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论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90年代
群体决策的绩效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群体决策支持系统成了当时研究的热点
群体决策的兴起
首先,决策者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多 变,许多问题的复杂性不断提高。 其次,决策者个人的价值观、态度、信仰、 背景有一定的局限性。 再次,决策相互关联的特性客观上也要求不 同领域的人积极参与,积极提供相关信息, 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并进行决策
群体决策的优化技术
头脑风暴法 德尔菲法
是会议成员 通过相互启 发和信息交 流,产生思 维共振,以 引发更多的 创造性设想
方案提前 分析法
采用函询调查,向 有关领域的专家分 别提出问题,综合 整理后再匿名反馈 给各位专家,再次 征求意见,然后再 加以综合整理
这一方法并不 直接研究备选 方案本身,而 注重对方案的 前提假设进行 分析。
1785年法国数学家condorcet(孔多塞 ),提 出了condorcet规则和发现了投票悖论。
1951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Arrow在他的名著《社 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中提出了著名的不可能定理: 在一集看起来非常可信的公理和条件下,并不存在 集结社会中各成员偏爱的社会福利函数。这一结果 为群体决策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对社会的政 治和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群体决策产生原因
A
决策责任分散
群体气氛
B
C
领导的作用
D
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3、群体决策的流程
5、群体决策的优点,缺点
有利于集中不同领域专家 的智慧,应付日益复杂的 决策问题
容易得到普遍的认同, 有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
利用更多的知识优势,借 助于更多的信息,形成更 多的可行性方案
优点
有利于使人们勇于承 担风险
群体决策

1、群体决策的好处尽管人们并不一致认为群体决策是最佳的决策方式,但群体决策之所以广泛流行,正是在于群体决策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点:1)群体决策有利于集中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应付日益复杂的决策问题。
通过这些专家的广泛参与,专家们可以对决策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有利于在决策方案得以贯彻实施之前,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决策的针对性。
2)群体决策能够利用更多的知识优势,借助于更多的信息,形成更多的可行性方案。
由于决策群体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部门,从事不同的工作,熟悉不同的知识,掌握不同的信息,容易形成互补性,进而挖掘出更多的令人满意的行动方案。
3)群体决策还有利于充分利用其成员不同的教育程度、经验和背景。
具有不同背景、经验的不同成员在选择收集的信息、要解决问题的类型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往往都有很大差异,他们的广泛参与有利于提高决策时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4)群体决策容易得到普遍的认同,有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
由于决策群体的成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所形成的决策是在综合各成员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对问题趋于一致的看法,因而有利于与决策实施有关的部门或人员的理解和接受,在实施中也容易得到各部门的相互支持与配合。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决策实施的质量。
5)群体决策有利于使人们勇于承担风险。
据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在群体决策的情况下,许多人都比个人决策时更敢于承担更大的风险。
2、群体决策可能存在的问题群体决策虽然具有上述明显的优点,但也有一些特殊的问题,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就会影响决策的质量。
群体决策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速度、效率可能低下群体决策鼓励各个领域的专家、员工的积极参与,力争以民主的方式拟定出最满意的行动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陷入盲目讨论的误区之中,既浪费了时间,又降低了速度和决策效率。
2)有可能为个人或子群体所左右群体决策之所以具有科学性,原因之一是群体决策成员在决策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可以充分地发表个人见解。
简述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简述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群体决策是指由一组人共同参与和决策的过程,它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群体决策的优点:
