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球的反弹高度》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球的反弹高度》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球的反弹高度》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球的反弹高度》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和地面状况等因素的关系。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现象有好奇心,愿意进行探究。

但是,对于数据分析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和地面状况等因素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探究精神,提高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和地面状况等因素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进行数据的收集、记录和分析,理解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于球的反弹高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和地面状况等因素的关系。

3.数据分析:学生分组进行数据的收集、记录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意义。

4.总结结论: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得出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和地面状况等因素的关系的结论。

《反弹高度》教学反思

《反弹高度》教学反思

《反弹高度》教学反思这些年每次讲课,都会尝试着去选一节原来没有讲过的课型,也算是尝试了不少,但像这样的综合实践课,自己的确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既然是要准备一节课,都要付出时间和精力,那就要让自己有更大的收获不是吗?告诉师傅我要讲这节课时,师傅问我,有这节课吗,我怎么不知道?告诉组长我要讲这节课时,组长笑了,这节课咋上,咱们要一起学习。

哈哈,对于自己的迷之自信,我也是醉了。

但还是要感谢各位帮我备课的老师,不嫌我笨,一步步的指点我!后期的准备,把我折腾的不轻,真是“自己选的课,哭着也要上下去的感觉”周三上课,直到周一晚上七点半,敖主任、王老师、詹老师在给我说课时,还提出了我们现在换课是否还来得及的想法。

真的太不顺利了,正式讲课前,试讲没有成功过一次,周二晚上九点还在改教案和课件,还没有去讲课教室试过板书,自己的情绪也是低落到谷底了。

临上班前给老薛交代的遗言是:中午你就别给我打电话了,讲完课我就要找个没人的教室哭去了。

这几年一直关系要好的同事也说我“从没见你在讲课前情绪这么低落过。

”整个过程,真的太难了。

因为课程很发散,我根本不知道我们班孩子会说什么,答什么,既害怕他们说不出来,又害怕他们语出惊人。

但自己真的是个傻大胆,反正年轻,不怕丢人,不管上课前再怎么心里没底,再怎么紧张,只要走进那个教室,看到孩子们的笑脸,一开始讲课,我是从来不知道紧张为何物的,傻乐呗,哈哈~可能正是因为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吧,更轻松,反倒没了压力,整节课更自如,在和同学们对话交流时,多了几分平时上课的自然随意。

所以自己的感觉是:孩子们配合的很好,我需要讲的东西都出来了。

讲完后,听到大家的反馈,才知道这节课展示的不错,我想这都要归功于我们班孩子的表现,也终于明白了周老师最初的迷之自信是哪里来的,不就是因为我有一群棒棒的孩子吗!这两天一直在反复思考这节课,自我认为有几个精彩的地方,非常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反思。

课堂片段一: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后进行汇报总结时,A:我们组准备安排两个人来观察球的反弹高度。

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反思

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反思

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反思在教授“球的反弹高度”这一课程时,我可是经历了一番有趣又充满挑战的教学之旅。

回想起整个教学过程,真是有不少值得反思和总结的地方。

一开始,我满心欢喜地准备了各种道具,想着让孩子们能亲身体验球的反弹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奥秘。

我带了篮球、足球、排球,还有几个不同材质的小球,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带着宝藏的魔法师,准备给孩子们开启一场神奇的科学之旅。

课堂上,我先让孩子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测:“你们觉得这些球从同样的高度落下,反弹的高度会一样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说一样,有的说不一样,那场面,简直比菜市场还热闹。

我笑着看着他们,心里想着,这就是孩子们的好奇心呀。

然后,我们就开始了实验。

我把孩子们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球进行测试。

孩子们兴奋极了,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

可是,问题来了,有的小组测量不准确,有的小组记录不规范,还有的小组因为争论谁来扔球差点吵起来。

我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不停地指导和纠正,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陀螺,转个不停。

