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遗传学上午7组果蝇杂交实验
上海交通大学遗传学下午3组果蝇杂交实验
果蝇杂交实验方案1.实验目的:1.1验证基因伴性遗传的规律。
1.2验证基因连锁与交换规律并计算重组值。
2.实验材料:2.1果蝇(fruit fly):双翅目(Diptera)昆虫,果蝇属(genus Drosophila),约有2500个种。
遗传学实验材料: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2.2黑腹果蝇生活史果蝇生长迅速,一般10-12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世代。
果蝇在25℃培养时, 从卵到成虫需十天左右(其中卵1-2天,幼虫4-5天,蛹4-5天),成虫可活26-33天。
2.3黑腹果蝇的饲养方法(1)果蝇以酵母菌为食,常采用发酵的培养基繁殖酵母菌来饲养果蝇。
培养基常用玉米粉、米粉或香蕉配置,本实验采用玉米培养基,配方如下:果蝇培养基成份(100ml)水80ml玉米粉8.25g糖 6.2g琼脂0.62g丙酸0.5ml酵母少许(2)配置时先将水分成两份:一份用于溶解琼脂和糖,另一份煮玉米粉,待两份分别溶解煮好后再合到一起煮沸,关掉火后再加入丙酸,这时的培养基很粘稠,要充分搅拌后再分装到指管培养瓶中(分装前将饲养瓶、棉塞等用品都要高压蒸汽灭菌)。
(3)待培养基冷却后,在培养基表面撒上一层酵母粉,饲养瓶准备完毕。
2.4研究的性状及显隐性性状类型野生型野生型基因符号突变型突变型基因符号眼色红眼+ 白眼w翅型长翅+ 残翅vg刚毛直刚毛+ 焦刚毛sn3.实验原理3.1伴性遗传遗传学上,将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
果蝇的性染色体有X与Y两种,雌蝇为XX,雄蝇为XY。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传递方式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与雌雄性别密切相关。
与复眼色素有关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野生型(红眼)与突变型(白眼)是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通过野生型(红眼)与突变型(白眼)杂交,经过F1和F2子代可以观察到伴性遗传现象。
遗传学果蝇杂交实验报告主要内容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眼色分析)一、实验原理及方法生物某些性状的遗传常与性别联系在一起,这种现象称为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这是由于支配某些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果蝇属XY型生物,共有四对染色体,第一对为性染色体,其余三对为常染色体。
雌果蝇的性染色体构型为XX,、雄果蝇为XY。
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则没有与之相应的等位基因。
将红眼(+)果蝇和白眼(w)果蝇杂交,其后代眼色的表现与性别有关。
而且,正反交的结果不同。
(仅供参考)二、实验材料(品系及性状)亲本正交6#(雌、白眼)X18#(雄、红眼)亲本反交18#(雌、红眼)X 6#(雄、白眼)(可写成基因型)三、实验用品(实验指导书上有)四、杂交实验流程1、培养基的配制,并在培养瓶上写清杂交组合、杂交日期、实验者班级。
室温下培养,至于阴暗温热环境中。
2、两个亲本杂交1、2号培养瓶中分别挑选亲本正交、反交的处女蝇。
3、在接入杂交亲本1、亲本2第七或八天(从开始杂交算第一天)清除所有亲本成蝇。
4、观察正反交组合中不同性别子代1成蝇的眼色,至少观察20只,记录观察结果,并注意是否有例外的情形。
5、从正交组合的子代1中挑选出5对果蝇,放入F 1自交1号培养瓶中,贴上标签,室温下培养(反交组合也一样处理)。
6、在接入子代1培养的第七或八天(从子代1接入新培养瓶算第一天)清除所有子代1成蝇。
7、当子代2数量足够时,观察不同性别的果蝇的眼色,分别统计并做好记录。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图谱分析正交 反交P : X w X w (雌白眼)× X +Y (雄红眼) X +X +(雌红眼)× X w Y (雄白眼)F1: X +X w(雌红眼)× X w Y (雄白眼)X +X w (雌红眼)× X +Y (雄红眼)理论: 1 : 1 1 : 1实际: 25 : 16 20 : 19F2: X +X w X w X w X +Y X w Y X +X + X +X w X +Y X w Y雌红眼 雌白眼 雄红眼 雄白眼 雌红眼 雄红眼 雄白眼理论 1 : 1 : 1 : 1 2 : 1 : 1 实际 13 : 9 : 12 : 10 21 : 11 : 52显隐性判断:正交的结果不论雌雄均为红色,反交的结果是雌性为红眼,雄性为白眼。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引言: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中一项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对果蝇的交配与基因传递进行观察和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探索基因的遗传规律以及基因变异的机制。
本实验报告旨在阐述果蝇杂交实验的相关概念、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并提出一些对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概述: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其繁殖力强、短寿命和基因多样性使其成为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模型。
果蝇杂交实验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的果蝇进行交配,观察后代的表型和基因组成,以了解遗传传递的规律和基因的分离与联合。
