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纠错编码原理

合集下载

纠错码原理与方法

纠错码原理与方法

纠错码原理与方法纠错码是一种通过特定算法和编码方式,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和纠正错误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通信、存储、数字电视和计算机存储介质等领域,在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本文将重点介绍纠错码的原理和方法。

一、纠错码的原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信号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干扰和噪声的影响,从而导致数据出现错误。

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需要引入纠错码技术进行校验和纠正。

纠错码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添加冗余信息,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从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进行误差检测和纠正。

二、纠错码的方法目前,常用的纠错码方法主要包括海明码、码距、循环冗余检验码(CRC)和卷积码等。

不同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各异,根据具体需求和数据特征选择适合的纠错码方法。

1. 海明码海明码是最早被广泛应用的纠错码方法之一,它通过将原始数据进行重复编码,添加奇偶校验位,从而实现了数据的纠错和检测。

海明码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将原始数据进行二进制编码。

(2) 确定每个校验位控制的数据位,根据数据位反转次数的奇偶性确定校验位的值。

(3) 计算每个数据位和相应的校验位的奇偶性并组成一个编码。

(4) 将编码中出现错误的位置进行纠正。

2. 码距码距是另一种常用的纠错码方法,它通过在编码中保持相邻状态之间的距离,从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实现检测和纠正。

码距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将原始数据进行编码。

(2) 确定编码之间的距离,当两个编码之间的距离超过指定的阈值时,可以检测和纠正数据的错误。

3. CRCCRC是一种不可逆的编码方式,它通过采用多项式除法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和校验。

它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一个固定的生成多项式,对原始数据进行除法运算,得到余数。

(2) 将余数追加到原始数据之后,形成校验码。

(3)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校验码进行取模运算,如果余数为0,则数据没有错误,否则存在错误,需要进行纠正。

《纠错码概述》课件

《纠错码概述》课件

03
常见的纠错码技术
奇偶校验码
总结词
简单但可靠性较低
详细描述
奇偶校验码是一种简单的错误检测和纠正方法,通过在数据中添加校验位,使得整个数据(包括校验位)中1的 个数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能检测到一位错误,且无法纠正错误。
海明码
总结词
具有中等可靠性和实现复杂度
详细描述

度。
优化解码算法,降低其
详 细
计算复杂度和实现难度

,提高解码速度。

在解码过程中,采用多 径传播抑制技术,减少 多径干扰对解码的影响

1. 降低 复杂

解码算法的优化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2. 改进 迭代 算法
通过改进迭代算法的收 敛速度和稳定性,提高
解码准确率。
3. 多径 传播 抑制
硬件实现优化
常见的纠错码编码方式有奇偶校验、 海明码、循环冗余校验(CRC)等。
纠错码的解码原理
纠错码解码是在接收端收到编码数据后,根据预先设定的解码算法,对接收到的 数据进行解码,以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解码算法通常基于一定的数学原理,如代数、概率统计等,通过特定的计算方法 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
纠错码的性能指标
软件实现方式
通用软件实现
使用通用的编程语言(如C、C、Python等 )来实现纠错码的编码和解码过程。这种方 式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好的跨平台性,适用 于对成本和灵活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专用软件实现
针对特定的纠错码算法,使用专用的软件库 或工具来实现编码和解码过程。这种方式具 有较高的性能和效率,适用于对性能要求较
纠错能力
编码效率

9.2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9.2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9.2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例:3位二进制数构成的码组表示天气 码组 全用 用4种 用2种 码组 全用 用4种 用2种 000 晴 晴 晴 100 雪 禁用 禁用 001 云 禁用 禁用 101 霜 阴 禁用 010 阴 禁用 禁用 110 雾 雨 禁用 011 雨 云 禁用 111 雹 禁用 雨
2020/4/14
d0 ≥ e + t +1
A
1B
2020/4/14
t e
海南大学 信息学院
Return Back Next
9.2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3、差错控制编码的效用
若随机信道中,发送“0”和发送“1”时的错误
概率相等,均为P,且P <<1,则码长为 n 的码组恰
好发生 r 个错码的概率为:
p (r) C r Pr (1 P)nr
2、d0的大小与编码的检、 纠错能力
• 为检测 e 个错码,要求 d0 ≥ e + 1
2020/4/14
海南大学 信息学院
B0 A
1
23 B
d0
Return Back Next
9.2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 为纠正 t 个错码,要求
d0 ≥2 t + 1
AB0
12 t
3 t 4 B5Bd0 Nhomakorabea• 为纠正 t 个错码,同时检测 e 个错码,要求
n! Pr
n
n
r!(n r)!
当 n = 7 P =10-3 时
可见,采用差错控制编 码,即使仅能纠正这种码组
p7 (1) 7 103
中的1 ~ 2个错误,也可以使 误码率下降几个数量级。
p7 (2) 2.1105 p7 (3) 3.5108

