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路径
谈谈如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谈谈如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指以实物为基础、以生产和流通为主要活动的经济形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和支撑。
发展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稳定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和发展路径。
一、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对于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劳动者收入、促进财富创造具有重要作用。
实体经济主要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这些行业的繁荣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只有实体经济蓬勃发展,才能够推动整个经济的健康增长和社会进步。
二、加大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为了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需要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1.加大投资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企业竞争力。
同时,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便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2.优化营商环境政府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环节,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服务。
同时,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机制,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提高企业发展的可预期性和稳定性。
3.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实体经济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更多适应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4.推动产业升级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实体经济向中高端发展。
同时,加强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5.加强与金融的结合推动实体经济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支持实体经济企业发展壮大。
加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实体经济企业的融资需求。
三、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挑战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形势总体向好,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1.结构不平衡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不平衡,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实体经济相对较强,而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相对薄弱。
我国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的重点是
我国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的重点是我国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应对当前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一号文件的指导下,全面提升实体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本文将从减税降费、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和创新驱动的角度探讨我国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的重点。
一、减税降费减税降费是当前我国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
税收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但过高的税负却给企业发展带来了负担。
因此,通过减税降费,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压力,进而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的创新动力。
首先,我国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自2018年起,我国相继下调了企业所得税税率,降低税负。
此举不仅减少了企业的成本,还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其次,通过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免税政策范围,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政策制定者意识到,小微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规模小、融资难等原因,其发展面临着困难。
因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门槛、减免社保费等,以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另外,我国还通过扩大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和技术创新,推动传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除了减税降费外,我国还通过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首先,我国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金融倾斜力度,提供了更多的信贷支持。
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并推动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其次,我国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让金融服务更加普惠,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质量。
最后,我国加快发展绿色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环保产业和绿色项目的融资支持。
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路径与对策
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路径与对策摘要:数字金融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大大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增强了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具备社会普惠性、便利性和外部性特征,成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
利用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其内在的理论基础,而在此基础上,数字金融在消费、投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和应对冲击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数字金融的发展面临一些明显的挑战,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科技伦理问题凸显,行业竞争加剧,部分消费信贷产品不良率攀升等。
为此,本文从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方面入手,引导数字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数字金融;实体经济;路径与对策引言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主要是提高发展质量。
从根本上讲,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一直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专特新”公司作为中小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大力倡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必然要对这些中小公司进行更多的引导和扶持。
