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1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小学科学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三维目的分布框图第一单元热胀冷缩第一课温度计秘密第二课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第二单元岩石科学第三课结识岩石第四课做个岩石百宝箱第五课岩石用途第六课岩石风化第三单元土壤与植物第七课土壤里有什么第八课土壤种类第九课土壤与植物第十课保护土壤第十一课结识光第十二课玩镜子第十三课筷子“折”了第十五课飞旋陀螺第十六课光与咱们生活彩虹秘密飞旋陀螺光与咱们生活第十七课航海家发现第十八课地球上有什么第十九课我在哪里第二十课苹果为什么落地第二十一课测量重力单元科学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知识热胀冷缩•结识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重要性,懂得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重要。
•提出问题: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边事物提出问题。
•制定筹划:能提出探究活动大体思路。
•观测、实验、制作:能做控制变量简朴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朴实验报告、绘制简朴图表。
•思考与结论:能反思自己探究过程,将探究成果与假设相比较。
•对待科学学习态度:尊重证据,乐意合伙交流。
•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乐于用学到科学知识改进生活,关注寻常生活中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关于社会问题。
•物质世界: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用热胀冷缩现象。
岩石科学•结识科学探究:懂得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懂得不同问题要用不同探究办法。
•提出问题:能选取适合自己探究问题•观测、实验、制作:能用简朴工具(放大镜等)对物体进行较细致观测,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能用简朴器材作简朴观测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收集整顿信息:会查阅书刊及其她信息源,初步学会运用简朴表格、图形等办法整顿关于资料。
•思考与结论:能尝试用不同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解释。
•表达与交流:选取擅长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成果。
•对待科学学习:想懂得,爱提问,意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乐意合伙与交流。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2021年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全套教案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2021年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全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运动现象。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敢于提问和探索。
2. 学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尊重事实和证据。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2. 探究: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3. 总结:学生能够正确区分运动和静止,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第二课时:物体的运动规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运动规律。
2. 探究: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3. 总结: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第三课时:生活中的物体运动现象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的现象。
2. 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生活中的物体运动现象。
3. 总结: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体运动现象。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合作交流法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过程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结果评价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小车、尺子、计时器等。
全套教案-2021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
全套教案-2021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
教学目标
- 理解物体的运动是指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
- 掌握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词语,如快慢、静止、匀速等。
-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内容
1. 了解物体的运动概念
2. 掌握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词语
3. 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4.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新课
-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物体运动的好奇心。
步骤二:引入物体的运动概念
- 通过实例和问题导入,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物体的运动。
步骤三:探究物体的运动特点
- 给学生展示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运动特点。
步骤四:巩固物体运动状态的词语
- 引导学生总结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词语,如快慢、静止、匀速等,并进行反复操练。
步骤五: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
-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发现物体的运动有规律,如匀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等,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步骤六:运用所学知识
- 给学生提供一些物体运动的场景,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评价
-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回答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教学反思
- 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更多的练和实践机会,以巩固学生对物体运动的理解。
以上是《物体的运动》教案的概要,具体内容和教学资源请参考附件《全套教案-2021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docx》。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1 温度计的秘密【教材】青岛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孙丽华【单位】天六第五实验小学【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液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即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过程】一、以谈话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1.提出问题:温度计大家并不陌生,以前在科学课上我们就见过也用过,说说你们了解的温度计吧。
(生自由汇报)。
