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农业科技项目的分类及特点
农业科技成果的分类及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并称为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我国人均农业资源有限,粮食和棉花等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农业结构不合理,生态安全问题突出,这些基本国情及面临的严峻挑战,决定了必须把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突破资源约束,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
一、农业科技成果分类(一)企业技术。
企业技术商品性较强,如良种、新型肥料、饲料、疫苗、农机具及配件等,具有排他性、竞争性和独立性。
所谓排他性是指该技术只要被某人消费,其他人就不能消费,例如生产上用的玉米杂交种,某农户采用后,其他农户就不能再使用。
对于这类技术,必须经过支付技术价款和转让费后才能应用,技术持有者能够独占技术的产权。
竞争性是指在使用技术时,如果数量一定,某农户使用多了,其他农户就使用少。
独立性是指,在使用技术时,不会对他人带来外部影响。
企业技术包括良种、苗木繁育技术,肥料及配方技术,农药配置及使用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农用航空技术,生长调节剂使用技术,饲料及配方技术等。
(二)公共技术。
公共技术多为公益性的非物化技术,如作物栽培方式等农艺技术、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等,具有非竞争性和不可排他性。
非竞争性是指该类技术为所有农户等量消费,每个人的消费量与社会的总消费量相等,个别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总供给量,不存在消费量上的竞争限制。
如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某一农户的采用,并不影响其他农户的采用。
不可排他性是指所有的农户可以平等地使用技术,且每一个农户的边际成本为零,在技术的使用上,没有竞争限制。
这一性质决定了技术用户可以不经过技术持有人同意,不用支付技术价款,就可以应用,技术持有人难以保守技术秘密,不能独占其产权,要想阻止没有付费的农户使用该技术的行为是很难的,即使勉强去推行,也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很难消除所谓搭便车问题。
公益性技术包括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技术服务,农业公共信息服务等。
农业科技计划项目介绍

农村处
一、农业科技计划类别:
(一)定期申报: 1、(省级)攻关计划(每年11月份申报)、成果推广与 应用计划(每年11月份申报) 2、(国家级)富民强县计划(每年2月份)、星火计划 (每年的11月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每年4 月份,今年是8月份) (二)不定期申报: 平台类项目:(省级、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定向考察申报) 研究与示范类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每年发布指南申 报)、省级重大专项计划(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二、农业科技重点工作(也即是研究与示 范类项目申报的重点方向)
(一)服务地方主导产目申报遇到的问题和管理特点:
(一)攻关计划项目。 1、项目主持人职称不够,年龄超限。 2、项目要攻克的技术关键点和创新点不够 明确。 3、考核指标没有做到数据化。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 1、技术成果来源较窄,技术水平不高; 2、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60%; 3、指标填写理解不到位,造成指标填写离 谱。 4、资金分段拔付,监理验收定时。
(三)国家富民强县计划
谢谢!
农业科技现代化智能灌溉系统方案

农业科技现代化智能灌溉系统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项目背景 (2)1.2 研究目的 (2)1.3 研究意义 (2)第二章:智能灌溉系统概述 (3)2.1 智能灌溉系统的定义 (3)2.2 智能灌溉系统的发展历程 (3)2.3 智能灌溉系统的分类 (3)第三章:系统设计原理 (4)3.1 系统设计目标 (4)3.2 系统设计原则 (4)3.3 系统设计方法 (4)第四章:硬件设施 (5)4.1 传感器设备 (5)4.2 执行设备 (5)4.3 数据传输设备 (5)第五章:软件系统 (6)5.1 数据采集与分析 (6)5.1.1 数据采集 (6)5.1.2 数据分析 (6)5.2 控制算法 (6)5.2.1 算法设计 (6)5.2.2 算法实现 (7)5.3 用户界面 (7)5.3.1 界面设计 (7)5.3.2 界面实现 (7)第六章:系统实施与集成 (7)6.1 系统实施流程 (7)6.2 系统集成方法 (8)6.3 系统测试与优化 (8)第七章:智能灌溉系统应用案例 (9)7.1 案例一:水稻智能灌溉 (9)7.2 案例二:蔬菜智能灌溉 (9)7.3 案例三:果园智能灌溉 (9)第八章:经济效益分析 (10)8.1 投资成本分析 (10)8.2 运行成本分析 (10)8.3 收益分析 (10)第九章:政策与市场前景 (11)9.1 政策支持 (11)9.1.1 国家层面 (11)9.1.2 地方层面 (11)9.2 市场需求 (11)9.2.1 农业用水需求 (11)9.2.2 农业企业需求 (12)9.2.3 农民需求 (12)9.3 发展趋势 (12)9.3.1 技术创新 (12)9.3.2 市场规模扩大 (12)9.3.3 产业链整合 (12)9.3.4 跨界融合 (12)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2)10.1 研究结论 (12)10.2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3)10.3 未来发展展望 (13)第一章:引言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科技计划项目

