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六项的临床意义课件
合集下载
性激素六项的检测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性激素六项的检测及临床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fce24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c.png)
性激素项目临床应用
孕酮(P):
孕酮系21碳类固醇,由胆固醇经孕烯醇酮通过异构酶转化而成。首先来自卵 巢由正常月经周期后半期黄体分泌发育卵泡中的泡膜细胞a产生一定量的孕酮。 主要生理作用是保证受精卵着床和维持妊娠,降低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以防止流产。
临床意义:孕酮检测广泛用做确证排卵,以及对妊娠前三个月的妊娠意外, 如先兆流产、异位妊娠处理参考,血清孕酮增高常见于双胎或多胎妊娠,并 与胎盘分泌功能和胎盘体积有关。故双胎妊娠孕酮含量高于单胎,三胎又高 于双胎。另外,子宫内膜癌、先兆子痫、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糖尿病、胎 儿宫内生长迟缓,血清孕酮也可增高。血清孕酮降低常见于无排卵性子宫功 能性出血,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不孕症,早产,黄体功能不全,异位妊娠等。
性激素项目临床应用
睾酮(T):
是男性体内主要的和唯一具有临床意义的雄性激素,同时也是女性体内活性最强的雄 性激素,男性血浆中睾酮95%来自睾丸,肾上腺分泌很少。女性则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 泌,卵巢分泌很少。血浆中睾酮98%成结合型,游离睾酮仅占2%但只有游离态具有生 物活性。胎儿时期睾酮促进附睾、输精管和精囊的发育,青春期促使外生殖和第二性 征的生长发育影响精子的生成。睾酮测定可以做男性性功能减退或睾酮分泌不足诊断, 作为评价男性不育症项目。临床意义:血液睾酮含量增高常见于睾丸间质细胞瘤。真 性男性性早熟患者睾酮、FSH、LH均升高。女性多毛症、皮质醇增多症、完全性雄性 激素不应综合症等均可见不同程度升高,血液睾酮含量降低原发性睾丸功能减退,包 括先天性无睾症、睾丸萎缩等,双侧隐睾者睾酮明显减低,PRL升高;单侧隐睾者65% 睾酮减低。其他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男性慢性肝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均可不同程度 的睾酮减少。
适应症:女性出现月经周期紊乱、闭经、生殖道异常出血、妇科相关 肿瘤等等,需要常规检查性激素。 在男性,出现精液异常、阳痿、 激素相关肿瘤等,需要检查性激素。
性激素6项的临床意义课件
![性激素6项的临床意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c3687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0.png)
卵巢:分泌雌激素(雌二醇,雌酮,雌三醇等)。分泌少量雄激素。 睾丸:分泌雄激素(睾酮,双氢睾酮,脱氢异雄酮,雄烯二酮等)。
分泌少量雌激素。 • 肾上腺:分泌少量雄激素、雌激素 • 调控器官: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腺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等。
性激素特性
性激素特性:一少三大 • 含量极少(nmol/L、pmol/L) • 效能大:具有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如一分子激素与受体结合,效能放大1
月经周期、卵巢周期及激素调节
• 卵泡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1-14天,此期的子宫内膜表现为月经期和增生期。 • 卵泡期开始时,子宫内膜剥落出血,正值月经期(约第1-5天),此时血中的E2、P均处于
低水平。E2、P对腺垂体分泌的FSH、LH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血中GnRH、FSH、LH释放 逐渐增多,促进卵泡发育,继之血中E2逐渐升高。 • 约在月经周期第8-14天,卵巢中只有一个卵泡生长变快,其余逐渐退化,成熟卵泡分泌的 E2进一步增多,在E2作用下子宫内膜表现增生期变化。此时由于E2正反馈作用,E2明显 升高,到排卵前1天(第14天),E2升至第一个最高峰。由于E2正反馈作用,下丘脑分泌 GnRH和腺垂体分泌FSH、LH也明显增多,从而形成LH高峰。LH达到顶峰12h后即发生排卵。
下丘脑-腺垂体-睾丸轴
➢睾丸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均受到下丘脑-腺垂体的调控。 • 腺垂体分泌的FSH与LH对生精过程均有调节作用。 • 腺垂体分泌的LH可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睾酮。 ➢睾丸分泌的激素又对下丘脑-腺垂体进行反馈作用。 • 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和抑制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也可对下丘脑和腺垂体的
性激素来源
➢ 雌孕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肾上腺皮质和睾丸产生少量 • E2(雌二醇)
