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底结构解剖新观念

合集下载

盆底解剖

盆底解剖

• 腹横肌 腹内斜肌的深面。下6 肋软骨、胸腰筋膜、 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 侧1/3---前内---白线 • 腹直肌 腹前壁正中线两旁。 耻骨联合和耻骨脊--剑突和5-7肋软骨
盆底上的脏器
• 尿道、膀胱、输尿管 • 阴道、子宫、输卵管 卵巢 • 直肠
• 直肠肌:内环外纵 • 内括约肌:平滑肌, 受自主(交感和副交 感神经)控制,提供 85%的静息压 • 外括约肌:横纹肌, 提供15%的静息压 • 耻骨直肠肌:强直收 缩向前提升肛门—大 便自禁
45
盆底解剖观念的变迁
结构 功能
46
局部
整体 静态 动态
Delancey “阴道三水平支持理论” (three levels of vaginal support ) “吊床假说”
Petros
“整体理论”(Integral Theory)
“三腔室系统”
整体理论
• 盆底是由肌肉、结缔组织、神经相互关联 组成的,是一个平衡的有机整体。 • 基本核心内容:吊桥理论和跳床理论,分 别以吊桥类比结构,以跳床类比功能。
盆底肌群(中层)
• 会阴体膜(尿生殖膈)和外生殖肌 尿道压肌及尿道阴道括约肌与会阴体膜的 上表面相连,咳嗽时收缩 • 肛门纵肌:其纤维来自肛提肌板,下方插 入肛门外括约肌,收缩时协助打开排尿通 道。
55
盆腔肌群(下层、浅层) (会阴肌群及括约肌)

会阴浅横肌 会阴深横肌
• •
尿道括约肌 内括约肌(膀胱颈) 外括约肌 • 阴道括约肌(球海绵体肌) • 坐骨海绵体肌 • 肛门括约肌 内括约肌 外括约肌
女性盆底解剖
骨盆
• 骨骼 • 关节 • 韧带
骨盆底
• 概念: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封闭骨盆 出口,承托并保持盆腔脏器于正常位置。 • 界限:前方为耻骨联合和耻骨弓,后方为 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和坐 骨结节。

女性盆底肌肉解剖

女性盆底肌肉解剖

盆底结缔组织对盆腔器官起保护和支撑作用。 包括壁层筋膜:似一个吊床扩展于两边的盆筋膜腱弓,提供将尿道悬于阴道前壁的支持力量, 阻止腹压增加时阴道前壁和近端尿道向尾端移位。 • 脏层筋膜:主要作用是在肌肉活动的支持下,维持骨盆脏器于正常位置。包括骶棘韧带、直肠 侧韧带、宫骶韧带、主韧带、耻骨膀胱韧带及耻骨尿道韧带(压力性尿失禁),直肠阴道筋膜、
女性盆底肌肉解剖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FPFD)又称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包括盆腔器官脱垂、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生殖道损伤、排尿困难、排便困难、性功能 障碍、慢性疼痛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对生活质量的注重,这类疾病越来 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热点问题。 妇科泌尿学和盆底重建外科学(urogynecology and reconstructive pelvic surgery,URPS)是研究女性盆底功 能障碍疾病诊断与处理的新兴起得亚学科。
耻骨宫颈筋膜(薄弱可致阴道前壁膨出)、耻骨膀胱韧带和耻骨尿道韧带。
谢谢聆听
盆底筋膜间隙是盆壁与覆盖盆腔的腹膜之间形成潜在的筋膜间隙, 其有利于手术分离脏器,血、液体也易聚集其中。
包括:耻骨后间隙、膀胱旁间隙、直肠旁间隙、直肠阴道间隙、 直肠后间隙、坐骨直肠窝
➢ 盆部的躯体神经来自腰、骶神经丛, 自主神经来自骶交感干、腹下丛和内 脏神经。
➢ 躯体神经包括闭孔神经、生殖股神经、 骶丛和尾丛。
支前行,向上止于阴蒂海绵体(阴蒂脚处)
• 会阴浅横肌:从两侧坐骨结节内侧面中线向中心腱汇合 • 肛门外括约肌:分为皮下部、浅表部和深层部
2.中层:会阴隔膜(perineal membrane,PM) 是一层三角形的致密肌肉筋膜组织。 因为阴道的存在,会阴膈膜就不能形成连续的膜状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骨盆的解剖(产科护理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骨盆的解剖(产科护理课件)

