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记忆表征引导视觉注意的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动作信息的视觉工作记忆对注意的影响

动作信息的视觉工作记忆对注意的影响

动作信息处理的研究方法
行为研究
通过观察和分析行为反应来研究动作 信息处理,如反应时测量、错误率统
计等。
神经影像学研究
利用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揭示动作 信息处理相关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及
其之间的连接关系。
神经电生理研究
利用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等技术 手段,研究动作信息处理过程中神 经活动的特征和规律。
计算机模拟研究
动作信息分类
根据表现形式和功能,动作信息可分为身体动作信息、面部表情信息和言语 行为信息等。
动作信息处理的神经基础
动作信息处理的神经系统
动作信息处理涉及多个神经系统,包括大脑皮层、基底节、 小脑等,这些系统相互协作以实现动作信息的处理。
动作信息处理的大脑皮层区域
大脑皮层的运动前区、额叶、顶叶等区域与动作信息处理密 切相关,这些区域的活动和连接异常可能导致动作信息处理 障碍。
• 衰减模型:该模型认为,当刺激呈现时,所有的信息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加工,但只有那些与当前任务相 关的信息才会被进一步处理。而其他的信息则会逐渐衰减,直至消失。
• 资源分配模型:该模型认为,注意是一种资源,可以被分配到不同的任务和刺激上。该模型强调任务和环 境对注意资源分配的影响,认为人们可以根据当前的任务和环境来灵活地调整注意资源的分配方案。
通过建立计算机模型来模拟动作信 息处理过程,以验证和优化理论模 型。
CHAPTER 02
视觉工作记忆的机制与特性
视觉工作记忆的定义与组成
定义
视觉工作记忆是大脑对视觉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处理的能力,是认知活动的重要环节。
组成
视觉工作记忆包括空间模板、特征绑定和中央执行系统三个组成部分。
视觉工作记忆的神经基础

视觉注意与学习记忆能力的关联研究

视觉注意与学习记忆能力的关联研究

视觉注意与学习记忆能力的关联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视觉注意力与学习记忆能力之间的关联。

视觉注意力是我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关键过程,它不仅影响我们对环境的感知和作出反应,还对我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视觉注意与学习记忆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介绍一些相关研究的发现和结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视觉注意力的概念和作用。

视觉注意力是指我们在面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选择性地关注其中的某些刺激,忽略其他刺激的能力。

它在个体的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决定着我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处理和获取。

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刺激上,我们能够优先处理和记忆相关的信息,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研究表明,注意力和学习记忆能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首先,注意力的不同分量与学习记忆能力的不同方面相关。

视觉注意力的分量可以分为分散注意、选择性注意和注意转移。

一项研究发现,分散注意与记忆表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选择性注意和注意转移与记忆表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这说明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分散注意能够提高信息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有利于记忆存储;而选择性注意和注意转移则更有益于提高对特定信息的注意和加工能力,有利于信息的筛选和策略调整。

其次,视觉注意的训练可以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实验,发现视觉注意的训练可以显著提高个体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例如,有研究发现,通过训练选择性注意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学科成绩。

这表明通过训练和强化个体的注意力,可以促进学习记忆的发展和提高学业表现。

此外,视觉注意力和学习记忆能力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研究发现,儿童和老年人的视觉注意力和学习记忆能力相对较低,而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中达到顶峰。

这与大脑发育和衰老的过程有关。

个体的认知资源和工作记忆容量也会对视觉注意力和学习记忆能力产生影响。

有研究发现,认知资源和工作记忆容量较高的个体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信息上,并能更有效地加工、存储和检索信息,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影响:发展视角的探讨

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影响:发展视角的探讨

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影响:发展视角的探讨注意控制探讨个体以何种方式选择性地注意外界信息。

本研究从发展角度探讨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影响。

研究采用记忆任务与视觉搜索任务相结合的范式,以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为被试,从视觉工作记忆中信息性质和视觉工作记忆负荷两个角度考察了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影响的发展特点。

结果发现,(1)自上而下注意控制能力存在年级差异,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成绩显著优于小学三年级学生;(2)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影响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目标相关信息促进目标搜索,而目标无关信息干扰目标搜索;(3)视觉工作记忆负荷影响自上而下注意控制,高视觉工作记忆负荷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低视觉工作记忆负荷。

标签:视觉工作记忆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小学生1、问题提出视觉选择性注意主要包括两个注意控制过程,一是当前的行为目标会调节个体对感觉输入的加工过程(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另一是刺激特点会影响和限制注意目标的完成(自下而上注意控制)(Yantis,2000)。

当个体知觉某个场景时。

无论是目标相关的视觉加工还是目标无关的视觉加工,两个注意控制过程都会出现。

一些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注意加工过程,都有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的参与(Olivers,Meijer,&Theeuwes,2006)。

偏向竞争模型为注意选择过程中的注意控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

该理论认为。

不同的感觉输入之间相互竞争,竞争中获胜一方将会成为注意焦点。

虽然较强的感觉输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但工作记忆通常会影响这个竞争过程,使那些与工作记忆表征相匹配的较弱感觉输入与较强感觉输入处于平等位置,甚至处于更为有利的位置(Desi—mone,Duncan,1995)。

一些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

如。

Woodman和Luck(2007)的研究表明,视空工作记忆在视觉搜索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视空工作记忆负荷条件下,视觉搜索效率受到很大影响:而在低视空工作记忆负荷条件下,视觉搜索效率则没有受到影响。

