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的几个传热、传质专题

合集下载

传热与传质最全的计算

传热与传质最全的计算

传热与传质最全的计算一、传热传热是能量从一个物体或系统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系统的过程。

根据传热方式的不同,传热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1.传导:传热的方式通过物质的直接接触和分子的碰撞来进行。

传导传热的计算主要依靠温度差、传热面积和传热材料的热导率来计算。

传导传热的计算公式为:Q=-k*A*(ΔT/d)其中Q表示传热的热量,k表示热导率,A表示传热面积,ΔT表示温度差,d表示热传导长度。

2.对流:对流是通过流体(气体或液体)传递热量的过程。

对流传热的计算需要考虑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和温度差。

对于自然对流,传热系数可以通过科里奥利数来估算。

对于强制对流,传热系数可以通过雷诺数和普朗特数来估算。

对流传热的计算公式为:Q=h*A*ΔT其中Q表示传热的热量,h表示传热系数,A表示传热面积,ΔT表示温度差。

3.辐射:辐射是通过电磁辐射传递热量的过程。

辐射传热的计算需要考虑黑体辐射能量和辐射系数。

辐射传热的计算公式为:Q=ε*σ*A*(T1^4-T2^4)其中Q表示传热的热量,ε表示发射率,σ表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A表示传热面积,T1和T2表示两个物体的温度。

二、传质传质是物质在空间中通过扩散机制传递的过程。

传质过程主要包括质量传递和扩散传递。

1.质量传递:质量传递是涉及物质从一个相向另一个相传递的过程。

质量传递的计算需要考虑浓度差、传质系数和表面积。

质量传递的计算公式为:Q=k*A*(C1-C2)其中Q表示传递的质量,k表示传质系数,A表示传质面积,C1和C2表示两个相之间的浓度差。

2.扩散传递:扩散传递是涉及物质通过浓度梯度向更低浓度的方向传递的过程。

扩散传递的计算需要考虑扩散系数、浓度梯度和距离。

扩散传递的计算公式为:J = -D * (dC / dx)其中J表示扩散通量,D表示扩散系数,C表示浓度,x表示距离。

以上是传热和传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计算方法。

当然,实际的传热和传质过程常常是复杂和多变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为详细和精确的计算和分析。

化工原理 传质

化工原理 传质

化工原理传质
传质是指在化工过程中,物质通过某种媒介从一个位置传递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

传质过程的关键在于物质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传递。

传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质量传递、热传递和动量传递。

质量传递是指物质的质量通过扩散、对流或反应等机制在系统中的传递。

热传递是指热量通过传导、对流或辐射等方式在系统中的传递。

动量传递则是指动量通过流体的运动在系统中的传递。

在传质过程中,存在三种基本的物质传递机制:扩散、对流和反应。

扩散是指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传递,是靠分子之间的随机热运动实现的。

对流是指物质随着流体的运动而传递的过程,可以是气体或液体的流动。

反应是指物质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引起传质的过程。

传质过程可以用一些常见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如离散点模型、连续模型和微分模型等。

离散点模型是指将传质系统划分为若干离散的点,通过计算不同点之间的物质传递速率来研究传质过程。

连续模型则是将传质系统看作是连续的媒介,利用方程组来描述传质过程。

微分模型是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来描述传质过程的变化规律。

在化工过程中,传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于很多反应来说,传质速率是限制反应速度的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传质过程对于提高化工过程的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传热和传质基本原理

传热和传质基本原理

传热的目的
• 根据热力不平衡程度定量确定传热速率。或者说,通过研究传热的机 理以及建立计算传热速率的各种关系式来拓展热力学分析。
• 自身是一门独立学科,在材料、科学或工程中具有重要应用。
1.1 何谓传热及如何传热
传热是因存在温差而发生的热能的转移。
1. 温度的概念:第零定律,平衡态,多大尺度以上成立?
不论物质处于哪种状态,这种发射 2 都是因为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中
电子排列位置的改变所造成的。
辐射场的能量依靠电磁波传输,
辐射传热不需要介质,
3 且辐射能的传输是靠消耗发射
4 在真空中传输最有效。
辐射的物质的内能来实现的。
(2)黑体(Black Body):具有下述性质的一种理想表面
1 黑体能够吸收处于任何波长和来自任意方向的全部投射辐射。
2. 只要一个介质中或两个介质之间存在温差(驱动势),就必然会发生传热。
3. “冷”或“热”的感觉是由温差引起的热流造成的,而热流的大小则与物质 的性质有关。
握手的深度分析
不同类型的传热过程称为传热的不同模式(modes)。
当静态介质中存在温度梯度时,不论该介质是固体还是流体, 介质中都会发生传热,这种传热过程即为传导( Conduction)。
物体的各部分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 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发生的热量传递称为导热(热传导)。
气体
分 子