呈横椭圆形
0 2 中骨盆平面
前后径 平均值约为11.5cm
横径(坐骨棘间径) 平均值约为10cm
骨盆最小平面 呈纵椭圆形
0 3 骨盆出口平面 前后径 平均值约为11.5cm 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
平均值约为9cm 前矢状径 平均值约为6cm 后矢状径 平均值约为8.5cm
0 3 骨盆出口平面
由肛提肌及其筋膜组成。自前向后依次有尿道、 阴道和直肠穿过。强有力支托盆腔内脏器。
广义 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
狭义
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 又 称 会 阴 体 。 厚 约 3~4cm , 由 外向内逐渐变窄呈楔形,依次 为皮肤、皮下脂肪、筋膜、部 分肛提肌与会阴中心腱。
骨盆的 组成
骨骼 骶骨 尾骨
骨盆 骨盆底
掌握骨盆的组成、分界及各平面的径线 能在骨盆模型中指出与分娩有关的标志 能说出盆底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骨盆
0 1 骨盆的骨骼 骶骨 尾骨
髋骨 髂骨、坐骨及耻骨
0 2 骨盆的关节与韧带
关节 耻骨联合 骶髂关节 骶尾关节
韧带 骶棘韧带 骶结节韧带
0 3 骨盆的标志
髂嵴
骶岬
髂前上棘
坐骨棘
60
骨盆底
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封闭骨盆出口; 盆腔脏器赖以承载并保持正常位置。
0 1 外层 会阴浅筋膜 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和肛门 外括约肌
肌腱 汇合形成 中心腱
0 2 中层(泌尿生殖膈)
位于骨盆出口前三角,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 及尿道括约肌、会阴深横肌组成。
0 3 内层(盆膈)
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后矢状径较长, 两径之和>15cm时,则正常大小的胎头可通 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盆底解剖结构讲解

盆底解剖结构讲解

盆底解剖结构讲解
盆底是指位于骨盆底部的一组解剖结构,包括肌肉、韧带和组织。

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和维持腹腔内脏器官的位置,并参与控制尿液和粪便的排泄,以及性功能。

盆底肌肉是盆底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形成了一个支撑和保护骨盆内脏器官的肌肉层。

这些肌肉包括会阴肌、腹直肌、腹横肌和股间肌等。

它们与其他肌肉和韧带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弹性的支撑结构。

除了肌肉,盆底还有一些重要的韧带。

韧带是连接骨盆和盆底肌肉的结构,它们帮助维持骨盆内脏器官的位置和稳定性。

其中最重要的韧带是骶前韧带、直肠韧带和尿道韧带。

盆底结构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它提供了对内脏器官的支撑,特别是对子宫、膀胱和直肠的支持。

这种支撑结构可以减少内脏器官的下垂和脱垂风险。

其次,盆底结构参与控制尿液和粪便的排泄。

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松弛可以帮助控制膀胱和直肠的排空,从而维持正常的排尿和排便功能。

如果盆底肌肉松弛或损伤,就会导致尿失禁和便秘等问题。

最后,盆底结构还与性功能有关。

它们在性交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撑
作用,同时也参与到性器官的血液供应和兴奋过程中。

盆底结构的健康对人体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

然而,由于孕产、年龄、慢性疾病、手术等因素,盆底可能会受到损伤或松弛。

这时,适当的盆底锻炼、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及必要的医疗干预可以帮助恢复和保护盆底结构的健康。

总结来说,盆底是一组重要的解剖结构,它对于维持内脏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盆底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维护盆底的健康。

