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分析的实验报告doc
形态理论分析实验报告
![形态理论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65ca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2.png)
形态理论分析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形态理论分析方法,对给定的图像进行形状特征提取和分析。
通过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形态学运算,并结合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技术,探究图像的形态特征,为后续图像识别和分类提供支持。
实验结果表明,形态学方法结合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取和识别图像的形状特征,为图像分析和处理提供有力支持。
引言图像形态学是图像处理和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主要通过形态学运算、形态学重建以及形态学滤波等手段,提取和分析图像中的形状特征,用于图像分割、目标检测和图像识别等领域。
形态学方法通过对图像的膨胀、腐蚀等操作,改变和去除图像中的各种形状特征,从而实现对目标的提取和分析。
本实验通过形态学方法结合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技术,对给定的图像进行形态学分析,并比较不同方法对形态特征提取的效果。
实验步骤1. 图像预处理:对输入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二值化处理,以便进行后续形态学运算。
2. 形态学运算:通过膨胀、腐蚀、开运算、闭运算等形态学操作,改变和去除图像中的形状特征。
3. 图像分割:通过形态学运算得到的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将感兴趣的目标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4. 特征提取:对分割得到的目标进行轮廓提取、面积计算等操作,得到形态特征向量。
5. 形态特征分析:根据得到的形态特征向量,进行形状分类和识别。
实验结果本实验选取了一幅室内植物图像作为测试样本,经过图像预处理和形态学运算,得到了目标的轮廓和形状特征。
通过分析特征向量,我们可以发现图像中的目标主要呈现出圆形和椭圆形的形状,且面积较小。
经过形态特征分析,我们可以将图像中的目标与其他图像进行比较和分类,为图像识别和分类提供支持。
结论通过形态学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对图像中的形状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
在本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利用形态学运算和图像处理技术,对给定的图像进行了形态特征提取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形态学方法结合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取和识别图像的形状特征,为图像分析和处理提供有力支持。
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18d91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8.png)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加深对生物形态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无菌水、刀片、镊子、植物叶片、动物组织、微生物培养皿、食用菌菌丝体、子实体等。
2. 实验仪器:光学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植物学实验台、培养箱、酒精灯、火柴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植物叶片(1)用刀片将植物叶片切成薄片,放入载玻片中央。
(2)滴加无菌水,盖上盖玻片。
(3)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表皮、叶肉、叶脉等结构。
2. 观察动物组织(1)取动物组织一小块,放入载玻片中央。
(2)滴加无菌水,盖上盖玻片。
(3)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组织的细胞结构、组织结构等。
3. 观察微生物(1)将微生物培养皿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菌落形态。
(2)用无菌镊子取一小块菌落,放入载玻片中央。
(3)滴加无菌水,盖上盖玻片。
(4)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细胞形态、菌落结构等。
4. 观察食用菌菌丝体与子实体(1)观察食用菌菌丝体的形态、颜色、生长速度等。
(2)观察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如菌盖、菌柄、菌褶等。
(3)观察食用菌的锁状联合现象。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叶片观察结果显示,植物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组成。
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叶肉负责光合作用,叶脉负责运输水分和养分。
2. 动物组织观察结果显示,动物组织由细胞、组织、器官组成。
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组织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器官由多个组织构成,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
3. 微生物观察结果显示,微生物具有多种形态,如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菌落形态各异,如绒毛状、絮状、颗粒状等。
4. 食用菌观察结果显示,食用菌菌丝体呈白色、细长、有分支,生长速度快。
子实体具有菌盖、菌柄、菌褶等结构,颜色多样,形态各异。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了植物叶片、动物组织、微生物、食用菌等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加深了对生物形态学知识的理解。
细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细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f4a75d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d.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2.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了解细菌的基本特征。
3. 熟悉细菌的分类方法,为后续的细菌鉴定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细菌是微生物的一种,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等特点。
细菌的形态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基本结构,以及鞭毛、荚膜、芽孢等特殊结构。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可以初步判断其种类,为后续的细菌鉴定工作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
2. 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无菌操作台、无菌试管、酒精灯、火柴、镊子、滴管、染色液(结晶紫、碘液、番红)等。
四、实验步骤1. 细菌涂片制作(1)取无菌试管,加入适量的细菌培养液。
(2)用无菌镊子取少量细菌培养液,滴于载玻片上。
(3)用无菌盖玻片轻轻压在细菌培养液上,使细菌均匀分布。
(4)用酒精灯对载玻片进行轻微加热,使细菌固定。
2. 细菌染色(1)用滴管滴加适量的结晶紫染液于载玻片上的细菌涂片上。
(2)染色约1分钟,然后用滴管滴加适量的碘液。