基于言语工作记忆内容的视觉注意捕获

基于言语工作记忆内容的视觉注意捕获

这两 个 重要认 知结 构 之 间具 有 非 常 紧密 的联 系 , 两
0 引 言
选择 性注 意是 个体 藉 以选择 任务 相关 信息 并抑 制无 关信 息 的一种 认 知 结 构 , 工 作 记 忆 是在 外 界 而
者 的结 合构成 了信 息加 工 系统 的 中心 环节 . 近 年来 , 作 记 忆 与注 意 之 间 的交 互作 用 成 为 工 认知 心理 学研 究 的一个 热点 领域 , 中 , 其 工作 记忆 内
的概念 联 系基础 之 上 , 言语 工 作 记 忆 内容 可 以 自动 引导视 觉选 择性 注意 _ ] 但也 有研 究者 认 为工 作 1 . 记 忆对 视觉 注意 的 影 响具 有 选 择 性 , 觉 注 意 只受 视
觉 系统 加工 能力 的大 量物体 , 由于注 意资 源有 限 , 不 同物 体表征 就会 以相 互抑制 的方 式竞 争注 意资 源 以 获得更 高水 平 的加 工 , 获 胜 者 ” 最 终 得 以 控 制个 “ 将
t n ,2 1 3 ( ): 2 — 7 2 i ) O 1, 8 6 7 7 o 3 Ab ta t s r c :W o k n mo y c n e t y b r ca o r s l e t e c mp tt n f rv s a te to mo g td fe e t r i g me r o t n s ma e c u il e o v h o e i o o iu la t n in a n s if r n t i s i l i h c n .Th r s n t d i d t x l r h fe t ffa u ev l e i f r to en c i ey h l n t mu i n t e s e e e p e e ts u y ame o e p o e t e e f c e t r au n o ma in b i g a t l ed i o v v r a wo k n mo y o iu ls lc i e a t n i n P r ii a t n E p r e t 1 we e a k d t e f r a p o e eb l r i g me r n v s a ee tv t e to . a t p n s i x e i n r s e o p r o m r b c m d s r n to a k d rn h e e t n i t r a fv r a r i g me r .Th e u t h we h tr s o s i s ic i a in t s u i g t er t n i e v l e b l mi o n o wo k n mo y e r s lss o d t a e p n e t me t r b swe e s o ro h r l o t i i g t e me r t h s t a n t e n u r lt il wh r h r r o O p o e r l we n t e t i s c n an n h mo y ma c e h n o h e t a ra s a e e t e e we e n me r t h s Ho v r h se f c s n t b e v d i p rme t2 wh r h r sn mo y r q ie n . mo y ma c e . we e ,t i fe twa o s r e n Ex e i n e et e ewa o me r e u r me t o

工作记忆表征引导视觉注意选择的眼动研究_张豹

工作记忆表征引导视觉注意选择的眼动研究_张豹

心理学报 2013, Vol. 45, No.2, 139 148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3.00139收稿日期: 2012-06-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20085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1113)资助。

通讯作者: 张豹, E-mail: bao.zhang@工作记忆表征引导视觉注意选择的眼动研究*张 豹1,2 黄 赛2 祁 禄1(1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 广州 510006) (2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广州 510631)摘 要 工作记忆表征能否引导视觉注意选择?目前实验结果尚不一致。

有研究者认为能否观察到注意引导效应取决于视觉搜索类型。

研究采用工作记忆任务与视觉搜索任务相结合的双任务范式, 结合眼动追踪技术, 对不同视觉搜索类型下的注意引导效应进行验证。

实验1结果发现, 不管视觉搜索任务的靶子是否变化, 在早期的眼动指标上都发现了显著的注意引导效应, 但注意引导效应在靶子固定的视觉搜索任务下表现得更强。

实验2在平衡两种视觉搜索任务中的工作记忆负载后发现, 两种视觉搜索任务下都出现了显著的注意引导效应, 但没有发现实验1中所出现的任务间差异。

实验结果否定了视觉搜索类型对注意引导效应的决定性影响, 同时也提示工作记忆负载可能在注意引导效应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工作记忆表征; 注意引导; 工作记忆负载; 视觉搜索类型 分类号 B8421 前言工作记忆在视觉选择注意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研究者们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

大多数注意理论认为:视觉搜索过程中, 工作记忆会储存靶子刺激的模板, 并提供靶子模板与外界刺激进行匹配的场所(如Desimone & Duncan, 1995; Duncan & Humphreys, 1989)。

近年来研究发现, 工作记忆中不仅与任务相关的靶子模板能自上而下地引导注意偏向到视觉情境中相之相同或相似的刺激(Chelazzi, Miller, Duncan, & Desimone, 1993; 2001), 而且与任务无关的工作记忆表征亦能引导注意偏向到与之具有共同特征的视觉刺激(Downing, 2000; Olivers, Meijer, & Theeuwes, 2006; Soto, Heinke, Humphreys, & Blanco, 2005; Soto & Humphreys, 2008, 2009; Soto, Humphreys, & Heinke, 2006; 白学军等, 2011; 潘毅, 许百华, 金红军, 刘伟, 2010; 张豹, 金志成, 陈彩琦, 2008)。

视觉注意力对学习和工作记忆的干预效果评价

视觉注意力对学习和工作记忆的干预效果评价

视觉注意力对学习和工作记忆的干预效果评价在学习和工作中,视觉注意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认知功能。

它指的是在众多视觉刺激中选择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视觉注意力的水平与个体的学习和工作记忆表现密切相关。

而干预方法可以通过训练和调节视觉注意力来提升学习和工作记忆的效果。

本文将针对视觉注意力对学习和工作记忆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视觉注意力对学习和工作记忆的重要性。

学习和工作记忆是人类进行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重要认知能力,它们直接影响我们的学习成绩和工作效率。

而视觉注意力作为一种初级的认知加工,它能够帮助个体选择和集中在重要信息上,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记忆的质量和效果。