正文内容:一、实验设计1.选择适合的果蝇品系2.选择合适的交配模式3.标记果蝇的基因型4.记录并统计实验数据5.设计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二、果蝇杂交基础1.果蝇基因的遗传定律2.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3.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4.分离比和连锁比的计算方法5.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分析三、果蝇杂交实验的常见模式1.单因素杂交2.双因素杂交3.多因素杂交4.杂交断裂分析5.回交和自交的应用四、果蝇杂交实验的结果与分析1.收集交配后果蝇的数据2.观察和分析后代的表型3.使用分离比和连锁比计算基因频率和遗传距离4.判断基因型的遗传方式(隐性、显性、共显性等)5.通过遗传分析进行基因组定位和识别五、果蝇杂交实验的意义和展望1.果蝇杂交实验在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果蝇杂交实验在基因突变和功能研究中的应用3.果蝇杂交实验在医学和农业领域的潜在应用4.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进一步探索5.果蝇杂交实验在深入理解遗传学规律方面的未来挑战总结:通过对果蝇杂交实验的设计、实施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的机制。
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揭示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果蝇模型生物在遗传学、医学和农业领域的潜在应用,为人类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果蝇杂交实验数据
1组、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正交:雌长翅果蝇×雄残翅果蝇F1代:56只都是长翅果蝇F2代:长翅果蝇172只残翅果蝇41只实验数据收集处理(卡方测验),分析实验结果果蝇双因子自由组合杂交实验正交:雌黑檀体果蝇×雄残翅果蝇(反交比正交好)F1代:43只都是长翅果蝇(少)F2代:灰身长翅果蝇148只灰身残翅果蝇43只黑檀体长翅果蝇67只黑檀体残翅果蝇11只实验数据收集处理(卡方测验),分析实验结果果蝇的伴性遗传正交:雌红眼(野生)果蝇×雄白眼果蝇F1代:雌、雄都是红眼果蝇(75只)F2代:雌性都是红眼果蝇(88只);雄白眼果蝇(47只)、雄红眼果蝇(56只)实验数据收集处理(卡方测验)反交:雌白眼果蝇×雄红眼(野生)果蝇F1代:雌都是红眼果蝇(40只)、雄都是白眼果蝇(37只)F2代:雌性红眼果蝇(62)、雌性白眼果蝇(72只);雄白眼果蝇(66只)、雄红眼果蝇(59只)实验数据收集处理(卡方测验)说明伴性遗传的正、反交的差别。
分析实验结果2组、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正交:雌长翅果蝇×雄残翅果蝇F1代:59只都是灰身长翅果蝇F2代:长翅果蝇157只残翅果蝇41只实验数据收集处理(卡方测验),分析实验结果果蝇双因子自由组合杂交实验(反交比正交好)反交:雌残翅果蝇×雄黑檀体果蝇F1代:68只都是长翅果蝇F2代:灰身长翅果蝇169只灰身残翅果蝇48只黑檀体长翅果蝇55只黑檀体残翅果蝇14只实验数据收集处理(卡方测验),分析实验结果果蝇的伴性遗传正交:雌红眼(野生)果蝇×雄白眼果蝇F1代:雌、雄都是红眼果蝇(43只)F2代:雌性都是红眼果蝇(84只)、雄白眼果蝇(49只)雄红眼果蝇(43只)实验数据收集处理(卡方测验)反交:雌白眼果蝇×雄红眼(野生)果蝇F1代:雌都是红眼果蝇(44只)、雄都是白眼果蝇(54只)F2代:雌性红眼果蝇(56)、雌性白眼果蝇(65只);雄白眼果蝇(46只)雄红眼果蝇(61只)实验数据收集处理(卡方测验)说明伴性遗传的正、反交的差别。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实验时间:2011.3.22——4.19【摘要】基因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与互换规律等规律作为遗传学基本规律,前人已对之进行了诸多研究。
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果蝇作为材料来验证基因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连锁与互换、隐性上位作用,并发现一例果蝇翅型发生了基因突变。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要掌握果蝇杂交技术和学会运用生物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引言】果蝇(Drosophila)是遗传学实验的理想材料之一,属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
遗传学研究常使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有很多突出的优点:(1)染色体数目少,仅四对染色体;(2)具有许多自然的或可诱发的可以遗传突变性状:(3)世代周期短,25℃下约9-10天一代;(4)个体小,易于饲养,培养费用低廉;(5)繁殖力强,可以产生大的子代群体供观察分析。
[1]本次实验原理是要通过雌雄果蝇杂交统计后代表现的性状,数据分析推论出遗传学中的基本规律。
通过小组讨论,我们决定通过一组果蝇的正反交来验证遗传学中的基因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现象、连锁与互换、隐性上位作用等这些遗传学的基本规律。
实验材料选择14号(残翅突变体)和6号(白眼、小翅、焦刚毛突变体),由于此组果蝇可用于研究的性状太多,为了便于分析,则将有用性状分为两组单独进行统计。
第一组:目的是验证基因分离规律和伴性遗传。
选择果蝇眼色基因W、w位于X染色体上。
采用红眼果蝇(14号)和白眼果蝇(6号)正反交。
实验预期:(1)正交:P:♀红眼雌蝇(X W X W)×♂白眼雄蝇(X w Y)F1:红眼雌蝇(X W X w)×红眼雄蝇(X W Y)1 : 1F1均表现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
