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案)小学一年级体育《换物接力》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简短教案(通用8篇)
![小学体育简短教案(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9be6e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8.png)
小学体育简短教案(通用8篇)小学体育简短教案篇1学习阶段:水平二学习目标:积极参与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发展奔跑的能力学习内容:游戏课:大渔网、黄河长江、绕物接力学习步骤:一、游戏活动,激发兴趣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大渔网游戏。
3、提出柔韧练习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巡回指导。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口令进行二路纵队行进走。
3、分成两大组进行游戏,体验很多人一起合作游戏的方法。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柔韧练习,充分活动各关节。
组织:六列横队、小组分散二、黄河长江练反应教师活动:1、讲解分组要求(找一个速度和自己相近的伙伴、找到自己所站的位置)组织学生分组。
2、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指定各组的名称。
3、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4、向学生阐述这个游戏的作用。
学生活动:1、仔细听好分组要求,自主选择伙伴,找到位置站好。
2、明确游戏规则、明确自己一队的代号。
3、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快速起动。
4、认真了解这个游戏对短跑的作用。
组织:二列横队三、绕物接力练奔跑教师活动:1、启发学生制定游戏规则。
2、组织学生尝试游戏。
3、启发学生合理安排小组力量,组织学生比赛。
学生活动:1、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
2、按次序尝试游戏,体验轻松自然的快跑。
3、合理地安排好每个队员的比赛次序,努力争取比赛胜利。
组织:场地器材:校园、操场课后小结:小学体育简短教案篇2教学内容:1、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远;2、活动性游戏:“狼追羊”、“推掌”、“抓尾巴”等。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远的动作要领,发展弹跳素质,提高跳跃能力。
2、通过系列游戏活动,提高身体的灵巧性,培养团结友爱,不怕困难的精神3、发展模仿想象及自我表现能力,增强参与群体活动的乐趣。
4、运动量适宜,练习密度预计45%,平均心率预计135-140/分教学重点: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教学难点:踏跳准确、有力;落地轻巧。
一年级体育游戏换物接力教学设计
![一年级体育游戏换物接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9d0775011ca300a6c390c9.png)
一年级体育游戏换物接力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
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几种用球开展游戏活动的方法。
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二、设计思路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控制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体育课堂掌控难度较大,我就利用游戏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眼球。
学校现在修建操场,没有教学场地,只能在校园路面教学,为了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从学生健康的因素考虑,选择了球这一活动器材,同时也体现“一物多用”的教学理念。
三、本课特色本课以“换物赛跑”游戏为主,教师在原有游戏基础上进行加工,将“传球接力”游戏与“换物赛跑”游戏结合成新的“换物赛跑”游戏,增加游戏时学生活动的参与度,体现游戏中的相互配合,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四、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游戏名称、方法和规则。
熟练地在奔跑中做出交换物体的动作。
2、游戏中相互配合与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内容:换物赛跑(三)、教学重点:熟练地在奔跑中做出交换物体的动作。
(四)、教学难点:在游戏中能与同伴相互配合与鼓励。
(五)、教学过程:1、收心热身阶段(10分钟)(1)、课堂常规(2)、指名带头跑(3)、队列练习2、愉悦身心阶段(22分钟)(1)小游戏:传球接力(头上、胯下、左右传)(2)拍球接力(3)换物赛跑方法:教师发令后,各排头手持沙包迅速跑向本队前的圆圈,将手中的沙包放在圆圈内,拿起圈内的球跑回本队交给第二人,自己站到队尾。
第二人按上述方法进行用球换回沙包,如此一次进行,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4)改变方法游戏方法:教师发令后,各排头手持沙包迅速跑向本队前的圆圈,将手中的沙包放在圆圈内,拿起圈内的球跑回本队站到队尾,将球依次从后向前传。
第二人拿到球迅速向前跑按上述方法进行用球换回沙包,如此一次进行,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小学一年级体育《换物接力》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体育《换物接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66545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a.png)