其中有一个小组特别有意思,他们在测量篮球的反弹高度时,总是测不准。

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他们扔球的力度和方向每次都不一样。

我就亲自示范了一次,告诉他们要尽量保持相同的力度和方向。

看着他们恍然大悟的表情,我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经过一番努力,孩子们终于得到了各自的数据。

接下来就是分析数据的时候了。

这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有些孩子不懂得如何分析数据,不知道怎么从数据中得出结论。

我引导他们观察数据的差异,比较不同球的反弹高度,然后思考可能的原因。

慢慢地,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在总结环节,我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发现篮球的反弹高度比足球高。

”有的孩子说:“我觉得球的材质会影响反弹高度。

”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因为思考而变得认真的小脸,我知道,这堂课他们是真的有收获。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实验课不能只注重实验的过程,还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反思

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反思

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有关球的反弹高度的教学反思:
1. 观察学生:在进行球的反弹高度的教学时,我观察了学生们的反应。

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而有些学生则不太理解。

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我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2. 图像和比喻:在教授球的反弹高度时,我使用了很多图像和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我使用了球在空中反弹的图像,以及球反弹后落回原处的图像,这些图像和比喻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3. 解释清晰:在教授球的反弹高度时,我尽可能清晰地解释这个问题。

我解释了球反弹的高度与它被抛掷的位置和速度有关,同时也与球的材质和形状有关。

我使用了一些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4. 练习和测试:为了检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程度,我安排了练习和测试。

在测试中,我使用了不同的情境来测试学生的理解程度,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掌握情况。

5. 总结和回顾:在进行球的反弹高度的教学后,我花了一些时间总结和回顾我的教学过程。

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例如我没有在讲解前进行足够的热身,或者我没有在测试中及时检查学生的回答。

通过总结和回顾,我能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
进。

球的反弹高度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通过使用图像和比喻、解释清晰、练习和测试、总结和回顾等方法,我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

五下数学教案+实录+反思《球的反弹高度》

五下数学教案+实录+反思《球的反弹高度》

《球的反弹高度》教学案单位:年级:五年级设计者:时间:2010.4《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球的反弹高度》执教时间:2010-5-26执教班级:执教老师:一、情境导入,激趣设疑师:打篮球、打排球、打乒乓球等球类活动都是同学们喜欢的课外活动。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把一个球从一定的高度让它自由落下,它会怎么样?生:它会弹起来。

师:对了。

它反弹的高度有它下落的高度高吗?生:反弹的高度比下落的高度矮一点。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球,试一试。

】师:同学们说得对,的确是这样的。

师:在正常情况下,球的反弹高度和下落高度球是什么关系呢?各种不同的球反弹的情况相同吗?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验一起来研究球的反弹高度【板书课题】师:课前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准备,谁能说一说我们都做了哪些准备?生:我们准备了尺、排球、乒乓球和塑料球。

师:我们准备了活动的器材和工具,还有呢?生:我们在教室的墙上画了三个高度100厘米、150厘米和180厘米。

确定了活动的场地。

生:我们还建立了小组,明确了组员,确定了小组长。

二、明确方法,提出要求师:接下来我们就要准备进行活动了,那到底应该怎么去做呢?让我们来看看课本上是怎么要求我们进行实验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第72页,自己阅读教材说明和示意图。

【学生阅读书上第72-73页】师:通过阅读你知道我们怎样进行实验吗?生:选一块靠墙的平地,在墙上量出一个高度并做上标记。

再选择一个球从这个高度自由落下,在墙上标出球的反弹高度,量出结果并记录下来。

师:你说得很对,接下来老师先来示范一下。

【师一边讲一边演示:现在老师按照书上提供的方法,把一个篮球从事先量好的100厘米高度的墙边垂直下落,下落时球的上沿对齐墙上的100厘米刻度线,球反弹后在墙上看清球的上沿反弹到的高度,迅速作好标记,然后用尺测量出反弹高度,测量时保留整厘米数,记录下测量结果。

出示统计表。

】师:发现一个人操作比较困难,这时怎么办呢?生:小组里分工合作。

球的反弹高度(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五年级下册 苏教版

球的反弹高度(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五年级下册 苏教版

球的反弹高度(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探讨球的反弹高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球的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的关系,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球的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球的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的关系。

