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学复习重点
脊椎动物知识点总结大一
脊椎动物知识点总结大一脊椎动物知识点总结脊椎动物是地球上最进化的生物之一,拥有脊柱和脊椎骨。
本文将为您总结一些关于脊椎动物的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类生物。
一、脊椎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和进化线索,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群:1. 鱼类:鱼类是最早进化出来的脊椎动物,主要特征是鳞片和鳃呼吸。
鱼类可以分为软骨鱼和硬骨鱼两大类。
2. 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可以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最著名的两栖动物是青蛙。
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具有肺和皮肤呼吸,以及生活史中的蝌蚪阶段。
3. 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可以分为蜥蜴、蛇、鳄鱼和龟鳖等不同类型。
爬行动物的特征是四肢承受身体的重量和表皮的角质化。
4. 鸟类:鸟类是羊膜动物中最为进化的类群之一。
鸟类的特征是具有羽毛和鸟喙,能够飞行并进行高度复杂的行为。
5. 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进化程度最高的类群。
哺乳动物的特征是具有乳腺和发达的大脑,能够进行高级的学习和适应复杂的环境。
二、脊椎动物的骨骼系统脊椎动物的骨骼系统起到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这个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脊柱:脊柱是脊椎动物身体的主要支撑结构,由一系列的脊椎骨组成。
脊柱不仅能够支撑身体,还保护了脊髓。
2. 骨骼:脊椎动物的骨骼由骨头、关节和软骨组成。
骨头提供支撑和保护,关节使得动物能够进行运动,软骨则起到减震的作用。
3. 头骨:头骨是脊椎动物头部的支撑结构,保护了脑部和感觉器官。
头骨的形状和结构因不同的物种而异。
4. 四肢:脊椎动物的四肢分为前肢和后肢,用于移动和捕食。
不同的动物根据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不同,四肢形状和功能也有所不同。
三、脊椎动物的呼吸和循环系统脊椎动物的呼吸和循环系统是维持其生命活动的重要系统。
这些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呼吸系统:脊椎动物的呼吸系统通过气管、肺和鳃等器官进行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不同的动物根据其生活环境和进化历史,呼吸器官也呈现出多样性。
2. 心血管系统:脊椎动物的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脊椎动物复习课教案(2).doc
脊椎动物复习课教案广州市六中宋建陵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脊椎动物五个纲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联系和区别;了解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理解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2)能力目标:学会用生物进化的思想去分析问题、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树立生物进化的观念;渗透动物进化的内因与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2、重点难点(1)脊椎动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知识;(2)脊椎动物进化的趋势。
3、教学过程(见表1)表1:“脊椎动物”复习的教学过程表2五类脊椎动物的比较(1)表3五类脊椎动物的比较(2)表五类脊椎动物的比较总结表在空格内填上适当的文字。
表5 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在空格内填上适当的文字。
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脊椎动物学复习题
脊椎动物学复习题名词解释脊索:来源于原肠背壁,脊索细胞富含液泡,外有脊索鞘。
脊索鞘分内外两层,纤维组织鞘和弹性组织鞘。
脊椎:脊椎动物背部的主要支架。
由多个椎骨组成,中间有椎管,内有脊髓。
背神经管:脊索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位于脊索背方的神经管,由胚体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摺而成。
咽鳃裂:低等脊椎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孔列,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的与外界相通。
陆栖高等脊椎动物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具鳃裂。
无脊椎动物的鳃不位于咽部。
羊膜动物: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出现羊膜,所以合称羊膜动物。
开管式血液循环:血液自心室经动脉,进入身体各部分,后汇入血窦,由静脉回到心耳。
由于血液不是总在血管内流动故称开管式血液循环。
闭管式血液循环:血液自心室经动脉,进入身体各微血管、组织间隙,然后汇集到静脉回到心房。
过程中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
逆行变态:柄海鞘经过变态失去一些重要的结构,使身体变得更为简单,称为逆行变态。
侧线:是鱼类特有的感觉器官。
侧线内有感觉细胞以无数小管穿过鳞片与外界相通。
肩带:连接上肢骨和脊柱的骨骼。
两栖类由:上肩胛骨,肩胛骨,锁骨,乌喙骨和上乌喙骨组成;爬行类由乌喙骨、前乌喙骨、肩胛骨、上肩胛骨、锁骨和间锁骨组成。
