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合集下载

我国民事法律制度

我国民事法律制度
请问:法院能否支持李某父母的全部诉讼请求?
二 民事主体
民事主体: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 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民法主体的种类
自然人
法法 人人
其他组织
自 然人民事主体
自然人: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 主体资格的人。
自然人成为民事主体的条件
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民法概述

民事主体

民事 法律 行为

民事权利

民事责任

诉讼时效
案例
1993年12月25日晚,王某要骑自行车与女朋友约会,同伴林某和 吉某提前躲在王某必经的一个急转弯处上想和他开个玩笑。王某途经此 处时二人突然大喝一声:“拿命来!”,王某吓得连人带车跌下3米多 深的路沟,头部刚好撞在一块石头上,当即昏迷过去,林吉二人吓得慌忙 逃走。王某伤势严重导致下肢瘫痪,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当时公安机 关虽然经过缜密侦察,但一直没有找到肇事者。今年2月初,在县城工作 的林某回家探亲,醉酒后来到王某家,说出20年前他和吉某跟王某开玩 笑的经过,并给王某留下了2000元钱。后来王某找到吉某要求赔偿,吉 某拒绝。
显失公平的 基于重大误解的
案例
小王十一期间去华山旅行,正欣赏大自然赐给 人类的美景的时候,发现一年轻女子在悬崖边踱来 踱去,小王对这名女子的可疑行为加以关注。原来 此女是因感情失落意欲轻生,正当她准备跳崖的关 键时刻,小王一把将其抓住,女子为了挣脱,对小 王又抓又挠,造成小王双手和手臂多处受伤,手表 也掉在山下。小王在医务所处理伤口花费医疗费80 元钱。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法律,它规定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

下面我将就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进行阐述。

一、宪法地位民事诉讼法具有宪法地位,即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而民事诉讼法则是具体实施这一原则的具体方式和程序。

因此,民事诉讼法产生的一切规定都要以宪法为基础,并服从宪法的规定。

二、原则性制度民事诉讼法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基本原则包括公正、平等、合理、便捷、廉洁、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法权利等。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当事人在诉讼中能够公平地享受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诉讼主体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诉讼的主体,主要包括原告、被告和诉讼代理人。

原告是提起诉讼的当事人,被告是被诉讼的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是代表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四、诉讼程序民事诉讼法对诉讼的程序作了详细的规定,包括诉前调解、立案、传票送达、举证、开庭审理、裁决和上诉等。

这些程序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案件能够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五、证据规定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形式、提供、质证和采信等方面作了规定。

它明确了证据的种类和证据的力量,保证当事人能够提供充分、确凿、合法的证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六、执行制度民事诉讼法对诉讼程序的执行作了规定,包括财产保全、强制执行和拍卖等。

执行制度的规定是为了确保判决的有效执行,保证当事人能够及时获得他们应有的赔偿或其他法律效果。

七、救济方式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的救济方式,主要包括临时救济措施、行政赔偿、国家赔偿和其他救济措施。

这些救济方式的规定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其能够获得应有的赔偿或其他法律效果。

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其基本制度的实施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遵守民事诉讼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同样尊重他人的权益,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民法的基本制度

民法的基本制度

13
共有的种类
共同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基于共同关系, 共同共有 平等享有对同一物的所有权。 按份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财产按照各 按份共有 自的份额享有所有权并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14
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
1、概念 动产由合法占有人基于无权处分而转让 给善意第三人,第三人取得动产所有权, 而原所有人丧失所有权。
17
代理制度
一、代理的概念
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 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 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18
被代理人
代理权关系 代理基础关系 代理后果 归属关系
代理关系
代理人
代理行为关系
第三人
19
二、代理的种类
(一)委托代理 • 概念 -- 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而产生的代理关系 • 委托代理的产生 -- 被代理人的单方授权行为 -- 口头方式或书面方式
制度
有 权

37
8
• 物权的追及效力
-- 物权人对自己所有的物,不论辗转经过多少 人之手,只要在最后占有人处发现自己的物, 即可予以取回。 -- 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9
四、物权的变动
物权的变动:物权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总称。 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
不动产 公示方法 动产 交付 登记: 登记:不登记不发生 物权的效力
10
15
2、构成要件
(1)标的物是动产 (2)占有人不是动产的所有人 (3)占有人转移财产基于无权处分行为 (4)第三人主观上为善意 (5)第三人为有偿取得 (6)第三人实际占有原物
16
3、效力:阻断物权的追及效力 效力: (1)第三人取得动产所有权 (2)原权利人丧失所有权 (3)无权处分人负责赔偿原权利人的损失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一、引言民事诉讼法是指导我国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其基本制度构成了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对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进行探讨,包括起诉条件、审判主体、证据规则、判决执行等内容,旨在深入理解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关键要素。

