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发射机电路设计
无线通信系统中射频发射机的系统设计和仿真
杂散 和谐 波 。 3 1 a 可 观 察 到发 射 频 率 的二 倍 频 和 三倍 — () 频上存 在 着谐 波 , 一 l b 可 以 看 出基 波 附 近存 3 () 在着交 调 产物 。零 中频发 射机 利用 正交调 制器来
实 现 单 边 带 调 制 , 制 另 外 一 个 边 带 。 单 边 带 调 抑
三 、 射 机 性 能 仿 真 发
发射 机最 主要 的指标 是功 率 和频率 。在 该发 射 系统 中 , 入 的 基带 信 号为 0 B 预计 发 射峰 输 d m, 值功 率要求 能 够达 到 2 d m。 0B 对发 射 机 输 入 单 独 的 I 信 号 进 行 谐 波 仿 路 真 , 入信 号 频 率 为 1 输 MHz 信 号 电平 为 0 B , d m,
输 出频 谱 如 图 1 :
当 IQ 两路 均 为连续 的线性 信 号 时 : / 正交 I / Q输入 基带 信号 为 () Q() 正交 本振 信 号 为 f和 £, f () f () 则设 : ,£ 和 o ,
, f 一 C S ( , () sno () O  ̄) Q 一 ic) ot (
接收链 路 的性能 。 二 、 频 发 射 机 的 概 述 射
() a
C) oo
图 1 发 射 机 输 出双 边 带 频 谱
可 见信号 在通 过发射 机后 频谱 由基 带搬 移到 了射 频 。 因为 IQ 路 只输 入 了一 路信 号 , 时 的 / 此 输 出 信 号 是 个 双 边 带 信 号 , 边 的 功 率 达 到 单
1 d m 。混 频 器 I 端 到 RF端 的 隔 离 度 对 本 振 7B O 泄 露 有 很 大 的影 响 。链 路 中器 件 的 非 线 性 会 产 生
短波发射机射频前端放大电路设计
短波发射机射频前端放大电路设计提纲:1. 电路拓扑结构2. 功耗及散热问题3. 外部干扰及抗干扰性能4. 射频信号质量5. 调试和实验验证1. 电路拓扑结构短波发射机射频前端放大电路的拓扑结构包括:功率放大器和驱动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负责将低功率信号放大至一定功率,驱动放大器则将输入信号放大至合适的功率水平,以驱动功率放大器。
近年来,类F和类E功率放大器成为了主流选择,其拓扑结构简单,效率高。
类F功率放大器是一种抽取频率的方法,其拓扑与类D功率放大器相似。
类E功率放大器是综合了电容和电感的有源装置,并利用开关管的电感时保证其在高频下的效率。
这两种拓扑结构中,类E功率放大器具有更高的效率,善于处理宽带信号,但类F功率放大器的拓扑结构较为简单,容易实现。
驱动放大器的拓扑结构较为单一,通常采用差分、全差分、共模、反相等传输方式。
差分方式具有较好的共模抑制性能,可有效抑制输入信号与噪声的共模干扰;全差分方式相对复杂,但在高速传输上有明显优势;共模和反相方式可分别用于差分和全差分输出,但这两种方式都存在失真问题。
2. 功耗及散热问题功率放大器的功耗通常较大,同时也带来了散热问题。
为了实现高效且可靠的散热,常用的方法包括利用散热片、散热管和水冷等。
散热片是最常见的散热方式,但其散热效率不够高,无法满足高功率放大器的需求。
散热管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其结构类似于热管,能将热量从高处传递至低处,同时保证热传导的均匀性。
水冷方式则利用水的热传导性能,在功率放大器内部设置通道,通过水循环实现散热。
除此之外,功率放大器的电源设计和电源管理也是影响功耗和散热的重要因素。
尝试在多个单元电源之间分配负载是一种有效的电源管理策略。
当瞬态负载峰值保持在合理水平时,能降低电源出现异常的风险。
3. 外部干扰及抗干扰性能短波发射机前端放大电路需要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避免因外部射频干扰而导致的信号质量降低。
干扰的来源可能是来自周边环境的无线电信号和其他外部信号。
(完整版)《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习题参考答案
引言0.3 解:利用公式l jZ Z in λπ2tan 0=进行计算(1)m n n l l jZ Z in 6660102)12(32106)12(21062tan⨯+=⨯⨯+=∞=⨯=πππ 可见l 至少应该是1500Km(2)m n n l l jZ Z in 222010)12(875.12105.72)12(105.72tan---⨯+=⨯⨯+=∞=⨯=πππ l 至少是1.875cm 。
0.4 解:利用公式CX L X C L ωω1,-==进行计算 (1)Hz f 40=所以ππω802==f791051.210999.080--⨯=⨯⨯=πL X121210360.0100111.0801⨯-=⨯⨯-=-πC X (2)Hz f 9104⨯=,991081042⨯=⨯⨯=ππω3129991047.3100111.0108109.2510999.0108⨯-=⨯⨯⨯-==⨯⨯⨯=--ππC L X X 可见在低频时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可以忽略,但在射频时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却不能忽略。
0.5解:集肤效应是指当频率升高时,电流只集中在导体的表面,导体内部的电流密度非常小。
而趋肤深度是用来描述集肤效应的程度的。
利用公式μσπδf 1=来计算。
已知铜的磁导率m H /1047-⨯=πμ,电导率m S /108.57⨯=σ(1)m 00854.0108.510460177=⨯⨯⨯⨯⨯=-ππδ(2)m m μππδ21.110121.0108.510410315779=⨯=⨯⨯⨯⨯⨯⨯=--由计算数据可得,用铜线传输电能时,60Hz 时是不需要考虑集肤效应的,但是当传输射频信号时,3GHz 时需要考虑集肤效应。