分泌少量雌激素。 • 肾上腺:分泌少量雄激素、雌激素 • 调控器官: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腺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等。
性激素特性
性激素特性:一少三大 • 含量极少(nmol/L、pmol/L) • 效能大:具有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如一分子激素与受体结合,效能放大1
月经周期、卵巢周期及激素调节
• 卵泡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1-14天,此期的子宫内膜表现为月经期和增生期。 • 卵泡期开始时,子宫内膜剥落出血,正值月经期(约第1-5天),此时血中的E2、P均处于
低水平。E2、P对腺垂体分泌的FSH、LH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血中GnRH、FSH、LH释放 逐渐增多,促进卵泡发育,继之血中E2逐渐升高。 • 约在月经周期第8-14天,卵巢中只有一个卵泡生长变快,其余逐渐退化,成熟卵泡分泌的 E2进一步增多,在E2作用下子宫内膜表现增生期变化。此时由于E2正反馈作用,E2明显 升高,到排卵前1天(第14天),E2升至第一个最高峰。由于E2正反馈作用,下丘脑分泌 GnRH和腺垂体分泌FSH、LH也明显增多,从而形成LH高峰。LH达到顶峰12h后即发生排卵。
下丘脑-腺垂体-睾丸轴
➢睾丸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均受到下丘脑-腺垂体的调控。 • 腺垂体分泌的FSH与LH对生精过程均有调节作用。 • 腺垂体分泌的LH可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睾酮。 ➢睾丸分泌的激素又对下丘脑-腺垂体进行反馈作用。 • 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和抑制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也可对下丘脑和腺垂体的
性激素来源
➢ 雌孕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肾上腺皮质和睾丸产生少量 • E2(雌二醇)
演示文稿女性激素的临床意义课件
![演示文稿女性激素的临床意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8f088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b.png)
PRL由腺垂体嗜酸性的PRL细胞合成和分泌。 PRL分泌不稳定,情绪、运动、性交、饥饿 及进食均可影响其分泌状态,而且随月经周 期有较小的波动,具有与睡眠有关的节律性; 入睡后短期内PRL分泌增加,下午较上午升 高。因此,根据这种节律分泌特点,应在上 午9~10时空腹抽血。PRL显著升高者,一次 检查即可确定;PRL轻度升高者,应进行第 二次检查,不可轻易诊断高泌乳素血症 (HPRL)而滥用溴隐亭治疗。
有雄激素活性,额外益处不明显。
第二十三页,共94页。
第三代的孕激素
第三代的孕激素:地索高诺酮、孕二烯酮、 诺孕酯
第三代孕激素相比以前孕激素有更强的孕激 素受体亲和力,因而抑制排卵作用更强。与 性激素球蛋白结合能力弱,使血中游离睾酮 减少,因而无雄激素作用,蛋白同化作用弱, 无雌激素活性,有抗雌激素。能够提高血浆 HDL水平。
闭经的第一项实验性治疗是孕激素实验,应 该首先使用,该患者闭经是由于无排卵所致, 不应该使用雌孕激素周期治疗,而是在诊断 明确的基础上,采用达英-35
第三十页,共94页。
无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治疗
治疗目的: 1近期目标:调节周期、治疗多毛和痤疮、
3、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基础FSH/L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范围),是 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往往提示患者对超排卵(COH)反应不佳,应及时调整COH方案 和Gn的剂量以提高卵巢的反应性,获得理想的妊娠率。因为FSH/LH升高仅仅反映了DOR, 而非受孕能力下降,一旦获得排卵时期,仍能获得理想的妊娠率。
3、监测卵泡成熟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指标
①促卵泡排出:促超排卵治疗时,当卵泡≥18 mm,血E2达1100
pmol/L(300 pg/ml)时,停用HMG,当日或于末次注射HMG后24~36小时注射
有雄激素活性,额外益处不明显。
第二十三页,共94页。
第三代的孕激素
第三代的孕激素:地索高诺酮、孕二烯酮、 诺孕酯
第三代孕激素相比以前孕激素有更强的孕激 素受体亲和力,因而抑制排卵作用更强。与 性激素球蛋白结合能力弱,使血中游离睾酮 减少,因而无雄激素作用,蛋白同化作用弱, 无雌激素活性,有抗雌激素。能够提高血浆 HDL水平。
闭经的第一项实验性治疗是孕激素实验,应 该首先使用,该患者闭经是由于无排卵所致, 不应该使用雌孕激素周期治疗,而是在诊断 明确的基础上,采用达英-35
第三十页,共94页。
无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治疗
治疗目的: 1近期目标:调节周期、治疗多毛和痤疮、