近十年来,国家不断推出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举措,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营商氛围更加完善。
1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也就是说,只有让金融和实体经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能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强劲、良性发展。
近年来,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市场的整体发展格局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以笃定的是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既相互助力,又相互制衡,如果没有建设稳固的实体经济,那么就会制约金融市场的发展,甚至会产生金融市场萎靡不振的不良现象。
若是金融市场产生了危机,那么也会破坏实体经济的发展。
譬如:某些企业或个体在金融市场中,借助非法手段套利,则会破坏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秩序,而且会严重损伤实体经济的发展。
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够让企业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内部管理和运转机制,进一步通过利用资金研发产品、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降低企业成本若干措施
降低企业成本若干措施
降低企业成本的若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更新节能设备、提升员工技能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2.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例如,优化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精细化财务管理,降低财务成本;优化人力资源管理,降低人力成本等。
3.拓展市场销售渠道:通过拓展市场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销售额,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
这可以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开展促销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方式实现。
4.创新驱动发展: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企业利润。
这可以通过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实现。
5.合理利用政策资源: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资源。
如税收优惠、补贴、贷款优惠等,降低企业成本。
6.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将成本控制纳入企业战略管理范畴,实现全面成本控制。
7.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成本控制。
8.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
降低运营成本。
这些措施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以实现企
业成本的有效降低和竞争力的提升。
实体经济的发展路径与电商的结合点
实体经济的发展路径与电商的结合点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商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给传统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实体经济的发展路径以及实体经济与电商的结合点,以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实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实体经济既包括传统的实体产业,也包括服务业。
实体经济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驱动创新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
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理念,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通过技术创新,实体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2. 转型升级实体经济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就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传统工业企业可以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加大研发投入,向高端制造业转型。
服务业企业可以发展新兴业态,拓展市场空间。
3. 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必经之路。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同时,加强营销和推广,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实体经济与电商的结合点电商兴起之后,给实体经济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
实体经济与电商的结合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电商渠道实体企业可以利用电商平台,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渠道限制。
通过电商渠道,实体企业能够将产品覆盖到更广泛的市场,提高销售额和盈利能力。
2. 品牌建设通过电商平台,实体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品牌推广和建设。
企业可以在电商平台上展示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与消费者进行直接的互动和沟通。
通过电商平台,实体企业能够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力。
3. 数据分析电商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实体企业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偏好,优化产品和服务。
通过数据分析,实体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4. 创新合作模式实体企业与电商平台可以进行创新的合作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例如,实体企业可以与电商平台合作,共同推出新产品;电商平台可以提供物流和支付等服务,帮助实体企业提高运营效率。
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
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为有效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X〕x号)要求,结合《X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X发〔X〕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与工作目标(一)总体要求把降成本作为我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工作,坚持统筹协调与问题导向、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落实好中省市各项降成本政策与创新本地政策措施相结合,围绕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生产要素成本、融资成本、创新创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扎实有效地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减负担、增效益,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使我县实体经济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进一步优化,综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较为明显增强。
二、重点任务与政策措施(一)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1.深化行政审批改革。
按照中省市要求,积极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下放、承接落实工作。
建立二级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以及县级部门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机制。
(县编办等负责)2.优化审批流程。
对保留的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按照立项(审批、核准)、用地、规划、施工、配套管线以及竣工验收六环节,分别由经发、国土、住建等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全面实行并联办理。