腰带:连接下肢骨和脊柱的骨骼。
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
端生齿、侧生齿、槽生齿:爬行动物的牙齿按着生位置不同分类,分别见于飞蜥、沙蜥;多数的蜥蜴和蛇;鳄类次生腭:由前颌骨、上颌骨、腭骨的腭突等共同形成。
次生腭出现使口腔和鼻腔得以分隔,内鼻孔后移,使呼吸通道畅通,呼吸效率提高,而且当动物吞食大型食物时仍得以正常呼吸。
胸廊:胸廓由12个胸椎、12对肋骨和关节韧带等装置组成,形状类似于圆锥体,胸廓有四个壁和两个开口。
新脑皮层:爬行类大脑有了灰质构成的大脑皮层,即新脑皮层,但仍处于萌芽状态,哺乳类新脑皮层大大发展,因而将原脑皮推挤到侧脑室中成为海马。
脊椎动物学笔记重点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骨骼外胚层的外骨胳中胚层的内骨骼心脏消化道的背面消化道的腹面神经索实心、二条消化道腹面中空、一条消化道背面脊索无有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有存在着很大差异●1866年发现柱头虫,形如蚯蚓,生活在浅海底部泥沙中。
●1867年发现海鞘,其幼体象蝌蚪,成体营固着生活。
●1871年发现文昌鱼,形如小鱼,无头无鳍。
以上三种小动物就是间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的桥梁动物。
1.脊索动物门的基本特征1.1具有脊索脊索是一条纵贯躯体背部,在消化管之上,神经管之下,并与之平行的一条索状结构,起着支持身体的作用。
脊索由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结缔组织组成,脊索细胞内充满半液态的胞质,外面包有细胞膜。
脊索外有二层鞘膜组成脊索鞘:里层:纤维组织鞘外层:弹力纤维鞘1.2具有中空的背神经管背神经管是一条位于脊索上方的中空的管状神经索。
管内腔为神经腔。
前部膨大成脑,神经腔形成脑室。
后部为脊髓,神经腔形成中央管。
1.3有咽鳃裂在咽的两侧壁上有成对的裂缝,即咽鳃裂,通过咽鳃裂与外界相通。
在咽鳃裂上有许多毛细血管,有呼吸作用。
其它特征:有肛后尾为后口动物2脊索动物门的亚门分类脊索动物门可分为4个亚门:●半索动物亚门●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前三个亚门为原索动物:是脊索动物中的低等类群,不出现脊椎;脊椎动物门终生有脊索。
2.1半索动物亚门2.1.1亚门的主要特征●有背神经索在背神经索的前端有中空的管腔,是背神经管的雏形。
●消化管的前端有咽鳃裂●具口索口索为口腔背面伸出的一条短盲管,管壁由泡状的角质细胞组成,作为吻部的支柱,被认为是脊索的雏形。
由于口索很小,还不是真正的脊索,故被称为半索动物或隐索动物。
2.1.2代表动物——柱头虫●体形特征:躯体分为头、领、躯干三段●原始特征:肛门位于身体未端。
除前端中空的背神经索外,还有一条腹神经索。
2.2尾索动物亚门2.2.1亚门的主要特征●幼体尾部有脊索和背神经管●成体体外被有被囊,也称为被囊动物。
脊椎动物的复习优质课+导学案
第4-7节脊椎动物的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 . 掌握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主要特征。
2 . 理解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结构和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 . 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一.自主复习,完成以下问题(课本P19-P39)。
1、四大家鱼有哪些?说出鱼类的主要特征?2、两栖动物代表动物是什么?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可以终生生活水里的两栖动物是?3.什么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是?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你知道哪些爬行动物?4.你能说出青蛙和乌龟在呼吸方面的存在差异吗?5、鸟类在脊椎动物中数量上的排行?说出一个你认为最漂亮的鸟?6、鸟类的主要特征?什么是双重呼吸?7、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定义?脊椎动物哪些是变温,哪些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有何意义? 8、蝙蝠是鸟类吗?说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有哪些意义?二.探究合作1、描述鱼是怎样呼吸的?鱼在水中为什么能自由生活,而离开水之后会很快死亡?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有时我们会在池塘或河边的水草上发现很多成团或成片的黑色的胶质卵粒,原来这些是青蛙的后代。
试着说出这些蛙卵长成青蛙的过程?和鳄鱼的一样吗?其他类型的脊椎动物又是怎样繁殖后代的(按鱼,鸟类,哺乳类的顺序)?3.有一首歌这样唱:“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这首歌表达人类对飞行的渴望。
但是人类能像小鸟一样飞翔吗,你认为鸟类的哪些特点让它在空中自由飞行?(从外形、骨骼和内脏等方面回答)4.哺乳动物是最高等动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鸭嘴兽属于什么动物呢?三.知识梳理,构建体系四.当堂检测,快速抢答1. 图19-1展示四种动物,下列哪个特征可以放在阴影部分中( ) A .用肺呼吸 B .体温恒定C .有脊柱D .胎生、哺乳 2.从鱼口流进的水和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有什么不同( ) A.后者二氧化碳多,前者氧气多 B.后者二氧化碳多,前者氧气少 C.两者二氧化碳一样多D.前者二氧化碳多,后者氧气少3、为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 )A 、胸鳍和尾部的摆动B 、尾鳍和臀鳍的摆动C、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D、所有鱼鳍共同协调配合4.鱼在水中游泳时,能躲避开各种障碍,原因是()A.视觉发达B.听觉发达C.嗅觉发达D.