小学一年级体育《换物接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2. 培养学生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3. 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所需材料:1. 球、踏板、枕头、鞋子等不同种类的物品。
教学步骤:一、引入活动(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游戏规则:“换物接力是一种增进友谊和合作的团体游戏。
我们要分成几个队,每个队员都要参与到游戏中来。
游戏的目标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动作,把手里的物品传给下一位队员,最后将物品交给队伍的最后一位队员,最快完成任务的队伍获胜。
”二、分组和准备(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大致相等;2. 每个小组站成一排,队伍中最前面一名同学手里拿着一个球或其他物品。
三、游戏进行(20分钟):1. 教师示范:教师带领一组学生进行示范,从队伍最前面开始,第一位同学将物品通过不同的方式(可以是传球、传递、放在头上等动作)传递给下一位同学,依次传递,最后传递到队伍最后一位同学的手中。
2. 学生操作:让学生按照示范的方式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游戏规则调整:首次进行游戏时,可以简单的使用传递球的方式进行。
随着同学们的熟练度提高,可以增加些困难,例如使用踏板、枕头或鞋子等物品进行传递,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判断来选择合适的传递方式。
4. 比赛结束:当最后一名同学接住物品后,教师宣布比赛结束,最快完成任务的队伍获胜。
四、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游戏过程,对比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时间;2. 学生就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讨论哪些因素影响了队伍的速度,如何提高团队合作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扩展活动:可以在游戏进行时增加一些障碍物或附加任务,例如在传递物品的过程中,要求队伍成员进行跳绳或进行一些特殊的动作。
这样能够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其中。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体育《各种方式的接力跑》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体育《各种方式的接力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a5b70302d276a201292e1c.png)
图5
1.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游戏活动。
图6
2.听教师对游戏总结。
18分钟
12分钟
6
3
中
大
中
结束
部分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练习
1.慢走抖腿。
2.原地坐下拍、揉腿,并播放音乐。
(三)课堂总结
(四)收还器材
(五)下课
1.教师整队(见图1)。
2.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学生做放松练习。
3.认真听教师的评价,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练习。
4.学生成四路纵队站好。
5.各队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进行迎面接力跑练习。
6. 按刚才的八个四四相对的小组进行接力跑比赛。
7.认真听教师的评价,根据自己的情况再进行练习。
8.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障碍接力跑的练习方法和规则。
要求:按刚才的八个四四相对的小组进行障碍接力跑的练习。
(二)平坦的操场、跑道。
教学
顺序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
学法和要求
时间
次数
强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开始
部分
课堂常规
1.整队集合。
2.清点人数。
3.检查服装。
4.宣布课内容。
5.安排见习生。
1.指定地点集合(如图1)。
2.观察集合情况,听体育委员汇报出席人数。
3.师生问好。
4.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5.安排见习生
1.在指定地点快速集合。
2.体育委员整队向教师汇报人数。
3.师生问好。
4.认真听取课堂内容与要求。
队形组织示意图:
图1
要求:快、静、齐。
一年级劳动模仿操、换物接力教案
![一年级劳动模仿操、换物接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ccb31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9.png)
一年级劳动模仿操、换物接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模仿操的学习,掌握基本的劳动动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通过换物接力的游戏,锻炼学生的速度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劳动模仿操的动作要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2. 教学难点:换物接力游戏中,学生接力的准确性和速度。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操场或体育馆。
2. 教学器材:劳动工具模型、换物接力道具。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学生的兴奋度。
2. 劳动模仿操教学(10分钟):(1)教师示范劳动模仿操的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劳动模仿操,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动作质量。
3. 换物接力游戏(10分钟):(1)教师讲解换物接力的游戏规则,并进行示范。
(2)学生分组进行换物接力游戏,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