雌蝇只表现红眼,雄蝇一半表现白眼,一半表现红眼,雌雄性状不同,说明此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若F2表型比为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则可证明基因的分离定律。
遗传学实验报告——果蝇杂交实验
遗传学实验报告果蝇双因子杂交、伴性遗传杂交和三点测交实验目的:学习果蝇杂交方法、遗传学数据统计处理方法;实验验证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规律;通过三点测交学习遗传作图。
实验原理: 1. 双因子杂交本实验使用18号野生型果蝇和14号纯合黑檀体、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其中黑檀体对灰体为隐性,残翅对长翅为隐性,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正交 反交18♀×14♂ 14♀ × 18♂双因子杂交遗传图解 2. 伴性遗传杂交本实验使用18号野生型果蝇与纯合白眼果蝇杂交,其中白眼相对于红眼是隐性性状,白眼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正交 反交18♀ × w ♂ w ♀ × 18♂伴性遗传图解F 1⊗F 2: 灰长:灰残:黑长:黑残=9:3:3:1P灰长黑残F1⊗ F 2: 灰长:灰残:黑长:黑残=9:3:3:1 灰长P 黑残P X +X + X w YP X w X w X+YF 1: X +X w X +YF 1: X +X w Xw Y⊗ ⊗F 2: X + X + X +X + Y X w Y ♀红眼 ♀红眼 ♂红眼 ♂白眼 1 : 1 : 1 : 1 F 2: X +X w X w X X + Y X w Y ♀红眼 ♀白眼 ♂红眼 ♂白眼 1 : 1 : 1 : 1♀红眼♂白眼 ♂白眼♀红眼3. 三点测交本实验使用6号纯合白眼、卷刚毛、小翅果蝇与18号野生型果蝇杂交,获得F 1代后再自由交配即可获得具有8种表型的测交F 2代。
白眼、卷刚毛、小翅均为X 染色体上的隐性性状。
P 6号♀(wsnm/wsnm ) × 18号♂(+++/Y)白卷小红直实验材料:18号野生型果蝇 ,14号纯合黑檀体、残翅果蝇,白眼果蝇,6号纯合白眼、卷刚毛、小翅果蝇;麻醉瓶、酒精灯、玻璃板、毛笔、培养管、酒精棉球、乙醚、解剖镜 实验步骤:1. 杂交前提前将装有不同表型果蝇培养管中的成年果蝇全部放出,确保8-10小时后培养管中的雌果蝇都是刚刚孵化的处女蝇。
果蝇的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的杂交实验报告果蝇的杂交实验报告引言: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观察后代的表现,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规律和基因的传递方式。
本次实验以果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果蝇的杂交规律和基因表现方式。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所用的果蝇为常见的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实验室提供了具有不同基因型的果蝇个体。
实验中使用的果蝇培养基为标准培养基,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适宜的温度。
实验一:同种杂交首先,我们选取了具有红眼色的果蝇和具有白眼色的果蝇进行同种杂交实验。
将红眼色果蝇与白眼色果蝇放置在同一培养皿中,观察交配情况并记录。
结果显示,红眼色果蝇与白眼色果蝇交配后的后代中,所有个体的眼色均为红色。
这一结果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中的显性遗传原则,即红色眼睛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白色眼睛的基因为隐性基因。
实验二:异种杂交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异种杂交实验,选取了具有长翅和具有短翅的果蝇进行交配。
将长翅果蝇与短翅果蝇放置在同一培养皿中,观察交配情况并记录。
结果显示,长翅果蝇与短翅果蝇交配后的后代中,所有个体的翅膀长度均为中等长度。
这一结果表明,翅膀长度的基因表现出了不完全显性,即长翅和短翅的基因都对翅膀长度产生了影响,但中等长度的基因更为显著。
实验三:杂交后代的基因分离为了进一步探索果蝇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规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杂交实验。
首先,我们选取了具有红眼色和长翅的果蝇与具有白眼色和短翅的果蝇进行交配。
结果显示,杂交后代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表型,包括红眼长翅、红眼短翅、白眼长翅和白眼短翅。
这一结果表明,红眼色和长翅的基因以及白眼色和短翅的基因在杂交后发生了分离和重新组合。
进一步观察发现,红眼色和长翅的基因在杂交后并没有发生重新组合,而是保持了原有的连锁关系。
白眼色和短翅的基因也保持了连锁关系。
这一结果与遗传学家摩尔根的连锁假说相符,即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杂交后很难发生重组。
上海交通大学遗传学上午6组果蝇杂交实验方案
果蝇杂交实验方案1.实验的目的:1.1验证基因伴性遗传的规律1.2验证基因连锁与交换规律并计算重组值2.实验材料:2.1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黑腹果蝇也称黑尾果蝇(学名: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被人类研究得最彻底的生物之一,为模式生物。
其名字源于它喜好腐烂的水果以及发酵的果汁。
科学分类:界:动物界Animalia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纲:昆虫纲Insecta亚纲:有翅亚纲Pterygota目:双翅目Diptera科:果蝇科Drosophilidae属:果蝇属Drosophila种:黑腹果蝇 D. melanogaster果蝇性别和突变形状的鉴别:黑腹果蝇雌性体长2.5毫米, 雄性较之要小。