研究显示,视觉注意力对学习和工作记忆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

通过训练和调节视觉注意力,个体能够更好地过滤掉干扰信息,集中注意力在学习和工作所需的关键信息上。

这样一来,个体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信息,提高记忆的保持和检索能力。

针对视觉注意力的干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认知训练。

认知训练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任务和练习,提高个体的注意力控制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视觉注意力。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个体提高对细节信息的捕捉能力和长时间维持注意力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记忆的效果。

此外,现代科技也为视觉注意力的干预提供了新的途径。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注意力训练。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造出一种虚拟场景,通过操作个体的注意力分配和集中程度,从而训练和调节个体的视觉注意力。

虚拟现实训练不仅可以提高个体的学习和工作记忆能力,还可以提高其在多任务处理中的表现。

除了认知训练和虚拟现实技术,还有其他一些干预方法也被用于提升视觉注意力对学习和工作记忆的效果。

例如,音乐疗法和注意力经验模型等。

这些方法通过刺激个体的感官系统,调节和提高其注意力水平,从而达到优化学习和工作记忆的效果。

评价视觉注意力对学习和工作记忆的干预效果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干预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注意范围分布对视觉工作记忆巩固过程的影响

注意范围分布对视觉工作记忆巩固过程的影响

心理学报 2019, Vol. 51, No. 7, 772 780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9.00772收稿日期: 2018-05-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1123)资助。

郝仁宁和张頔为共同第一作者。

通信作者: 刘 强, E-mail: lq780614@注意范围分布对视觉工作记忆巩固过程的影响*张 頔 郝仁宁 刘 强(辽宁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大连 116029)摘 要 以往研究发现个体能够同时巩固一定数量的项目信息进入视觉工作记忆系统。

本研究将考察视觉工作记忆的巩固容量是否会受到分配到记忆项目上的注意资源量的影响。

实验1在同时序列掩蔽范式的基础上, 用控制记忆项目呈现区域的大小的方法操纵被试的注意范围, 从而达到操纵分配到单个项目上的注意资源量的目的。

研究结果显示, 被试的记忆成绩随着注意范围的扩大显著降低, 但在并行和序列呈现条件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2则证实实验1中对注意资源量分配的控制不会影响对项目的知觉编码效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 分配在记忆项目上的注意资源量能够影响记忆巩固的效率, 但不会影响巩固容量。

关键词 视觉工作记忆巩固; 并行加工; 序列加工; 注意范围; 巩固容量 分类号 B842.31 引言视觉工作记忆系统负责视觉信息的短期保持和操作, 与人类的多种高级认知加工能力密切相关, 它使得人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 能够暂时存放与当前任务相关的信息, 用于后续的认知加工(Baddeley, 2000; 2012)。

个体面对复杂场景刺激时, 将有大量的视觉信息进入到视网膜, 并在大脑初级视觉皮层进行表征。

但是, 这样的感觉表征是脆弱的, 转瞬即逝的(Sperling, 1960)。

为了使其更稳定并且不易受其他信息的干扰, 大脑将脆弱的知觉表征转换成稳定的视觉工作记忆表征, 这一转换过程被称为视觉工作记忆巩固(Potter, 1976; Chun & Potter, 1995; Jolicoeur & Dell’Acqua, 1998; V ogel, Woodman, & Luck, 2006)。

视觉工作记忆研究综述

视觉工作记忆研究综述

视觉工作记忆研究综述【摘要】:工作记忆是一个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加工和储存的记忆系统。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言语工作记忆子系统上,而对视觉工作记忆的研究则比较少。

因此,本文基于上述原因对视觉工作记忆作出小结。

内容主要包括视觉工作记忆储存机制的研究、视觉工作记忆对注意的影响、【关键词】:工作记忆视觉工作记忆储存机制注意视觉搜索自上而下1972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从两种记忆存储理论中的短时记忆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的三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代替了原来“短时记忆”的概念。

Baddeley认为工作记忆指的是一种系统,它为复杂的任务比如言语理解、学习和推理等提供临时的储存空间和加工时所需的信息。

工作记忆系统能同时储存和加工信息,和仅强调储存功能的短时记忆又不相同。

Baddeley指出,工作记忆包括三个子系统,分别是中央执行系统(central executive),以及两个从属的子系统:视觉空间模板(visual – spatial sketchpad)和语音环(phonological loop)。

【1】目前为止,多数工作记忆研究主要集中在言语子系统,而对视觉工作记忆的研究则较少。

视觉工作记忆(visual working memory,VWM)是对视觉信息进行暂时性储存和操作的系统。

大量研究表明视觉工作记忆对个体行为有重要影响,比如视觉工作记忆容量影响学业成绩等。

本文对视觉工作记忆储存机制、视觉工作记忆对注意的影响、一、视觉工作记忆储存机制的研究视觉工作记忆的储存机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基于客体的理论和基于特征的理论。

基于客体的理论认为,视觉工作记忆中信息的储存是以客体为基本单位,无论客体的特征多或少,客体的特征是作为一个整体被储存的。

记忆成绩取决于客体数目而不是特征总数目。

早期,Duncan(1984)[2]采用一种由两个相互交叠的客体组成的材料(一个带缺口的框中间有一根由点构成的直线穿过)作为实验刺激;实验刺激在四个维度上发生变化:框的大小、框的缺口方向(左或右)、直线的倾斜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以及直线的组织结构(点的疏密程度)。

长时和短时两类工作记忆内容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

长时和短时两类工作记忆内容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

长时和短时两类工作记忆内容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选择性注意是一种注意力机制,指的是我们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信息上,而忽略其他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经常进行选择性注意,以便更有效地完成任务。

然而,选择性注意的效果可能受到工作记忆的影响,尤其是长时和短时工作记忆。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长时和短时工作记忆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并提供实证证据证明这种关系。