(3)游戏结束后,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1. 学生是否掌握了劳动模仿操的动作要领?2. 学生在换物接力游戏中,合作能力是否得到提高?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学生出现安全隐患?如何避免?4.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如何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编写:六、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劳动模仿操动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动作规范性和协调性。
2. 对学生在换物接力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水平。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劳动模仿操的表演,增进家校联系。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劳动比赛,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八、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场地安全,避免学生受伤。
2. 检查教学器材的安全性,确保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
2024年小学体育游戏教案 换物接力
![2024年小学体育游戏教案 换物接力](https://img.taocdn.com/s3/m/5ea61c1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c.png)
2024年小学体育游戏教案换物接力1.1 设计背景1.1.1 为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体育素养,本教案设计了一款适合小学生的体育游戏——换物接力。
1.1.2 换物接力是一种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体育游戏,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作能力。
1.1.3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知识点讲解2.1 换物接力的规则2.1.1 换物接力游戏分为两队,每队成员依次进行接力,每位队员完成一段路程后,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位队员。
2.1.2 接力棒为一物体的两端,可以在空中传递,也可以在地递,但传递过程中不能离开队员的手。
2.1.3 每位队员完成接力后,需要迅速回到起点,准备下一轮接力。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场地和器材3.1.1 教学场地为学校操场,要求平整、宽敞。
3.1.2 教学器材为接力棒(可用羽毛球拍代替)和计时器。
3.1.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确保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性,避免学生受伤。
四、教学目标4.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4.1.1 学生能够通过换物接力游戏,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1.2 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学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4.1.3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团队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优化团队协作效果。
4.2 提高学生体育素养4.2.1 学生能够掌握换物接力游戏的规则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
4.2.2 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充分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能水平。
4.2.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换物接力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5.1.2 学生在游戏中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5.1.3 学生迅速完成接力棒传递的技巧。
5.2 教学重点5.2.1 让学生掌握换物接力游戏的规则,能够熟练进行接力。
5.2.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5.2.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
小学体育《接力赛》教案
![小学体育《接力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22cc7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6.png)
小学体育《接力赛》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接力赛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
- 掌握接力赛的正确传递和接力技术;
-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
- 接力棒;
- 活动场地;
- 跑道。
教学内容和步骤
1. 介绍接力赛的概念和规则(5分钟)
- 简单介绍接力赛的定义和意义;
- 解释接力赛的规则和比赛方式。
2. 传递接力棒的技术要领(10分钟)
- 示范正确的接力棒传递姿势;
- 强调传递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传递的时机和位置;
- 让学生们两两配对进行接力棒传递练。
3. 接力赛的训练和实践(20分钟)
- 学生们按照年级分组进行接力赛训练;
- 每个小组进行多次接力练,以提高配合默契度;
- 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纠正。