2. 通过实验和观察,收集并分析数据。

教具学具准备1. 篮球或足球一个。

2. 卷尺或测量工具。

3. 记录表。

4.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球的反弹高度的概念,并提出问题:“球的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有什么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

2.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卷尺或测量工具测量球的初始高度和反弹高度,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3.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实验数据,讨论球的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4. 总结与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球的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的关系,并进行讲解。

5. 应用与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并互相交流解答过程。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球的反弹高度的理解和应用。

板书设计1. 球的反弹高度2. 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应用与练习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球进行实验,记录球的初始高度和反弹高度,并分析数据。

2. 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理解了球的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的关系,并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观察数据,并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球的反弹高度的知识,还培养了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其他物体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的关系,以及不同材质的球反弹高度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球的反弹高度》【说课稿】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球的反弹高度》【说课稿】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球的反弹高度》(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球的反弹过程;2.掌握计算球的反弹高度方法;3.练习通过公式计算求解问题;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球的反弹高度计算公式;2.学习如何应用公式计算球的反弹高度;3.教师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回忆起平时玩过的弹跳球或其他球类玩具,问学生球反弹的高度会受哪些因素影响?引出今天的课题:《球的反弹高度》。

2. 讲解(1)球的反弹过程教师给出一个实物球体,让学生来回丢掷,观察球体起落与反弹的过程,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出球的反弹过程,即:当球自高处自由落下时,它会因受到重力作用而加速下落,当它碰到地面时,由于地面的弹性,会被弹回上升,经过多次反弹,最后停止下来。

(2)计算球的反弹高度教师通过实物球体向学生演示球的反弹过程,让学生大致了解球的反弹高度与球自由落体下落高度的关系,然后引出本节课的计算公式:$$h_n=h_0 \\cdot b^n$$其中,ℎn是球第n次反弹的高度;ℎ0是球从初始高度落下的高度;b是球的弹性系数,范围在0<b<1之间且有$b\\approx0.7$;n是球的反弹次数。

教师通过黑板上的计算示例,演示用公式计算第n次反弹后的高度。

并介绍使用公式计算可以避免手算错误及快速解决问题的优点。

3. 练习在学生掌握公式计算方法的前提下,教师组织学生练习以下课堂作业:问题1:一个球从4米高处落下,每次反弹高度为原高度的0.7倍,第6次反弹后,球反弹了多高?问题2:一个球从12米高处落下,每次反弹高度为原高度的0.5倍,模拟这个过程直到球不能反弹,球反弹了多少次?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点拨、指导和检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4. 总结和拓展让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总结球的反弹高度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场景。

教师再告诉学生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个公式的场景,比如,制作弹性材料时需要测试弹性系数;复盘选择题或大作文时计算每次得分后的分数等。

《球的反弹高度》反思陈玉婷

《球的反弹高度》反思陈玉婷

《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反思-------课前的准备很重要陈玉婷球的反弹高度”这一实践与综合应用结合分数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各种不同球的反弹高度是否相同。

由于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经历测量、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测量这一过程会比较耗时,而且实验结果会受到测量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如何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我在课前考虑了以下问题。

1、上课地点的选择能保证实验的开展。

2、如何解决活动课时间紧张的问题。

3、如何保证活动中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在课前将每个四人小组的组长集中起来,进行了课前培训,培训内容为(1)如何组织小组成员分工完成实验任务,让大家讨论根据测量任务,大致需怎样分工,每个人负责干什么。

(2)明确在实验测量时,每个环节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进行较准确的测量。

实际教学时,我们将上课地点选在阶梯教室进行,教师并于课前将每个小组将要开展测量的场地进行了划分。

使每个小组既能有足够的平坦场地进行测量,又使每个小组活动地点之间有一定距离,避免互相干扰。

由于每个小组长对将要进行的实验过程和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在组织本小组成员进行测量时,能较好地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放球;有的负责做记号;有的负责测量;而有的负责记录实验数据,进行计算。