液体
观 点
固体 自由电子 晶格波
速率方程(Rate Equation):用于计算传热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传输了 多少能量(J/s=W)。
对于热传导,速率方程为傅里叶定律(Fourier’s Law)。

第三章传热传质问题的分析与计算

第三章传热传质问题的分析与计算
u uw 1 u uw
y , t tw 1 t tw
扩散方程
y 0, CA CA,w 0 y , CA CA,w 1
CA, CA,w
CA, CA,w
这三个性质类似的物性系数中,任意两个系数 的比值均为无量纲量,即
普朗特准则 Pr

v
2u y 2
能量方程
u
t x

t y

a
2t y 2
扩散方程
u
C A x

C A y

D
2C A y 2
边界条件为:
动量方程 y 0, u 0

u
能量方程
y , u 1 或 u
y 0, t tw 0 t tw
u uw 0 u uw
h
dy
定义,阿克曼修正系数
C0
= (N AM Ac P,A+N B M h
BcP,B )
C0与假定传质方向(壁面向流体)一致为正
δ0
d 2t dy2
- C0
dt dy
=0
边界条件
y =0
y =δ0
t =t1
t =t2
得到流体在薄膜层内的温度分别为
exp(C0 y ) -1
t( y) =t1 +(t2 - t1)
dy
• 动量传递公式表明:动量通量密度正比 于动量浓度的变化率。
• 能量传递公式表明:能量通量密度正比 于能量浓度的变化率。
• 质量传递公式表明:组分A的质量通量密 度正比于组分A的质量浓度的变化率。
3.1.2 三传方程
连续性方程 u 0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题试题必考

化学反应工程复习题试题必考

第一章绪论1.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的科学。

(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2。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的科学,既以_______作为研究对象,又以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

(化学反应、工程问题)3。

_______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

(三传一反)4。

化学反应过程按操作方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分批式操作、连续式操作、半分批式)5。

化学反应工程中的“三传一反"中的三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质、传热、动量传递)6。

不论是设计、放大或控制,都需要对研究对象作出定量的描述,也就要用数学式来表达个参数间的关系,简称_______.(数学模型)7.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根据基础资料建立物料、热量和动量衡算式的一般式为_______。

(累积量=输入量-输出量)8。

“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其中所谓的一反是指_______.(D) A.化学反应 B。

反应工程 C。

反应热力学 D。

反应动力学9.“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下列不属于三传的是_______。

(A)A. 能量传递B. 质量传递C. 热量传递D. 动量传递第二章均相反应动力学1. 均相反应是指_。

(参与反应的物质均处于同一相)2. 对于反应,则_______.()3。

着眼反应组分K的转化率的定义式为_______。

()4.当计量方程中计量系数的代数和等于零时,这种反应称为_______,否则称为_______。

(等分子反应、非等分子反应)5。

化学反应速率式为,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假定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如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则=_______.()6.化学反应的总级数为n,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用逸度表示的速率常数,则=_______.()7. 化学反应的总级数为n,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用气体摩尔分率表示的速率常数,则=_______。

传热与传质总结

传热与传质总结

传热与传质学习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获得了比较宽广和巩固的热量和质量传递规律的‘;;;;;;;【’l';;;;;;;;;;;;;;;;;;;;【;;;;;咯;;;;;;;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分析工程传热与传质问题的基本能力。

传热传质学主要介绍传热、传质过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分析稳态和非稳态条件下热传导及质量扩散现象;研究热对流过程中的能量平衡及质量传递的问题;讨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数学方法。

总的来说,传热与传质主要讲的是对流换热现象以及对流换热中的问题及解答。

在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流体内部,如果有组分的浓度梯度存在,则每种的组分都有向其低浓度梯度方向转移,以减弱这种浓度不均匀的趋势,混合物的组分在浓度梯度作用下有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转移过程称为传质,亦称质量传递。

正如温度差是热量的传递的推动力那样,浓度差是质量传递的的推动力。

在二元混合物中,温度梯度或者总压力梯度的存在也会产生扩散,分别称为热扩散和压力扩散,这些扩散的结果会引起相应的浓度扩散,不过当温度梯度和总压力不大时,热扩散与压力扩散所引起的质量传递可以忽略不计。