农业科技计划项目
农业科技计划项目是指由政府或相关机构组织实施的,旨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项目。
这些项目通常涉及农业生产、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科技研究和应用。
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引入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
这些项目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农业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开发适应不同环境和市场需求的作物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农业生产技术创新:研究和应用新型种植、养殖技术,如精准农业、智能灌溉、植保无人机等。
3. 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安全。
4. 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推广节水、节肥、节能等环保型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农业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如农业大数据、物联网等。
6. 农民培训与教育: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科普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
通过实施农业科技计划项目,有望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同时,这些项目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7第七章 休闲农业体验活动项目设计与开发

• 烧烤场 • 烧烤分为直接烤制和间接烤制两种。间接烤制即利用 铁板、石板、铜板等材料间接进行食物的烤制。
• 手工创意馆 • 主要为游客提供创意体验。总体占地约l亩,建筑面积 约200—500 m2(由含馆、厅、坊的数量而定)。具体 可以包括:陶艺馆、泥塑馆、沙画厅、剪纸厅、编织 坊、彩豆画坊等。
• 市民农园一般占地面积少则几亩地,多则100亩,分割 出租,一般每块地10 ~ 50 m2不等。
• 采摘园 • 采摘园种类繁多,按照种植方式,可分为设施采摘园 和露地采摘园;按照果实的种类分,常见的有水果采 摘园、蔬菜采摘园等。
• 食品作坊 • 食品作坊占地约1亩,建筑面积30~200 m2,可以让游 客体验到亲手制作食品的乐趣。
53
项目的核心理念 ——销售绿色,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合一”
• 项目的发展目标是以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有机食品为本, 以旅游度假为载体,建设集种植养殖、生物能源、田园观光 于一体的绿色环保休闲观光农业项目。 • 塑造“绿色的乡村生活”体验: –绿色环境:将充满自然生态的农业与休闲体验旅游相结 合,打造充满绿色的生活体验 –绿色食品:以无公害的名、特、高、新、鲜结合特征的 绿色蔬菜为主,全面开发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并形成 自身的品牌,最终销售给消费者,在旅游与农业两方面 同时获利。
农业精华馆农业示范园农业科技园划分依据基本类型主题特色典型示例主导产业种植业支撑型农业生产系统以种植业为主郑州丰乐农庄生态园养殖业支撑型农业生产系统以养殖业为主招宝刘老根生态农庄加工业支撑型农业生产系统以加工业为主烟台张裕卡斯特酒庄旅游业支撑型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主上海番茄农庄主导功能农业科技园区以科技示范和生产经济为主北京顺义三高农业科技示农业观光休闲园区以观光休闲为主题无锡唯琼生态农庄休闲农场以专题休闲娱乐为主北京鹅和鸭农庄地域类型都市郊区型以某一大中城市为依托北京蟹岛生态度假村景区周边型以某一风景区为依托北京十渡周边乡村特色村寨型以特色建筑和民俗民风为特色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村落组织形式社区集体经营管理型以社区集体投资和运营为主北京留民营生态农场企业自主经营管理型以企业投资和运营为主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农户自主经营管理型以农户投资和运营为主北京怀柔红鳟鱼一条沟开发形式自然村落型以某一自然村落为基础进行开发建设无锡滨湖原生态休闲山村园区型以某一园区为基础进行开发建设北京朝来农艺园?我国农业园区的基本类型?案例分析一?案例分析二?案例分析三?案例分析四?案例分析五?案例分析六?调查?旅游资源?可创造的?可挖掘的?可直接利用?旅游项目开发形式?实施?规划?论证?田园观光型旅游项目主要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时产生的大面积田园风光或特色景观而开展的观光活动能够使游客放松心情开阔视野
新农科类项目介绍