侧线的作用5.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A.幼体生活在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B.在水中生殖,在陆上发育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D.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6. 下列动物除了哪种以外都属于爬行动物( )A.龟B.鳖C.蝾螈D.蛇7、鸟的主要运动器官是()A.鳍B.翅C.翼D.足8.下列哪种不是鸟类:()A.家鸽B.野鸭C.鸵鸟D.蝙蝠9.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主要与下列哪项特征有关?( )A.体温恒定B.胎生哺乳C.分布广泛D.牙齿有分化10. 哺乳动物的牙齿与其食性有关,狼所具备的与其食性相关的牙齿( )A.门齿B.犬齿C.臼齿D.门齿和臼齿11.藏羚羊异常机敏,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主要因为()A.具有较大的耳朵B.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神经C.视觉敏锐D.嗅觉发达12.下列动物中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的是()A.鲤鱼和青蛙B.鲤鱼和水蛇C.水蛇和扬子鳄D.乌龟和翠鸟13.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生殖的方式是胎生B.蟾蜍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C.家燕呼吸旺盛,呼吸时在肺和气囊内完成气体交换D.猎豹体表被毛,大脑发达,牙齿分化五.知识拓展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
脊椎动物学复习题
脊椎动物学复习题1、脊索动物得三大特征与次要特征。
1、脊索(notochord)1)发生:胚胎得原肠背壁加厚,脱离原肠而发育,就是中胚层而来。
2)位置:消化管与神经管之间3)结构:由多泡状角质细胞所组成得坚韧、半透明而有弹性得一条圆柱形不分节得轴索。
4)存在:2、背神经管(dorsal neural cord)1)发生:由胚胎体背面纵沟内陷而形成,起源于外胚层。
2)位置:位于脊索或脊柱得背侧。
3)结构:呈管状。
4)存在:3、咽鳃裂(gill slits)1)发生:消化管得前端,起源于外胚层。
2)位置:咽部两侧3)作用:低等脊索动物终生存在得呼吸器官;4)存生:脊索动物一些与某些无脊椎动物共同具有得一般特征1、后口:与无脊椎动物得棘皮动物、毛颚动物、半索动物相同。
2、三胚层:从扁形动物开始。
3、两侧对称。
从扁形动物开始。
4、次生体腔(真体腔):以中胚层细胞围成得真正得体腔,从环节动物开始就有了次生体腔。
5、分节现象。
这些共同特征说明了脊索动物就是由无脊椎动物演化来得。
2、脊索动物门可分为几个亚门、几个纲及其主要特征。
根据脊索得存在形式分三个亚门:1、尾索动物亚门:脊索与神经管只存在于幼体得尾部2、头索动物亚门:脊索与神经管纵贯身体全长,由于脊索超过神经管得最前端。
3、脊椎动物亚门:脊索在胚胎中出现,成体被分节得脊柱取代。
一般将脊椎动物亚门分为6个纲:(1)、圆口纲;(2)、鱼纲;(3)、两栖纲;(4)、爬行纲;(5)、鸟纲(6)、哺乳纲(兽纲)3、试论脊索动物得起源与进化。
1、环节动物论:认为脊索动物起源于环节动物。
认为脊索动物起源于环节动物,因为都就是两侧对称、分节、封闭式得循环系统。
2、棘皮动物论:认为脊索动物起源于棘皮动物。
认为脊索动物起源于棘皮动物,这就是基于胚胎发育,棘皮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属后口动物,同时以体腔囊法形成体腔,与一般无脊椎动物不同,但与脊索动物相似。
3、演化推测脊索动物得祖先就是一种蠕虫状得后口动物,它们具有脊索、背神经管与鳃裂。
脊椎动物分类学考试提纲
所覆盖,末端具钩,鼻孔开口于角质管内。后趾退化或缺失;翅细长 而尖,善在海面翱翔;多集群繁殖;两性孵;雏鸟破壳后被绒羽,但 尚需亲鸟反吐抚育数周 4、鹈形目:大型游禽。翅长而尖;喙长而末端具钩,适于啄捕鱼类;大 多数具喉囊;4趾间具一完整的蹼膜;索腭型头骨。多在树上筑巢,少 数在岩崖地面筑巢;雏鸟晚成。 5、雁形目:游禽。喙扁平似鸭,先端有“嘴甲”,喙缘具栉板以滤食(叫 鸭例外,喙形似鸡);前3趾间具蹼,后趾退化、较前趾位高(叫鸭例 外,前趾间有微蹼,后趾长而与前趾平位);翅部有绿、紫或白色翼 镜;索腭型头骨;雄鸟具交配器官;气管与支气管交界处有膨大的骨 质囊,为发声的共鸣器。雌雄同色或异色,雄鸟在秋季多一次换羽, 呈现暗色,称蚀羽,此期飞羽脱落,失去飞翔能力。雏鸟早成性。 鹭科与鹤科鸟类特征、区别及代表动物 1鹭科 小型至大型涉禽。喙较细长而直,末端尖细;中趾长超过跗跖之 半,爪具栉缘,中趾与外侧趾间基部具微蹼;粉冉羽发达,背羽细长 下披,称蓑羽。广布于温、热带。 2鹤科 体形似鹭,但后趾小而高位,不能栖树握枝。喙长而直,头部常 有裸皮。涉水觅食,在地面以枯枝、草茎编巢,每窝产卵2-3枚;雏鸟 早成。除南美外,广布于各个大陆。鹤为世界著名的湿地鸟类,全世 界15种中有9种在我国有分布。 隼形目、鸮形目、鹦形目异同特征 1隼形目 昼行性猛禽。嘴、脚强健并具利钩,适应于抓捕及撕食猎物。喙基具 蜡膜;翅强而有力,善疾飞及翱翔;索腭型头骨;体羽大多灰、褐或 黑色。除繁殖期外大多单独活动,许多种类的雌鸟比雄鸟大;孵化由 两性负责; 2鹦形目 小型至中等攀禽。喙短钝,先端具利钩,适于剥食种子硬壳并衔枝攀 援;上颌与头骨间有可动关节,当下喙张开时,通过一系列骨骼间的 杠杆作用而上抬上颌,此点不仅在鸟类,而且在脊椎动物中均甚为罕 见;腿短,对趾形足,爪强健具钩;舌多为肌质,在鸟类中少有。为 典型林栖鸟类,树栖性强,很少落地;体羽雌雄相似,色彩丰富。树 洞或岩洞中筑巢,两性孵化;雏鸟晚成性。 3鸮形目 夜行性猛禽,小至大型攀禽。具钩嘴、利爪以抓捕、撕食猎物;嘴基 具蜡膜;眼大,适于夜视;双眼向前,眼周多具面盘,耳孔特大且常 左右不对称,有助于夜间对声音的感知;足为转趾型,脚、腿健壮,
脊椎动物学辅导提纲
脊椎动物学辅导提纲重点:比较的方法,横向(各系统器官)和纵向(系统进化顺序)考纲9、半索动物门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
10、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尾索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海鞘的形态结构特征。