(县经发局、国土局、住建局等负责)3.压缩审批时限。
所有审批事项要在现行审批时限的基础上继续压缩,压缩比例不低于“法定时限”的40%,并按承诺时限做到“零超时”。
(县经发局、住建局、国土局、环保局、城管局等负责)4.简化项目准入手续。
全面清理并取消无法律依据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
对于审批核准类投资项目只保留选址意见、用地预审以及必要的环评审批作为前置条件,取消投资项目报建阶段技术审查类相关审批手续。
对于备案制项目,不得设置任何前置条件。
对民间投资进入自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能源、交通公用事业等领域,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外,取消最低注册资本、股东结构、股份比例等限制。
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F论文大赛获奖论文 财务资产Paper contest winners & Financial assets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文/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杨威 张伟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16年,国务院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内蒙古自治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做好降成本工作实施方案》。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可以明显看出降低企业成本,是电力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无疑也标志着电网企业将迎来一次更深层次的变革,盈利模式和监管方式的改变迫切要求电网企业建立基于有效固定资产的收益机制。
电网企业是资产密集型企业,面对庞大的资产管理体系,繁杂的资产管理线条,众多的信息管理系统,如何统计资产的规模数量,理清资产价值,合理调配资源等工作,成为今后企业电改落地实施的关键。
内蒙古电力公司概况近年来,内蒙古电力公司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技改费用支出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十二五”期间电网大力扩展资产规模,建设累计投资446.91亿元,新增220kV 及以上变电站45座,主变179台。
截至2016年,公司资产总额达到922.47亿元。
如此巨大的资产规模,同国网、南网公司一样面临着:如何科学管理,合理调配资源杜绝浪费,降本增效,扩大利润空间,如何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等诸多问题。
资产管理现状分析目前,内蒙古电力公司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标准和制度体系用于资产管理,但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具体问题:一是协同管理方面:由于历史原因,还存在部门间各自为政,纵向管理深入,横向协同薄弱的问题,缺乏资产管理的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导致目前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协调困难,资产清查工作进展缓慢。
二是资产管理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定额储备与应急储备机制,一定程度存在“多采早购”、“习惯性囤积”、“平进平出”等问题,导致涌现大量账外物资,财务成本核算不准确;“平衡利库”机制还未畅通,导致库存积压,造成物资严重浪费。
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出路
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出路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柱,是一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个经济体的兴衰,最终取决于其实体经济的效率、规模和总体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出现了发展动力不足、资本脱实向虚、创新能力不强等一系列复杂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作为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大重点任务之一。
这是党中央深入分析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为解决中国经济“重大失衡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性部署。
一、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如何认识破解实体经济面临的问题,找准实体经济发展的出路,是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我们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生存负担较重,整体盈利能力不强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传统要素成本优势正在消失,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
一方面实体经济运营成本不断攀升。
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衰减态势明显,资源能源环境约束正在加强,进而导致能源价格、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不断抬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成本。
尤其是目前我国企业税负较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实力和创新激情。
另一方面,实体经济整体盈利能力不高。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整体产出效率不高,盈利能力下滑,主要是源于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较低,产能严重过剩与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矛盾突出,多数行业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的低端位置。
同时,融资成本和非税负担居高不下,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率持续走低。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企业总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2.3%,为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2016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43.5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比11月份回落12.2个百分点。
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
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为有效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仪〕x号)要求,结合《X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X发〔X〕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与工作目标(一)总体要求把降成本作为我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工作,坚持统筹协调与问题导向、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落实好中省市各项降成本政策与创新本地政策措施相结合,围绕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生产要素成本、融资成本、创新创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扎实有效地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减负担、增效益,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使我县实体经济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进一步优化,综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较为明显增强。
二、重点任务与政策措施(一)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1.深化行政审批改革。
按照中省市要求,积极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下放、承接落实工作。
建立二级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以及县级部门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机制。
(县编办等负责)2.优化审批流程。