长时工作记忆是指能持续存储信息并在需要时检索这些信息的能力。

长时工作记忆与我们的语言、思考、决策等高阶认知功能息息相关。

由于这种记忆需要长期存储和检索信息,在进行任务时,长时工作记忆会影响选择性注意机制的效果。

以下是五个实例,说明了长时工作记忆与选择性注意之间的关系。

1.文字排版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时工作记忆有助于处理复杂的文字排版。

例如,当我们阅读时,需要利用长时工作记忆来存储和检索之前阅读过的信息,如文本的排版方式、字体大小、颜色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选择性注意。

如果我们已经存储了这些信息,那么我们可能比没有存储这些信息的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2.语言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语言是一种复杂的信息形式,它需要长时工作记忆来支持其处理和理解。

例如,如果你不熟悉某个语言,那么你可能无法在听到其他人讲这种语言时有效地选择性注意。

另一方面,如果你擅长说一种特定的语言,并且在过去常常使用这种语言,那么你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选择性注意这种语言。

3.多任务处理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时工作记忆与多任务处理之间有很强的关系。

如果你经常处理多个任务,你可能比其他人在选择性注意方面更具优势。

这是因为多任务处理需要我们同时存储和检索许多信息,这正是长时工作记忆所擅长的。

因此,多任务处理有助于训练我们的长时工作记忆,从而改善选择性注意效果。

4.学习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学习和记忆是长时工作记忆的两个方面。

当我们学习新事物时,例如学习某种技能或记住新单词,我们需要利用长时工作记忆来存储和检索相关信息,从而实现记忆。

视觉注意力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视觉注意力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视觉注意力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视觉注意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认知能力。

它是专注于感知环境中某一特定信息或刺激的过程。

视觉注意力对我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调节视觉注意力,我们可以提升学习效果和记忆能力。

首先,视觉注意力在学习中起到了过滤信息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大量的信息刺激,视觉注意力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筛选和过滤这些信息,选择出与学习任务相关的重要信息。

这样一来,我们能够把有限的认知资源集中在关键的学习内容上,减少了干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研究表明,拥有较好的视觉注意能力的人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准确抓取关键信息,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其次,视觉注意力也对记忆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记忆,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快速地回忆起来。

视觉注意力的调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编码信息,从而提升记忆效果。

研究表明,通过专注于学习材料的视觉注意力,可以改善信息的编码和存储过程,增强记忆的效果。

此外,视觉注意力还能够帮助我们在回忆过程中更快地检索到所需的信息,加速记忆的过程。

另外,视觉注意力与学习中的工作记忆密切相关。

工作记忆是一种短期保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它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较高水平的视觉注意力与更好的工作记忆性能呈正相关。

通过提高视觉注意力,可以增加工作记忆容量,并且提高工作记忆的执行效率。

这对于学习和记忆任务的完成至关重要。

视觉注意力的训练对于提升学习记忆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些注意力训练程序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专注能力、拓宽注意范围以及提高持续注意的能力。

这些训练通过反复锻炼,让我们的大脑适应对于特定刺激的关注,从而提升视觉注意力的能力。

研究表明,通过视觉注意力训练,学习者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记忆能力。

综上所述,视觉注意力对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显著影响。

通过调节视觉注意力,我们能够过滤信息、提高学习效果、增强记忆能力和工作记忆,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高效和有效地完成任务。

无关工作记忆表征的负性情绪信息能否捕获视觉注意?一项眼动研究

无关工作记忆表征的负性情绪信息能否捕获视觉注意?一项眼动研究

心理学报 2021, Vol. 53, No. 1, 26 37 © 2021中国心理学会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https:///10.3724/SP.J.1041.2021.00026收稿日期: 2019-10-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190007)、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项目(2019TP032)和广州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项目(BJ201720)资助。

张豹为共同第一作者。

通信作者: 黄月胜, E-mail: huangys@; 张豹, E-mail: bao.zhang@26无关工作记忆表征的负性情绪信息能否捕获视觉注意?一项眼动研究*黄月胜1 张 豹2 范兴华1 黄 杰1(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心理发育与脑认知科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205)(2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 广州 510006)摘 要 研究通过分析视觉搜索任务的首次注视点和行为反应时, 探讨无关工作记忆表征的负性情绪信息对视觉注意选择的影响。

实验1发现在反映早期注意选择的首次注视点百分率指标上, 不管工作记忆表征的情绪效价如何, 均出现了显著的注意捕获效应; 实验2发现当采用中性情绪靶子刺激时, 首次注视点百分率指标上仍表现出了稳健的注意捕获效应; 在首次注视点持续时间指标上, 实验1和实验2均发现记忆匹配条件的干扰刺激显著小于控制条件的干扰刺激, 表现出注意的快速脱离; 而在行为反应时指标上, 早期的注意捕获效应消失(实验1), 甚至被反转为注意抑制效应(实验2)。

这些结果表明在早期注意选择阶段, 记忆驱动的注意捕获效应不受工作记忆表征情绪效价的影响, 但认知控制会在早期注意捕获之后促使注意快速脱离记忆匹配的干扰刺激, 其作用效果受靶子刺激情绪效价的调节。

关键词 认知控制, 情绪工作记忆, 注意捕获效应, 注意抑制效应 分类号 B842.61 前言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 情绪刺激尤其是具有威胁性的负性情绪刺激(如暴力、血腥、凶猛的动物、愤怒表情等)与人类的生存紧密相连, 因而会得到优先加工(Baluch & Itti, 2011; Sutherland et al., 2017)。

篮球运动员视觉工作记忆对注意控制的影响

篮球运动员视觉工作记忆对注意控制的影响

篮球运动员视觉工作记忆对注意控制的影响摘要采用视觉搜索任务范式,以不同工作记忆容量的篮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参与者,探讨了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的篮球运动员的注意控制能力存在差异,高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组的成绩略优于低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的篮球运动员;视觉工作记忆中信息性质影响注意控制,其影响作用是通过记忆项目特征与目标项目特征相匹配的情况来实现,这个影响过程不受视觉工作记忆容量大小的调节。