(3)染色约1分钟,用蒸馏水冲洗载玻片上的染色液。
(4)用番红染液复染约1分钟,用蒸馏水冲洗载玻片上的染色液。
3. 细菌观察(1)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调整光圈和焦距,使视野清晰。
(2)观察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形态结构。
(3)记录观察结果,包括细菌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染色特性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革兰氏阳性球菌:呈球形,直径约1~2微米,排列成单行、双行或链状。
染色后,菌体呈紫色。
2. 革兰氏阴性球菌:呈球形,直径约1~2微米,排列成单行、双行或链状。
染色后,菌体呈红色。
3. 革兰氏阳性杆菌:呈杆状,直径约0.5~1微米,长度约为2~5微米,排列成单行、双行或链状。
染色后,菌体呈紫色。
4. 革兰氏阴性杆菌:呈杆状,直径约0.5~1微米,长度约为2~5微米,排列成单行、双行或链状。
形态分析的实验报告
![形态分析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e8abf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6.png)
形态分析的实验报告形态分析的实验报告引言:形态分析是一种通过观察和研究物体的形状、结构和组织特征来了解物体性质和功能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物体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探索形态对物体性质的影响,并进一步理解形态分析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实验一:形态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不同形态的塑料材料进行研究。
我们选取了球形、棒状和片状三种不同形态的塑料,分别测量了它们的密度、硬度和强度。
结果显示,球形塑料的密度最大,硬度较高,而强度较低。
棒状塑料的密度和硬度介于球形和片状之间,而强度较高。
片状塑料的密度最小,硬度较低,但强度最高。
通过对比不同形态塑料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形态对材料的密度、硬度和强度都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形态的材料在不同应用场景中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
实验二:形态对生物结构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不同形态的叶片进行研究。
我们选取了长形、圆形和锯齿形三种不同形态的叶片,分别测量了它们的光合效率和抗风能力。
结果显示,长形叶片的光合效率最高,抗风能力较低。
圆形叶片的光合效率和抗风能力介于长形和锯齿形之间。
锯齿形叶片的光合效率较低,但抗风能力最高。
通过对比不同形态叶片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形态对叶片的光合效率和抗风能力都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形态的叶片在适应不同环境和生活方式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
实验三:形态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不同形态的桥梁进行研究。
我们选取了拱形、悬索和梁式三种不同形态的桥梁,分别测量了它们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结果显示,拱形桥梁的承重能力最高,稳定性较好。
悬索桥梁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介于拱形和梁式之间。
梁式桥梁的承重能力较低,但稳定性最差。
通过对比不同形态桥梁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形态对桥梁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形态的桥梁在应对不同地理环境和交通需求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
结论:形态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物体的形状、结构和组织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揭示物体的性质和功能。
形态分析期货实验报告
![形态分析期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a23f2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c.png)
形态分析期货实验报告1. 引言形态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通过对价格走势的形态进行识别和分析,以预测未来价格的变动趋势。
本次实验旨在运用形态分析理论和方法,对选定的期货品种进行形态分析并进行预测。
2. 实验数据和选定的期货品种我们选择了股指期货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收集一段时间内的股指期货的历史交易数据,包括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等。
本次实验选择了沪深300指数期货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过去一年的数据进行形态分析。
3. 形态分析理论和方法形态分析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价格图表上的形态进行识别和分析,以判断未来价格的变动趋势。
常用的形态分析方法包括头肩顶底、双顶底、三重顶底、锤子线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运用了K线图的形态分析方法。
K线图是一种经典的技术分析工具,以矩形的方式展示每个时间段内的价格走势,包括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等。
通过对K线图形态的判断和分析,可以辅助我们进行价格预测。
4. 实验过程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将收集到的股指期货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出K 线图,并对K线图进行形态分析。
我们发现在沪深300指数期货的K线图中,出现了多个经典的形态图形,如头肩顶、双底以及锤子线。
通过对这些形态的分析和验证,我们对未来价格的走势进行了预测。
例如,在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头肩顶形态之后,我们判断价格会发生下跌,并建议投资者减仓或者卖出相关的股指期货合约。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结合了其他技术指标,如移动平均线等,进一步验证了形态分析的预测结果。
5. 实验总结和改进思考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形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进行了验证和应用。
通过形态分析,我们成功识别了多个经典的形态图形,并对未来价格的走势进行了预测。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形态分析仅仅是一种辅助分析工具,其预测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基本面分析,进一步提高对未来价格走势的准确性。
人体形态实训实验报告
![人体形态实训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958da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7.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人体形态实训实验旨在通过对人体形态结构的系统观察和测量,加深对人体解剖学、人体工程学等知识的理解,掌握人体形态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对人体形态结构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河南省某高校解剖实验室四、实验对象20名身体健康、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志愿者五、实验仪器1. 人体测量尺2. 身高坐高计3. 直角规4. 量角器5. 拉力计6. 肌肉厚度测量仪7. 人体脂肪测量仪六、实验内容1. 人体基本形态测量- 身高:测量站立时头顶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 肩宽:测量两肩峰外侧缘的距离。