(1)充分利用智慧:群体决策可以充分利用集体智慧,将众多的思想和意见汇聚到一起,从而产生更加全面、多角度的决策。
(2)凝聚力强:群体决策增强了组织内部的凝聚力,能够提高员工间的归属感和集体意识,从而更好地完成组织任务。
(3)促进沟通:群体决策促进了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够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减少误解和偏见,更好地达成共识和目标。
群体决策的缺点:
(1)决策时间长:群体决策需要一定时间的讨论和协商,这会拖延决策的时间,从而影响组织的执行力。
(2)容易出现权力斗争:群体决策过程中可能出现权力斗争,不同的成员会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而产生矛盾和对抗。
(3)缺乏领导:群体决策缺乏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可能导致低效决策或决策结果不可预测。
因此,对于群体决策,组织需要在合适的场合选择使用,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方法来指导和协调。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群体决策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群体决策群体决策是指在一个团体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协商并达成共识的过程。
在社会心理学中,群体决策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通过理解群体心理和群体行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群体决策的动力和机制。
本文将以社会心理学视角来探讨群体决策的影响因素、优势与缺点以及应用。
一、群体决策的影响因素在群体决策的过程中,有多个因素会影响决策结果。
首先,个体特质和背景对决策有重要影响。
个体的性格、态度、价值观以及知识水平都会影响其对决策的看法和参与度。
此外,个体的经历和文化背景也会带来差异性,从而影响决策的结果。
其次,群体动力也是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群体中,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影响和相互作用。
人们倾向于受他人意见和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当个体面临不确定性和压力时,更容易受到他人观点的影响。
这种社会信息的共享和交互反馈,会对群体决策产生深远影响。
最后,决策的环境和条件也会对群体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具体说来,决策的复杂性、时限、资源限制以及冲突程度等都会影响决策的结果。
例如,在紧迫的决策环境中,不同的行动者可能更倾向于迅速决策,而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则需要更多的讨论和妥协。
二、群体决策的优势与缺点群体决策具有一些优势和缺点。
首先,群体决策能够充分利用多样的信息和知识。
通过多个成员的投入和参与,个体的局限性和盲点能够得到补充和弥补,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群体决策能够增强决策的接受力和认同度。
由于成员在决策过程中参与度高,他们更容易接受并认同最终结果,从而增强了决策的实施效果。
此外,群体决策还能够增加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群体决策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挑战。
首先,群体决策可能导致信息过载和决策时间延长。
当群体规模过大时,信息的传递和处理会变得繁杂,导致决策效率降低。
此外,决策的达成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
其次,群体决策还可能存在意见分歧和权力斗争。
在群体中,不同的成员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和利益诉求,这可能导致决策过程中的冲突和摩擦。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附答案)1.群体决策有何优缺点?答:群体决策的优点:群体决策可以集思广益、开拓思路、克服偏见,提高群体的凝聚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群体决策在确定目标时,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优于个人决策。
(2)群体决策可提供更多的备择方案。
(3)群体决策对活动结果的评估更为客观。
群体决策的缺点:(1)风险转移现象;(2)群体思维;(3)较少选择性;(4)对偏爱的选择没有再检验;(5)对淘汰的选择没有再检验;(6)否决专家意见;(7)对新信息存有偏见;(8)没有权宜之计。
2.什么是情商?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情商是指个体对情绪的知觉和调节能力,以及对情绪进行的思考能力。
主要包括四个内容:一、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二、思绪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三、理解与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四、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能力。
3.我实现人假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自我实现人”假说。
“自我实现人”是指每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自己才得到最大的满足。