对保留的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按照立项(审批、核准)、用地、规划、施工、配套管线以及竣工验收六环节,分别由经发、国土、住建等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全面实行并联办理。
(县经发局、国土局、住建局等负责)3.压缩审批时限。
所有审批事项要在现行审批时限的基础上继续压缩,压缩比例不低于“法定时限”的40%,并按承诺时限做到“零超时”。
(县经发局、住建局、国土局、环保局、城管局等负责)4.简化项目准入手续。
全面清理并取消无法律依据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
对于审批核准类投资项目只保留选址意见、用地预审以及必要的环评审批作为前置条件,取消投资项目报建阶段技术审查类相关审批手续。
对于备案制项目,不得设置任何前置条件。
对民间投资进入自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能源、交通公用事业等领域,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外,取消最低注册资本、股东结构、股份比例等限制。
实体经济“五化”问题及其破解路径
实体经济“五化”问题及其破解路径产业空心化1.中小企业生产成本高。
占全社会比例较大的中小企业面临资本方面短缺,专业人力资源的不足,生产成本过大等问题,使得这类企业生存压力较大。
2.社会资本游离实体产业。
很多企业从实体经济领域得到的资金却投到了非实体经济领域。
这些企业往往因为房地产等领域的经营比原来从事的主业盈利更加容易,所以大多开始转向这些新的领域进行投机性的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地方领先企业都采取了“主业制造、副业房产及金融投资”的业务结构。
企业利润的获取和扩大基本上依赖于副业的状况非常普遍。
以民间资本活跃的温州来说,按照央行正式公布的数据可知,现阶段这一地域的民间借贷市场总量已经上升到千亿元的水平,不过其中超过六成都成为非实体经济的资本投入。
在上述状况之外,还有部分优秀的企业家移居到国外,也进一步使得实体经济遭受损失。
相关报告显示:被称为中国“低压电器之都”的温州柳市镇的2014年的统计数据中,规模上企业超过七成当年获取的利润都转投到其他领域。
3.企业家实业精神衰退。
部分企业家都不愿意将实业继续作为自己的事业,而是更愿意进入赚取快钱的领域,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包括“炒房团”在内的各类投资现象,各种炒作投机行为大行其事,使资产价格变得越来越畸高,也造成了这些经济领域的风险日益严重,经济运行变得无序。
按照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公布的数据可知,2014年%左右的企业家持有“当前愿意从事实业的人不断减少”的观点。
实体经济过度金融化目前,不少地方经济运行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脱实向虚”的状况,实体经济在金融化方面出现了畸形发展,金融资本的虚拟化偏离实际的问题不断突出。
具体以房地产和银行业的具体情况来加以说明,其中2014年我国的房地产相对于工业领域在利润率这一指标上对比结果是,前者是后者的两倍。
而2014年银行业在这一指标上相对于工业是后者的4~5倍。
而2014年的经济数据显示,工业的利润率已经滑落到%的低水平。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持力量,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如何通过金融手段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成为了当前经济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以下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改善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机构应该通过完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实体经济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加强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金融信息,帮助实体经济企业了解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
金融机构还应加大金融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力度,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实体经济企业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服务。
增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
对于实体经济企业而言,融资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为实体经济企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信贷支持。
要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手续和时间成本,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的融资门槛。
金融机构还应采取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对于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更多的信贷支持,鼓励实体经济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的金融市场体系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应加大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力度,通过发展创业板、中小板等新兴市场,吸引更多优质实体经济企业上市融资。
金融机构还应加强对债券市场的支持,为实体经济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要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普惠性支持。
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广泛的金融支持,包括大中小微企业在内的各类实体经济企业都应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要根据实体经济企业的不同需求,开发和推出更多适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降低利率、担保费用等方式,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和普及度。
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包括改善金融服务体系、增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以及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普惠性支持。
新形势下企业降本增效的途径和方法
新形势下企业降本增效的途径和方法摘要:不论从市场经济条件的发展方面而言,还是企业个体自身的进步发展,成本及经济效益是其有效发展的核心关键,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脚步速率以及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与否。
因而在企业的发展建设中,降本增效则为企业效益有效落实的根本,需要将这一理念充分贯彻于企业的运营发展过程当中,通过成本经济的有效管控及合理控制,从根本上促使企业提升其经济效益,加快其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
本文将以此展开讨论,围绕降本增效的工作落实探索实施的有效路径,以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推动企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降本增效引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投入与收益,合理有效的管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促使企业得以更好地实现发展进步。
特别在新形势社会环境下,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力日渐升温,且逐步向着新的发展方向转型,其中,经济效益则占据着重要的影响地位,关系着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市场环境中的存亡与发展。
因此,企业需加强降本增效的管理重视,从多个维度落实降本增效,以提升企业的经济实效,从而更好地立足于市场环境当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认识,树立降本增效科学管理观念降本增效的落实,需要企业首先能够具备基本的认识,建立以降本增效的新型企业管理观念,将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调整优化,逐步完善并规范企业发展过程当中运营的各类机制,并结合实际,进一步探索企业发展的新空间,加强降本增效的宣传工作力度,让减本增效贯彻于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构建“节约型”企业运营模式[1]。
在宣传过程的同时,亦需要落实投资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将现有的理念进行转变,从各个方面推进降本增效工作的有效开展,促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及成本控制得以有效管理,形成科学管理的理念。
此外,在以降本增效为原则的企业发展管理期间,还需结合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并落实精细化管理模式,将成本及收益的相关环节及工作部署明确落实,以切实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率,将降本增效充分落实于理念及行动当中。
