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实验室制法。
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及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集气瓶、烧杯、玻璃片、酒精灯等。
2.实验试剂: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等。
3.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体知识,如氧气的性质、制法等。
2.引导学生思考:空气中除了氧气,还有哪些气体?它们有什么性质?二、新课讲解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介绍二氧化碳的发现历史。
(2)讲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等。
(3)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讲解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碳酸。
(2)讲解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白色沉淀。
(3)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讲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2)介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操作步骤。
(3)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过程。
4.二氧化碳的应用(1)讲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举例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如灭火、制造碳酸饮料等。
三、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
2.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四、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及应用。
2.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3.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二氧化碳的检测方法。
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实验操作顺利。
2.部分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
3.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二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奇妙的二氧化碳-优秀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优秀教案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节奇异的二氧化碳【教案目标】学问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2、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把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试验室制法。
过程与办法:通过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试验,培养设计、观看、描述试验的能力,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索的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的了解,培养对环境的关注重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办法。
【教案重点】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教案难点】试验探索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
【教案办法】讲授法,试验探索法,沟通研究法。
【教案过程】【导入】有一种物质,农夫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造师们却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这种物质是什么呢?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讲解】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循环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恒定,以体积算,占空气体积的0.03%。
【拓展视野】温室效应随着工业生产的进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自然气消耗量急剧增强,释放的所谓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
如地球的气温升高,将导致冰川溶化,海平面升高,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沉没;有的地方会炎热得无法居住;气温升高,还会使更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裕的土地将变成沙漠。
有的科学家认为近年来日益严峻的全球厄尔尼诺现象也与“温室效应”有关。
二、二氧化碳的奇异变化【展示】展示一瓶可乐,并打开,可以看到许多气体冒出,这些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讲解】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群、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在20℃时,将二氧化碳加压到5.73×106Pa 即可变成无群液体。
在-56.6℃、5.27×105 Pa时变为固体。
空气中的二度高于-78℃时,雪花状的固态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引言:
二氧化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气体之一。
它不仅存在于大气中,还是我们呼吸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二氧化碳还可以用来进行教学。
本文将介绍一个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通过有趣的实验和活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
一、实验活动:二氧化碳的产生
首先,本教案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二氧化碳的产生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一瓶矿泉水和一小瓶醋。
2. 将矿泉水倒入一个扁平的容器中,并在容器的中央放置一个小盘子。
3. 将醋倒入小盘子中。
4. 仔细观察,学生们会发现从醋中冒出了一股气体。
这就是二氧化碳。
5. 可以用吸管将冒出的气体导入到一杯水中,观察水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二氧化碳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它的存在和性质。
二、实验活动:二氧化碳的火焰熄灭
接下来,本教案将引导学生通过另一个实验,揭示二氧化碳对火焰的熄灭作用。
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一个烛台和一根长而细的蜡烛。
2. 点燃蜡烛,并将它放置在烛台上。
3. 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4. 使用一根细长的管子(如吸管),将其一端放在蜡烛旁边,另一端放在嘴巴附近,用嘴吹气,同时观察蜡烛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观察到当他们吹气时,二氧化碳会覆盖在蜡烛上,使其熄灭。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对火焰的燃烧不利,它能够抑制火焰所需的氧气。
三、实践探究:二氧化碳的应用。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共6页)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A.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及意义。
B.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例举一些用途。
2.过程与方法: A.从性质实验的条件和现象归纳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通过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设计、观察和描述实验的能力; B.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概括、对比等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B.培养学生求实、合作、创新的品质; C.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重点难点1.探索并总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2.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课前准备通读本节教材,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思考等探究,搜集相关知识,准备课堂讨论。
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夹、试管、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石蕊试液。
实验药品石蕊试液、稀硫酸、石灰水,蒸馏水、汽水、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
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创设展示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图片,简单介绍。
讲解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为什幺要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呢?二氧化碳过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它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贡献呢?过渡大家能不能依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或已有的经验,简单谈谈你对二氧化碳的认识呢?学生交流谈谈对二氧化碳的认识。
引入二氧化碳究竟是种什幺样的气体呢?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下这种奇妙的气体。
奇妙的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展示一瓶CO2气体,请同学描述所感受到的有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探究活动一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
用塑料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再倒入一些水,立即塞紧瓶塞,晃动,观察现象。
现象:塑料瓶变瘪了。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讲解: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
奇妙的二氧化碳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组成。
2. 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3. 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
教学重点:1. 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