网络编码与纠错技术的基本原理

网络编码与纠错技术的基本原理

网络编码与纠错技术的基本原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信道传输中存在各种干扰和错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成为制约网络性能的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提高网络通信的可靠性,网络编码和纠错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网络编码与纠错技术的基本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

一、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网络编码是一种将数据进行编码的技术,将数据包转化为带有冗余信息的编码包进行传输。

与传统的分组传输方式相比,网络编码可以将多个数据包合并为一个编码包传输,从而提高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网络编码分为线性网络编码和非线性网络编码两种形式。

线性网络编码是指将数据包中的信息进行线性组合,生成编码包进行传输。

例如,假设Alice要向Bob发送两个数据包A和B,可以将A和B中的数据按某种规则进行线性组合,生成一个编码包C,然后将C发送给Bob。

Bob在接收到C后,可以通过解码还原出A 和B的信息。

非线性网络编码则更加灵活,可以实现任意数据包之间的组合。

例如,Alice要向Bob发送三个数据包A、B和C,可以将A、B和C中的信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生成编码包D,并将D发送给Bob。

Bob在接收到D后,可以通过解码还原出A、B和C的信息。

网络编码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冗余信息,提高传输数据的可靠性。

由于编码包中含有原始数据包之外的冗余信息,即使在传输过程中部分数据包丢失或损坏,接收方仍然能够通过解码重构出原始数据。

二、纠错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网络编码不同,纠错技术是一种在传输过程中检测和修复数据错误的技术。

纠错技术通过在发送数据包中添加冗余信息,使得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包时能够检测出并纠正部分错误。

常见的纠错技术包括循环冗余检验(CRC)和海明码(Hamming Code)等。

循环冗余检验通过对发送数据包进行多项式计算,生成一段检验码,并将检验码添加到数据包中一起发送。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包后,同样进行多项式计算,如果计算结果与接收到的检验码不一致,则说明数据包存在错误。

第二节 纠错编码原理

第二节 纠错编码原理

第二节 纠错编码原理一、纠错编码的原理一般来讲,信源发出的消息均可用二进制信号来表示。

例如,要传送的消息为A 和B ,则我们可以用1表示A ,0表示B 。

在信道传输后产生了误码,0错为1,或1错为0,但接收端却无法判断这种错误,因此这种码没有任何抗干扰能力。

如果在0或1的后面加上一位监督位(也称校验位),如以00表示A ,11表示B 。

长度为2的二进制序列共有种组合,即00、01、10、11。

00和11是从这四种组合中选出来的,称其为许用码组,01、10为禁用码。

当干扰只使其中一位发生错误,例如00变成了01或10,接收端的译码器就认为是错码,但这时接收端不能判断是哪一位发生了错误,因为信息码11也可能变为01或10,因而不能自动纠错。

如果在传输中两位码发生了错误,例如由00变成了11,译码器会将它判为B ,造成差错,所以这种1位信息位,一位监督位的编码方式,只能发现一位错误码。

224=按照这种思路,使码的长度再增加,用000表示A ,111表示B ,这样势必会增强码的抗干扰能力。

长度为3的二进制序列,共有8中组合:000、001、010、011、100、101、110、111。

这8种组合中有三种编码方案:第一种是把8种组合都作为码字,可以表示8种不同的信息,显然,这种编码在传输中若发生一位或多位错误时,都使一个许用码组变成另一个许用码组,因而接收端无法发现错误,这种编码方案没有抗干扰能力;第二种方案是只选四种组合作为信息码字来传送信息,例如:000、011、101、110,其他4种组合作为禁用码,虽然只能传送4种不同的信息,但接收端有可能发现码组中的一位错误。

例如,若000中错了一位,变为100,或001或010,而这3种码为禁用码组。

接收端收到禁用码组时,就认为发现了错码,但不能确定错码的位置,若想能纠正错误就还要增加码的长度。

第三种方案中规定许用码组为000和111两个,这时能检测两位以下的错误,或能纠正一位错码。

量子信息处理中的纠错编码技术

量子信息处理中的纠错编码技术

量子信息处理中的纠错编码技术在量子信息领域,纠错编码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量子比特的易受环境噪声和干扰的影响,纠错编码技术可以提高量子计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量子信息处理中的纠错编码技术及其应用。