雄性腹部有黑斑(black patch), 前肢有性梳(sexcombs),而雌性没有, 可以此来作区别。
2.2 黑腹果蝇生活史雌蝇可以一次产下5个0.5毫米大小的卵,总共约400个。
它们有绒毛膜和一层卵黄膜包被,其发育速度受环境温度影响。
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30°C以上的温度能使果蝇不育或死亡,低温能使生活周期延长,生活力下降,饲养果蝇的最适温度为20~25°C。
在25℃环境下,22小时后幼虫就会破壳而出, 并且立刻觅食。
因为母体会将它们放在腐烂的水果上或其他发酵的有机物上,所以它们的首要食物来源是使水果腐烂的微生物,如酵母和细菌,其次是含糖的水果。
幼虫24小时后就会第一次蜕皮,并且不断生长,以到达第二幼体发育期。
经过三个幼虫发育阶段和四天的蛹期,在25℃下过一天,就会发育为成虫。
生活周期长短与饲养温度的关系果蝇在25°C,从卵到成蝇需要十天左右,成虫可活26~33天。
果蝇生活史如下图:2.3黑腹果蝇的饲养方法果蝇以酵母菌为主要食料,凡能发酵的基质都可做为果蝇饲料。
实验室里主要用玉米。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摘要经典遗传学的三大遗传定律分别是: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与交换规律。
果蝇具有生活史短、繁殖率高、饲养简便等特点,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尤其在基因分离、连锁、交换等方面,对果蝇的研究更是广泛而充分。
本次通过实施已有实验方案,观察后代中果蝇的各种性状,结合各种统计处理方法,从而证明这三大定律。
1.原理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按原样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理论上配子分离比是1∶1,F2代基因型分离比是1∶2∶1,若显性完全,F2代表型分离比是3∶1 。
控制体色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2号常染色体,灰体对黑体完全显性,用灰体果蝇与黑体果蝇交配,得到F1代都是灰体,F1代雌雄个体之间相互交配,F2代产生性状分离,出现两种表现型。
(图1)图1 图2自由组合定律不同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间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中去,它们所决定的两对相对性状在F2代是自由组合的,在杂种第二代表型分离比就呈9∶3∶3∶1。
控制体色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2号常染色体,灰体对黑体完全显性,控制眼色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性染色体。
红眼对白眼完全显性,用黑体红眼果蝇(♀)与灰体白眼果蝇(♂)交配,得到F1代都是灰体,F1代雌雄个体之间相互交配,F2代产生性状分离,出现四种表现型。
(图2)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传递方式与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它的传递方式与雌雄性别有关,因此称为伴性遗传。
果蝇的性染色体有X和Y两种,雌蝇为XX,雄蝇为XY。
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W)对白眼(w)为完全显性。
当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时,F1代雌性果蝇、雄性果蝇都为红眼,F2代雌性果蝇都是红眼,雄性果蝇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当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时,F1代雌性果蝇为红眼,而雄性果蝇为白眼,此现象又称为绞花式遗传,F2代雌性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比例为1∶1,雄性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比例也是1∶1 。
上海交通大学遗传学上午4组果蝇杂交试验方案
水(mL) 琼脂(g) 蔗糖(g) 玉米粉(g) 酵母粉(g) 丙酸(mL) 200 1.5 13 17 1.4 1
性状显隐性
影响部分
翅型 眼色 体色 刚毛 翅形
突变名称
残翅 白眼 黑檀体 焦刚毛 小翅
基因符号
vg w e sn m
实验技术流程
亲本纯种 培养
杂交亲本 确定
杂交遗传 式确定
后代性状 观察记录
正交 反交
灰色果蝇(雌/ 雄)
黑色果蝇(雌/雄) 灰色果蝇(雌/雄) 黑色果蝇(雌/雄)
合计
4.3 杂交2(伴性遗传进一步观察)
4.3.1 杂交用饲养瓶的准备 4.3.2杂交亲本的挑选与转瓶 4.3.3 F2代生长情况的观察 4.3.4 F2代性状的观察记录及统计
观察日期
果蝇数目
白眼雌性 红眼雌性 白眼雄性 红眼雄性 其他
5)突变性状多。而且多数是形态突变,便于观察。
黑腹果蝇生活史
受精 交尾 产卵
成虫
孵化
蛹期
阶段 阶段 卵至幼虫 卵至幼虫 幼虫至成虫 幼虫至成虫
幼虫 蜕皮II 蜕皮I
阶段 卵至幼虫 幼虫至成虫
10℃ 57天
15℃ 18天
20℃ 8天 6天
25℃ 5天 4天
2.3 黑腹果蝇的饲养方法
果蝇是以酵母菌作为主要的食料,凡 是能酵母发酵的基质,都可以做果蝇的饲 料。常用玉米饲料,配方如图。
合计
4.4 杂交3(连锁交换的观察)
4.4.1 杂交用饲养瓶的准备 4.4.2杂交亲本的挑选与转瓶
野生型果蝇为红眼、长翅、直刚毛(++++++) 突变型果蝇为白眼、小翅、卷刚毛(wwmmsnsn)
遗传学实验实验七果蝇的三点测交
三点测交实验的预期结果
在三点测交实验中,预期结果是根据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遗传规律 来预测的。
通过观察杂交后代的表型和死亡情况,可以推断出基因之间的互作关系, 例如是否为连锁关系、是否为互补关系等。
