病滥热流连气分的邪热偏盛或湿热俱盛证。
第五章温病的治疗卫气营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三焦:“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一、泄卫透表法:——开泄腠理、疏解表邪、透疹外达,用于温病初起,邪在卫表1、疏风泄热(银翘散,桑菊饮)——风温初起,风热病邪袭于肺卫2、透表清暑化湿(新加香薷饮)——夏用感受暑湿,复受寒邪侵犯肌表3、宣表化湿(藿朴夏苓汤)——湿温初起,湿热病邪侵于卫表4、疏表润燥(桑杏汤)——秋燥初起,燥热病邪伤于肺卫二、清解气热法:——清热保津,止渴除炽,使气分无形邪热或从外泄或从里解1、轻清宣气(栀子豉汤加瓜蒌、杏仁、芦根)——邪在气分,热郁胸肺,热势不甚而气失宣畅2、辛寒清气(白虎汤)——邪热炽盛于阳明气分3、清热泻火(黄芩汤、黄连解毒汤)——邪热内蕴,郁而化火三、和解表理法:——透解邪热,疏泄分消,宣通气机1、清泄少阳(蒿芩清胆汤)——邪热夹痰湿郁于少阳,柩机不利,胃失和降2、分消走泄(温胆汤加减或杏朴苓之类)——温病邪热与痰湿阻遏于三焦3、开达膜原(雷氏宣透膜原法)——湿热秽浊之邪郁伏膜原4、和解截疟(小柴胡加减)——疟疾病四、祛湿清热法:——宣通气机,运脾和胃,通利水道1、宣气化湿(三仁汤)——湿温初起,湿蕴生热,郁遏气机2、燥湿泄热(王氏连朴饮)——湿渐化热,湿热俱盛而蕴伏中焦3、分利湿邪(茯苓皮汤)——湿热郁阻下焦五、通下逐邪法:——通腑泄热,荡涤积滞,通瘀破结1、通腑泄热(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热结阳明,内结肠腑2、导滞通便(枳实导滞汤)3、增液通下(增液承气汤)4、通瘀破结(桃仁承气汤)六、清营凉血法:1、清营泄热(清营汤)——邪热入营分而未有明显动血者2、凉血散血(犀角地黄汤)——血热炽盛,热瘀交结迫血妄行3、气营两清(玉女煎,化斑汤,清瘟败毒饮)七、开窍息风法:1、清心开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2、豁痰开窍(菖薄郁金汤)3、凉肝息风(羚角钩藤汤)4、滋阴息风(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八、滋阴生津法:1、滋养肺胃(沙参麦冬汤,益胃汤)2、增液润肠(增液汤)3、填补真阴(加减复脉汤)九、固脱救逆法:1、益气敛阴(生脉散)2、回阳固脱(参附龙牡汤)十、温病瘥后调理:余邪未尽的分类和代表方1.清解余热,益气养阴──竹叶石膏汤2.芳化湿邪,醒胃和中──薛氏五叶芦根汤3.理气化湿,健脾和中──参苓白朮散加藿香、佩兰、荷叶、砂仁等4.化湿利水,温补肾阳──真武汤第七章湿热类温病风温诊断要点:1.多发于春、冬两季。
2.发病较急,初起以肺卫见证为特征3.传变较速,易见逆传心包证候4.病程中以肺经病变为主,也有阳明胃肠病变之证春温诊断要点:1.多见于春季或冬春之交、春夏之际。
2.发病急骤,热象偏盛,初起即见里热证候,有于气分、发于营分之别。
3.素体阴虚,病程中伤阴突出,后期尤以肝肾阴亏为着。
4.易出现神氏痉厥证候。
暑温诊断要点:1.病发于夏季暑热当令之时(夏至~立秋)。
2.起病急,变化快,初起以阳明气分热盛为主要证候,可由气分迅速深入营血分。
3.病程中暑热伤津耗气,易见津气欲脱、神昏、痉厥、出血等危重证候。
4.后期多表现气阴亏虚、正虚邪恋的证候;部分病程中闭窍、动风持续时间较长者,常有痰、热、瘀留滞的后遗证。
秋燥诊断要点:1.病发于早秋燥热偏盛时节。
2.初起除具有肺卫表热证外,必伴有口、鼻、咽、唇、皮肤等干燥的见症。
3.病程中以燥干阴液为主要病理变化,病变重心在肺,影响到胃肠;病情较轻,传变较少,极少出现邪入营血或下焦肝肾的病变。
1.数──银翘散、桑菊饮2.燥热犯卫——辛凉甘润,轻透肺卫——发热、微恶风寒、干咳、咽干鼻燥、苔薄而燥──二、(一1.肺热壅盛——清热宣肺平喘——身热、咳喘、口渴、苔黄、脉数──麻杏石甘汤2.燥热伤肺——清泄肺热,养阴润燥——身热、干咳无痰或少痰、气逆而喘、鼻咽干燥、脉数苔燥──清燥救肺汤(生石膏冬桑叶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3.肺热腑实──宣肺化痰,泄热攻下──痰喘、潮热、便秘──宣白承气汤(生石膏生大黄杏仁粉瓜蒌皮)*本方为清热宣肺、泄热通腑、肺肠合治之剂(脏腑合治法)4.肺热发疹:肌肤红疹、发热、咳嗽──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二) 热在胸隔──清宣郁热或清泄膈热──身热不甚、心烦懊憹,或热甚、烦燥、胸膈灼热如焚──栀子豉汤(栀子豆豉)凉膈散(酒大黄芒硝甘草山栀子薄荷连翘竹叶酒黄芩白蜜)(三) 邪热犯胃——清热保津——壮热、多汗、渴饮、脉洪大──白虎汤(四) 邪热在肠:1.热结肠腑——软坚功下泻热——日晡潮热、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腹满硬痛、舌苔焦燥、脉沉实有力──调胃承气汤2.