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七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_图文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_图文
布置原则: 繁华地区:分散性多点(路侧与路外结合); 一般地区:集中单点(交通汇集处和换乘点)
交通组织:对外交通设施附近; 大量人流汇集的公共设施附近 人流大量集散的地段:配置路外综合性公共停车场和综合性公
共交通站场。 大型文化生活设施前:(量大、集中、单向、车辆类型多)合理
组织几条客运能力较大的公共交通疏散线、结合周边街道与其环 通。
21
22
23
城市邻里单位规划示意图
工业过于集中城市的一隅, 形成明显的单向交通
24
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分级
快速路(大城市设置) 联系功能区、交通枢纽、
主干道 全市性干道 公共活动中心
次干道 区干道
联系主干道
支 路 街坊道路 联系街坊
分类
交通性道路 生活性道路来自解决分区联系和对外交通枢纽联系; 如快速路。
规模
17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 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 • 城市干道的走向 • 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 • 城市面貌的反映 • 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
18
三、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城市交通分布与城市道路系统
1、城市交通(实质是道路系统)体现城市用地空间联系
交通吸引点(工业企业、住宅区、公共服务区、车站、码头、 仓库等)引起交通的发生、流向、流量,形成全局分布。
2、城市道路交通特征
• 吸引点之间的车辆行人交通错综交织,分为必要性与其他交通 • 各类交通的流动线路、发生的强度随时间而变化,而且具有一定 规律性; • 交通工具(方式)不同对道路系统提出不同要求; • 道路的通过能力取决于交通方式的组织。 • 静态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组成部分。
19
20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习题-练习选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习题-练习选

道路与交通系统规划试题选一、填空题1、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

2、一条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为500-1000 辆/小时,宽度为1 _。

3、《周礼》中把城市道路网分为经涂、纬涂、环涂和野涂四个部分。

4、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是: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和适当分离。

5、平面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较低,一般不适用于快速路和主干路的交叉口。

当进入交叉口的混行交通量超过2700 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或环形交叉口任何一个交织路段通过的交通量超过1400 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时,不宜采用平面环形交叉。

6、平面弯道设计时在限界内必须清除高于1.2 米的障碍物,包括灌木和乔木。

7、各类机动车分到行驶时,小客车每条车到宽度3.5 米;其他车型当设计车速小于40km/h时每条车到宽度3.5 米,当设计车速大于40km/h时每条车道宽度3.75 米。

8、机动车道的车道条数常采用偶数,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不宜过多,单向车道一般不超过 4 条。

9、一般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类型有:棋盘型、中心放射型、环线型、混合型和主辅线型五种。

10、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11、城市交通的四个基本因素:用地、人、车和路。

其中,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

12、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和_ 分隔带_ 四部分。

13、临近建筑交通组织和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把建筑内部的交通流线与外部城市道路的交通流线合理地组织成为有机整体。

14、横断面设计就是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性质、功能要求和规划交通量,合理确定道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宽度和高差。