新农科类项目介绍1. 什么是新农科类项目新农科类项目是指应用现代科技和创新理念,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质量和提升农民收入为目标的项目。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新农科类项目致力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农村地区带来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2. 核心特点与优势新农科类项目具有以下核心特点与优势:2.1 综合运用多种科技手段新农科类项目通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无人机技术、遥感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实现对农业全产业链的监测、分析和管理。
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提高决策者对农业生产的掌控能力,降低农业风险,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2.2 探索农业科技创新新农科类项目不仅依托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更鼓励对农业科技进行创新。
通过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多方合作,推动农业科技的突破与创新,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产品的附加值。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可以改良作物品质和抗病性,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2.3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新农科类项目致力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传统农业的产出效率,减少浪费与资源损耗,降低环境压力。
新农科类项目还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多元化和农民收入的多元化,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 成功案例与应用领域新农科类项目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成功并产生了积极影响。
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和应用领域的介绍:3.1 智慧农田管理借助物联网和遥感技术,新农科类项目可以实现对农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通过分析土壤湿度、养分含量和气象数据等信息,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农田管理方案,以优化种植方式、提高产量和质量。
3.2 农产品追溯体系通过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新农科类项目可以建立起农产品追溯体系,实现对农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跟踪和溯源。
农产品的溯源信息包括播种、施肥、灌溉、采摘、加工等每个环节的数据,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3.3 农村电子商务新农科类项目可以结合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和电商扶贫。
农业科技项目的风险投资决策

04
CATALOGUE
农业科技项目风险投资决策的方法与流程
基于概率的风险评估方法
概率统计模型
利用概率统计模型对农业科技项目的风险进 行量化评估,通过对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的 分析,得出各个风险因素的概率分布和相互 关系。
数据可靠性
为了保证基于概率的风险评估方法的准确性 ,需要收集真实可靠的数据,并建立完善的 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
特点
农业科技项目具有创新性、高风险性、高投入性、长周期性、收益不确定性等 特征。
农业科技项目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应用新技术,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 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 争力。
改善农产品质量
通过应用新技术,改善农 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 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需求。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技术风险
农业科技项目研发过程中,技术难题 、技术门槛等都会影响项目的实施和 推广。
管理风险
农业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团队 的能力、经验等不足会影响项目的进 展和质量。
政策风险
政府对农业的政策调整和变化可能会 对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 。
风险投资对农业科技项目的作用
提供资金支持
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成功原因分析
该风险投资决策的成功主要归因于以 下几个方面:1)该公司拥有强大的 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能够研发出具 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2)该公司的 产品定位新颖,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 数据支持和解决方案的痛点,得到了 市场的认可;3)该公司在市场拓展 方面采取了有效的策略,与合作伙伴 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扩大了产品 的销售渠道。
风险投资可以为农业科技项目提供资金支 持,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
农村社会学(第二版)第七章 农业与农村经济

资料库7-1
资料来源:范德普勒格.新小农阶级:帝国和全球化时代为了自主性和可持续性的斗争.潘璐,叶敬忠,等译.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
那么在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又会怎样呢? 首先,从宏观层面上看,将农业农村置于优先发展地位,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政策 所倡导的发展趋势。 其次,在微观层面上,众多的小农户将通过多种多样的灵活策略走出“过密化”的陷 阱。 再次,未来农业发展还需要变革。 最后,中国农业的未来需要走灵活多样的现代化道路。
制度变迁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有三种: 一是限制机制, 二是激励机制, 三是引导机制。
二、市场化与农业发展
市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制度,是一种基于需求与供给关系而调节的自由交换机制。 传统农业以满足家庭消费需求为目的,不是为市场而生产。在市场转型过程中,市场 机制已成为影响和调节农业生产的重要机制。即便是小农户在生产组织方式方面未 变化,但他们的生产经营性质发生了一定变迁,农业从自我消费需求取向的经济活动 转变为市场导向的经济活动。
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制度,集体农业的推行之所以带来了诸多问题,并没有对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起到预期的作用,主要是因为集体农业存在着一些缺陷 或不足。 首先,集体农业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先天缺陷。 其次,集体农业的另一个致命缺陷在于对农民自主性的限制。 最后,集体农业中的集体劳动和按劳分配方式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生产激励机制。
第四节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受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对这一复杂现象的认识和把握,关键在于抓 住其基本问题。所谓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是指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 根本性的问题,是诸多农村经济问题发生的基础和本源。只要抓住基本问题,就能认 识到问题的本质。
农业科研项目类型、投资方向与申请流程