实体企业成本控制战略路径研究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 的低端被锁定,传统的产品间分工正在被产品内的 垂直分工所替代。实体企业必须从战略成本管理视 角开展精细化管理,注重实体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 创新。然而,传统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依据 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设计,对公司的经营决策,尤 其是实体企业成本控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缺乏正确 引导 ; 同时成本管理工具中的方法,如成本控制的 差异分析等,由于过分重视理论模型的构建而与实 践脱节,其适用性与可操作性较差。理论上认为, 优化企业生产流程并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能够 促进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目标,进而为员工带来高收 益,为企业创造高价值。一些企业的成本控制仅以 满足上级要求,服务于监管需要而设计并展开实施, 没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另外,也有企业公司 治理结构不健全,轻视企业控制权的合理安排。即 一味强调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成本控制行为“过度” , 进而影响实体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管理效率,且引起 单位内部各部门及员工的不满,使实体企业成本控制 行为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并危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会计由“应用环境、管理活动、工具方法 和信息与报告”四个要素构成(财政部,2016) 。成 本控制作为管理会计的组成部分,自然也离不开上 述要素的支撑。实体企业“降成本”需要借助于成 本控制模式的优化与应用,以达成最佳的战略发展 路径。中央提出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
径主要是 : 一是“经济与政策环境”对实体企业成 基金项目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课题的成 本控制的影响 ; 二是“企业创新驱动”与企业成本 果(15JDST01YB) ,同时也是作者主持的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Z15JC060)的最终成果之一。 控制、 战略路径选择的关联性; 三是“控制行为优化” 与战略路径的选择 ; 四是管理工具应用对战略路径 选择的影响; 五是“信息支持系统”与企业成本控制、 战略路径选择的关系 ; 六是“公司治理与控制模式” 对实体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等。为了体现实体企业 成本控制的战略发展规律, 本文拟围绕企业 “降成本” 着重就如下问题进行探讨。 二、实体企业成本控制应用环境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经济正面临由
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模式
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模式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实体经济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实体经济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实体产业,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本文就实体经济从发展路径和模式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实体经济的发展路径是指实现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实体经济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发展创新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实体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产品和服务的更新升级,提高生产力和效率。
2. 区域协同区域协同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区域协同包括城市群、经济带、产业集群等,在扩大市场、共享资源以及技术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3. 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产业升级包括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税收收入,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4. 人才引进人才引进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引进具有技术、管理和市场经验的优秀人才,可以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实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实体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指实现经济发展的具体模式和方法。
实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进外资引进外资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进外资,可以促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的引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2. 支持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 推动互联网+实体经济互联网+实体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整合互联网资源和实体经济资源,可以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优化和升级,提高效率和效益。
4. 拓展国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企业可以通过出口、投资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总之,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模式需要根据具体国情和地区特点而定。
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路径分析
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路径分析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实体经济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相对于虚拟经济而言,实体经济更能够真正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然而,实体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本文将分析影响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探讨实体经济的路径选择。
一、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因素1.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普遍老龄化、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这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老年人口的增多,给需求结构带来了改变,个人消费的重心从高速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了居民服务、文化娱乐等方面。
因此,实体经济需要根据人口变化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的供给。
2.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需求变化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实体企业要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寻求生产新的产品或服务;同时,也要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3. 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大有关系。
政府的扶持政策是否得当,是否满足市场需求,是否能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这些都是重要的因素。
此外,对企业来说,营商环境的完善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政策的透明度、效率性、法制化程度等。