肠热下利——苦寒清热止利——身热下利、苔黄脉数──葛根芩连汤(五) 热郁少阳——苦寒清热,养阴透邪——身热、口苦、心烦、脉弦数──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六) 热盛动风——凉肝息风,增液舒筋——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羚角钩藤三、1.清营汤2.热陷心包——清心凉营,泄热开窍——身热肢厥、神昏谵语,舌色鲜绛──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紫雪丹3.内闭外脱——清心开窍,固脱救逆——身热、神昏、汗多、肢厥、脉微──生脉散或参附汤合温病“三宝”*温病三宝:1.安宫牛黄丸──药性最凉,清热解毒,用于高热昏迷证。
2.紫雪丹──药性偏凉,长于凉肝息风止痉,用于高热痉厥证。
至宝丹──长于芳香辟秽,开窍醒神,多用于窍闭谵语证。
四、1.凉血散血──灼热燥扰、斑疹、出血、舌深绛──犀角地黄汤(水牛角生地白芍丹皮)2.热与血结——活血逐瘀——少腹坚满疼痛、舌紫绛或有瘀斑,脉细涩──桃仁承气汤1.竹叶石膏汤2.阴虚火炽──泻火育阴──身热、心烦不寐、舌红、脉细数──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阿胶白芍鸡子黄)3.邪留阴分──滋阴透热──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4.真阴耗竭低热、咽燥、齿黑、舌干绛、脉虚细或结代──加减复脉汤5.虚风内动证──滋阴养血,柔肝息风──手足蠕动、甚或瘛疭、舌干绛──三甲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生牡蛎生鳖甲生龟板) 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加五味子、鸡子黄)2.初起以湿热郁遏卫气分见证为特征,亦可见有邪阻膜原之特殊类型,初起阳热征象不显;自始至终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3.起病滞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愈后易复发再燃。
4.病程中可出现蒙上流下,上闭下壅,弥漫三焦的变化。
、苦寒攻下和滋养阴液,所谓禁汗、禁下、禁润。
(农历大暑至秋分),气候炎热,雨湿较盛之时。
2.起病急骤,初起以暑湿郁阻肺卫证候为主,表寒内郁暑湿者亦多见。
3.临床上既有发热、心烦、尿赤等突出的暑热内盛症状,又兼有身重、胸痞、苔腻等湿邪内阻症状。
1.治法──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方药──藿朴夏苓汤(藿朴夏赤苓杏仁生苡仁蔻仁猪苓泽泻淡豆豉)三仁汤(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苡仁半夏)雷氏宣疏表湿法(炒苍朮防风秦艽藿香陈皮砂壳生甘草生姜)*本证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有似风寒束表──故禁汗胸闷脘痞,有似食滞里证──故禁下午后热甚,有似阴虚之状──故禁润2.邪阻膜原寒热往来、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浊如积粉,脉缓。
治法──疏利透达膜原湿浊方药──雷氏宣透膜原法(姜厚朴槟榔煨草果酒黄芩粉甘草藿香叶姜半夏生姜) 3.卫气同病发热恶寒、心烦口渴、脘痞苔腻──雷氏清宣温化法、黄连香薷饮、银翘加减(香薷厚朴鲜扁豆花银花连翘等)二、1.身热不扬、脘痞腹胀、苔白腻──雷氏芳香化浊法合三仁汤2.湿热并重,困阻中焦身热汗出不解,脘痞呕恶、心中烦闷、苔黄腻治法──辛开苦降,燥湿泄热方药──王氏连朴饮(川连厚朴石菖蒲制半夏淡豆豉炒山栀芦根)3.热重湿轻,蕴阻中焦高热汗出、口渴脘痞、苔黄微腻治法──清泄胃热,兼燥脾湿方药──白虎加苍朮汤(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苍朮)4.湿热蕴毒发热倦怠、脘腹胀满、苔黄腻、咽喉肿痛或身目发黄治法──清热化湿解毒方药──甘露消毒丹(飞滑石淡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蔻仁) 5.暑湿积滞,郁结肠道身热稽留、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苔黄垢腻、脉滑数治法──导滞通下,清暑化湿方药──枳实导滞汤(枳实生大黄山楂槟榔川朴川连六曲连翘紫草木通甘草) 6.暑湿郁阻少阳寒热如疟、脘痞苔腻、身热午后加重治法──和解少阳,清热化湿方药──蒿芩清胆汤(青蒿黄芩竹茹仙半夏枳壳陈皮赤苓碧玉散)7.暑湿弥漫三焦发热汗出口渴、面赤耳聋、胸闷喘咳、痰中带血、脘痞腹胀、下利稀水、小便短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