3、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基础FSH/L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范围),是 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往往提示患者对超排卵(COH)反应不佳,应及时调整COH方案 和Gn的剂量以提高卵巢的反应性,获得理想的妊娠率。因为FSH/LH升高仅仅反映了DOR, 而非受孕能力下降,一旦获得排卵时期,仍能获得理想的妊娠率。
3、监测卵泡成熟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指标
①促卵泡排出:促超排卵治疗时,当卵泡≥18 mm,血E2达1100
pmol/L(300 pg/ml)时,停用HMG,当日或于末次注射HMG后24~36小时注射
读懂性激素六项检查-PPT文档资料
![读懂性激素六项检查-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62943a56529647d27285257.png)
获得理想的妊娠率。
4、基础FSH﹥12IU/L,下周期复查,连续﹥12IU/L提示DOR。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基础LH/FSH﹥2~3,可作为诊断PCOS的主要指标
(基础LH水平﹥10IU/L即为升高,或LH维持正常水平,而基础FSH相对低水平,
就形成了LH与FSH比值升高)。 6、检查2次基础FSH>20IU/L,可认为是卵巢早衰隐匿期,提示1年后可能闭经
早黄素化。
在IVF-ET长方案促排卵中,肌注HCG日即使并无LH浓度的升高,若P(ng/ml)×1000/E2(pg/ml)>1,提示卵泡 过早黄素化,且该类患者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过早黄素化也是DOR的表现。 4、鉴别异位妊娠:异位妊娠血P水平偏低,多数患者血P﹤47.7nmol/L (15ng/ml)。仅有1.5%的患者
一 不孕不育检查
先查丈夫,再查妻子
先检查丈夫,简单又经济。武大中南医院男科主任李世文为不孕不育 患者总结了第一个窍门。有些人认为不生孩子肯定是女方的原因,总 是把女方查来查去。其实不然,李教授说,导致不孕不育的原因极其 众多,总体上来讲由妻子单方面造成的不孕占50%,男性单方面的原 因占30%,双方共同的原因占20%。如果外观检查无异常,男方首先 做精ye检查(100元左右)。如果精ye检查正常,基本上可排除男方造成 不育的可能,则可从女方着手找原因。
(一)FSH和LH:基础值为5~10IU/L 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月经2~3天)血FSH、LH均维持在低水平,排 卵前迅速升高,LH高达基础值的3~8倍,可达160IU/L甚更高,而FSH 只有基础值的2倍左右,很少﹥30IU/L,排卵后FSH、LH迅速回到卵泡
期水平。监测卵泡早期的FSH、LH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性腺轴功能。
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PPT课件
![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572fda4b73f242326c5f19.png)
第4页/共101页
性别和年龄:睾酮系雄性激素,男女两性水平
悬殊,男性胎儿睾丸的间质细胞在胚胎7-10周 时开始出现,青春期开始后睾酮的合成分泌逐 渐增加。成年男子的睾酮水平较稳定,50岁后 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游离睾酮的下降尤为明显。
第5页/共101页
分泌节律:睾酮分泌量比较稳定,但青年男子可有昼夜节律性分泌,午夜2时最 低,上午8-10时最高,波动范围在10%-25%之间。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 女性由卵巢分泌,月经周期中未有周期性波动。
第8页/共101页
男性青春期前的发育
出生时,男性体内睾酮水平只比女性略高一点,睾 酮会有3个月的持续升高,然后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 直到青春期开始促性腺激素,FSH和LH较低,且FSH > LH早在6-8岁时,肾上腺就开始分泌雄烯二酮,脱氢 表雄酮(DHEA)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预备青春期 的到来。这三种激素都可被转换成睾酮或双氢睾酮作 用于靶组织。
第14页/共101页
孕酮(Prog)
孕酮是卵巢分泌的重要雌激素,在月经周期的 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妊娠期间主要作用于胎 盘,是维持妊娠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类固醇激 素。
第15页/共101页
理化特性和作用
理化特性:孕酮属于21碳类固醇激素,是合成
一切类固醇激素的中间产物。妊娠期间主要由 胎盘合体营养细胞层分泌,孕早期上升较慢, 13周后增快,20周更快,足月时达到高峰。血 浆中孕酮绝大部分为结合型,极少数为游离型。 孕酮主要在肝脏中降解、灭活。
的1/10;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或孕妇吸烟量过大,营养
不良而影响胎儿发育者,E3值下降,孕妇应用糖皮质
激素治疗,如胎儿情况好则停药后2-3天,E3值可恢复
上升。
第32页/共101页
性别和年龄:睾酮系雄性激素,男女两性水平