2. 二氧化碳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环境和生物影响的理解。
2. 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
2. 学生准备实验报告和实验器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如呼吸、燃烧等,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这些现象和二氧化碳有关。
第二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组成(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二氧化碳的分子式和结构式,讲解二氧化碳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教师重点介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无色、无味、不可燃等。
第三步: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15分钟)教师与学生讨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作用以及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教师介绍二氧化碳是地球的温室气体之一,它可以吸收地球的热量,导致地球的温度升高,从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
第四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制备二氧化碳,并用酸碱指示剂进行检验。
教师提供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第五步:小结和延伸学习(10分钟)教师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二氧化碳的重要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二氧化碳和温室效应的信息,并带回家完成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发学生兴趣,实验展示和讨论,培养了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不仅巩固了对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组成的理解,还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
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本节课未能涵盖二氧化碳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对人体的影响。
教师以后可以在相关课程中介绍和拓展。
2.3-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2.3-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3.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与装置4.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并从实验事实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特点。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学习重点与难点】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2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理解;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学习方法】1.通过观察与思考,来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循环;2.通过实验的观察,来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通过教师的介绍,来了解二氧化碳及其干冰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4.通过与制氧气、氢气的比较,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5.通过利用化学文字表达式的比较,学生自行归纳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实验探究】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学习内容】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31.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二氧化碳的产生:动植物的呼吸,动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4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5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有的地方会炎热得无法居住,气温上升,会使更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饶的土地变成沙漠。
(3)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a. 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b. 更多的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c.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3.二氧化碳的用途(1)可作为温室肥料。
植物不但叶部、地上部分会吸收二氧化碳,就是根部也会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直接使用二氧化碳或使用分解出二氧化碳的肥料,可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九年级化学上册2.2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通过分析、对比,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3.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⑴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⑵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⑶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2.难点:⑴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能准确区分两种反应类型。
⑵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三.教学过程:1.创设课堂情境:“死狗洞之谜”: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城附近有一个“死狗洞”,狗、猫等动物一走进去,挣扎几分钟就死了,人却可以安然无恙地通过这个洞。
迷信的人因此说,洞里面有“屠狗妖”。
为什么会有如此奇异的现象呢?有一天,科学家波曼尔专程来到这个洞,他在洞里到处寻觅,始终未见“屠狗妖”,却见洞内倒悬着很多钟乳石,地下丛生着石笋,湿漉漉的泥土里冒着气泡。
这一切使波曼尔恍然大悟。
接着他在洞内做了两个简单实验,发现了“屠狗妖”的秘密,你想知道吗?2.自主学习课本P39—42页: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帮助,解决问题(1)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学生展示:Ⅰ.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①人和动植物的呼吸②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③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
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Ⅱ.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又叫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危害:①由于气温升高,人和动物难以生存;②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会被淹没;③地球表面的水分蒸发,使土地沙漠化,造成农业减产,发生沙尘暴等。
灾害性天气增多。
(厄尔尼诺现象于此有关)防治措施: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含碳燃料的使用,更多的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②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森林,提倡种草种花,增加绿化面积等。
《奇妙的二氧化碳》优秀教案
§231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从中归纳出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3、明确知道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能做出正确判断4、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学习重点】1、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学习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自学导航:1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是,它的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等不断地向空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等不断消耗二氧化碳。
2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3干冰可用于。
干冰在汽化时填“吸收”或“放出”周围环境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便形成了雨水。
4二氧化碳(填“能”或“不能”)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 L 二氧化碳气体,增大压强,会溶解得。
5打开汽水瓶时,为什么有大量的气泡冒出?6 叫化合反应;叫分解反应。
课堂演练7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和反应生成了溶于水的缘故。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8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时,看到,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和反应生成的缘故。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将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加热会看到,这是因为。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
