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论文: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维度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唯物辩证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1. 理论的开篇说到唯物辩证法,很多人可能觉得这词儿一听就有点高大上,甚至有点儿拗口。
其实呢,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就像是把世界的复杂性通过一扇窗户看得清清楚楚。
你可能会想:“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嘿,关系可大了!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甚至是跟朋友的相处,唯物辩证法都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
比如说,咱们总说“好事多磨”,这不就是在强调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吗?事情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波折和转折,这正是辩证法的魅力所在。
2.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2.1 对立统一首先,我们得提到对立统一的原则。
你想啊,生活中哪有事儿是简单的?阳光和雨水,快乐和悲伤,这些都是对立的,但正因为有对立,才让我们更加珍惜快乐的时光。
就像一杯水,如果没有盐,就没味道;如果没有酸,就没感觉。
我们总是习惯于追求和谐,但有时候,正是冲突和对立,让事情变得有趣起来。
就像我和我闺蜜,吵得不可开交,结果反而让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生活就是这样,表面看起来像个谜,实际上,解开它的钥匙就在于理解这些对立的关系。
2.2 变化发展其次就是变化与发展的法则。
你发现没有,万事万物都在变化,谁能永远不变呢?就算是石头,也会在风雨的侵蚀下,逐渐变得圆滑。
你看那些年轻的朋友,刚出校门时充满朝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经历了很多磨难,变得成熟稳重。
这种变化是无时无刻不在的,而唯物辩证法教会我们的是,如何在变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怎样在风雨中成长。
就像古语说的:“不怕慢,就怕站。
”只要我们不断前进,就能发现生活的无限可能。
3. 实际应用3.1 改造世界的动力那么,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改造我们的世界呢?首先,我们得从自身做起。
很多时候,问题并不是外部环境造成的,而是我们自身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
试想一下,如果你每天都抱怨工作压力大,却从不去寻找解决方案,那你就像是一个在泥潭中打转的蜗牛,永远都无法爬出来。
唯物辩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文

唯物辩证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张娜娜【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内容,唯物辩证法既揭示了客观世界联系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也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中思维发展的规律,它的丰富内容成为科学的认识方法,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长远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据此,本文将以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为依据,以当代大学生的视角,对唯物辩证的方法和认知进行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客观和主观的辩证和统一矛盾分析法量变和质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唯物辩证法,是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既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主观辩证法是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客观辩证法是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虽然他们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却不尽相同。
客观辩证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主观辩证恰恰相反。
所以,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双方之间的统一关系和矛盾关系,而这也恰恰是唯物辩证法的精华所在。
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事物均有两面性,居于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地位的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正如毛泽东所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由此可见矛盾分析法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的重要作用。
比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种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和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这些对立统一的规律,正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根本规律,而这也要求我们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认识和改造世界。
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辩证关系

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辩证关系1.引言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是两个重要且紧密相关的概念。
改造世界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积极干预和改变,而认识世界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两者之间存在一种辩证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本文将探讨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辩证关系,并分析其重要性和互动作用。
2.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人类追求社会进步和幸福的主观努力,也是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类通过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文明和社会成果。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提高了对世界现象和规律的认识。
而认识世界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思考和理解。
通过感觉和思维的活动,人类能够对世界进行认识,并不断提高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解。
人们通过观察、实验、逻辑推理等方式,进行科学研究和思考,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理论。
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人们通过改造世界来获取新的认识,而通过认识世界来指导改造的实践。
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不断循环的辩证关系。
3.互动作用的重要性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改造世界需要认识世界的指导。
只有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够选择合适的改造方法和手段。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科学家们通过对土壤、气候等因素的认识,提出了科学的农业改良方法,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认识世界需要改造世界的实践。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验证和修正自己的认识,不断逼近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
同时,实践也是人们积累经验和知识的重要途径。
例如,医学研究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才能够发现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4.辩证关系的具体表现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具有多种表现。
首先,改造世界推动认识世界的深入。
通过改变和创造新的事物,人们能够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例如,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人们通过研发新的科技和生产方式,发现了许多新的自然规律和物质性质。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

论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认识世界是指人类通过感知、思考和实践等方式对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进行认识,从而反映出现实世界的本来面貌。
改造世界是指人类基于对世界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采取实践行动,创造发明各种工具、技术和制度,从而改变原有的世界状态,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一、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只有对世界有正确的认识,才能采取正确的改造行动,否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问题、测试措施的可行性,但这些实践必须建立在先对问题的认识有一定深度的前提之上。
不认识世界,就不可能找到正确的改造方向。
例如,在农业社会,人们认为土地是生命之源,科技发展与土地无关,导致农业生产低效、人民贫穷。
而经过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了人力、财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推动了农业的技术革新和质量提升,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改造世界推动认识世界的深化改造世界是推动认识世界深化的重要途径。
当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活动,通过不断的尝试,检验各种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从而对世界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例如,工业革命时期,煤炭是工业生产的动力源,但是某些煤矿地下瓦斯爆炸的事故时有发生。