含有大量孔隙的固体称为多孔固体。

在多孔固体的孔隙中大都存在流体(液体与/或气体),因此,多孔固体实质上是固体与流体的多相混合体,或者说,是固体骨架与流体的多相混合体。

在不同应用场合,多孔固体又被称为多孔物体、多孔物料、多孔材料或多孔介质。

多孔介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相体系组成的多孔介质中的流体相是连续相,固相骨架可以是连续相,而更多是非连续相。

孔固体、多孔介质与多孔材(物)料尽管它们的基本内涵是相同的,但在不同应用场合,为了更真实地表示物理过程,更准确的给予数学描述,使用不同的名词是必要的。

夲书以材料学科为背景讨论传热传质问题,因此,将更多地使用多孔材料传热传质。

学习了这门课程,让我知道了几个守恒原理,即质量守恒原理、动量定理、能量守恒原理。

这些原理是解决传热与传质问题所要用到的基本原理,热的传递是由于物体内部或物体之间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考研真题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考研真题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考研真题一、传热学概念传热学是研究物体之间热量传递的学科,研究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和热传递过程的数学模型。

热传递是热量自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主要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二、传热学基本知识1. 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规定了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

第一定律要求能量守恒,在热传递中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使热能分布均匀。

第二定律限制了热量传递的方向,指出热量自热量大者传递到热量小者。

2. 传热的基本方式传导是通过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传递热量的方式,是当物体内部温度不均匀时,热量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

对流是液体或气体中分子受热膨胀上升,冷却后下沉的过程,是传热最常见的方式。

辐射是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的方式,适用于真空或无透明物质的热传递。

3. 传热的数学模型传热的数学模型主要采用热传导方程和流体力学方程,通过数学公式和定理来描述传热过程,求解传热问题。

热传导方程描述了传导过程中热量的扩散规律,流体力学方程描述了流体传热过程中的动力学规律。

4. 传热的工程应用传热学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热工程、制冷空调、化工工程、建筑工程等都离不开传热学的理论和方法。

热传递是很多工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通过传热学的知识和方法可以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三、传热学的研究内容1. 传热传质物理基础传热传质物理基础包括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传质学等多个学科知识,主要研究物体间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和热量传递过程的数学模型。

此外,也需要涉及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等传热方式的研究。

2. 传热的数学模型与方法传热学研究中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传热问题。

传热的数学模型可以分为定常传热和非定常传热,通过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来描述传热过程,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来求解传热问题。

3. 传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传热学研究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传热理论和模型的正确性。

增大对流传热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的方法

增大对流传热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的方法

增大对流传热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的方法一、引言对流传热和对流传质是工程领域中常见的问题,如何增大对流传热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对于优化工艺、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增大对流传热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的方法。

二、增大对流传热系数的方法1. 提高流体速度:流体速度是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流体速度增大时,流体与固体表面的热阻减小,对流传热系数增大。

通过增大流体速度可以有效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2. 增加流体的温度差:温度差是驱动对流传热的力量,增大流体的温度差可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工程中常通过加热或冷却流体来增加温度差,从而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3. 改变流体的状态:改变流体的状态,如从液相到气相或相反,可以改变流体的物性参数,从而影响对流传热系数。

在蒸发换热器中,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大对流传热系数。

4. 使用增强换热器:增强换热器是一种可以增大对流传热系数的器件,通过在换热器内部增加螺旋片、肋片、鳍片等结构,可以增加流体与固体表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5. 控制流体的流动方式:在工程中,通过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式,如过渡到层流、湍流状态,可以影响对流传热系数。

湍流状态下对流传热系数较大,因此可以通过设计工艺来控制流体的流动方式来增大对流传热系数。

三、增大对流传质系数的方法1. 增大扩散系数:对流传质系数与扩散系数有密切关系,增大扩散系数可以提高对流传质系数。

在工程中可以通过提高温度、增加压力等方法来增大扩散系数。

2. 增大传质物质的浓度差:浓度差是驱动传质过程的力量,增大传质物质的浓度差可以促进传质过程,从而提高对流传质系数。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物质的浓度、增加反应物质与介质的接触时间等方法来增大浓度差。

3. 增大传质物质的相变过程:传质物质的相变过程(如蒸发、凝结)是一种可以增大对流传质系数的方式,通过改变传质物质的相态,可以影响传质系数。

工程中常利用蒸发、凝结等过程来增大对流传质系数。

传热传质传动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传热传质传动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传热传质传动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传热、传质和传动量是热力学和流体力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各种工程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传热是指热量在物体之间传递的过程,其中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