农业科研项目类型、投资方向与申请流程项目类型农业科研项目按照研究内容和目标可分为不同类型。
常见的农业科研项目类型包括:1.品种改良项目:通过选育和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作物或家畜的产量、抗病能力和适应性。
2.农业技术创新项目:研发和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如智能农业、有机农业和精准农业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农产品加工项目:研究和开发农产品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创新农产品加工方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4.农业环境保护项目:研究和实施农业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农业活动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的污染。
投资方向农业科研项目的投资方向主要包括资金和资源的投入。
以下是常见的投资方向:1.资金投入:为农业科研项目提供经费支持,包括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和实验材料费用等。
2.人力资源:组建专业的科研团队,聘请优秀的科研人员进行项目研究。
3.设备和技术支持:提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技术支持,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资源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投资方向,以实现项目目标。
申请流程申请农业科研项目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程序。
以下是一般化的申请流程:1.确定项目目标和内容:明确项目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2.寻找投资机构和科研基地:根据项目需求,寻找适合的投资机构和科研基地。
3.编写申请书:根据投资机构或科研基地的要求,撰写完整的申请书,包括项目背景、研究方法、预期成果和预算等。
4.提交申请书:将申请书提交给相关的机构或基地,并按要求进行补充材料和申请费用的交付。
5.审核和评估:提交的申请书将经过机构或基地的内部审核和评估,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
6.宣布结果:根据评估结果,机构或基地将宣布审核结果,包括是否通过和拨款金额等信息。
7.签订合同和开展研究:通过审核的项目可以跟机构或基地签订合同,并开始正式的研究工作。
以上是一般的申请流程,具体的流程和要求可能因机构或基地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在申请过程中,需按相关要求准备资料,并及时向机构或基地咨询,以确保申请的顺利进行。
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农业科技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应用。
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为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本文将针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探讨,并介绍其中的一些典型案例。
一、农业科技创新带来的好处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出现,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首先,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通过引入新的科技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病虫害的防治、施肥、灌溉等方面进行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
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需要大量投入劳动力和资源,而通过科技的创新,很多繁重的工作可以被自动化完成,如智能化的农机具、自动喷洒系统等,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了人力成本,也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再次,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由于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也随之增加。
农民可以利用科技创新项目改造和升级自己的农田和农机设备,进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销售渠道,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
二、典型案例介绍1.智慧农业项目智慧农业项目是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全程监测和控制,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某智慧农业项目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土壤的营养状况和作物的生理指标,精确控制施肥量和灌溉量,从而实现了节约资源、提高产量的效果。
2.农产品溯源项目农产品溯源项目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等手段,实现对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等环节的信息全程追踪和记录,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例如,某农产品溯源项目利用区块链技术,将农产品从种植、施肥、防治病虫害等环节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并与生产者、加工企业、消费者等相关方进行信息共享,确保食品的来源可追溯。
3.农业机器人项目农业机器人项目是指利用机器人技术代替人力完成农业生产的过程。
例如,某农业机器人项目研发了一款能够自动识别作物病虫害并进行精确喷洒的机器人,不仅提高了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还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

用 户 数
①② ③ OA B C
时间 D
图7-2农业技术扩散阶段划分示意图
7.3.1 农业扩散技术概述
3)农业技术扩散的速度
农业技术扩散的速度是衡量技术传播快慢的指标。可 以从横向转化速度(TS)和纵向转化速度(VS)这两个 不同侧面来反映技术扩散速度,其公式如下:
横向扩散速度(TS)
扩散度增量 时间增量
18
7.2.5农业技术创新与我国农业发展
一、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模式及实现途径 (1)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一种是政府供给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 一种是农户需求主导型技术创新 。 因信息不对称性使得农户对市场的信息掌握不够 全面,且市场对农业技术创新的自组织能力还比较弱 ,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不够主动,因此我国主要以 政府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为主。如下图:
2 科研单位、教育单位、
其他单位组织的推广活动 (如企业合作社+农户)
34
世界各国(地区)的农业推广体系
日本、台湾、美国、印度?
35
7.3.3农业技术推广
3)农业技术推广的原则与评价指标 (1)农业技术推广的原则
农业技术推广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当
①
地的生态、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人文环境
与农民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第七章 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
内容概要
1 技术创新 2 农业技术创新 3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4 农业技术选择与采用
2
7.1 技术创新
7.1.1技术创新的概念 7.1.2技术创新的特征 7.1.3技术创新的分类
3
7.1.1 技术创新的概念
1)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阿洛伊斯·熊彼特1912最早提 出创新概念,认为创新包括:
农业创新介绍农业行业中的创新产品和技术