只有通过公正的市场制度,才能够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
4. 技术水平技术水平也是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领域向线下实体产业的延伸,实体企业对技术水平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因此,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对企业永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实体经济的路径选择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实体经济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实体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路径来应对挑战,以实现转型升级。
1. 加强市场拓展对于实体企业来说,市场是发展的根本。
因此,企业需要适应市场需求,努力拓展市场,调整市场结构,提高市场垄断力。
同时,加强品牌宣传、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技术创新等方式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探索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探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探索,以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金融资源配置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需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首先,应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
其次,应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向基层延伸,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此外,还应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
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
当前,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正在快速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首先,应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金融服务线上化、智能化,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其次,应推广供应链金融模式,将金融服务渗透到产业链上下游,为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的供应链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服务。
三、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保障。
首先,应加强金融机构自身建设,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资金安全。
其次,应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金融机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此外,还应加强对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的金融知识普及,提高其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
四、加强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首先,应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其融资成本。
其次,应加强货币政策引导,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的信贷投放。
此外,还应加强金融人才培养,提高金融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五、结语综上所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努力。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加强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工作,是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降本的达成策略
降本的达成策略
降本是指通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
力的一种管理策略。
为了实施降本策略,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的
达成策略:
1.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协
商议价和优化物流运输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
另外,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的供应商和合理调配供应商资源,来降低企
业的采购成本。
2.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改善生
产流程和管理方式,减少废品和不良品的产生,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培训员工和鼓励员工提出改善
意见,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3.控制人力成本:通过优化人员结构和合理分工,减少不必
要的劳动力成本。
在需要招聘新员工时,可以通过合理的用工
形式减少员工数量,如借调、外包或临时工等方式。
此外,还
可以通过培训和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士气,从而减
少人力成本。
4.采取节能环保措施:通过改善设计、提升能源利用率和减
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降低能源和环境成本。
此外,还可以设
计和实施节能环保项目,如能源管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等,
从而减少企业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5.优化资金利用:通过合理的财务规划和资金管理,降低资金成本。
可以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合理安排资金运作周期、降低财务费用等方式,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模式
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模式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实体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实体经济是指实际的生产、制造和服务行业,是经济的实体基础。
本文将探讨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模式,旨在寻找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方法。
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国家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建立创新型企业孵化平台,鼓励科技人才创业。
同时,加强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只有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体经济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力。
三、加强质量管理与品牌建设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品牌是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重要标志。
企业应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同时,通过品牌建设,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
政府应加强监管,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保障市场秩序的公平和公正。
四、加强金融支持与创业环境改善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和保障。
政府应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提供低成本贷款和风险补偿机制,减轻企业的融资难题。
同时,完善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只有金融支持和创业环境改善相结合,实体经济才能蓬勃发展。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开放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开放的市场和国际间的合作。
政府应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进跨国企业和外资进入实体经济领域。