大家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

在实验汇报第一环节,各小组汇报的实验数据,同一种球得到的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的数据都比较接近,学生在回答“用同一种球做实验,你发现了什么?”时,能根据实验数据较顺利得到“用同一种球从不同高度下落,反弹高度也不一样,但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致相同,这说明同一种球的弹性是一样的。

”通过实际教学效果,我觉得有些操作性较强的课,如《球的反弹高度》、《画出美丽的图形》、《图形的密铺》等,教师课前对学生的指导,以及课前的一些准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它能使实际教学的时间有保障;使课堂探究更加紧凑和有效;使实验的结论更加准确,从而较顺利地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球的反弹高度》教案及反思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球的反弹高度》教案及反思

《球的反弹高度》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的有关知识的理解。

2.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完成实践活动,增强合作意识。

3.让学生体验活动的愉悦,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

教学准备:篮球、足球、排球各4个,四把米尺。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谈话:体育课上同学们都喜欢玩球,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数学知识来球,有兴趣吗?二、引导探究1.提问:这些球从高处落地后会怎样呢?在正常情况下,球的反弹高度会不会超过下落高度?(板书:反弹高度下落高度)2.教师动作示范,学生观察球下落过程,提问:你想到了什么问题?预设问题: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同一种球的反弹高度一样吗,弹性一样吗?不同球的反弹高度一样吗,弹性一样吗?三、带着问题实验操作1.学习书上示意图,指名说说实验步骤以及注意点。

集体交流并板书:定(下落高度):100厘米、150厘米、180厘米。

落:注意球的上沿与高度标记齐平。

观察,记号,量一量:注意,取整厘米数。

计算并小组讨论。

2.组员分工:落球人员,测量人员,观察人员,记录人员。

3.实验操作。

4.计算。

5.小组讨论。

(提示:把表示两者关系的分数化成小数比比看)小结:同一种球从不同的高度下落,它的反弹高度是不一样的,但表示同一种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致是一样的,也就是弹性是一样的。

四、第二次合作实验1.学生再次合作作实验。

2.计算结果3.讨论4.集体讨论后小结:不同的球从同一个高度下落,其反弹高度一般是不同的,同时表示相应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自然也就不同。

五、你知道吗?1.自主阅读。

2.指名说说引起球的反弹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3.算一算比赛用的篮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六、总结谈谈你这一节课的收获。

七、教学反思不足之处:1、小组合作还是流于形式,效果不够明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有待加强,并使小组合作的形式形成常态化,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探讨中寻找答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球的反弹高度》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球的反弹高度》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五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球的反弹高度 同一种球从不同高度下落,它的反弹高度是不一样的,但表示同一种球的反弹高度与下
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致是一样的,也就是弹性是一样的; 不同的 球从同一高 度下落,其反弹 高度一般也 是不同的 ,同时表 示相应反弹 高度与下落 高度 关系的分数自然也就不同。
不同的球反弹情况相同吗?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了解。 先说说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 ·球的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 ·同一种球的反弹高度一样吗?弹性一样吗? ·不同球的反弹高度一样吗?弹性一样吗? ·同一种球由不同的人来做结果一样吗?
【设计意图:课堂上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而 主体是学生,这样设计,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2. 实践活动探寻,突出学生主体。本节课是一堂数学综合实践活 动课,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从“引导猜想——实践验证 ”都敢于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 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并鼓励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不断探寻球的反弹 高度的规律,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不仅提高了自己与他人 合作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积累了积 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用分数表示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有关的学生也已经具备了观察、测量、提出问题、设计实验 方案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基础。加之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研究 过分数、百分数、平均数等知识,这正是本课学生在对数据进行数 学处理时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有较强的自我发展的意识和挑战的意识,对有挑战性的任务 很感兴趣。学生的问题意识较薄弱,学生缺乏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 的经验,经过引导能够从老师所呈现的自然现象中发现并提出一些 实践问题。