头索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文昌鱼的形态结构特征,头索动物在动物进化中的意义。
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典型代表七鳃鳗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态习性。
鱼纲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鲫鱼的形态结构特征,从体形和皮肤及八大系统入手复习,掌握各系统的主要结构特点。
软骨鱼和硬骨鱼的主要特征。
鱼类的洄游。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青蛙的形态结构特征,蚓螈目、蝾螈目、蛙形目的代表动物。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羊膜卵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
爬行类动物身体结构特征。
喙头目、龟鳖目、晰蜴目、蛇目、鳄目的代表动物。
鸟纲的主要特征,恒温及其进化意义,鸟纲动物的躯体结构。
鸟类的繁殖、生态及迁徒。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胎生、哺乳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哺乳动物的躯体结构特征。
原兽亚纲、后兽亚纲和真兽亚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动物。
真兽亚纲常见动物的分类要求到目。
脊椎动物的进化与分类(略)动物地理(略)一,脊索动物三大特征:1,脊索,背神经管,鳃裂;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关系;2,进化的几个大事件,即几大里程碑;3,动物总数和各纲动物数量;4,脊索动物的进化过程:棘皮动物一原始无头类——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原始有头类一一原始无颌类――原始有颌类一一水生的鱼类――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两栖类——空中和陆地生活的鸟兽二,原索动物:1,尾索动物:退行性变态,在几小时至1天的时间内:海鞘的变化:自由游泳——固着尾部脊索一一消失,尾被吸收背神经管一一实心神经节咽鳃裂一一数目增加雌雄同体、开管式循环2,头索动物:名称的由来;其结构的进步性、原始性和特化性;三,脊椎动物各胚层的分化文昌鱼的发育:囊胚-原肠胚-神经胚三胚层的出现 中胚层形成的问题(不同动物的形成方式、 中胚层的分化、其他胚层的分化四,比较各个系统:横向的比较 一)皮肤及其衍生物 1, 皮肤结构:表皮——外胚层 真皮——中胚层 皮下组织——中胚层 衍生物:表皮:所有腺体,所有角质外骨骼 真皮:鱼类骨质鳞片,鳍条,骨板 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的:盾鳞 2,比较:文昌鱼:单层表皮,真皮原始结缔组织 脊椎动物:多层表皮和真皮 水生腺体为单细胞(极少数多细胞腺体) 两栖类和陆生的腺体为多细胞 鱼类衍生物:鳞片:盾鳞——硬鳞——圆鳞——栉鳞 鳞式 进化方向:薄——轻——灵活——减少水的阻力和形成小的水湍流 两栖类:皮肤裸露,角质层薄并有活细胞多细胞有管腺体:粘液腺( HE 染色为淡兰色) 浆液腺( HE 染色有红色颗粒) 爬行类:皮肤干燥,几乎无腺体(股腺)骨板和角质鳞片,真皮富有色素细胞(变色龙的植物性神经控制) 鸟类:皮肤薄松软干,唯一的尾脂腺角质衍生物—— 羽色——物理性——化学性 哺乳类:表皮和真皮均厚 毛的结构,毛干的三层,毛色 爪、蹄和指甲;角;腺体(皮脂腺和汗腺) 穿山甲——角质鳞片,犰狳——骨质板鸟类——颈椎(数量多) 、胸椎、综荐骨、尾综骨 胸骨、肋骨(全为硬骨) 、胸廓哺乳类——颈椎 7、胸椎、腰椎、荐椎、尾椎;胸骨、肋骨、胸廓 椎式 C 、T 、L 、S 、Cy头骨的比较:软颅 七鳃鳗——脑底的软骨板——软骨鱼的软骨脑颅——硬骨鱼的骨化脑颅 咽颅——七对:颌弓 1、舌弓 1、5 对鳃弓,舌颌骨连接软颅与颌骨为舌接型 软骨鱼类:软骨终生,软颅顶部不封顶、双枕髁 硬骨鱼类:骨化,封顶(出现鼻骨、额骨、顶骨) ;前颌骨、上颌骨、齿骨 和隅骨为新的颌骨,骨化的舌颌骨连接脑颅与颌骨、单枕髁 两栖类:头骨简化,轻便,骨化的舌颌骨进入中耳为耳柱骨 内鼻孔出现、双枕髁、鳃弓的演变和退化 上颌骨与脑颅愈合,上颌的方骨与下颌的关节骨连接为自接型 爬行类:完整的次生腭(鳄类)将口腔与鼻腔分开,使内鼻孔后移 耳柱骨、自接型、高颅型、单枕髁 颞窝出现(鳄类完整双颞窝,鸟类双颞窝) 鸟类:高度愈合、双颞窝(与眼窝合) 、耳柱骨、自接型、高颅型、单枕髁 哺乳类:合颞窝(与眼窝合) 、直接型、高颅型、双枕髁 完整的次生腭将口腔与鼻腔分开,内鼻孔后移 三块听小骨(与舌颌骨、方骨、关节骨同源) 、 中耳的鼓骨与原来下颌骨中的隅骨同源 颧弓、下颌仅由齿骨形成 带骨的比较:将鳍骨或附肢骨悬挂至中轴骨上的骨骼 肩带:一般不与头骨和脊柱相连,主要骨块为肩胛骨、锁骨、乌喙骨 软骨鱼类:软骨棒 硬骨鱼类:肩带与头骨愈合 四足类:肩带不与头骨和脊柱相连,乌喙骨在哺乳类退化 锁骨的变化与运动方式的关系 腰带:四足类三块:髂骨、坐骨、耻骨 因是承重的功能,结构稳定并永远与脊柱相连原条)二)骨骼系统:软骨和硬骨的概念并在切片上分别。
脊椎动物学复习重点
脊椎动物学复习重点各纲动物进步的特征和适应性特征。
每纲几个重点目的特征和代表动物。
比较鱼纲到哺乳纲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椎体类型的演变。
爬行纲一、名词解释胚膜:羊膜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包括绒毛膜、羊膜、尿囊。
羊膜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绒毛膜、羊膜、尿囊的卵称为羊膜卵。
为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所具有。
次生腭:爬行动物开始出现,颅底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的腭突、腭骨以及翼骨共同构成,使内鼻孔后移,解决了呼吸与摄食的矛盾。
颊窝:爬行动物中蝰科蝮亚科蛇类中具有的热能感受器,位于眼和鼻之间的呈三角形的凹陷。
窝内有一薄膜,把窝腔分成内外两个部分。
对周围环境温度变化极为敏感。