0.6 解:利用公式DC RF R a R δ2≈,μσπδf 1=计算 已知铜的磁导率m H /1047-⨯=πμ,电导率m S /108.57⨯=σ(1)m 57761000.3108.5104105001--⨯=⨯⨯⨯⨯⨯⨯=ππδ7.161000.3210153=⨯⨯⨯≈--DC RF R R (2)m 67791031.3108.51041041--⨯=⨯⨯⨯⨯⨯⨯=ππδ 1.1511031.3210163=⨯⨯⨯≈--DC RF R R 通过计算数据结果说明在射频状况下,电阻损耗很大。
ADS射频电路课程设计——混频器设计与仿真
混频器的设计与仿真设计题目:混频器的设计与仿真学生姓名:学院:专业:指导老师:学号:日期: 2011年12 月20 日目录一、射频电路与ADS概述 (3)1、射频电路概述 (3)2、ADS概述 (3)二、混频器的设计 (7)1.混频器的基本原理 (7)2、混频器的技术指标 (9)三、混频器的设计 (9)1、3 D B定向耦合器的设计 (9)1.1、建立工程 (9)1.2、搭建电路原理图 (10)1.3、设置微带线参数 (11)1.4、耦合器的S参数仿真 (12)2、完整混频器电路设计 (17)3、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 2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混频器性能仿真 (23)1、混频器功能仿真 (23)1.1、仿真原理图的建立 (23)1.2功能仿真 (25)2、本振功率的选择 (27)3、混频器的三阶交调点分析 (28)3.1、三阶交调点的测量 (28)3.2、三阶交调点与本振功率的关系 (31)4、混频器的输入驻波比仿真 (31)五、 设计总结 (33)一、 射频电路与ADS 概述1、 射频电路概述射频是指超高频率的无线电波,对于工作频率较高的电路,人们经常称为“高频电路”或“射频(RF )电路”或“微波电路”等等。
工程上通常是指工作频段的波长在10m ~ 1mm 或频率在30MHz ~ 300GHz 之间的电路。
此外,有时还含有亚毫米波( 1mm ~0.1mm 或300GHz ~ 3000GHz )等。
一方面,随着频率升高到射频频段,通常在分析DC 和低频电路时乐于采用的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以及电压电流的分析工具,已不精确或不再适用。
分布参数的影响不容忽略。
另一方面,纯正采用电磁场理论方法,尽管可以很好的)()/(1038Hz f s m f c ⨯==λ全波分析和计及分布参数等的影响,但很难触及高频放大器、VCO、混频器等实用内容。
通用型DAM10kW中波发射机射频电路的工作原理
通用型DAM10kW中波发射机射频电路的工作原理第一节振荡器(A17)振荡器位于发射机(中间)控制面板箱内的右侧壁上,它给发射机提供某一频率激励信号,并且允许外部射频信号输入。
它由单频晶体经放大输出4~4.5V的方波作为缓冲放大器的激励信号。
晶体具有加1备份,同时具有外激。
激励封锁和驻波比保护功能。
一、电路分析(参考图号FS2.813.003DL,见图2-1)1. 供电电压及稳压器来自低压电源供电的+22Vdc通过F1输入,三端电源稳压器N1提供+12Vdc供给温补晶振供电及其它电路、+9Vdc、利用稳压二极管稳压后输出。
2. 数字频率合成式激励器3. 输入选择在振荡器板上,插头P1为激励选择开关,内激时接1-2,外激时接1-3。
P2为外激输入阻抗选择开关,当接1-2时,为20KΩ的高阻抗输入,其对应TTL电平(4~4.5V P-P方波)输入;当接1-3时,为50Ω输入阻抗对应0~25dBm的射频信号输入。
放大器V3及N3:B(缓冲/驱动器)提供射频信号输出给P1-3,其幅度为4~4.5V P-P。
4.发射机并机工作当发射机并机工作时,射频信号通过R10、X4-1及外部插件送到并机控制单元,任意一台发射机的振荡器都可用,并机控制单元给一个振荡器提供两路输出,选出的射频信号返回到每个发射机振荡器的X4-4。
5. 频率监视输出缓冲器/驱动器N3:A提供一个输出信号给计数器或频率监视器。
R24将驱动器输出阻抗设置于50Ω,X5-1为频率监视信号输出端。
当监视阻抗为50Ω时,其信号幅度为4~4.5V P-P方波信号。
若阻抗大于50Ω时,输出信号电平将更高。
6.振荡器同步装置该电路由V5、V6及储能元件组成,其输入信号来自输出取样线圈T101,输出接N12-11。
该电路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因VSWR异常等原因而快速切断功放时功放输出电路产生的振铃电流与功放的射频激励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而引起功放模块损坏。
因此,当VSWR保护期内,激励被封锁,由输出取样射频信号短暂代替振荡器激励信号,使两者的振铃同步,以达到保护功放模块的目的,如图2-3所示。
射频电路设计
STUCC K.H. Cheng
1.2 射频通信电路应用简介
GSM900 频段范围 上行频带/MHz(手机发射) 下行频带/MHz(基地台发 射) 双工间隔/MHz 占用频谱/MHz 通道数 ARFCN 同时用户数 通道间隔 调变方式 数据传输速率 Bit rate持续期 P band 935~960 890~915 45 2X25 124 1~124 992 G1abnd 880~890 925~935 55 2X10 49 975~1023 392 200KHz GMSK(BXT)=0.3 270.88kbps 2.69uS GSM1800 Lband 1710~1785 1805~1880 95 2X75 374 512~885 2992
射频电路设计 (RF Circuits Design) Chapter 1 简介
STUCC K.H. Cheng
Chapter Outline
1.1 射频概念 1.2 射频通信电路应用简介 1.3 无线通道中的电波传播 1.4 无线通道的特徵 1.5 干扰与噪音 1.6 射频电路的特点