二、起诉条件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的起诉条件,包括诉讼主体的资格、法定诉讼条件的满足以及诉讼请求的具体要求等。

诉讼主体的资格是指具备诉讼权利和诉讼行为能力的主体,如合法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

法定诉讼条件的满足是指诉讼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例如诉讼时效、和解调解等。

此外,诉讼请求的具体要求包括明确的诉讼标的、诉讼请求的具体内容和法律依据等。

三、审判主体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中的审判主体,包括人民法院、法官和人民陪审员等。

人民法院是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组织机构,由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组成。

法官是负责审理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和职业操守。

人民陪审员是参与审判活动的社会公民代表,他们参与审判,体现了民主、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四、证据规则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案件中的证据规则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确保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证明效力。

证据规则主要包括获取证据的合法性、提供证据的方式、认证证据的程序和证据的审查等。

合法获取证据是指采取合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可以作为诉讼的依据。

提供证据的方式主要包括口述陈述、书面材料和鉴定、勘验等不同形式。

证据的认证程序包括举证、质证、辩论和定证等环节。

同时,法院在对证据进行审查时应当充分听取双方的意见,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五、判决执行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判决和裁定的执行程序,确保民事案件的判决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执行。

判决执行程序主要包括财产保全、执行申请、强制执行等环节。

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程序中为保证被执行人的财产不丧失执行价值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执行申请是指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判决或裁定的行为。

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法律行为的分类

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法律行为的分类

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法律行为的分类2019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经济法(注会)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知识点:法律行为的分类● 定义:1.单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2.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3.要式的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为4.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详细描述:1.单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1)单方法律行为是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如委托代理的撤销、债务的免除、无权代理的追认等。

(2)多方法律行为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如合同行为。

2.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1)有偿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互为给付一定代价的法律行为。

如购物行为。

(2)无偿法律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承担给付一定代价的义务,而他方当事人不承担相应给付义务的法律行为。

如赠与行为。

3.要式的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为(1)要式的法律行为是指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或者履行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

如票据行为。

(2)不要式的法律行为是指法律不要求采取一定形式,当事人自由选择一种形式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4.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1)主法律行为是指不需要有其他法律行为的存在就可以独立成立的法律行为。

如订立买卖合同。

(2)从法律行为是指从属于其他法律行为而存在的法律行为。

如订立担保合同。

从法律行为的效力依附于主法律行为,主法律行为不成立,从法律行为则不能成立;主法律行为无效,则从法律行为亦当然不能生效。

但是,主法律行为履行完毕,并不必然导致从法律行为效力的丧失。

例题:1.裁定与判决的区别是()。

A.裁定可以口头,可以书面;判决只能书面B.判决可以针对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裁定只能针对程序问题C.所有的裁定都不能上诉D.—个案件一个裁定,一个判决正确答案:A解析:选项B,判决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是解决诉讼中的程序事项。

选项C,除不予受理、对管辖权的异议、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以上诉外,其他的裁定一律不能上诉。

民事基本制度

民事基本制度

民事基本制度民事基本制度是指民事法律中一系列的基本规则和制度,用于保护个人的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

其中包括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责任等几个方面。

首先,民事主体是指具有诉讼行为能力和诉讼权利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自然人指的是具有生命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的个体,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由、平等等权利;法人是指经国家认可并依法成立的具有独立存在和民事权利能力的组织,如企业、机关等;其他组织包括事务所、社团等。

这些民事主体在法律上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可以通过民事法律行为来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依法通过意思表示或者其他形式发生的一种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主要包括合同、侵权行为等。

合同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或者其他形式达成的协议,双方在约定的权利和义务下进行行为。

侵权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对他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侵害。

民事法律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平等、自由的原则,它不仅有利于保护个人的权益,还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对其违反民事法律行为引起的权益侵害承担的法律后果。

主要包括民事赔偿责任和违约责任。

民事赔偿责任是指当一方的民事法律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时,应当对受害人给予相应的赔偿。

违约责任是指当一方违反了合同约定的义务时,应当对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民事责任既是救济权益的一种方式,也是对一方违法行为的一种惩罚方式,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总之,民事基本制度是保护和维护个人权益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制度体系。

通过明确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规范民事法律行为以及追究民事责任,民事基本制度为个人和社会提供了法律保护和救济的机制,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一)近2年题型题量分析表2013年2014年卷12014年卷2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单项选择题333322多项选择题1 1.5----案例分析题------合计4 4.53322本章考情分析在最近2年考试中,本章的平均分值为3分。