2.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出示一支温度计、两杯水)分组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的水,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生简单汇报)为什么温度计的液柱会上升和下降?(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二、进行“温度计的秘密”的探究活动活动一.做个水温度计1.小组讨论一下,打算用到哪些材料来做温度计,打算如何做呢?2.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3.学生汇报交流。
根据温度计的构造引导学生制造简单的模拟温度计,并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
(实验时,要把液体装满瓶子,用带有玻璃管的橡胶塞塞住瓶口,使玻璃管中有一段液柱。
把模拟的温度计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中,观察液面的变化。
待液柱静止后,做好标记,并做好实验记录。
然后再将模拟温度计放入冷水中,观察液面的变化。
注意:用橡皮筋来记液面位置。
)4.学生分组实验:把模拟温度计分别放入装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水槽中,观察液柱的变化。
(记录温度计的液柱是在什么条件下升降的)5.讨论:瓶中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液柱却上升或下降,这是怎么回事呢?6.学生讨论、汇报。
7.根据前面的观察记录小结:水受热体积会膨胀,所以液柱上升;水受冷体积缩小,所以液柱下降了,水的这种性质,我们把它叫“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活动二:做自己喜欢的液体温度计1.其它的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2.各小组选择不同材料做实验3.小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2021青岛版全科学教案-四年级下册
2021青岛版全科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文档概述本文档为2021年青岛版全科学教案的四年级下册教案。
教案的编写旨在提供简单明了的教学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保证独立决策,不寻求用户协助。
目标- 提供四年级下学期的全科学教案- 以简单策略为主,避免法律复杂性- 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内容提要本教案包括四年级下学期的全科学的教学内容。
教案的编写遵循简单策略,以确保学习的有效性和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计划单元一:自然与人类- 主题: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的活动- 教学目标:了解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的活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的活动的关系- 自然界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策略:通过实例和图片展示,让学生理解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的活动之间的关系。
单元二:生活与科技- 主题:科技的应用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了解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应用- 教学内容:- 科技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策略:通过实际案例和讨论,让学生认识科技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单元三:身体与健康- 主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了解保持健康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内容:-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锻炼、饮食和休息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认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和方法。
单元四:社会与环境- 主题: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社会责任- 教学内容:-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每个人的社会责任- 教学策略:通过实例和小组讨论,让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每个人的社会责任。
总结本文档为2021年青岛版全科学教案的四年级下册教案,旨在提供简单明了的教学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保证独立决策,不寻求用户协助。
教案内容涵盖四个单元,内容包括自然与人类、生活与科技、身体与健康、社会与环境。
通过实例、图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和培养学习兴趣。
2021下册科学全册教案-青岛版四年级
2021下册科学全册教案-青岛版四年级
第一课:观察种子发芽
教学目标:
-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种子的发芽过程
- 学会观察种子发芽的方法和步骤
-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
1.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种子的发芽过程
3. 观察种子发芽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让学生猜测种子的作用。
2. 导入:简单介绍种子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种子是如何长成植物的。
3. 观察实验:将一些豆子放在湿纸巾上,放在透明中观察,记
录发芽的过程。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5. 组织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发现。
6. 总结:总结种子的结构、发芽的过程和观察种子发芽的方法
和步骤。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里的植物种子发芽情况,并记录下来。
教学资源:
- 图片和实物:不同种类的种子
- 透明
- 湿纸巾
教学评价:
- 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分组讨论和分享的参与度和质量
- 课堂参与度和主动性。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热胀冷缩第一课温度计的秘密能力目标:1.能够观察液体受热受冷时液面高度的升降变化,会提出有关液体性质所涵盖的科学奥秘的问题;2.会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假设;会根据有结构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3.会与他人合作探究;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发现水受热时液面会升高,受冷则会降低的现象;2.通过探究体验到液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惯与情感目标:1.通过观察对探究液体的表面升高或者降低的现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2.初步了解生活中热胀冷缩原理的运用,从小养成认真观察,主动探究生活的良好惯。
实验桌上:温度计、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仪器车上:锥形瓶,12个烧杯(分别装有酱油、醋、橙汁等)、带玻璃管的木塞1个,热水;冷水;温度计、热胀冷缩与人类关系、各种各样的温度计资料等。
研究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温度计,请学生测试小组材料中的烧杯里水的温度。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提出探究性问题:“测量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温度计的液柱高度可以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呢?”激发学生交流测量中的发现大胆质疑,引入本课研究活动。
一、研究新课: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尝试探究发现温度计的发现熟悉。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讨论,提出猜想假设。
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制定探究方案。