4. 接力赛比赛(15分钟)
- 安排学生们进行接力赛比赛;
-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根据速度和传递技术进行排名;- 鼓励学生们互相加油,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总结和评价
- 对学生们进行总结,强调接力赛的重要性和意义;
- 评价学生们在比赛中的表现,表扬优秀者并给予建议。
扩展活动
- 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接力赛,比赛形式更自由,鼓励创新。
参考资料
- 无。
体育教案-换物接力
![体育教案-换物接力](https://img.taocdn.com/s3/m/f144d8f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6.png)
体育教案-换物接力
教案标题:换物接力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合作与团队共同完成换物接力活动。
2. 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起跑线和终点线。
2. 道具:不同颜色的球、袋子或篮子。
3. 提示道具的字卡。
教学过程:
1. 组织学生站成数个队伍,每个队伍的人数大致相等。
2. 在起跑线和终点线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并在终点线上放置几个篮子或袋子,每个篮子或袋子都有一个标签,标示着不同的物品。
3. 给每个队伍分配一个颜色的球,球要和篮子的标签颜色相对应。
4. 指导学生站在起跑线上,准备开始比赛。
5. 给每个队伍一个字卡,上面写有要取的物品的名称,使用者要在比赛开始前把这个字卡举在空中,让全班都能看到。
6. 一名队员拿着球从起跑线跑到终点线,找到与球颜色相对应的篮子或袋子,取出标签上写有的物品,然后返回起跑线。
7. 另一名队员接过物品,放入袋子或篮子中,并将球带回队伍,交给下一名队员。
8. 这样在队伍中每个队员轮流完成任务,直到每个物品都被放入篮子或袋子中。
9. 第一个完成任务的队伍获胜。
教学延伸:
1. 可以设定时间限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如果没有完成或者有错误,就要从新开始。
2. 可以在活动中增加难度,例如增加物品的数量或增加队员之间的距离。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方面的表现。
小学体育与健康《快速跑:各种方式的换物赛跑》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快速跑:各种方式的换物赛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0d6ea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3.png)
小学体育与健康《快速跑:各种方式的换物赛跑》教案快速跑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一项重要的活动。
通过各种方式的换物赛跑,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跑步速度,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本文将为您设计一堂有关“快速跑:各种方式的换物赛跑”的体育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到快速跑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技巧。
2. 学会与他人配合,合理安排队形,迅速完成换物赛跑。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计时器、标志物、不同颜色的队旗、奖励品。
2. 学生准备:运动服装、跑鞋。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活动(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快速跑的重要性和好处:强健身体、提高运动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常见的快速跑方式?步骤二:技术指导(15分钟)1. 教师示范和解释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技巧,包括:身体前倾、挥动手臂、膝盖高抬、脚掌着地等。
2.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练习。
3. 教师通过逐个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动作,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技巧。
步骤三:赛跑活动(30分钟)1. 分组: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不超过六人。
2. 安排队形: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队形,如直线、乌龟队列、蛇形队列等。
学生在队列中保持相同的间距和速度。
3. 场地布置:在操场上设置起跑线和终点线,并在终点线处放置标志物。
4. 规则说明:每个小组的队长带着换物(如球、书、饮料瓶等)站在起跑线上,队员们排成队形,等待开始。
比赛开始后,队长从起跑线跑到终点线处,并将自己的换物放到标志物旁边,然后再跑回起跑线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位队员。
步骤四:比赛评估(15分钟)1. 统计比赛成绩:教师记录每个小组的总用时和完成的换物数量。
2. 学生自评和互评:要求学生就自己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并与队友交流对彼此的评价。
3. 教师进行评价和点评:根据比赛情况和学生的表现,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和点评,并给予指导意见。
公开课一年级体育教案 换物往返接力跑
![公开课一年级体育教案 换物往返接力跑](https://img.taocdn.com/s3/m/9b5ebc5a1711cc7931b7166e.png)
1.与老师共同小结,互评学习表现,并回收器材,与老师再见。
通过学生互评的方式对学习情况小结。引导学生将学会的一些滚动方法应用到生活中,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空间。
器材:实心球四只;软排球四只;