本章包含3个核心考点:民事行为效力、代理和诉讼时效;对“民事行为效力”、“代理”两个考点的复习宜结合第4章相关考点进行;而“诉讼时效”的有关内容在第6章和第8章中将有进一步的应用。

2015年本章教材新增“代理权滥用的法律后果”;其他考点没有实质性变化。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考点1:民事法律行为(P15)1.概念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的合法行为。

(1)以意思表示为要素①意思表示的表示方式一般采用明示方式,但在特定情况下,默示也可以成立意思表示;②意思表示可以分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如遗嘱行为、抛弃动产行为)和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又可以分为对话的意思表示和非对话的意思表示(订立合同过程中的要约和承诺、债务免除、授予代理权、合同解除)。

③如果意思表示由表意人通过传达人传达的,则由于传达人没有转达或者推迟转达意思表示的风险,由表意人承担。

(2)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为目的【解释1】在宴会上致贺辞,并不设立、变更或终止任何权利义务,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解释2】事实行为亦会产生法律后果,但该法律后果系由法律直接规定,而非当事人自己主张。

(3)合法行为【解释】只有合法行为才可能称为民事法律行为;注意与“民事行为”相区分:民事行为除民事法律行为外,还包括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及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

2.分类(1)单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①单方法律行为是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该法律行为仅有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无需他方的同意即可发生法律效力,如委托代理的撤销、债务的免除、无权代理的追认等。

民事法律制度

民事法律制度

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是指一国或地区内规定民间关系的所有法律规章、规则和法律体系。

在各国的法律体系中,民事法律制度属于非刑事法律,负责调节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规定了公民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民事法律制度影响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内容广泛,具有深远的影响。

下文将探讨民事法律制度的含义、构成要素、作用和问题。

含义民事法律制度是政府利用法律手段规范与调节公民之间平等合法关系的总体规范体系。

简单来说,民事法律制度规定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基础框架和行为规则,保障公民的合法利益和权利。

在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包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等多部法律法规。

构成要素民事法律制度依据公共道德准则、行业习惯和通常做法构成。

一般来说,民事法律制度由以下方面构成:•基本规则——包括民事主体权利与义务、民事行为的成立与效力、民事行为法律关系的产生、民事权利的取得和保护等;•民事权利——指公民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权益,如财产权、人身权等;•民事责任——指公民在民事活动中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侵权责任、违约责任等;•民事诉讼——指公民在民事活动中,通过司法程序保护自己的民事权益。

作用民事法律制度的作用在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调节民间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具体来说,民事法律制度通过以下方面发挥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民事法律制度保障公民的平等权利,防止任何人侵犯他人权益;•保护个人合法权益——民事法律制度规定公民民事权利和权利,保障公民在民事活动中所享有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提高诚信意识——民事法律制度要求公民诚实守信,保持良好的社会风尚;•加强社会安定——民事法律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调节民间关系,避免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和谐。

问题尽管民事法律制度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安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自身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民事基本制度

民事基本制度

民事基本制度民事基本制度1. 引言民事基本制度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

它以民法为主要依据,规定了民事主体、民事行为、民事责任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

本文将对民事基本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增进对民事法律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2. 民事主体民事主体是指具备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和法人。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年满18周岁。

而法人则是指依法设立,享有法人权利和承担法人责任的组织。

民事主体具备一系列的权利和义务,例如享有财产权利、人身权利,以及履行合同、赔偿损害等法律责任。

3. 民事行为民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意思表示或行动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行为。

常见的民事行为包括买卖、租赁、借款、捐赠等。

在进行民事行为时,要满足法律规定的要件和条件,如合法目的、真实意思表示、法定形式等。

对于违反法律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行为,一般是无效的。

4. 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因侵害他人民事权益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侵权行为包括侵害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等。

当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赔偿。

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对于民事侵权行为和责任的规定非常详细和完善,明确了赔偿的原则、范围和方式。

例如,对于损害赔偿,采取了全责制、无过错责任等原则。

5. 民事证据民事证据是指证明民事主体权利和行为存在或不存在的证据。

在民事诉讼中,证据的举证和认定是非常重要的程序环节。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分为物证、书证、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多种形式。

当事人在争议案件中应当积极搜集、保全和出示证据,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 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依法通过司法机关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

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包括一审、二审和再审三个阶段,由人民法院负责审理和判决。

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要遵守法庭礼仪,提出合理争辩和反驳意见,协助法院查明案件事实。