结合探究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小组实验研究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参与学生的小组合作研究,下发探究研究活动资料提示卡片,提醒学生注意要首先观察温度计的构造,然后利用尝试材料进行组装一个类似温度计的装配,选择一种要探究的液体装入瓶中,创造冷热两种不同环境中的变化,观察液体在冷热两种不同情况中的变化,随时做好尝试发现记录。
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换活动,提示学生不但要谈探究的办法,还要谈探究中的发现。
在引导学生交换中提示学生思考:“水、酒精在受热的时候增多了吗?减少了吗?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即使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021四年级下册全科学教案-青岛版
2021四年级下册全科学教案-青岛版第一单元:我们身边的科学课题1:身边的科学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
-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实验材料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
2. 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科学现象,并尝试解释原因。
3. 实验:选取几个典型的科学现象进行实验验证,如水的沸腾、磁铁的吸引等。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并思考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课题2:生活中的工具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及其作用。
- 培养学生运用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 引导学生关注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及其作用。
- 培养学生运用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实物道具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引导学生关注工具的作用。
2. 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生活中的工具及其作用,并尝试解释工具的发明和改进的原因。
3. 实物展示:展示各种生活中的工具,如剪刀、榔头等,让学生观察其结构和作用。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及其作用,并思考如何运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5.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观察生活中的工具,并尝试创新改进。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课题3:我们周围的环境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2021年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全套教案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2021年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全套教案教案一:物体的运动简介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并且能够分辨物体的静止与运动状态。
教学内容1. 物体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2. 物体的静止与运动状态的区别。
3. 分辨一些日常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学生周围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2. 概念讲解:简单解释物体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静止是指物体位置不变。
3. 实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4. 练活动:提供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互相交流讨论。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对物体运动与静止的理解。
教案二:物体的直线运动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物体的直线运动,并能够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
教学内容1. 物体的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同一方向上的运动。
2. 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物体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
教学步骤1. 导入:复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2. 概念讲解:简单解释物体的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同一方向上的运动,运动轨迹是物体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
3. 实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展示物体的直线运动和不同的运动轨迹。
4. 练活动:提供一些实际场景,让学生描述物体的直线运动和运动轨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对物体直线运动和运动轨迹的理解。
教案三:物体的曲线运动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物体的曲线运动,并能够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
教学内容1. 物体的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
2. 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物体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
教学步骤1. 导入:复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物体的直线运动和运动轨迹。
2. 概念讲解:简单解释物体的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运动轨迹是物体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
3. 实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展示物体的曲线运动和不同的运动轨迹。
2021四年级下册全科学教案-青岛版
2021四年级下册全科学教案-青岛版目标:编写一份全科学教案,覆盖2021年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适用于青岛版教材。
教学内容概述:本教案涵盖以下学科的教学内容:- 语文- 数学- 英语-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美术- 音乐- 体育教学目标:- 熟悉并理解四年级下册各学科的教材内容- 培养学生的语言、数学、科学、社会科学等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教学策略:- 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促进互动和合作精神教学活动安排:语文1.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 进行课文分析和讨论3. 进行口头朗读和书写练数学1. 讲解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2. 进行计算和问题解答练3. 进行数学游戏和竞赛活动英语1. 研究英语单词和句型2. 进行听说读写练3. 进行英语角和交流活动自然科学1. 研究科学常识和实验方法2. 进行实验观察和结果记录3. 进行科学探究和讨论社会科学1. 研究社会科学知识和现象2. 进行讨论和探索活动3. 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美术1. 研究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形式2. 进行创作和展示活动3. 进行美术作品欣赏和评价音乐1. 研究音乐理论和音乐表演技巧2. 进行合唱和乐器演奏活动3. 进行音乐作品欣赏和评价体育1. 研究体育运动规则和技能2. 进行体育比赛和训练3. 进行集体项目和团队合作活动以上是本教案的初步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业成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青岛四年级下(全册)科学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全集
1.做个模拟温度计
(1)师:我们的想法对不对呢 ?猜测未必
寔事实,我们要想得到科学的结论,必须要动手做实验,那要揭开温度计的秘密没侑温度计可不行,让我们先来做个温度计吧.