农业创新介绍农业行业中的创新产品和技术农业创新:介绍农业行业中的创新产品和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变得愈发重要。
农业创新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改善农民生活和提升农产品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农业行业中的一些创新产品和技术。
1. 智慧农业技术智慧农业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之一。
通过应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智慧农业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的精准管理。
例如,通过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农民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精确浇水,避免浪费水资源。
另外,智慧农业技术还可以帮助农民预测天气变化,优化农作物种植时间和施肥方案,提高农作物产量。
2. 精准农业精准农业是一种基于精确数据和先进技术的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无人机、遥感技术等,精准农业可以对农田进行精准分析和管理。
例如,通过使用无人机获取高清晰度的遥感图像,农民可以及时察觉到病虫害的蔓延情况,及时进行防治措施。
而传统的观测方法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3. 水上种植技术水上种植技术是一种创新的农业种植方式。
通过将农作物种植在浮标上,使其根部悬浮在水面上,这种种植方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并且促进农作物生长。
同时,水上种植技术也对传统农业有一定的节水效果,可以为缺水地区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4. 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在农业中广泛使用的化学农药和化肥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农业创新产生了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
生物农药是利用天然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制成的农药,具有高效、低残留、高安全性等特点。
生物肥料则是利用微生物和有机物质提取物制成的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
5. 室内种植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室内种植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室内种植技术通过利用人工光源、控制温度和湿度等手段,可以在没有土壤的情况下种植农作物。
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成果介绍

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成果介绍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推进对于提高农民生产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成果,涵盖了种子改良、农业机械化、农业物联网等多个领域,为读者展示农业科技创新的最新进展和实际效果。
一、种子改良项目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种子改良项目致力于培育高产、抗病虫害的优质农作物品种。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首先,针对小麦病虫害问题,我们成功培育出了抗稻瘟病、赤霉病和白粉病的新品种,不仅提高了小麦的产量,还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
其次,对于水稻来说,我们研发出了抗倒伏、抗病虫害的新品种,极大地改善了稻米的质量和产量。
此外,我们还在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上进行了种子改良,通过优化基因,提高了抗旱、抗虫害能力,使得农民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农业机械化项目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在农业机械化项目中,我们关注的重点主要是粮食作物的种植和收割过程。
我们引进了先进的农机设备,例如联合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通过替代传统人工劳动,大幅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以小麦为例,使用联合收割机代替传统的手工收割,不仅提高了收割速度,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此外,我们还推广了粮食干燥机、粮食储存设备等现代化农机设备,有效地解决了粮食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问题,减少了粮食的损耗,保证了粮食的质量和安全。
三、农业物联网项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物联网项目成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热点之一。
我们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的监控、管理和优化。
通过安装传感器设备,收集土壤水分、温度、光照等数据,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精确的灌溉、施肥等农业操作,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我们还开发了农业智能监控系统,通过远程监测农田的情况,及时发现和防范病虫害等问题,为农民提供了科学的农业管理方案。
总结: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成果介绍了种子改良、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物联网等多个领域的进展和实际效果。
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农业科技创新项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逐渐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介绍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背景、目标、重点领域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背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民的生活方式,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
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出现,正是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通过引入高新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供应,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二、目标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目标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挖掘农业潜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
三、重点领域1. 种植技术创新种植技术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重点领域之一。
通过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栽培方式,如精准农业、水肥一体化、遥感监测等,优化农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2. 养殖技术创新养殖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另一个重点领域。
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养殖管理模式,如智能养殖、疫病预防控制等,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农产品加工是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引入现代化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缓解粮食紧张局面。
其次,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此外,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还能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村的整体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新技术特点和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新技术特点和发展模式一、现代农业新技术的基本特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
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
其基本特征是: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现代农业机器体系广泛应用,因而机器作业基本上替代了人畜力作业;有完整的高质量的农业基础设施,如良好的道路和仓储设备;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无机能的投入日益增长;生物工程、材料科学、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等最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开始运用;农业生产高度社会化、专门化;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在农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
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也使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
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
其基本特征是:1、建立一整套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
2、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3、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
第七章、农业科技项目的分类及特点