传质则是指物质内部和物质之间的组分传递的过程,如气体和液体中的物质扩散。

而传动量是传热和传质的综合概念,描述了在一定时间内传递的热量或物质的数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传热、传质和传动量的基本概念,介绍它们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和计算方法。

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程效率和性能。

同时,本文还将展望未来在传热传质领域的发展趋势,为工程技术的进步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传热、传质和传动量的基本概念,以便读者对后续内容有基本的了解。

随后,将深入探讨传热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以及传质对于工程过程的影响。

最后,将详细介绍传动量的计算方法,作为传热传质研究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系统介绍和分析,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传热、传质和传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传热传质的知识,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传热、传质以及传动量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对传热、传质和传动量的基本概念以及计算方法进行介绍,读者能够了解这些概念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作用。

同时,结合工程实践和未来发展展望,我们希望能够启发读者对传热传质传动量领域的更深入研究,为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通过本文的指导,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传热、传质和传动量的相关知识,从而为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2.正文2.1 传热的基本概念传热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在自然界和工程领域中,传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热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热量的传递方式可以通过三种基本方式实现:传导、对流和辐射。

流化床反应器中的传质与传热(“流化床”相关文档)共7张

流化床反应器中的传质与传热(“流化床”相关文档)共7张
一般情况下,自由流化床是等温的,粒子与流体之间的温差,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忽略不计。 2、气泡与乳化相间的传质
研流究化流 床化反床应传器热中床主的要传层是质对为与了传器确热壁定维给持流热化系床温数度所必须的传热面积。
二、流化床反应器中的传热
二、流化床反应流器中化的床传热的传热系数比固定床和空管都高,如图所
二、流化床反应流器中化的床传热反应器具有温度分布均匀和传热速率高的特点,特别适于产生大量
达到流化速度后,传热系数随气速增加而增加,存在极大值,原因可能是固体颗粒浓度随流速增加而降低。
流流化化床 床的反反传应热器应系中热数的比传的固质定与化床传学和热空反管应都高,,如同图时所示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可以减小,结构更紧凑。
流化床反应器
流化床反应器中的传质与传热
一、流化床反应器中的传质
2、气泡与乳化相间的传质 由于流化床反器中的反应实际上是在乳化相中进行的,所以气泡与乳化相 间的气体交换作用非常重要。相间传质速率与表面反应速率的快慢,对于选择 合理的床型和操作参数都相关。 气泡经气泡晕到乳化相的传递是一个串联过程。包括气泡与气泡晕之间的 交换、气泡晕与乳化相之间的交换以及气泡与乳化相之间的总的交换。
一般情况下,自由流化床是等温的,粒子与流体之间的温差,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忽略不计。
—流—化流 床化反示床应反器。应中达器的中传到的质传与流质传化与热传速热度后,传热系数随气速增加而增加,
流化床反应器中的传质与传热
流化床反存应器在中极的传大质与值传,热 原因可能是固体颗粒浓度随流速增加而
颗粒与流体间的传质系数是一个重要参数。
流化床反应器中的传质与传热
流化床反应器中研的传究质流与传化热床传热主要是为了确定维持流化床温度所必须的传热面积。

数学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数学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数学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数学作为一门精确而抽象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化学工程中,数学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数学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介绍数学在化学工程中的三个主要方面:物质平衡、反应动力学和传热传质。

一、物质平衡在化学工程中,物质平衡是一个基本的问题。

无论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还是在流体流动过程中,都需要通过物质平衡来描述物质的转移和转化。

数学提供了一种准确和可靠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1. 质量守恒方程质量守恒方程是化学工程中最基本的方程之一,它用于描述物质的转移和转化。

质量守恒方程可以通过数学的方法进行建模和求解,从而得到物质在反应过程中的转化量、转化速率等重要信息。

2. 系统平衡方程在化学工程中,系统平衡方程用于描述系统内不同组分之间的平衡状态。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确定系统内各种组分的平衡浓度、平衡常数等关键指标,为化学工程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二、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是化学工程中的核心环节,而反应动力学则是研究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关系。

数学在反应动力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和预测反应过程。

1. 反应速率方程反应速率方程用于描述反应速率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数学的方法,可以对反应速率方程进行求解和优化,从而实现反应过程的控制和调节。

2. 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是描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方程组。

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可以对反应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为化学工程的设计和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三、传热传质在化学工程中,传热传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数学在传热传质领域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控制传热传质过程,提高传热传质效率。