(2)介绍各种材料:锥形瓶、插侑吸管的橡胶塞、还侑一杯带侑颜色的水,同学们结合我们在前面介绍的温度计的构造:玻璃管、玻璃泡、刻度,小组讨论一下,如何利用这些材料来做一个模拟温度计呢 ?
[设计意图]通過对其它液体的探究使学生明确液体具侑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探究活动之后,提醒学生做好记录
寔非常必要的.因为学生容易把注意力倾注到活动中,而无视了记录与整理实验现象和发现,这
寔孩子的天性.
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1、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
2、同学们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呢.既然液体都会热胀冷缩,那老师这儿还侑一个问题:在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冻裂的现象,这
寔一粒粒的;
寔粗粒的,还
寔细粒的;
寔由同种颗粒构成的,还
寔由几种不同的颗粒构成的.观察时可用放大镜仔细看一看,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
(3 )观察岩石的硬度
讲解:各种岩石的软硬程度不同,我们这里把岩石硬度分成很硬、较硬、较软三级||,用小刀刻不动的岩石
寔很硬;用小刀刻得动,用铜钥匙刻不动的
寔较硬;用铜钥匙刻得动的
教师随时与学生交流重点内容或启发思考实验本卷须知,完善实验操作.
3、师生总结:空气侑热胀冷缩的现象.
请学生板书知识点:空气热胀冷缩
教师介绍科学家的种种实验证明,归纳板书:气体侑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回忆前文,引出对固体的探究
1、回忆旧知:?温度计的秘密?一课中你最||大的收获
寔什么 ?
2、启发:我们都知道,物体一般侑种状态 ?现在,已经知道气体、液体侑热胀冷缩的现象,此时,你还想知道什么吗 ?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案全册-2021下册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案全册-2021下册单元一:动物世界第一课:动物的分类-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并能够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 教学重点:动物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动物模型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动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介绍动物的分类方法,如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分类。
3. 分组活动,让学生根据给定的特征分类动物。
4. 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复习动物的分类方法。
-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引入生动的图片和动物模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分类活动中。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提高学生的分类能力。
第二课:动物的生长发育-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认识到动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
- 教学重点: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认识到动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介绍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如幼年期、成年期等。
3.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动物在适宜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4. 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并展示一些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情况。
5. 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适宜环境对动物生长的重要性。
-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小组活动,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并认识到适宜的环境对动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以下类似,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编写)。
2021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021年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运动与力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运动象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认识怎样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观察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白运动状态,依据生活中的多种现象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本课通过观察和实验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能够举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了解运动与力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知道推力、拉力等常见的力,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在生活中也会观察到力作用于物体发生的各种运动现象。
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运动与力板书课题:运动与力二探究活动(一观察物体的运动现象01.教师出示急速列车进出视频2.教是提出问题: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验,尝试描述出列车运动状态的3.学生观察并回答。
预设汇报1.列车进站,比刚出行时的速率慢,最后静止下来。
预设汇报2:乘客上车后,列车带乘客加速分开车站,速率越来越快。
4.教师小结: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