一、量子比特的易受噪声干扰在量子信息处理中,量子比特是信息的基本单元。

然而,量子比特与经典比特不同,容易受到环境噪声和干扰的影响。

由于量子比特的易受干扰性质,从而会导致量子比特的退相干和能级失真,进而影响量子计算和信息传输的正确性。

二、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纠错编码是一种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来检测和纠正错误的技术。

在传统的计算机中,我们可以通过存储冗余信息来纠正和检测错误,比如通过添加校验位等方法。

而在量子信息处理中,纠错编码同样起到了类似的作用。

量子纠错编码的核心思想是引入额外的量子比特来存储冗余信息,以便在传输或操作过程中发现和修复错误。

其基本原理可以通过量子错误检测和量子错误纠正来实现。

量子错误检测可以用来检测量子比特的错误,即判断量子比特是否发生了退相干或能级失真。

而量子错误纠正则可以纠正由噪声和干扰引起的量子比特错误,以保证量子计算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三、纠错编码技术的应用纠错编码技术在量子信息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量子纠错码是最常用的纠错编码技术之一。

量子纠错码可以通过引入冗余量子比特来提高量子比特的稳定性和容错性能。

量子纠错码有多种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量子哈密顿码和量子霍尔码。

量子哈密顿码是一种具有较低复杂度和高纠错能力的编码方式,而量子霍尔码则是一种具有完美纠错能力的编码方式。

此外,纠错编码技术还广泛应用于量子通信和量子密钥分发等领域。

通过使用纠错编码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量子通信和量子密钥分发的效率和可靠性。

四、纠错编码技术的挑战与发展尽管纠错编码技术在量子信息处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纠错编码的应用需要大量的额外资源,如量子比特和量子门操作等,这对量子计算的可扩展性提出了挑战。

纠错输出编码(ECOC)综述和基本原理

纠错输出编码(ECOC)综述和基本原理

纠错输出编码(ECOC )综述和基本原理 目录<机器学习导论> (1)《Solving Multiclass Learning Problems via Error-Correcting Output Codes 》 (2)A Subspace to ECOC (3)中文参考文献 (5)<机器学习导论>在纠错输出编码中,主要的分类任务通过由基学习器实现的一组子任务来定义。

其思想是:将一个类从其他类区分开来的原始任务可能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作为替代,我们定义一组简单的分类问题,每个专注于原始任务的一个方面,并通过组合这些简单的分类器来得到最终的分类器。

这时,基分类器是输出为-1/+1的二元分类器,并且有一个K*L 的编码矩阵W ,其K 行是关于L 个基学习器dj 类的二元编码。

例如,(2, )[ 1 1 1 1]M =-++-表示若一个样本属于第2类(C 2),则该样本应在h 1和h 4上取负值,在h 2和h 3上取正值;(, 3)[ 1 1 1]T M =-++可理解为第三个基分类器h 3的任务是将属于C 1类的样本与属于C 2和C 3类的样本区分开。

同时(, 3)M 也决定了如何构造基分类器h 3的训练样本集T 3:所有标记为C 2类及C 3类的样本形成正样本3χ+,而标记为C 1类的实例构成负样本3χ-,对h 3的训练应使得3T ∀∈i x ,当3χ+∈i x 时,3()1h =+i x ;当3χ-∈i x 时,3()1h =-i x 。

这样,编码矩阵使得我们可以用二分类问题定义多分类问题,并且这是一种适用于任意可以实现二分基学习器的学习算法的方法,例如,线性或多层感知器,决策树或初始定义的两类问题的SVM 。

典型的每类一个判别式的情况对应于对角矩阵,其中L=K ,例如,对于K=4,我们有W=【】这里的问题是:如果某一个基学习器存在错误,就会有误分类,因为类的码字之间非常相似,因而纠错码采用的方法是使L>K 来增加码字之间的汉明距离。

纠错码 原理与方法

纠错码 原理与方法

纠错码原理与方法纠错码是一种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用来检测和纠正错误的编码方式。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噪声、干扰等因素的存在,数据很容易出现错误。

纠错码的设计就是为了能够在数据传输或存储中检测出错误并进行纠正,从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介绍纠错码的原理和常见的纠错方法。

一、纠错码的原理。

纠错码的原理是通过在数据中添加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可以利用这些冗余信息来检测和纠正错误。

最常见的纠错码原理是利用线性代数的方法来构造纠错码。

通过将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编码,使得数据中包含了冗余信息,然后在接收端利用这些冗余信息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二、常见的纠错方法。

