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心理学论文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医学是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

医学心理学则是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它把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医学领域中,因而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的内容包括

各种病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各种疾病的心理行为变化等,因而它也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医学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促进病

人康复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医学心理学则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规律。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诊

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它们都是以人做为研究和服务的对象。

目前,医学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四个部分。不论哪一部分,它所研究的都是有关"人"这一有机体的健康和疾病问题。

既然研究的对象是人,就应看到,他不仅是一个有血肉、有生命、有脑子和有完整生理活动的动物,而且还是一个有意识、有思想、有情感和有各种心

理活动的动物。所以,人的心理活动也同其生理活动一样,必然会反映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医学科学的任务不仅要诊断和治疗一个人的疾病,修复

组织器官的病损,恢复机体的功能,使其达到原来的健康水平,而且还要

对健康的人采取一些防病措施(如提高机体本身抗御疾病的能力,减少周围环

境致病因素对机体的侵袭等),以达到健康地生活和延年益寿。以往,在医疗过程中,面对即将患病、正在患病以及病后康复的人,或尚属健康而来咨

询的人,医务工作者常常只看到所服务的生理活动或生物的一面,而忽视了其心理活动或社会的一面,以致常出现"见病不见人"的现象。他们很少研

究个体心理因素与疾病发生、转归和预防的关系(例如某些心理因素如何引起某些疾病的发生或使某些疾病恶化;在疾病所呈现的症状上有多少是受心

理影响或者本身就是心理上的病态;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因素是否也同药

物、理疗或外科手术那样可作为有效的治疗工具;在预防疾病发生方面,除改

善环境及生活条件外,需要不需要心理方面的措施等等。)在门诊,医生往往把病人当作是一个缺乏医学卫生常识的医盲。特别是对那些文化程度不高

的患者,因他们诉说病情啰嗦,答非所问,有时还没有听完主诉,便匆忙地听一下心、肺(有时甚至不作任何体格检查),就把处方开好了。在病房,

医生们关心的是病人所患的"病",对那些疑难病症或罕见病,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想方设法作各种检查以找出病因,明确诊断,并寻找有效的治

疗方法。但是,他们往往不注意患"病"的病人,甚至叫不出病人的名字,只知道哪一个房间、哪一张床和患什么病,并经常用病床号或病名代替病人

的姓名。对前来探视的病人家属和同事,对有关病人的家庭和工作情况,如与病情无关,一般是不过问或根本不感兴趣的。医生与病人的关系,是医与

病的关系,而不是医与人的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提高临床医疗的效果。医患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之

间的交流结果。假如病人不提供正确、全面的病史,或者不配合治疗和门诊随访,那么,再高的医疗水平也难以发挥作用。实践证明,良好的人际交流

本身就具有治疗上的价值。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是诊断、治疗的重要前

提。人是有思想、感情的。从事创造性劳动并身处复杂社会生活之中的人,有

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医学研究也必须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去

了解病人,才能对他们作出合乎实际的诊断和处理。根据调查发现,人在患病

后就会产生病感,而病感与疾病不一定是完全相称的,有时候可能被夸大或缩小。表现病感的行为称之为疾病行为,通过疾病行为取得病人角色,由此

被社会认作为病人。这一系列的认识有助于对病人更为全面的了解

现代医学以往过分强调个体躯体的健康和疾病,较少注意心理的健康和疾病。很多疾病在早期是没有症状的,一般常规检查也不易检查出来。在病

人没有查出病变证据以前的某一段时间,不能说他没有疾病或者说他身体

是健康的。与此相反,大多数人都有龋齿,即身体有病理体征,但他们很少被

认为是有病的人。社会人群中疾病发生与否,受人种、年龄、经济状况、

居住条件制度等影响''不同社会群众的生活水平不同''判断个体健康和疾病的

标准也不一样。健康与疾病的标准”还受各国文化背景、社会道德规范和政治经济制度等影响。某些特殊行为在不同历史阶段就有不同评价。美国有些

州把同性恋当作精神上有病的人,需要接受精神病专科的治疗,对酗酒、

虐待儿童、丧失道德而犯罪被认为是精神上有病而偏离正常的行为;有些国家

把持不同政见者当作精神病;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英国妇女争取选举权,参

政的行为被认为是有精神病;某些宗教中把虔诚教徒听见上帝或神的声音视为

正常,甚至受到尊敬。因此,除从医学的角度外还要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综合考虑一个人的健康问题。个体的生理活动经常是与其心理活动同时存

在和进行的,不论疾病发生在人体的哪一部位,哪一个器官,都会影响到这两个方面。例如,当一个人患了感冒,病变主要在上呼吸道,却也影响全身,

除了鼻塞、咽痛、咳嗽,甚至头痛、发热外,还觉得精神不振、不想工作或学习,甚至烦躁不安。这说明疾病不仅对人的躯体,而且对人的心理也产生

很大的影响。当人患病时,其心理状态对他所患的病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影响着疾病的进程。两个患同样疾病的人由于精神面貌不同(一个乐观有信心,

一个悲观失望),对疾病的反应和体验也不一样了,其呈现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患有同样疾病、接受同样条件治疗,而效果截然不同的例子也是屡见

不鲜的。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人和环境的关系、心理与生理的关

系的重要性愈来愈被临床医学所认识。社会上的种种事件,通过人的

心理反映到每一个体身上,引起其心理的、生理的和生物化学的种种变化, 从而使其健康状况发生改变,也影响其疾病的进程。单纯用药物、理疗和外

科手术来治疗疾病已远远不够,还应从病人的精神状况、家庭关系、经济状况、工作性质、同事间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也就是要从病人本身的

疾病和他所生活的环境两个方面来综合考虑治疗问题。

心理是脑的机能,而脑通过神经系统支配躯体各系统、器官。因此,大脑的心理活动(感知、记忆、思维、情感、信念、态度等)能影响躯体的生

理机能,既可以使其从正常向病理的方向变化,也可以使其从病理向正常的方向变化,亦即心理活动不仅可以致病,而且也可以治病。心理治疗利用人

的心理活动对其体内生理、生化过程产生积极的、有利的影响,促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发展。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说明外界环境中的一切刺激或信

息都会经过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官进入大脑而引起各种心理现象。这种能反映客观现实世界的心理现象,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凡借助语言来反

映客观现实世界的称为有意识的反映。有意识的反映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高级形反映,它使人们头脑中产生了一个主观世界,一个复制的客观世界形象。

通过语言或词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别开来,并能认识自己与外界环境的关系,认识不同事物的特点和相互联系,预见自己的活动所能产生的后果。由于

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己具有改变外界环境的能力,所以人的心理活动就有了自觉性,对于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是象动物那样只能被动地适应,而是采取

主动地适应方式,并能改造外界环境使它能适合自己的需要。所以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动物,能够主动地调节自己的思想行动,使它能和自己和谐一

致,这时,这个人被认为是处于一个心理相当健康的状态。当一个人遭到重大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