第七章、农业科技项目的分类及特点第七章、农业科技项目的分类及特点(4学时总24)一、农业科技项目的分类1.农业科技项目分类方法自1982年开始组织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到现在,国家计划与发展委员会、国家科技部等陆续推出国家级科技计划,各部门、各地方政府根据本行业、本地区的发展需要制订了相应的科技发展计划,民间一些社会团体、著名人士也都捐赠和筹措基金,成立科技基金会,资助发展科技事业,一些企业、事业单位也出资支持研究与开发、培养优秀科技人才。
到目前为止我国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有中国特色的庞大科技计划体系。
科技计划的类别可依据不同方法来加以划分。
以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部门分,有国家、行业、地方、基层单位和民间团体等不同层次的科技计划。
以科技计划的组织目标类型分,有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科技计划,有促进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计划和加强基础性研究的科技计划等。
以“政府性质”分,有基础性研究计划、研究开发计划、技术推广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等。
2.农业科技项目分类农业科技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分布在国家、地方及其某些相关的科技计划之中,下面以“研究性质”划分标准为例简要介绍农业科技计划体系。
农业基础性研究计划这类计划资助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中的基础性工作或购置设备,目的是发展科技事业,培养人才,增加科技储备。
其中既有加强和改善科研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吸引人才、稳定科技队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的“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计划”(攀登计划),也有量多面广的科学基金,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省市、部委设立的省部级、市级自然科学基金等,这些计划一般都安排有农业基础性研究计划内容。
计划经费都是以无偿拨款方式支持,多采用专家管理模式管理。
农业研究开发计划此类计划的目的是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对传统农业需要的关键(重点)技术进行研究、试验、开发,以便大幅度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推进乡镇企业及农村的技术进步。
农业科技项目成果汇编

农业科技项目成果汇编一、引言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农业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变革。
众多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和成果的涌现,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质量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项目成果分类(一)种植技术创新1、新品种选育通过基因编辑、杂交等技术手段,培育出了具有高产、优质、抗逆等特性的农作物新品种。
例如,_____品种的小麦,不仅产量比传统品种提高了_____%,而且在抗病性方面表现出色,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2、精准种植技术利用卫星定位、传感器监测等手段,实现了对农田的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
这种技术能够根据土壤肥力、作物生长状况等实时数据,精确调整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既提高了作物产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二)养殖技术突破1、优良畜禽品种培育成功选育出了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肉质优良的畜禽品种。
_____品种的生猪,育肥期缩短了_____天,瘦肉率提高了_____%,为养殖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智能化养殖管理系统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对养殖场环境、动物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能够及时发出预警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有效地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益。
(三)农产品加工与保鲜技术提升1、先进加工工艺研发了一系列高效、节能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如超高压加工、微波干燥等,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品质和附加值,还减少了营养成分的损失。
2、保鲜技术创新开发出了新型的保鲜剂、保鲜膜和保鲜包装材料,结合冷链物流技术,显著延长了农产品的货架期,为农产品的远程销售和跨季节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进展1、土壤改良与修复技术针对土壤污染、退化等问题,研究并应用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相结合的土壤改良与修复技术,有效提高了土壤肥力和耕地质量。
新型农业科技项目

新型农业科技项目1. 引言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新型农业科技项目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2. 背景新型农业科技项目是指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以改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农业可持续性为目标的项目。
这些项目涵盖了智能农业、无人机农业、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
3. 智能农业3.1 定义智能农业是利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3.2 关键技术•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和网络互连,实现对农田、气象、植物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农田、植物生长状态的智能分析和预测。
•大数据分析:通过对大量农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优化农业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3 应用案例智能农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荷兰的垂直农场利用智能技术实现了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高效的蔬菜种植;中国的智能温室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对温室环境的精准控制。
4. 无人机农业4.1 定义无人机农业是通过使用无人机进行精准农业操作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无人机可以进行作物检测、施肥、喷药等操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精确度。
4.2 关键技术•无人机技术:无人机具有高空侦察、定位、携带药剂等功能,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农田巡查和农药喷洒等操作。
•遥感技术: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遥感设备,可以实时获取农田的植被、土壤湿度等信息,为作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自动化技术:通过无人机的自动驾驶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农业操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4.3 应用案例无人机农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
例如,澳大利亚的农民使用无人机检测干旱地区的灌溉效果,合理安排灌溉资源;美国的农民利用无人机进行植物施肥,提高施肥的精确性和效率。
农业科技的技术和应用