经济法-第2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经济法-第2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二)撤消权 特征 形成权、撤销权人单方意思表示
行使条 件
法定的撤销权 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 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 由之日起三个月内行使撤销权
时间
该1年的时间属于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14
四、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三)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与无效民事行为的区别 无效行为 可变更、可撤销行为
【答案】C
7
三、无效民事行为的特征和种类
(一)无效民事行为的特征 自然无效 自行为开始就无法律效力; 无效民事行为,无需任何人主张,也不待法院 或仲裁机构宣告即无效; 绝对不发生法律效力,也不能通过当事人的行 为进行补正;
当然无效
绝对无效
8
三、无效民事行为的特征和种类
(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赠与、奖励、获得报酬等纯获益的行为——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 有效 实施的民事行为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实施某些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细小的日常生活方 面的法律行为——有效 (1)与年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有效。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 (2)与年龄、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民事活动:①合同行为,效力待定。 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 ②如果实施单方法律行为,无效。如《继承法》第22条:限制行为能力行 为 为人订立的遗嘱无效。 3.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 (一方故意编造虚假情况 或者隐瞒真实情况,使对 方陷于错误而为违背自己 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1)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 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民法总则》第148条) ( 2)欺诈方式签订的合同——损害了国家利益,合同行为无效(《合同 法》52条)
A. 不能通过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补正

民法的基本制度

民法的基本制度

民法的基本制度引言民法是国家基本法律制度之一,它是调整和规范人民社会生活中民事关系的法律体系。

民法的基本制度是指在民事关系中,所涉及到的基本原则、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则等。

民法的基本制度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于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民事主体、权利义务、法律行为、成立、效力和保护等方面探讨民法的基本制度。

一、民事主体的基本制度民事主体是指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在民法的基本制度中,民事主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民事主体具有平等地位,享有平等权益。

国家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民商事活动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二、权利义务的基本制度权利义务是民事关系中的核心概念,它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民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益和履行的义务。

民法的基本制度明确规定了权利的行使方式和范围,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同时,民法也规定了相应的义务,强调了各方在民事关系中应履行的责任。

权利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在权责平衡的前提下,民事关系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法律行为的基本制度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意思表示或其他方式,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的行为。

民法的基本制度规定了法律行为的建立、效力、变更和终止等基本原则和规则。

法律行为具有自愿性、合法性和诚实信用原则。

民法明确规定了虚假和误导等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强调了各方在法律行为中应保持诚实信用的原则。

四、成立、效力和保护的基本制度民法的基本制度规定了法律关系的成立、效力和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法律关系在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的情况下得以成立,一旦成立,就产生法律效力。

民法明确规定了法律关系的终止和变更的方式和程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同时,民法也规定了保护机制,确保法律关系的正当性和公正性。

结论民法的基本制度是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民事法律制度

民事法律制度

民事法律制度一、概述民事法律制度是指规范民事关系,保障公民个人权益和财产权益的法律体系。

它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法律体系之一,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1. 平等自愿原则根据平等自愿原则,当事人在进行民事交易时,双方权利义务平等,并基于自愿原则达成协议。

这一原则保障了公民的自由和民主权利。

2. 合法原则合法原则要求当事人履行民事义务的行为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合法原则是保证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关键。

3. 保护权益原则保护权益原则是民事法律制度的核心原则之一。

它要求法律应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和财产安全。

4. 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交往中应保持诚实守信的态度,不得以谎言、欺诈等不正当手段破坏交易秩序。

这一原则是维护社会信誉和交易安全的重要保证。

三、民事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1. 合同法合同法是民事法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当事人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合同法保障了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2. 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是维护公民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的重要法律。

侵权责任法规定了侵权行为的构成和赔偿责任,并通过赔偿机制保障了受害人的权益。

3. 离婚法离婚法是民事法律制度中保护婚姻自由和维护家庭稳定的法律。

它规定了离婚的条件、程序和权益保障,为婚姻关系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保障。

4. 继承法继承法是保障公民财产权益的法律,它规定了继承人的确定、继承的份额和继承程序,维护了公民的合法继承权益。

5. 劳动法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

它规定了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地位,保护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确保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四、民事法律制度的执行机构1. 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是民事法律制度的执行机构,它负责审理并判决涉及民事纠纷的案件。

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公正和权威。

2. 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是民事法律制度的监督机构,它负责对民事案件的合法性进行监督,保障法律的正确执行。

民法总则确立的民事基本制度

民法总则确立的民事基本制度

民法总则确立的民事基本制度民法总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民法规范,是中国现代民法的主基础,自1987年开始施行至今。