这迫使人们深入研究瓦斯爆炸的机理和防范措施,推动了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有关瓦斯爆炸科学理论的建立。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互制约和推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制约和推动的关系。
一方面,改造世界推动了人们对各种规律进行更为准确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对各种实践活动进行正确的解释和规划。
另一方面,正确的认识是推动人们更好的改造行动的基础。
例如,人类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断地研究天气、气候等,从而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播种、收割、育种等)的规划和调整,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有序。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指导科学实践和社会革命的理论基础。
在理论上,唯物辩证法对人们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原理和方法,为正确地理解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首先,唯物辩证法强调物质决定意识的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人类的思维、感觉、意识等精神现象都是由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决定的,而不是来自于超自然力量或观念的主观臆断。
这个原则指导我们要实事求是,根据客观世界的规律进行思考和实践,避免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其次,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发展的矛盾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矛盾推动发展的。
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面、矛盾,这些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得到解决,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这个原则指导我们要正确认识矛盾,不仅要看到事物的一般性、共性,更要看到事物的特殊性、个性。
在实践中,要通过解决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
再次,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和动力。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从客观世界中获取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
这个原则指导我们要注重实践,实践检验真理,实践推动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此外,唯物辩证法还强调主观能动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不是被动地接受客观世界的规律,而是能够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具有创造性和革命性,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个体的自由。
这个原则指导我们要积极参与实践,努力改变自己和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
综上所述,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在人类思维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坚持唯物辩证法,我们可以正确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导我们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和改变现实。
只有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推动社会向更加公正、平等、有序的方向发展,实现人类的幸福和全面发展。
4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4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它对于我们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从历史、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可以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首先,唯物辩证法强调物质第一性。
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实在,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社会的发展是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结果。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只有从物质的角度出发,才能深入地认识事物,把握其本质和内在规律。
其次,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
马克思曾说“一切现象都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斗争”。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在矛盾和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变化。
正确地把握事物的矛盾,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契机。
再次,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断性。
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矛盾的推动下发生着连续的、阶段性的、曲折的发展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矛盾逐渐激化,过渡到新的质的变化。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善于捕捉事物发展的脉搏,找出事物发展的方向。
最后,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发展认识的标准。
唯物辩证法指出,实践不仅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而且能改变世界,推动社会发展。
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基于以上几点,唯物辩证法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
它告诉我们,要站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总结经验等方法,去发现、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
通过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善于从事物的矛盾中看到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
只有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唯物辩证法是我们把握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工具。
通过揭示事物的矛盾和辩证的规律,我们能够发现事物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角度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角度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目录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1)从唯物论的角度看 (3)从实践的角度看 (5)从辩证法的角度看首先,自然辩证法能不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全部,即能不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自然观和唯物论的自然观?这个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我认为臼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哲学的一个分支,不能笼统地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
我认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包括自然辩证法和唯物论自然观两部分。
其次,思维辩证法能不能概括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垒部?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包括认识论的唯物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认识论的辩证法(或称思维辩证法,也可称辩证逻辑)。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著作中,都是从唯物论和辩址法两个方酝来全面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
列宁说过,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是同一个东西。
对此绝不能理解为二者完全等同。
我们知道,辩证法包括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认识辩证法),认识论包括认识的唯物论和认识的辩证法(辩证逻辑)。
列宁说的三者同一,是辩证法的同一,是有差别的同一,是指三者都服从同一个辩证法规律。
客观辩证法的规律与主观辩证法的规律,本质上是同一的,形式上是各异的,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是前者的反映。
再次,历史辩证法是否即是历史唯物主义?大家知道,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是有历史辩证法思想的,但能否说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显然不一样说。
恩格斯指出:"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
形式尽管是那么抽象和唯心,他的思想发展却总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紧紧地平行着,而后者按他的本意只是前者的验证。
"黑格尔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辩证过程,但他的历史观却是唯心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不但是辩证的,而且是唯物的。
所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应当包括两部分--历史的唯物论和历史的辩证法。
唯物辩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文

唯物辩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文唯物辩证法全面而科学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形式和过程,从各个方面真实地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一、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和认识功能(一)唯物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