1. 奇偶校验码。

奇偶校验码是最简单的一种纠错码。

它的原理是在数据中添加一个校验位,使得整个数据的位数中1的个数为偶数或奇数。

在接收端,通过检测数据中1的个数来确定数据是否出现错误。

如果数据中1的个数不符合规定,则说明数据出现错误。

2. 海明码。

海明码是一种能够检测和纠正多位错误的纠错码。

它的原理是通过在数据中添加多个校验位,并且这些校验位之间的关系是互相独立的。

在接收端,通过对这些校验位进行计算,可以检测出错误的位置,并进行纠正。

3. 重叠纠错码。

重叠纠错码是一种能够纠正连续多个错误的纠错码。

它的原理是将数据分成多个子块,然后对每个子块进行编码。

在接收端,通过对每个子块进行解码,可以检测出错误并进行纠正。

4. BCH码。

BCH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系统中的纠错码。

它的原理是通过在数据中添加一定数量的校验位,使得可以检测和纠正特定数量的错误。

BCH码具有很好的纠错性能和编码效率,因此在很多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总结。

纠错码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技术,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在数据中添加冗余信息,纠错码能够有效地检测和纠正错误,从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纠错码方法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纠错码方法。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与性能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与性能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与性能
1.分组码的基本原理
(1)分组码的定义
分组码是指将信息码分组,为每组信码附加若干监督码(即差错控制码)的编码方式。

(2)分组码的结构
分组码一般用符号(n,k)表示,其中n是码组的总位数,又称码组的长度(码长),k 是码组中信息码元的数目,n-k=r为码组中的监督码元数目,又称监督位数目。

图11-1 分组码的结构
(3)分组码的参量
①码重
码重是指分组码中“1”的个数目。

②码距
码距是指两个码组中对应位上数字不同的位数,又称汉明距离。

③最小码距
最小码距是指编码中各个码组之间距离的最小值。

2.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最小码距d0的大小直接关系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
(1)为检测e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
(2)为纠正t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
(3)为纠正t个错码,同时检测e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
码距与纠错和检错能力的关系如图11-2所示。

图11-2 码距与检错和纠错能力的关系
纠错编码的性能
1.误码率的改善
采用纠错编码,误码率得到很大改善,改善的程度和所用的编码有关。

2.信噪比的改善
对于给定的传输系统,为
式中,R B为码元速率。

3.带宽增大
监督码元加入,发送序列增长,冗余度增大,若保持信息码元速率不变,则传输速率增大,系统带宽增大。

纠错码原理

纠错码原理

纠错码原理一、引言在数字通信中,由于噪声、干扰等因素的存在,信息传输时往往会出现错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发明了纠错码。

纠错码是一种编码技术,通过在原始数据中添加冗余信息,使接收端能够检测错误并进行纠正。

本文将介绍纠错码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纠错码的原理1. 信息编码纠错码的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的数据中添加冗余信息,以便接收端能够检测并纠正错误。

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发送端将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纠错码,并将纠错码与原始数据一起发送。

2. 冗余信息冗余信息是纠错码中的重要部分,它包含了对原始数据的冗余校验位。

冗余信息的生成方法有很多种,如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等。

奇偶校验码是最简单的纠错码之一,它通过在原始数据中添加一个校验位,使得整个数据的1的个数为偶数或奇数。

当数据传输到接收端时,接收端会重新计算数据中1的个数,并与校验位进行比较,从而检测出错误。

循环冗余校验码是一种更强大的纠错码,它通过对发送的数据进行多项式运算,生成一个校验值。

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后,也进行同样的多项式运算,并将运算结果与发送端的校验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错误。

3. 错误检测与纠正在接收端,通过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可以检测出错误的位置和数量。

如果错误的数量在纠错能力范围内,接收端可以根据冗余信息进行纠正,恢复原始数据。

否则,接收端只能检测出错误,而无法纠正。

三、纠错码的应用1. 数字通信纠错码在数字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无论是有线通信还是无线通信,都存在着各种噪声和干扰,容易导致数据传输错误。

通过使用纠错码,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 存储系统在存储系统中,纠错码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硬盘驱动器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通常会使用纠错码对数据进行编码。

这样,即使硬盘上存在一些坏道或数据错误,也可以通过纠错码进行恢复。

3. 数字音视频传输在数字音视频传输中,为了保证音视频的质量,常常会使用纠错码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纠错编码的原理和应用

纠错编码的原理和应用

纠错编码的原理和应用纠错编码的概述•纠错编码是指通过在发送端对信息进行编码,使接收端能够检测错误,并根据编码规则纠正错误。

它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在数据通信、存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纠错编码的原理•纠错编码的原理是在发送端对要传输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增加冗余信息,然后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译码和校验,从而检测和纠正错误。

常见的纠错编码方法1. 单位检验码•单位检验码是指在数据传输时,对每个数据单元添加一个校验码。

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后,对校验码进行检查,如果检查出错,则说明数据存在错误。

