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
![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b76615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d.png)
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血培养是临床微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检验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正确的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血培养标本采集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 采集前准备。
在进行血培养标本采集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认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其次,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症状,以便更好地判断采集标本的部位和时间。
最后,要准备好采集标本所需的器具和消毒用品,确保采集过程的无菌和安全。
2. 采集标本。
在进行血培养标本采集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和时间。
一般来说,最常用的采集部位是患者的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
在采集前,要先用75%的酒精棉球对采集部位进行消毒,并等待酒精完全干燥。
然后,使用无菌采血针或采血管进行采集,确保采集的血液量足够,并避免空气污染。
3. 标本处理。
采集到血液标本后,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首先,要将采集的血液标本转移到无菌试管中,并加入适量的抗凝剂,确保血液不会凝固。
然后,要轻轻颠倒试管,使抗凝剂和血液充分混合。
最后,要将标本送到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培养。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血培养标本采集的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要确保采集过程的无菌和安全,避免交叉污染。
其次,要遵守正确的采集顺序和方法,确保采集到的标本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最后,要及时将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避免标本的质量受到影响。
总结。
血培养标本采集流程对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采集流程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为医生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
因此,在进行血培养标本采集时,我们需要严格遵守规定的流程和方法,确保采集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血培养采集顺序及注意事项
![血培养采集顺序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3ab855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6.png)
血培养采集顺序及注意事项以血培养采集顺序及注意事项为题,进行创作。
血培养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或真菌感染。
正确的血培养采集顺序以及注意事项对于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血培养的采集顺序应该是先采集静脉血培养样本,然后再采集外周血培养样本。
这是因为静脉血培养样本可以更好地反映体内深部感染情况,而外周血培养样本则用于检测血液中的细菌感染。
在采集血培养样本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确保采集前进行充分的消毒。
采集者应该戴上洁净的手套,并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剂对采集部位进行消毒。
其次,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
常用的采集部位包括肘部内侧静脉和手背静脉。
采集时应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针头,并尽量避免空气进入采集器具中。
最后,采集后要尽快将样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以避免样本细菌数量的变化。
血培养样本采集完毕后,应及时标注样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这样可以避免样本混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室进行血培养时,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适当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肉汤培养基和琼脂培养基。
培养条件应控制在适宜的温度和气氛条件下,以促进细菌的生长。
血培养的结果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才能得出。
通常情况下,血培养的阳性结果会在24至48小时内出现,而阴性结果可能需要更多时间。
因此,在等待结果期间,患者需要继续接受适当的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正确的血培养采集顺序及注意事项对于临床检验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采集样本时要注意消毒和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及时送样,标注样本信息,并在实验室进行合适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血培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2血培养采集操作
![2血培养采集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8b472c0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0.png)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规程一、目的明确血培养标本采集的操作方法,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流程。