关键词工作记忆,工作记忆容量,工作记忆内容,注意控制,篮球运动员。

1引言工作记忆(workingmemory)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它是能够同时加工、管理和储存信息的系统,是一个暂时的信息加工平台,能够对接收的信息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Baddeley提出工作记忆是容量有限的系统,是知觉、动作和长时记忆问的接口,因此也是思维的一个基础支撑结构(Baddeley,1992,2000,2003)。

工作记忆容量的大小经常被看作是对认知加工的重要限制,并且被认为是区分个体之间以及特殊群体之间差别的基础。

Baddeley(1992)认为工作记忆模型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注意控制的性质,这实际上也就是工作记忆容量有限的理论基础。

Engle(2002)做的潜变量研究分析表明,工作记忆容量反映的是个体注意控制的能力,更多地涉及了在控制过程和自动化过程中的差异而不是在存储容量方面的差异,这也是导致工作记忆容量的个体差异与高级认知能力,如语言理解、推理、一般流体智力相关的根本原因。

Corsi积木测验(corsi block task)是测量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的经典任务(Vandierendonck,Kemps,Maria,&Ar-naud,2004)。

其优点是顺序呈现的视觉刺激是随机的空间位置,为非语音性编码,排除了言语工作记忆对实验数据的污染(张拉艳,周世杰,2005)。

工作记忆在心理学很多的分支学科领域内已成研究热点,但在运动心理学领域却惊讶地发现很少有人把这个概念引入(Furley&Memmert,2010)。

视觉表现与记忆能力关联性分析

视觉表现与记忆能力关联性分析

视觉表现与记忆能力关联性分析视觉表现和记忆能力是人类认知功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一直是心理学中的研究焦点之一。

本文将对视觉表现与记忆能力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个人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一、视觉表现的定义和特征视觉表现是指个体在接受视觉信息、处理视觉刺激以及对视觉信息进行认知和表达时所展现出来的能力。

它包括视觉辨别、视觉记忆、观察力、注意力等方面。

视觉表现能力的好坏与个体在视觉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准确性、速度和效率有关。

二、记忆能力的定义和特征记忆能力是指个体在接受、存储和回忆信息时所展现出来的能力。

它包括短期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等方面。

记忆能力的好坏与个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记忆准确性、持久性和复现能力有关。

三、视觉表现与记忆能力之间的关联性1. 视觉表现对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视觉表现良好的个体在接受和处理信息时更加细致入微,能够注意到更多的细节,从而有助于信息的存储和记忆。

例如,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视觉表现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材料,提高学习效果。

2. 记忆能力对视觉表现的影响记忆能力对个体在视觉表现上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发现,记忆能力较强的个体在观察和辨别视觉刺激时更加准确和迅速,能够更好地注意到重要的信息和变化。

同时,较强的记忆能力也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记忆和回忆过去的视觉信息,提高在视觉表现上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视觉表现与记忆能力的影响因素1. 外部因素外部环境的影响对个体的视觉表现和记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光线的明暗、杂乱的背景干扰等都会影响个体对视觉信息的辨别和记忆。

2. 内部因素个体自身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状态对视觉表现和记忆能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个体的专注力、情绪状态等因素都会对视觉表现和记忆能力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五、视觉表现与记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方法1. 视觉训练通过视觉训练,培养个体对视觉刺激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提高视觉表现能力。

例如,通过观察复杂的图像、解决视觉难题等训练方法,可以提高个体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

视觉工作记忆对前注意阶段注意定向的调节

视觉工作记忆对前注意阶段注意定向的调节
另外, 本研究采用如上所述的基于特征的视觉 搜索任务, 除了可以保证实验 2与实验 3中的搜索 任务是平行搜索之外, 还可以消除搜索序列中视觉 工作记忆匹配项目与其他搜索项目知觉水平差异太 大所引起的注意捕获效应。 2. 1 被试
选取大学生 13名 (男生 6人, 女生 7人 ), 年龄 在 20~ 25岁之间, 平均年龄 23. 5岁, 裸视或矫正视 力正常, 色觉正常。所有被试均未参加过类似的实 验, 并自愿参加本实验, 实验之后给予报酬。 2. 2 刺激和材料
根据 W olfe等提出的 Guide Search( GS)视觉搜 索模型, 视觉注意有二个阶段的加工: 没有容量限制 且为平行加工的前注意阶段, 和有容量限制且为序 列加工的注意阶段 [ 8, 9 ] 。前注意加工阶段是在注意 定向到位置或客体之前, 将注意定向到视野中特定 客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快速、有效地加工视觉情景中 的信息, 不受意识因素的影响。而注意阶段则是一 种序列注意控制的过程, 需要注意焦点从一个项目 转移到另外一个项目直到靶子项目找到为止 [ 10, 11 ] 。
注意是否总是会定向到工作记忆内容匹配项目 位置呢?
W oodman等 ( 2007)对此问题 做了进一步的探 讨 [ 6] , 他认为与工作记忆内容匹配的项目并不总是 会自动捕获注意, 工作记忆内容是以一种灵活的方 式来促进或是抑制加工。当被试工作记忆中保持的 项目与搜索靶子无关时, 即使随后的搜索任务中有 与工作记忆内容匹配的分心物, 注意也不会被这个 分心物捕获, 反而会拒绝它; 而当搜索任务中有与工 作记忆内容匹配的靶子时, 对靶子的反应最快, 而对 与工作记忆内容匹配的分心物的反应最慢。他们的
然而笔者发现: 在 O livers等人的研究中视觉工 作记忆内容只作为随后视觉搜索序列中的分心物出 现, 注意总是偏向与视觉工作记忆内容相匹配的项