### 2. 奇偶校验码•奇偶校验码是指在数据传输时,对每个数据单元添加一个奇偶位。

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后,通过对奇偶位进行校验,来检测错误。

### 3. 海明码(Hamming Code)•海明码是一种常见的纠错编码方法,它能够检测和纠正单比特错误。

海明码通过对要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添加冗余信息,然后在接收端通过检验冗余信息来判断是否有错误,并根据情况纠正错误。

### 4. 重复码•重复码是指将每个数据单元重复发送多次,接收端通过多次接收到的数据来判断是否有错误,并根据情况纠正错误。

纠错编码的应用•纠错编码在数据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纠错编码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典型场景: ### 1. 无线通信•在无线通信中,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和衰减,导致信号中出现错误。

通过使用纠错编码技术,可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传输效率。

### 2. 数字传媒存储•在数字传媒存储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常常使用纠错编码技术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从而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和存储。

### 3.光纤通信•光纤通信中,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噪声和衰减的影响,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通过使用纠错编码技术,可以提高光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

### 4. 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中,为了减少传输错误造成的影响,常常采用纠错编码技术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第二节 纠错编码原理

第二节 纠错编码原理

第二节 纠错编码原理 一、纠错编码的原理 一般来讲,信源发出的消息均可用二进制信号来表示。

例如,要传送的消息为A 和B ,则我们可以用1表示A ,0表示B 。

在信道传输后产生了误码,0错为1,或1错为0,但接收端却无法判断这种错误,因此这种码没有任何抗干扰能力。

如果在0或1的后面加上一位监督位(也称校验位),如以00表示A ,11表示B 。

长度为2的二进制序列共有种组合,即00、01、10、11。

00和11是从这四种组合中选出来的,称其为许用码组,01、10为禁用码。

当干扰只使其中一位发生错误,例如00变成了01或10,接收端的译码器就认为是错码,但这时接收端不能判断是哪一位发生了错误,因为信息码11也可能变为01或10,因而不能自动纠错。

如果在传输中两位码发生了错误,例如由00变成了11,译码器会将它判为B ,造成差错,所以这种1位信息位,一位监督位的编码方式,只能发现一位错误码。

224=按照这种思路,使码的长度再增加,用000表示A ,111表示B ,这样势必会增强码的抗干扰能力。

长度为3的二进制序列,共有8中组合:000、001、010、011、100、101、110、111。

这8种组合中有三种编码方案:第一种是把8种组合都作为码字,可以表示8种不同的信息,显然,这种编码在传输中若发生一位或多位错误时,都使一个许用码组变成另一个许用码组,因而接收端无法发现错误,这种编码方案没有抗干扰能力;第二种方案是只选四种组合作为信息码字来传送信息,例如:000、011、101、110,其他4种组合作为禁用码,虽然只能传送4种不同的信息,但接收端有可能发现码组中的一位错误。

例如,若000中错了一位,变为100,或001或010,而这3种码为禁用码组。

接收端收到禁用码组时,就认为发现了错码,但不能确定错码的位置,若想能纠正错误就还要增加码的长度。

第三种方案中规定许用码组为000和111两个,这时能检测两位以下的错误,或能纠正一位错码。

通信原理课件:纠错编码

通信原理课件:纠错编码
11
这种方法只能检测错误,但不能纠正错误 比如:当接收端收到禁用码组100时,无法判决哪一位码 发生了错误 000(晴) 101(云) 110(雨) 错一位 100
要想纠正错误,需要增加多余度,比如,只准使用两 个码组
12
000(晴)
111(阴)
其他均为禁用码组,则它可检测两个错码或能纠正一 个错码。 如:接收端接收到禁用码组100,若认为只有一个错码, 可纠正,若错码数不超过2个,只能检测错误 4种信息完全可以由2位二进制数字来表示,即前两位。 可见,第三位完全是多余的,这第三位就作为附加的 监督码
k k n k r
18
编码效率是衡量码性能的一个重要参量,编码效率与
抗干扰能力这两个参数是相互矛盾的 编码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找到一种编码,在满足一定 误码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编码效率。
五、编码增益
描述编码系统对非编码系统性能的改善程度,定义为 在给定误码率要求下,非编码系统与编码系统之间所 需信噪比的差。 编码增益越大越好
理论依据:Shannon信道编码定理 定理指出:
对于一给定的有干扰信道,若其信道容量为C, 只要发送端以低于C的速率R发送信息,则一定存在 一种编码方法,使编码错误概率P随着码长n的增加, 按指数下降到任意小的值。
Pe
nE ( R )
E(R)称为误差指数,n编码长度,R信息发送速率
15
23
在接收端,按上式计算各码元,若结果为1认为有错; 否则,无错。如: 11010 1
注意:只能检测奇数个错误,当错码为奇数个时,由于 打乱了码字中”1”个数的奇偶性,故能发现差错。但当 错码为偶数个时,因码字中1个数奇偶性保持不变,则 无法发现错码。
特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编码效率高,虽然不理想, 但干扰不严重时,且码长不长的情况下仍很有用。

