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1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历史: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名师教案(华东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

历史: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名师教案(华东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内容标准】(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知道社会主义“三大发行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知道1954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阅读资料或采访长辈,老师,了解“一五“期间,我国主要的或家乡有代表性的建设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五”计划的制订是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步,它的成就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要点】重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新中国过渡的结束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开始;1954 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向和道路。

难点:过渡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法律牵涉到不少经济、法律、政治方面的专门知识,有的和当今国情有明显差异。

【导入新课】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段时间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你认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应是什么?为了尽快完成过渡,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你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吗?完成的情况怎样?【新课探究】一、过渡时期总路线1、过渡时期的含义: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

标志: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制定,基本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历史: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历史: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历史: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知道社会主义“三大发行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知道1954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阅读资料或采访长辈,老师,了解“一五“期间,我国主要的或家乡有代表性的建设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新中国过渡的结束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开始;教学难点:过渡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法律牵涉到不少经济、法律、政治方面的专门知识,有的和当今国情有明显差异。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见导学案),教师巡视督查。

3、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合作学习部分(见导学案),教师到各组巡视督查,收集各组存在的问题。

4、组内小展示:①合作部分指定一人台前板演。

②台下学科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口头展示自主合作学习成果。

并提出是否有异议,并做补充修改③学科长收集本组自主合作学习中不懂不会的问题5、班内大展示:①每组指定一人口头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板演同学台前解说,并向学生提出是否有异议。

(自评)(生评)(师评),师点拨,小结并指导学生做好笔记②各组学科组长发布本组自主合作学习中不懂不会的问题,向全班求助,师点拨,引导。

四、板书五、课堂检测(见PPT)六、作业:练习册 16、17题七、课后反思:- 1 -。

华东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华东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优质课教学设计_1
2.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水平,需要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历史的学科素养,同时,八年级也处于转变时期,需要逐步养成九年级的过渡,完成思想,思维,心理的跨越。逐步培养其理解历史的延续性,培养起论丛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水平,完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
1.学习目标
4.信息化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信息化教学环境分析: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电子白板。
2.教学资源准备情况:课程教案泡泡糖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优化教与学的情况分析
复习巩固.新课导入
提问.评价.纠错,导入
回答.思考,倾听
电子白板投影
合作探究1
出示材料.适时引导
思考,交流,解决问题
1、知道过渡时期的含义,把握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2、知道“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完成情况及主要成就。
3、把握三大的主要内容,完成时间及意义。
4、把握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订的时间,性质和意义,了解其内容。
2.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难点
⑴重点:通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了解我党的创新精神。
⑵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重点说明信息技术应用在支持教学优化与支持学生学习方式创新中的教学
1.本课使用的技术有:(1).交互式电子白板。(2)PPT演示
2.使用环节:
(1)复习巩固.新课导入
(2)材料探讨.探讨成就
(3)辩证评价,练习巩固
(4)条理系统,规范板书
3.预期效果: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评价“一五”计划的成就,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水平。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 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A、固定不变的社会B、过渡性的社会C、独立的社会形态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4、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C、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5、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A、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B、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C、合作化的最初表现形式D、合作化的最高表现形式6、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过渡时期的结束7、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掌握了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是()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8、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A、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B、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C、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D、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A、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B、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C、把私营工商业的生产经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10、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A、改变生产关系,建立公有制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C、实现工业化D、消灭资本家11、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初级农业合作社的建立C、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建立D、人民公社的建立12、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家实行()A、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B、斗争、限制、改造的方针C、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D、团结、教育、利用的方针1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A、政治条件B、经济条件C、制度条件D、思想条件1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众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15、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是()A、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结论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C、与马克思主义无关D、背离了马克思主义16、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国营经济主要是()建立起来的A、通过没收官僚资本B、通过原来解放区的公有经济C、通过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通过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参考答案1、A2、 C3、B4、D5、B6、A7、A8、A9、D 10、B 11、C 12、 C 13、 C 14、D 15、B 16、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八年级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能力目标
阅读资料联系理解: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三大改造在当时推动了我国的社会发展,迅速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度,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归纳分析: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

情感价值目标
爱党情感:“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在过度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唯物史观: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土改消灭了地主阶级,公私合营后的资产阶级也多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中国几千年来的剥削历史已经基本结束。

教学重点
“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难点
1954年宪法的性质
教学方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学习方法
阅读、观察、思考、归纳、讨论法教具准备挂图、课本插图、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与探究新课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大约12分钟)
1953年,我国通过了过度时期总路线,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五”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注意: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又称三大改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度时期。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采取赎买的方式进
行;1956年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又称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

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


3.“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组织学生阅读《填充图册》第6页:标注出重要企业、新建铁路和公路的位置,.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组织学生“对号入座”进行“接龙”活动。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如钢铁工业)。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相继提前竣工。

与此同时,还建立了新的工业部门(如飞机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到1956年,我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此处的几个第一,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鞍山大型轧钢厂》、《我国建造的喷气式飞机》等图片,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加深学生的印象。

②交通运输业的巨大成就。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课件一定要有动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一方面复习刚刚学过的工业建设成就,同时学习交通建设主要成就。

A.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毛泽东称之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它形象地描述了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B.“一五”期间,我国共建成30多条铁路,还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③“一五”期间,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以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同时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大约8分钟)
1.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 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


3.“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国家)“私”指什么?(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4.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度。


5.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

这些缺点是什么?(后期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9)(大约7分钟)
1.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3.宪法的性质: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1.5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民代表认真的修改,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二、小结(大约2分钟)
议一议:为什么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课堂练习(大约5分钟)
编制一张《“一五”计划主要成就表》。

四、作业布置(大约1分钟)
1.课外让学生当小记者对当地的人民代表进行采访,了解什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是怎样产生的?他能行使怎样的职权?
2.提醒学生预习第4课。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