二、使用范围适用于我院血培养标本采集的所有护理人员。
三、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病情、治疗、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2、了解寒颤或发热的高峰时间。
3、了解抗生素使用情况。
4、评估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和肢体活动度。
四、操作要点1、注射器直接穿刺采血法。
2、经血管通路采血法。
3、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取血法:取1支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20ml备用,另备2支注射器。
取下肝素帽。
连接1支空注射器,抽取5ml血液弃去;如正在静脉输液中,先停止输液20s,再抽取5ml血液弃去。
另接1支注射器抽取足量血标本。
然后以生理盐水20ml用注射器以脉冲式冲洗导管。
消毒导管接口,清除残留血迹。
连接肝素帽或三通管(或正压接头),如有静脉输液可打开输液通道。
4、成人每次采集5~10ml/瓶,婴儿和儿童1~2ml/瓶。
5、用75%乙醇消毒培养瓶瓶塞,待干,将血标本分别注入需氧瓶和厌氧瓶内,迅速轻摇,混合均匀。
五、指导要点告知患者检查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
六、注意事项1、血培养瓶应在室温下避光保存。
2、根据是否使用过抗生素,准备合适的需氧瓶和厌氧瓶。
3、间歇性寒战患者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前取血;当预测寒战或高热时间有困难时,应在寒战或发热时尽快采集血培养标本。
4、已使用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在下次使用抗生素前采用血培养标本。
5、皮肤消毒的顺序:酒精(待干)→碘酒(待干)→酒精两遍(待干)6、血标本注入厌氧菌培养瓶时,避免空气注入瓶内。
7、2次培养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1小时。
8、已完成采血的血培养瓶在室温下放置,尽早送检。
血培养标本采集
![血培养标本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796b9f5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5.png)
血培养标本采集在临床医学中,血培养标本采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操作,能够帮助医生迅速准确地判断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敏感性。
正确的采集方法和操作流程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血培养标本采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血培养标本采集之前,医务人员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所需材料:血培养瓶、采血针、无菌消毒棉球、无菌手套等。
2.确认患者的身份: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等重要信息,确保采集的标本与患者对应。
3.告知患者:向患者解释采集血培养标本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其同意。
二、采集步骤1.无菌操作:医务人员需戴上无菌手套,确保采集操作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同时,注意保持工作区的整洁和清洁。
2.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一般常采用质感好、容易握持的静脉作为采血部位,如患者的前臂外侧静脉。
3.皮肤消毒:采血部位的皮肤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细菌污染。
常用的消毒剂有75%酒精和碘酒,根据患者对消毒剂的过敏情况选择适当的消毒剂。
4.穿刺采血:医务人员用无菌针头在经消毒处理的静脉部位插入静脉,待血液自由流出时开始采集。
5.采集血培养标本:将血培养瓶插入静脉针头上的连接器上,打开瓶盖,让血液自由流入瓶中。
一般情况下,每瓶血培养标本所需血量为8-10ml。
6.采血完成后,轻轻拧紧瓶盖,拔出连接器,用无菌棉球轻压在采血点上,帮助止血。
三、注意事项1.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无菌环境,减少细菌污染的可能性。
2.插针时注意技巧:确保针头成功插入静脉并定位准确,避免因插针错误而导致血液外溢或组织损伤。
3.血液采集量的控制:不同的血培养瓶需要不同的血液量,医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保采集到足够的血液。
4.采血时间和频率:最佳的血培养标本采集时间通常是在患者发热的早晨,此时细菌浓度较高,有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
同时,根据医生的嘱托,可适当增加血培养的采集频率。
5.采集后标本的处理:采集完成后,将血培养瓶标注患者信息,并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培养和检验。
采集血培养标本与运送流程通用一篇
![采集血培养标本与运送流程通用一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74914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4.png)
采集血培养标本与运送流程通用一篇采集血培养标本与运送流程 1采集血培养标本与运送流程一.采集方法1.培养瓶消毒程序:消毒培养瓶橡皮塞,待干燥后使用。
2.皮肤消毒程序:用消毒液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5cm以上,待消毒液挥发干燥后采血。
3.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程序:用10ml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排尽针头内空气,勿换针头(如果行第二次穿刺或用头皮针取血时,应换针头),采血后直接注入血培养瓶,先注5ml于厌氧培养瓶,并注意避免注入空气,后注其它培养瓶,轻轻混匀以防血液凝固或严格按厂商推荐的方法采血。
二.注意事项1.血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不能及时送检者应置室温暂存,勿放冰箱。
检验单需注明抗菌药物(特别是磺胺、青霉素)使用情况,采集时间和部位(如左臂等),可疑的诊断。