15、按修筑路面的材料,路面可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和砂石路面。

16、《马丘比丘宪章》强调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

17、城市道路景观要素可分为主景要素和配景要素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18、在以放射式道路交通为主的城市中心外围建环行道路在于( A D )A缓解过境交通对市中心的压力B扩大市中心的交通容量C缩短对角交通的直线距离D方便各个方向之间的横向联系19、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的办法是( D )A城市工业尽量减少“三废“的排放量B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C就近布局工业区和生活区,减轻道路负担D建造高架道路,立交桥和地铁20、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A交通线路拥堵B交通工具发展滞后C交通设施比较陈旧D城市交通空间不够21、解决城市交通线路拥堵的根本措施是( A )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B 限制人行道发展C建设高架道路D让主干道通过市区22、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原则有(BD )A增加市中心区的路网密度B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C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一应俱全D节约用地,保护环境23、从( D )上,将城市综合交通分为地上交通、地下交通、路面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ppt课件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ppt课件
我国城市居民中,上班占30%,上学约占10%左右,回家约 占50%左右。
由上班、上学引起的出行又称为通勤出行或生存出行。
P18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2、人均出行次数: 出行次数的定义有以下几点: (1〕凡是从甲地到乙地,同时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的即为一 次出行,A、完成一次有目的的活动,B、利用有路名的街 道或公路,C、步行单程时间在5分钟以上,或交通工具单 程在400米以上。 (2〕凡是以步行〔自行车〕方式出行,以购物为目的的连 续出行,以其出发点为始点,最远到达地点为终点,计为 P一19 次出行。
P28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P29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5、出行距离 C、与出行方式有关 a、步行范围:居民出门到某一地点,如果步行或乘车所花的时
间相等,则在这段时间内所到达的距离范围,称为步行范围 。 b、对于不同的交通方式,出行时耗的构成不同 对于步行出行,T步=出行距离/步行速度 对于自行车等个体出行 其时耗为T自=出行距离/自行车速度+t存取。 P对30 于公交出行,其时耗为T交=t步1+ t候+ t车内+ t步2。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城市规模 >200万人 100万-200万 <100万 中等城市 小城市
最大出行时耗 60分钟 50分钟 40分钟 35分钟 25分钟
P25
LOGO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 4、出行时耗分布
指居民一次出行所消耗的时间,当出行距离一定时,平
p421城市人口规模1人口规模是决定城市居民出行总量的最主要因素2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出行次数3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耗4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5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辰分布第二节居民出行特征四城市规划与居民出行关系logo当二次电子数最少为一个时可代替初始电子的作用继续不断从阴极发出电子形成不依赖外界因素的初始电子从而产生自持放电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第一部分 一 道路与交通1、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考虑城市外部交通联系和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用地布局结构与形态(城市骨架关系);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市内交通联系)。

2、城市道路的规划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1)满足组织城市用地的骨架要求(2)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3)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电缆、照明电缆通讯电缆、供热管道、煤气管道及地上架空线杆;应与城市人防工程规划结合(4)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城市的通风道 ;减少车辆噪声影响;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与名胜古迹要加以保护3、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置(1)城市干路网类型从形式上,常见的城市道路网可归纳为四种类型:方格网式、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1)道路的功能必须同毗邻道路的用地的性质相协调。

2)城市道路系统完整、交通均衡分布。

3)要有适当的道路网密度和道路用地面积率。

4)城市道路系统要有利于实现交通分流。

5)城市道路系统要为交通组织和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6)城市道路系统应与城市对外交通有方便的联系。

4、城市道路系统的技术空间布置(1)交叉口距离道路类型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支路 设计车速(km/h)80 40-60 40 30 交叉口间距(m) 1500-2500 700-1200 350-500 150-250(2)道路网密度城市干路网密度 =城市干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km/k ㎡)建议大城市选用4--6 km/k ㎡,中小城市选用5-6 km/k ㎡。

城市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km/k ㎡)城市道路总长度包括所有城市道路的总长度。

建议选用7--8 km/k ㎡左右。

(3) 道路红线宽度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设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道路红线宽度又成为路幅宽度.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即为建筑不可逾越线,.但许多城市在道路红线外侧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增加绿化用地,并为将来道路红线向外扩展留有发展余地.项目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红线宽度(米)60-100 40-70 30-50 20-30 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等四部分,车行道又可以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公交专用道、停车道、避车道等;步行道又 称为人行道;分割带又有中央分隔带、车道隔离带、绿化分隔带之分。