“自我实现人”假说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人并非生来是懒惰的,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
②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不但愿意而且主动工作。
③人有追求满足欲望的需要,职工的自我实现倾向与组织所要求的行为之间没有矛盾,只要管理适当,人们会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④人并非必然会对组织目标产生抵触和采取消极的行为,主要是由于压力造成的。
⑤人对自己所参与的工作目标,能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
⑥大多数人都有组织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的智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介绍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来的,全名叫“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通过在匹兹堡地区11个工商业机构对200多位工程师、会计师调查征询,赫兹伯格发现,受访人员举出的不满的项目,大都同他们的工作环境有关,而感到满意的因素,则一般都与工作本身有关。
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优劣

个人决策 与群体决 策的关系
Case Two 挑战者号的背后
巨人集团个人决策的问题1st
史玉柱的决策
最初
1992年 2亿 1992年 18层的自用办 18层的自用办 公楼
大展宏图之后
1996年 12亿 1996年 12亿 70层巨人大厦 70层巨人大厦
失败的结局
曾经的巨人大厦
挑战者号群体决策的问题 挑战者号群体决策的问题2nd
表现在个人决策所需的社会条件难以充分具备。 表现在决策者受到个人的经验、知识和能力的限制。
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 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其中,参与决策的人组成了决策群体。 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其中,参与决策的人组成了决策群体。
流程介绍:
Case One 巨人集团的失误
挑 战 者 号 爆 炸 瞬 间
挑战者号发射当天清晨,被冰雪覆盖 的发射塔 挑战者号升空
挑战者号失事视频
挑战者号的背后 挑战者号的背后
认识偏见 信息沟通不 足 决策的不确 定性
成员对群体 的依赖 群体规模过 大
成功先例与 经验主义
总结
个人决策 优点:简便、迅速、责任明确 优点:简便、迅速、责任明确 缺点: ① 个人决策所需的社会条件难以充分准备 个人决策所需的社会条件难以充分准备 ② 决策者受到个人经验、知识和能力的限制 决策者受到个人经验、知识和能力的限制 群体决策 优点 ① 有利于集中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 有利于集中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 ② 更多的知识优势和信息来源 ③ 可充分利用成员们不同的教育程度和文化背景 ④ 容易达到普遍共识,促进决策的实施 容易达到普遍共识,促进决策的实施 ⑤ 更敢于承担风险 敢于承担风险 缺点 ① 速度、效率可能低下 速度、效率可能低下 ② 被个人或子群体所左右 ③ 易从自身利益出发
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各有哪些优缺点?如何做好群体决策

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各有哪些优缺点?如何做好群体决策在当今社会,上至国家下之至个人,每时每刻不在面临着选择。
而对企业和法人来说,一个正确的战略目标和决策则是公司长期发展的关键。
由此可见决策的重要性。
决策,指决定的策略或办法。
按决策的主体不同,决策分为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个人决策,即决策由个人做出。
在一个团体或者是团队当中,往往需要一个领导者,而这领导者所做的决定就是个人决策。
个人决策是一种单一性的决策,决策主体为一人,决策方向为一个。
这就决定了决策与领导者的素质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而个人决策存在着优点:1、个人决策相当于是权力的集中,因此这就是其具备了对事物的认识的直观性和决策的迅速和有效性;2、个人决策是领导者的决策代替团体的决策,因此这就体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决心;3、个人决策是有个人的思维和阅历来做出决定,因此这也就具备了应对突发状况的紧急变化性和灵活性。
群体决策,即决策由群体做出。
在一个团体和团队当中,因为人与人的不同因此做决策时需要考虑到每个人的想法,因此群体决策就愈来愈被当今社会所认可。
群体决策的优点:1、群体决策是群体的人来决策,搜集了大量的信息,因此这就使其具备了合理性和准确性;2、群体决策是群体讨论和决定的,这就说明了群体中的每个人都熟知了决策的内容并认可决策,利于决策的实施;3、群体决策因为群体中的人是不同的,这也就会体现出决策的创新性;4、群体决策是使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决策,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决策中的包容性。
通过对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的介绍和分析,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比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决策的科学性。