2.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疑为细菌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
对于成人患者,每次发热时应该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以帮助区分是病原菌还是污染菌。
在不同部位取血,2次分离出同样菌种才能确定是病原菌。
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取血,因为导管易被固有菌群污染。
3.采血时机:在患者发热期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抗菌治疗前,以正在发冷发热前半个小时为宜或在停用抗生素24小时后。
4.采血次数及间隔:对需马上做抗菌治疗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如脑膜炎、细菌性肺炎)或需紧急手术的患者,如(急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应立即从两臂分别取2份标本。
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24h内取血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min;必要时次日再做血培养两次。
对发热原因不明者两次抽血间隔60min;必要时于24~48小时后再抽血2次。
因为1次血培养不足以说明问题,且会遗漏阳性结果。
国外有人统计1次血培养可检出菌血症的80%,2次检出90%,3次检出99%。
国内统计17家医院1次血培养阳性率10.8%,18家医院2次以上血培养阳性率14.8%5.采血量:成人菌血症或败血症的血液中含菌量较少,平均1~3ml血液中仅有1个细菌。
血培养采集顺序及注意事项
![血培养采集顺序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aa5c65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8.png)
血培养采集顺序及注意事项血液培养采集顺序及注意事项一、血液培养采集顺序血液培养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或真菌感染。
在进行血液培养时,采集样本的顺序非常重要,以确保准确可靠的结果。
1.准备工作:清洁双手,穿戴好无菌手套,并准备好采血所需的器械和培养瓶。
2.先采集静脉血液:首先应采集静脉血液,因为在细菌或真菌感染时,这些病原体往往会进入血液循环。
3.采集不同部位的血液:在采集静脉血液后,可以根据需要采集其他不同部位的血液,如动脉血液或毛细血管血液。
4.分批次采集:如果需要采集多个培养瓶,应将血液分批次采集,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
5.标记标本:在采集完血液后,应及时标记标本,注明患者的姓名、病历号等信息,以免混淆。
二、血液培养注意事项在进行血液培养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无菌操作:血液培养是一项无菌操作,采集前要做好手部消毒,并穿戴好无菌手套,避免细菌的污染。
2.适当的培养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培养瓶,如常规培养瓶、革兰氏阳性菌培养瓶或革兰氏阴性菌培养瓶等。
不同类型的培养瓶可以检测不同类型的细菌。
3.采集血量:采集血液时要确保足够的血量,以保证培养的有效性。
一般来说,成人采集的血量应在10-20ml之间,儿童和新生儿的血量相应减少。
4.避免污染:在采集血液时,要避免污染,如避免血液与皮肤或其他物体接触,避免血液喷溅等。
5.及时送检:采集完血液后,应尽快将标本送至检验科,以避免血液中细菌或真菌的繁殖。
6.记录采样时间:记录采样时间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确定感染的来源和感染的进展情况。
通过正确的血液培养采集顺序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血液培养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血培养采集顺序及注意事项
![血培养采集顺序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071b8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11.png)
血培养采集顺序及注意事项
血培养是一种用于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或真菌感染的常规
实验室检查。
在进行血培养采集时,有一些顺序和注意事项需要遵循,以确保采集到准确的样本并防止交叉污染。
首先,要确保采集血液样本前进行充分的手部卫生,包括洗手
和戴手套。
这有助于减少细菌的污染。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
通常情况下,采集血液样本的常用部位是静脉,可以在患者的
前臂、手背或手臂内侧寻找适合的静脉进行采集。
在进行采集时,要按照以下顺序进行,首先,清洁采集部位,
可以使用酒精棉球进行消毒;其次,等待酒精干燥后再进行采集,
确保不会将酒精残留物带入采集的血液样本中;接着,使用一次性
无菌注射器或采血针进行采集,确保采集器具是无菌的;最后,将
采集的血液样本分别注入到不同的血培养瓶中,按照标签上的顺序
进行。
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避免过度抽血,以免引起贫血或
其他并发症;在采集后,要及时对采集部位进行包扎,避免出血或
感染;标注好采集的时间和采集部位,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追溯性。
总的来说,进行血培养采集时,要注意手部卫生、采集顺序和采集部位的选择,确保采集到的样本准确无误,以便进行后续的实验室检测和分析。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精华】1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精华】1](https://img.taocdn.com/s3/m/1615a9cb6bec0975f465e2b0.png)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精华】1 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 (1)血液标本的采集 ..................................................................... .......................................................... 2 鹤壁京立医院血培养标本采集、运送与报告标准操作规程(SOP) (2)第六节交叉配血标本的采集 ..................................................................... .. (4)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2012年8月7日第3次修改)一、准备即开即采: 核对医嘱、检验单?