城市规划原理第七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七章
铁路运输是我国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虽然近年 来航空与高速公路有了很大发展,但还不能取 代铁路的地位。
铁路建筑与设备分为二类
• 与城市直接有关的
站 客运站、货运站、工业站、专业 编组站、车辆段、列车段、客车
• 与城市无直接关系
整备场
2、铁路场站的分类
按使用性质分:
客运站、货运站、工业站、专业站、编组站 (干线汇集处,用于中转车流) 、枢纽站
– 像大运河沿岸的山东临清,江苏 淮阴、淮安,上海附近的 嘉定等。(海运逐渐取代运河运输、铁路兴起 ) – 河南朱仙镇的兴衰 原为我国四大名镇,联系淮河与中原的水陆枢纽,
明末清初20万人,超过开封、洛阳。但是,京汉、陇海铁路建成后,加上河 流阻塞,沦为小村。
世界随对外交通的发展而变小
• 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 • 信息的传播
3、对外交通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
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运输体系
不必都建机场
满足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要求和发展可 能性
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各自的技术要求和用地要求
尽量减少对城市道路交通和环境的干扰
尽量在城市的外围安排
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节约投资和用地
二、铁路交通场站规划
1、铁路运输的特点和现状
重新分配人流车流 组织单向行车 修建环形干道、开辟绕行干道
封闭次要交叉口,加大某些交叉口之间的距离
从工程建设方面着手
拓宽取直、改善道路线形 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四、城市道路设计
1、城市道路红线
定义
城市道路用地的界线
与道路的性质、位置、与两侧建筑的关 系、街景设计的要求有关 红线内包括车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人 行道、绿化带、分隔带 不同于建筑红线

城市规划原理-7

城市规划原理-7

城市规划原理-7(总分:13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80.00)1.下列关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 A.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可以脱离土地使用规划单独进行编制∙ B.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内容包括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C.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需要处理好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关系∙ D.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需要协调城市中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关系(分数:2.00)A. √B.C.D.解析:2.下列关于城市综合交通调查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 A.交通出行OD调查可以得到现状城市交通的流动特性∙ B.居民出行调查可以得到居民出行生成与土地使用特征之间的关系∙ C.城市道路交通调查包括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流向、流量的调查∙ D.查核线的选取应避开对交通起障碍作用的天然地形或人工障碍(分数:2.00)A.B.C.D. √解析:3.下列不属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内容的是______。

∙ A.提出城市交通总体发展方向和目标∙ B.提出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和措施∙ C.提出城市交通各子系统功能组织及布局原则∙ D.提出城市交通资源分配利用原则和策略(分数:2.00)A.B.C. √D.解析:4.下列关于城市对外交通规划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 A.在城市铁路布局中,线路走向起主导作用∙ B.铁路客运站是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点之一∙ C.大城市、特大城市通常设置多个公路长途客运站∙ D.大城市、特大城市公路长途客运站通常设在城市中心区边缘(分数:2.00)A. √B.C.D.解析:5.下列不属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主要内容的是______。

∙ A.提出城市各级道路红线宽度和标准横断面形式∙ B.确定主要交叉口、广场的用地控制要求∙ C.确定城市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大型装备运输的道路网络方案∙ D.提出交通需求管理的对策(分数:2.00)A.B.C.D. √解析:6.下列哪个宪章明确提出了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的内容?______∙ A.《威尼斯宪章》∙ B.《华盛顿宪章》∙ C.《马丘比丘宪章》∙ D.《北京宪章》(分数:2.00)A.B. √C.D.解析:7.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近期规划措施不包括______。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试题选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试题选

道路与交通系统规划试题选一、填空题1、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

2、一条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为 500-1000 辆/小时,宽度为 1 _。

3、《周礼》中把城市道路网分为经涂、纬涂、环涂和野涂四个部分。

4、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是: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和适当分离。

5、平面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较低,一般不适用于快速路和主干路的交叉口。

当进入交叉口的混行交通量超过2700 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或环形交叉口任何一个交织路段通过的交通量超过1400 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时,不宜采用平面环形交叉。

6、平面弯道设计时在限界内必须清除高于 1.2 米的障碍物,包括灌木和乔木。

7、各类机动车分到行驶时,小客车每条车到宽度 3.5 米;其他车型当设计车速小于40km/h时每条车到宽度3.5 米,当设计车速大于40km/h时每条车道宽度 3.75 米。

8、机动车道的车道条数常采用偶数,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不宜过多,单向车道一般不超过 4 条。

9、一般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类型有:棋盘型、中心放射型、环线型、混合型和主辅线型五种。

10、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11、城市交通的四个基本因素:用地、人、车和路。

其中,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

12、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和_ 分隔带_ 四部分。

13、临近建筑交通组织和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把建筑内部的交通流线与外部城市道路的交通流线合理地组织成为有机整体。