预期结果也可以用于验证实验假设和理论模型,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指导 。
引入先进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基因编辑、高通量测序等新技术在遗传学领域的 应用越来越广泛,希望未来能够将这些技术引入到实验中。
加强跨学科合作
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密切相关,希望未来能够加 强跨学科合作,推动遗传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07
CATALOGUE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发表时间:2018年
遗传学实验实验七 果蝇的三点测交
contents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材料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实验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CATALOGUE
实验目的
理解三点测交实验原理
验证基因的连锁关系
通过三点测交实验,可以验证两个或多个基 因是否连锁在一起,以及它们在染色体上的 排列顺序。
提高实验技能
实验过程中,我们提高了实验操 作技能,学会了使用显微镜、培 养箱等实验器材,以及如何处理 和记录实验数据。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需要小组合作完成,通过与 同学协作,我们培养了团队合作 精神和沟通能力。
对未来遗传学实验的展望
探索更多遗传学实验
希望未来能够开展更多遗传学实验,如基因定位、基因克隆等,以 便更深入地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得出结论,验证实验原理
上海交通大学果蝇杂交实验方案-下午一组
果蝇杂交实验方案下午一组黄士豪田恒英李思思许迪1.实验的目的:1.1验证基因伴性遗传的规律1.2验证基因连锁与交换规律并计算重组值2.实验材料:2.1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果蝇是双翅目昆虫,属果蝇属,约有2500个种。
通常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是黑腹果蝇。
2.2黑腹果蝇生活史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30℃以上的温度能使果蝇不育或死亡,低温能使周期延长,生活力下降,饲养果蝇的最适温度为20-25℃。
果蝇在25℃时,从卵到成虫需要十天左右,成虫可活26-33天。
果蝇的生活史如下:果蝇生活周期和各阶段经过的时间2.3黑腹果蝇的饲养方法丙酸的作用是抑制霉菌污染,用量参照附表,每200毫升饲料约加1毫升左右。
如无酵母粉,也可用酵母液代替,但用法不同。
若用酵母菌液则在饲料分装到培养瓶中以后再加入,每瓶加数滴。
培养果蝇用的饲料瓶可用牛奶瓶,或大、中型指管,用纱布包的棉花球作瓶塞。
实验室中保存原种以及杂交实验以中指管为宜。
培养瓶用前要消毒,而后再装饲料(每瓶2厘米厚即可),待饲料冷却后,用酒精棉花擦瓶的内壁,然后插入消毒过的吸水纸,作幼虫化蛹时的干燥场所。
2.4研究的性状及显隐性伴性遗传:野生型,红眼(+)突变型,白眼(w)连锁与交换:野生型,红眼、长翅、直刚毛(++、++、++)突变型,白眼、小翅、卷刚毛(ww、mm、snsn)3.实验技术流程3.1亲本的纯种培养:挑选两品系雌雄果蝇分别培养8天挑处女蝇3.2杂交亲本的确定麻醉野生型品系,挑出10只雄果蝇,放入突变处女蝇培养瓶中,杂交25℃培养。
杂交组合雌性为突变型,雄性为野生型。
3.3杂交遗传式3.3.1伴性遗传3.3.2三点测交3.4后代的性状观察与记录3.4.1伴性遗传实验记录表:正交:___亲本1:___亲本2:___反交:___亲本1:___亲本2:___3.4.2连锁与交换实验记录表:4.实验的步骤4.1亲本的纯种培养4.1.1 亲本饲养瓶的准备4.1.2 果蝇的麻醉与转瓶4.2杂交1(伴性遗传的观察)4.2.1 杂交用饲养瓶的准备第一天,将两个品系的雌雄果蝇麻醉后进行挑选,其中在野生型中挑出3-4对,突变型中挑出7-8对,分别培养,25℃培养8天。
果蝇的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果蝇杂交实验,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学习基因的伴性遗传规律。
3. 了解果蝇的生物学特性,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具有繁殖速度快、染色体数目少、突变类型丰富等特点。
果蝇的性别决定为XY型,红眼(B)和白眼(b)是一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红眼为显性,白眼为隐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野生型果蝇(红眼、常翅)、突变型果蝇(白眼、残翅)、麻醉瓶、毛笔、超净台、乙醚、酒精棉球、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琼脂。
2. 实验仪器:放大镜、显微镜、培养皿、恒温箱、计数器。
四、实验步骤1. 配制培养基:将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按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制成培养基。
2. 选择果蝇:在超净台上,分别挑选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
3. 杂交:a. 正交:将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进行杂交,每组杂交10对。
b. 反交:将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进行杂交,每组杂交10对。