到床头查对床号、姓名?交流?解释目的、方法?评估患者(病情、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和静脉情况、是否需要空腹采血)?评估环境(开灯、开窗等)?操作者自身评估?准备试管及其它采血所需用物、心中明确各试管采血量?在电脑内进行第一次扫码登记采次晨血:晚班核对晨血交接本与医嘱单?根据医嘱备管?对床号、姓名、检验项目、检验单、试管、电脑(是否已录入及审核)?第一遍扫码?夜班再次查对床号、姓名、检验项目、检验单、试管、电脑(第一遍扫码的准确性:是否试管上A病人的条码扫给了B病人)?进行病人、环境、自身及其它用物评估二、实施带用物至床旁(端治疗盘或推治疗车)?对床号、姓名?解释操作目的?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取所需体位?戴口罩、手套?再次查对标本容器及检验单?在所选静脉上方扎压脉带?嘱患者握拳,常规消毒皮肤待干?左手手指夹住一根干棉签并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针穿刺血管?抽吸血液至所需量?松压脉带?松拳?干棉签按压?迅速拔针?移交给患者或家属按压穿刺部位?根据不同检验目的,将血标本注入相应容器中(若是注射器则应取下针头,注入顺序:先培养皿、再抗凝管、后普管)?注射器或采血针头丢入锐器盒?取压脉带、小枕?脱手套、洗手?取口罩?拉下衣袖?再次查对床号、姓名、检验项目、将试管条码贴在相应的检验单上?整理床单位?健康教育并告知获得结果的时间?污物分类处理?在电脑内进行第二遍扫码,即为电脑系统默认标本采样时间?电话通知支持中心送检(并告知是否为急诊标本)?洗手、签字?追踪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及时送检注意事项1、采集血培养时应使患者头偏向操作者对侧,抽血后立即注入血培养瓶并轻轻颠倒混匀,立即送检,不得冷藏。
血培养采集顺序及注意事项
![血培养采集顺序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b041d8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7.png)
血培养采集顺序及注意事项以血培养采集顺序及注意事项为题,以下是一篇在人类视角下写作的文章:血培养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查,用于检测人体内是否存在细菌或真菌感染。
正确的采集顺序和注意事项对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血培养的采集顺序及注意事项。
1. 术前准备在进行血培养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首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转,培养基是否齐全。
其次,准备好采集所需的器材,如采血针、试管、酒精棉球等。
最后,确保采血区域的清洁,避免感染。
2. 采集顺序血培养的采集顺序有两种常见的方式:先采集静脉血,再采集皮下组织血,或者同时采集两者。
先采集静脉血的方式是比较常见的。
在采集之前,护士会先询问病人是否有过敏史或其他特殊情况。
然后,护士会用酒精棉球清洁病人的皮肤,并用橡皮带绷紧病人的上臂,以增加静脉的充盈度。
接下来,护士会在病人的静脉上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插入采血针,顺着静脉采集2-3ml的血液样本。
采集完毕后,护士会轻轻拔出针头,并用棉花球按住采血点,以避免出血。
如果需要采集皮下组织血,护士会在采集静脉血之后进行。
采集皮下组织血的方式与采集静脉血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采集点位是在病人的指尖或耳垂等部位,而非静脉。
3. 注意事项在进行血培养的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首先,采集血液样本之前,必须确保采血器材的无菌。
其次,护士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污染血液样本。
此外,采血时要掌握适当的力度和角度,以避免伤害病人。
最后,采集完血液样本后,要及时标注标本信息,并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血培养采集顺序及注意事项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的关键。
通过正确的采集顺序和遵守注意事项,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外界污染对血液样本的影响,提高血培养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支持。
因此,在进行血培养时,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证采集过程的安全和准确性。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精华】8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精华】8](https://img.taocdn.com/s3/m/76685c1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1.png)
标本采集,输送的标准操作程序 (1)采集血标本操作流程 (20)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22)标本采集,输送的标准操作程序[目的]规范标本采集,保证实验室枪测前标本质量。
[范围]微生物实验宣所有标本。
[职责]采集、运送微生物标本的临床各科室工作人员。
【标准操作程序】1.血液、骨髓标本1.1采集指征对可疑血流感染患者未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前。
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
可疑血流感染的患者出现以下一项或几项体征时应及时采集血培养:1) 发热(≥38℃)或低温(≤36℃)。
2) 寒战。
3) 白细胞增多(计数大于10,000×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
4) 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小于1000×109/L)。
5)血小板减少。
6)皮肤粘膜出血。
7)昏迷。
8)多器官衰竭。
9)血压降低。
10)呼吸加快。
11)降钙素原升高(PCT)12)C反应蛋白升高(CRP)在评估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
除发热或低烧外,很少培养出细菌,应该补充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肺炎链球菌与流感嗜血杆茵菌血症的患儿(特别是2岁或以下的幼儿)一般出现于门诊,常伴有明显发热(≥38.5℃)和白细胞增多(总数≥20,000×109 /L)。