民法总则颁布实施至今,为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里,本人将对民法总则确立的民事基本制度进行阐述,包括人格权、名誉权、财产权等内容,全面掌握我国现代民事法律的核心价值。

一、人格权人格权是指每个人都拥有的绝对权利。

它是由宪法规定的,并受到民法总则的保护。

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自由权等多个方面,是维护人的尊严和自由的基石。

生命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即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生命健康的自由权运用和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状况。

民法总则规定,人的生命权受宪法保护,不得侵犯。

健康权是指每个人拥有保证自己健康的权利。

在现代社会中,健康已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民法总则规定,人的健康权适用与生命权的保护方法相同,以保护人们的健康为主。

肖像权是指每个人拥有自己肖像的所有权。

在现代化、网络化的社会中,人们的肖像权面临着日益增加的挑战。

民法总则规定,人的肖像权属个人的受宪法保护,不得侵犯。

名誉权是指每个人拥有自己的名誉和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的权利。

在享有自由和权利的同时,每个人也应尊重他人的名誉权。

民法总则规定,人的名誉权属个人的受宪法保护,不得侵犯。

荣誉权是指每个人拥有自己荣誉的所有权。

荣誉是人们工作、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关乎个人的尊严、社会地位和生命的幸福。

民法总则规定,人的荣誉权与宪法规定的人格权相互关联,不得侵犯。

隐私权是指每个人拥有自己的隐私的权利。

它是安全感的保障,是自由和尊严的体现,是人格权的必然组成部分。

民法总则规定,人的隐私权属个人的受宪法保护,不得侵犯。

自由权是所有权利的根本,也是人类生存在世界上的主体性表现。

民法总则规定,人的自由权是宪法赋予的权利。

人的人格权受宪法保护,不得侵犯。

二、财产权财产权是指每个人对自己财产拥有的所有权。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是指国家对公民之间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等一系列民事事务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总体制度安排。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则是指在整个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基础性作用的法律制度。

一、民事法律制度的概述民事法律制度是以宪法为基础,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的协调作用,对民事关系进行规范和管理的体系。

它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确保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二、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内容基本民事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人格权制度、物权制度、合同制度、侵权责任制度等。

1. 人格权制度人格权指个人的自由、名誉、尊严等基本权益,是人的个体价值和社会地位的表现。

人格权制度通过确立公民的人身权利,规范公民之间的人身关系,保护人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 物权制度物权制度是调整人们对物的占有、使用和处分等行为的法律制度。

它确立了财产权的概念和内容,规定了财产权的保护范围和限制条件,保障了公民的物质利益。

3. 合同制度合同制度是调整公民之间经济活动的法律制度。

合同是自愿订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规定了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制度通过确定合同的效力、履行义务、违约责任等,维护了交易安全和契约诚信。

4. 侵权责任制度侵权责任制度是指在民事活动中,对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它主要包括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责任形式和赔偿方式等内容,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秩序。

三、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特点基本民事法律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基础性和普遍适用性:基本民事法律制度是整个民事法律体系的基础,适用于所有的民事关系。

它是衔接和联系其他法律制度的纽带。

2. 客体保护和主体自由:基本民事法律制度旨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它通过对民事关系进行规范和管理,确保公民的自由和利益得到保护。

3. 稳定性和前瞻性:基本民事法律制度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法治理论研究的产物,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工程建设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工程建设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工程建设基本民事法律制度工程建设基本民事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法律责任制度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工期延误、安全事故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责任制度来保障各方的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建筑材料或者构件制造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负责人、施工单位负责人和质量技术责任人,对损害赔偿承担连带责任。

二、合同法律制度工程建设中,各方之间通常会签订工程建设合同,以规范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基础,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合同法律制度来规范工程建设合同的签订、履行等事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工程建设合同应当明确承包人、发包人、工程的名称、规模、质量要求、工程报酬、履行期限、承包人责任等条款。

三、施工质量监督制度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是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达标的关键。

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质量监督制度来规范施工质量监督和检查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相关规定,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督,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四、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工程建设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来规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五、索赔和争议解决制度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之间可能会发生争议或者引发索赔等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索赔和争议解决制度来处理这些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当工程建设中出现争议或者索赔情况时,各方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以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基本民事法律制度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广泛,涉及到的内容也非常繁杂,但是建立和健全这套法律制度对于维护工程建设各方的权益,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和质量安全达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民事基本法律制度

民事基本法律制度

民事基本法律制度民事基本法律制度是指在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中,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而确立的一系列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

它是保障公民个人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一、法律适用原则法律适用原则是民事基本法律制度的核心,它是指在民事关系中,通过适用法律来保障公民的权益和义务。