STUCC K.H. Cheng
1.4 无线通道的特徵
多径效应 对抗措施
抗多径干扰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措施: (1)提高接收机的距离测量精度, 如窄相关码 相关码跟踪环,相位测距,平滑伪距 平滑伪距等; 相关码 平滑伪距 (2)抗多径天线:智慧天线 智慧天线利用多个天线阵元 智慧天线 的组合进行信号处理,自动调整发射和接收方 方 向图,以针对不同的信号环境达到最优性能. 向图 (3)抗多径信号处理与自适应抵消技术等. 多径干扰是由於在多用户系统中采用传统单用户接收方案而造成的恶果.单用 滤波器作为相关判决的工具,并不考虑多址干扰的存在,每 户接收机采用匹配滤波器 滤波器 个用户的检测都不考虑其他用户的影响,是一种针对单用户检测的策略.一般说 来,单个用户传输时不存在多址干扰,但在多用户环境中,当干扰用户数增加或 者他们的发射功率增加时,多径干扰 多径干扰将不容忽视.因此多用户检测技术应允而生, 多径干扰 其演算法有最优检测演算法和次优检测演算法.
Chap1_绪论
第一章 绪论
射频电路设计Chap1 # 1
射频?
射频电路设计Chap1 # 2
数字: 模拟: 射频: 微波: 毫米波: 太赫兹波: 红外: 光波: 紫外: X射线: γ射线:
0 频谱
射频电路设计Chap1 # 3
0 频谱
频段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频谱
射频电路设计Chap1 # 40
在多数情况下导体的μr=1,故趋肤厚度随着频率 的升高迅速降低。
1
0.9
σCu=64.516×106S/m
0.8 0.7
Al
σAl=40.0×106S/m
0.6 0.5
σAu=48.544×106S/m Au
0.4 0.3
0.2 Cu
铜、铝、金的趋肤厚 度与频率的关系曲线
VHF/UHF为典型的电视工作波段,其波长已经与电子系统的实际尺寸 相当,在有关的电子线路中必须考虑电流和电压的波动性质。
RF范围:VHF—SHF波段。MW范围:X波段及以上。
射频电路设计Chap1 # 4
美国:无线电频率划分图
射频电路设计Chap1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图
射频电路设计Chap1 # 6
射频电路设计Chap1 # 32
我们的学习
集成电路基础:
➢ 器件基础
• 无源器件: • 有源器件:
➢ 理论及工具
• 传输线理论: • Smith圆图: • 散射参数:
➢ 设计方法
• 偏置网络: • 匹配网络:
射频单元电路分析
➢ 滤波器: ➢ 振荡器: ➢ 放大器: ➢ 振荡器: ➢ 混频器:
射频IC工程分析、设计和 测试
手机各电路原理射频电路内容详细,不看后悔
射频电路篇本次培训内容:手机各级电路原理及故障检修1,基带电路发话电路、受话电路、蜂鸣电路、耳机电路、 背光电路、马达电路、按键电路、充电电路、开 关机电路、摄像电路、蓝牙电路、FM电路、显示 电路、SIM卡电路、TF卡电路2,射频电路接收电路、发射电路一、手机通用的接收与发射流程天线:ANT 声表面滤波器:SAWfilter 低噪声放大器:LNA 功放:PA手机通用的接收与发射流程1、信号接收流程: 天线接收——天线匹配电路——双工器——滤波(声 表面滤波器SAWfilter)——放大(低噪声放大器 LNA)——RX_VCO混频(混频器Mixer)——放大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滤波——IQ解调(IQ 调制器)——(进入基带部分)GMSK解调——信道均 衡——解密——去交织——语音解码——滤波—— DAC——放大——话音输出。
手机通用的接收与发射流程2、信号发射流程: 话音采集——放大——ADC——滤波——语音编码——交织——加密——信道均衡——GMSK调制—— (进入射频部分)IQ调制(IQ调制器)——滤波—— 鉴相鉴频(鉴相鉴频器)——滤波——TX_VCO混频 (混频器Mixer)——功率放大(PA)——双工器—— 天线匹配电路——天线发射。
手机通用的接收与发射流程3、射频电路原理框图:二、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天线:ANT 声表面滤波器:SAWfilter 低噪声放大器:LNA 功放:PA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1、天线、匹配网络、射频连接器: • 天线(E600):作用是将高频电磁波转化为高频信号电流。
射频电路的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 天线匹配网络(L604、C611、C614):主要是完成主板与 天线之间的功率匹配,以使天线的效率尽可能高。
射频连接器(J600):又叫同轴连接器或射频开关,作 用主要是为手机的测试提供端口。
其内部是簧片的接触结 构,相当于一个机械开关,通常状态下开关处于闭合状态, 当射频线探头插入射频连接器时,簧片一端将与主板的天线 通路断开,而与射频线探头接触,此时手机与测试仪器之间 就通过射频连接器与射频线进行信号的传输。
DIY制作VHF段0.5W电视发射机
DIY制作VHF段0.5W电视发射机本⽂介绍的电视发射机,可将卫星电视接收机、VCD、录像机等输出的⾳频、视频信号以开路⽅式发射出去,⽤室外天线接收信号。
适合单位、学校、⼚矿等⾃办节⽬⽤,当使⽤折合振⼦天线发射时,覆盖距离>800⽶。
点击图⽚可查看清晰⼤图 整机电路见图1所⽰。
IC1是TV射频调制器专⽤电路,选⽤同频点的SAW振⼦,可将⾳视频信号调制成TV1~12频道的RF信号。
IC1输出的RF(射频)信号经过滤波⽹络A1(见图2)滤除残边信号及次波信号之后,由C15耦合到射频功率放⼤电路进⾏放⼤发射出去。
SAW振⼦是⼀种性能与晶振相当的声表⾯波振荡器,其频率稳定系数虽然⽐不上晶体振荡器,但它具有⼀个频点的特性,不会产⽣次波等优点,如选⽤5频道的SAW振⼦,不⽤调整µPC1507就会输出5频道的射频信号。