个人决策是由个人的经验和阅历来进行决策的,这就会导致一种极端性和片面性,个人往往容易犯错误,所以在科学性方面个人决策缺少科学性;群体决策是由群体做出决策,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因此群体决策中的集思广益则是为决策提供了科学性。
2、决策的创新性和合理性。
个人决策中,决策与领导者素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明了领导者的素质决定了决策的创新性和合理性,而其他群体成员的意见则是辅助性的,这就容易导致决策不合理;群体决策中,决策与群体中的每个成员有关这样,通过讨论和探究也就容易促发成员的创造性,因为多数人的参与和提议,群体决策则是突显出了合理性和创新性。
群体决策优缺点和方法

群体决策优缺点和方法第一篇:群体决策优缺点和方法群体决策优缺点和方法?群体决策的定义: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
群体决策的优点主要表现在:(1)提供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2)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3)提供更多样的经验和观点;(4)可以开发更多的可行方案;(5)提高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6)增加正当性。
群体决策的缺点主要表现在:(1)费时;(2)少数人垄断;(3)服从的压力;(4)从众现象(5)模糊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发挥群体决策效益,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从总体上看,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好;(2)要明确评估准则。
在决策速度方面,个人决策优于群体决策,在创意方面,群体决策优于个人决策;在解决问题的接受程度方面,群体决策优于个人决策;在决策效率方面,个人决策优于群体决策;(3)在群体决策规模的大小上看,一般5~15人较适宜,不少于5人,7人最能发挥效能。
群体决策的优化技术:(1)头脑风暴法:是会议成员通过相互启发和信息交流,产生思维共振,以引发更多的创造性设想。
(特点:1、有助于参与者解除思维定势;2、有助于参与者解除权威效应;3、有助于参与者集中注意力迸发灵感。
)(2)德尔菲法:采用函询调查,向有关领域的专家分别提出问题,综合整理后再匿名反馈给各位专家,再次征求意见,然后再加以综合整理。
(特点:1、超脱性;2、反馈性;3、预备性)(3)方案提前分析法:这一方法并不直接研究备选方案本身,而注重对方案的前提假设进行分析。
群体决策应注意的问题:(1)群体决策对于抓住机遇的影响;(2)领导人主观意识倾向性的影响。
群体决策方法比较好的方法除了上文介绍头脑风暴法以外主要有以下名义群体法、德尔菲法和电子会议法等三种方法。
1、名义群体法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这就是名义一词的含义。
像召开传统会议一样,群体成员都出席会议,但群体成员首先进行个体决策。
论群体决策的优势和缺陷

论群体决策的优势与缺陷论群体决策摘要:决策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体现着时代的特征。
随着环境的变化,决策也日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群体决策受到重视并获得迅速发展。
对于那些复杂的决策问题,往往涉及到目标的多重性、时间的动态性和状态的不确定性,这是单纯个人的能力远远不能驾驭的。
为此,群体决策因其特有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决策者的认同并日益受到重视,同时,群体决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群体决策定义兴起优势缺陷一、群体决策概述1、群体决策的定义群体决策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
其中,参与决策的人组成了决策群体。
2、群体决策兴起的必要条件首先,决策者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许多问题的复杂性不断提高。
相应地,要求综合许多领域的专门知识才能解决问题,这些跨领域的知识往往超出了个人所能掌握的限度。
其次,决策者个人的价值观、态度、信仰、背景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方面,这些因素会对要解决的问题类型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决策者注重经济价值,他们就会倾向于对包括市场营销、生产和利润问题在内的实质情况进行决策;如果他们格外关注自然环境,就会用生态平衡的观点来考虑问题。
另一方面,决策者个人不可能擅长解决所有类型的问题,进行任何类型的决策。
再次,决策相互关联的特性客观上也要求不同领域的人积极参与,积极提供相关信息,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并进行决策。
3.群体决策兴起的原因(1)决策责任分散。
群体决策使得参与决策者责任分散,风险共担,即使决策失败也不会由一个人单独承担,加之权责往往不够分明,所以群体决策不如个体决策谨慎,具有更大的冒险性。
(2)群体气氛。
群体成员的关系越融洽,认识越一致,则决策时就缺乏冲突的力量,越可能发生群体转移。
(3)领导的作用。
群体决策往往受到领导的影响,而这些人的冒险性或保守性会影响到群体转移倾向。
(4)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浅谈集体决策的缺点和优点

浅谈集体决策的缺点和优点集体决策方法组织的大部分决策是群体决策(group decision),尤其是对组织活动和人员有深远影响的决策。
管理者40%以上的时间是在开会,在进行群体决策。