(二)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含义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2.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
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
因此,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三)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普遍规律,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论。
按照世界本身的客观辩证本性与辩证运动的法则去认识世界、去辩证思维,这是我们学习唯物辩证法的目的和内在要求。
矛盾分析方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
例如,把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矛盾力量的不平街性的要求),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原理的要求),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节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二、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三)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首先,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制约的。 其次,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辩证转化的。
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就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真理,既反对绝对 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第三节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当然是一种正确的认识,问题在于根据什么来断定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即检验真理的 标准是什么。
实践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所谓检验认识 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同客观实在相符合。
实践决定认识和认识指导实践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主体总是在实践中认识,又在认识指导下实践。认识 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和接受检验的过程,同时就是它 指导实践、发挥认识功能的过程。正确地认识和把握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我们坚持理论3 和发展真理
第三节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是指人类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探索和掌握真 理。改造世界是指人类为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 想世界和生活方式。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只有在正确认 识世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即实践只有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才能获得成功。另一 方面,认识世界只能实现于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并且最终服务于改造世界的实践。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理论基础。
唯物辩证法强调对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它强调事物的辩证发展和对立统一规律,是认识世界和指导实践的重要理论武器。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唯物辩证法是如何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
首先,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通过对矛盾的认识和把握,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唯物辩证法还强调对立统一规律,认为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对立统一的认识,能够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因此,唯物辩证法通过对事物矛盾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成为了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其次,唯物辩证法是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改造世界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
唯物辩证法还强调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指出只有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唯物辩证法通过对实践和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成为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综上所述,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通过对事物矛盾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成为了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通过对实践和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成为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指引着人类不断前行。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要深入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推动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唯物辩证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马哲课程小论文:浅析马克思唯物辩证法

浅析马克思唯物辩证法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主要包括三大规律,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即事物的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质、量、度。
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这两种规定性。
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部的规定性。
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
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质就是一定的事物。
质是人们区分、认识具体事物的客观依据。
量与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事物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只要不引起质的变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质的稳定性,仍是原来的事物。
这种保持事物质的数量界限就是度。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进一步展开,它所提示的是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总趋势。
这三大规律在哲学上普遍性可以说达到了极限程度。
这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恩格斯则将它从《逻辑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从而使辩证法的规律变得更加清晰了。
辩证法规律揭示的全是极限本质之间的联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产物。
尽管辩证法的规律都是从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来的,但是这些规律完全与客观现实的本质运动相一致,因此它们都是具有极限真理的客观规律。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彼此之间的联系是一分为二的关系。
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是其中的“一”。
量变质变规律与肯定否定规律是“二”,它们诞生于对立统一规律之中。
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是: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或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所具有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及其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
内容是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指内在要素的组织和结构。
事物总是具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
辩证唯物论的三个观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辩证唯物论的三个观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观点之一,它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论关注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和斗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都具有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特性。
它强调整体和个体、对象和过程、形式和内容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辩证唯物论的三个观点是指唯物辩证观、历史唯物观和实践唯物观。
第一个观点是唯物辩证观。
唯物辩证观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运动和相互转化而产生的。
它坚持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又可以反作用于物质。
在唯物辩证观中,存在着对立统一和矛盾斗争的规律,事物的发展就是通过矛盾的对立面相互斗争、互相排斥、互相转化而实现的。
第二个观点是历史唯物观。
历史唯物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而发展变化的。