悬殊,男性胎儿睾丸的间质细胞在胚胎7-10周 时开始出现,青春期开始后睾酮的合成分泌逐 渐增加。成年男子的睾酮水平较稳定,50岁后 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游离睾酮的下降尤为明显。
第5页/共101页
分泌节律:睾酮分泌量比较稳定,但青年男子可有昼夜节律性分泌,午夜2时最 低,上午8-10时最高,波动范围在10%-25%之间。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 女性由卵巢分泌,月经周期中未有周期性波动。
第8页/共101页
男性青春期前的发育
出生时,男性体内睾酮水平只比女性略高一点,睾 酮会有3个月的持续升高,然后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 直到青春期开始促性腺激素,FSH和LH较低,且FSH > LH早在6-8岁时,肾上腺就开始分泌雄烯二酮,脱氢 表雄酮(DHEA)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预备青春期 的到来。这三种激素都可被转换成睾酮或双氢睾酮作 用于靶组织。
第14页/共101页
孕酮(Prog)
孕酮是卵巢分泌的重要雌激素,在月经周期的 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妊娠期间主要作用于胎 盘,是维持妊娠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类固醇激 素。
第15页/共101页
理化特性和作用
理化特性:孕酮属于21碳类固醇激素,是合成
一切类固醇激素的中间产物。妊娠期间主要由 胎盘合体营养细胞层分泌,孕早期上升较慢, 13周后增快,20周更快,足月时达到高峰。血 浆中孕酮绝大部分为结合型,极少数为游离型。 孕酮主要在肝脏中降解、灭活。
的1/10;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或孕妇吸烟量过大,营养
不良而影响胎儿发育者,E3值下降,孕妇应用糖皮质
激素治疗,如胎儿情况好则停药后2-3天,E3值可恢复
上升。
第32页/共101页
性激素六项课件
![性激素六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a1061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1.png)
血清的泌乳素分泌浓度是中午的一倍。
第13页,此课件共49页哦
常规的性激素七项检查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 是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是由α和β 二聚体的糖蛋白组成。
• 完整的HCG全部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产生。
其主要功能就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 续分泌,以促进子宫蜕膜的形成,使胎盘生长成熟。 现代认为HCG是由滋养层过渡型细胞和合体细胞产生 的。HCG在受精后6左右天开始分泌,60-70天达到 高峰。在妊娠的前8周增值很快,以维持妊娠。在大约 孕8周以后, HCG逐渐下降,直到大约20周达到相对稳
第17页,此课件共49页哦
性激素报告单解读及其临床意义
• 黄体期
• 每个人的时间大致都相同,也就是排卵日到下一次 的月经来潮时,通常在排卵后的两周也就是14天左右
就是月经来潮日。
• 绝经期
• 仅仅是指月经绝止不行
第18页,此课件共49页哦
性激素报告单解读及其临床意义
• 妊娠期
• 亦称怀孕期,生理学名词。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 熟大过程。从妇女卵子受精开始至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 排除之间的一段时间。为了便于计算,妊娠通常从末次月
• 1.1.4LH/FSH>3表明LH呈高水平,FSH处于低水平,有
助于诊断多囊卵巢综合症。
第23页,此课件共49页哦
性激素报告单解读及其临床意义
• 1.1 FSH和LH
• 1.1.5 单纯性LH升高 见于PCOS、卵巢功能衰退、真性 卵巢发育不全、Turner综合征、席汉氏综合征、垂体腺 瘤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性激素的概念及来源、分类
• 性激素的分类
• 雌激素:E2
第13页,此课件共49页哦
常规的性激素七项检查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 是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是由α和β 二聚体的糖蛋白组成。
• 完整的HCG全部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产生。
其主要功能就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 续分泌,以促进子宫蜕膜的形成,使胎盘生长成熟。 现代认为HCG是由滋养层过渡型细胞和合体细胞产生 的。HCG在受精后6左右天开始分泌,60-70天达到 高峰。在妊娠的前8周增值很快,以维持妊娠。在大约 孕8周以后, HCG逐渐下降,直到大约20周达到相对稳
第17页,此课件共49页哦
性激素报告单解读及其临床意义
• 黄体期
• 每个人的时间大致都相同,也就是排卵日到下一次 的月经来潮时,通常在排卵后的两周也就是14天左右
就是月经来潮日。
• 绝经期
• 仅仅是指月经绝止不行