集体决策的优点主要表现在:(1)提供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2)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3)提供更多样的经验和观点;(4)可以开发更多的可行方案(alternatives);(5)提高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6)增加正当性。
集体决策的缺点主要表现在:(1)费时;(2)少数人垄断;(3)服从的压力;(4)“从众现象”(group think),即压抑不同的、少数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以建立一致的表像;(5)模糊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发挥群体决策效益,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从总体上看,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好;(2)要明确评估准则。
在决策速度方面,个人决策优于群体决策,在创意方面,群体决策优于个人决策;在解决问题的接受程度方面,群体决策优于个人决策;在决策效率方面,个人决策优于群体决策;(3)在群体决策规模的大小上看,一般5~15人较适宜,不少于5人,7人最能发挥效能(Magic 7)。
群体决策方法比较好的方法除了上文介绍头脑风暴法以外主要有以下名义群体法、德尔菲法和电子会议法等三种方法。
名义群体法名义群体法(Nominal group technique),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这就是名义一词的含义。
像召开传统会议一样,群体成员都出席会议,但群体成员首先进行个体决策。
具体方法是,在问题提出之后,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成员集合成一个群体,但在进行任何讨论之前,每个成员独立地写下他对问题的看法。
(2)经过一段沉默后,每个成员将自己的想法提交给群体。
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向大家说明自己的想法,直到每个人的想法都表达完并记录下来为止(通常记在一张活动挂图或黑板上)。
所有的想法都记录下来之前不进行讨论。
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有哪些优缺点h

群体决策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 其中,参与决策的人组成了决策群体。对于决策类型而言,群体能产生更完整的信息和知识。 通过集合好几个人的智慧,群体给决策带来更多的投入。除了投入之外,群体还能给决策带 来多样化。它们带来了观点多样化,因而有更多的投入和可选方案可供考虑。许多证据表明, 即便最优秀的个体也不能比群体做得更好。因此团队可产生高质量的决定。最后,群体可带 来方案接受度的增加。许多决定之所以最终未能被采纳就是因为人们不接受该方案。参与做 决定的群体成员会更热情地支持该决定并且鼓励其他人接受它。 如何做好群体决策呢?这要求领导者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宽松心理气氛 群体决策的优势之一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在尽可能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 基础上作出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决策。然而,要使群体决策的这个优势充分发挥,领导者必 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让群体决策的参与者们觉得不怕讲话,因而敢说真话,敢讲 心里话,敢于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只有当参与者们能够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不同意见,群体 决策才能汇聚最新知识、获取准确信息和掌握真实情况。创造宽松心理气氛不仅需要领导者 经常公开号召大家打消顾虑、有啥说啥,也要求领导者通过改进信息联系方式、改善讨论会 场布置等举措展示虚心听取意见的诚意,从而解除群体决策参与者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积 极地参与决策讨论,大胆直抒己见。 2.有效控制决策过程 耗时多是群体决策的一个弱点,而一些心理因素的干扰造成议而不决更会拖长群体决策的时 间。例如,有的人在讨论问题时,持有不同见解,可是担心直截了当说出来会得罪人,于是就绕 着圈子发表意见,说了半天可能还没有触及实质问题,时间却已经流逝。尤其是当研究重大问 题时,许多人害怕说错话被人视为愚蠢或被人笑话,就保持沉默,不表态,不置可否,但当涉及 到那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时,他们自信胸有成竹,发言热烈,海阔天空,可遗憾的是,需要解决的 问题仍然没有答案。为了提高群体决策的效率,领导者应当有效控制决策过程,这不是要控制 参与者的思想,而是要在决策过程中保证群体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重大问题上,始终紧扣和 抓住核心问题讨论研究,高效率高质量地做出决定。 3.灵敏捕捉闪光思想 真理有时候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这就要求领导者组织集体决策必须尊重少数人的意见,更 不能借多数人的意见压制少数人的意见。应当看到,好的决策方案总是由个别人先提出来。
第八章-群体决策第章

第八章 群体决策 第一节 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的优点
决策质量高
决策一贯性强
群体决策 的优点
增加决策的合法性
决策的可接受性高
2 2019/12/25
群体决策
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共收到参赛作品1994件,其中国 内(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作品 1766件,国外作品228件。
HR会选择淘汰谁?