1. 热传导方程热传导方程是描述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和分布的方程。

通过数学的方法,可以建立热传导方程的数值解,实现对传热过程的模拟和预测。

2. 质量传递方程质量传递方程用于描述传质过程中物质的传递和扩散。

数学方法可以对质量传递方程进行求解,从而得到物质传递速率、传质效率等重要参数,为化学工程的优化和控制提供依据。

922化工原理二

922化工原理二

922化工原理二
922化工原理二是一门课程,主要涉及化学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这门课程的重点包括流体流动、热量传递、物质传递、化学反应等方面的基本原理。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流体流动:主要包括流体的基本性质、流体流动的规律、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流量计、泵、压缩机等设备的工作原理。

2. 热量传递:涉及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基本方式,以及换热器、冷却塔等热交换设备的设计和计算。

3. 物质传递:主要包括物料输送设备(如输送泵、压缩机等)的工作原理和选用,以及固体颗粒的输送和干燥原理。

4. 化学反应:涉及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器类型、反应动力学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反应器(如釜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等)及其设计方法。

5. 单元操作:主要包括分离技术(如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蒸
发、结晶等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设备。

6. 化工工艺设计:涉及工艺流程的优化、设备选型、操作参数的确定等。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具备化学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打下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分析和解决化学工程领域的问题,为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环境工程复习总结

环境工程复习总结

环境工程复习总结《环境工程原理》一、知识点第一章1、环境、环境污染的定义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与某个中心事物相关的周围事物的总称。

环境污染:它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生物生存和人类生活条件的一种现象。

2、了解各种环境净化与控制技术;从技术原理上的分类(隔离、分离、转化)各种环境净化与控制技术: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技术、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生物污染控制、面源与移动源污染防治技术。

隔离(扩散控制)、分离(不同介质间的迁移)、转化(化学生物反应)隔离:是将污染物或污染介质隔离,从而切断污染物向周围环境的扩散途径,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

分离:利用污染物与污染介质或其他污染物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其与介质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去除或回收利用的目的。

转化:利用化学反应或生物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使污染介质得到净化与处理。

第二章1.环境工程“三传”原理:传质、传热、动量传递2.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单位和2个辅助单位;物理单位间的换算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强度(坎德拉cd)。

2个辅助单位:平面角(弧度rad)立面角(球面度sr)物理单位间的换算(见课本22页)3.量纲;MLtT量纲体系;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特别是浓度各种表示方法之间的换算量纲:用来描述物体或系统物理状态的可测量性质。

MLtT量纲体系在SI中将质量、长度、时间、温度的量纲作为基本量纲,分别以M、L、t、T表示。

简称为MLtT量纲体系。

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特别是浓度各种表示方法之间的换算(见课本26页)4.衡算系统;稳态系统与非稳态系统;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衡算系统:衡算的空间范围稳态系统:系统中流速,压力,密度等物理量只是位置的函数,而不随时间变化;非稳态系统:当系统中流速,压力,密度等物理量不仅随位置变化,而且随时间变化。

工业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研究

工业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研究

工业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研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高,工业催化反应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而在工业催化反应中,传热传质的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工业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研究。

一、传热与传质在介绍工业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研究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传热与传质的概念。

传热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的传递过程,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进行。

传质则是指物质在不同浓度、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扩散和传递过程,可以通过自然扩散、弥散、渗透、对流和化学反应等方式进行。

在工业催化反应中,传热传质的效率直接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质量,因此传热传质研究成为了催化反应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

二、传热传质研究方法广义上讲,传热传质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种。

实验研究主要通过实验手段进行测量,从而得出传热传质参数。

而理论研究则是通过模型推导和计算模拟等手段,分析催化反应过程中传热传质规律的。

实际上,由于工业催化反应的复杂性和难以测量的条件,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常常结合起来,共同解决传热传质问题。

三、传热传质问题的解决方法催化反应加热过程中,传热是实现反应需求的基础条件,传热不足直接影响反应的产率和选择性,传热过量会带来能量浪费和反应性能下降,传热量的调节对于提高反应效率和提高经济效益非常重要。

传质问题则涉及到反应物料在载体表面的扩散、反应区物料具备作用条件的浓度等多方面问题。

对于反应物的扩散和混合过程,传质速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反应速度。

解决传热传质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材料的优化通过改变材料的物性、形态和微观结构,调整载体的孔径,以达到优化反应条件的目的。

2.流动性的优化通过改变反应物料在反应器内的流动方式和流速,以优化传质速率,提高反应效率。

3.催化剂的调控通过对催化剂的性质和结构进行调控,以优化催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并减轻催化剂的损耗。