14、横断面设计就是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性质、功能要求和规划交通量,合理确定道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宽度和高差。

15、按修筑路面的材料,路面可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和砂石路面。

16、《马丘比丘宪章》强调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

17、城市道路景观要素可分为主景要素和配景要素两类。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道路纵断面设计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道路纵断面设计

3.2.2城市干路网类型城市道路系统是为适应城市发展,满足城市用地和城市交通以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城市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下,不同城市的道路系统有不同的发展形态。

从形式上,常见的城市道路网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其中前三类为基本型。

1.方格网式道路系统方格网式又称棋盘式,是最常见的一种道路网类型,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城市。

用方格网道路划分的街坊形状整齐,有利于建筑的布置;由于平行方向有多条道路,交通分散,灵活性大,但对角线方向的交通联系不便。

有的城市在方格网的基础上增加若干条放射干线,以利于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但因此又将形成三角形街坊和复杂的多路交叉口,既不利于建筑布置,又不利于交叉口的交通组织。

完全方格网的大城市,如果不配合交通管制,容易形成不必要的穿越中心区的交通。

一些大城市的旧城区历史形成的路幅狭窄,间隔均匀,密度较大的方格网,已不能适应现代城市交通的要求,可以采用组织单向交通的方法解决交通拥挤问题。

方格网式的道路也可以顺依地形条件弯曲变化,不一定死板地一律采用直线直角。

2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起源于欧洲以广场组织城市的规划手法,最初是几何构日产物,有的是由港口城市或中心城市的对外交通特性所自然形成的,多用于大城市。

这种道系统的放射形主干道有利于市中心同外围市区和郊区的联系,环形道路又有利于中心城区外的市区及郊区的相互联系,在功能上有一定的优点。

但是放射形干路又容易把外围的交通引入市中心地区,引起交通在市中心地区过分的集中,同时会出现许多不规则的街坊,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道路系统。

环形干路也容易引起城市沿环路的发展,促使城市呈同心圆式不断向外扩张。

为了充分利用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的优点,避免缺点,国外一些大城市在原有的环形放射路网基础上部分调整改建形成快速路系统,对缓解城市中心的交通压力,促使城市转向沿放射形交通干线向外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自由式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常是由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道路结合自然地形呈不规则状布置形成的。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_图文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_图文
(一)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关系
1、城市交通与城市形成
• 城市交通自始至终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之中 • 城市交通与城市同步形成 • 先有过境交通,再沿交通线形成城市 • 随着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内部交通也随之形成与
发展
8
2、城市活动范围
马车时代:
3-5km
有轨电车时代: 10-15km
11
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
12
轨道交通 汽车交通 步行交通 公汽交通
适用高密度大量人流中长距离。 适用高密度少量人流中长距离。 适用高密度大量人流短距离。 介于轨道交通与步行之间。
13
3)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 4)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道系统以及步行系统的分离 5)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 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
15
16
(三)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
1、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 国民经济四大生产部门(农业、采掘、加工、交通运输)之一 • 城市化过程中的必备条件 • 城市大多位于水陆交通枢纽
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 对工业的性质与规模有很大影响 • 城市贸易、旅游活动必须有交通条件保证 • 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所在城市的人口与用地
规模
17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 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 • 城市干道的走向 • 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 • 城市面貌的反映 • 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
18
三、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城市交通分布与城市道路系统
1、城市交通(实质是道路系统)体现城市用地空间联系
交通吸引点(工业企业、住宅区、公共服务区、车站、码头、 仓库等)引起交通的发生、流向、流量,形成全局分布。