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反思

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反思

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反思第一篇: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反思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反思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反思带着几个不同的球走进教室,学生感到很新鲜,也很兴奋。

因为这样的课很少见到,他们感到不用思考哪些枯燥的数字和概念了。

而且可以走出教室去上课了,所以感觉很兴奋。

教师按耐住学生的兴奋,给他们说清楚上课的内容,上课的地点。

同时给全班学生进行了分组和分工。

宣布了几条纪律。

来到教室外边,学生开始按照课始的要求自己动手实践,并且做好了相关的记录。

大约二十分钟以后回到教室进行汇报交流。

从汇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小组的实验是正确的,汇报实验数据以后,教师让学生思考讨论下面的几个问题。

⑴各种球的三次下落高度相同吗?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相同吗?⑵不同球的每次下落高度相同吗?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相同吗?由于个别小组的实验数据偏差比较大,所以实验结论的得出比较难。

原因可能是那天教室外边的风比较大,或者是球放的高度不精确,或者是反弹高度抓得不准。

不过这样的课虽说有些遗憾,但学生感觉还是觉得蛮开心的。

《球的反弹高度》数学活动课是新教材增加的一个内容,很受学生的欢迎。

然而每次上数学实践活动课都能给我带来别样的感受,学生也感觉轻松愉快——毕竟不要做作业。

课前让学生准备了几个几个乒乓球,我准备了几个实心球,一个足球。

课上开展了两个活动,分两组测量两个弹性不同的篮球的反弹高度,再成立一组测量足球的反弹高度。

每组都有测量员、放球员、观察员和记录员。

其余学生在旁边观看。

我和学生一起决定球的下落高度:100厘米、150厘米和200厘米。

这些高度确定的依据是便于操作便于把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的分数约分。

活动开始后根据现场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控操作程序和方法,第一下落三次把三次的反弹高度中最趋于相同的高度作为记录数据,第二观察员观察反弹高度时,眼睛尽可能地与球顶与刻度在同一平面上。

根据记录员的报出的数据,学生填写书上的表格。

然后把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这个分数全部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通过比较学生发现每个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的比率大致相同,而不同的球的这个比率可能不同。

《反弹高度》 说课稿

《反弹高度》 说课稿

《反弹高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反弹高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反弹高度》是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一内容旨在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

教材首先呈现了篮球、乒乓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接着,教材安排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球的下落高度和反弹高度,并记录数据。

最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这一内容不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而且对于学生后续学习概率统计等知识也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_____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对于数学实验活动也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心。

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处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在数学思维上还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抽象的数学规律的理解和概括还需要更多的直观经验和具体事例的支持。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球的下落与反弹的实验过程,了解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能正确测量球的下落高度和反弹高度,并记录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比较、数据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正确测量球的下落高度和反弹高度,并记录数据。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球的反弹高度》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球的反弹高度》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球的反弹高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球的反弹高度》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地面状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地面状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地面状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地面状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地面状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的过程中,自主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地面状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球的反弹高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地面状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分析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地面状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球的反弹高度》评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球的反弹高度》评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球的反弹高度》评课稿引言《球的反弹高度》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篇教材内容。

本文旨在对该课进行评课,通过细化章节内容、教材特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分析,展示该课的教学优势和改进空间。

一、章节内容概述《球的反弹高度》是数学下册的第三章,主要内容围绕球体的反弹高度展开。

该章节共分为三个小节,包括了球的下落规律、反弹高度分析以及实际问题的研究等内容。

1.球的下落规律:介绍物体下落的基本规律,引出球的反弹问题。

2.反弹高度分析: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并引入数学公式。

3.实际问题的研究:通过实例和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教材特点1.寓教于乐:本章节通过引入球的反弹问题,结合实例和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2.讲解与实践相结合:教材内容以讲解为主,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引导思考:教材通过提出问题和实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教材扩展了知识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分析1.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实验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提高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2.问题导向学习法: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归纳总结法:在学生实践和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并通过学生的总结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优势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15《球的反弹高度》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15《球的反弹高度》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15《球的反弹高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15页的《球的反弹高度》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和归纳,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距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距离之间的关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距离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距离之间的具体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球的反弹高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距离之间的关系。