纠错编码的原理与应用研究

纠错编码的原理与应用研究

纠错编码的原理与应用研究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干扰和损伤,这不仅会对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通信故障和系统崩溃。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研究员们发明了纠错编码技术,该技术能够在数据传输的同时检测和纠正任何错误。

一、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纠错编码是一种在数据传输中检测和纠正错误的技术。

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噪声、干扰或其他影响时,通常会产生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是比特位的翻转、插入、删除或交换。

纠错编码的目的就是检测这些错误,并在可以的情况下自动纠正它们,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和可靠性。

杂音和干扰是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数字信号,往往是信号强度过弱、传输中断或快速切换引起的“冲击”,而对于模拟信号,则可能是由于传输距离太远或线路质量不佳等因素造成的噪声。

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对收到的信号造成损坏。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数据编码时添加冗余信息,以便在接收端重新计算校验和来确定是否有误,并尽可能地校正或恢复受到破坏的数据。

在这个过程中,纠错编码有效地改进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常见的纠错编码方法目前,常见的纠错编码方法主要有海明编码、RS编码、BCH编码和Reed-Solomon编码等。

其中,海明编码是最为简单和实用的编码方式之一。

1.海明编码海明编码是一种通过对二进制码字添加冗余来检测和纠正错误的算法。

它基于二进制域上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在添加校验位时使用了异或运算。

当消息中的一部分出现错误时,解码器将自动检测到错误的位并恢复丢失的消息。

与其他纠错编码技术相比,海明编码非常简单,但却非常有效。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许多不同领域的数据传输中。

2.RS编码Reed-Solomon编码通常用于光盘或硬盘的数据存储和传输中。

该编码方式可以纠正数据块中的多项式算术错误,并在单个数据块中进行故障容错。

相对于海明编码,该编码方式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检测和纠正更多的错误,但它具有更高的计算复杂度和更高的存储成本。

纠错码原理与方法

纠错码原理与方法

纠错码原理与方法在信息传输中,由于噪声或失真等原因,数据往往会发生错误。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许多通信系统中,使用纠错码来检测和纠正错误。

本文将介绍纠错码的原理和常见的纠错码方法。

一、纠错码的原理纠错码是一种编码技术,通过在数据中添加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能够检测并纠正部分错误。

其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 编码:将要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生成纠错码。

编码方法可以采用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码)、海明码、卷积码等。

2. 传输:将编码后的数据通过信道传输到接收端。

3. 接收: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进行解码操作,还原原始数据。

4. 纠错:通过纠错码中的冗余信息,检测错误并进行纠正。

二、纠错码的方法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纠错码方法:1.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码)CRC码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纠错码方法。

它根据生成多项式对数据进行编码,并将生成的冗余信息附加到数据中。

接收端通过计算接收到的数据的CRC校验值,并与发送端传输的CRC校验值比较,从而判断是否发生错误。

如果CRC校验值不一致,则认为数据存在错误。

海明码是一种经典的纠错码方法,能够检测和纠正多位错误。

通过添加额外的校验位到数据中,实现纠错的功能。

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时,接收端可以根据校验位的不一致性确定出错的位置,并进行纠正。

3. 卷积码卷积码是一种基于状态机的纠错码方法,常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

它利用了前一时刻的信息来编码当前时刻的数据,从而具有较好的纠错能力。

接收端利用译码算法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并纠正可能发生的错误。

三、纠错码的应用纠错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和存储系统中,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以下是几个纠错码的应用场景:1. 网络通信:在互联网传输中,常常用到纠错码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例如,在TCP/IP协议中,可以通过校验和和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码)来验证传输数据是否正确。

2. 存储系统:在硬盘、光盘等存储介质中,为了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常常采用纠错码技术进行数据编码和解码。