农业科技的技术和应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因此,不断推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农业科技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农业科技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推进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一、农业科技的技术农业科技的技术主要有四大类: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机技术和天气预报技术。
1. 种植技术种植技术主要是指育种和培育技术,包括新品种的研究、选育和开发,以及改良现有品种,增加耐逆性、适应性、抗病性等等。
此外,不同作物有不同的种植要求,也需要仔细研究,包括土壤质量、养分、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变化,以及最佳种植期和作物的生长特点等等。
2. 养殖技术养殖技术主要是针对畜禽的育种和培养细节的研究,以及如何控制疾病和提高生产效率。
与种植技术相同,养殖技术也需要更好地控制环境因素,包括饲料、水质、温度、湿度、气氛等因素的控制。
3. 农机技术农机技术主要是与农业机械的研发和应用相关。
农业机械可以使生产过程自动化,有效节约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的研发还可以避免人工劳动繁琐、累垮等弊端,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还可以避免种植和收获的时间和人工成本,提高社会财富。
4. 天气预报技术天气预报技术是农业科技中重要的一个分支,目的是实时掌握天气状况,提供充分准确的天气预测信息,以便农民规划生产活动。
很多农业产品的生长和死亡与天气密切相关,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对农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农业科技的应用农业科技的应用范围非常广,直接涉及到农业生产各个领域。
1. 水稻高产方案实施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高产是保障大家粮食供应的必要条件。
科技发展使得水稻生长过程和品种改良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大力推广种植新品种、使用新农药和新肥料,使得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获得了很好的提升。
2. 农药、化肥的开发和使用农药和化肥在农产品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出和质量。
农业科技成果的分类及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并称为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我国人均农业资源有限,粮食和棉花等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农业结构不合理,生态安全问题突出,这些基本国情及面临的严峻挑战,决定了必须把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突破资源约束,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
一、农业科技成果分类(一)企业技术。
企业技术商品性较强,如良种、新型肥料、饲料、疫苗、农机具及配件等,具有排他性、竞争性和独立性。
所谓排他性是指该技术只要被某人消费,其他人就不能消费,例如生产上用的玉米杂交种,某农户采用后,其他农户就不能再使用。
对于这类技术,必须经过支付技术价款和转让费后才能应用,技术持有者能够独占技术的产权。
竞争性是指在使用技术时,如果数量一定,某农户使用多了,其他农户就使用少。
独立性是指,在使用技术时,不会对他人带来外部影响。
企业技术包括良种、苗木繁育技术,肥料及配方技术,农药配置及使用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农用航空技术,生长调节剂使用技术,饲料及配方技术等。
(二)公共技术。
公共技术多为公益性的非物化技术,如作物栽培方式等农艺技术、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等,具有非竞争性和不可排他性。
非竞争性是指该类技术为所有农户等量消费,每个人的消费量与社会的总消费量相等,个别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总供给量,不存在消费量上的竞争限制。
如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某一农户的采用,并不影响其他农户的采用。
不可排他性是指所有的农户可以平等地使用技术,且每一个农户的边际成本为零,在技术的使用上,没有竞争限制。
这一性质决定了技术用户可以不经过技术持有人同意,不用支付技术价款,就可以应用,技术持有人难以保守技术秘密,不能独占其产权,要想阻止没有付费的农户使用该技术的行为是很难的,即使勉强去推行,也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很难消除所谓搭便车问题。
公益性技术包括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技术服务,农业公共信息服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农业科技项目的分类及特点(4学时总24)
一、农业科技项目的分类
1.农业科技项目分类方法
自1982年开始组织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到现在,国家计划与发展委员会、国家科技部等陆续推出国家级科技计划,各部门、各地方政府根据本行业、本地区的发展需要制订了相应的科技发展计划,民间一些社会团体、著名人士也都捐赠和筹措基金,成立科技基金会,资助发展科技事业,一些企业、事业单位也出资支持研究与开发、培养优秀科技人才。
到目前为止我国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有中国特色的庞大科技计划体系。
科技计划的类别可依据不同方法来加以划分。
以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部门分,有国家、行业、地方、基层单位和民间团体等不同层次的科技计划。
以科技计划的组织目标类型分,有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科技计划,有促进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计划和加强基础性研究的科技计划等。
以“政府性质”分,有基础性研究计划、研究开发计划、技术推广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等。
2.农业科技项目分类
农业科技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分布在国家、地方及其某些相关的科技计划之中,下面以“研究性质”划分标准为例简要介绍农业科技计划体系。
农业基础性研究计划
这类计划资助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中的基础性工作或购置设备,目的是发展科技事业,培养人才,增加科技储备。
其中既有加强和改善科研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吸引人才、稳定科技队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的“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计划”(攀登计划),也有量多面广的科学基金,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省市、部委设立的省部级、市级自然科学基金等,这些计划一般都安排有农业基础性研究计划内容。
计划经费都是以无偿拨款方式支持,多采用专家管理模式管理。
农业研究开发计划
此类计划的目的是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对传统农业需要的关键(重点)技术进
行研究、试验、开发,以便大幅度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推进乡镇企业及农村的技术进步。