视觉客体工作记忆表征机制论文

视觉客体工作记忆表征机制论文

视觉客体工作记忆表征机制论文摘要:信息压缩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使得更多的信息通过压缩的方式进入工作记忆中,而前人在工作记忆个体差异的研究中发现高工作记忆个体选择目标信息的能力和排除干扰信息的能力都比低工作记忆个体强。

那么,能不能认为高工作记忆个体在目标信息表现出较强压缩能力,而低工作记忆个体更容易将无关信息压缩进表征中?工作记忆是在大脑中保持信息活跃并在执行认知任务时操纵这些信息[1]。

自从Baddeley和Hitch在1974年提出并在1983年完善的工作记忆模型[2],随后关于言语工作记忆的研究大量并持续涌现,而对视觉客体工作记忆的研究则在近17年才开始出现大量的研究[3]。

视觉客体工作记忆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视觉客体工作记忆容量的研究[3-6]以及视觉客体工作记忆与其他认知任务之间关系的研究,特别是视觉客体工作记忆和注意两者关系的研究[7,8]。

与短时记忆等研究一样,记忆的容量问题一直都得到重视。

因此在工作记忆容量的研究中,出现了许多有差别的研究结论。

但因为工作记忆具有与短时记忆不同的暂时性加工功能,所以在研究工作记忆容量的时候,更应该关注其表征的内容和表征的方式。

工作记忆被划分为视觉空间模板系统、语音环和中央执行系统三个成分。

进一步地,视觉空间模板又被进一步地划分为视觉客体工作记忆(visual-object working memory)和视觉空间工作记忆(visual-spatial working memory)两个子系统。

前者是关于客体形状、颜色、方向以及大小等自身固有的物理属性和特征的记忆,而后者是关于客体空间位置以及运动等空间属性的记忆[9]。

综上所述,对视觉客体工作记忆的研究,既要区别于一般的短时记忆,进一步也要区别于客体空间工作记忆。

因此,对视觉客体工作记忆的表征机制进行研究是极具研究意义。

1.视觉客体工作记忆表征的范围和方式自视觉客体工作记忆从研究空间位置到视觉特征信息[3]以来,关于视觉客体工作记忆容量的研究普遍都得到“容量有限性”的结论,并且都认为工作记忆容量为3—4[3,10]。

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视觉搜索的影响

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视觉搜索的影响

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视觉搜索的影响摘要采用记忆任务与视觉搜索任务相结合的范式。

以二维对称图形为材料,探讨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视觉搜索的影响。

结果发现:(1)不同视觉工作记忆内容条件下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无效信息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有效信息条件下的反应时。

(2)不同搜索序列条件下反应时差异显著,复杂序列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简单序列条件。

结果表明,视觉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内容影响视觉搜索效率,其变化趋势不受序列大小的影响,结果支持偏向竞争模型。

关键词视觉工作记忆。

信息内容,视觉搜索。

1引言关于工作记忆对注意选择的引导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Desimone等人提出的偏向竞争模型(6iased-competition model)认为,如果某一客体的表征与当前工作记忆中所保持的目标模板相匹配,那么该客体表征就会取得竞争优势而被视觉注意优先选择。

一些研究支持了偏向竞争模型,认为工作记忆内容可以自上而下地引导注意。

Downing 以人脸图片和几何图形为材料,使用空间探测范式。

结果发现与当前工作记忆相匹配的项目会自动优先被选择。

Soto等人和Olivers等人的研究要求被试搜索与视觉工作记忆中颜色或形状信息相匹配的目标客体,结果发现当搜索序列中分心客体与保存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特征相匹配时,需要更长的反应时,这表明注意会自动指向与视觉工作记忆内容相匹配的项目。

Hollingworth等人以颜色特征为记忆目标,使用眼动技术,发现注视点周围的客体通过竞争来成为校正扫视的目标,这种竞争由视觉工作记忆内容来调控,与记忆内容匹配的客体会取得竞争优势从而被优先选择,这也验证了注意的偏向竞争模型。

但是一些研究认为,工作记忆在视觉搜索中的作用远比偏向竞争模型所描述的要复杂,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可以灵活地引导注意偏向。

Downing和Dodds使用双任务范式,要求被试记忆一个项目,结果发现搜索反应时并没有因为与记忆内容相匹配的分心物的出现而受到影响。

视觉环境对工作记忆性能的影响研究

视觉环境对工作记忆性能的影响研究

视觉环境对工作记忆性能的影响研究工作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认知能力,它能够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处理和存储信息。

然而,我们所处的视觉环境可能会对工作记忆性能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视觉环境对工作记忆性能的影响,并提供一些有关如何优化工作记忆的实用建议。

视觉环境是我们周围的视觉信息和视觉刺激的总和。

它包括光线强度、颜色、噪声等元素。

有许多研究表明,不同的视觉环境可能会对工作记忆产生影响。

首先,光线条件是视觉环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良好的光线条件可以提高工作记忆的表现。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在较暗环境下进行的工作记忆任务表现较差,而在明亮环境下进行的任务表现较好。

这可能是因为良好的光线条件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进而增强工作记忆功能。

其次,颜色也被发现与工作记忆性能相关。

一项研究显示,蓝色环境可以提高工作记忆的表现,而红色环境则可能对工作记忆产生负面影响。

蓝色被认为有助于增强注意力和警觉性,而红色可能会引起注意力分散和压力感。

因此,在视觉环境设计中,选择适当的颜色可能有助于提高工作记忆的表现。

此外,噪声是视觉环境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过高的噪声水平可能干扰工作记忆的处理和存储。

一项研究发现,噪声水平超过一定阈值时,工作记忆的表现将显著下降。

因此,为了保持良好的工作记忆性能,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噪声干扰,例如通过使用耳塞或移动到安静的工作区域。

除了研究视觉环境对工作记忆性能的影响,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优化工作记忆。

首先,保持良好的视觉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进行眼保健操、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和阅读,以及保持充足的睡眠,都可以帮助改善工作记忆表现。