城市规划原理之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之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货运站、技术站、混合站。按车站所处的地位又可分为起/终 点站、中间站和区段站。
● 客运站 ● 货运站 ● 技术站 ● 公路过境车辆服务站 (4)高速公路
21
4、机场用地
1)净空限制要求 从净空限制的角度来看,机场的选址应使跑道轴线方向尽 量避免穿过城市市区,最好在城市侧面相切的位置。在这种情况 下,跑道中心线与城市市区边缘的最小距离5~7km即可。如 果跑道中线通过城市,则跑道靠近城市的一端与市区边缘的距离 至少应在15km以上。
非机动车停车场宜为50~100m,不得大于200m。7
(五)城市道路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1、交叉口间距 道路类型 快速干道
主干道
次干道
一般道路
设计车速 (km/h)
交叉口间距 (m)
>80 1500~2500
40~60 40
<30
700~1200 350~500 150~250
2、道路网密度
城市干道网密度=城市干道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km/km2)
生活活动的需要。
3
主要道路系统和辅助道路系统 主要道路系统由城市干道和交通性的道路组成。 辅助道路系统是城市生活性的道路系统。
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4、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5、满足城市各种工程管线布置和人防工程的要求。
4
(三)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置 1、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图形 最古老的形式-----自由式道路网; 基本图式------放射式和棋盘式;
快速干道 主干道 次干道 一般道路
红线宽度 60~100 (m)
40~70
30~50
20~30
9
4、道路横断面类型
10
二、城市对外交通 (一)对外交通用地的分类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市 道 路
(3)交通工具不同,对道路的要求也不同

(4)应提高通行能力
通 特
(5)静态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组成部分

二、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一)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整的道
路系统
(二)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三)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四)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三)道路宽度及横断面的确定
1. 道路宽度 (1)路幅宽度 (2)道路宽度
2.道路断面组织型式 A 一块板式 B 二块板式 C 三块板式 D四块板式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四、停车场布置
停车场的分布应根据不同
(一)停车场分类
类型的车辆的要求分别考
配公车((二短建共1停停停))时停停车车车对停间车车场场场外车停场场的的的交场泊为 在位服通分的的居道置务设布露分住路半选施布天区外径择附与停或独近车位企立场置务••服并地事机自或选在于一3半务不虑外车位的的业段0动行停在停择市0般2径半得位停道。的5单为0车车0在市m车中地0:径大数车路%5位社公公城中%。m库心区为于~约位的会的共共~市心7;地不52占应出01上内停停00外和%0区应~0城占入%的部车 车围 分1。m大不口市 全0。机停场 场靠 区0。于得附全 部动车m服 的近 中大部 停近,车场城 心停 车。和市 地其车 位自对 区行
城市各种管道一般沿道路敷设,当几种管道平行附设 时,管道之间应保证一定的距离,有利施工。道路纵坡设 计应配合重力管的纵坡要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三、城市道路系统组织及道路和横断面的确定
(一)城市道路的形式与功能
(二)旧城道路系统的改善 1.改善旧城道路系统首先要和城市用地布局同时考虑 2.从工程建设方面着手改善旧城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与交通

城市道路与交通

城市道路与交通•第一部分总论•第二部分城市交通分析与交通规划•第三部分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第四部分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第五部分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第一部分总论第一节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基本概念一、交通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communication)。

通常的含义:人和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交通(transportation)。

二、城市综合交通1.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主要交通形式有: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

2.城市交通广义的城市交通(transport)是指城市(区)范围以内的交通,或称为城市各用地之间人和物的流动。

通常含义的交通是指城市道路上的(traffic),主要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部分。

3.城市公共交通(pubblic transport,transit)是城市交通中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的一种交通,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城市客运交通。

4.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的。

城市道路系统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而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整个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三、城市道路城市道路联系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中心、城市的各种用地、对外交通设施),既是城市生产、生活的动脉,又是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同时还是安排绿化、排水及城市其他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

城市道路空间的组织直接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景观,城市道路既是城市街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表现城市面貌和建筑风格的媒介。

城市景观可以根据人在不同环境下对城市面貌的视觉感知,分为三种:1)宏观景观人坐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在即将进入城市的高速公路、公路、快速干道或铁路、水面、空中看到的是城市的轮廓,城市的总体面貌,是对城市的初步的、概略的印象。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简介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简介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必修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二、课程任务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主要研究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以及规划中的技术问题。

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成熟、完整、准确的专业知识系统,奠定坚实、规范的专业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设计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城市规划的价值观、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与内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等内容。