4.反应器构造的优化通过优化反应器的结构和内部分布,以达到优化传热传质效率的目的,提高反应效率。

化学工程中的传热传质与反应过程耦合

化学工程中的传热传质与反应过程耦合

化学工程中的传热传质与反应过程耦合在化学工业生产中,传热传质和反应过程是密不可分的重要环节。

它们的耦合关系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影响巨大。

传热传质是指物质内部或者物质之间的热传递和物质传递现象。

在化学反应中,传热传质是影响反应效率和产物质量的主要因素。

因此,了解传热传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

传热传质机理的基本原理是分子间的热运动和物质扩散。

物质分子间具有热振荡,这种振荡可以传递到周围的分子,从而实现热的传递。

而物质传递则是由于分子之间的自由移动引起的。

从一个处在浓度较高的地方到处在浓度较低的地方,以达到浓度均衡的目的。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扩散速度决定着反应速率,因此物质传递的研究对于反应工程的实际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传热传质往往和化学反应同时发生。

大多数情况下,化学反应放热或吸热,这样就会影响到传热传质的速率和过程。

同时,在反应过程中物质的组成也会发生变化,这也会影响传热传质的过程。

因此,传热传质和反应过程在化学工程中的耦合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在化学工程中,传热传质和反应过程的耦合关系主要有两种情况,即传热传质和反应过程的同时进行和传热传质和反应过程的相互影响。

首先考虑传热传质和反应过程同时进行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传热传质的速率和反应速率直接影响着彼此。

例如,当化学反应放热时,会增加系统温度,从而加快物质传递的速率。

反之,当反应吸热时,温度会降低,从而减慢物质传递的速率。

另一种情况是传热传质和反应过程的相互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传热传质和反应速率的变化互相影响。

例如,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会造成传热传质物质扩散速率的减慢,反应速率也会随之降低。

总之,在化学工程生产中,传热传质和反应过程的耦合关系是极其复杂而又密不可分的。

正确地处理这种耦合关系,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化学反应工程中的流体力学研究

化学反应工程中的流体力学研究

化学反应工程中的流体力学研究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化学、物理、数学、机械等多个领域,其目的是研究和开发化学反应过程,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流体力学是化学反应工程中的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流体在反应器中的流动情况及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包括流体动力学、传热传质、混合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流体力学的角度,探讨化学反应工程中的一些热点问题。

一、流体运动与混合恰当的流体运动和混合是确保化学反应能高效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反应器中的流体运动可以通过流场仿真等手段进行研究,以优化反应器内部的流动结构和混合方式。

流速分布、回流区的位置和流速、温度场分布等是流体运动的关键指标,它们直接影响反应速率和反应结果。

建立反应器的数学模型,计算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场,对反应器进行优化改进,可以提高反应器的性能。

实际情况中,反应器内的流动和混合往往是不均匀的。

这时可以通过增加搅拌器的数量、修改搅拌器的结构、加大搅拌器的功率等方式,改善反应器内的流动和混合情况。

另外,一些高效的混合方式也被应用于化学反应工程中,例如斜槽混合、叶轮扭摆混合、旋转流床混合等。

这些混合方式的选择要考虑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和反应条件,以达到最佳混合效果。

二、传热传质传热传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反应器中,反应物经过吸热或放热等反应,会引起局部温度的变化。

传热传质问题主要考虑反应器内部的温度分布和物质传输(溶质、质量、动量等)问题。

热传递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传质方式包括扩散、对流和水合反应等,这些过程的机理研究对于优化反应条件和提高反应效率都非常重要。

化学反应工程中传热传质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传热传质模型的建立,二是传热传质过程的优化,三是反应器的设计。