3.分析归纳: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和归纳球的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距离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实践课《球的反弹高度》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实践课《球的反弹高度》教案

“球的反弹高度”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球的反弹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设计乒乓球、篮球落下时反弹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感知球从高处落地后都会反弹,并从这种自然现象中引发学生思考、探索一些实践问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记录比较数据,能用分数表示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操作实验、收集数据、计算比较等活动,感受用实验方法探究问题结论的过程,体会实验数据的重要性,增强实践和探索问题的能力,积累收集数据、观察比较、探究结论等方面的基本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合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各种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掌握操作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充足气的篮球1个,不充足气的篮球1个,小皮球、弹力球、乒乓球、刻度尺各六个,多媒体教具等。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师:当老师把篮球从一定高度抛下后,它会怎么样?生:这就是球的反弹。

师: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用张老师带来的篮球进行个互动游戏,需要两位同学参加,谁愿意?师:开始之前,请大家听清老师要求:15秒的时间进行拍篮球,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们所拍篮球的反弹有什么不同?师:时间到,篮球的反弹有什么不同?(反弹高度不同)师:两位同学交换篮球再拍15秒。

师:时间到,老师采访一下同学,你对这两个球反弹上来的力量、高度有什么体会?为什么那个球反弹高度不够?师:你也是这样的认为的吗?两位同学请回。

师:现在大家已经发现,球内充气不足会影响球的反弹高度。

(板书:球内充气不足)那大家想过没,一个球的反弹高度还与什么有关?师:老师听到有同学讲,反弹高度会和下落高度有关?(用球演示不用高度下落反弹情况)师:高度越高反弹越高,高度越低反弹越低。

反弹高度实验报告答案

反弹高度实验报告答案

反弹高度实验报告答案篇一:《反弹高度》课后反思《反弹高度》课后反思本学期北师大版的各个版块进行了较大面积的改动,其中六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领域增加了《反弹高度》这一新内容。

第一次备课时,阅读了教材与教参后,我一头雾水,对教学目标、教学意图产、教学流程心里很没底。

看似数学课内容,但却要求学生做相关实验,分析活动任务、设计活动方案、动手实验、交流反思。

看起来本节更像一节科学课。

怎么上好这样的一节数学课呢?几经阅读教材、教参,我对本课有了一点自己浅显的看法:1、敢于放手,让学生充分实践本节课是一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本着“学生主体”的思想,从“引导猜想---实践验证---再次实践验证”都敢于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并且鼓励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不断探寻球反弹高度的规律,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不仅提高了自己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积累了积极的学习情感。

2、充分交流是实践成功的保证。

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我发现学生和一样充满了疑问。

所以在动手实验前,我与学生一步一步地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将方案分析得透彻实在,这为接下来各小组成功分工实验奠定基础。

3、实践活动延伸,让学生畅谈感受。

在总结阶段,老师首先让学生轻松回顾了本节课所参与的实践活动的过程以及收获,“这个知识你是怎么获得的?”注重了对这次实践活动过程的回顾,让学生知道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重在实践,在实践中探寻知识,发现规律。

“你还想知道什么?”指向了学生的未来,让学生知道关于“球”的实践研究活动并非结束,还有许多规律需要我们去探究,我们的实践活动仍需继续。

总之,综合实践应得到老师们的足够重视,教师应舍得花时间在这上面研究、实践。

篇二:关于球的反弹高度的实验小学生论文关于球的反弹高度的实验学校:滁州市定远县实验小学班级:五(5)班姓名:李成蹊指导老师:宋德兰关于球的反弹高度的实验滁州市定远县实验小学五(5)班李成蹊(指导教师宋德兰)星期天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做了一项关于球的反弹高度的实验。

《反弹高度》 说课稿

《反弹高度》 说课稿

《反弹高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反弹高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反弹高度》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内容。