- 臂长:测量肩峰至手腕的距离。
- 胸围:测量胸廓最大横径。
- 腰围:测量腰部最细处的水平周长。
- 臀围:测量臀部最宽处的水平周长。
- 股围:测量大腿根部最宽处的水平周长。
- 膝围:测量膝关节处最宽处的水平周长。
- 足长:测量足跟至最长脚趾尖的距离。
2. 人体肌肉形态测量- 肌肉厚度:测量不同部位肌肉的厚度,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等。
- 肌肉力量:测量不同部位肌肉的力量,如握力、背力、腿力等。
3. 人体脂肪含量测量- 使用人体脂肪测量仪测量全身脂肪含量。
4. 人体形态分析- 根据测量数据,分析个体差异,如体型、肌肉发达程度、脂肪分布等。
七、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确保实验安全。
2. 实验对象准备:实验对象需脱掉外套,保持身体清洁。
3. 人体基本形态测量:按照测量方法,逐一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
4. 人体肌肉形态测量:按照测量方法,逐一测量人体各部位肌肉厚度和力量。
5. 人体脂肪含量测量: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全身脂肪含量测量。
6. 数据整理与分析:将测量数据整理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7. 实验报告撰写: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八、实验结果1. 人体基本形态测量结果- 平均身高:165.2cm- 平均肩宽:40.3cm- 平均臂长:70.5cm- 平均胸围:85.2cm- 平均腰围:73.8cm- 平均臀围:90.5cm- 平均股围:55.2cm- 平均膝围:43.7cm- 平均足长:25.2cm2. 人体肌肉形态测量结果- 肱二头肌厚度:4.2cm- 肱三头肌厚度:3.8cm- 股四头肌厚度:5.2cm3. 人体脂肪含量测量结果- 全身脂肪含量:25%4. 人体形态分析- 本组实验对象中,体型以正常体型为主,肌肉发达程度中等,脂肪分布较为均匀。
形态观察技术实验报告(3篇)
![形态观察技术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b71ce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1.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2. 掌握微生物、细胞等生物样本的形态观察技术。
3. 了解不同类型显微镜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4. 培养实验操作规范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形态观察技术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生物样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可以了解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等。
光学显微镜是常用的形态观察工具,利用光学原理放大生物样本,使其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清晰的图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细菌培养物2. 酵母菌培养物3. 霉菌培养物4. 细胞培养物仪器:1. 光学显微镜2. 显微镜载物台3. 显微镜目镜和物镜4. 显微镜照明系统5. 显微镜成像系统(可选)6. 载玻片7. 盖玻片8. 吸水纸9. 美蓝染液10. 碘液11. 滴管12. 镊子四、实验步骤1. 显微镜使用培训:首先,对实验人员进行显微镜使用培训,包括显微镜的结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2. 样本制备:- 将细菌、酵母菌、霉菌和细胞培养物分别接种于琼脂平板,培养至适当生长阶段。
- 用无菌操作将菌落或细胞刮取,制成悬液。
- 将悬液滴于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
3. 染色:- 根据样本类型,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如美蓝染色法、碘液染色法等。
- 将染色液滴于盖玻片边缘,使染色液慢慢渗入样本中。
4. 显微镜观察:- 将载玻片放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焦距,观察样本形态。
- 观察不同样本的形态、大小、结构等特征,并记录观察结果。
5. 数据记录与分析:- 将观察结果记录于实验记录表中,包括样本类型、观察部位、形态特征、数据等。
-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不同样本的形态特点。
6. 显微镜成像(可选):- 使用显微镜成像系统,将观察结果拍摄成图像,以便于后续分析和分享。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菌: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呈球状、杆状或螺旋状。
观察结果显示,细菌菌体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2. 酵母菌: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呈卵圆形、椭圆形或球形。
洋葱形态分析实验报告
![洋葱形态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4d3a7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a.png)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洋葱的形态结构,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训练学生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3. 深入认识洋葱细胞的结构,为后续生物学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材料1. 实验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吸水纸、纱布、碘液、清水。
2.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洋葱表皮。
三、实验步骤1. 制作临时装片(1)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2)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片表皮。
(4)将撕下的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将其展开。
(5)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先将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边,再慢慢把盖玻片放平,制成临时切片。
2. 显微镜观察(1)将临时装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置,直到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洋葱鳞片叶细胞,分别记录其形态、结构特点。
3. 染色观察(1)在盖玻片的翼侧滴加稀碘液。
(2)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4. 结果分析(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
(2)分析洋葱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的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表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细胞的形态洋葱表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细胞均为长方形,细胞壁较厚,细胞质清晰可见,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液泡较大。