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低体温,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中风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信号。
1.2血培养次数和采血时间采血应该尽量在使用抗菌药之前进行,推荐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血培养,以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区别病原菌与污染菌。
(一套血培养为一瓶需氧培养加一瓶厌氧培养。
一次静脉采血只能注入到1套培养瓶中)。
尽可能选用可中和或吸附抗菌药物的培养基。
临床对可疑菌血症患者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可在寒战时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h进行采血。
除特殊情况之外(如怀疑细菌性内心膜炎),采集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无需重复采集血培养。
1.3特殊的全身性和局部感染患者采集血培养的建议:1.3.1急性心内膜炎:对于可能的心内膜炎患者,必须在经验使用抗菌药物前30min之内抽取血培养,起始采集3套血培养,如果在24h之内仍报告为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全部培养一共为5套。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ff38ee45f0e7cd1852536d3.png)
第六节交叉配血标本的收集【护理目标】遵守无菌操纵原则,患者.标本.送检精确.【操纵重点步调】1.严厉履行查对轨制.无菌技巧操纵原则.标本收集原则.2.需两人合营查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磨练陈述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3.告诉患者/家眷交叉配血的目标和合营办法及采血后的留意事项.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形并进行采血.5.依据申请用血量决议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则标本量为2 mL,申请用血量每增长200 mL标本量增长1 mL.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查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立时送输血科(或磨练科).8.医疗废料按“沾染性医疗垃圾”处理.【成果尺度】1.患者/家眷对所做的护理操纵息争释暗示懂得和满足.2.采血精确.送检实时.【操纵流程及要点解释】与静脉采血法流程图同.第七节血造就标本的收集【护理目标】标本收集时光及容器相符检讨请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然.【操纵重点步调】1.严厉履行查对轨制.无菌技巧操纵原则.标本收集原则.尺度预防原则.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应用情形,预备血造就基.3.告诉患者/家眷采血的目标.办法及采血后的留意事项.4.依据医嘱.评估成果选择适当的血造就基和采血量.5.采血进程中严厉无菌技巧操纵,防止污染.6.在申请单上精确记载采血量.采血时光.操纵者姓名.7.采血后,标本立时送磨练室,防止标本演变.被污染.8.医疗废料按“沾染性医疗垃圾”处理.【成果尺度】1.患者/家眷对所做的解释和护理暗示懂得和满足.2.采纳标本办法精确,标本相符磨练请求.3.标本送检和平常成果回报实时,平常情形得到实时处理.血造就标本收集操纵流程及要点解释操纵流程要点解释。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273eb047cd184254b35356b.png)
【护理目标】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标本、送检准确。
【操作重点步骤】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
2.需两人共同核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3.告知患者/家属交叉配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况并进行采血。
5.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则标本量为2 mL,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 mL标本量增加1 mL。
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核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
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马上送输血科(或检验科)。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血准确、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与静脉采血法流程图同。
【护理目标】标本采集时间及容器符合检查要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血培养基。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医嘱、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和采血量。
5.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6.在申请单上准确记录采血量、采血时间、操作者姓名。
7.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被污染。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和护理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3.标本送检和异常结果回报及时,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6791d7a844769eae109ed24.png)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操作流程要点说明核对:核对医嘱及化验单,打印采血条形码、明确标本项目、注意事项。
1、按检查项目及医嘱准备相应的血培养瓶和采血量。
准备:1、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2、用物:常规消毒物品一套、止血带、血培养瓶、采2、检查培养瓶有效期、有无破损、胶塞有无血针、手套、注射器。