7.2节纠错编码基本原理及简单编码及简单编码

7.2节纠错编码基本原理及简单编码及简单编码

差错控制
南京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学院
课件制作:朱 彤
§2
简单实用的编码
南京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学院
课件制作:朱 彤
2.1 奇偶校验(监督)码
编码规则:
只有一位校验元
偶数校验 奇数校验 (少用)
上式称为校验方程或校验和式
纠检能力:只能检测奇数个错码,不能纠错。(∵不知错码位置)
原码d0是多少?加校验位后d0是多少?
课件制作:朱 8彤
校正子和错码的关系:
校正子的组成
错码情况
1
全为“0”
无错码
2 有4个“1”和1个 信息码中有1位错码,其位置对应校正子中“0”
“0”
的位置
3 有4个“0”和1个 校验码中有1位错码,其位置对应校正子中“1”
“1”
的位置
4
其他组成
错码多于1个
∵信息位中有奇数个“1”,∴校正子= 00000
a11 a01 a12 a02 行校验码
a1m a0m c1 c0 列校验码
纠检能力:检错能力较强,并有一定纠错能力。但无法检测构成矩
形四角的错码。
适用:检测长度不大于行数(或列数)的突发错误,纠正1位错码。
南京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学院
课件பைடு நூலகம்作:朱 5彤
2.3 恒比码(等重码)
编码规则:
检测方法:计算接收码组中“1”的数目,就可知是否有错。 适用:用于电报传输系统或其他键盘设备产生的字母和符号。 例 国际上通用的ARQ电报通信系统中,采用“7中取3”的恒比码,
Step2
例如:0000000000
——由此合成码组产生一个校正子:
1111100000
若接收码组信息位中有奇数个“1”,则校正子就是合成码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纠错编码原理
一、纠错编码的原理
一般来讲,信源发出的消息均可用二进制信号来表示。

例如,要传送的消息为A 和B ,则我们可以用1表示A ,0表示B 。

在信道传输后产生了误码,0错为1,或1错为0,但接收端却无法判断这种错误,因此这种码没有任何抗干扰能力。

如果在0或1的后面加上一位监督位(也称校验位),如以00表示A ,11表示B 。

长度为2的二进制序列共有种组合,即00、01、10、11。

00和11是从这四种组合中选出来的,称其为许用码组,01、10为禁用码。

当干扰只使其中一位发生错误,例如00变成了01或10,接收端的译码器就认为是错码,但这时接收端不能判断是哪一位发生了错误,因为信息码11也可能变为01或10,因而不能自动纠错。

如果在传输中两位码发生了错误,例如由00变成了11,译码器会将它判为B ,造成差错,所以这种1位信息位,一位监督位的编码方式,只能发现一位错误码。

224=按照这种思路,使码的长度再增加,用000表示A ,111表示B ,这样势必会增强码的抗干扰能力。

长度为3的二进制序列,共有8中组合:000、001、010、011、100、101、110、111。

这8种组合中有三种编码方案:第一种是把8种组合都作为码字,可以表示8种不同的信息,显然,这种编码在传输中若发生一位或多位错误时,都使一个许用码组变成另一个许用码组,因而接收端无法发现错误,这种编码方案没有抗干扰能力;第二种方案是只选四种组合作为信息码字来传送信息,例如:000、011、101、110,其他4种组合作为禁用码,虽然只能传送4种不同的信息,但接收端有可能发现码组中的一位错误。

例如,若000中错了一位,变为100,或001或010,而这3种码为禁用码组。

接收端收到禁用码组时,就认为发现了错码,但不能确定错码的位置,若想能纠正错误就还要增加码的长度。

第三种方案中规定许用码组为000和111两个,这时能检测两位以下的错误,或能纠正一位错码。

例如,在收到禁用码组100时,若当作仅有一位错码,则可判断出该错码发生在“1”的位置,从而纠正为000,即这种编码可以纠正一位差错。

但若假定错码数不超出两位,则存在两种可能性,000错一位及111错两位都可能变为100,因而只能检错而不能纠错。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到关于“分组码”的一般概念。

如果不要求检错或纠错,为了传输两种不同的信息,只用1位码就够了,我们把代表所传信息的这位码称为信息位。

若使用了2位码或3位码,多增加的码位数称为监督位。

我们把每组信息码附加若干监督码的编码称为分组码。

在分组码中,监督码元仅监督本码组中的信息码元。

图8-2分组码的结构
分组码一般用符号(表示,
其中k 是每组码中信息码元的数目,n 是码组的总位数,又称为码组的长度(码长),为每码组中的监督码元数目,或称为监督位数目。

通常将分组码规定为如图8-2所示的结构,图中前面位为信息位,后面附
)n n a a −−,n k n k r −=k 12(,,...,)r a
加个监督位,此码又称为系统码。

r 10(,...,)r a a −二、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概念
1、编码效率
设编码后的码组长度、码组中所含信息码元以及监督码元的个数分别为和,三者之间满足,编码效率。