我国的民事法律适用原则主要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和公共利益原则。

平等原则要求法律对所有公民一视同仁,不论其社会地位或身份;自愿原则强调合同必须基于自愿达成,任何强迫或欺骗都是违法的;公平原则要求法律在处理纠纷时均衡权益,追求公正;公共利益原则强调个别权益必须服从大众利益。

二、权利主体和法律地位民事法律制度明确规定了民事关系的权利主体和法律地位。

在我国,公民和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公民权利主要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人格权利等,而法人通常是指企事业单位、组织机构等拥有独立权利的法律主体。

三、合同与民事责任合同是民事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它规定了合同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对于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起到关键作用。

民事责任是指因违反合同或其他行为侵犯他人利益而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

民事责任制度通过规定赔偿、违约金、侵权责任等方式来维护合同双方的权益平衡。

四、民事诉讼和仲裁制度民事诉讼和仲裁制度是民事基本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旨在解决民事纠纷,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将争议提交给法院解决的程序,它通过合法的法律程序和司法裁判,维护和平解决纠纷。

而仲裁则是指当事人通过仲裁委员会等独立机构解决争议,具有高效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五、法律监督和法制宣传教育民事基本法律制度还包括法律监督和法制宣传教育。

法律监督是指通过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等对民事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监督,保障法律的实施。

法制宣传教育是指通过宣传、培训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引言基本民事法律制度是指在国家法律体系中,针对民事关系的一系列法律规定和制度安排的总称。

民事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本文将介绍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

一、民事法律制度的定义和构成要素民事法律制度由几个基本要素组成,包括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权利和法律责任。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民事法律体系。

法律原则是民事法律制度的基石,它是民事法律制度体系中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

法律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由原则、公平原则、保护原则等,它们为民事法律制度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2. 法律规则法律规则是民事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它是对民事关系进行规范和制约的具体规定。

法律规则涉及到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等方面,是保护各方权益的重要依据。

3. 法律权利法律权利是民事法律制度赋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法律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合同权等,它们是民事主体在法律框架下享有的基本权利。

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形式,民事责任主要包括返还、赔偿和补偿等。

二、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财产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多个方面。

1. 财产法财产法是民事法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财产权的行使方式和保护措施。

财产法包括不动产法、动产法和知识产权法等,它们为财产交易、财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2. 合同法合同法是民事法律制度中的核心内容,它规定了合同的签订、生效、履行和解除等各个环节的法律规则。

合同法保护了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社会发展。

3. 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是民事法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对他人人身和财产造成侵害的赔偿责任。

侵权责任法保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强化了侵权行为的追究和补偿。

三、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实施情况我国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实施情况相对完善。

《立法法》第八条所提到的民事基本制度具体指的是哪些民事基本制度包括那些

《立法法》第八条所提到的民事基本制度具体指的是哪些民事基本制度包括那些

《立法法》第八条所提到的民事基本制度具体指的是哪些民事基本制度包括那些《立法法》第八条所提到的民事基本制度具体指的是哪些?第八条是法律保留原则,规定的还是比较具体。

但是第七项“民事基本制度”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也纠结过。

说点个人的理解吧,宪法第8、9、10、13、16条,都是民事基本制度的规定;还有民事主体资格、物权制度、人身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债权制度、侵权责任、婚姻家庭、收养、继承制度。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包括哪些内容民事诉讼中有四项基本制度: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

1.合议制度是指由三人以上审判人员组成审判集体对案件进行审理,合议制是相对于独任制而言的,独任制度是指由一名审判员独立地对案件进行审理;2.回避是指审判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不参加案件审理;3.公开审判制度是指法院审理案件,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的制度;4.两审终审制度是指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即告示终结的制度。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与基本原则是什么?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分为(一)诉讼权利平等原则(二)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三)法院调解原则(四)辩论原则(五)处分原则(六)检察监督原则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分为(一)合议制度(二)回避制度(三)公开审判制度(四)两审终审制度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是什么?(一)合议制度合议制是与独任制相对的审判组织形式。

合议制是由审判员或与陪审员组成的审判集体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

(二)两审终审制度两审终审制度,是指一个民事经济案件经过两个审级法院进行审判后,即宣告终结的制度。

两审终审制是案件的审级制度,即案件在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后,还可以上诉到第二审级的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第二审人民法院的裁判为案件的最终裁判。

两审终审制有两种情况例外:(1)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法院所作的裁判,当事人不能上诉。

(2)人民法院按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所作的判决,当事人不能上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在不同的审级,合议庭的组成具有不同的要求。