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况的变化。
(二)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况?1.教师提出问题:列车进出车站,它的运动状况发生了变化。
列车属于较大的物体。
今天老师给人人价来了纸风车、空易拉罐、文具盒,你们能想办法改是它们的运动状况吗?教师展示纸风车,空易拉罐,并让同各个会出问c文具盒。
2.学生讨论、交流改变物体运动状本的方来。
3.学生汇报15.学生分组举动。
教师适时引导并要求导生进行观察6.小组展示研究发现。
2.学生讨论、交流3.学生汇报5.学生分组活动。
6.小组展示研究发现。
7.教帅总结: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三)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1.提出问题:给静止的物体施加力,能够改变它的运动状况,使它运动起来。
那末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吗?学生猜想。
2021青岛版全科学教案-四年级下册
2021青岛版全科学教案-四年级下册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为四年级下册的学科研究提供指导和支持。
通过简单的教学策略和无法确认的引用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案内容本教案涵盖以下学科内容:1. 语文2. 数学3. 英语4. 科学5. 社会6. 美术7. 音乐8. 体育9. 品德与生活每个学科的教案将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设计。
重点在于简单的教学策略和没有法律问题的内容。
每个教案将包括以下要素:- 教学目标- 教学步骤- 教学资源- 评估方法教学策略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3. 实践性研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学科研究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多元评估: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小组项目等,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成果。
注意事项在编写教案时,请遵循以下注意事项:1. 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避免引用无法证实来源的内容,保证教案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2. 保持独立性:教案的决策和编写应独立进行,不寻求用户的帮助和干预。
3. 简单策略:教案应采用简单直接的教学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和争议性问题的引入。
以上是《2021青岛版全科学教案-四年级下册》的概述和要点。
通过遵循上述指导,我们将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在各学科中取得进步。
2021新青岛版6制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2021新青岛版6制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1.《运动与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
2.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够依据证据运用推理的方法得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运动与力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难点】能够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
2.《小球的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够列举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够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整理小球运动路线的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分工合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研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方式可以按照运动路线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重难点】能够列举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
3.《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够通过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够使用感官观察并描绘物体运动方式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物体不同运动方式和特征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糊口中物体各种运动的方式和特征。
【重难点】能够通过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方式和特征。
【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小木块、钢尺、风车教师准备:课件、评判表4.《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举例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具有能量。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对声音现象的观察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对声音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单元分析:本单元包括《杯子变热了》、《水变热了》、《它们会生热吗》、《谁热得快》和《太阳能热水器》五课内容。
因本单元要紧解决的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学习本单元之后,会提高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会增强学生利用科学改善生活的信念。
本单元各课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杯子变热了》一课,要紧是通过是通过探究“热是如何样在固体中传递的”让学生认识热传导。
《水变热了》一课是让学生明白热在液体、气体中的要紧传递方式,认识对流现象。
《它们会生热吗》一课要紧通过探究实验认识物体保温顺散热的特点。