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决定了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等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观认识到社会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都是由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所决定的。
第三个观点是实践唯物观。
实践唯物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活动,人类通过实践不断地改造和创造新的事物。
实践唯物观强调了人的能动性和主体作用,认为主观能动性是实现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以上是对辩证唯物论的三个观点的概述。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分别深入探讨每个观点的要点,并对辩证唯物论的重要性进行思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s在引言部分,首先对辩证唯物论进行概述,简要介绍辩证唯物论的来源和基本概念。
然后说明文章的结构,明确文章的目的和主要观点。
正文部分:main body正文部分包括了三个观点,分别论述了辩证唯物论的重要观点。
第一个观点部分:在第一个观点部分,详细阐述了辩证唯物论的第一个重要观点,并列举了几个要点进行详细说明。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1.引言1.1 概述世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存在,我们生活在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而改造世界则是人们对世界的行动和实践。
这篇长文旨在探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即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对世界的认识是我们与世界建立联系的第一步。
通过感官的接触和思维的反思,我们开始了解并认知世界的存在。
认识世界不仅仅是对事物表面的了解,更是对其中本质和规律的理解。
通过不断地观察、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逐渐深入地认识世界,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然而,仅仅对世界的认识还不足以真正改变世界。
改造世界需要我们将对世界的认识付诸于行动,通过实践来改变现实的现状。
无论是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还是个人的成长,都依赖于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
只有将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我们才能真正改变世界,推动社会的进步。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
只有充分认识了世界,我们才能更好地选择改造世界的方向和方法;而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我们又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认识和改造是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
既要注重对世界的深入思考和认知,也要将认识转化为实践,通过行动不断地改变现实。
只有在这种辩证关系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变化,实现个人的价值和世界的进步。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为了告诉读者整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包含的内容。
在本篇文章中,文章结构部分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释和说明。
首先,我们将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主要部分。
整篇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提供一个概述,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主题。
正文部分将包括三个小节,分别探讨认识世界的重要性、改造世界的必要性以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的理解。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探讨对个人的启示与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地与世界互动,不断地认识世界,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世界。
这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这一辩证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要认识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
没有对世界的深刻认识,我们就无法有效地改造世界;而没有对世界的改造,我们就无法不断提高对世界的认识。
正如古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世界;而只有通过对世界的不断认识,我们才能更好地改造世界。
从理论上讲,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
只有充分了解世界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我们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发展策略,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我们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世界的实际情况,才能为改造世界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2. 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我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新的规律,从而促使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检验和发展我们的理论,从而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接近真理。
3.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也在不断地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我们的认识,以适应世界的发展。
我们也需要根据我们的认识,调整我们的行动,以实现对世界的改造。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我们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充分发挥人才的智慧,激发创新的活力,推动世界的不断进步。
二、实践探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生动案例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生动案例。
这里,我们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例,来探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
马原论文: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维度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维度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原课读后感目录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1)从唯物论的角度看 (3)从实践的角度看 (5)从辩证法的角度看首先,自然辩证法能不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全部,即能不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自然观和唯物论的自然观?这个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我认为臼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哲学的一个分支,不能笼统地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
我认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包括自然辩证法和唯物论自然观两部分。
其次,思维辩证法能不能概括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垒部?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包括认识论的唯物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认识论的辩证法(或称思维辩证法,也可称辩证逻辑)。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著作中,都是从唯物论和辩址法两个方酝来全面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
列宁说过,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是同一个东西。
对此绝不能理解为二者完全等同。
我们知道,辩证法包括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认识辩证法),认识论包括认识的唯物论和认识的辩证法(辩证逻辑)。
列宁说的三者同一,是辩证法的同一,是有差别的同一,是指三者都服从同一个辩证法规律。
客观辩证法的规律与主观辩证法的规律,本质上是同一的,形式上是各异的,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是前者的反映。
再次,历史辩证法是否即是历史唯物主义?大家知道,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是有历史辩证法思想的,但能否说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显然不一样说。
恩格斯指出:"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
形式尽管是那么抽象和唯心,他的思想发展却总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紧紧地平行着,而后者按他的本意只是前者的验证。
"黑格尔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辩证过程,但他的历史观却是唯心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不但是辩证的,而且是唯物的。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的核心。
下面将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以及它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辩证法强调矛盾和发展是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
唯物辩证法综合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发展以及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通过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我们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改造世界。