这一内容通过让学生经历对篮球、乒乓球等球类的反弹高度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本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同时,它也是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涉及到测量、数据收集与整理、分数的认识、比例等多个知识点。

二、学情分析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如测量长度、分数的基本运算等。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数据记录的准确性以及对数据的合理分析和处理等。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以确保实验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掌握测量球类反弹高度的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分数、比例等,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球类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收集与处理能力。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测量球类反弹高度的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收集。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球的反弹高度丨苏教版 (2)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球的反弹高度丨苏教版 (2)

球的反弹高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同时使学生了认识到:同一种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其反弹高度是不一样的,而不同的球从同一高度下落,其反弹高度一般是不同的。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难点:实验操作难度较大,易产生误差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出新知1.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包含打篮球、乒乓球、踢足球,有这些球反弹的画面。

提问:从视频中你看到了哪类运动?它们如何运动?学生能够说出是球类运动,并指出在运动过程中会反弹。

谈话:我知道生活中同学们都喜欢玩这些球,我们在玩球的时候,它们在(动作演示提示)反弹(学生说出,教师重复强调)教师出示两个球:一个橡皮球,一个乒乓球。

指名两位同学将球悬在空中,松手,使球下落。

提问:球会如何运动?指出:球在下落后会反弹,而且还会弹起一段高度。

2. 引出问题谈话:刚才我们看到了这些球从高处落下后都会反弹。

同学们请看黑板,好好思考,先不作答。

不同的球反弹情况相同吗?什么情况下反弹得高一些?什么情况下反弹得低一些?3. 揭示课题。

揭题:像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这节课,要来研究解决的问题。

所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去发现球的反弹高度的一些规律。

二、大胆假设提问:思考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不同球的反弹情况会相同吗?指名几位学生回答。

(预设认为不同的学生更多)总结:看来大家都觉得不同的球的反弹情况不同,看来不同的球,反弹高度可能有所不同。

追问:什么情况下反弹得高?什么情况下反弹得低?预设1:求举得高,下落后反弹得高。

预设2:用力砸下去,球反弹得高。

预设3:下落后接触的材料不同,反弹高度也不同。

师总结:通过演示和生活经验,我们发现不同的球,反弹高度有所不同,球的下落高度和下落方式不同,反弹高度也会有所不同,看来这三个是影响球反弹高度的因素。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 《球的反弹高度》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 《球的反弹高度》

《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内容:球的反弹高度。

(教材第78-79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 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同一种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其反弹高度是不一样的,而不同的球从同一高度落下,其反弹高度一般是不同的。

3. 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

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

难点:在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有关知识的理解。

教学准备:篮球、排球、乒乓球、尺子。

一、数学小讲师二、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平时大家都喜欢玩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数学知识来玩球,有兴趣吗?【设计意图: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实践活动更离不开生活,玩球是学生十分喜爱的活动,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喜爱的实践活动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和蕴含的问题性】师: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都是同学们喜爱的运动。

出示自学提示:将篮球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地后会怎样呢?你是怎样理解自由落下和反弹高度的呢?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有什么联系?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答案。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球的反弹高度。

通过刚才的活动先说说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预设:如果把这些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它们的反弹高度会一样吗?如果是同一个球,从不同的高度自由落下,反弹的高度一样吗?把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哪种球反弹得会高一些?球的反弹高度和自由落下高度之间有联系吗?……【设计意图:课堂上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而主体是学生,这样设计,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师:通过整理的问题,请你结合生活中你见到的现象,先思考然后说说你自己有哪些认识?生1: 要解决这四个问题,需要用到下落高度和反弹高度,我们可通过做实验来实际测量一下。

生2: 要解决第1、3两个问题,我们可以把不同的球分别从三个不同的高度下落,来实验就能得出答案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教案
带着几个不同的球走进教室,学生感到很新鲜,也很兴奋。