9 2019/12/25
第八章 群体决策 第三节 群体决策技术
一、头脑风暴法 脑力激荡法(brain storming)的意思是克服互动群
体中产生的妨碍创造性方案形成的从众压力。其方 法是,利用产生观念的过程,创造一种进行决策的 程序,在这个程序中,群体成员只管畅所欲言,不 许别人对这些观念加以评论。
现有的方案被有影响力的领导所接受 而使群体没有信心去寻找更好的方案
群体凝聚力 群体与外界的隔绝
外部压力
前提条件 命令式的领导方式
群体成员背景和价值观的相似性
16 2019/12/25
缺乏有条理的决策方法程序
一、群体思维
第八章 群体决策 第二节 群体思维与群体转移
3、群体思维的现象
费时间的事。大家对猿猴的错误决策十分愤慨,群起而攻
7
之。
2019/12/25
第八章 群体决策 第二节 群体思维与群体转移
一、群体思维
1、群体思维的内涵:指群体中从众压力的存在,使群体对决策
中出现的不同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不能作出客观的评 价。
8 2019/12/25
二、群体转移
1、群体转移的内涵:在讨论可选择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中
上、草丛间玩耍,上窜下跳,十分活跃,一切都显得生机 盎然,那么正常、理想、幸福。但天有不测风云,暴雨袭 来,不久洪水就淹没了森林的大部分,大小动物拼命向最 高处奔去。待大家聚到高处,洪水还在暴涨,于是大家推 选最聪明的猿猴主持召开会议,大家为如何脱险议论纷纷 ,一时不知所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群体决策的优缺点目录●一、群体决策的定义 (1)●二、发展背景 (1)(一)兴起 (2)(二)原因 (3)●三、群体决策的流程 (4)●四、群体决策的优点 (4)(一)群体决策的好处 (4)(二)案例 (5)(三)分析 (6)●五、群体决策的缺点 (7)(一)群体决策的缺点 (7)(二)案例:“挑战者”号事件 (7)(三)分析 (9)●六、与个体决策的比较 (10)●七、群体决策的发展与优化 (11)(一)头脑风暴法 (12)(二)德尔菲法 (12)(三)方案提前分析法 (13)●八、群体决策应注意的问题 (13)●九、总结 (14)论群体决策的优点与缺点摘要本文主要由两个例子分别介绍群体决策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将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进行对比,再对于群体决策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
关键词群体决策、个人决策、群体决策优化技术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组织处于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这对组织的发展提出很大的挑战,导致我们决策的时候需要更加科学的考虑。
所以,现代的组织多采用群体决策的方式,来提高组织决策的正确率,降低风险。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群体决策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船失事的事件,这件事让我们清楚的看到群体决策的弊端。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来讨论群体决策的优点和缺点,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
一、群体决策的定义群体决策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
二、发展背景群体决策的研究始于200多年前。
法国数学家borda在1781年提出了群体对发案排序的borda规则;1785年法国数学家condorcet,提出了condorcet 规则和发现了投票悖论。
此后,许多学者从各方面对群体决策进行了研究。
1944年Von Neumann和Morgenstem对多人对策问题效用函数进行了研究。
1951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Arrow在他的名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中提出了著名的不可能定理:在一集看起来非常可信的公理和条件下,并不存在集结社会中各成员偏爱的社会福利函数。
这一结果为群体决策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对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rrow从数学上证明了给定合理性假设,没有任何决策是公正的,Arrow的不可能性定理是群体决策研究的一个里程碑,成为群体决策研究的一个经典性结论。
其后,fishburn对Arrow定理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当群体中的个体成员为无限集时,Arrow不可能性定理变为可能定理。
早期群体决策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决策群体的最优选择应该是使社会福利达到极大,或群体效用极大。