本机采⽤的就是5频道SAW振⼦,由于TV5伴⾳正好落在87~108MHz波段之内,因此,可⽤调频收⾳机作为节⽬监听。
电源是发射机的重要部件,如果性能⽋佳,将严重影响收听的⾳质。
本发射机⽤10W左右的12V电源变压器,经整流、滤波及7806、7818稳压后,分别向VA、VB端供电。
值得注意的是必须采⽤⼆极管桥式全波整流,否则收听质量将可能受到交流声的⼲扰。
电感线圈L2~L6⽤ 0.5mm漆包线在 3mm圆珠笔芯上绕制,L2、L6为11T,L3、L4、L5为4T,以上圈数为5频道时的数据,若换作其它频道,A1⽹络的L、C值必须重新更换;L1⽤0 1mm漆包线,在TV中周⾻架上绕制27T⽽成,调节磁芯可微调电感量;L7、L8⽤ 0 9mm漆包线在 5mm圆棒上绕9T⽽成;所⽤电感除L1外均为空芯线圈。
ANT为半波折合振⼦天线,⽤有线电视专⽤的75Ω电缆连接,天线到发射机之间的电缆长度以不超过15⽶为宜。
调试时,适当调拨电感的圈距使图像、声⾳达到最佳状态即可。
发射机课程设计--调频发射机设计
发射机课程设计--调频发射机设计课程: 高频课程设计课题: 调频发射机设计专业: 电子信息类班级:座号:姓名:指导老师:- 1 -目录摘要................................................................................................1 一、设计题目 (2)1.1 进程安排 (3)1.2 设计内容 (3)二、调频发射机原理及方案选择 (3)2.1 FM调频原理 (3)2.2.系统框图 (5)2.3调频方案选择 (5)三、设计步骤和调试过程 (6)3.1总体设计电路 (6)3.2电路工作状态说明 (7)3.3发射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7)四、模块说明 (9)4.1 音频输入模块 (9)4.2 振荡模块 (9)4.3音频放大模块 (10)4.4 放大和发射模块 (11)五、设计电路的性能评测 (12)六、结论及心得体会 (13)七、参考资料………………………………………………………………………14 附件1:调频发射机电路原理图…………………………………………………14 附件2:调频发射机发射机PCB图……………………………………………14 附件3:元器件清单 (15)- 2 -摘要调频发射机作为一种简单的通信工具,由于它不需要中转站和地面交换机站支持,就可以进行有效的移动通信,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
目前它广泛的用于生产、保安、野外工极管完成语音信号对载波信号的频率调制,并通过LC并联谐振网络选出三倍频信号;最终利用两级功率放大,使已调制信号功率大大提高,经过串联滤波网络滤除高次谐波,最程等领域的小范围移动通信工程中。
本课题重点在于设计能给发射机电路提供稳定频率的振荡调制电路。
课题首先用两级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适当放大语音信号,以配合调制级工作;然后用石英晶体构成振荡电路为发射机提供稳定的基准频率载波,接着通过变容二后通过拉杆天线发射出去。
远距离FM调频发射电路
远距离FM调频发射电路本文介绍的小功率调频发射电路,由于使用了专用的发射管,调制度深,不产生幅度调制,失真小,发送距离远,工作稳定。
电路简单易制,只要焊接无误即可工作,电路原理见图1所示。
图1电路中,由专用发射管T2和其外围件组成一频率在88~108MHz范围内的高频振荡器,驻极体话筒拾取的音频信号先经T1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低频信号再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
如断开驻极话筒M,在输入端接放音机输出就能很好地传送音乐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射频发射专用管T2,其型号是FF501,采用标准的T0-92封装(像9000系列三极管一样),外形及引脚排列如图2所示,其ICM为45mA,fT大于1.3GHz,VCEO为13V。
专用管的优点就是一致性好,射频输出功率较大,电路容易调整,FF501完全可工作在更高的频段,读者可尝试将发射管用于其它电路的高频发射实验。
电路中的L2用∮1.0mm的漆包线在∮5.1mm的钻头上绕5匝脱胎拉长至0.8cm,C3~C8可用高频瓷介电容,天线最好用1.2米的拉杆,并垂直放立。
天线一定要架好后再上电。
电路的工作电流约25±5mA。
如发射频率不在88~108MHz范围内,可适当调整谐振线圈L2的长度。
电路装调好后,用FM段调频收音机作接收,有效传送半径可达500m。
新颖的调频接收机本文介绍的调频接收机利用超再生调频接收原理,因采用了高增益微型集成电路,故电路简单新颖。
接收效果达到一般调频接收机的水平,同时克服了超再生接收机选择性差、噪声大等缺点,又保持了灵敏度高、耗电少、线路简单和成本低(元件费用不足5元)等优点。
适合电子爱好者制作。
该机的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由超再生调频接收、FM-AM变换部分、调幅检波及低放电路组成。
调频波的超再生接收,实际上就是将调频波转换成调幅波,同时对调幅波进行包络检波以得到低频信号。
图中的三极管VTl及外围元件组成典型的超再生调频接收电路,并将调频波信号转换成调幅信号以及进行包络检波输出音频信号。
2.4 GHz收发系统射频前端的ADS设计与仿真
2.4 GHz收发系统射频前端的ADS设计与仿真0 引言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通信频段已经越来越拥挤。
198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授权普通用户可以使用902 MHz,2.4 GHz和5.8 GHz三个“工业、科技、医学”(ISM)频段。