2. 洋葱细胞结构特点(1)细胞壁:洋葱细胞壁较厚,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2)细胞膜:细胞膜包裹在细胞壁内侧,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3)细胞质:细胞质为细胞内的胶状物质,含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负责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4)细胞核: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含有遗传物质DNA,负责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调控。
(5)液泡:洋葱细胞液泡较大,储存水分、营养物质和废物等。
3. 洋葱细胞功能分析(1)细胞壁:提供细胞形态支撑,保护细胞免受外界伤害。
(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定。
砷形态分析实验报告
![砷形态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d34b6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c.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砷形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2. 掌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技术对砷形态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3. 了解砷形态分析在环境、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砷是一种具有高毒性的非金属元素,其存在形式主要包括无机砷和有机砷。
无机砷包括砷酸盐、亚砷酸盐和砷化物等,有机砷主要包括砷糖、砷醇、砷胆碱等。
砷形态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砷在环境、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分布、转化和毒性。
HPLC-ICP-MS技术是一种高效、灵敏、选择性好、准确度高的分析方法。
该技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样品进行分离,然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分离后的砷形态进行定量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样品制备器、超声波清洗器、离心机等。
2. 试剂:硝酸、高氯酸、盐酸、氢氧化钠、碘化钾、氯化亚锡、无砷锌、醋酸铅、砷标准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前处理(1)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硝酸、高氯酸进行消解,待消解完全后,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一定体积。
(2)将消解后的溶液用0.45μm滤膜过滤,待用。
2. 样品分析(1)根据样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流动相,设定合适的流动相流速和柱温。
(2)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
(3)将分离后的砷形态进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定量分析。
(4)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各砷形态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样品中砷形态的分离效果良好,各砷形态在色谱图上得到清晰显示。
2. 样品中砷形态的定量分析结果如下:(1)砷酸盐:5.2 mg/kg(2)亚砷酸盐:2.8 mg/kg(3)砷化物:1.6 mg/kg(4)有机砷:0.9 mg/kg3. 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表明本实验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砷形态进行定量分析。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采用HPLC-ICP-MS技术对砷形态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和定量精度。
形态理论分析实验报告(3篇)
![形态理论分析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05a1e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17.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形态理论是股票技术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研究股价所走过的轨迹,分析和挖掘出曲线所反映的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结果。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股票市场数据,运用形态理论分析股价走势,验证形态理论在股票投资分析中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形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习如何识别和应用各种形态理论。
3.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形态理论在预测股价走势中的有效性。
三、实验方法1. 数据来源:选取某支股票的历史交易数据,包括每日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
2. 形态识别:运用形态理论,识别出股票走势图中的持续整理形态和反转突破形态。
3. 数据分析:对比分析不同形态下股票的价格走势,总结形态理论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效果。
四、实验内容1. 持续整理形态分析- 三角形:分析三角形形态下股票的波动情况,观察价格是否在三角形范围内波动,以及突破方向。
- 矩形:分析矩形形态下股票的波动情况,观察价格是否在矩形范围内波动,以及突破方向。
- 旗形和楔形:分析旗形和楔形形态下股票的波动情况,观察价格是否在旗形和楔形范围内波动,以及突破方向。
2. 反转突破形态分析- 头肩形态:分析头肩顶和头肩底形态下股票的走势,观察价格是否在颈线位置突破,以及突破后的价格走势。
- 双重顶(底)形态:分析双重顶和双重底形态下股票的走势,观察价格是否在颈线位置突破,以及突破后的价格走势。
- 圆弧顶(底)形态、喇叭形以及V形反转形态:分析这些形态下股票的走势,观察价格是否在形态关键点突破,以及突破后的价格走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持续整理形态分析结果- 三角形形态:在三角形形成过程中,股票价格波动较小,突破方向较为明显。
当三角形突破时,股价通常会沿着突破方向继续波动。
- 矩形形态:在矩形形成过程中,股票价格波动较大,但价格始终在矩形范围内波动。
当矩形突破时,股价通常会沿着突破方向继续波动。
- 旗形和楔形形态:在旗形和楔形形成过程中,股票价格波动较小,突破方向较为明显。
观察形态的实验报告
![观察形态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5c987f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7.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观察形态的基本方法与技巧;2. 学会运用形态学方法对生物样本进行观察和分析;3. 提高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形态学是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长和发育规律。