课堂检测9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干冰 B.汽水 C.澄清石灰水 D.啤酒10.干涸深井底部二氧化碳浓度较大,是因为()A.井底放出二氧化碳 B石灰石受热分解C二氧化碳不与氧气反应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11下列变化是因化学变化引起的()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变浑浊 D.干冰汽化吸收热量1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B .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C .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13.将CO 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 ( )A .先变蓝色后变紫色B .先变红色后变无色C .先变无色后变红色D .先变红色后变紫色14检验二氧化碳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为二氧化碳B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该气体为二氧化碳C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为二氧化碳D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服然,该气体为二氧化碳拓展延伸15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直接原因是 ( )A .二氧化碳与石蕊直接作用B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不稳定C .二氧化碳能溶与水D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只验证了二氧化碳的的物理性质的是 ( )08江苏盐城17.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18用文字表达式按要求举出化学反应的实例: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232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方法、验满方法2、归纳总结气体收集方法及原理3、了解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学习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方法、【学习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自学导航:1实验室里常用 与 (或 )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大于空气等,并通过实验演示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如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2.结合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二氧化碳的制备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强调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
3.创设生活情境,如讲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时,结合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等现实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与指导;
5.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二氧化碳相关视频、展示图片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6.设计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让学生调查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来源,并提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1.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4.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二氧化碳的存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3.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应用,思考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其他潜在用途,如环保、工业等。请至少列举三个实例,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案
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案•相关推荐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学会通过观察实验,从中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3、使学生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4、了解二氧化碳的循环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两种反应的理解和区别。
教学用具:烧杯,试管,导管,酒精灯,集气瓶等教学过程: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教师活动:讲解二氧化碳的循环图,讲述温室效应。
学生活动:说说你已经知道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的途径。
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实验:将二氧化碳倒入平衡杆上的右边袋子中,观察是否还保持平衡。
现象:不平衡,右边向下倾斜。
说明:右边比左边重。
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2、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二氧化碳有三态变化。
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人造云雾的是固态二氧化碳。
固态二氧化碳就是人们常说的“干冰”,雪花状的。
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
3、1、实验:利用一瓶汽水讲解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
探究活动: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灌适量的水,盖紧瓶盖后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塑料瓶瘪了。
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了。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演示实验:现象: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后红色又变成紫色提示: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时生成了酸性物质——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式:二氧化碳+水碳酸CO2 H2O H2CO3碳酸二氧化碳+水H2CO3 CO2 H2O3、学生实验: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式: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Ca(OH)2 CO2 CaCO3 H2O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教学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体知识,如氧气、氢气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二氧化碳吗?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讲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等。
(2)展示二氧化碳的固态形态——干冰,让学生观察其升华现象。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讲解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碳酸。
(2)讲解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如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白色沉淀。
(3)讲解二氧化碳的还原性,如与氧化铜反应铜和二氧化碳。
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讲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如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2)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强调注意事项。
5.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1)讲解二氧化碳在灭火中的应用,如二氧化碳灭火器。
(2)讲解二氧化碳在饮料中的应用,如碳酸饮料。
(3)讲解二氧化碳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6.课堂小结7.作业布置(1)让学生复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四、教学反思1.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讲解不够深入,可能导致学生对部分反应原理理解不透彻。
2.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熟练,需要加强实验操作训练。
重难点补充: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重点补充:通过实验演示和互动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其与水和碱的反应。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二氧化碳和水会发生什么反应吗?学生:不知道。
教师:其实,二氧化碳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一种叫做碳酸的弱酸。
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看看吧。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本课评点:
这是一堂打造“生活化课堂”的教改实验课,其教学设计相当巧妙。
本课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较多,它以雪碧饮料为学习主线,以探究过程、探究方法为学习暗线,将二氧化碳的性质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搭上了趣味、愉悦、竞争的载体,并让学生成为探究、学习活动的主人,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常出现的“知识一步呈现,学生接受学习”的状况,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开展的探究活动还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了知识的生成过程,使课堂成为学会学习、学会探究的很好平台。
结束时,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课堂反思,除了将知识点从课堂抽取出来,使本课的知识点更加系统,还使本课的三唯目标达成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节课很好地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教学宗旨。
明线暗线
寻找二氧化碳提出问题
↓↓
猜想:雪碧气泡中含有CO2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
↓↓
雪碧气泡中含有CO2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进行实验
↓↓
雪碧中含有碳酸→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得出结论
↓↓
生活中的各种碳酸型饮料循环上述步骤
本节课值得学习的长处还有很多,如:教师能充分了解所教班学生的学识水平、学习能力,在探究活动的“前、中、后”进行了简明、必要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发生错误时何处作改进,使探究活动大多能顺畅地进行下去,对失败的学生能及时地作鼓励。
教师的教学用语很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激情,启动学生的思维,设计的实验较简单、效果也明显。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案)