程序与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调动
情绪
激发
兴趣
10’
课堂常规
小游戏
1.检查学生服装。
2.宣布本课内容,带领学生练习。
1.听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并认真练习队列队形。
2.听口令,进行模仿体会动作方法。
3.自己评价。
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起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15’
换物往返接力跑
重点:遵守游戏规则
1.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和规则,提示安全注意事项。
2.启发学生自创情境,教师给予适当启示,学生明确路线后,进行练习。
3.组织和参与学生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
1.与老师共同游戏,充分活动好相关部位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小组配合练习,争取比赛的胜利。
3.认真练习,相互评价,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体验团结协助的乐趣。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参与,使学生通过活动发展奔跑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调节内容拓展能力
10’
游戏:传递实心球
重点:各种动作交换时身体的协调与平衡
1.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和规则,提示安全注意事项。
2.组织和参与学生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
1.听讲解、看示范,知道游戏方法、规则和注意事项。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教案
水平一(一年级)任课教师:20xx.11
小学体育《各种方式接力跑与游戏》教案
![小学体育《各种方式接力跑与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da13f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1.png)
小学体育《各种方式接力跑与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的说出立棒式传接棒的的动作方法,能做出两臂前后自然摆动的摆臂动作。
2.通过情景和游戏结合的教学,形成正确的跑步姿势,发展下肢力量、速度和灵敏、协调素质。
3.树立集体主义,遵守纪律、规则和团结协作意识,养成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上体稍前倾,上下肢协调配合,跑成直线。
【难点】摆臂与步频节奏合理,动作协调。
三、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任务,安排见习生。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三面转法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说明本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队列队形由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通过清晰洪亮的口令,调动学生情绪,进行集中注意力练习。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精神饱满、动作规范。
(二)准备部分情景设置:热身活动教师讲故事,故事内容:王爷爷和王奶奶有一天去田地里拔萝卜,眼看着拔了满地的萝卜,王爷爷和王奶奶高兴的合不拢嘴,这时突然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大雨了,同学们你们谁愿意帮助爷爷奶奶搬运萝卜?看到大家都想跃跃欲试了,但是我们的本次协助会遇到重重险阻,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
首先去往王爷爷的田地需要经过一片大森林,大森林里有很多的野兽,现在大家组成一队一起跟着老师进行跑进。
同学们注意,在听到老师嘘声的时候要做下蹲的动作。
好,现在就让我们快速的穿越森林吧。
组织教学:一路纵队,跟着教师口令节奏做摆臂练习。
(三)基本部分1.游戏:搬运接力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达了王爷爷的田地里,马上就要下雨了,现在我们要抓紧时间来完成从田地里往车上搬运萝卜的工作,大家注意明确分工,我们平均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每队平均分成两个小组,田地里的小组第一名手持任务旗先向田地外的车运输,田地里的其他小伙伴装袋子供给搬运,当田地里第一名跑至卡车处时,田地外的另一名快速跑至田地里装车,然后田地里的第二名同学接到任务旗后再次运输,以此类推,我们比比看哪一小组率先完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体育《换物(或障碍)接力跑与游戏》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体育《换物(或障碍)接力跑与游戏》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ed2c36240c844768eaee68.png)
《换物(或障碍)接力跑与游戏》教案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换物(或障碍)接力跑与游戏”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模仿能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学情分析本课通过换物(或障碍)接力跑与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和协调性,提高学生连续跨越障碍的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掌握基本动作抬、跨、绕;难点是身体协调配合。
在教学中采用引导法,使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很容易实现,我以新课标为理念,激发他们在练习中去独立思考,去发展他们的智能,并通过师生评价强化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和协调等身体素质,能克服学生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顽强进取精神。