ISM频段为无线通信设备提供了无需申请在低发射功率下就能直接使用的产品频段,极大地推动了无线通信产业的发展。
虽然目前无线数字通信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射频设计仍然是移动通信设计的瓶颈。
射频电路的设计主要围绕着低成本、低功耗、高集成度、高工作频率和轻重量等要求而进行。
ISM频段的射频电路的研究对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国内外许多文献都对此作了研究,文献[2]中介绍了在无线高速数据通信环境下,2.4 GHz发射机的设计。
文献[3]介绍了一种低功耗的CMOS集成发射机的设计。
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是Agilent公司在HPEESOF系列EDA 软件基础上发展完善的大型综合设计软件。
它功能强大能够提供各种射频微波电路的仿真和优化设计广泛应用于通信航天等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ADS设计收发系统的射频前端,并在ADS的模拟和数字设计环境下进行一些仿真。
1. 发射端的建模与仿真由于设计是建立在实验室中已有的中频调制和解调的硬件基础上的,因此发射端和接收端不考虑信号的调制和解调过程。
实验室中的中频调制模块可以输出大概8~10 dBm的40 MHz已调中频信号,经过分析选择,该发射端的各个模块均参考MAXlM公司的集成模块的参数而设计。
本地振荡器采用的是MAX2700。
MAX2700是压控振荡器,通过设计合适的外围电路可以使它输出2.4 GHz的信号。
混频器采用的是MAX2660,MAX2660是有源混频器,可以提供一定的增益。
功率放大器采用的是MAX2240,MAX2240的最大输出功率是15.3 dBm。
射频电路
四、MC145106的内部结构与应用电路4.1 简述MC145106的芯片(即锁相环)内部包含有29或者210的基准分频器和相位检波器等。
它非常适合用在民用波段(CB )无线电可满足多信道频率的需要。
一个使用单一晶体振荡器的基准频率、40频道的CB 收发机的频率合成器如下图所示。
其发射机频率范围为26.965~27.405MHz ,接收机频率范围为26.510~26.950MHz ,接收机的中频值为10.695MHz 和445MHz 。
4.2 CB 收发机频率合成电路图X 110.24M H zC 1C 2RO S C除2除2的9/10次方鉴相器L O O PF I L T E RV C O缓冲器混频器混频器缓冲器乘5拨动开关可编程分频器接收机第一级本振信号到接收机第二级混频器16.270-16.710M H z10.24M H z25.6M H z1.365-1.805M H z (发射)0.91-1.35M H z (接收)26.510-26.950M H z (接收)(发射)26.965-27.405M H z L DV D DR /T5.0K H zM C 1451061234567820N4.3 频率合成器工作原理根据图A 所示,图中方框内是MC145106的内部结构,引脚编号如图。
根据芯片的特性,其不能自己产生基准频率,因此电路设计中通过一个晶体振荡器X 1产生10.24MHz 的基准频率,使MC145106芯片内部的振荡器OSC 产生同大小的频率,再将基准频率经过2分频,从5脚输出5.12MHz 到5倍放大器,其内部继续进行分频选择。
当6脚接低电平,5.12MHz 经过29分频,输出5.0KHz 到芯片内部的鉴相器,与可编程分频器的输出频率f IN /N 相比较(N 为可编程分频倍数,可通过拨动开关手动控制),当f IN /N 小于基准频率时,7脚输出高电平,经过低通滤波,迫使压控振荡器VCO 产生频率,输出经过混频等电路到达可编程分频器,通过鉴相器继续进行比较,若f IN /N 仍小于基准频率,于是7脚仍输出高电平,同样的原理,迫使VCO 频率继续增加,直到f IN /N 等于基准频率,琐相环锁定,8脚输出“1”锁定信号,所需频率即合成。
发射机中的发射电路原理
发射机中的发射电路原理
发射机中的发射电路原理较为复杂,且不同类型的发射机发射电路也有所差异,以下是数字调制中波发射机射频电路工作原理的介绍:
- 震荡器:作用是产生板基所需的再波信号。
震荡器电路主要包括本机激励信号产生电路、产生本机再拨信号、外部激励输入电路、对外部输入的同步激励信号进行处理、内外激励信号切换电路、根据需要对内部激励信号和外部激励信号进行自动切换或人工切换。
震荡器板电源电路用于产生震荡器板各部分所需的工作电压,电压包括正十五伏、正十二伏、九伏和正五伏。
后期生产的DAM 中波发射机一般采用一主一倍的固态震荡核作为激励信号源,以确保发射机震荡频率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震荡器输出四至四点五伏的方波信号到射频推动合成模板。
- 缓冲放大器:将震荡器产生的方波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 预推动放大器:对缓冲放大器输出的信号进一步放大。
- 推动放大器:将预推动放大器输出的信号放大到足够推动射频推动分配器的电平。
- 射频推动分配器:将推动放大器输出的信号分配到主功率合成器的各个输入端。
- 主功率合成器:将来自射频推动分配器的信号合成,并输出到天线。
- 代通滤波器:滤除主功率合成器输出信号中的杂波。
- 阻抗匹配网络:使发射机输出信号与天线匹配,以提高信号传输效率。
射频电路设计的常见问题及五大经验总结
射频电路板设计由于在理论上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因此常被形容为一种黑色艺术”,但这个观点只有部分正确,RF电路板设计也有许多可以遵循的准则和不应该被忽视的法则。
不过,在实际设计时,真正实用的技巧是当这些准则和法则因各种设计约束而无法准确地实施时如何对它们进行折衷处理。
当然,有许多重要的RF设计课题值得讨论,包括阻抗和阻抗匹配、绝缘层材料和层叠板以及波长和驻波等,在全面掌握各类设计原则前提下的仔细规划是一次性成功设计的保证。