民事法律制度

民事法律制度

民事法律制度
民事法律制度是指规范民事关系的法律体系,包括合同法、侵权法、物权法、家庭法等一系列法律规定。

在民事法律制度下,个人和组织之间的非刑事的权益纠纷通过民事程序来解决。

首先,合同法是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的成立、效力、履行、变更和终止等相关事项。

合同是个人和组织之间自愿订立的约定,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旦当事人违约,受损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侵权法也是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侵权行为是指个人或组织违反法律规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

侵权法规定了侵权行为的种类、责任、赔偿等规则,受害者可以通过民事途径来寻求赔偿或其他救济措施。

另外,物权法作为民事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规定了人们对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和义务。

物权法保护了个人和组织的财产权益,并为其提供法律保障。

在物权法下,人们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财产权益,例如对侵占、侵害和损毁财物的行为提起诉讼。

此外,家庭法也是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法规定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如婚姻、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规定。

家庭法的实施保护了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家庭关系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民事法律制度是规范社会成员之间非刑事权益纠纷
的法律体系。

它通过合同法、侵权法、物权法和家庭法等一系列法律规定,保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以及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编民法相关制度——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考点】民事行为能力1.考点知识树2.考情分析与复习提示考查频率:12B单选、13单选、14A单选,分值1分;考查重点:民事行为能力划分及行为效力、与权利能力关系。

3.客观题精讲(2013·单选题)小明今年3岁,智力正常,但先天腿部残疾。

下列关于小明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小明有权利能力,但无行为能力B.小明有权利能力,但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C.小明无权利能力,且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D.小明既无权利能力,也无行为能力『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权利能力是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它反映了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可能性,而有权力能力不一定具有行为能力,根据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本题中,小明3岁,因此属于无行为能力人。

所以选项A正确。

(2014A·单选题)小凡年满10周岁,精神健康,智力正常。

他在学校门口的文具店看中一块橡皮,定价2元,于是用自己的零用钱将其买下。

下列关于小凡购买橡皮行为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小凡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橡皮的行为无效B.小凡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橡皮的行为须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方为有效C.小凡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橡皮的行为有效D.小凡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橡皮的行为须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方为有效『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所以选项C正确。

(2012B·单选题)下列情形中,属于有效法律行为的是()。

A.限制行为能力人甲临终立下遗嘱:“我死后,我的全部财产归大姐。

”B.甲、乙双方约定,若乙将与甲有宿怨的丙殴伤,甲愿付乙酬金5000元C.甲因妻子病重,急需医药费,遂向乙筹款。

乙提出,可按市场价买下甲的祖传清代青花瓷瓶,甲应允D.甲要求乙为其债务提供担保,乙拒绝。

甲向乙出示了自己掌握的乙虚开增值税发票的证据,并以检举相要挟。

乙被迫为甲出具了担保函『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根据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因此选项A为无效民事行为,不选;选项B属于违反法律的民事行为,应为无效,不选;选项C并非乘人之危所为的民事行为,是“按照市场价”购买,并没有严重损害处于危难境地的当事人甲的利益,因此是有效民事法律行为,当选;选项D属于胁迫所为的单方民事行为,应为无效。

【考点】民事法律行为1.考点知识树提示: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2.考情分析与复习提示考查频率:12单选、13单选2题、14A单选、14B多选、15单选;考查重点: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不同效力行为的类型。

3.客观题精讲(2012A·单选题)下列法律行为中,须经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是()。

A.甲免除乙对自己所负的债务B.甲将一枚钻石戒指赠与乙C.甲授权乙以甲的名义购买一套住房D.甲立下遗嘱,将个人所有财产遗赠给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单方法律行为是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多方法律行为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选项A,债务的免除,只要债权人作出意思表示,债务免除即可发生法律效力;选项B是赠与合同,需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选项C,授权行为是单方法律行为,只要被代理人作出授权的表示,授权即可发生效力;选项D,立遗嘱,只要行为人作出意思表示,遗嘱便发生效力。

(2014B·单选题)甲欠乙10万元未还。

乙索债时,甲对乙称:若不免除债务,必以硫酸毁乙容貌。

乙恐惧,遂表示免除其债务。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该债务免除行为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有效B.无效C.可撤销D.效力待定『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债务的免除是单方民事行为,受胁迫而为的单方民事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2014A·单选题)甲向乙兜售毒品时,虽然提供了真实的毒品作为样品,实际交付的却是面粉。

下列关于该民事行为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有效B.无效C.可变更、可撤销D.效力待定『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2014B·多选题)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中,无效的有()。

A.排除因故意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责任B.排除因重大过失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责任C.排除因故意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责任D.排除因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责任『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合同法》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2013·单选题)甲欲低价购买乙收藏的一幅古画,乙不允。