观察形态是形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显微镜等仪器对生物样本进行观察,可以了解生物体的微观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盐酸酒精溶液、蒸馏水、滴管等;2. 实验仪器:显微镜、酒精灯、镊子、刀片、剪刀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洋葱鳞片叶切片(1)将洋葱鳞片叶洗净,用刀片将叶片切成薄片;(2)将切好的叶片放入装有盐酸酒精溶液的试管中,煮沸消毒5分钟;(3)取出叶片,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镊子夹起叶片,轻轻展平,放置在载玻片上;(4)用盖玻片覆盖在叶片上,轻轻按压,使叶片紧贴盖玻片。
2. 观察洋葱鳞片叶切片(1)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显微镜镜头,找到合适的倍数;(2)观察叶片细胞的结构,注意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的形态;(3)记录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和结构特点。
3. 分析观察结果(1)根据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和结构特点,分析洋葱鳞片叶细胞的生长发育规律;(2)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解释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切片,可以看到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细胞壁呈白色,较厚,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质呈透明,细胞核呈蓝色,位于细胞中央。
2. 分析结果根据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和结构特点,可以分析洋葱鳞片叶细胞的生长发育规律。
细胞壁的存在表明细胞具有一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说明细胞核在细胞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细胞质的透明度表明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细胞提供能量和生长所需的物质。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洋葱鳞片叶切片,了解了观察形态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学会了运用形态学方法对生物样本进行观察和分析。
形态测试实验报告
![形态测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653bd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a.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菌形态的基本特征。
2. 掌握显微镜观察细菌形态的方法。
3. 分析不同细菌的形态特征,提高对细菌的识别能力。
二、实验器材1. 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油镜、载物台、调焦螺旋等。
2. 样品:细菌培养物、生理盐水、无菌水、无菌滤纸等。
3. 试剂:革兰氏染色液、结晶紫染液、碘液、酒精、盐酸等。
三、实验原理细菌形态是指细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细菌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等。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为细菌鉴定提供依据。
四、实验步骤1. 取适量细菌培养物,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制成菌悬液。
2. 将菌悬液滴在无菌载玻片上,用无菌滤纸吸去多余菌悬液。
3. 将载玻片放入烤箱中,烘干。
4. 将烘干后的载玻片放入染色缸中,加入革兰氏染色液,染色时间为1-2分钟。
5. 用无菌水冲洗载玻片,去除多余的染色液。
6. 将载玻片放入碘液中,浸泡1-2分钟,以固定染色。
7. 用无菌水冲洗载玻片,去除多余的碘液。
8. 将载玻片放入酒精中,脱色30秒。
9. 用无菌水冲洗载玻片,去除多余的酒精。
10. 将载玻片放入盐酸中,分化30秒。
11. 用无菌水冲洗载玻片,去除多余的盐酸。
12. 将载玻片放入碳酸钠溶液中,复染30秒。
13. 用无菌水冲洗载玻片,去除多余的碳酸钠溶液。
14. 将载玻片放入烤箱中,烘干。
15. 将烘干后的载玻片放入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细菌的形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菌大小:细菌大小一般在0.5-5.0微米之间,革兰氏阳性菌通常比革兰氏阴性菌大。
2. 细菌形状:细菌形状主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等。
球状细菌称为球菌,杆状细菌称为杆菌,螺旋状细菌称为螺旋菌。
3. 细菌排列方式:细菌排列方式主要有单排、双排、链状、堆状等。
4. 革兰氏染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
例如,如果观察到革兰氏阳性、球状、成双排列的细菌,可以初步判断为葡萄球菌;如果观察到革兰氏阴性、杆状、成链排列的细菌,可以初步判断为大肠杆菌。
食物形态分析实验报告
![食物形态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b77df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5.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食物形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形态分析技术。
3. 提高对食物营养价值的认识,为合理膳食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食物形态分析是指通过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形态、含量和分布进行研究,评估食物的营养价值。
本实验主要采用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等方法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进行形态分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鸡蛋、大米、面粉、蔬菜、水果等。
2. 仪器设备:电子天平、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烘箱、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四、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1)称取适量鸡蛋、大米、面粉、蔬菜、水果等样品,分别放入烧杯中。
(2)用剪刀将蔬菜和水果切碎,以便于后续处理。
2. 营养成分分析(1)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将样品研磨成粉末,加入双缩脲试剂,在分光光度计下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蛋白质含量。
(2)脂肪含量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含量。
将样品放入索氏抽提器中,加入适量的石油醚,在烘箱中加热至脂肪被抽提出来,测定石油醚的重量,计算脂肪含量。
(3)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采用费林试剂法测定碳水化合物含量。
将样品研磨成粉末,加入费林试剂,在分光光度计下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碳水化合物含量。
(4)矿物质含量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物质含量。
将样品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硝酸,在烘箱中加热溶解,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溶液中矿物质的含量。