这类计划主要分布在“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农业部重点项目计划”和各省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之中。
为了便于与行业、企业结合,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农业攻关内容,将吸收各省市参加主持,以便吸引和鼓励地方投资和加强管理,强调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地方产业部门的联合攻关。
国家重点攻关计划属指令性计划,经费由国家和部门拨款、科技贷款、地方政府匹配和企业自筹相结合。
农业技术推广类计划
这类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推广使用先进、成熟、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引导、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便迅速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切实提高我国农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典型的如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的“星火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试制计划”等。
技术推广类计划多属指导性计划,一般采取政府引导,经济上支持,行政措施上鼓励的方法进行管理。
计划实施经费多以地方与企业自筹和国家科技贷款相结合,国家在税收、贷款上给予优惠等。
高技术研究开发类计划
这类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技术的研究发展以及开发高技术产品和兴办高技术产业。
典型的是“863计划”和“火炬计划”。
其中与农业科技有关的仅仅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及推广计划。
“863计划”属国家重点组织实施的指令性计划,计划经费有研究开发用的无偿拨款和成果推广用的部分有偿使用经费,总资助面较小。
“火炬计划”是为了促进高技术成果商品化和国际化的指导性开发计划,此计划由国家贷款支持,并享受一段时间的免税优惠。
软科学研究类计划
全国软科学研究计划工作由国家科技部归口管理,各省市政府的软科学研究归口所在省市科技厅和科技局管理。
投资强度一般较小,但各行业的软科学研究人员均可申请此类课题。
国际合作项目
二、农业科技项目的申报渠道及特点
1.基础性研究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986年国务院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
基金委兼有管理职能和学术职能,是全国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机构。
基金委下属对口科学部直接受理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提出的项目申请。
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和规划,有效地运用科学基金,指导、协调和资助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发现和培养人才,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973计划
省市自然科学基金计划
2.研究开发类计划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指令性计划。
“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的农业科技攻关计划主要由国家科技部会同农业部及相关部门编制,组织与实施。
其宗旨是通过攻关解决某个五年计划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中长期规划中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促进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支持发展高技术并使其产业化;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国家的科学技术实力。
省(市、区)科技攻关及其他各类计划
省(市、区)科技攻关及其他各类计划的宗旨、资助范围和资助条件,如前所述,它们大多与国家科技计划相对应或相衔接或相互补充。
重要的一点,其项目突出应用,突出为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突出效益,反映鲜明的地方特色。
有的省(市、区)将自己的各类计划定位于“拿来”或“烧一把火”或“见苗施肥”,即其研究已通过小试鉴定,有明显的开发应用前景时,才愿“拿来”立项或“烧一把火”。
以这种思路制订的省(市、区)科技计划,要求农业科技工作者选题时要加强市场观念和为地区经济服务的意识。
国家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国家、省市农业开发项目
3.技术推广转化类计划
国家、省市科技成果推广计划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以下简称推广计划)是一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以指导性方式推动实施的重点科技计划。
其宗旨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将一大批先进、成熟、实用的科技成果推入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动员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力量在农村、工矿企业中大范围、大面积组织实施,尽快形成规模效益,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国营企业、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
国家、省市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是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推动村镇全面建设,促进地方经济振兴,起引导、示范作用的以指导性方式推动实施的全国性科技计划。
4.软科学研究计划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是为国家发展提供宏观咨询服务的重大的、指令性科技计划。
软科学研究是以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组织和管理问题,促进经济、科技、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辅助各级领导决策为根本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方法和手段而进行的一种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研究活动。
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的范围主要包括:战略研究、政策研究、规划研究、体制改革研究、科技法制研究、管理研究、技术经济分析、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以及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
5.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
为了发展我国科技工作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并对这一工作施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国务院在部、委一级政府机关及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置了国际合作司或相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