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数学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靠性数学基础知识
重庆大学周家启
1 集合与事件
概率是事件的一定属性,事件可以通过集合(简称“集”)来描述。因之在研究概率之前,讨论一下集合的基本概念。
1.1集合的定义和符号
具有某种规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称为集(合)。组成集合的这些事物的每一个体称为集的元素或成员。只有有限个元素的集称为有限集,具有无限个元素的集称为无限集。例如,“A城中18岁及以上的全体公民”是一个有限集,“所有正整数的全体”则是一个无限集。
集合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如果某一个体x是集A 的元素,则记为
x∈
A
读作“x属于A”。而
x∉
A
则表示x不属于A。
如果集A和集B具有完全相同的元素,即集A的每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集B的每个元素也都是A的元素,则说A等于B,记为A=B。
有限集A中元素的数目叫A的基数,记为|A|。
一个集S可以用列举出它的全部元素的方式来表示,例如
]7,5,3,2[=
S
与括号中元素的排列次序无关。
一个集P也可以按照它的元素某种特定的属性来表示,例如
x
P=
x
]
[是质数
|
括号中垂直线左右的记号代表集的典型元素。
于是前面列出的集S也可写成
P
x
=x
S且
x
∈
|
]8
[<
或]8
x
S
P
[<
=x
|
∈
有两个集A和B,如果B的每个元素都是A的元素,则说B是A的子集,记为
A B ⊆ 或 B A ⊇
有时读成A 包含B 。一个集A 也总是它本身的一个子集,A A ⊆。集A 中任何一个不等于A 的子集B 称为A 的真子集,记为
A B ⊂ 或 B A ⊃
如果 B A ⊆且A B ⊆, 则A=B 。
1.2 集合的基本组合规则
通过集的运算可以将某些集合组合形成新的集合,一般有如下一些运算规则。
如果A 和B 是两个集,则它们的并B A 定义为
]|[AB x B x A x x B A ∈∈∈=或或
它们的交B A 定义为
]|[B x A x x B A ∈∈=且
例1 如果S=[2、3、5、7]且T=[1、2、3],则
T S =[1、2、3、5、7];T S =[2、3]
如果集A 和集B 没有公共元素,则称它们为不相交的集。这两个不相交集之交得到一个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称其为空集,以φ表示。因之φ=B A ,而且φ也是任意一个集N 的子集。
集的并和交的运算服从以下规则
1. 幂等律
A A A = ,A A A =
2. 交换律
A B B A =,A B B A =
3. 结合律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
4. 分配律
)()()(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
集A 和集B 的差A –B 定义为
]|[B x A x x B A ∉∈=-且
如果B 是A 的一个子集,则有时称A –B 为B 在A 中的补集。
例2 如果S=[2、3、5、7]且T=[1、2、3],则
S –T = [5、7];T –S = [1]
1.3 集的集合的概念
在可靠性评估技术中常会碰到集中的元素本身也是一个集的情况。以下用所谓的幂集来说明这个概念。
定义任意集A 的幂集p (A)为A 的全部子集的集合,即
)](|[)(A x x A ⊆=p
例3 令A=[x, y, z],则
]],,][,[],,[],,[],[],[],[,[)(z y x z y z x y x z y x A φ=p
对于集的集合,其并和交的定义是:令ϕ为任意集的集合,则并
],|[成立对于至少一个ϕϕ∈∈=A A x x
而交
],|[均成立对于所有ϕϕ∈∈=A A x x
如果ϕ是有限个集的集合,例如][21n ,A ,
,A A =ϕ,则常可写出 n k k A
1
=或n A A A 21 n k k A
1=或n A A A 21
例4 令ϕ=[A 、B 、C],其中A=[2,3,5,7],B=[1,3,5],
C=[1,2,3],则
ϕ =[1、2、3、5、7],]3[=ϕ
还可以由其它的方式构成集的集合。
如果集A 的每一个元素至少属于集ϕ中的一个成员,即A =ϕ ,则称集A 的非空子集的集合ϕ为A 的覆盖。
如果A 的一个覆盖ϕ还具有如下性质:ϕ的全部成员都是两两互不相交的,
则称 是A的一个划分。
例5如果S=[a、b、c、d、e],则可以有如下覆盖
{[a、b],[b、c、d],[b、c、e]};{[a、b],[c、d、e]};
{[a]、[b]、[c]、[d]、[e]}
并且上面第二及第三个覆盖又是A的两个划分。
1.4事件及其集合表达
1.4.1 样本空间
人类的生产和科研活动、或观察到的自然现象,都存在着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因素,有其一定的内在必然发展规律,但它们同时又受着各种各样外在偶然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现象发生的“随机性”。概率论和统计学就发端于对这些“随机”现象的研究。
随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这些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需要通过对现象的统计实验来研究其发生的规律。统计方法往往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试验或现场观测,将其结果记录下来,作为研究和推断的依据。按原始形式收集的观察记数或试验的测量记录,一般称为原始数据。在统计学中常用“实验”一词来统称产生原始数据的过程。
抛掷硬币观察其出现正面或反面的现象,是最常用的统计实验例子。气象观测、水文观测、电站运行记录、产品质量检验记录等,也都是生产和科研工作中的统计实验方法。
通常将一个给定条件的统计实验中所有可能结果的总和称为“样本空间”,或者用集合的术语描述为:一个项统计记录的全部可能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并常用S表示。
例6将一枚硬币抛掷两次,可能出现的全部结果是,{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则样本空间
S = {{正,正},{正,反},{反,正},{反,反}}
例7在足够长的统计时期内,“一年出现1次故障”的全部可能结果,
即其样本空间
S = { 0,1,2,3,…}
1.4.2 事件
事件总是与某些实验的结果相关联,理论研究中一般作出以下假设:
(1) 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
(2) 实验的结果可能不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