三、教学目标(见教案)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掌握基本动作抬、跨、绕;难点:身体协调配合。
五、教学流程热身活动(准备操)—→技能学习(一)学习第一组障碍(教师示范—尝试练习—快速练习—讲解示范学生尝试跨过第二组垫子障碍—练习—越过小山—绕过碉堡)—→游戏“障碍接力跑”——结束部分(放松、评价小结)六、预计效果练习密度在40%-45%左右,平均心率在120--125次/分左右。
根据本课特点,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障碍的各种练习中,兴趣较高,学生学习的情绪高涨,并能在合作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
七、教学策略与方法1.语言提示,提供练习信息,提出易犯错误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已学知识的运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语言激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示范、讲解技术动作要领。
3.巡回指导,个别辅导,辅导学生合作练习。
4.集体组织练习,了解全体学生掌握情况。
2024年小学体育游戏教案 换物接力
![2024年小学体育游戏教案 换物接力](https://img.taocdn.com/s3/m/9db1fda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5.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2024年小学体育游戏教案——换物接力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换物接力跑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提高学生们的运动兴趣,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换物接力跑的技巧难点:团队合作和沟通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2. 教学器材:接力棒、小物品(如书本、球等)二、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5分钟)教师讲解换物接力跑的基本技巧,并示范动作要领。
换物接力跑要求学生在传递接力棒的过程中,接力和换物动作要连贯,跑动过程中要保持稳定和快速。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换物接力跑的练习。
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练习和协调团队成员。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并提出改进建议。
4. 游戏竞赛(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换物接力跑的游戏竞赛。
每组派代表参加比赛,比赛过程中,学生需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如违反规则,将给予相应的处罚。
比赛结束后,教师对比赛结果进行点评,并给予获胜团队表扬。
5. 课堂小结(5分钟)三、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换物接力跑的练习,记录练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家长在练习过程中,关注孩子的动作是否规范,给予适当指导。
四、教学反思五、教学评价1. 学生技能掌握情况: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和游戏竞赛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换物接力跑的技巧掌握程度。
2.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评估学生在分组练习和游戏竞赛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课后练习反馈: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课后练习的效果。
六、教学策略1. 循序渐进法:教师从基本动作教学到组合动作,再到游戏竞赛,逐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2. 示范法:教师通过亲自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换物接力跑的动作要领。
3. 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一年级体育《一、换物接力跑二、游戏:齐心合力(拔河)2》教学设计
![一年级体育《一、换物接力跑二、游戏:齐心合力(拔河)2》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895184cc175527072208f2.png)
教学内容:一、换物接力跑 二、游戏:齐心合力(拔河)
教学目标:1、复习换物接力跑,提高自然跑的能力及责任意识。
2、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增强上下肢协调配合的能力。
3、通过游戏,增强合作意识、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主题运用:竞赛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模式
顺序时间
教学
内容
时间
次数
6
3
|
4
1
3
3
3
3
创设情境:
1、学生分好组
2、学生先练习传接棒
3、学生练习往返跑绕过标志杆
4、学生进行换物跑比赛
5、学生评价那组跑得最快为什么?
1、学生站好游戏队形
2、学生练习
3、分组练习
4、学生进行比赛
5、师生点评
1、教师讲解动作的方法及要求
2、组织学生练习往返跑
3、引导发挥学生想象力怎样会更快些?
全身心放松
培养学生审美观
场地器材
沙包若干
录音机一台
头饰若干
运动量预计
35%
运动负荷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 ┃ ┃ ┃ ┃ ┃
5 10 15 20 25 30 35 40
课后小结
学生反馈
安全措施
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指导方法