4. 观察与记录:将杂交后的果蝇放在恒温箱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果蝇的性别、眼色和翅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交实验结果:- 雌蝇:红眼、常翅- 雄蝇:红眼、常翅- 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的比例为1:12. 反交实验结果:- 雌蝇:红眼、常翅- 雄蝇:白眼、常翅- 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的比例为1:1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一致,说明红眼和白眼性状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 正交和反交实验中,雌蝇和雄蝇的眼色和翅型比例均为1:1,说明红眼和白眼性状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3. 红眼和白眼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红眼为显性,白眼为隐性,符合伴性遗传规律。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进行杂交,观察了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遗传规律。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一、引言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作为一种经典的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使我们对于遗传学的规律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实验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旨在探究果蝇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遗传规律。
二、材料与方法1.材料:雄果蝇、雌果蝇、香蕉培养基、实验室培养箱等。
2.方法:(1)将一对纯合的雌雄果蝇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培养箱中,在香蕉培养基上放置果蝇饲料。
(2)观察果蝇的交配情况,记录下雌雄果蝇的表型特征。
(3)将获得的F1代果蝇杂交,在新的培养箱中培养。
(4)观察F2代果蝇的表型特征,并记录相关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通过本实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下:1.F1代果蝇:观察F1代果蝇时,发现它们的表型特征与亲本两代的表型特征之间存在显然的差异。
亲本雌雄果蝇分别具有红眼和白眼的表型特征,而F1代果蝇则全部表现出了红眼的表型特征。
这表明红眼是显性基因,白眼则是隐性基因。
2.F2代果蝇:观察F2代果蝇时,发现红眼和白眼出现的比例约为3:1、这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中隐性基因与显性基因出现的比例。
同时,红眼果蝇分为两个类型,红色身体和灰色身体的比例也约为3:1通过对F1代和F2代果蝇的观察分析,我们可以推测雌雄果蝇的眼色以及身体颜色的遗传方式:红眼为显性遗传,白眼为隐性遗传,红色身体为显性遗传,灰色身体为隐性遗传。
四、讨论与结论通过果蝇杂交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果蝇眼色和身体颜色的遗传是由显性和隐性基因控制的。
红眼和红色身体为显性基因,白眼和灰色身体为隐性基因。
此外,从F2代果蝇的比例来看,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出现的比例接近3:1,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果蝇杂交实验不仅对于遗传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我们理解生物的遗传规律和机制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通过实际操作与观察,我们不仅理论上了解了遗传学的基础知识,还培养了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分析和解读数据的科学素养。
遗传学实验-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传学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果蝇杂交实验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班级名称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完成日期2015年11月15日教务处制1前言1.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和连锁互换规律,掌握果蝇杂交的实验技术和基因定位的三点测验方法,在实验中熟练运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1.2 实验原理果蝇(fruit fly)是双翅目(Diptera)昆虫,属果蝇属(genus Drosophila),约有3000多种,我国已发现800多种。
大部分的物种以腐烂的水果或植物体为食,少部分则只取用真菌,树液或花粉为其食物。
以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利用突变株研究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已近一百年,至今,各种研究遗传学的工具已达完善的地步,果蝇对今日的遗传学的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从1980年初,Drs. C. Nesslein-V olhard和E. Weichaus以果蝇作为发育生物学的模式动物,利用其完备的遗传研究工具来探讨基因是如何调控动物体胚胎的发育,也带动了其它模式生物(线虫、斑马鱼、小鼠和拟南芥等)的研究,且有非常具体的成果。