其次,采用有效的记忆策略也是提高工作记忆的关键。

例如,使用分块技术将信息分为较小的组块,可以减少记忆负担并提高信息存储和提取的效率。

此外,重复学习和回顾也有助于巩固和巩固记忆。

最后,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也是优化工作记忆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营养饮食、定期锻炼和应对压力的技巧都可以帮助提高工作记忆性能。

视觉工作记忆表征与视觉注意的关系

视觉工作记忆表征与视觉注意的关系

视觉工作记忆表征与视觉注意的关系
杨柳
【期刊名称】《心理学进展》
【年(卷),期】2022(12)8
【摘要】视觉工作记忆表征与视觉注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理解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的维持有重要意义。

基于已有研究,本文分别梳理了视觉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影响,视觉注意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神经机制,发现视觉工作记忆中存储的内容可以捕获或抑制视觉注意,而视觉注意可以促进或干扰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的精确性,且两者之间存在重叠的大脑皮层区域发挥着作用。

目前,解释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论仍不够完善,相关的皮层区域如何独立或共同发挥作用以及视觉注意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影响的神经机制也尚不太明确。

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充相关研究的理论,并侧重在神经学层面上的相关研究。

【总页数】8页(P2895-2902)
【作者】杨柳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漳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
【相关文献】
1.工作记忆表征引导视觉注意的影响因素
2.视觉工作记忆中注意模板的表征

—来自EROS的证据3.工作记忆表征引导视觉注意选择的眼动研究4.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影响:基于非目标模板的视角5.无关工作记忆表征的负性情绪信息能否捕获视觉注意?一项眼动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言语工作记忆对视觉工作记忆的影响

言语工作记忆对视觉工作记忆的影响

第28卷心理学探新2008矩总第107期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l0N第3期言语工作记忆对视觉工作记忆的影响吴文春1,金志成2(1.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潮州521041;2.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广州510631)摘要:工作记忆是当前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而其言语子系统与视觉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又是一个颇具争论性的问题。

实验1、2采用双任务范式考察了言语工作记忆对视觉工作记忆的影响。

结果发现,满负荷言语负载条件下的视觉记忆的成绩显著低于无言语负载条件。

这表明,言语工作记忆影响了视觉工作记忆任务的完成。

关键词:言语工作记忆;视觉客体工作记忆;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双任务范式中图分类号:B84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08)03—0027—051引言后呈现一个视觉模式,接着让他们回忆视觉模式,最工作记忆(Working me mo ry,WM)是当前认知后要求他们按顺序回忆数字序列。

实验结果发现,心理学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概念。

但不同的研究单一任务与双任务条件下视觉模式的回忆成绩差异者对此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有些研究者直接把它等显著。

这表明,言语工作记忆任务影响了视觉工作同于短时记忆,有些则把它看成是人们从长时记忆记忆的成绩,也表明双任务条件下的两种记忆任务中将信息调遗出来进行加工的活动记忆L1J。

而目可能需要共同的认知资源。

之后,Morey,C.C和前人们普遍认同也较具权威的解释是B a d d e l ey等Co wa n,N.[93采用与C oe ch i ni,G.等人相似的实验范人旧’31对这一概念的界定。

他们认为,工作记忆是式来考察言语工作记忆是否影响视觉工作记忆。

结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加工和储存的资源有限的记果发现,被试对视觉系列的记忆成绩不受同时保存忆系统。

在记忆中的两数字系列或熟悉的七数字系列所影随着研究的深入,Baddeley等人最初提出的模响,但当言语负载为随机的七数字序列(他们以此型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包括言语工作定为被试平均的言语记忆广度)时,视觉工作记忆记忆(语音回路)的结构及其功能、视觉工作记忆的的成绩显著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6(3), 348-352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7 in Hans. /journal/ass https:///10.12677/ass.2017.63047文章引用: 王秀礼. 工作记忆表征引导视觉注意的影响因素[J].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6(3): 348-352.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ttentional Guidance from Working Memory RepresentationsXiuli Wang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Received: Mar. 3rd , 2017; accepted: Mar. 25th , 2017; published: Mar. 28th , 2017Abstract Every day people use the visual system to accept a lot of stimulations, and the visual system is a limi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People can only select the information that isrelated to current task through visual attention in the visual scene for further processing. Maintaining the target representation in working memory affects the selection of visual attention, which is called the guidance effect of visual attention from working memory representations. In previous studies, it is not always possible to observe the guidance effect, and the happening of guidance effect needs to meet certain conditions. W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 the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he guid-ance effect of visual attention from working memory representations, and prospect the research in the future. KeywordsWorking Memory, Visual Attention, Attentional Guidance工作记忆表征引导视觉注意的影响因素王秀礼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山东 济南收稿日期:2017年3月3日;录用日期:2017年3月25日;发布日期:2017年3月28日摘 要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会通过视觉系统接受大量的刺激,而视觉系统是一个有限的信息加工系统,只能通过视觉注意在视觉场景中选择出与当前任务相关的信息做进一步加工。

保持在工作记忆中的目标表征王秀礼会影响视觉注意的选择,这种自上而下的注意引导被称作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引导效应。

在以往的研究中,并不总是能够观察到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引导效应,引导效应的产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的各种影响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引导是否能够产生的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关键词工作记忆,视觉注意,注意引导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视觉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系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通过视觉系统接受大量的刺激。

然而视觉系统又是一个有限的信息加工系统,视觉系统接受的大量刺激只有有限的一部分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加工。

视觉注意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从视觉场景中选择出与当前任务相关的信息做进一步加工,另一方面抑制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干扰刺激,以确保有限的加工资源不被干扰刺激占用。