掌握城市用地分类与及其适用性评价、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乡住区规划等内容。

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城市规划的实践工作、管理工作以及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课程内容结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十三章内容: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本章从城市的基本概念及最初形式入手,首先阐述城市在历史不同阶段所取得的进展和布局特征,以及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然后介绍城市化现象的一般概念和表现特征,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探讨我国未来的城镇化道路。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本章首先介绍中国古代“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以及西方古代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规划思想。

然后重点阐述工业革命以来,为了应对各种城市矛盾而产生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主要包括田园城市理论、卫星城镇规划理论、有机疏散思想、邻里单位理论、永续发展、全球化理论等。

最后在分析当前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城市规划必须从单向封闭转向复合分散,从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转向动态过程,从刚性转向弹性,以此应对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本章首先从规划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决策过程的概念出发,阐述价值观对城市规划活动的影响力。

第七章_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第七章_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1、城市干道网密度=
城市干道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
城市类型
规范规定
建议选用
大城市 2.4~3km/km2
3~5 km/km2
中小城市 2.2~2.6 km/km2 2.5~4 km/km2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_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西方发达国家的路网密度较高
三、道路布设密度要求
(二)道路网密度要求
第七章_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
我们常根据车行道中是否有隔离带将非机动车道 和机动车道分割,以及分割的分情况可把城市道
路•断面形式分为四种:
n 一块板道路 、两块板道路 三块板道路 、四块板道路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_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一块板(又叫单幅路)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_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_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两块板(又叫双幅路)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_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和平街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_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三块板(三幅路)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_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韩愈路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_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四块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_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景观绿化需求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_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四、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及相关理 论
(一)道路网规划总规模指标
道路网总规模对指导道路网络规划,
进行道路建设水平评价和比较分析具有重
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_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城市规划考试重点2

城市规划考试重点2

城市规划考试重点2第七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1. 先进国家现代交通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利用天然河湖水系,开凿一定数量运河;建设铁路,以铁路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汽车、航空以及管道运输发展;发展综合运输。

2. 现代城市特征是:高效益和高效率。

3. 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4. 效率则主要是指城市运转,其重要组成之一就是城市交通。

5. 现代交通发展趋向特点:交通工具高速、大型、远程化;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结合;城市内外交通延续与相互渗透;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道系统以及步行系统分离;城市交通组织立体化;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组织。

6. 城市交通对城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影响:对城市形成和发展影响;对城市规模影响;对城市布局影响。

7. 国民经济四大生产部门(农业、采掘、加工、交通运输)之一。

8. 城市道路交通有以下主要特征:在吸引点之间车辆行人交通虽错综交织,但从其运输对象来说可以分为客流与货流两类,各有其特点;各类交通流动线路、流动数量随时间而变化,而且具有一定规律性;城市道路交通由于交通工具(方式)不同,而对道路系统提出不同要求;城市道路交通(车流人流)交叉组织是城市道路系统规划重点,对于提高道路通过能力至关重要;静态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组成部分,必须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统一考虑。

9. 城市道路系统布置基本要求:在合理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整道路系统;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道路;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要求;要满足辐射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要求。