女性盆底重建ppt课件

女性盆底重建ppt课件
脱垂最远端超过处女膜平面>1cm,但<阴道总长度-2cm,即 量化值>+1cm,但<[TVL-2]cm 下生殖道呈全长外翻,脱垂最远端即宫颈或阴道残端脱垂超过或 阴道总长-2cm,即量化值>[TVL-2]cm
(注:分期应在向下用力屏气时,以脱垂完全呈现出来时的最远端部位计算。应针 对每个个体先用3×3表格量化描述,再进行分期。为了补偿阴道的伸展性及内在测 量上的误差,在0和Ⅳ度中的TVL值允许有2cm的误差)
阴裂的长度( gh)为尿道外口中线到处女膜后缘的中线距 离。 会阴体的长度(pb)为阴裂的后端边缘到肛门中点距离。 阴道总长度(TVL)为总阴道长度。
7
POP-Q通过3×3格表记录以上各测量值,客观地反映盆腔器官脱垂变化的各 个部位的具体数值。 盆腔器官脱垂评估指示点(POP-Q)
指示点 Aa Ba 内容描述 阴道前壁中线距处女膜 3cm 处, 相当于尿道膀胱沟处 阴道顶端或前穹窿到 Aa 点之间 阴道前壁上段中的最远点 宫颈或子宫切除后阴道顶端所 处的最远端 范围 -3至+3cm之间 在无阴道脱垂时,此点位于-3cm, 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完全外翻时, 此点将为+TVL -TVL至+TVL之间
11
传统手术方式
①曼氏手术(manchester手术);
②经阴道子宫全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
③阴道封闭术 ;
④主.骶韧带短缩;
国内统计远期复发率20%--50%
12
盆底重建目的
减轻症状 恢复正常分腔解剖结构 纠正泌尿道.肠道.性功能障碍 获得远期疗效

13
盆底重建手术原则
维持(Retain) 重建结构(Reconstructon) 替代(Replacmeet) Three R

女性骨盆解剖构造

女性骨盆解剖构造

收到日期:90年6月7日 修改日期:90年6月27日接受日期:91年3月7日聯絡及抽印本索取地址:陳進典醫師 台中市建國北路1段110號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中華泌尿醫誌第十二卷第四期(90年12月) 151女性骨盆解剖構造陳進典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婦產科骨盆(Pelvic)由Pubis, Ischium, Ilium, Sacrum 和Coccyx 所組成,其底部稱為骨盆底(Pelvic Floor)。

腹骨盆腔內的尿道、陰道和直腸等器官,穿過骨盆底與外交通,骨盆底部需承受重力與腹壓,維持排泄與生產功能。

在骨盆腔內的Endopelvic Fasciae ,具有Felt-like meshwork 的結構,對骨盆內器官具有懸吊的功能。

包括Cardinal ligaments 和Uterosacral ligaments 支持Uterus 和Upper vagina ,Urethropelvic ligament 和Periurethral fascia 支持Bladder 和Proximal urethra ,以及陰道後壁和直腸間的Rectovaginal septum 。

Pubococcygeus, Iliococcygeus 與Coccygeus muscle 形成骨盆底(Pelvic diaphragm);前兩者與Puborectails muscle 構成Levator ani muscle ,這些肌群是Kegel’s exercises 所強化的主要肌肉。

Pubococcygeus 和Iliococcygeus muscle 由外側向內延伸形成Levator plate (Ano-coccygeal raphe),在人體站立腹內壓升高時提供子宮、陰道後與直腸的緩衝平台,防止脫垂與失禁。