视觉注意的引导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刺激驱动方式,例如视觉场景中的凸显刺激对视觉注意的自动捕获;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目标导向方式,例如保持在工作记忆中的目标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引导作用。

后一种也被称为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引导效应[1] [2]。

Soto, Heinke, Humphreys和Blanco (2005)是这一领域的一项代表性的研究[3]。

他们的研究探索了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加工早期过程的自上而下的作用。

实验中使用了要求被试在工作记忆保持阶段完成视觉搜索任务的范式。

在每次试验开始时的记忆任务中,在屏幕中央向被试呈现一个彩色几何图形,要求被试记忆图形的颜色和形状,直到本次试验结束。

然后,在工作记忆保持阶段呈现一个视觉搜索任务,要求被试搜索倾斜线段,作为目标项的倾斜线段与作为干扰项的三条竖直线段随机分布在以屏幕中心为中心的虚拟正方形四角位置,每条线段都被包围在一个彩色几何图形内部。

实验中有三种条件类型:(1) 视觉搜索任务的刺激中没有记忆匹配项(基线条件);(2) 视觉搜索任务的搜索目标被记忆匹配项包围着(有效条件);(3) 视觉搜索任务的刺激中有一个干扰刺激被记忆匹配项包围着(无效条件)。

实验结果发现,与基线条件下的搜索成绩相比,有效条件中的搜索任务反应时更快,而无效条件中的搜索任务反应时更慢,并且这种结果依然存在于成绩最好的被试的搜索任务反应时中。

此外,眼动研究数据显示被试的第一次眼跳收到了工作记忆表征的影响。

在有记忆匹配项出现的试验中,第一次眼跳更多地被记忆匹配项捕获,与基线条件相比,被目标项捕获的第一次眼跳百分比在无效条件下明显减少。

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基于工作记忆表征的视觉注意引导效应只包围干扰刺激而从不包围目标刺激时仍然存在。

根据这些结果,Soto等(2005)总结道,工作记忆表征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引导视觉注意选择视觉场景中与其相匹配的物体,尽管这样的过程发生会降低当前视觉搜索任务的成绩,并且这种比较自动化的引导效应在整个视觉过程中的早期阶段就已经发生了。

2. 视觉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引导效应的影响因素近十年来,关于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引导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到一些相互不一致的结王秀礼果。

大部分的研究中都报告能够发现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引导效应,一部分研究中报告只有满足某些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观察到引导效应,一部分研究中未能发现引导效应,还有一些研究中甚至发现了与引导效应相反的结果。

综合这些研究中的观点而言,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引导效应是比较广泛地存在的。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的任务范式是在工作记忆任务的保持阶段插入一项视觉搜索任务,以观察是否存在记忆匹配项对视觉搜索任务成绩的影响。

下面分别从工作记忆表征的状态、记忆项与匹配项的刺激材料特征和被试完成任务要求时的反应倾向几个角度来阐述关于能否观察到引导效应的条件因素。

(1) 工作记忆表征处在注意焦点状态时,容易观察到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引导效应。

一方面,当工作记忆中只存储一个表征时,能够观察到引导效应;当工作记忆中存储着多个表征时,只有位于注意焦点的表征才能够表现出引导效应。

如Downing等(2004)的研究中要求被试在记忆任务中同时记住两个物体,其中一个记忆项的物体为视觉搜索任务的目标,结果没有发现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引导效应。

研究者认为搜索任务的目标模板和其他无关表征在工作记忆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只有处于注意焦点的目标模板才能够引导视觉注意[4]。

Houtkamp等(2006)使用眼动技术做了与Downing等(2004)类似的研究,也发现只有作为目标模版的记忆表征才能引导视觉注意,只有搜索任务中不呈现搜索目标时才能观察到记忆表征中的非目标模版比较微弱的引导效应[5]。

Moorselaar等(2014)的研究中发现,当工作记忆任务中以同等的地位存储多个表征时,无论如何操纵工作记忆表征的数量、编码强度、编码精度,都观察不到引导效应;只有当其中一个表征处于主要地位时,才能观察到这个记忆表征的引导效应[6]。

另一方面,当视觉搜索任务的搜索目标事先给定,并且在整个实验中保持恒定时,更容易观察到工作记忆表征对视觉注意的引导效应。

这样的目标模版不需要保持在工作记忆中,不占用工作记忆资源,因而使工作记忆表征处于注意焦点状态,从而更容易引导视觉注意[7] [8] [9]。

而当视觉搜索任务的搜索目标在每次试验中不断随机变化时,这样的目标模版需要保持在工作记忆中,并处于地位较高的状态,使得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记忆项不处于注意焦点状态,因而难以引导视觉注意[10] [11]。

(2) 当工作记忆任务的刺激材料更容易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引导视觉注意时,更容易观察到引导效应。

Wolfe和Horowitz (2004)曾总结发现,不同刺激属性对视觉注意的引导效力不同,一些属性(如颜色)比另一些属性(如形状)的引导效应更强[12]。

在Peters等(2009)与Downing和Dodds (2004)等没有观察到引导效应的研究中,使用了形状复杂的非自然图形作为刺激材料,而在Soto等(2005)等观察到了引导效应的研究中,使用了彩色的形状简单的几何图形作为刺激材料。

而Soto等(2005)与张豹等(2014)发现颜色属性比形状属性表现出更强的引导效力。

Zhang等(2010)进一步发现将Soto等(2005)与Peter等(2009)所使用的刺激材料互换而任务范式等条件不变时,得到了与原实验相反的结果,(Soto等人的任务范式+ Peter等人的实验材料),原来观察不到引导效应的现在能够观察到了(Peter等人的任务范式+ Soto等人的实验材料) [13]。

(3) 当被试有足够的资源使用一定的策略进行认知控制时,虽然在一些指标上能够体现出引导效应,但视觉注意引导的结果受被试的反应倾向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