教学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意图
一、
4
队列练习
1、报数
2、转法
3
2
|
3
集合快、静、齐
随教师进入情境、发挥想象
启发学生轻重拍的理解
精神饱满
集体动作节奏一致
(人教版)一二年级体育教案 换物接力
![(人教版)一二年级体育教案 换物接力](https://img.taocdn.com/s3/m/d58a65631ed9ad51f01df2c7.png)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队列:
2、复习:模仿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
×××××
×××××
×××××
◎
同上队列四列横队。
1、教师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讲解队列练习的要求。
4、师生一同练习。
2、学生练习。
3、分组练习。
2/3
9
中
结
束
部
分
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1、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认真听讲情绪饱满。
2、下课。
1
3
小
场
地
设
计
四个小桶
20个口袋
教
学
回
顾
18
中
顺序
教学内容
场 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数
时
强
基
本
部
分
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和优美大方有节奏感。
二、游戏:
(Hale Waihona Puke 物接力)规则:1、交换物品必须放好才能起跑。
2、听到发领后或击掌后才能起跑。
4、找学生表演。
1、教师讲站队的要求。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3、教师评定。
4、精神饱满动作轻松整齐一致
1、学生认真听讲要求。
1、学生站四列横队。
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关查。
3、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
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
1
小学体育与健康武术组合动作与游戏:换物接力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武术组合动作与游戏:换物接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c6dd2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e.png)
小学体育与健康武术组合动作与游戏:换物接力教案换物接力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一种常见的活动,它能够提供一种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游戏形式,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身体协调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指导换物接力活动。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增强协作意识;2. 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3. 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注意力;4. 培养学生的游戏技巧和战略思维。
二、教学准备:1. 活动场地:操场或室内体育馆;2. 道具:一些容易识别和传递的小物品,如球类、绳子等;3. 安全措施: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物,学生需穿着适当的运动服装和鞋子进行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热身活动:- 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拉伸和活动以准备身体;- 引导学生进行跑步、跳跃等简单的热身动作。
2. 介绍换物接力游戏规则:- 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6-8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站成一列,第一个学生手持一件物品,如一个球;- 游戏开始后,第一个学生将球传递给第二个学生,第二个学生再传递给第三个学生,依此类推;- 最后一个学生将物品传递给老师或指定的位置,完成一轮接力;- 当学生传递物品时,禁止使用手外的任何身体部位,只能使用双手。
3. 演示与练习:- 教师进行示范,向学生展示正确的传递技巧;-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教师观察并给予指导;- 强调团队协作,传递物品时需保持高效和准确。
4. 增加游戏难度:- 在掌握基本技巧后,教师可以增加游戏难度,如增加传递物品的距离、增加传递目标等;- 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让他们自行设计一些游戏规则和变化。
5. 分析和总结:- 带领学生回顾活动,让他们分享游戏中的成功和困难;- 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因素影响了成功的传递,如团队合作、传递技巧等;- 总结游戏的意义,为什么团队合作对于成功至关重要。
6. 活动结束:- 带领学生进行放松运动,让身体逐渐恢复正常;- 表扬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锻炼和提高。
《小学体育一年级上册》教案新部编本