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国际合作与开放有助于实体经济的技术交流和产业升级,提高国家整体实力。
六、优化产业结构与培育新兴产业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
政府应制定产业政策,鼓励发展高技术产业、绿色产业和服务型产业。
同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持能力。
优化产业结构和培育新兴产业有助于推动实体经济的升级和转型。
七、加强法治环境与企业诚信建设法治环境是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企业诚信是市场秩序的基石。
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模式
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模式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实体经济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实体经济是指由实物资产和实物产品构成的经济实体,其发展路径和模式在各国各地可能存在差异。
本文将探讨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模式,并分析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市场导向型实体经济发展市场导向型实体经济发展模式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这种模式下,企业通过市场竞争获取生产经营所需的资源,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市场导向型实体经济发展路径中,企业注重市场营销,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品牌形象和创新能力。
例如,中国的制造业以市场导向型模式为基础,追求产品品质和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二、技术创新型实体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型实体经济发展模式强调通过科技创新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技术进步来增加产品附加值并拓宽市场份额。
例如,日本在上世纪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模式下,积极发展电子、机械等高附加值产业。
三、资源驱动型实体经济发展资源驱动型实体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依托资源禀赋实现经济增长。
这种模式下,企业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例如,澳大利亚依托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了极具竞争力的矿业行业。
四、创业创新型实体经济发展创业创新型实体经济发展模式强调创业和创新的重要性。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注重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推陈出新和创新型业务模式的探索来实现经济增长。
例如,美国硅谷地区以其创新的研发能力和创业环境而闻名,吸引了大量的科技创业者。
五、区域协同发展型实体经济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型实体经济发展模式强调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和资源互补。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通过形成产业集群或区域合作组织,共同发展和提升整个区域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例如,德国以其强大的中小企业网络和区域创新能力为基础,成功打造了以工业制造和技术创新为主导的实体经济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路径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低成本的优势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近年来这一优势逐渐消失,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日益增加,不仅对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严重制约,而且拖累新兴企业的成长进步。
在这种情况下,中Y在供给侧改革中提出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策略,成为“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任务之一。
20XX年是“降成本”任务推进的第三年,国家部委及地方政F纷纷加快落地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降低电价、物流、税收等成本,住建部、财政部、央行及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布确定了关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机制及物流方面进一步降成本的规定,并出台了一些较大规模的减税政策。
这一系列规定的出台,反映出降成本所具有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对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构建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是学术界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F宏观层面的安排部署与企业微观层面的配合执行,因此,从政F与企业协同视角对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的问题进行分析,能够透过现象分析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的本质,进而确保降成本策略顺利实施,实现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降低的最终目的。
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目标被提出后,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宏观经济或政F视角分析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的重要性、成本高的表现及成因、降成本取得的成效、降成本措施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降成本措施等。
一是关于降成本的重要性研究。
主要是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动,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二是关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高的表现及成因研究。
成本高主要表现在制度性交易成本高、税费成本高、融资成本高、能源成本高、物流成本高、人工成本高等。
主要原因是由于政F的简政放权相对滞后,项目评估环节繁琐,需耗费大量的金钱、时间、精力导致制度性交易成本高;由于税率高、收费项目多导致税费成本高;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高,以银行为主的垄断性金融抑制体系导致融资成本高;由于能源接入费用高、能源价格高、收费方式不灵活,能源价格形成的政F监管机制相对滞后导致能源成本高;由于利益驱动下的市场分割、产业布局不合理与体制性约束导致物流成本高;由于员工基本工资及社保福利费的上涨导致用工成本连续增长。
三是关于降成本取得成效的研究。
主要有降税清费效果明显,电价下调降低了企业的能源成本,央行降息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各地出台的降成本策略促进了企业成本降低[3-4]。
四是关于降成本措施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主要有政策规定不具体、实际可执行性差,政策限制条件多、涉及面窄,享受降息优惠的是大中企业而非小微企业,总体力度有限、空间有待加大,由于营业收入的下降,使得税费并未实质性下降。
五是关于降成本具体建议的研究。
主要有政F应通过形成降成本长效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加强政F间的协调配合,细化行动方案;改革金融体制,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降低融资成本[5-6];创新用工模式,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调整当前“五险一金”政策,降低实体经济企业人工成本;构建与当前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权力体系,通过“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税费体制改革,加大清费减税力度,降低税费成本;进行能源产业的市场化改革,降低能源成本;打破物流行业无序竞争体制,发展现代物流业,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以及推动现有涉企优惠政策的督查落实;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现有研究有利于降成本措施的进一步完善,但不足之处是缺乏理论支撑,仅从政F视角进行研究,对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认识不足,导致最终提出的对策建议不全面、不系统。