前肾:脊椎动物肾脏的一种类型,无羊膜动物胚胎时期的排泄器官,羊膜动物胚胎早期出现,但无功能。
由身体前端的几个生肾节形成,前肾小管一端以肾口开口于体腔,一端连于前肾管,在肾口的附近形成血管球。
还没有形成肾小体。
中肾:羊膜动物胚胎时期的排泄器官,由身体中部的几个生肾节形成的,肾口逐渐退化,形成了肾小体。
前肾管形成吴氏管和米氏管。
成体被后肾所代替。
后位肾(opisthonephros):无羊膜动物成体的肾脏,是由除前端的几个生肾节以外所有的生肾节形成的,其结构与羊膜动物的中肾相同,肾口逐渐退化,形成了肾小体。
后肾:羊膜动物成体的排泄器官,由身体后面的生肾节形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肾单位。
二、作图绘羊膜卵胚胎发育模式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
(10分)要求绘图正确,注明结构包括:绒毛膜、羊膜、尿囊、胚外体腔、胚胎、羊膜腔、卵黄囊等。
三、问答一、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特征(10分)羊膜卵的出现;表皮高度角质化,外被角质鳞;脊柱分化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其中颈椎多枚,第一、二枚分别为寰椎、枢椎,荐椎2枚;五趾型四肢进一步加强;附肢肌肉粗大;肺呼吸进一步完善;出现真正的泪腺;出现雏形外耳(外耳道)。
(羊膜卵、角质鳞各2分,其它选4项,每项1.5分)二、羊膜卵的主要特征及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羊膜卵具卵黄膜及包裹在卵外的蛋白、内外壳膜和卵壳。
脊椎动物分类学提纲
脊椎动物分类学提纲脊椎动物分类学复习提纲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兽纲:蜂猴(所有种)、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所有种)、金丝猴(所有种)、臂猿(所有种)、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中华白海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鼷鹿、黑麂、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扭角羚、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鸟纲: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红胸角雉、黄腹角雉、灰腹角雉、虹雉(所有种)、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所有种)、遗鸥爬行纲:四爪陆龟、鼋、鳄蜥、巨蜥、蟒、扬子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兽纲:短尾猴、猕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棕熊(包括马熊)、石貂、水獭(所有种)、小爪水獭、斑林狸、小灵猫、大灵猫、草原斑猫、荒漠猫、丛林猫、猞猁、兔狲、金猫、渔猫、其他鲸类、麝(所有种)、河麂、马鹿(包括白臀鹿)、水鹿、驼鹿、黄羊、藏原羊、鹅喉羚、鬣羚、斑羚、岩羊、盘羊、海南兔、雪兔、塔里木兔、巨松鼠鸟纲:角、赤颈、鹈鹕(所有种)、鲣鸟(所有种)、海鸬鹚、黑颈鸬鹚、黄嘴白鹭、岩鹭、海南虎斑(开鸟)、小苇(开鸟)、彩鹳、彩鹮、白琵鹭、黑脸琵鹭、红胸黑雁、白额雁、天鹅(所有种)、鸳鸯、其他鹰类、隼科(所有种)、黑琴鸡、柳雷鸟、岩雷鸟、镰翅鸟、花尾榛鸡、雪鸡(所有种)、血雉、红腹角雉、藏马鸡、蓝马鸡、黑鹇、白鹇、原鸡、勺鸡、白冠长尾雉、锦鸡(所有种)、灰鹤、沙丘鹤、白枕鹤、蓑羽鹤、长脚秧鸡、姬田鸡、棕背田鸡、花田鸡、铜翅水雉、小杓鹬、小青脚鹬、灰燕鸻、小鸥、黑浮鸥、黄嘴河燕鸥、黑嘴端凤头燕鸥、黑腹沙鸡、绿鸠(所有种)、黑颏果鸠、皇鸠(所有种)、斑尾林鸽、鹃鸠(所有种)、鹦鹉科(所有种)、鸦鹃(所有种)、灰喉针尾雨燕、凤头雨燕、橙胸咬鹃、蓝耳翠鸟、鹳嘴翠鸟、黑胸蜂虎、绿喉蜂虎、犀鸟科、白腹黑啄木鸟、阔嘴鸟科(所有种)、八色鸫科(所有种)爬行纲:地龟、三线闭壳龟、云南闭壳龟、凹甲陆龟、蠵龟、绿海龟、玳瑁、太平洋丽龟、棱皮龟、山瑞鳖、大壁虎、大鲵、细痣疣螈、镇海疣螈、贵州疣螈、大凉疣螈、细瘰疣螈、虎纹蛙(一)鸟纲1、平胸总目几个目的区别特征及分布区的差别1。
动物学脊椎动物复习重点
脊索动物三大特征: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次要特征:心脏位于消化管腹面,闭管式循环。
多数脊索动物为肛后尾脊索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脊索使脏器官得到有力的支持和保护,使运动的肌肉获得坚强的支点,在运动时不致于肌肉的收缩而使躯体缩短或变形,有可能向大型化发展;有利于动物完成定向运动,有利于主动捕食和逃避敌害;有利于脊椎动物头骨的形成、颌的出现及椎管对中枢神经的保护。
逆行变态:由于幼体与成体的生活方式不同,经过很大的变化,使幼体与成体的结构不同,结果幼体一些重要的结构在成体中消失,成体的结构反而比幼体简单。
如海鞘。
尾索动物亚门——柄海鞘(特征以及结构)头索动物亚门——鱼(部结构图)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1.出现明显的头部2.脊柱代替了脊索,成为身体的主要支撑部分3.出圆口类外,出现了上下颌,能主动捕捉食物,提高营养代能力4.原始水生种类用鳃呼吸,次生水生种类及陆生种类用成体用肺呼吸5.具完善的循环系统6.肾脏代替了肾管7.出圆口类外,出现成对附肢无颌类——圆口纲原始特征1、缺乏主动捕食的上、下颌2、无成对偶鳍3、终生保留脊索4、脑颅由软骨底盘、嗅软骨囊、耳囊软骨及支持口漏斗和舌的一些软骨构成5、肌肉为弓形肌节及肌隔组成6、心脏由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组成,无肾门和总静脉7、胃未分化,肠管有粘膜褶及螺旋瓣(盲沟)8、雌雄异体(七鳃鳗)或同体(盲鳗),生殖腺单个,无生殖导管,体外受精9、五部脑在同一平面,小脑与延脑未分离,耳具1(盲鳗)或2(七鳃鳗)个半规管。
嗅觉器官为单个的外鼻孔;听觉器官仅有耳;视觉器官为一对眼。
寄生及半寄生的特化性1、口漏斗、角质齿、舌由环肌和纵肌构成,能动。
2、成体具呼吸管,呼吸管口有5-7个触手(缘膜),管两侧有鳃孔7个,有球形鳃囊,其背、腹和侧壁长有鳃丝,构成呼吸主体(囊鳃类)。