10.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正处于发展阶段,在规划中,除大城市设有快速道外,大部分城市道路都按三级划分,采取下述规划指标:主干道,主要联系城市中主要工矿企业,主要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场所等,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次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辅助交通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支路,是各街坊之间联系道路,一般红线宽度为12――15m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1、 研究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是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 一 2、 居住、交通、工作、游憩是城市四大功能 3、城市四大生命线:能源、交通、给水、电信 4、现代城市交通是一个组织庞大、复杂、严密而又 精细的体系,现代城市的特征是高效益和高效率。 其中的效率则主要是指城市的运转,其重要组成之 一就是城市交通。 5、所以城市交通对于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机动车停车位的确定
公共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
七、城市交通调查
1、交通量调查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础
1)交通量调查的对象
机动车、自行车、人行
2)交通流量调查分析
– 概念 单位时间(小时、日)内通过某一道路断面
的双向车辆数
高峰小时交通流量
– 典型区域、典型时间进行调查
– 交通量的时间分布
–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
C. 客运港位于货运港的上风方向
D. 综合考虑船舶航行、货物装卸、库场储存 及后方集疏
4 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归纳起来是——
规范--------大城市为5-7km/km2;中等城市 为5-6 km/km2。
建议-----6-8 km/km2。
干道恰当的间距为600----1000m,相应 的干道网密度为2—3km/km2பைடு நூலகம்
2、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过境交通的布置
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 红线宽度
快速干路 60—100米 主干路 40—70米 次干路 30—50米 一般道路 20—30米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1)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
2)自行车道宽度:1.0米/条
3)人行道的宽度:0.75-1.0m
4)分车带(绿化隔离带)
5)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道路横断面类型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板(书P294)
红线宽度的确定
性质、流量、形式
3、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
沿道路中心线纵向所作的垂直截面。
– 道路纵断面形式
波浪式、锯齿式
– 道路坡度
机动车最大坡度
3%
非机动车坡度
2%
4、城市平面道路交叉口设计
– 交叉口交通分析
– 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
离带。世纪大道的景观设计采取非对称性断
面形式,在大道北侧人行道上布置了八处游
憩园;在崂山路西和扬高路路口设置了两处
雕塑广场,以及休闲小品、艺术画廊等等。 世纪大道如今成为上海一道不可多得的景观。
习题
一、选择题
1 ——是城市形成和导致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A 区域经济条件 B 交通运输条件
C 用水条件
(二)铁路枢纽与城市的关系 1. 铁路枢纽布置形式与城市规划布局的
关系 2. 铁路枢纽的发展与改造 二、港口在城市中的布置 (一)现代港口作业区布置 (二)港址选择
(三)港口与工业的布局关系 (四)岸线分配 (五)集疏运组织 (六)港城的用地功能布局 三、公路在城市中的布置 (一)公路线路与城市的联结 (二)站场的位置选择
⒈交通性道路 ⒉生活性道路
1 快速路(道路红线宽60-100m)
2 主干路(道路红线宽40-70m)
3 次干路(道路红线宽30-50m)
4 支路(道路红线宽20-30m)
四、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衔接的目的是方便联系,分离的目的是避免干扰
1、高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离开城市,一至数个出入口
2、城市内部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T4、T5) 城市交通——城市内的交通(S1、S2、S3) 二、城市交通系统
城市交通系统由三个系统组成 1 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 2 城市道路系统(通道) 3 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管理与控制)
对外交通
一、铁路在城市中的布置 (一)铁路站场位置选择 1. 中间站的位置选择 2. 客运站的位置选择 3. 货运站的位置选择 4. 编组站的位置选择
方式(尤其在内陆运输中)。
铁路站场与城市的关系 货站:最好在城区外围,需较大仓储用地,
交通运输量大 客站:在城区中,但铁路线对城市有分割作
用;大城市中,应安排在中心区的边缘,中、 小城市最好能采用与城区相切而过。
2、港口(书P309) 水运适于担负长距离运输,尤其是体积大的商品。 港口布置受自然条件局限很大,站场建设投资大。
3 自由式道路系统 1)因地制宜,不规则布局,非直线系数较大 2)较易形成活泼、丰富的景观效果 4 混合式道路系统
1)方格网+环行放射式的道路系统,是大城市发展 后期形成的效果较好的一种道路网形式
2)链式道路网,由一两条主要交通干道作为纽带, 串联较小范围的道路网而形成