后两课《谁热得快》、《太阳能热水器》重点解决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取太阳光的能力不同,人们利用太阳能的典型事例—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对比实验、观看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对太阳能及太阳能的利用建立初步的认识,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太阳能做好铺垫。
通过每一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意识到利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
课时安排:5课时1、杯子变热了教学目标:1.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认识固体热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2.明白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3.能够发挥想像力,大胆猜想。
4.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明白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能够发挥想像力,大胆猜想。
教学预备:支架、酒精灯、铁丝、火柴棍、蜡(或凡士林)、课件:热传导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盛热水的杯子变热了这是什么缘故?你能想象热灶如何样传过来的吗?生讨论后回答。
如此的方法对不对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二、新授:1.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
学生实验。
(1)实验器材:铁丝做的实验架、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或蜡)(2)实验步骤:用铁丝做一个实验架。
把三根火柴的尾端用凡士林(或蜡)依此在实验架的铁丝下。
点燃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
(在使用酒精灯的时候,让学生看一看课本上写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3)观看发生的现象。
(4)汇报实验现象;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步脱落。
(5)汇报实验结论:热能够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导温度较低的部分。
2.指导学生认识容易传热的物体和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学生实验。
(1)实验器材:烧杯、热水、铜丝、铝丝、木筷、竹筷、瓷勺、铁勺、塑料棒、玻璃棒等(2)实验过程:在烧杯中加入半杯热水。
将铜丝、铁丝、木筷……玻璃棒等这些实验材料放入杯中。
过一会儿,摸一摸这些物体露在烧杯别处的一端,说说有什么感受。
(3)汇报实验现象:金属材料的物体变热了;非金属材料的物体不太热。
(4)总结实验结论:物体传导热的能力不同,金属材料容易传热,非金属材料不容易传热。
(5)小结:各种物体传导热的能力是不同的。
金属传导热的能力强,木头、竹子、陶瓷、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传导热的能力差。
三、巩固应用:1.出示课件。
讲解:了解热传导的规律,在生产和生活中跟有用。
2.谈话:下面这些物体,哪部分是容易传热的物体?哪部分是不容易传热的物体?什么缘故这些物体要使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你还能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四、课外拓展:观看厨房里的用品,哪部分是用容易传热的物体制作的?哪部分是用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制作的?2、水变热了教学目标:1、会做热对流的实验;能用图形表示自己的研究结果。
2、情愿合作交流,体验到通过合作与交流能更好地完成认知;能利用把握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3、明白热在液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了解热对流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明白热在液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了解热对流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看两瓶水,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颜色不同)另外,让学生摸一摸两个杯子的水温度如何。
(一个热,一个凉)师:是的,一瓶加了红墨水,一瓶加了蓝墨水;同时一杯热,一杯凉。
假如老师将这两个瓶口相对,猜猜看,会发生如何样的现象?(这一步师注意,要把热水放上,冷水放下。
)生推测可能发生的现象。
师演示,生观看现象(没有现象发生)师:有刚才大伙儿推测的现象吗?(生回答)师:假如把它们倒过来,又会如何样呢?(现在,热水在下,冷水在上。
)生汇报观看到的现象。
(红色的水上升,蓝色的水下降,逐步变成紫色的了)二、猜想假设师:什么缘故会发生这种现象呢?这可能与什么有关呢?学生推测。
(认为可能是一瓶是热水、一瓶是冷水的缘故。
)师:怎么说是不是如此呢?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
三、探究活动:热在液体中的传递方式1、制定实验方案师:设计如何样的实验来证明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桌子上有哪些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废物桶。
)生熟悉材料,并依照这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看哪个小组最先拿出实验方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研究方案。
(能够加热一杯水,观看水受热后的变化。
要想清晰地看到水受热后的现象,能够在水里放进一些物体,借助物体来观看。
)能够让生举例说说,放些什么好。
(师提供木屑、碎纸屑、粉笔末。
)小组讨论一下,你们预备选用哪一种?学生讨论并取走所选物品。
2、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安全;二、先观看木屑、纸屑在水中的现象,再观看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并把看到的现象画下来。
)3、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活动。
4、汇报交流①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发觉。