3、口腔后有1对‘唾腺’,分沁物为抗凝血剂。
鱼纲一、鱼纲的主要特征1. 体形般为纺锤形,体分头、躯干和尾,具皮肤附属物;2. 具有完整的骨骼系统,出现了上、下颌3. 用鳃或鳔呼吸4. 出现了成对的附肢—胸鳍和腹鳍。
脊椎动物学复习小结
脊索动物的分类
尾索动物门 头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门
原索动物
圆口纲(无颌)
鱼纲
无羊膜动物
两栖纲
爬行纲
鸟纲 哺乳纲
羊膜动物
羊膜减少了动物对水的依赖,增大了 动物生存范围
黏液还能保护鱼体使之免遭病菌、寄生物和病毒的侵袭,并能迅速凝结和沉淀泥沙等 ● 无鳞片的皮肤且具丰富毛细血管,有利于呼吸
骨骼系统
中轴骨
头骨:分脑颅和咽颅 脊柱:分躯干椎、尾椎;无颈椎。椎体为双凹型
肋骨:单头式, 无胸骨
带骨:肩带和腰带 ---支持偶鳍 附肢骨
鳍骨 :支持奇鳍
颌骨与脑颅连接方式
●鱼类:双接史(软骨鱼)、舌接式 ●其他动物:自接式、颅接式
2.罗伦氏壶腹(罗伦瓮):软骨鱼类的皮肤感觉器,侧线管的变 形构造,分布在头部的背腹面。感受电刺激 3.听觉:内耳。三个半规管 4.视觉器官:1对眼;眼球壁三层膜结构。软骨鱼类的晶体较靠后, 适于远视;硬骨鱼类晶体靠前,适于近视
5.嗅觉:1对外鼻孔,1对嗅囊
鱼类主要类群
1.软骨鱼类: 骨骼终生为软骨;体被楯鳞;无鳃盖 鳃隔发达,4-7对鳃裂直接开口在体外,无鳔;歪尾型。
3.越冬洄游(季节性洄游) 秋季气温下降,为寻求适宜水温,从索饵的海区或湖泊分 别转移到越冬海区或江河深处进行的洄游。
两栖纲
两栖纲 主要特征
● 身体分部:头、躯干、尾、四肢 ● 体型:蚓螈型(蠕虫状)、鲵螈型(鱼形)、蛙蟾型(蛙形) ● 皮肤裸露,富腺体 ● 黏液腺的基本功能:保持皮肤湿润和空气及水的可渗透性,完善皮肤呼吸,也是通过蒸
复习脊椎动物
学习目标: 1、各脊椎动物各具有什么典型特点? 2、各脊椎动物如何适应其生活的环境?
脊椎动物
动物 无脊椎动物 1、无脊椎动物 腔肠、扁形、线性、环节、软体、节肢动物 鱼类动物
2、脊椎动物
两栖类动物 爬行类动物 鸟类动物
哺乳类动物
鱼为什么能生活 在水中?
• 具有两个重要结构特点: • •
爬行动物适应陆生环境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保护和防止水分散失);
用肺呼吸; 陆地上产卵,有坚韧的卵壳。
下列图示说明鸟的哪些特征适应飞行生活
前肢变成翼 体表覆羽
流线型
胸肌发达
骨中空
鸟体内的气囊分部示意图
气管 肺
气囊
鸟类特有的双重呼吸
呼吸效率高(气囊仅仅暂时储存气体)。
归纳鸟的特征:
羽;翼;肌;骨;囊。
哺乳动物的典型特征
• 1、胎生、哺乳 • 2、体表被毛 • 3、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分化
脊椎动物的所属类群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如何排列?
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鱼
类
鳃
பைடு நூலகம்
鳍
终生生活在水中
两栖类 爬行类 鸟 类
幼体鳃呼吸,生活在水中 成体皮肤辅助肺呼吸,水陆两栖 角质的鳞片或甲 肺呼吸 陆地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羽;翼;肌;骨;囊。
陆地生活
适应飞行生活
哺乳类
胎生哺乳 牙齿分化 体表被毛 陆地生活
运动器官—— 呼吸器官——
鳍 鳃
细而密的鳃丝(表面积大), 内有 大量毛细血管(利于气体交换)
鳃呼吸 鳍辅助游泳 鱼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的动力游泳。 鳍有协助运动作用。
脊椎动物学笔记(刘凌云)
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一、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脊索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门,与人类的关系最密。
现存种类不论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或是生活方式方向,都存在着极其明显的差异,但作为同属一门动物来说,几无例外地于其个体发育的某一时期或整个生活史中,都具有如下几点主要的共同特证。
1.脊索是背部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
介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
脊索来源于胚胎期的原肠背壁,经加厚、分化、外突,最后脱离原肠而成脊索。
脊索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胞组成,外面有结缔组织性质的脊索鞘。
脊索鞘常包括内外两层,分别为纤维组织鞘和弹性组织鞘。
允满液泡的脊索细胞由于产生膨压,使整条脊索既具弹性,又有硬度,从而起到骨骼的基本作用。
低等脊索动物中,脊索终生存在或仅见于幼体时期。
高等脊索动物只在胚胎期间出现脊索,发育完全时即被分节的骨质脊柱所取代。
组成脊索或脊柱等内骨骼的细胞,都能随同动物体发育而不断生长。
而无脊椎动物则缺乏脊索或脊柱等内骨骼,通常仅身体表面被有几丁质等外骨骼。
2.背神经管脊索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一条位于脊索背方的神经管,由胚体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所形成。
背神经管在高等种类中前、后分化为脑和脊髓。
神经管腔在脑内形成脑室,在脊髓中成为中央管。
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为一条实性的腹神经索,位于消化道的腹面。
3.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鳃裂。
低等水栖脊索动物的鳃裂终生存在并附生着布满血管的鳃。
作为呼吸器官,陆栖高等脊索动物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如两栖纲的蝌蚪)具有鳃裂,随同发育成长最终完全消失。
无脊椎动物的鳃不位于咽部,用作呼吸的器官有软体动物的栉鳃以及节肢动物的肢鳃、尾鳃、气管等。
4.脊索动物的心脏及主动脉位于消化道的腹面,循环系统为闭管式。
无脊椎动物的心脏及主动脉在消化道的背面,循环系统大多为开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椎动物学复习重点各纲动物进步的特征和适应性特征。