(5)维生素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含量。
将样品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提取剂,提取维生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的含量。
3.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蛋白质含量鸡蛋蛋白质含量较高,为12.6g/100g;大米蛋白质含量较低,为7.1g/100g。
2. 脂肪含量鸡蛋脂肪含量较高,为11.6g/100g;大米脂肪含量较低,为0.2g/100g。
淀粉形态分析实验报告
![淀粉形态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169cd7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9.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淀粉的基本性质和结构。
2.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淀粉颗粒的形态和大小。
3. 掌握淀粉颗粒的计数方法,并分析不同来源淀粉颗粒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由大量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糖。
根据淀粉颗粒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将淀粉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直链淀粉颗粒呈细长形,而支链淀粉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
本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淀粉颗粒的形态和大小,分析不同来源淀粉颗粒的差异。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大米淀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蒸馏水、碘液。
四、实验步骤1. 取少量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大米淀粉,分别置于四个不同的试管中。
2. 向每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均匀,制成淀粉悬浊液。
3. 将悬浊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4. 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调整镜头,观察淀粉颗粒的形态和大小。
5. 使用计数器对淀粉颗粒进行计数,记录不同来源淀粉颗粒的数量和大小。
6. 使用碘液对淀粉颗粒进行染色,观察染色后的淀粉颗粒形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显示,玉米淀粉颗粒呈细长形,马铃薯淀粉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小麦淀粉颗粒呈细长形,大米淀粉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
2. 通过计数,得到以下结果:- 玉米淀粉:颗粒数量为100,平均直径为5.2μm。
- 马铃薯淀粉:颗粒数量为100,平均直径为6.8μm。
- 小麦淀粉:颗粒数量为100,平均直径为4.8μm。
- 大米淀粉:颗粒数量为100,平均直径为5.5μm。
3. 通过碘液染色,发现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大米淀粉均呈蓝色,说明淀粉颗粒在碘液的作用下会发生颜色变化。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淀粉颗粒的形态和大小,发现不同来源的淀粉颗粒存在差异,如玉米淀粉颗粒呈细长形,马铃薯淀粉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
2. 通过计数,得到不同来源淀粉颗粒的数量和大小,为淀粉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形态分析的实验报告
![形态分析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937987fc4ffe473268ab94.png)
形态分析的实验报告篇一:形态分析——经管学院实验中心实验报告副本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形态分析所属课程名称证券投资实验类型操作型实验实验日期 XX-5-2班级国贸一班学号 XX116045姓名申振权成绩牡丹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篇二:K线分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技术分析——K线分析所属课程名称证券投资实验类型操作型实验实验日期班级学号姓名成绩篇三:实验报告3(K线和形态分析)liu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开课时间:证券投资分析数学科学系统计1301B 贾凯歌 09 王露 XX至XX学年第一学期一、学生撰写要求按照实验课程培养方案的要求,每门实验课程中的每一个实验项目完成后,每位参加实验的学生均须在实验教师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一份实验报告,不得抄袭,不得缺交。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时应严格按照本实验报告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填写。
字迹工整,文字简练,数据齐全,图表规范,计算正确,分析充分、具体、定量。
二、教师评阅与装订要求1.实验报告批改要深入细致,批改过程中要发现和纠正学生实验报告中的问题,给出评语和实验报告成绩,签名并注明批改日期。
实验报告批改完成后,应采用适当的形式将学生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
2.实验报告成绩用百分制评定,并给出成绩评定的依据或评分标准(附于实验报告成绩登记表后)。
对迟交实验报告的学生要酌情扣分,对缺交和抄袭实验报告的学生应及时批评教育,并对该次实验报告的分数以零分处理。
对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如学生抄袭或缺交实验报告达该课程全学期实验报告总次数三分之一以上,不得同意其参加本课程的考核。
3.各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成绩登记在实验报告成绩登记表中。
本学期实验项目全部完成后,给定实验报告综合成绩。
4.实验报告综合成绩应按课程教学大纲规定比例(一般为10-15%)计入实验课总评成绩;实验总评成绩原则上应包括考勤、实验报告、考核(操作、理论)等多方面成绩;5.实验教师每学期负责对拟存档的学生实验报告按课程、学生收齐并装订,按如下顺序装订成册:实验报告封面、实验报告成绩登记表、实验报告成绩评定依据、实验报告(按教学进度表规定的实验项目顺序排序)。
观察组织形态实验报告
![观察组织形态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1fcd6b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14.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
2. 观察不同组织的形态结构,了解其特点、分布与功能。
3. 深入理解组织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生物学课程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组织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一群具有相同或相似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成。
通过观察组织的形态,可以了解其功能特点,进而研究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生殖等生命活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植物叶片、动物组织切片、人体组织切片等。