因为这样的课很少见到,他们感到不用思考哪些枯燥的数字和概念了。

而且可以走出教室去上课了,所以感觉很兴奋。

教师按耐住学生的兴奋,给他们说清楚上课的内容,上课的地点。

同时给全班学生进行了分组和分工。

宣布了几条纪律。

来到教室外边,学生开始按照课始的要求自己动手实践,并且做好了相关的记录。

大约二十分钟以后回到教室进行汇报交流。

从汇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小组的实验是正确的,汇报实验数据以后,教师让学生思考讨论下面的几个问题。

⑴各种球的三次下落高度相同吗?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相同吗?⑵不同球的每次下落高度相同吗?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相同吗?由于个别小组的实验数据偏差比较大,所以实验结论的得出比较难。

原因可能是那天教室外边的风比较大,或者是球放的高度不精确,或者是反弹高度抓得不准。

不过这样的课虽说有些遗憾,但学生感觉还是觉得蛮开心的。

《球的反弹高度》
数学活动课是新教材增加的一个内容,很受学生的欢迎。

然而每次上数学实践活动课都能给我带来别样的感受,学生也感觉轻松愉快&mdash;&mdash;毕竟不要做作业。

课前让学生准备了几个几个乒乓球,我准备了几个实心球,一个足球。

课上开展了两个活动,分两组测量两个弹性不同的篮球的反弹高度,再成立一组测量足球的反弹高度。

每组都有测量员、放球员、观察员和记录员。

其余学生在旁边观看。

我和学生一起决定球的下落高度:100厘米、150厘米和200厘
米。

这些高度确定的依据是便于操作便于把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的分数约分。

活动开始后根据现场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控操作程序和方法,第一下落三次把三次的反弹高度中最趋于相同的高度作为记录数据,第二观察员观察反弹高度时,眼睛尽可能地与球顶与刻度在同一平面上。

根据记录员的报出的数据,学生填写书上的表格。

然后把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这个分数全部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通过比较学生发现每个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的比率大致相同,而不同的球的这个比率可能不同。

最后让学生自由读“你知道吗?”了解球弹性不同的原因,算算标准篮球的弹性在小数几与几之间。

点题:仔细找找,原来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知识,没有数学,人类几乎无法生活。

新教材安排实践活动课,是一个很有特色和很有深意的举措,对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颇有帮助。

早晨出了一个乌龙事件。

我让学生去体育器材室借21个球。

跟学生计算了一下,至少要去多少个同学。

算得很快,11人,一人搬两个。

于是班干部点了11人出发了。

去了好长时间,末了11人抬了一个大器材箱进来,架式不知道有多大,21个球都装在里面了。

哎!真是的,还是他们有招,只要去2人就够了。

看起来,我的思路也有些僵化了。

五年级数学教案
首先我出示了一张表格,就是要求学生观察记录表。

在初读题时,学生当然会感到无所适从。

我问学生:那么要怎样才能明白。

就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你做一遍给我们看。

我说:其实不用我做。

书本上有图告诉你们怎么办。

学生就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看书本第72页的图。

这一看就全明白了。

接下去我问:要做这个实验,你们觉得难度在哪里?学生们想了一下,说:在于反弹高度的测量,因为球的速度太快,稍纵即逝,我们要紧紧地盯着。

接下去,我问:这个实验,我们采用小组分工的合作来完成,你们觉得需要哪些人员呢?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得出:
实验员:1人。

测量员:2人。

观察员:2人。

记录员:1人。

(我们班6人为一组)
小组做好分工之后,同学们就开始行动起来。

整个过程热烈、迅速、井然有序。

交流汇报后,我还特意点了一句:你觉得今天的这个实践活动如果让我独立完成能行吗?很多同学在思考,我知道他们是在头脑中过滤一下程序。

然后就有同学说:“我不行,虽然我可以测量,可以记录,也可以实验,但是球的反弹高度我恐怕是只能凭大概的。


下课后,我派三个同学把借来的球给还掉,自己收拾一下东西。

我听到这三个同学在商量:我们两个抬器材箱,你去问施老师拿钥匙。

这些家伙,这分工还学得真快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