其次,唯物辩证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密不可分的。
认识世界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进行思维和认识的过程,而改造世界是人类根据对世界的认识来进行实践和干预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和实践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只有通过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并取得更好的改造世界的效果。
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实践是检验和验证认识的标准。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在与客观事物的接触中,逐渐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同时,实践也是人们积极改造世界的手段。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将理论转化为行动,并不断改变世界。
最后,唯物辩证法的运用贯穿于各个领域。
在自然科学领域,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提倡从整体和矛盾的角度去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
在社会科学领域,唯物辩证法注重社会矛盾的分析和解决,以及对社会实践和社会变革的指导。
此外,唯物辩证法在思维和方法上也能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思考和行动。
总之,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通过运用唯物辩证法,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指导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实践、矛盾和发展,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关键是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完善。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引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唯物辩证法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关于世界认识与改造的方法论,它强调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过程,以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实践。
本文将对唯物辩证法对世界认识与改造的方法论进行探讨。
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基本要素,意识只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推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由物质生产方式的演变驱动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变革是历史的基本规律。
二、唯物辩证法对世界认识的方法唯物辩证法提出了一系列用于认识世界的方法。
首先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对世界进行真正的了解和把握。
其次是观察和实验,唯有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实验,才能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此外,唯物辩证法还强调了全面性和具体性。
全面性指对事物进行全面、多角度的分析研究,避免片面性和夸大某一方面;具体性指对事物进行具体的研究,把握事物的特殊性和个别性。
三、唯物辩证法对世界改造的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类对世界的改造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
唯物辩证法强调了实践的直接性和能动性。
实践的直接性指人们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变和影响客观世界;实践的能动性指个体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创造和改造世界。
此外,唯物辩证法还强调了实践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实践的科学性指实践活动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把握事物的规律,更好地改造世界;实践的系统性指实践活动必须具备系统性和整体性,考虑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四、唯物辩证法的应用实例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科学研究中,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推动科学的发展。
在社会实践中,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可以指导人们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和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
在个人成长中,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可以引导个体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身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通过实践改造和提高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维度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原课读后感目录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1)从唯物论的角度看 (3)从实践的角度看 (5)从辩证法的角度看首先,自然辩证法能不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全部,即能不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自然观和唯物论的自然观?这个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我认为臼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哲学的一个分支,不能笼统地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
我认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包括自然辩证法和唯物论自然观两部分。
其次,思维辩证法能不能概括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垒部?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包括认识论的唯物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认识论的辩证法(或称思维辩证法,也可称辩证逻辑)。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著作中,都是从唯物论和辩址法两个方酝来全面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
列宁说过,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是同一个东西。
对此绝不能理解为二者完全等同。
我们知道,辩证法包括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认识辩证法),认识论包括认识的唯物论和认识的辩证法(辩证逻辑)。
列宁说的三者同一,是辩证法的同一,是有差别的同一,是指三者都服从同一个辩证法规律。
客观辩证法的规律与主观辩证法的规律,本质上是同一的,形式上是各异的,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是前者的反映。
再次,历史辩证法是否即是历史唯物主义?大家知道,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是有历史辩证法思想的,但能否说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显然不一样说。
恩格斯指出:"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
形式尽管是那么抽象和唯心,他的思想发展却总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紧紧地平行着,而后者按他的本意只是前者的验证。
"黑格尔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辩证过程,但他的历史观却是唯心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不但是辩证的,而且是唯物的。
所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应当包括两部分--历史的唯物论和历史的辩证法。
因此,不能说历史辩证法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但是,反过来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历史辩证法。
恩格斯指出:"如果我在英文中也像在其他许多文字中一样,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阋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以及这些阶级彼此之问的斗争,那末,即使英国的体面人物也不致于感到太震惊吧。
"由此可见,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分为自然辩证法、思维辩证法、历史辩证法三个分支,是不恰当的。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就是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这个体系由两大块有机组成,第一大块是辩证的唯物论,第二大块是唯物的辩证法。
每个大部分又分为兰个小部分。
辩证的唯物论部分分为唯物主义自然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认以沦;唯物的辩汪法分为自然辩证法、历史辩址法、思维辩证法。
这六个小部分按对象也可合成三个分支,这就是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自然辩证法给合起来,叫做辩让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把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历史辩证法结合起来,叫做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把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认识的辩证法结合起来,叫做辩证唯物主义认识沦。
所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按它的特点可以分为两大块,按它研究的对象也可以分成王个分支。
这样分法,是根据马兜思主义哲学的特点、研究对象来分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列+象就是研究客观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出来的一般规律、原则,应该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鄙起作刚,鄙适应。