松脱、瓶签模糊,瓶内培养液肉眼观察有无絮状物、变质评估: 1、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
2、忠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在进行的治疗。
使用过抗生素的患者,应在下次使用抗生素3、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合理安排采血部位。
之前采集血培养标本4、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5、患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需求等。
告知:1、血培养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2、采血后注意事项1、成人血培养采血8-10ml使用密封培养瓶采血: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儿童 1-5ml,婴儿 0.5ml1、将血培养瓶口的保护帽剔去,用酒精消毒瓶盖,干燥 1min 。
2、选择合适的静脉和穿刺点,在穿刺点上方约6cm 处系止血带,用75%酒精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2、如用注射器采血,应将血液先注入厌氧瓶后注入需氧瓶,如用采血针采血,则涂擦,消毒区域达3cm,静置 1min 待干。
应先注入需氧瓶,再注人厌氧瓶。
3、戴手套后用采血针头按静脉穿刺法穿刺血管,见回血后用胶布固定针翼,接培养瓶,观察培养瓶内液体刻度,到达3、采血量不足时,先注入需氧瓶足够血量,所需血量时反折针头,拔出培养瓶,轻轻颠倒混匀,换另一瓶采血。
瓶口贴封口,贴条形码,标注采血部位和采血再注入剩余血液到厌氧瓶。
4、注意培养瓶用75%酒精或70%异丙醇消时间。
毒,但不能用碘酒消毒。
4、换对侧肢体按同样方法采集另一组培养瓶。
整理用物: 1、再次查对采血项目和患者身份,询问并观察患者反应,交代注意事项。
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立即送检,入不能立即送检,应室温放置,不得冷藏。
血标本采集流程
![血标本采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e52db9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2.png)
血标本采集流程血标本采集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正确的血标本采集流程能够有效保障标本的质量,避免误诊、漏诊等问题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血标本采集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采血器材。
在进行血标本采集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采血器材。
一般情况下,采血时需要用到的器材包括采血针、采血管、消毒棉球、绷带等。
在选择采血器材时,要确保其符合医疗器械的相关标准,且没有损坏或过期。
2. 患者准备。
在进行血标本采集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确保患者的身份信息准确无误。
其次,要向患者详细说明采血的目的、过程及可能的不适反应,取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
3.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
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和采血需求,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非常重要。
常用的采血部位包括前臂内侧腕部、肘窝处等。
在选择采血部位时,要注意避开有静脉曲张、创伤、瘢痕等情况的部位,以免影响采血的顺利进行。
4. 采血前消毒。
在进行采血前,需要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75%的酒精棉球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30秒,以确保采血部位的无菌状态。
5. 采血操作。
在进行采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采血前要戴好手套,确保操作的无菌性;b. 采血时要选择合适的采血针和采血管,避免出现漏血或血管穿透等情况;c. 采血时要确保采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液,避免造成采血不足;d. 采血后要及时拔出采血针,并用消毒棉球进行包扎,避免出血和感染。
6. 采血后处理。
在完成采血后,需要对采血部位进行包扎处理,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适反应。
同时,要及时将采集的血标本送往检验科室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分析。
总结。
血标本采集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确的采血流程能够有效保障血标本的质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进行血标本采集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确保采血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0f0a86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b.png)
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一、引言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是临床微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规范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操作,以提高标本质量、减少污染及误诊率。
二、采集前准备1.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确保无误。
2. 选择合适的采集器械:根据采集需求,选择适当的采集器械,如无菌针头、无菌试管、培养瓶等。
三、采集操作1.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采集过程,让其了解并配合操作。
保证患者处于舒适、稳定的状态。
2. 消毒程序:对采集部位进行消毒,常用消毒剂如酒精、碘酒,按照规程进行彻底消毒。
3. 采集血样:将无菌针头插入患者的静脉或血管,抽取适量血液,并根据需要分装入无菌试管或培养瓶中。
4. 混匀标本:轻微摇晃或轻拍血样容器,确保血液与培养液充分混合。