通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是果蝇。
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⑴饲养容易。
在常温下,以玉米粉等作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
⑵生长迅速。
十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世代,每个受精的雌蝇可产卵400~500个,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学分析。
⑶染色体数少。
只有4对。
⑷唾腺染色体制作容易。
横纹清晰,是细胞学观察的好材料。
⑸突变性状多,而且多数是形态突变,便于观察。
果蝇的性别及突变性状的鉴别:果蝇的每一体细胞有8个染色体(2n=8),可配成4对,其中3对在雌雄果蝇中是一样的,称常染色体。
另外一对称性染色体,在雌果蝇中是XX,在雄蝇中是XY。
果蝇的雌雄在幼虫期较难区别,但到了成虫期区别相当容易。
雄性个体一般较雌性个体小,腹部环纹5条,腹尖色深,第一对脚的跗节前端表面有黑色鬃毛流苏,称性梳(Sex combs)。
实验七 果蝇的杂交试验(共15张精选PPT)
五、实验步骤
1.选处女蝇
• 选白眼焦刚毛小翅处女蝇5~10只,同时 选野生型处女蝇5~10只。
• 方法:将野生型和白眼焦刚毛小翅果蝇培 养瓶内的成蝇全部赶去,12小时内将重 新孵化出的雌雄果蝇分开,即可得所需 处女蝇和雄蝇。
2.杂交
11~13天后,F2羽化,将其麻醉后于白瓷板上用放大镜观察,或用解剖镜、显微镜观察各种表型的果蝇并统计数目,每隔2天观察一次,连续3
4.观察F1
• 11~13天后,F1代羽化,用放大镜对正交 组合的F1进行观察,看F1雌蝇是否为野生 型,雄蝇是否全为三隐性,若不是,表 明处女蝇交各选5~10对F1雌雄蝇麻醉,转 入新的培养瓶,贴好标签。
6.放飞F1
• 7~8天后赶去F1。
7.观察F2
F1♂蝇是白眼焦刚毛小翅。F1代的雌雄蝇互交实际上相当于三杂合体雌蝇与三隐性雄
蝇的测交。通过对互交后代中各种表型比例的分析,就可进行w、sn3和m等基因的定位。
三、实验材料
• 野生型雄蝇、雌蝇、白眼焦刚毛小翅雌 雄蝇。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 1.器具:放大镜、显微镜、麻醉瓶、白 瓷板、毛笔、记录本。
实验七 果蝇的杂交试验 分析和解释伴性遗传的实验结果。
隔2天观察一次,连续3~4次,统计总数 11~13天后,F2羽化,将其麻醉后于白瓷板上用放大镜观察,或用解剖镜、显微镜观察各种表型的果蝇并统计数目,每隔2天观察一次,连续3
~4次,统计总数约200~300只。 7~8天后,赶去亲本蝇。
约 2 0 0 ~ 3 0 0 只 。 统 计 后 的 果 蝇 倒 入 死 蝇 器具:放大镜、显微镜、麻醉瓶、白瓷板、毛笔、记录本。
2 11~13天后,F1代羽化,用放大镜对正交组合的F1进行观察,看F1雌蝇是否为野生型,雄蝇是否全为三隐性,若不是,表明处女蝇是非处女蝇
上海交通大学遗传学下午3组果蝇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背景Biblioteka 实验材料实验原理实验方法
果蝇的生活史
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30℃以上温度能使果蝇不育或死 亡,低温能使生活周期延长,生活力下降,饲养果蝇的最适温度为20~25℃。
卵(embryo) 幼虫(instar larva)
蛹(pupa) 成虫(adult)
实验原理
基因三点定位法
实验目的
实验背景
实验材料
实验技术流程
实验原理
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实验目的 1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实验目的
实验背景
实验材料
实验原理
实验方法
伴性遗传 果蝇属XY型生物,共有四对染色体,第一对为性染色体,其余三对为常染色体。雌果蝇的性染 色体构型为XX,雄果蝇为XY。
上海交通大学遗传学下午3组果蝇 实验
CONTANTS 目录
实验目的 实验背景 实验材料 实验原理
实验方法
实验目的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女蝇的收集
准备好亲本培养管后,每天中午12:00观察记录果 蝇的情况,在观察到发黑的蛹时,将成蝇全部赶去,羽 化后8小时内挑选处女蝇。为了方便起见,建议每天早晨 8:00~9:00将培养瓶内成蝇杀死,次日傍晚17:00~ 19:00对新羽化出的果蝇进行挑选。可以多收集几只,一 组做实验用,一组单独培养观察3天,看是否有卵产生。
P:白眼,小翅,卷刚毛(Xw m sn Xw m sn)三隐 性突变体雌果蝇 红眼,长翅,直刚毛(X+ + + Y 型雄果蝇 ) 野生
果蝇的生活史
果蝇属完全变态昆 虫,其完整的生活周期科 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4 个明显时期,如右图。 25℃时成蝇一般在交 配1~2天后开始产卵,卵 长约0.5mm,白色椭圆形 ,前端背面有一对触丝使 卵能附在食物或瓶壁上。
果蝇杂交实验方案
组员:郑书钰4 王艺辰3 卢春晓2 吴牡丹1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认识果蝇性状。 2 了解果蝇生活史。 3 掌握果蝇的饲养方法。 4 学习杂交实验原理与方法,探索果蝇若干性 状遗传规律。 5 验证基因伴性遗传的规律 6 验证基因连锁与交换规律并计算重组值
二、实验材料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日期
性状/只 性状/只 性状/只 性状/只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实验操作 麻醉
成体果蝇好动,应用麻醉进行镜下观察,转瓶等操作。 麻醉动作: 左手小指与无名指夹取麻醉瓶瓶塞,瓶塞处滴加2-3 滴乙醚。取果蝇培养瓶轻拍瓶壁,使果蝇震落在瓶底, 再用左手无名指和中指夹取培养瓶塞,培养瓶口与麻醉 瓶口对接,轻拍上面的培养瓶,将果蝇引入麻醉瓶。迅 速盖塞约半分钟,果蝇行动缓慢。 观察完毕后,用干净毛笔将所需果蝇转移到侧卧的新培 养瓶内,待它清醒,再竖立加塞,防止果蝇粘在培养基 上。
谢谢!