2. 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切片、染色液、擦镜纸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调整光源。
(2)将载玻片放置在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的高度,使物镜与载玻片距离适中。
(3)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上,调整显微镜的焦距,直至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2. 观察植物叶片组织(1)将植物叶片切片,用染色液染色。
(2)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组织,记录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3. 观察动物组织切片(1)将动物组织切片,用染色液染色。
(2)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组织切片,记录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4. 观察人体组织切片(1)将人体组织切片,用染色液染色。
(2)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组织切片,记录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叶片组织观察结果(1)叶片表皮组织: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扁平,具有保护作用。
(2)叶肉组织: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呈柱状,富含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3)气孔组织: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调节气体交换。
2. 动物组织切片观察结果(1)肌肉组织:由肌纤维组成,具有收缩功能。
(2)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具有传导神经冲动功能。
(3)结缔组织: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具有支持和连接作用。
自然形态实验报告
![自然形态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09824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7.png)
自然形态实验报告实验题目:自然形态实验实验背景:自然形态是指生物因应环境而形成的各种形态特征。
自然形态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进化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记录生物的自然形态,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和进化的机制。
实验步骤:1. 选择研究对象:可以选择植物或动物作为研究对象,如鸟类、昆虫、花卉等。
2. 野外观察:到野外进行观察,选择具有多样自然形态的个体进行观察记录。
可以观察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外形、大小、颜色、纹理、形状等。
3. 形态特征描述:对所观察到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
采用文字描述,同时配以图片或图表加以说明。
4. 形态特征分析:根据观察记录,对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寻找其形成的原因和可能的进化机制。
可以参考已有的研究文献和专家意见,进行探讨和思考。
5. 结果总结:根据观察记录和分析结果,总结所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特征,并提出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野外观察,我们选择了鸟类作为实验对象。
我们在观察中发现,不同鸟类种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形态特征差异。
一方面,鸟类的体型大小有明显的差异,从较小的金丝雀到巨大的鸵鸟,体型在形态特征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另一方面,鸟类的羽毛颜色和纹理也各不相同,有的鸟类具有鲜艳夺目的羽毛颜色,有的鸟类则具有隐蔽性很强的羽毛纹理。
这些形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与鸟类的栖息地、食物来源以及繁殖策略等因素有关。
进一步分析形态特征背后的原因和进化机制,我们发现鸟类的形态特征与其适应环境和生存需求密切相关。
大型鸟类的体型大小可以让它们在飞行中更加稳定和高效,同时也有利于它们在争夺资源和求偶时占据优势地位。
而鸟类羽毛的颜色和纹理则与它们的栖息地和繁殖策略密切相关。
例如,一些鸟类具有鲜艳的羽毛颜色,可以吸引异性并展示繁殖能力;而一些鸟类则具有隐蔽色,可以更好地融入环境中,避免被捕食者发现。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自然形态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形态特征是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的产物,它们不仅仅是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更蕴含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形态分析实验报告
![形态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1c1e6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3.png)
形态分析实验报告形态分析实验报告引言形态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物质的形态特征和结构。
通过形态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组成、形状、大小和表面特征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形态分析仪器,对不同物质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应用领域和意义。
实验仪器和方法本实验使用了电子显微镜和图像处理软件。
首先,我们准备了不同物质的样本,包括纳米颗粒、细胞和微粒等。
然后,我们将样本放置在电子显微镜中,使用电子束照射样本,并通过电子显微镜的摄像功能,获得样本的图像。
最后,我们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和测量。
实验结果与讨论1. 纳米颗粒的形态分析我们选择了几种不同尺寸的纳米颗粒样本进行分析。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和较小的尺寸。
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我们测量了纳米颗粒的平均直径和分布情况。
这些结果对于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细胞的形态分析我们选取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作为样本,进行形态分析。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我们观察到动物细胞具有较为规则的形状,而植物细胞则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形态。
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我们测量了细胞的大小、形状和内部结构等参数。
这些结果对于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 微粒的形态分析我们选择了一些常见的微粒样本,如粉尘、颗粒物等进行分析。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微粒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和复杂的表面结构。