RF电路设计的常见问题1、数字电路模块和模拟电路模块之间的干扰如果模拟电路(射频)和数字电路单独工作,可能各自工作良好。
但是,一旦将二者放在同一块电路板上,使用同一个电源一起工作,整个系统很可能就不稳定。
这主要是因为数字信号频繁地在地和正电源(>3 V)之间摆动,而且周期特别短,常常是纳秒级的。
由于较大的振幅和较短的切换时间。
使得这些数字信号包含大量且独立于切换频率的高频成分。
在模拟部分,从无线调谐回路传到无线设备接收部分的信号一般小于巾V。
因此数字信号与射频信号之间的差别会达到120 dB。
显然.如果不能使数字信号与射频信号很好地分离。
微弱的射频信号可能遭到破坏,这样一来,无线设备工作性能就会恶化,甚至完全不能工作。
2、供电电源的噪声干扰射频电路对于电源噪声相当敏感,尤其是对毛刺电压和其他高频谐波。
微控制器会在每个内部时钟周期内短时间突然吸人大部分电流,这是由于现代微控制器都采用CMOS工艺制造。
因此。
假设一个微控制器以1MHz的内部时钟频率运行,它将以此频率从电源提取电流。
如果不采取合适的电源去耦.必将引起电源线上的电压毛刺。
如果这些电压毛刺到达电路RF部分的电源引脚,严重时可能导致工作失效。
3、不合理的地线如果RF电路的地线处理不当,可能产生一些奇怪的现象。
对于数字电路设计,即使没有地线层,大多数数字电路功能也表现良好。
而在RF频段,即使一根很短的地线也会如电感器一样作用。
1W FM广播发射机(可作C1971射频功放的推动级)88-108mhz
1W FM广播发射机(microyao注:此图输出功放级可作C1971射频功放的推动级)(microyao注:在本版以前的贴子中.我曾发布一原创的立体声调频发射机,那个电路实现更加的简单,只是用到了日本罗姆公司的BH1415F芯片而己.那个电路用这个电路的输出级再推动C1971很易达到5W以上的功率,如果末级再用两个C1972功率合成,可以达到30W左右的功率!在这个功率下,天线边放个60W电灯泡就可以点亮!)这台FM发射机的制作比较特别,一不用刻电路板,二没有电路图也用不上,三若不焊错一装就OK再怎样功率也能达到600MW以上,怎么样,利害吧?废话少说,各位现在就可以看总装如下图(原理都没讲,一步到位是否快了点?)(此图点击可放大查看)(microyao注,这个变容管一定要用质量好的,音质和大点的频偏就靠它了)功能元件脚位说明:1:振荡级采用“Colpitts”振荡电路,别看它也是LC振荡,但此LC非彼LC,可不能和其它的FM电路的稳定性混为一谈,手一碰或人靠近点就跑频的情况那是没有的事。
振荡由2SC1907一个管子完成,COILA和它上面的以及左边的10PF共同决定了电路的基本频率。
音频调制由变容二极管完成,还可以通过一个47--270K的电阻给它加上个始电压,线性会更好点。
“Colpitts”振荡电路稳定,要归功于图中的那33PF,它将关键的LC部分和其它电路相对“隔离”开来。
2:后级C2053缓冲选频C1970功放,1W时C1970正好输出阻抗在50欧左右,呵,阻抗匹配电路都省了。
后面的COILC 和电容是“通带滤波器”,免得杂波太大别人找你麻烦。
3:电路板PCB怎作呢?看到总装图中心那一个个方块没?它实际上是用双面的PCB板剪成小的一块块,一面和主板焊死当固定用,另一面搭焊零件,反正零件也不多,绝吧?4:全部零件的参数值别搞错腿弄短点够用就行焊上去,小陶瓷电容要用高频红点的那种,绿的其它什么的参数不够准,焊完了检查没什么错漏就可以通电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频发射机电路设计文献综述前言超外差接收是一种巧妙的接收方法,利用它,能使因无线电信号直接接收和放大而引起的一系列困难得到解决。
在费森登思想的基础上,1912年,阿姆斯特朗在接收机中设置了本机振荡(简称“本振”)电路,通过双联可变电容器进行同步调谐,保证本振频率始终跟踪外来信号频率的变化,而且始终比外来信号高一个固定的中频。
这样,不管所接收的各个电台的载波频率差别多大,与本振频率混频后,产生的都是统一的中频信号。
再对这个统一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检波,就可得到所需要的音频信号。
利用超外差原理设计的电路,能使接收机电路大大简化,接收机的性能与灵敏度也得到提高。
当时阿姆斯特朗还成功地组装出一台超外差接收机。
同年,阿姆斯特朗与德·福雷斯特及兰茂尔各自独立发明了再生电路。
超外差接收原理不仅适用于收音机电路,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适用于电视广播、微波通信、雷达等无线电技术的各个领域。
超外差原理已成为现代无线电接收理论的基础,凡是涉及无线电信号接收的电子设备,都离不开超外差接收电路。
阿姆斯特朗的这项重要发明,不仅推动了无线电技术早期发展的进程,而且在无线电事业的征途上至今还闪现着它的技术光芒。
超外差原理的典型应用是超外差接收机。
从天线接收的信号经高频放大器(见调谐放大器)放大,与本地振荡器产生的信号一起加入混频器变频,得到中频信号,再经中频放大、检波和低频放大,然后送给用户。
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往往很宽,在接收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时,可以用改变本地振荡频率f1的方法使混频后的中频fi保持为固定的数值。
概述超外差接收机是超外差电路的典型应用,是全面学习模拟电路基础知识最好的切入点之一。
通过简单分析超外差式接收机中输入电路、变频电路、中频放大电路及辅助AGC电路等电路工作原理,总结其电路特点及作用,探讨其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简单分析了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组装和调试。
现在的S66E将原来的插座改为立体声耳机插座,电路原理图未变,步线有所调整。
更改后的收音机灵敏度更高、声音更洪亮、用途更广泛,适合MP3、单放机等机型所使用的耳机。