本文在论证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内涵与现实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从政F与企业协同的视角,分析降成本中的误区与风险,并提出降成本的具体建议,以期为我国降成本策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有益借鉴,最终促进实体经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的内涵与现实价值在20XX年召开的中Y工作会议强调在战术上要抓好作为供给侧改革中“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之一的降成本任务,并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20XX年“十三五”规划对降成本的实际行动做了进一步规划。
降成本,是政F为改变我国实体经济不振的状况,通过改革与创新,改善实体经济企业发展环境,以遏制成本逐渐增长的局面,增强实体经济企业的创新与竞争力,最终促进实体经济企业的长远发展。
从具体内容来看,降成本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降低由于当前体制机制带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如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二是降低由于企业需要缴纳税费带来的税费成本;三是降低由于企业招工与培养而带来的人工成本;四是降低由于能源供应市场的垄断而对企业带来的能源成本;五是降低企业进行融资行为时的融资成本;六是降低企业在货物流通过程中产生的物流成本。
在以往发展中,我国凭借低成本优势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当前低成本的优势已不复存在。
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当前中国除人工成本以外,其他成本均高于美国。
虽然相对于美国来说人工成本较低,但与我国以往相比较来说,人工成本也在逐渐增加。
即当前正处在人工成本逐渐增加,其他成本居高不下的环境中,实体经济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丧失,出现了新的市场失灵。
在这种情况下,政F应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实现与市场调节功能的互补。
当前我国政F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规定,正是为遏制市场失灵、增强企业创新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一)促进企业发展,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需要政F采取相应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为企业创造成本降低的优良环境。
在这一过程中,政F一方面充当推动者,推动实体经济企业快步走出成本高的困境,为企业发展带来利好;另一方面政F自身也是改革者,通过与时俱进的改革措施,规范政F行政,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二)降低世界经济曲折复苏、国内经济不振环境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受20XX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会经历相当长时期的曲折复苏,当前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下行的压力日益增加。
企业是改变经济下行趋势的重要力量,在当前企业面临严峻的内外部环境约束下,降低企业成本有利于抵挡内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促使经济稳定增长,改变经济下行现状。
(三)增强企业活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竞争力弱的现象,创新能力欠缺,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间加工制造环节,处于全球贸易链的底端,获利微薄。
在这种情况下,应促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打破这一恶性发展。
通过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可以有效带动大众创业创新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企业活力,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三、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的理论框架(一)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理论框架构建的指导思想首先应确保在总体上遵循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原则;其次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框架构建,挖掘降成本的最优路径,规避实际操作中的偏差。
本文基于政F与企业协同的视角,探索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的具体路径。
协同论认为,虽然不同系统的属性不同,但各系统间却存在相互联系。
这种联系体现在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制约。
在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的过程中,政F与企业相互协同的机理表现在:政F是降成本策略的推动者,是从宏观层面进行降成本的结构性安排部署;实体经济企业是相应的执行者与受益者,是从微观层面进行企业成本的调整配置,优化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政F通过宏观引导,为企业的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企业通过积极响应政F的政策,为融入新环境、适应新变化而进行自身行为优化。
在此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政F与企业通力合作,政F制定各项制度规定,企业做出积极响应,以保证各项降成本政策规定定而用之;另一方面,政F与企业相互制约,政F通过制定政策规定约束企业的不良行为,企业通过实践政F的政策规定找出偏离现实、与现实不相契合的政策规定,避免靶向失误,以保证各项降成本政策规定用之有效。
具体可从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是结构性动因方面优化资源配置;二是执行性动因方面优化政策配置。
结构性动因方面。
由于我国实体经济企业数量、种类众多,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的生产经营环境。
从宏观层面来说,政F在制定政策时应将资源更多地集中于优势企业,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传统企业优化升级,提高生产率,减少资源浪费;从微观层面来说,通过借助市场化手段的驱动,使企业努力挖掘自身潜力,加强技术投入,优化自身生产结构。
执行性动因方面。
应紧紧围绕如何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率的目标来优化政策配置。
从宏观层面来说,政F应着力培植、挖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创新、资金使用方面进行跟踪,使政F的政策切实转化为企业的行动;从微观层面来说,企业应结合政策的指导,完善自身的成本核算体系,加强创新引领,为政F提供及时、有效的成本信息。
(二)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理论框架的构建思路降成本理论框架应符合降成本的内在逻辑,反映现实需求,具体如图1所示。
首先,识别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的对象为六大成本;其次,应注意到并不是所有企业的所有成本都需要降,在制定成本降低政策和实施成本降低措施时,应该遵循结构性和执行性动机的内在需要;最后,从政F与企业协同的视角、从政F与企业两个层面提出降成本的具体建议。
四、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存在的误区与风险(一)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应避免的误区降成本不是“一刀切”,而是应客观看待,区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降成本不是降低全部成本,而是挖掘现存的不合理成本,降低不合理成本,使之合理化,应在满足执行性动因的要求下,进行行为优化与控制;降成本不是保护落后企业,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与优胜劣汰。
因此要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以满足结构性动因的要求。
政F推动降成本是促使企业发展的外动力,企业最终实现发展最根本的因素是依靠自身,而不能产生全部依赖政F的错误判断,降成本目标的实现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
(二)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的风险(1)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可能会反方向增加审批时间。
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中中Y部委将制度下放基层,当基层存在“接不住”或“不想接”的情况时,基层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