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我们测量了微粒的大小、形状和分布情况。
这些结果对于环境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通过形态分析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物质的形态特征和结构。
通过电子显微镜和图像处理软件的结合应用,我们能够获得准确的形态参数和分布情况。
形态分析在纳米材料、细胞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形态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致谢在此,我们要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本次实验的支持和帮助。
形态分析实验报告
![形态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c739a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5.png)
形态分析实验报告1. 引言形态学是图像处理中的重要领域,主要研究图像中的形状和结构特征。
形态分析是一种用于提取和描述图像中物体形状的方法。
通过形态学操作,我们可以对图像进行腐蚀、膨胀、开运算、闭运算等处理,从而得到有关物体形态的信息。
本实验旨在利用形态学操作对图像进行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2. 实验步骤2.1 图像获取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图像进行实验。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张包含多个不同形状物体的彩色图像作为输入。
这张图像包含了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形状,能够充分展示形态学操作的效果。
2.2 图像预处理在进行形态学操作之前,我们需要对图像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灰度化、二值化等操作,以便于后续形态学操作的进行。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并进行二值化处理,将物体前景与背景分离。
2.3 形态学操作本实验中,我们主要使用了腐蚀和膨胀两种形态学操作。
腐蚀操作可以用于缩小物体,消除物体的突出部分,而膨胀操作则可以用于扩大物体,填充物体的空洞。
通过多次迭代腐蚀和膨胀操作,我们可以改变图像中物体的形态。
2.4 实验结果分析在进行形态学操作之后,我们观察和分析了实验结果。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原始图像和处理后图像的差异,来评估形态学操作对图像的影响。
3.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首先将选择的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并进行了二值化处理。
接下来,我们分别进行了腐蚀和膨胀操作,观察了不同操作次数下的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在进行腐蚀操作后,图像中的物体逐渐缩小,物体的边缘变得更加锐利。
当腐蚀操作次数增加时,物体的形状变得越来越不规则。
相反,进行膨胀操作后,图像中的物体逐渐扩大,物体的边缘变得更加模糊。
当膨胀操作次数增加时,物体的形状变得越来越圆滑。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腐蚀操作可以用于物体的缩小和边缘增强; - 膨胀操作可以用于物体的扩大和边缘模糊。
4. 结论本实验通过形态学操作对图像进行了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态分析的实验报告
篇一:形态分析——经管学院实验中心实验报告副本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形态分析
所属课程名称证券投资
实验类型操作型实验
实验日期 XX-5-2
班级国贸一班
学号 XX116045
姓名申振权
成绩
牡丹江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
篇二:K线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技术分析——K线分析所属课程名称证券投资
实验类型操作型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学号
姓名成绩
篇三:实验报告3(K线和形态分析)liu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开课时间:证券投资分析数学科学系统计1301B 贾凯歌 09 王露 XX至XX学年第一学期
一、学生撰写要求
按照实验课程培养方案的要求,每门实验课程中的每一个实验项目完成后,每位参加实验的学生均须在实验教师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一份实验报告,不得抄袭,不得缺交。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时应严格按照本实验报告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填写。
字迹工整,文字简练,数据齐全,图表规范,计算正确,分析充分、具体、定量。
二、教师评阅与装订要求
1.实验报告批改要深入细致,批改过程中要发现和纠正学生实验报告中的问题,给出评语和实验报告成绩,签名并注明批改日期。
实验报告批改完成后,应采用适当的形式将学生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
2.实验报告成绩用百分制评定,并给出成绩评定的依据或评分标准(附于实验报告成绩登记表后)。
对迟交实验报告的学生要酌情扣分,对缺交和抄袭实验报告的学生应及时批评教育,并对该次实验报告的分数以零分处理。
对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如学生抄袭或缺交实验报告达该课程全学期实验报告总次数三分之一以上,不得同意其参加本课程的考核。
3.各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成绩登记在实验报告成绩登记表中。
本学期实验项目全部完成后,给定实验报告综合成绩。
4.实验报告综合成绩应按课程教学大纲规定比例(一般为10-15%)计入实验课总评成绩;实验总评成绩原则上应包括考勤、实验报告、考核(操作、理论)等多方面成绩;
5.实验教师每学期负责对拟存档的学生实验报告按课程、学生收齐并装订,按如下顺序装订成册:实验报告封面、实验报告成绩登记表、实验报告成绩评定依据、实验报告(按教学进度表规定的实验项目顺序排序)。
装订时统一靠左侧按“两钉三等分”原则装订。
实验三:K线和形态分析
学生姓名:贾凯歌
实验时间:XX-11 - 18
一、实验目的
1、了解K线定义,熟悉各种K线图形。
2、学会单根K线及多根K线的分析与应用。
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地点:9#405
二、实验设备及环境
Windows XP操作系统,同花顺软件。
三、实验内容及程序实验内容:
在从股票市场中找出某只股票的K线或K线组合符合如下形态,截图并说明自己预期的后期走势。
(截图需显示该形态和股票代码)
1、单根K线分析(以日K线为例)
由于K线有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4个价格参数,由此构成三类最基本的图形:阳线类、阴线类、非阳非阴类。
(1)阳线类
当股价单日K线为阳线时,大多数情况看涨,但是涨升可能性与涨升力度
上涨趋势明显,估计后期股票会持续呈上涨趋势。
(2)阴线类
阴线暗含着下跌的可能,因此大多数(原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形态分析的实验报告)情况下在下跌过程中阴K线数目较多。
(4选1
(b)
下跌幅度较大,后期估计股票会持续下跌
(3)非阳非阴类
这是一类有明确解释的K线,尤其是在新兴股市中或实行涨跌停板交易制4选1分析)
(d)
卖方占优势,后期估计股票会下跌。
2、多根K线组合分析
(1)早晨之星
(2)黄昏之星
(3)三连阳(红三兵、三阳开泰)
(4)三连阴(三只乌鸦)
(5)带星类K线图
带有星类的组合是一个趋势转向的明确信号。
(4选1分析)
图2-10 带星类K线
(1)早晨之星
预计股票后期呈上涨趋势。
(2)黄昏之星
预计股票后期呈现下跌态势。
(3)三连兵:
预计后期股票呈现上涨趋势。
(4)三只乌鸦
预计后期股票呈现下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