,n k r n k r =+/1/R k n r n ==−R 越大,说明信息位所占的比重越大,码组传输信息的有效性越高。

所以,R 说明了分组码传输信息的有效性。

2、编码分类
① 根据已编码组中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可分为线性码和非线性码。

若监督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的关系呈线性,即满足一组线性方程式,称为线性码。

② 根据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约束方式不同,可分为分组码和卷积码。

分组码的监督码元仅与本码组的信息码元有关;卷积码的监督码元不仅与本码组的信息码元有关,而且与前面码组的信息码元有约束关系。

③ 根据编码后信息码元是否保持原来的形式,可分为系统码和非系统码。

在系统码中,编码后的信息码元保持原样,而非系统码中的信息码元则改变了原来的信号形式。

④ 根据编码的不同功能,可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

⑤ 根据纠、检错误类型的不同,可分为纠、检随机性错误的码和纠、检突发性错误的码。

⑥ 根据码元取值的不同,可分为二进制码和多进制码。

本章只介绍二进制纠错码和检错码。

3、编码增益
由于编码系统具有纠错能力,因此在达到同样误码率要求时,编码系统会使所要求的输入信噪比低于非编码系统,为此引入了编码增益的概念。

其定义为:对于相同的信息传输速
率,在给定误码率下,非编码系统与编码系统之间所需信噪比之差(用dB 表示)。

采用不同的编码会得到不同的编码增益,但编码增益的提高要以增加系统带宽或复杂度来换取。

0/S N 04、码重和码距
对于二进制码组,码组中“1”码元的个数称为码组的重量,简称码重,用W 表示。

例如码组11001,它的码重
2W =两个等长码组之间对应位不同的个数称为这两个码组的汉明距离,简称码距。

例如码组10001和01101,有三个位置的码元不同,所以码距d 3d =。

码组集合中各码组之间距离的最小值称为码组的最小距离,用表示。

最小码距是信道编码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体现了该码组的纠、检错能力。

越大,说明码字间最小差别越大,抗干扰能力越强。

但与所加的监督位数有关,所加的监督位越多,就越大,这又引起了编码效率0d 0d 0d 0d 0d R 的降低,所以编码效率与最小码距是一对矛盾。

R 0d 根据编码理论,一种编码的检错或纠错能力与码字间的最小距离有关。

在一般情况下,分组码的最小汉明距离与检错和纠错能力之间满足下列关系:
0d ① 当码字用于检测错误时,为了能检测出任意e ≤个错误,最小码距应满足:
01d e ≥+ (8-1)
这可以用图8-3来说明。

设一码组()a A 位于O 点,另一码组B 与A 最小码距为。

0d
当A 码组发生个误码时,可以认为e A 的位置将移动到以O 为圆心、以e 为半径的圆上,但其位置不会超出此圆。

只要e 比小1,发生个错码后错成的码组不可能变成另一任何许用码组,即有。

0d e 01e d ≤−② 当码字用于纠错时,为了能纠正任意t ≤个错误,最小码距应满足:
02d t ≥+1 (8-2)
这可以用图8-3来说明。

若码组A 和码组B 发生不多于t 位的错误,则其位置均不超出以和为圆心,t 为半径的圆。

只要这两个圆不相交,则当误码小于t 时,根据它们落入哪个圆内,就可以正确地判断()b 1O 2O A 或B ,即可以纠正错误。

以和为圆心,t 为半径的两圆不相交的最近圆心距离为1O 2O 21t +,此即为纠正t 个误码的最小码距。

③ 为了能纠正任意个错误,同时又能检测出任意t ≤e ≤个错误,最小码距应满足:
01(d e t e t ≥++>) (8-3)
在解释此式之前,先来说明什么是“纠正个错码,同时又检测e 个错码”
(简称纠检结合)。

在某些情况下,要求对于出现较频繁但错码数很少的码组按前向纠错方式工作,以节省反馈重发时间,同时又希望对一些错码数较多的码组,在超过该码的纠错能力时,能自动按检错重发方式工作,以降低系统的总误码率。

这种工作方式就是“纠检结合”。

t
()a ()b ()
c
图8-3 码距与检错和纠错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上述“纠检结合”系统中,差错控制设备按照接收码组与许用码组的距离自动改变工
作方式。

若接收码组与某一许用码组间的距离在纠错能力t 的范围内,
则将按纠错方式工作,否则按检错方式工作。

现用图8-3(来说明。

若设码组的检错能力为,则当码组)c e A 中存在个错码时,该码组与任一许用码组e B 的距离至少应有1t +,否则将进入许用码组B 的纠错能力范围内,而被错纠为B ,这就要求最小码距应满足式(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