骨盆的開口有Urogenital diaphragm (Perineal membrane)所覆蓋,以穩定生殖泌尿道的出口構造。

女性盆底支持结构的解剖

女性盆底支持结构的解剖
➢ Denonvilliers最早命名,有研究认为 RVF是 腹膜残迹
➢ 阴道后壁的侧壁为致密结缔组织,通 过 ascus tendineus fascia rectovaginalis固定在侧盆壁
PartFive
盆底支持结构三水平理论
➢ Level I Cervical and Upper Vaginal Support
女性盆底支持结构的解剖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主讲人:王文艳
专家简介
➢ 王文艳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届中国研究 型医院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盆底学组委 员,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妇产科分会盆底组副组长,安徽省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妇产科分会 微创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生殖医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曾经到澳大利亚塔斯马 尼亚大学,德国乌尔姆大学医学院,美国梅奥诊所妇科、美国贝勒医学院妇科,以及美国印 第安纳大学医学院妇科和妇科肿瘤实验室进行访学。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20 年,掌握包括单孔腹腔镜,经阴道腔镜,宫腔镜手术,阴式手术等各种妇科微创手术。在妇 科良性肿瘤、妇科恶性肿瘤、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主持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一项,主持国家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主持省 级科研课题项目3项。发表SCI文章13篇,国内核心期刊50余篇,参编著作4部。
➢ 防止尿失禁
➢ 耻骨尾骨肌内侧与会阴体连接 的肌纤维
➢ 作用:将会阴体连接到耻骨联 合后方骨面
➢ 耻骨尾骨肌内侧与肛门内外括 约肌交接连接的肌纤维。
➢ 与耻骨直肠肌一起维持泌尿生 殖窦关闭状态

女性盆底解剖

女性盆底解剖

截石位观
坐骨结节
髂骨
坐骨
耻骨
前内侧角 后外侧角
闭膜管 闭孔膜
闭孔静脉、动脉和神经
坐骨直肠窝前隐窝
骶棘韧带 骶结节韧带
尾骨肌
臀上动脉 臀下动脉
髂总动脉 髂内动脉 闭孔动脉
Alcock’s 管 阴部内血管 & 阴部神经
骨盆的肌肉、筋膜和筋膜间隙
肌肉
髋肌 盆底肌
闭孔内肌 梨状肌
肛提肌
耻骨联合
盆膈上筋膜 闭孔肌管 闭孔内肌
弓状腱
尿道 耻骨宫颈 阴道 韧带
直肠
韧带
耻骨联合 耻骨宫颈筋膜
闭孔肌和筋膜
尿道
弓状腱
膀胱 宫颈
直肠
输尿管
间隙
膀胱前间隙 直肠旁间隙(耻骨直肠间隙) 直肠后间隙
肛提肌
骨盆肌:
髂尾肌
上面观
耻尾肌 耻骨直肠肌
骨盆肌:
梨状肌
尾骨肌
上面观 闭孔内肌
闭孔内肌
坐骨结节
肛提肌
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肌
耻尾肌
髂尾肌 骶结节韧带
肛提肌腱弓
耻尾肌
髂尾肌 梨状肌 尾骨肌
骨盆侧壁肌肉层次
盆腔内脏和腹膜
盆腔内脏
前方:膀胱、尿道 中部: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后方:直肠
直肠 阴道
女性盆腔解剖
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妇女健康部
骨盆结构
骨骨盆:前面观
髂骨
耻骨
坐骨
髂骨
坐骨
耻骨
骨骨盆:前面观
耻骨上支
耻骨体
耻骨下支
髂骨
坐骨
耻骨
骨骨盆:截石位观
耻骨上支