散件为3V 低压金硅管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安装调试方便、工作稳定、生硬洪亮、耗电省等优点。
它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级、一级中放、二级中放、前置低放兼检波级、低放级和公放级等部分组成,接受频率范围为535KHZ~1605KHZ的中波段。
射频发射机的组成和分类1、射频发射机的组成射频发射机由晶体振荡电路和放大电路两部分构成。
(1)放大电路前级采用共射放大形式,合理调整电阻R1,R2,R3,R4的值,使三级管2N2222A工作在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同时还应选择合适的三级管,使它的CEQ电压正好合适变容二级管的工作电压,只有这样,后面的电路才能正常的工作.(2)晶体振荡电路晶体振荡电路分为并联晶体振荡电路和串联晶体振荡电路两种。
这里,常用的为并联晶体振荡电路。
晶体工作在串联谐振频率ωs和并联谐振频率ωp之间,即呈现感抗。
而振荡性能的优劣由晶体的品质、切割取向、振子结构及振荡电路共同决定。
常用的振荡电路如图1所示。
采用人们所熟悉的,最稳定的一种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或称为克拉泼振荡电路。
此电容减弱了三极管与回路间的耦合,即减小了三极管对回路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振荡电路的频率稳定性。
图2是其等效电路。
电路的环路增益等于三极管跨导,谐振电路等效并联电阻、反馈系数之积。
反馈系数F算式如下:F=C4/C3,但F值偏大时,环路增益大、易起振,但过大时振荡稳定性差。
F值偏小时,振荡稳定性好,但是,波形虚,起振困难。
一般而言,要经过折衷处理。
电路的振荡幅度跟三极管发射极直流电流和谐振电路等效并联电阻乘积成正比。
要求振荡波形良好,在牺牲振幅的情况下可由射极输出.全部电路的组成如图所示:图1(2)输出波形根据设计要求,晶体振荡器应该要发出33.3Mhz的正统波,然后该波形还会经过一个倍频电路倍频,使频率上升为100Mhz的高频波供射频使用.从图中可以看出,晶体振荡器已经可以产生实验所需的正统波.图3标准输出电平射频发射机发展趋势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射频识别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全球的总销量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射频率识别技术在各行各业,尤其是在电子信息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射频识别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应该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
差距首先表现在技术上,虽然在低频和中频产品应用上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高频领域基本上没有大规模成熟的应用案例;其次表现在应用环境上,电子标签是一种提高识别效率和准确性的工具。
市场化程度越高,越具有竞争性,组织对于效率的要求就会越强烈。
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标签才会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能性。
以电子标签在供应链上的应用为例,必须是以供应链成熟广泛运用为基础的,而我国供应链的发展只是刚有一个好的开端,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这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还刚刚起步。
射频技术的国产化是刻不容缓的,无论从哪一方面讲,如果长期只依赖国外进口产品,将阻碍射频技术的推广和大规模的使用。
在射频国产化的道路上,应用系统的国产化最先起步,目前也是比较有成效的。
随着系统应用技术逐渐成熟和市场的壮大,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系统集成商,特别是中、低频的非接触产品的应用中。
电子标签的国产化可以分为芯片技术、模块封装和标签加工三个方面。
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IC卡模块封装。
国内部分企业已在电子标签的封装形式进行了新的尝试,促进了电子标签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另一个是读写机具有及周边设备的国产化。
实际上,机具和周边设备的国产化是电子标签推广的关键因素,只有真正消化了现有的国外先进技术才能够使自身产品具有真正的市场竞争力和长久的生命力。
从长远来看,电子标签特别是高频远距离电子标签的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逐渐成熟,成为IC卡领域继公交、手机、身份证之后又一个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巨大容量的市场。
将为国内表比较熟的IC卡行业一个重大的产业机会。
在这个产业机会面前,国内厂商应加大投入力度,未雨绸缪,实现技术的突破。
另外,除了厂商的努力以外,政府的主管部门也应该起到引导和牵头的作用,支持国内的厂商,根据国内的需求制定行业标准,从标准入手,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整个体系,进一步缩短与国内先进水平的差距,壮大国内智能卡行业的发展。