按道路功能分类
三、城市道路分类 按城市骨架分类
5、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更影响到城市的用地布 置。
城市交通对于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有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
一、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基本原则(共3点,书上5点) 1、交通流畅、快速安全,体系完整 联系各功能用地 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决定交通体系 道路密度 a)道路面密度 国标:8—15%,国外:20%以上
港口与城市关系: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存在干 扰和制约。
保留生活岸线。
3、机场 空运适于担负长距离的客运,货运以体积小、重
量轻的贵重物品、高价易腐品为主。速度快, 运费高。 机场的规模效应。 机场与城市的关系: 机场是城市外来客源的一个节点; 机场对城市干扰大,需要远离城市,航线也要避 免穿越城区,但机场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又要密 切,交通便捷。
一、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
二、城市交通构成与现代交通特征
现代城市交通是一个组织庞大、复杂、严密而又 精细的体系
现代城市的特征是高效益和高效率。效益包括: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效率则主要是指城 市的运转,其重要组成之一就是城市交通。
磁悬浮列车可靠性大、维修简便、成本低,其 能源消耗仅是汽车的一半、飞机的四分之一; 噪音小,当磁悬浮列车时速达300公里以上时, 噪声只有656分贝,仅相当于一个人大声地说 话,比汽车驶过的声音还小;由于它以电为 动力,在轨道沿线不会排放废气,无污染, 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工具。
– 方格网式 棋盘格式
唐长安、纽约
– 方向性好、建筑容易布置
– 放射式 田园城市
– 与边缘地区有最短的距离
– 锐角地区不易建设、方向性差
– 放射环形
东京、北京(P330)
以上二种形式的结合
– 自由式
青岛
山区、丘陵地区常用
– 混合式
成都
– 人车分行系统
补充
城市干道网类型 1 方格网式道路系统
1) 适于地形平坦城市,有利于建筑的布置 2) 由于平行方向有多条道路,交通分散、
b)道路线密度(道路网密度1、2)
(1)城市干道网密度=干道(快速路、主干 路、次干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
规范----大城市为2.4-3km/km2;中等城市为 2.2-2.6 km/km2。
建议-----大城市为3-5km/km2;中等城市为 2.5-4 km/km2。
(2)城市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总长度/城 市用地总面积
根据出行调查的分析进行规划
– 满足市民出行要求
– 提高服务面积,使流量均匀
– 开辟直通线路,减少换乘次数
– 线路平均长度
中小城市的直径、大城市的半径
4、公交场站规划
公交车场
公交枢纽站
5、地下铁道规划
6、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第三节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
补充: 一、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对外交通——城市与区域联系的交通(T1、T2、T3、
六、城市广场和停车场(S2S3)
1、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
城市广场是城市人流、车流停留的静态场地和枢纽点,是城 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布局的中心之一, 是反映城市面貌的重要地区。
公共活动广场 – 集散广场 – 商业广场 – 交通广场 – 纪念广场
2、停车场库(书P295)
– 停车场的布置
货运站宜布置在城区边缘,与仓库区结合,有较 好的内、外交通通达条件,形成流通中心;
一些大型的工厂、仓库的布置要与公路相结合。
5、联运 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重要手段。
上海世纪大道世纪大道西起东方明珠电视塔, 东至世纪公园,全长5公里,是中国第一条景 观道路。 世纪大道总宽度为100米,含 31米双向六快二慢的主机动车道和两侧各6米 宽的机动车辅道,主道和辅道间设有绿化隔
D 供电条件
2 结合自然地形条件,合理规划城市各项用地和布置 各项工程建设,可以——,便于城市管理。
A 节约土地,节约水源 B 节约土地,减少土石 方工程 C 节约水源,减少土石方工程 D 充分 改善城市的环境
3、港口岸线分配原则是() A. 主要考虑与城市道路衔接
B. “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避免干扰、各得 其所”
灵活性大,但对角线方向的交通联系不便, 非直线系数大;增加放射道路,又产生复 杂的交叉口和 三角形街坊。 3) 交通穿越中心区
2 环行放射式道路系统
1)以广场组织城市,利于市中心同外围市郊 联系
2)环行干道利于中心城区外的市区和郊区之 间的联系
3)放射形干道易把外围交通引入市中心,环 行干道促使城市呈同心圆不断向外扩张
2、 城市贸易旅游活动必须有交通条件保证
3、 交通枢纽直接影响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
(三)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1、 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
2、 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影响城市干道走向
3、 对外交通用地布置,如铁路选线的走向、港口选址、 岸线位置等均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
4、 城市面貌的反映。对外交通是城市的门户,因此,在 沿线(如铁路进入市区沿线、机场入城干道沿线、滨 海滨河岸线等)以及车站码头附近,均代表了城市主 要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