女性盆底解剖--2

女性盆底解剖--2

耻骨联合
盆底吊桥理论
耻骨尿道韧带
盆底弓状腱
骶骨 子宫骶韧带
盆底筋膜
盆底跳床理论
§ 由脏层筋膜包裹着由纤维肌肉构成的阴道,于两侧增厚形成盆筋膜弓 的区域为中心的盆腔内筋膜网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
肌肉与筋膜的相互作用
§泊船假设 小船:阴道 水:盆腔肌 肉 绳索:韧带
“三腔室”与“三水平”
§ “三腔室”从垂直方向将盆底结构分为前盆腔、中盆腔和 后盆腔。“三水平”是在水平方向上将阴道支持轴分为三 个水平进行描述。
膀胱膨出。前盆腔功能障碍表现为下尿道功能障碍性疾病,与压力性 尿失禁密切相关。
§ 中盆腔:阴道顶部、子宫 § 中盆腔功能障碍表现为盆腔器官膨出性疾病,主要以子宫或阴道穹窿
脱垂以及膨出、道格拉斯窝疝形成为特征。
§ 后盆腔:阴道后壁、直肠 § 后盆腔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直肠膨出和会阴体组织的缺陷。
三水平
§ 基本核心内容:吊桥理论和跳床理论,分别以吊桥类比结构,以跳床 类比功能。
整体理论
§ 一、肛提肌的新近基础研究认为,肛提肌分两部分 1、支持脏器部分:耻骨尾骨肌和耻骨直肠肌 2、盆膈部分:尾骨肌和髂尾肌; 肛提肌板代表尾骨肌在尾骨的融合 二、盆腔肌肉功能正常时,盆腔器官保持在肛提肌板之上,远离生殖 道裂孔。腹腔内压力增加时盆腔内器官向骶骨窝推挤,肛提肌板能防 止其下降。
骨盆底基本 解 剖
§ 传统解剖学把骨盆底分成两个区和三层 § 分区:两侧坐骨结节前缘连线为界
1、尿生殖三角,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2、肛门三角,有肛管通过
尿生殖三角
肛门三角
骨盆底基础解剖
盆底肌分三层:外层——浅层中层——泌尿生殖膈 内层——盆膈 盆底外层:由会阴浅筋膜及其深面的3对肌肉(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 肌、会阴浅横肌)和后方的肛门括约肌组成

盆底重建的新概念

盆底重建的新概念
盆底重建的新概念
The Integral Theory-A New Perspective
前言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
盆底缺陷( pelvic floor defects) 盆底支持结构松弛
(relaxation of pelvic supports)
带松弛——结缔组织的改变所致,可伴 有不明原因的大便失禁、盆腔疼痛及性 功能障碍
整体理论:
通过结构的修复达到功能的恢复 Structure—— 静态的概念 Form ——动态的概念
1990年Petros和Ulmsten提出了女性盆底结构解剖学 “整体理论(integry theory)”,它使现代解剖学对盆 底结构描述日趋细致。
传统的器官膨出修补术
将不同解剖层次的自身组织切除/折叠/重合 /牵拉/缩短缝合在一起,以消除/加固缺损 或薄弱的组织结构,术后复发率高。
30%以上的患者需要再次手术 阴道前壁修补术后阴道壁膨出再发生几率大
约11-43% 术后丧失功能
整体理论:
理解盆底功能正常与障碍的失衡 盆底是相互连系和动态的解剖体系 整体的功能不只是各个部分功能的相加 异常的症状大多是由于阴道或其支持韧
主韧带-宫骶韧带 直肠阴道膈 会阴体和提肌板
阴道悬吊轴
会阴 直肠阴道隔 宫颈周围环 子宫骶骨韧带 骶前骨膜
阴道悬轴—中 后盆腔悬力
Perineum 会阴 Rectovaginal Septum
直肠阴道膈 Pericervical Ring 宫颈环 Uterosacral Ligament
子宫骶韧带 Presacral Periosteum
骶前骨膜
Yellow = primary Red = anterio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盆底结构解剖新观念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 100730)
朱兰
新兴的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urogenecology and reconstructive pelvic surgery,URPS)旨在研究对由于盆腔支持结构损伤、缺陷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进行有效的处理,在近20年中有了突破性发展,已成为新的亚学科立于医学之林。

,随着对盆底结构解剖的深入研究,对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处理发生了观念上的转变。

掌握盆底结构解剖的新知识、新观点,有利于正确诊断和处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1.女性盆底支持结构的局部解剖
女性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有尿道、阴道和直肠经贯穿其中。

盆底肌肉群、筋膜、韧带及其神经构成了复杂的盆底支持系统,其互相作用和支持,承托并保持子宫、膀胱和直肠等盆腔脏器时期保持正常位置。

盆底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后方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及坐骨结节。