70年代以后,群体决策研究主要由两类学者沿两条不同的途径进行,一个途径是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观察分析群体互相作用对选择转移的影响;另一条途径是经济学家对个体偏好数量集结模型的研究。
妥协、谈判和群体决策理论,在70年代和80年代期间获得了相当的发展。
群体决策在信息收集、信息处理、方案结果的评价以及产生新的方案等方面比个体决策有许多重大的优势,同时也有缺点,主要的缺点是在决策时群体成员的意见必须取得一致。
80年代,群体决策理论研究和方法应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群体决策理论拓展为几个不同而又互相联系的几个研究领域:偏好分析、群体效用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委员会决策理论、投票理论、一般对策理论、专家评估分析、量化因子集结、模糊群体决策理论、经济均衡理论以及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等等。
90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消除或减少决策个体之间信息交流的障碍提供了可能,群体决策的绩效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群体决策支持系统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一)兴起决策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体现着时代的特征。
随着环境的变化,决策也日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群体决策受到重视并获得迅速发展。
对于那些复杂的决策问题,往往涉及到目标的多重性、时间的动态性和状态的不确定性,这是单纯个人的能力远远不能驾驭的。
为此,群体决策因其特有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决策者的认同并日益受到重视。
首先,决策者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许多问题的复杂性不断提高。
相应地,要求综合许多领域的专门知识才能解决问题,这些跨领域的知识往往超出了个人所能掌握的限度。
其次,决策者个人的价值观、态度、信仰、背景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方面,这些因素会对要解决的问题类型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决策者注重经济价值,他们就会倾向于对包括市场营销、生产和利润问题在内的实质情况进行决策;如果他们格外关注自然环境,就会用生态平衡的观点来考虑问题。
另一方面,决策者个人不可能擅长解决所有类型的问题,进行任何类型的决策。
再次,决策相互关联的特性客观上也要求不同领域的人积极参与,积极提供相关信息,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并进行决策。
(二)原因(1)决策责任分散。
群体决策使得参与决策者责任分散,风险共担,即使决策失败也不会由一个人单独承担,加之权责往往不够分明,所以群体决策不如个体决策谨慎,具有更大的冒险性。
(2)群体气氛。
群体成员的关系越融洽,认识越一致,则决策时就缺乏冲突的力量,越可能发生群体转移。
(3)领导的作用。
群体决策往往受到领导的影响,而这些人的冒险性或保守性会影响到群体转移倾向。
(4)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群体成员所具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信奉的价值观会被反映在群体决策中,例如,美国社会崇尚冒险,敬慕敢于冒险而成功的人士,所以其群体决策更富于冒险性。
三、群体决策的流程四、群体决策的优点在多数组织中,许多决策都是通过委员会、团队、任务小组或其他群体的形式完成的,决策者经常必须在群体会议上为那些具有新颖和高度不确定性的非程序化决策寻求和协调解决方法。
结果,许多决策者在委员会和其他群体会议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的决策者甚至花费高达80%以上的时间。
因此,分析群体决策的利弊以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群体决策的好处尽管人们并不一致认为群体决策是最佳的决策方式,但群体决策之所以广泛流行,正是在于群体决策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点:(1)群体决策有利于集中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应付日益复杂的决策问题。
通过这些专家的广泛参与,专家们可以对决策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有利于在决策方案得以贯彻实施之前,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决策的针对性。
(2)群体决策能够利用更多的知识优势,借助于更多的信息,形成更多的可行性方案。