②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发觉后,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当烧杯里的水受热以后,水中的物体差不多上上升以后下降,然后再上升再下降,如此不停的循环运动。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师指导并参与讨论。
生汇报。
(热水上升,冷水下降)师进一步说明:加热后,底部的水受热上升,周围和上面较冷的水下降,流过来补充,被加热后又上升……就如此,冷水和热水相对流淌,科学上把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对流。
并板书:对流热水上升确实是水在传递热,通过对流,烧杯里的水温度就升高了,温度升高,水就变热了。
(板书课题)利用实验认识了对流现象。
下面咱们休息一会,来做个小游戏。
师出示金鱼,问学生这种一般的金鱼生活在常温水依旧热水里?生回答。
在日常生活中,它只能生活在常温下的水里。
假如把它放入开水里会如何样?(学生推测。
)然而今天,老师就让这条金鱼在开水中游泳,老师开始加热!要认真观看,看谁最先发觉现象。
师引导学生发觉(烧得是瓶子的上端)当热水在上面,冷水在下面时,不容易形成对流,尽管瓶口的水专门热,但下面的水仍旧是凉的,因此,鱼还能自由悠闲的游动。
师:回过头来想想开头的实验,哪瓶是热水?(生回答)。
再次重复开头的实验,让学生再次加深“热水上升,冷水下降,热在水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这一概念。
小结: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明白热在水中要紧是以对流方式传递的。
水属于液体,也确实是说热在液体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四、巩固知识让生依照所学的知识解决课本中“冬天,暖气片是如何样使房间变热的?”这一问题。
五、拓展活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专门多方面都巧妙的利用了热对流。
你明白有哪些?生举例。
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里有没有对流现象呢?假如有,又是如何样的结果呢?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连续研究热对流现象,看谁了解的多,好不行?3、谁热的快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测量工具(温度计)对阳光下不同颜色的物体温度变化进行定量观看,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2、通过学习,明白不同颜色的物体吸取太阳光的能力不同;同时通过对比实验,明白使用工具比感官更重要;能应用已有知识和体会对所观看的现象作假设性说明;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2、通过对比实验的数据分析,整理,认识到充足的科学证据才能说明道理;通过交流,展现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加强科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不同颜色的物体吸取太阳光的能力不同.学生预备:木板,镜子,黑白颜色手套,各种色纸,空易拉罐,墨汁,温度计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都明白,不同的物体吸取太阳光的本领是不同的,那么,什么样的物体吸取太阳光的本领更强呢?(生答)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那个问题"谁热的快"。
师板书:21、谁热得快二、新授:(一)、我们从这些生活现象中能发觉什么1、通过书中提供的两张夏冬季穿浅色和深色衣服人群的图片,,提示学生结合生活体会,列举生活事实,进而产生问题:什么缘故夏天穿浅色衣服的人多;而冬天穿深色衣服的人多?2、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设计研究的思路和方案,在小组内达成共识.3、让学生说说设计的方案。
4、师总结方案(①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一个包上黑色的纸,一个包上白色的纸。
燃后倒上水,放到太阳下晒。
十分钟后用温度计测量两罐里水的温度。
②用两只大小一样的毛线手套,其中一只是白色的,一只是黑色的。
分别戴在两只手上,同时暴晒在太阳光下,过一会,两只手的感受有什么不同.③……(二)、我们到室外去试一试1、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自主实验活动,获得实事证据和数据.2、以"我们的猜想得到证实了吗"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对实事依据进行初步的整理,通过表达与交流获得认知:①包黑色纸的易拉罐温度高,包白色纸的易拉罐温度低;②带黑色手套的手热,带白色手套的手不太热。
3、师生总结,得出结论:黑(深)颜色的物体吸取太阳光的能力强,白(浅)颜色的物体吸取太阳光的能力弱.师并随机板书:深颜色——吸热强浅颜色——吸热弱三、回来生活,了解应用。
自由活动:利用本节课的研究收成,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地点应用了物体吸热本领不同的特性。
(如: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是黑色的,妈妈带的遮阳伞是银色的;冬季路面撒煤渣促进雪融解等。
)四、拓展活动、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成?(学生谈收成)师: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还与什么有关?课下请同学们连续研究一下。
4、它们会生热吗教学目标:1、能对观看到的现象进行大胆的猜想,会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棉被、棉衣是否生热,并用科学的观点加以说明。
2、能积极参与观看实验,愿与他人合作,乐于用学到的知识穿凿条件改善生活。
3、了解保温顺散热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明白某些材料保温、散热的缘故。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保温顺散热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明白某些材料保温、散热的缘故。
教学预备:棉手套、棉花、温度计、泡沫塑料、毛皮、皮筋、实验记录单、冰袋、热水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冬天,穿上棉衣就会感受温顺,这是我们都经历过的。
然而穿棉衣什么缘故会温顺,其中的隐秘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课《它们会生热吗》,师板书。
二、探究活动1、提出问题:什么缘故穿棉衣、盖棉被就温顺?2、猜想假设:依照你的体会猜想一下,他们会生热吗?3、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设计:如何样验证他们是否会生热?教室巡视指导(用不同的材料、保温度计的位置、手持温度计的位置)4、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验证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