![《小学体育一年级上册》教案新部编本](https://img.taocdn.com/s3/m/04ecf1084693daef5ff73d44.png)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周次计划进度指引课体育知识:做晨操的利处一1、行排队形 ;2 、游戏;块块会合1、基本体操:2、行列:排纵队,横队;二1、基本体操;2、游戏:块块会合;1、基本体操;2、游戏:全部行悦耳指挥三1、复习基本体操;2、游戏:挑战应战1、行列;原地转法;2、复习基本体操;四1、技巧;前后转动;2、游戏:阻碍赛跑;游戏课: 1、端水均衡; 2、阻碍赛跑;五1、技巧:复习前后转动;2、游戏:绕木棒接力;1、韵律活动;2、走:各样姿势的走;六1、用各样正确姿势的走;2、游戏:迎面接力;1、行列:报数;2、复习,各样姿势的走;七1、韵律活动;2、行列:报数;1、技巧:前滚翻;2、游戏:跳垫子游戏;八1、技巧:前滚翻;2、游戏:换物接力;1、劳动模拟操;2、游戏:迎面接力;九1、劳动模拟操;2、游戏:换物接力;1、行列:齐步走 - 立定;2、复习劳动模拟操;十游戏课: 1、蹦蹦跳跳; 2、猎人猎枪老虎;十一1、行列:走圆形; 2、十字接力;1、技巧:立卧撑;2、游戏:换物接力;十二1、基本体操; 2、游戏:“8”字接力;1、徒手操;2、游戏:更换目标;十三1、跳小绳; 2、游戏:迎面接力跑;1、走跑交替;2、复习跳小绳;十四十五十六1、走跑练习; 2、游戏:跳进去拍人;1、韵律活动;2、找自己的家;1、跳小绳;2、游戏叫号赛跑;1、跳双绳;2、游戏:迎面接力1、走跑交替;2、游戏:单脚跳接力;1、30 秒跳小绳;2、期末总结一年级体育教课设计时间第一周 1 、2 节课时二课时教材(室内课)指引课体育知识:做晨操的利处1、经过教课使学生认识做晨操的利处,知道体育课简单的惯例要求。
一年级课后托管教案体育
![一年级课后托管教案体育](https://img.taocdn.com/s3/m/b10dbd0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63.png)
一年级课后托管教案体育一、指导思想为了响应相关政策,帮助更多的孩子。
在有效解决部分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以服务群众为宗旨,有效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面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1、托管时间:(周一到周五)从学生放学到5:00结束。
2、主动与托管学生家长配合,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并且主动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3、增强体育运动教学目标和要求:1、通过“立定跳远”的学习,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概念。
2、增强学生的弹跳力以及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发展奔跑能力。
教学内容和活动:1、跳远:(立定跳远)2、游戏《换物接力》(1)准备部分: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要求:集队要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动作正确、整济。
2、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安排见习生。
3、准备运动。
(2)基本部分一、立定跳远:动作要领:两脚自然左右开立,上体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各一次,两腿配合作自然单性屈伸,然后两臂用力向前上方摆,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落地时以脚眼先着地。
重点:向前上方摆臂迅速有力,蹬地收腿。
难点:动作连贯,蹬摆配合。
1、教师讲解示范,提出重难点。
2、学生做一、二、三“三拍法”的摆臂练习。
3、学生做摆臂向上跳起的练习。
4、在教师的指导下故摆臂向前上方跳跃的练习。
5、教师指出易犯措误,并进行纠正。
6、学生进行对比练习,分组练习。
二、游戏:(换物接力):游戏方法:在场上画一条起跑线,线前10米处并排画四个圆圈,间隔3米,圈内一个实心球。
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路纵队,正对圆圈站在起跑线后,各队排头手持一个小皮球。
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跑向本队前面的小圆圈,将皮球放在圈内,拿起实心球往回跑交第二人,第二人按上述方法进行,用实心球换回小皮球。
如此依次进行,以先跑的队为胜。
游戏规则:交换物必须放在圈内,如滚出圈外,要拾回放好再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按要求进行快速地集队;
2、做准备活动,要求充分、动作到位;
3、分小组进行已学游戏的练习(如剪刀、石头、布的游戏等) 组 织:如图站队
学生游戏时,要求充分利用圆圈来做游戏。
二、快乐游戏,用不同的器材来创造游戏
教师活动:
1、认识体育器材:圆木柱、接力棒、垒球、乒乓球拍等,并介绍器材的功
能与作用,让学生说出与这些器材有联系的体育运动;
学生活动:
1、学生分成六组,在认识了几种体育器材后,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说 一说与这些器材有联系的运动;
3、按照学生的想法,并由该学生当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进行游;。
4、进一步了解要求后,积极热情地参加比赛;
5、配合老师对自己小组的游戏作出评价。
组织:分组练习(队形与场地同上)
三、换物游戏,发展学生奔跑能力
2、要求每小组学生利用手中的物品并结合戏,说出规则与方法;
4、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让每个学生用自己想用的方法去尝试游戏,教育学
生要注意安全;
5、为学生点出尝试游戏中出现的不足,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比赛;
6、组织学生小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场地与队形:
四、小结整理,放松练习,收拾器材(略)
场地器材:操场、圆木柱、乒乓球拍、垒球
课后小结:
教师活动:
1、教师利用接力棒、乒乓球拍、垒球设计一个换物接力游戏,说出游戏的 名称、方法与规则;
2、分组站位(如下图),组织学生游戏;
3、指导游戏,及时总结游戏情况
学生活动:
1、要求按照游戏的规则与方法,主动积极的参与游戏,注意安全;
2、游戏中,学生要讲究方法与技巧;
3、让两个小朋友来当小老师,督促与检查各小组游戏情况;
小学一年级体育《换物接力》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教案
学习阶段:水平
学习目标:
在游戏比赛中学会不冋的换物方法;发展奔跑能力。
学习内容:
游戏换物接力
学习步骤:
一、积极游戏,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按场地集队、互相问好;
2、组织学生柔韧练习;
3、组织让学生一起做游戏(结合以前所学游戏进行):如剪子、石头、布 等,教师检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