每纲几个重点目的特征和代表动物。
比较鱼纲到哺乳纲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椎体类型的演变。
爬行纲一、名词解释胚膜:羊膜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包括绒毛膜、羊膜、尿囊。
羊膜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绒毛膜、羊膜、尿囊的卵称为羊膜卵。
为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所具有。
次生腭:爬行动物开始出现,颅底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的腭突、腭骨以及翼骨共同构成,使内鼻孔后移,解决了呼吸与摄食的矛盾。
颊窝:爬行动物中蝰科蝮亚科蛇类中具有的热能感受器,位于眼和鼻之间的呈三角形的凹陷。
窝内有一薄膜,把窝腔分成内外两个部分。
对周围环境温度变化极为敏感。
前肾:脊椎动物肾脏的一种类型,无羊膜动物胚胎时期的排泄器官,羊膜动物胚胎早期出现,但无功能。
由身体前端的几个生肾节形成,前肾小管一端以肾口开口于体腔,一端连于前肾管,在肾口的附近形成血管球。
还没有形成肾小体。
中肾:羊膜动物胚胎时期的排泄器官,由身体中部的几个生肾节形成的,肾口逐渐退化,形成了肾小体。
前肾管形成吴氏管和米氏管。
成体被后肾所代替。
后位肾(opisthonephros):无羊膜动物成体的肾脏,是由除前端的几个生肾节以外所有的生肾节形成的,其结构与羊膜动物的中肾相同,肾口逐渐退化,形成了肾小体。
后肾:羊膜动物成体的排泄器官,由身体后面的生肾节形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肾单位。
二、作图绘羊膜卵胚胎发育模式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
(10分)要求绘图正确,注明结构包括:绒毛膜、羊膜、尿囊、胚外体腔、胚胎、羊膜腔、卵黄囊等。
三、问答一、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特征(10分)羊膜卵的出现;表皮高度角质化,外被角质鳞;脊柱分化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其中颈椎多枚,第一、二枚分别为寰椎、枢椎,荐椎2枚;五趾型四肢进一步加强;附肢肌肉粗大;肺呼吸进一步完善;出现真正的泪腺;出现雏形外耳(外耳道)。
(羊膜卵、角质鳞各2分,其它选4项,每项1.5分)二、羊膜卵的主要特征及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羊膜卵具卵黄膜及包裹在卵外的蛋白、内外壳膜和卵壳。
卵壳坚韧,由石灰质或纤维质构成,能维持卵的形状、减少水分蒸发、避免机械损伤和防止病原体侵入。
卵壳表面有小孔,可保证胚胎发育时的气体代谢。
卵内具丰富的卵黄,为发育期的胚胎提供营养物质。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羊膜、绒毛膜、尿囊等胚膜。
羊膜卵出后,使脊椎动物获得了在陆地上繁殖的能力,完全摆脱了水的束缚,使动物向干旱地区分布以及开拓新的生活环境创造了条件。
三、爬行纲目的主要特征及我国分布的主要科喙头目:是爬行动物中最古老的类群,现仅存1种,即楔齿蜥,分布于新西兰北方的一些岛屿上,具有一系列类似古爬行动物的原始特征,因此有“活化石”之称。
椎体双凹型,双颞窝,顶眼发达,雄性无交配器。
(1分)龟鳖目:身体短宽;躯干部具有坚固的骨质硬壳,由背甲和腹甲组成;颈、四肢和尾部外露,但多数种类可缩入壳内;脊椎骨和肋骨多与背甲愈合在一起,胸廓不能活动,但颈椎和尾椎游离;头骨不具颞窝;上下颌均无齿,代以角质鞘,舌不能伸出;卵生,雄性具单个的交配器。
我国分布的科为,平胸龟科、龟科、陆龟科、棱皮龟科、海龟科、鳖科。
(3分:主要特征2分,要求4项,每项0.5分;我国科1分,4项)有鳞目:是现代爬行动物最繁盛的一个类群,体被角质鳞片,一般无骨板;双颞窝,但变异较大;雄性具有成对的交配器;卵生或卵胎生,卵壳为革质;泄殖腔横裂;犁鼻器发达。
分为两个亚目。
蜥蜴亚目我国分布的科有壁虎科、睑虎科、鬣蜥科、石龙子科、蜥蜴科、蛇蜥科、鳄蜥科、巨蜥科、双足蜥科。
蛇亚目我国分布的科有盲蛇科、瘰鳞蛇科、闪鳞蛇科、盾尾蛇科、蟒科、游蛇科、海蛇科、眼镜蛇科、蝰科。
(4分,目特征2分,4项,每项0.5分;我国有鳞亚目科1分,蛇亚目1分,上述底化线科要求答)鳄目:是爬行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心脏分为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次生骨质腭完整,内鼻孔后移;槽生齿;外形明显区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体表被角质鳞,背部和尾的角质鳞下具有真皮骨板;眼较大,除眼睑外,还具瞬膜;前肢五指。
后肢四趾,指(趾)间具蹼,内侧三指(趾)具爪;泄殖孔纵裂;雄性具单个交配器。
仅一科,鳄科,我国有分布。
(2分)四、试述爬行动物的起源及其过渡动物的主要特征(10分)爬行动物由古生代石炭纪的迷齿类两栖动物演化形成的。
过渡动物化石是蜥螈(西蒙龙),具有古两栖动物的特征:头骨形态、结构似坚头类;颈部短,肩带紧贴头骨之后;脊柱分区不明显;具迷齿和耳缺。
具爬行动物的特征:头骨具单个枕骨髁;肩带具发达的间锁骨;荐椎2枚;前肢五趾;腰带与四肢骨均粗壮。
五、论述爬行动物经济意义生态资源药用肉用工艺用科学研究其它价值鸟纲1. 综荐骨:鸟类特有的结构,由一部分胸椎、全部腰椎和荐椎以及前面的几枚尾椎愈合而成。
与腰带相关节,构成强大的支架。
2、尾综骨:鸟类的最后几枚尾椎愈合成三角形垂直骨板,为尾羽着生的部位。
3. 迁徙:鸟类每年在春秋两季聚集成大群,沿着一定的路线,往返于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
4. 双重呼吸: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在吸气时,一部分气体进入肺脏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气体直接穿过初级支气管进入后气囊,呼气时,后气囊的气体再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吸气和呼气时均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