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2、使学生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3、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能力目标:通过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装置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渗透对比的方法以及物质的性质决定制法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实验室制法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教学过程:[导入情景]1、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山谷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谷”。
当人们牵着小狗穿越山谷时,小狗便会莫名死亡,而人却无妨。
当人蹲下去想要抱起小狗时,便也会倒地身亡。
2、北方冬天时期,人们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时,常用点燃的火把来照明.你知道火把除了起照明作用,它还有其它的用途吗?[课堂过渡]其实,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并不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对上述问题和现象迎刃而解了。
[展示录像]奇妙之处1“干冰的升华”录像→学生能得出固态二氧化碳就是干冰,而且知道干冰能直接吸收热量而升华。
[演示实验]奇妙之处2①老师演示“阶梯蜡烛”的实验→学生根据蜡烛熄灭能得出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的性质,同时根据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的情况得出其密度比空气大。
②预先用一只没有干瘪的塑料瓶收集一塑料瓶二氧化碳气体,在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后立即盖紧瓶盖,然后振荡。
观察现象。
(瓶的内壁不能太厚)→学生根据“瓶变干瘪的现象”,先得出了瓶内气压减小,再寻找气压变小的原因,得出了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的性质。
[总结归纳]二氧化碳气体的物理性质。
实验分析;板书:一、CO2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56.2℃时液化—78℃时凝固——干冰。
致冷剂、人工降雨化学药剂、舞台云雾2、能溶于水,1atm时1体积水只能溶1体积,加压可溶更多。
啤酒、雪碧、汽水等均溶解了CO2(如何证明其中有CO2呢)3、密度大于空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九年级化学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9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9篇奇妙的二氧化碳 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学习重点: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学习难点: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学习方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方法:指导探究、主持讨论。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测与对策[创设情景](故事导入)一人带着一条狗走进一个山洞,走着走着,狗突然倒在地上,原来狗已经死了。
……导致狗死亡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讲解](小结并提出学习任务)几位同学猜得很对,是由于山洞的下层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所致。
你们还知道其他有关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吗?把你知道的归纳一下,填写在学案上。
[问题导入]你知道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吗?引入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液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播放录像] 光合作用,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灭火器、“干冰”的用途。
[创设问题]你知道打开汽水瓶或啤酒瓶时冒出的气体是什么吗?如何验证?通过此实验,你还能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演示实验]在一个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迅速塞上单孔橡皮塞(连有导管、橡皮管和弹簧夹)并把导管另一端放入盛水的烧杯,打开弹簧夹。
[问题情景]我们同学每天都喝饮料,你对瓶子上的说明有哪些发现或有哪些疑问吗?[提供信息]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和水是否会生成碳酸。
[布置任务]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二氧化碳和水是否会生成碳酸。
[布置任务]按照课本p43图2-21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推测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
[演示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备和应用;3.能够利用布鲁斯特角的概念解释二氧化碳的性质;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意识。
2. 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和应用;2.布鲁斯特角的概念。
3. 教学内容和步骤3.1 教学内容1.二氧化碳的基本概念及性质;2.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3.二氧化碳的应用;4.布鲁斯特角的概念及其与二氧化碳的关系。
3.2 教学步骤3.2.1 热身:复习前置知识(10分钟)1.请同学们简述氧气的性质及其应用;2.请同学们参考教材中的知识点,介绍一种制备氧气的方法。
3.2.2 新知:教授二氧化碳的基本概念及性质(20分钟)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知识点,简述二氧化碳的基本概念和物理性质;2.请同学们参与讨论,列举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其与生活相关的应用。
3.2.3 实验:制备二氧化碳(30分钟)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中的制备方法,进行实验操作;2.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3.2.4 拓展:讨论二氧化碳的应用(20分钟)1.请同学们自选一种二氧化碳应用领域,进行调研;2.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3.2.5 进阶:讲解布鲁斯特角概念及与二氧化碳的关系(20分钟)1.请同学们参考教材中的知识点,了解布鲁斯特角的概念;2.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探究布鲁斯特角与二氧化碳的关系,并进行汇报。
4. 教学评价考核方式:以实验报告、调研报告、小组讨论及汇报、课堂测验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二、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对《奇妙的二氧化碳》这一知识点进行了讲解,并设计了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和相关的拓展活动,以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应用以及与布鲁斯特角的关系。
教学效果如何呢?首先,我的教学目标首先得到了圆满的达成。
在本课中,同学们除了了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之外,还能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并深入了解布鲁斯特角的概念及其与二氧化碳的关系。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篇一: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奇妙的气体”《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①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多媒体辅助下,通过情景创设→科学探究→概括整合→拓展运用等环节,促成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形成。
【实验用品】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锥型瓶,试管,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蜡烛,火柴,烧杯,石蕊试剂,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个,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2个,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雪碧一瓶。
【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创设】展示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图片,简单介绍。
【讲解】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为什么要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呢?二氧化碳过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它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贡献呢?【过渡】大家能不能依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或已有的经验,简单谈谈你对二氧化碳的认识呢?【学生交流】谈谈对二氧化碳的认识。
【引入】二氧化碳究竟是种什么样的气体呢?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下这种奇妙的气体。
【板书】奇妙的气体【展示】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同学描述所感受到的有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提问】在实验室里如何收集所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如何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演示实验】实验6-3蜡烛燃烧实验【学生活动】观察并描述现象【小结】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结论: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追问】为什么不能用排水集气法呢?【演示实验】实验6-4【小结】本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第二章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案
引导学生学会注意观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并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交流中有收获。
激发兴趣,充分认识二氧化碳的不供给呼吸
充分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使学生体会到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1.你知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吗?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怎样产生和消耗的呢?