甲声称:若乙不售画,就公布其不雅视频。

乙被迫与甲订立买卖合同。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该合同的效力为()。

A.有效B.无效C.效力待定D.可变更、可撤销『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规定,一方以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未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2015·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亦称“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B.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一经撤销,自始无效C.自撤销事由发生之日起1年内当事人未撤销的,撤销权消灭D.法官审理案件时发现民事行为具有可撤销事由的,可依职权撤销『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A:可撤销民事行为与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是两种不同的民事行为。

选项C:《合同法》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选项D: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撤销,应当由撤销权人申请撤销,法院不主动干预。

【考点】代理1.考点知识树2.考情分析与复习提示考查频率:13单选、15多选、案例;考查重点:狭义无权代理、表见代理、代理权滥用。

3.客观题精讲(2013·单选题)甲为乙公司业务员,负责某小区的订奶业务多年,每月月底在小区摆摊,更新订奶户并收取下月订奶款。

2013年5月29日,甲从乙公司辞职。

5月30日,甲仍照常前往小区摆摊收取订奶款。

订奶户不知内情,照例交款,甲亦如常开出盖有乙公司公章的订奶款收据。

之后甲携款离开,下落不明。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与乙公司无关,应由甲向订奶户承担合同履行义务B.甲的行为构成无权处分,应由乙公司向订奶户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后,再向甲追偿C.甲的行为构成狭义无权代理,应由甲向订奶户承担损害赔偿责任D.甲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应由乙公司向订奶户承担合同履行义务『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无权代理人(甲)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订奶户)相信其有代理权,所以甲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

被代理人应受无权代理人和相对人实施的民事行为的拘束。

(2015·多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有()。

A.代理人甲以被代理人乙的名义将乙的一台塔吊卖给自己B.代理人甲以被代理人乙的名义卖出一台塔吊,该塔吊由甲以丙的名义买入C.代理人甲与买受人丁串通,将被代理人乙的一台塔吊低价卖给丁D.代理人甲在被代理人乙收回代理权后,仍以乙的名义将乙的塔吊卖给戊『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滥用代理权的行为包括:(1)自己代理;(2)双方代理;(3)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

选项A是自己代理,选项B是双方代理,选项C是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的情况。

4.主观题精讲(2015 案例)甲曾任乙装修公司经理,2013年3 月辞职。

5 月8 日,为获得更优折扣,甲使用其留有的盖有乙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乙公司名义与丙公司订立合同,购买总价15万元的地板。

……对于甲离职一事,丙公司并不知情。

问:甲以乙公司名义与丙公司签订的地板买卖合同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甲以乙公司名义与丙公司签订的地板买卖合同有效。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甲虽无代理权,但客现上有使丙公司信其具有代理权的情形,并且丙公司为善意,故构成表见代理,合同有效。

【考点】诉讼时效1.考点知识树2.考情分析与复习提示考查频率:12多选;13单选、多选;14单选、16单选;考查重点:诉讼时效的计算,中止、中断的情形。

3.客观题精讲(2013·单选题)甲、乙订立买卖合同,约定甲于2011年3月1日向乙供货,乙在收到货物后1个月内一次性付清全部价款。

甲依约供货后,乙未付款。

若甲一直未向乙主张权利,则甲对乙的付款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为()。

A.2012年3月1日B.2012年4月1日C.2013年3月1日D.2013年4月1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是2年,该合同的付款时间是2011年4月1日,若乙未付款,甲对乙的付款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从2011年4月1日到2013年4月1日。

(2014 A ·单选题)甲公司于2010年3月1日将一台机器寄存于乙公司。

2010年4月1日,机器因乙公司保管不善受损。

甲公司于2011年3月1日提取机器时发现机器受损,但考虑到两公司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未要求赔偿。

后两公司交恶,甲公司遂于2012年9月1日要求乙公司赔偿损失。

下列关于甲要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适用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尚未届满B.适用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C.适用1年的短期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D.适用4年的长期诉讼时效期间,尚未届满『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寄存财物毁损的诉讼时效是1年。

甲公司于2011年3月1日发现机器毁损,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是2011年3月1日到2012年3月1日,甲于2012年9月1日提起诉讼,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2014 B·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可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是()。

A.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B.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C.债务人向债权人请求延期履行D.未成年债权人的监护人在一次事故中遇难,尚未确定新的监护人『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ABC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2013·多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有()。

A.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但被人民法院驳回B.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的财产实施诉前财产保全C.债务人否认对债权人负有债务D.债权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请求调解『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选项ABD是主张自己的债权,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