四、采集后处理1. 采集器械处理:丢弃使用过的针头、试管等器械,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焚烧或贴有“感染性废物”标签的特殊垃圾袋中。
2. 患者鼓励:告知患者采集已完成,感谢其的配合并鼓励其继续配合后续治疗。
五、运送操作1. 标本标识:确保标本上有患者的姓名、住院号、采集日期和时间等必要信息,以免混淆或丢失。
2. 运送容器:选择合适的运输容器,如耐压、耐震动、密封好的容器,确保标本在运输过程中不泄漏或受到破坏。
3. 防护措施:运送标本时,保持容器稳定,避免与其他容器、物品摩擦和震动,防止标本破损或污染。
4. 运送温度:根据不同培养需求,将标本置于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运送,如冷藏、冷冻或常温等。
确保温度在规定范围内,避免标本质量受损。
5. 运送时效:尽量缩短标本送达实验室的时间,以保持标本的活性和准确度。
在运送前与实验室联系,确认实验室接收时间和运送方式。
六、备注事项1. 采集者要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以确保采集过程中不发生交叉感染。
2. 采集器械和容器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消毒、清洁和灭菌,以杀灭或去除潜在污染的微生物。
血培养操作指南范文
![血培养操作指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6ed2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4.png)
血培养操作指南范文血培养是临床微生物学常规检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寻找疑似败血症或菌血症患者体液中的细菌或真菌感染。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血培养的操作指南,并包含以下内容:样本采集、培养基选择、处理血液样本、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分析结果和结果解读。
一、样本采集:1.采集样本前,应向患者进行解释和说明,并确保患者确定同意。
注意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通常使用静脉血进行血培养。
需首先消毒采血点,然后分别取两个血培养瓶进行采血。
可以选择常规培养瓶和ANA培养瓶。
3. 一般采集量不小于10ml,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增加。
要避免空气污染或过度抽血。
二、培养基选择:1.常用的血培养基有BHI(大肠杆菌血琼脂)、THB(肉汤葡萄糖琼脂)、CHB(鸡心脏血琼脂)等,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选择。
2.培养瓶上应标明培养基类型、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三、处理血液样本:1.采血后,需尽快进行样本处理。
通常在30分钟内完成。
2.先将血液样本倒入相应培养瓶中,保证液面高度在瓶口处。
然后封闭好培养瓶。
3.对于使用含有添加物(如抗凝剂)的采血针,需要先检查培养瓶上的抗凝剂类型,确定是否需要第一瓶培养液将其中和。
四、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1.常温、37℃和25℃是常见的培养温度选择。
具体温度应根据培养基类型和待检菌种的要求进行选择。
2.一般常规培养基的培养时间为24至48小时,而真菌血培养的培养时间较长,一般以7天为标准。
需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五、分析结果和结果解读:1.培养瓶的阳性结果通常表现为样本液体变浑浊,有产气、血栓形成或沉淀等现象。
培养瓶的阴性结果通常为液体清澈透明。
2.当有阴性结果时,建议经过24至48小时的进一步培养以确认阴性结果的准确性。
3.阳性结果时,必须进行细菌或真菌的鉴定。
可以通过荚膜试验、革兰染色、生化试验或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
总结:血培养是诊断血液感染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确定感染的菌种以指导治疗措施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交叉配血标本的采集
【护理目标】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标本、送检准确。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
2.需两人共同核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
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3.告知患者/家属交叉配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况并进行采血。
5.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则标本量为2 mL,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mL标本量增加1 mL。
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核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
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马上送输血科(或检验科)。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血准确、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静脉采血法流程图同。
第七节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护理目标】
标本采集时间及容器符合检查要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血培养基。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医嘱、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和采血量。
5.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6.在申请单上准确记录采血量、采血时间、操作者姓名。
7.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被污染。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和护理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3.标本送检和异常结果回报及时,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