实验可能偏差
1.产卵多,幼虫密度过大,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型个体生存不 利,死亡率高于野生型 2.杂交亲本弃除不完全(没有在白色幼虫孵出时将亲本全部放 飞,连锁与交换中,部分亲本型子代与亲本表型相同) 3.部分新羽化的果蝇黏死在培养基上,表型无法识别。后者人 为原因破坏了果蝇表型。 4.保证品系的纯正。如发现有从瓶中逃逸者,必须捕杀。经常 对亲本果蝇进行性状检查,排除杂交或突变者。 5.正确记录杂交子代每种类型的个体数。对f1,f2统计,必须及 时进行,避免陆续羽化出的果蝇在培养瓶内交尾后将卵产在 培养基内。实验者要不断进行观察,只要有新羽化出的果蝇 ,就要及时取出,并进行统计和观察。
工具的使用
培养瓶:有培养基,纸盖与瓶口的密封, 毛笔:分突变型和野生型,勿混用 麻醉瓶:干燥、空的培养瓶,突变型和野生型勿混用,用棉塞 文具盒:中的工具保持完整
实验流程与步骤概述
野生型
雌 雄
+++
红眼,长翅,直刚毛
Y
突变型
雌
X
w m sn
X
w m sn
雄
X
w m sn
白眼,小翅,卷刚毛
Y
亲本 突变型
野生型 8天后
突变型
野生型
弃 亲 本
8天后
子一代
处女蝇
突变型
雌果蝇
每隔12h
突变型
野生型 继续培养 12h后羽化
雄果蝇
弃亲本 子一代 收集30对雌雄,转瓶
• •
记录雌雄与眼色 记录雌雄与眼色 • 子二代羽化, 观察
8天后 弃亲本
记录 眼色,翅形,刚毛
小组组员分工
记录表格设计
伴性遗传1 亲代 10只白眼,雌X X
f1 ____只 白眼,雄 Xw Y
w w
10只 红眼,雄 X+Y f1 ___只 红眼,雌 X+Xw
伴性遗传2
记录表格设计
连锁与交换 类别 亲本型 单交换1 单交换2 双交换 基因型
+ + + w m sn
表型
红眼,长翅,直刚毛
白眼,小翅,卷刚毛
观察数
Xw m sn X X Y
合计
连续性状观察
突变型:白眼、小翅、焦刚毛
野生型:红眼、长翅、直刚毛
记录与标记
杂交管的观察与记录
将所需品系的雌蝇与雄蝇放在一起培养,如果需要观察F1代的性状,78天后,需要倒掉亲本,避免F1代雌蝇与父本杂交,影响结果。
果蝇管标记(纸盖)
亲本管:P(+/-),组别:1(上午)-组数,2-(下午)-组数,接种时 间; 杂交管:F1/F2,组别:1(上午)-组数,2-(下午)-组数,接种或杂 交时间;
黑腹果蝇生活史短,繁殖力强,相对性状明 显且可遗传,易于培养,培养成本低,符合上 述遗传学实验研究要求。 同时因其染色体仅4对,基因组仅约165Mb ,并且基因组超过60%的片段同人类疾病基因相 似。
果蝇性别及突变形状的鉴别
认识:红眼与白眼(w),长翅与小翅(m), 焦刚毛(sn)与直刚毛,雄性与雌性, 性梳和平衡棍。
果蝇的完全变态发育: 卵(embryo)、幼虫(instar larva)、蛹 (pupa)、成虫(adult)
果蝇的生活史
从蛹中羽化出 的果蝇8~12小时候即 可交配,交配后精子 可以在雌蝇的受精囊 中储存一段时间,然 后释放到输卵管中。 所以杂交试验中母本 必须使用未交配雌蝇 。
为什么选择黑腹果蝇?
果蝇的完全变态发育: 卵(embryo)、幼虫(instar larva)、蛹 (pupa)、成虫(adult)
果蝇的生活史
受精卵24小时内 便孵化成幼虫,幼虫经两 次蜕皮(分别为一龄幼虫, 二龄幼虫)成为三龄幼虫 ,三龄幼虫体长可达45mm,用肉眼观察可见其 一端稍尖,上有一黑色钩 状口器,幼虫生活约4天左 右开始结蛹并停止摄食, 爬到相对干燥的表面,逐 渐形成菱形的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