盆底由外向内由三层组织构成,外层即浅层筋膜与肌肉(包括:一对球海绵体肌、一对坐骨海绵体肌、一对会阴浅横肌和肛门外括约肌);中层即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及一层薄肌肉组成,覆盖于耻骨弓与坐骨结节所形成的盆底前部三角形平面上,成为三角韧带;内层即盆膈为盆底最坚韧的一层,由肛提肌及筋膜所组成。

盆底肌肉是维持盆底支持结构的主要成分,在盆底肌肉中,肛提肌起着最为主要的支持作用。

肛提肌是成对的宽厚扁肌群,两侧肌肉相互对称,向下向内聚集成漏斗状。

每侧肛提肌由前内向后外由耻尾肌、髂尾肌和坐尾肌三部分组成。

肛提肌的内、外面还各覆盖有一层筋膜。

内层位于肛提肌上面,又称盆筋膜,为坚韧的结缔组织膜,覆盖骨盆底及骨盆壁,其某些部分的结缔组织较肥厚,上与盆腔脏器的肌纤维汇合,分别形成相应的韧带,对盆腔脏器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新近对肛提肌的基础研究发现:肛提肌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但把它分成两个主要部分描述:盆隔部分(尾骨肌和髂尾肌)和支持脏器部分(耻骨尾骨肌和耻骨直肠肌)。

这些肌肉来源于两侧骶骨和尾骨的侧壁。

肛尾肌或肛提肌板代表尾骨肌在尾骨的融合。

肛提肌由髂尾肌和耻尾肌组成,在两侧沿盆壁延伸到达耻骨联合后方,肛提肌形成盆膈其内有尿道、阴道和直肠穿过称生殖裂孔。

盆腔肌肉功能正常时,盆腔器官保持在肛提肌板之上,远离生殖裂孔,腹腔内压力增加将盆腔内器官向骶骨窝推挤,肛提肌板能防止其下降。

2.女性盆底结缔组织结构及肌肉电生理特征
虽然结缔组织与盆腔肌肉对盆腔脏器的支持作用不同,但却同样重要。

尽管人们分别阐述结缔组织成分,其作用却是作为整个盆腔的连续网状结构,在某些部位增厚而发挥特定作用。

筋膜分两种:壁层和脏层(盆腔内)。

壁层筋膜被覆盆腔的骨骼肌,形成肌肉与骨盆的连接;其组织学特点是胶原质排列规则。

脏层筋膜连续性强,象网状结构一样在盆腔分布,它由疏松排列的胶原质、弹性蛋白、脂肪组织组成,其内有血管、淋巴系统和神经穿过到达相应的盆腔器官。

盆腔内的脏层筋膜包绕着盆腔器官,使其相互独立。

盆腔内的脏层筋膜称分离的“韧带”,如子宫主韧带和骶韧带。

附着于骨盆侧壁的结缔组织存在两个水平:肌肉弓腱和筋膜弓腱。

肛提肌附着于闭孔内肌壁层筋膜的部分称肛提腱弓或肌
肉腱弓。

脏层筋膜包裹着由纤维肌肉构成的阴道,其侧面的增厚部分盆筋膜弓即筋膜腱弓,又称白线,将阴道固定于侧盆壁。

肛提肌是骨骼肌,有持续的基础张力并能进行自主收缩。

它包含维持持续张力的Ⅰ型(慢收缩纤维)纤维和维持反射及自主收缩的Ⅱ型(快收缩纤维)纤维。

神经支配来自骶前神经根S2、S3、S4。

既往有报道称其他神经通过生殖神经束支配支持脏器部分,这一学说近来受到质疑。

3.女性盆底结构解剖的三腔室概念
现代盆底结构解剖学的描述日趋细致,从垂直方向将盆底结构分为前盆腔(anterior compartment)、中盆腔(middle compartment)和后盆腔(posterior compartment)。