哲学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它一产生就是一种比较完整的吐界观,这就是说,它给人们提出了对周围世界的总的看法,归结起来要回答两大类问题:一大类问题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本顷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世界各种具体现象的本原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月一类大问题就是世界怎么样?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充满矛盾的还是没有矛盾的?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辩证法和形学的纷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各派哲学家对这两大类问题都作了不同回答。
有的比较正确,有的完令错误,有的在这个问题二回答比较正确,在另一个问题上回答又是错误的。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才科学地、全面地回答了二面两大类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唯物主义,科学地回答了第一大类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回答了第二大类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唯物论既同唯心论是根本对立的,而且也不同于古代的朴素唯物论,又不同于近代的形而学唯物论,而是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是辩证的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既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同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也是根本对立的,它是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是唯物的辩证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同辩证法是不可分的。
把辩证法运用于唯物主义,就能改造旧唯物主义,使它具有现代的科学的形式;同样,用唯物主义来改造辩证法,就能创造最高级的、唯一科学的辩证法形式--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根据上述理由,所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哲学体系可分为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两大块。
当然,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理解为这两大块的机械结合或"焊接",这两大块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贯穿在他们的学说的各个组成部分中,由统一的严谨的世界观把它们联结在一起。
把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哲学用在研究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三大领域,都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根据这个理由,所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两大块又分为六个小部分、三个分支。
马克思的哲学之所以具有内在的严整性、完备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彻底性,是因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都采用统一的方法、统一的世界观。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叫做辩证唯物主义,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性、科学性、彻底性。
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辩证唯物论哲学的第一大块是辩证的唯物论。
辩证的睢物论是完备的、彻底的唯物论,它是唯物论发展的最高形式。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哲学,具有不彻底性、不完备性和片面性的缺点。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哲学的不彻底性、不完备性,表现在不能把唯物主义哲学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只是半截子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以前唯物主义哲学的片面性缺点主要表现为机械的、形而上学性。
因此旧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也不可能是彻底的唯物论。
旧唯物主义虽然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但它把自然界看成是停滞不变的事物的总和,因此它也就不可能完满地科学地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问的合乎规律的联系和转化、意识的产生、以及其他许多对科学的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承认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但它是机械的直观反映论。
旧唯物沦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辩证法,因此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唯物论是彻底的、完备的、科学的唯物论,它包括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这三者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把任何一部分抽掉,都会有损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体系的完整性。
试想,如果把唯物主义历史观抽出来,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唯物论,而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完备性、彻底性根本之点,就在于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列宁指出:"马克思认识到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不完备性和片面性,因此确信必须'使关于社会的科学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
既然唯物主义总是用存在解释意识而不是相反,那末要把唯物主义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就要用社会存在来解释社会意识。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序言中,把运用于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史的唯物主义的挂本原理,作了概括的科学的说明。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唯物主义观点观察世界和人类,看出自然界中一切现象都有物质原因作基础,同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南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没有对于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准确理解,就不可能有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
作为哲学世界观的唯物主义,在没有被推广来认识人类社会之前它还是不完整的,还不能对整个世界作出统一的解释。
马克思翮恩格斯解决了这个任务,从而创立了完整的唯物主义学说。
由些可览,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第一次创立T 一种既包括自然界,电包括社会生活的完整的、今蕊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彻底性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在认识论中坚持实践第一。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物质第一和实践第一,两者也是有内在联系的。
疑有彻底坚持物质第一,才能坚持实践第一。
我们讲的实践,不是主观的观念活动,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的物质活动。
离开唯物主义物质第一这个观点来淡实践,就不是玛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丽是实用主义的实践观。
同样,只有坚持实践第一,才能坚持彻底的唯物沦。
旧唯物论者就是汹为不懂得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中的酋要的基本的观点,跚此他们的唯物主义不可能彻底,他们的认识论也不可能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正是因为不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丑口认汲对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依赣关系,因此不能了解人的社会性,不能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
马觅思主义哲学第二大块就是唯物的辩证法,它也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思维辩证法。
这是一部论战性的著作,它仍然在许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著作明确规定,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两条基本的认识路线;并且给哲学范畴“物质”下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考察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在经验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著作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3个重要结论:①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②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没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只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③在认识论上应该辩证地思考,即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识到比较完全的比较确切的知识。
著作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论,论证了真理的客观性,论证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论证了生活、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
在所有这些问题上,著作都既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又贯彻了认识论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