复旦微电子将长期致力于非接触电子标签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在为客户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同时,也将为整个产品的其他厂商提供有关RFID射频识别应用方面的全方面的技术支持。
2 射频系统的分类通常读写器发送信号时使用的电磁频率称为RFID 系统的工作频率, 射频系统依工作频率分为低频( 30kHz2300kHz) 、高频(3MHz230MHz) 和超高频(300MHz23GHz)三种类型。
常见的工作频率有低频125kHz、13412kHz 及高频13156MHz 等。
低频电子标签成本较低, 但标签保存的数据量较少, 阅读距离较短, 外形多样, 阅读天线方向性不强。
高频系统标签保存的数据量较大, 阅读距离可达几米至十几米, 能适应物体高速运动, 外形一般为卡状, 阅读天线及电子标签天线有极强的方向性, 成本较高。
按电子标签的供电方式, 射频系统可分为有源系统和无源系统。
有源系统的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 标签电池供应的能量部分地转换为电子标签与阅读器通讯所需的射频能量, 阅读距离较远, 但电池寿命有限, 一般为3~5 年。
无源系统的电子标签没有内装电池, 在阅读器的读出范围之外时, 电子标签处于无源状态, 在阅读器的读出范围之内, 电子标签从空间耦合获得的射频能中提取其工作所需的电能。
无源电子标签一般采用反射调制方式实现电子标签信息向阅读器的传送。
射频发射机的应用领域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射频发射机的应用日益广泛,现已深入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
在军用方面,导航与雷达、卫星跟踪、宇宙通讯等都必须使用晶体振荡器,在民用方面,对时间及频率的测量、彩色电视信号的发射、电子手表、石英钟、石英温度计、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等方面,也广泛使用射频发技术。
1.射频技术美容领域应用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射频就是指这种高频电流。
医学上把频率在0.5~8MHz的交流高频电流称为射频电波。
自1868年Da rsonval首次将射频技术应用于活体组织后,射频技术便逐渐应用于神经学、心脏病学、肝脏肿瘤等临床领域,直到1996年美国THERMAGE公司的ManjT,Abraham发明ThermaCool技术,并于2002年获FDA批准后,射频技术开始用于皮肤美容领域,大量文献报道射频具有祛皱、改善皮肤松弛、改善皮肤质量等效果,为皮肤年轻化技术的发展又提供了一个新的台阶。
2. 射频在识别方面的应用条码技术作为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 在图书馆及其它行业中工作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也存在局限性, 如必须人工借助读写设备进行数据的采集, 常因条码、阅读器质量发生误读和拒读。
近年迅速发展的射频识别(RFID) 技术, 不仅具备条码技术的功能,还克服了其局限性, 用于图书资料的识别更加简单高效。
本文对射频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并对其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3.技术对图书馆工作的作用简化工作程序, 降低图书丢失率目前图书馆工作中, 用条形码标识图书资料, 同时为防止图书的丢失, 需在图书上粘贴磁条, 如果使用电子标签, 则可不必粘贴磁条, 省去一道图书加工工序, 在流通工作中也可省去充磁、消磁工作。
电子标签不仅存储图书资料的标识信息, 也可包含安全信息, 经过正常借阅图书的标签安全信息可自动写为正常状态, 否则为另一种状态,当阅读器在特定的出口处检测到非借阅状态的图书时,RFID 系统就自动报警。
4.射频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射频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作原理RFID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在系统工作过程中,阅读器(Reader)首先通过天线发送加密数据载波信号到动车上固化的电子标签(TAG)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Transponder),应答器的工作电路被激活,之后再将载有车辆信息的加密载波信号发射出去,此时阅读器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完成预设的系统功能和自动识别,实现车辆的自动化管理。
5.射频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在医院、诊所和家中,涉及无线网络的远程监控可能是最欣欣向荣的医疗市场。
远程监控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还可被用来与患者沟通及对患者提供教育。
当然,需要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将对所需的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有不同需求。
在伊利诺斯州进行的一项临床研究,就采用了远程监护来管理Gleevec这种药的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