前盆腔包括阴道前壁、膀胱、尿道;中盆腔包括阴道顶部、子宫;后盆腔包括阴道后壁、直肠。

由此将脱垂量化到各个腔室。

前盆腔功能障碍主要是指阴道前壁的膨出,同时合并或不合并尿道及膀胱膨出。

阴道前壁松弛可发生在阴道下段,即膀胱输尿管间嵴的远端,称前膀胱膨出,也可发生在阴道上段,即输尿尿管间嵴的近端,也称后膀胱膨出。

临床上两种类型的膨出常同时存在。

前膀胱膨出与压力性尿失禁密切相关,后膀胱膨出为真性膀胱膨出,与压力性尿失禁无关。

重度膀胱膨出可出现排尿困难,有时需将膨出的膀胱复位来促进膀胱排空。

重度膀胱膨出患者可以掩盖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需膨出组织复位后明确诊断。

选择手术时一定要明确解剖缺陷的具体部位。

所以,前盆腔功能障碍表现为下尿道功能障碍疾病。

中盆腔功能障碍表现为盆腔器官膨出性疾病,主要以子宫或阴道穹隆脱垂以及肠膨出、道格拉斯窝疝形成为特征。

后盆腔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指直肠膨出和会阴体组织的缺陷。

4.女性盆底阴道支持结构三个水平理论
DeLancey于1994年提出了阴道支持结构的三个水平的理论,即在水平方向上将阴道支持轴分为三个水平。

第一水平:顶端支持,由骶韧带-子宫主韧带复合体垂直支持子宫、阴道上1/3,是盆底最为主要的支持力量;第二水平:水平支持,由耻骨宫颈筋膜附着于两侧腱弓形成白线和直肠阴道筋膜肛提肌中线,水平支持膀胱、阴道上2/3和直肠;第三水平:远端支持,耻骨宫颈筋膜体和直肠阴道筋膜远端延伸融合于会阴体,支持尿道远端(见图1)。

不同腔室和水平的脱垂之间相对独立,例如阴道支持轴的第一水平缺陷可导致子宫脱垂和阴道顶部脱垂,而第二、三水平缺陷常导致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不同腔室和水平的脱垂之间又相互影响,例如压力性尿失禁在行耻骨后膀胱颈悬吊术(Burch术)后常有阴道后壁膨出发生,阴道顶部脱垂在行骶棘韧带固定术(sacrospinous ligament fixation)后可发生阴道前壁膨出。

以上不同腔室、不同阴道支持轴水平共同构成一个解剖和功能的整体,在现代盆底解剖学中不再被孤立理解。

图1:Delancey描述的支持阴道前壁结缔组织的三个水平。

5.女性盆底结缔组织的作用
支持盆腔器官结缔组织的作用与盆底肌肉一道维持盆腔器官的稳定,在盆底肌肉松弛时(如排尿和排便时)提供短暂的支持。

在其他盆底肌肉功能正常时,结缔组织并无持续张力。

当盆底肌肉功能和支持结缔组织完善时,阴道上段保持在肛提肌板中部之上,中段阴道保持在侧面的筋膜腱弓水平。

如果阴道有正常的支持,它将对膀胱、尿道、宫颈和直肠提供支撑。

除宫颈水平外,子宫无固定的支持结构,因此,孕期子宫有无限制地增大的能力。

妇女直立时阴道的上2/3保持在第二水平的位置。

6.女性盆底结构的影像学解剖
盆底结构解剖异常的诊断以往受到限制很大,随着影像诊断学的进步,尤其是磁共振显像(MRI)为确定膨出中发生的病理生理情况提供了直接而有用的信息。

例如存在阴道前壁膨出妇女,磁共振显像显示是阴道侧壁与侧盆壁间的连接出现缺口或消失还是阴道中部的筋膜的缺失,可以在临床上区分是阴道旁缺陷还是阴道中部缺陷。

目前在有症状的盆底器官膨出妇女,国外多推荐MRI检查,应用MRI描绘解剖异常、确定损伤性质,包括盆腔肌肉连续性破坏及相关的支持系统疾病。

MRI还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形成肛提肌群及其与临床疾病关系的三维影像。

影像学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同时评价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将使我们对盆底器官膨出病因的认识不断深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