第18页,此课件共49页哦
性激素报告单解读及其临床意义
• 妊娠期
• 亦称怀孕期,生理学名词。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 熟大过程。从妇女卵子受精开始至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 排除之间的一段时间。为了便于计算,妊娠通常从末次月
• 1.1.4LH/FSH>3表明LH呈高水平,FSH处于低水平,有
助于诊断多囊卵巢综合症。
第23页,此课件共49页哦
性激素报告单解读及其临床意义
• 1.1 FSH和LH
• 1.1.5 单纯性LH升高 见于PCOS、卵巢功能衰退、真性 卵巢发育不全、Turner综合征、席汉氏综合征、垂体腺 瘤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性激素的概念及来源、分类
• 性激素的分类
• 雌激素:E2
读懂性激素六项检查ppt课件
![读懂性激素六项检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c2230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4.png)
一 不孕不育检查
女方检查遵循渐进式、排雷法
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相当的多,就诊时也只能是由简到易、渐进式地做检查。
★初次就诊,做一般的妇科检查看是否有生殖器官畸形以及阴dao炎、子宫肿瘤 等妇科玻有病则先治疗再看能否怀孕。
★检查输卵管如果前面的妇科检查都正常了,则需在月经干净后3到5天,做个 输卵管通液检查,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如有输卵管堵塞则需治疗使之通畅。
下丘脑
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素(GnRH)
脑下垂体
卵泡刺激素(FSH)
黄体生成素(LH)
卵巢
孕激素(PROG)
雌激素(E2)
子宫内膜
排卵 月经
LH, FSH, E2, PROG的临床意义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 • 了解下丘脑-垂体-性腺系功能 • 疾患部位的鉴别(LHRH負荷) • 多嚢卵巣综合症的诊断
✓不孕症治疗 • 排卵時期的预测 • 卵泡发育的监控
二、性激素检查的临床意义
(三)E2:基础值为25~45pg/ml 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E2约为183.5pmol/L(50pg/ml),排卵前达第
一个高峰,可达917.5~1835pmol/L(250~500pg),排卵后迅速下 降,黄体期形成第二个高峰,约458.8pmol/L(124.80pg),维持一 段时间后,黄体萎缩时下降至早卵泡期水平,即来月经第3天应该为 91.75~183.5pmol/ml(25~50pg/ml)。 1、基础E2>165.2~293.6pmol/L(45~80pg/ml),无论年龄与FSH如何, 均提示生育力下降。 2、基础E2≥367pmol/L(100pg/ml)时,卵巢反应更差,即使FSH﹤15IU/L, 也无妊娠可能。
✓
另外在心肌梗死、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胎妊娠、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促性激素来源
腺垂体:
FSH(卵泡刺激素) 来源:腺垂体。 作用:刺激卵巢卵泡的生长和睾丸的生精过程。 在月经周期中,FSH与LH同步变化,呈脉冲式释放。
LH(黄体生成素) 来源:腺垂体。 作用:刺激卵巢排卵和黄体生成,刺激睾酮分泌。对女性在卵 泡期与一定量的FSH共同作用,促使卵泡成熟及雌激素 生成。排卵后,促进卵泡转变为黄体促其合成分泌孕酮。 LH呈脉冲式释放。晚卵泡期17次/24h,黄体中期7次/24h。
17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羟孕酮 雌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
❖ 下丘脑、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形成 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称为下丘脑—腺 垂体—卵巢轴。
▪ 下丘脑分泌的GnRH能促进腺垂体分泌FSH和LH ▪ 腺垂体分泌的FSH和LH能促进卵巢排卵和分泌性激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月经周期、卵巢周期及激素调节
▪ 卵巢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变化导致月经的形成 ▪ 随着卵巢E2和P分泌水平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也呈相应的
周期性增值,分泌和脱落,即子宫周期,并出现每月一次的 出血现象,称月经。
▪ 一个月经周期平均为28天,每次经期约3-5天,经血量约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性激素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性激素检测与临床疾病 第三节 性激素检测的质量控制及要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第一节 性激素检测的基本知识