3.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行吗?为什么?
4.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什么?
5.二氧化碳对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创设问题情境: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或听说过二氧化碳吗?
动画演示:死狗洞的传说
创设问题:你能设计一个实验以确定人是否可以安全进入山洞或久未开启的菜窖吗?
创设情境:展示一瓶可乐
1.你知道这里有什么气体吗?如何证明你的猜想呢?
2.为什么可乐中会有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3.二氧化碳溶于水时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对比实验并加热:
石蕊试液+盐酸
石蕊试液+CO2
石蕊试液+水
CO2+水
你有什么收获?
二氧化碳的存在、性质及与健康的关系
思考、回答问题
课题
2.2奇妙的二氧化碳(一)
课型
新授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过程
和
方法
通过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设计、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归纳、概括、对比的科学方法。
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2.新课内容讲解:详细介绍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组成、结构等,结合课本插图,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实验演示与操作: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3.话题三: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
1.选择题: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2.填空题: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填写下列空格。
3.计算题:计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产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驱力,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贡献。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严谨态度和科学道德,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针对本章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如下: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思考题:
-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思考其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并举例说明。
-分析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从个人角度出发,提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
2.实践作业: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一化学性质,如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等。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介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灭火原理;2、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着重掌握干冰及其主要用途;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相关知识学习,学会观察和描述化学现象。
2、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化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和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2、树立关注社会、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合作、创新精神;【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的反应【教学方法】阅读、查资料、实验探究、投影、讨论【教学用品】照相机、灭火器、废书本、烧杯、雪碧、蜡烛、火柴、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稀盐酸、白醋等【教学过程】(课前自学)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温室效应造成哪些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何控制温室效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查阅资料,自制汽水。
(情境导入)课前组织学生到教室外演示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并拍成视频上课时投影给学生观看O(提问)二氧化碳为什么能用于灭火?对于二氧化碳你们还知道些什么?(检查课前自学情况)学生争相交流自学成果,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给各组评分。
化学教案
一、自然界的二氧化碳
【提问】人和其它动物呼吸作用呼出的是什么气体?
呼吸作用: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阅读39、40页,思考并回答:
二氧化碳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总结:一、物理性质
颜色:无色
状态:气体
气味:无味
水溶性: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且
一体积二氧化碳能够溶于一
体积水
密度:大于空气
一、自然界的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颜色:无色
状态:气体
气味:无味
水溶性: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且
一体积二氧化碳能够溶于一
体积水
密度大于空气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二氧化碳+水碳酸
碳酸有高低两支蜡烛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并思考:
1、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2、你猜想二氧化碳会有什么用途?
观察并记录、回答问题:
蜡烛熄灭,并且低的先熄,高的后熄
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并且密度大于空气
可用于灭火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能供给呼吸
2、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师:南慧霞
院系:化学与应用化学系
班级:化Z1203
课题
奇妙的二氧化碳
课型
新课
本课题教时数
1课时
本教时为
第一课时
备课日期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一课时教案)
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生产生活的意义。
3.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4.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
的精神。
学习重点: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定义。
教学用具:集气瓶两个、试管两个、吸管、镊子、雪碧、火柴、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
课后作业:1.请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预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与检验。
HUBEINORMALUNIVERSITY
课题奇妙的二氧化碳主讲人曾盼
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号2009113010246 专业化学
日期201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