由于决策群体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部门,从事不同的工作,熟悉不同的知识,掌握不同的信息,容易形成互补性,进而挖掘出更多的令人满意的行动方案。
(3)群体决策还有利于充分利用其成员不同的教育程度、经验和背景。
具有不同背景、经验的不同成员在选择收集的信息、要解决问题的类型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往往都有很大差异,他们的广泛参与有利于提高决策时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4)群体决策容易得到普遍的认同,有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
由于决策群体的成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所形成的决策是在综合各成员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对问题趋于一致的看法,因而有利于与决策实施有关的部门或人员的理解和接受,在实施中也容易得到各部门的相互支持与配合。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决策实施的质量。
(5)群体决策有利于使人们勇于承担风险。
据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在群体决策的情况下,许多人都比个人决策时更敢于承担更大的风险。
(二)案例1968年5月,美国潜艇“天蝎号”(Scorpion)在北大西洋完成例行出海执勤任务返回新泽西新港的途中失踪了。
尽管海军清楚该潜艇最后一次报告的方位,可是对“天蝎号”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无所知,对于最后一次无线电联系后它又航行了多远也仅有模糊的判断。
结果,海军只能搜寻“天蝎号”的地方是一片有20英里宽、深达数千英尺的环形海域。
你不难想象到这是一项几乎没有任何希望的任务。
有人或许认为,唯一可能的解决办法就是派三四名顶尖专家到潜艇上和海洋湍流中考察,之后问他们认为“天蝎号”会在什么地方,然后派员前去搜寻。
可是,正如谢里·桑塔格(Sherry Sontag)和克里斯托弗·德鲁(Christopher Drew)在他们的著作《深海迷藏》(Blindman s Bluff)中叙述的那样,一位名叫约翰·克拉文的海军军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搜寻方案。
首先,克拉文编造了一系列剧情脚本,对于“天蝎号”可能发生的事情提出了所有可供选择的解释。
然后,他召集起一组具有不同背景知识的专业人士,包括数学家、潜艇专家和搜救人员。
他并没有要求他们彼此互相商量,以便就潜艇失踪想出解决办法,而是要求他们就每一段剧情可能向哪方面发展向其提出最贴切的猜测。
为了使整个过程显得有趣,这些猜测都以投注的方式体现出来,奖品是若干瓶芝华士威士忌。
于是,克拉文召集的这些人就潜艇为什么会遇到麻烦,以及潜艇撞向海床时可能的速度和倾斜角度来下注。
毋庸赘言,这些信息中没有一条能告诉克拉文“天蝎号”到底在什么地方。
但是克拉文认为,如果他将所有答案串联起来的话,那就能对“天蝎号”如何遇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拼图,这样一来他就能最终对“天蝎号”到底在哪儿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这就是他所作所为的真正意图。
他将所有猜测汇总起来,运用被称为“贝叶斯定理”(Bayes s Theorem)的公式估算出“天蝎号”最后的位置。
克拉文通过运用贝叶斯定理,得出了他想得到的结果,大致说就是对潜艇所处位置进行了集体评估。
克拉文最终确定的位置并不是这个团体中任何个体所选择的地点。
换句话说,这个团体中没有任何一位成员在脑海中描绘出的图像,与克拉文通过搜集信息构建的图像相符。
老实讲,最后的评估结果总的来说与象征团体中最聪明的人做出的个体判断恰恰相反,而是团体的集体判断更合理。
实事求是地讲,这也是个光彩夺目的判断。
在“天蝎号”消失5个月之后,一艘海军军舰发现了它的踪迹,与克拉文那个团体所说的失事地点仅相距220码。
这个故事的令人震惊之处在于,在这个事件中该团体所依赖的证据几乎不存在,实际上也只不过是零碎的数据而已。
没有人知道潜艇为什么沉没,更没有谁对这艘潜艇以多快的速度下沉或者坠到多深的海底有任何概念。
尽管这个团体中没有谁清楚这些,可是作为整体的团体却清楚一切。
(三)分析这个案例我们能很清楚的看到群体决策的优点。
群体决策有利于集中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应付日益复杂的决策问题;群体决策能够利用更多的知识优势,借助于更多的信息,形成更多的可行性方案;具有不同背景、经验的不同成员在选择收集的信息、要解决问题的类型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往往都有很大差异,他们的广泛参与有利于提高决策时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五、群体决策的缺点(一)群体决策的缺点群体决策虽然具有上述明显的优点,但也有一些特殊的问题,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就会影响决策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