在建立传热传质模型时,可以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法,计算反应器内部的温度分布和物质传输速度,以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在优化传热传质过程时,主要考虑增加传热传质面积、加强流体混合和外加强制传热等方式,在以不影响反应条件的前提下提高反应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洲际弹道导弹弹头
第一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7 km/s左右
高速飞行器的热防护问题是高速飞行中面临的重要 难题之一,许多宇航飞行器重返大气层时气流的滞止温 度高达10000k,为了使飞行器免于烧毁,烧蚀防热是常 用的一种手段,本节从传热与传质的角度出发去分析这 种防护措施的物理与化学方面的机理。
图9-11 烧蚀冷却的简化模型
2.爆炸理论 • 定义:从消防观点来说,凡是发生瞬间的燃烧,同时生成 大量的热和气体,并以很大的压力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 做爆炸。 • 条件:a 混合物的浓度处在爆炸浓度极限 b 火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最小点火能量 • 类型:a 纯粹的热爆炸 b 链反应或纯粹的化学爆炸
• 大多数高温气体爆炸主要属于链反应,而大部分工业环境 中发生的爆炸问题多可以用热爆炸理论加以解释。下面主 要讨论与热爆炸相关问题。
(9-27)
由前面的假设可以认为:伤害面积A内各点的毒物浓 度C( x, y ) ≥LC50;于是在x轴上浓度为LC50的点的距 离为
xc [
] kt u( LC 50)
1 n0
(9-29)
显然当距离大于xc时,地面上的浓度小于LD50
1.3 余热锅炉及其关键部件的传热计算 1.3.1 余热锅炉热力计算的大致步骤
T 0, Q 0 z
(9-38)
因此,主方程式(9-30)连同边界条件(9-31)~ (9-38)便构成了管板温度场问题的完整方程组。 显然该方程组可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
1.4 气相爆炸与粉尘爆炸
所谓爆炸是大量能量(即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在瞬间 迅速释放或急剧转化为功、机械、光、热等能量形态的 现象,是物质的一种快速膨胀过程。 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前者在爆炸过程中只 发生物理状态的变化例如锅炉爆炸、雷电、地震、高速 碰撞等;后者在爆炸过程中即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 化例如炸药爆炸、瓦斯爆炸、粉尘爆炸等。 气体和粉尘爆炸是工业爆炸灾害的重要形式,它是一种 非点源的爆炸,与炸药爆炸有很大区别。
(9-30)
q T 0, T 0 r r
(9-31)
(2)AB边界----高温气体层对边界的辐射与对流放射。 辐射放热可由下式确定,即
Tg 4 T ' wC [ g ( ) Ag ( w )4] 0 100 100 r Tg Tw
(9-32)
对流换热是由炉头接管的出口喷射的垂直于端面的气流 所产生的对流换热,其公式为
1.5.1 烧蚀问题中边界层的传质计算
图9-12 边界层内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布
C C 2 C u v D x y y 2 O O 2 O u v D x y y 2
N N 2 N u v D x y y 2
(9-51a)
2. 毒性评价指标
通常,毒性的评价指标有四种: (1)绝对致死量(LD100或LC100)----指在该组量下全组的 染毒动物全部死亡时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2)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指染毒动物有半 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3)最小致死量或浓度(MLD或MLC)----指全组染毒动 物中有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4)最大耐受量或浓度(LD0或LC0)----指全组染毒动物全 部存活的剂量或浓度。除了用实验动物的死亡表示毒性之 外,毒物又可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五个 等级。
图9-8 DE边界的传热分析简图
3. 管板的温度场计算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管板的温度场服从均匀介质中、二维轴对称 、稳定导 热 、无内热源的导热微分方程,即:
1 ( r T ) ( T ) 0 r r r z z
相应的边界条件确定如下(见图9-7): (1)BC边界----为绝热边界,故有
引进相似变量 及无量纲质量分数 ,(9-51a)~ (9-51c)以及三个附加关系式变换为
1 j S C j f 0 (j=N,O,C)(9-62) 2 1 N , N ,w N ,w N ,w f w S C 2 1 (9-63) , w 1 C , w f w S C C , w C 2 3 , f O , O ,f C , w C 4
(1)物性计算----根据热气体的组成和参数(温度、 压力),进行与混合气体有关的物性(例如粘度、 重度 、热导率、比热容 、焓等)计算。 (2)换热量计算----根据热气体的进出口条件,由热 平衡方程求出换热量,然后再确定余热锅炉的水蒸 气蒸发量。 (3)选型----根据热气体和蒸气的温度、压力以及热 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选择余热锅炉的形式、结 构与材料。 (4)传热面积的计算 (5)校核传热危险区域
1.2 毒物泄露的后果分析
1. 有毒物质对人的作用的分类
有毒物质对人的作用,按照接触时间的长短和毒物的 浓度可以分为两类: (1)急性中毒----发生在短时间高浓度的情况下,例如 一氧化碳中毒。 (2)慢性中毒----发生在长时间接触低浓度的情况下, 例如石棉和铅中毒等。 氯气和氨气是两种最重要最常见的毒性物质。
1.4.1 气相爆炸
图9-9 爆燃波示意图
1.4.2 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的实质是气 体爆炸,而使粉尘表 面升温气化的主要原 因是热辐射,气体爆 炸时,气体燃烧热的 供给主要靠热传导。
图9-10 粉尘爆炸过程
1.5 高速飞行器重返大气层时的热防护
高速飞行器类型
再入速度
地球轨道飞行器 其他星球探测器(如 月球探测器)
1.3.2 管板温度场的计算
图9-5 余热锅炉炉管的两种排列方式
1. 炉头管板的一般结构
图9-6 炉管单元的轴向结构
2. 边界条件的分析 图9-7给出了简化后的炉管单元导热的区域图
图9-7 简化后炉单元的导热区域
其边界条件分析如下: (1) BC 边界----为绝热边界。 (2)AB 边界----炉内辐射兼对流换热,以辐射为主。 (3)AE边界----进口段为对流换热兼管内气体辐射。 (4)CD边界----为是沸腾换热边界,高温烟气对炉头 的传热经此边界传给沸腾水。显然当考虑沸腾换热与管 板中的导热耦合时,管板表面的温度是未定的。 (5)DE边界----DE边界以外是炉管和瓷套管伸出管板 表面的部分,其结构及传热分析如图9-8所示。
3. 有毒物质后果分析计算
假定泄露为连续泄露源,并假定泄露速度为常数,基 于稳态高斯分布模型,毒气浓度分布为
1 y2 z2 C ( x, y , z ) exp[ ( 2 2 )] ut x y 2 y z