一、比较鸟类和爬行动物相似的特征和鸟类的进步性特征以及适应于飞翔的特征。
鸟类和爬行动物相似的特征:皮肤缺乏皮肤腺,因而皮肤干燥;鸟类的羽毛和爬行类的鳞片都是表皮角质层的产物;头骨仅有一个枕髁和寰椎相关节;后肢的踵关节位于两列跗骨之间,形成跗间关节;都是盘状卵裂,都是卵生的羊膜类,以尿囊作为胚胎的呼吸器官,尿液的主要成分是尿酸;调节视力的肌肉都是横纹肌。
(6分,每项1分)鸟类的进步性特征: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心脏分为二心房二心室,血液循环为完全的双循环;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复杂的行为;具有营巢、孵卵和育雏等完善的生殖行为,因而提高了子代的成活率。
(4分,每项1分)二、论述鸟类的进步性特征(12分)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性(从高新陈代谢、调节产热散热能力等方面论述);具有快速飞翔能力,借主动迁徙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从外形,骨骼、肌肉论述);具有发达的神经、感觉器官及复杂的行为(从结构论述);具有较完善的繁殖方式,保证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求偶、筑巢、孵卵、育雏)。
每项3分(项目、论述各1.5分),三、论述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10分)外形:纺锤型,被羽毛,形成流线型外廓,前肢变成翼,后肢强大。
骨骼:轻而坚固(充气、愈合),愈合荐椎、尾综骨、龙骨突起、肋骨钩状突、叉骨、腰带变形、四肢变化。
肌肉:胸大肌和胸小肌。
消化:无牙齿、直肠短,消化迅速。
呼吸:双重呼吸神经感官:神经发达,视觉敏捷、双重调节。
生殖:雄性生殖季节生殖腺发达,非生殖季节萎缩。
外形、骨骼、肌肉各2分,其它各1分。
四、鸟类消化系统的结构和生理的特点结构特点:现代鸟类无齿,代以角质喙;舌呈三角形,尖端角质化;食道较长,中部膨大为嗉囊,为临时贮存和软化食物的地方;胃分为腺胃和肌胃两部分,腺胃纺锤形,腺体丰富,肌胃肌肉发达,内形成坚韧的角质膜;小肠较长,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在小肠和大肠的交界处有一对盲肠,以植物纤维为主食的鸟类发达,其它鸟类不发达;大肠很短,又称直肠,末端开口于泄殖腔。
消化腺为肝脏和胰脏。
(7分)生理特点:消化能力强,消化过程十分迅速。
(3分)四、鸟类繁殖行为的特征(10分)要点:占区或领域(解释)、筑巢(巢的功能及分类)、产卵及孵化(窝卵数、定数产卵和不定数产卵)、育雏(早成雏和晚成雏)六、鸟类的起源一般认为鸟类是从距今1.5亿年前侏罗纪的槽齿类爬行动物中的一支进化来的,直接祖先不清楚,自1861年至今的100多年中,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具有爬行类和鸟类的过渡特征。
与鸟类相似的特征有:具有羽毛;具有翼;骨盆为开放式;后足四趾,三前一后;具有V形锁骨等。
类似爬行类的特征有:上下颌具牙齿,上颌13枚,下颌11枚;有一个18~21个分离的尾椎骨构成的长尾;前肢具3枚分离的掌骨和指骨,指端具爪;肋骨无钩状突;腿和头部具爬行类的鳞等。
采于晚三叠纪的原鸟,也具有爬行类和鸟类的过渡特征。
头骨、颈部、肩带与前肢、腰带、神经感官等结构完全同于现代鸟类;但躯体部骨骼很少愈合,尾椎分离、颌骨前端具齿等类似爬行动物的特征。
但比始祖鸟更接近现代鸟类。
(起源类群2分,始祖鸟类似爬行动物和类似鸟类的特征各3分,原鸟2分)六、现存鸟类分为几个总目及总目的主要特征(10分)平胸总目:后肢强大而健壮,足二趾或三趾,善奔跑;翼退化,无飞翔能力;胸骨扁平,无龙骨突起,肋骨无钩状突;无尾综骨和尾脂腺,羽毛均匀分布;雄性具交配器。
企鹅总目:前肢鳍状,适于划水;具鳞片状羽毛,均匀分布体表;尾短;腿短移至躯体后方,趾间具蹼。
皮下脂肪发达;胸骨具发达的龙骨突起。
突胸总目:翼发达,善于飞翔;胸骨具发达的龙骨突起;具尾综骨,骨骼充气;正羽发达,体表有裸区和羽区之分。
绝大多数雄性不具生殖器。
平胸总目3分,企鹅总目3分,突胸总目4分。
八、简述鹳形目、鹤形目、隼形目、鹈形目、雀形目的主要特征,并各举出两种属于不同科的代表种类。
(10分)要求每个目举出2~3点主要特征,如趾型、蹼型、喙腿颈的形态、雏鸟类型、生态类型等,举例为不同科的种类。
九、出下列动物的分类地位(10分)①. 褐马鸡: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鸡形目、雉科②. 中华鲟: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鲟形目、鲟科④. 大鲵: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⑤. 巨蜥: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有鳞目、巨蜥科⑥. 中国石龙子: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有鳞目、石龙子科⑦. 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⑧. 丹顶鹤: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鹤形目、鹤科⑩. 秃鹫: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隼形目、鹰科纲、目不可缺少,才能得满分。
十、比较鸟类和哺乳动物肺的结构及呼吸方式鸟类的肺是由各级支气管互相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彼此吻合相通的密网状管道系统,是一个缺乏弹性的海绵状体。
各级支气管包括初级(中)支气管、次级支气管、三级(副)支气管。
并具有发达的气囊系统,即与初级支气管相连的腹气囊、后胸气囊;与次级支气管相连的前胸气囊、锁间气囊和颈气囊。
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
(5分)哺乳动物的肺肺是一对海绵状器官,位于密闭的胸腔内,胸腔后面以横膈为界与腹腔分开,胸腔中间又以中隔障分隔为左右两部。
支气管人肺后,一再分支成为次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四级支气管,最后成终末细支气管,再分支为呼吸细支气管,形成一个复杂的支气管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