▪ 性激素概念及检测项目 ▪ 性激素来源 ▪ 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 ▪ 下丘脑—腺垂体—睾丸轴 ▪ 月经周期、卵巢周期及激素调节
肾上腺:分泌少量雄激素、雌激素 调控器官: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腺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性激素特性
性激素特性:一少三大 含量极少(nmol/L、pmol/L) 效能大:具有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如一分子激素与受
PRL(催乳素) 来源:腺垂体。 作用:刺激乳腺的成熟和分泌。PRL孕期逐渐升高,分娩前达高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性激素来源
➢ 雌孕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肾上腺皮质和睾丸产生少量 • E2(雌二醇)
来源:女性,卵泡、黄体为主,胎盘、肾上腺皮质少量。 作用: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及副性征出现。 • P(孕酮) 来源:女性,黄体、胎盘。男性,睾丸、肾上腺皮质。 作用:主要作用对子宫保证受精卵着床和维持妊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性激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5途径 17a-羟孕烯醇酮
胆固醇 孕烯醇酮
脱氢表雄酮 (DHEA)
•卵巢在排卵前以△5途径合成雌 激素。 •排卵后以△4 和△5两种途径合 成雌激素。 •孕酮以△4 途径合成
雄烯二酮 睾酮
雌二醇
△4 途径 孕酮
E2、P。
▪ 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对下丘脑-腺垂体的分泌又有正/负
反馈调节作用。
▪ 正常情况下,下丘脑GnRH的分泌呈脉冲式释放,并导
致腺垂体FSH和LH分泌也呈脉冲式分泌释放,进而导 致卵巢性激素分泌和排卵的周期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下丘脑-腺垂体-睾丸轴
80ml。
▪ 排卵发生于月经周期的第15天左右,LH分泌高峰致使卵泡排
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月经周期、卵巢周期及激素调节
卵泡期——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1-14天,此期的子宫内膜表现为 月经期和增生期。
卵泡期开始时,子宫内膜剥落出血,正值月经期(约第1-5天) ,此时血中的E2、P均处于低水平。E2、P对腺垂体分泌的FSH 、LH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血中GnRH、FSH、LH释放逐渐增 多,促进卵泡发育,继之血中E2逐渐升高。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性激素概念
概念:由主性器官及肾上腺产生的激素和相关调控器官产生的促(抑)性 激素通常统称为性激素
主性器官: 卵巢:分泌雌激素(雌二醇,雌酮,雌三醇等)。分泌少量雄激素。 睾丸:分泌雄激素(睾酮,双氢睾酮,脱氢异雄酮,雄烯二酮等)。 分泌少量雌激素。
对乳腺促进腺泡和导管生长发育,为分娩后泌乳作准备。 对体温,产热增多,排卵后体温维持升高约0.5℃左右,维 持在整个分泌期。 ➢ 雄激素主要由睾丸和肾上腺皮质分泌,卵巢产生少量 • T(睾酮) 来源:女性来自卵泡内膜及肾上腺皮质。男性来自睾丸及肾上腺皮质。 作用:适量T刺激腋毛、阴毛生长。维持性欲。过量T可致女性男性化多毛症 。 血中T呈脉冲式分泌,每12小时出现一次峰值。
➢ 睾丸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均受到下丘脑-腺垂体的调控 。
• 腺垂体分泌的FSH与LH对生精过程均有调节作用。 • 腺垂体分泌的LH可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睾酮。 ➢ 睾丸分泌的激素又对下丘脑-腺垂体进行反馈作用。 • 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和抑制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也可
对下丘脑和腺垂体的GnRH、FSH和分泌LH进行负反馈调节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来源
下丘脑:
▪ 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来源:下丘脑,呈脉冲式释放 作用:促进脑垂体性腺激素呈脉冲式 释放
▪ PRH(催乳素释放激素): 来源:下丘脑 作用:调控PRL分泌
▪ PIH(催乳素释放抑制激素): 来源:下丘脑 作用:调控PRL分泌
体结合,效能放大1万—数万倍。 改变大:体内激素较小变化,可致生理功能巨大改变。 波动大:时间、天间、周期间均有很大波动。脉冲式释
放,LH7-17次/24h,T1次/12h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性激素检测项目
卵泡刺激素(FSH) 黄体生成素(LH) 催乳素(PRL) 雌二醇(E2) 孕酮(P) 睾酮(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