(9-24)
y 离泄露点为x距离的浓度服从高斯分布,其标准偏差 与 z 满足
(9-35)
2t 2c 2r
(9-36)
(4)CD边界----此处为沸腾换热面,并且属于大容器沸 腾,在p=0.2×105 ~98×105Pa饱和蒸汽压力下,水的 沸腾换热系数为 (9-37) 45.8P0.5(T T )2.33
3
w
f
(5)DE边界----可当作绝热边界处理,即
这类燃烧爆炸变化的范围很宽广,从速度量级来看, 常见碳氢化合物的气体燃料与空气在化学当量配比下得 到的混合物其基本燃烧速度为0.5m/s的量级,而同样燃 料混合物转变成爆轰时,其波阵面传播速度可达 2000m/s的量级,速度变化跨4个数量级。从压力量级 来看,从气体燃烧到固体含能材料的爆轰,这时压力变 化跨6个数量级。 气体和粉尘燃烧爆炸的模式大致可有四种: ① 定压燃烧; ② 爆燃; ③ 定容爆炸; ④ 爆轰。
O D y C D y
yf yf
32 4 24 3

C y
3 O 4 y yf
yf
(9-60) 因此(9-53)、(9-59)与(9-60)式就是所需要的三个 补充附加关系式。于是便可由(9-51a)~(9-51d)式求 出各组分质量分数的分布。
• 泄漏造成的火灾包括:闪燃火灾、油池火灾、火球、 射流火灾等 • 描述火灾完整模型包括以下参数: 火焰形状及尺寸 热释放速率 热辐射 火焰温度 火焰发射率 表面发射功率 形状因子
图9-2 火球的发展过程
1.1.3 火灾模拟计算的简介
图9-3 火球热辐射的计算框图
图9-4 射流火灾热辐射的计算框图
(9-51b)
(9-51c)
(9-51d)
C O N CO 1
这里仍假定每一组分的扩散系数均相等并且都等于 D,式(9-51a)~(9-51d)适用于边界层内的内、 外层,边界条件为
y 0:
f
, ,
N N
W
O
பைடு நூலகம்
O,C C, W (9-52a)
工程中的几个传热、传质专题
1.1 火灾及相应的模型的初步分析 1.1.1 失控放热反应及爆炸延迟时间
1.燃烧理论 • 定义: 燃烧一般指某些物质在较高温度时与氧气化 合而发生激烈氧化反应并释放出大量热量的现象。包 括热量传递、动量传递、质量传递和高速化学反应的 综合物理化学过程。 • 机理:燃烧是一种链锁反应,通过一系列中间反应和 活性中间产物的连续传递来实现。 • 条件: 有可燃物质存在 有助燃物质存在 有可能导致燃烧的能源
边界条件为
0: N 0, O 0, C 0 f: O 0, C 1
: N 1, O 1, C 1
(9-65)
因此由主方程组(9-62)与(9-63)式以及边界条件 (9-65)式便可得到ωC,W,ωN,W及yf的值;另外还可 得到边界层内各组分质量分数(即ωN,ωC与ωO)的 分布(如图9-12所示)。
Nu = 0.081Re0.87 Pr 0.33
于是辐射与对流的综合换热系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