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停车场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论文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论文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论文摘要:平面、柱网、层高、覆土厚度、建筑垫层、排水找坡、汽车出入口坡道、人防出入口等都应仔细推敲,不要随便扩大尺寸,满足最小尺寸即可。

本文是对地下汽车库的分析,是目前常用的做法,相信只要设计人员精心设计,切实从节省和实际出发,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前言目前,我们在设计工作中对地下室的层高没有统一的认识,往往在设计中把层高设计的偏高,造成一定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对地下室进行统一要求,达成共识,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普通一层地下室(带车库,无消防车,覆土1.0~1.2m)的最小高度(1)汽车库最小净高2.2m。

(2)结构梁高:0.8m。

(3)设备层高:水电通风合计0.6m,水电暖通风合计0.8m。

(4)合计:3.6m(不含采暖),3.8m(含采暖)。

2普通二层地下室(贮藏室或自行车库时)的最小高度(1)自行车库或贮藏室最小净高:2.1m。

(2)结构梁高:0.45m。

(3)设备层高:0.25m。

(4)合计:2.8m×2=5.6m。

(5)当地上层数超过30层时,高度相应增加。

(6)该处部分应与汽车库部分高度综合考虑。

3机械式二层停车地下汽车库(覆土1.0~1.2m)的最小高度(1)汽车库最小净高度:3.6m;按照规范要求,首层机械停车位兼做人行通道时,高度不小1800mm。

净空3600mm的组成如下:1800mm(兼做人行通道)+1550mm(上层考虑车高)+50mm(安全预留)+200mm(机械结构尺寸)。

也就说机械停车库最小的净高要求为3600mm,如需要停高度超过1550mm的大型车,则需要加大净高,同时也可以考虑,将超过1550mm 。

(1)结构梁高:0.8m,1.0m(上部有消防车通过)。

(2)设备层高:0.6m。

(3)合计:5.0m,5.2m(上部有消防车通过)。

4改变现有建筑地面垫层做法目前我们对地面基本上采用常规的300mm厚做法,非常不经济,而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第3.4.14对此条有专项要求和说明如下:“车库的楼地面应采用强度高、具有耐磨防滑性能的非燃烧体材料,并应在各楼层设置地漏,在最下层车库设置集水坑或地漏和相应的排水系统,地漏或集水坑的中距不宜大于40m,在地漏或集水坑周边1.0m范围内找坡,坡度为1~2%,以满足必要时的清扫和排水。

城市地下停车库设计

城市地下停车库设计

城市地下停车库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城市道路的有限空间以及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停车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地下停车库。

本文将探讨城市地下停车库的设计问题。

一、地下停车库设计的目标地下停车库的设计目标应当是实现高效、安全、舒适的停放车辆环境。

首先,地下停车库应当具备足够的停车位,可以容纳预计停车需求的车辆数量。

其次,停车库应当设计合理的进出口通道,方便车辆进出,缓解交通拥堵。

另外,停车库的设计还应注重车位的合理划分,确保停车场内车辆行驶安全,减少停车事故的发生。

此外,停车库还应注重停车环境的舒适度,提供适当的照明和通风设施,确保停车场内没有封闭、潮湿等问题。

二、地下停车库设计的布局地下停车库的布局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并提高停车效率。

首先,地下停车库应当根据附近道路的情况确定入口和出口的位置,以便于车辆进出停车库。

其次,停车库内部应当合理划分区域,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不同规格和类型的停车位。

此外,停车位之间应当设置合理的通道,确保车辆可以方便地进出。

最后,停车库的结构设计也应合理,确保停车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三、地下停车库设计的安全考虑地下停车库的安全是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首先,停车库应当设置足够的安全设施,包括监控摄像、报警器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突发事态。

其次,停车库的设计应注重防火措施,合理设置逃生通道和消防设备,确保车辆和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另外,停车库的通风系统也应当得到重视,以防止有毒气体滞留。

此外,应当在停车库出入口设置交通指示标志,引导司机正确驶入停车位,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地下停车库设计的环保要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地下停车库的设计也需要考虑环保因素。

首先,应当在停车库内设置适当的照明设施,采用节能灯具,减少电能消耗。

其次,停车库的通风系统应当采用高效过滤设备,减少有毒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

地下车库毕业设计论文

地下车库毕业设计论文

儿童乐园地下车库建筑结构设计摘要本设计为本溪市儿童乐园地下车库建筑结构设计。

设计采用框架结构,是一个单建式地下二层停车场建筑,地上为绿地儿童乐园。

该设计不仅有效地利用了地下空间,改善了城市停车场所紧张的局面,还为城市增添了一个儿童娱乐场所。

建筑面积为19051平方米,设计停车容量为430台。

本设计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建筑设计,主要包括建筑形体的选择,内部房间的功能分区以及相应建筑材料的选择等。

在交通疏散方面,设有十部楼梯,并装有甲级防火门。

第二部分结构设计,包括:顶板设计,次梁设计,负二层顶板设计,框架结构设计,楼梯设计,外墙设计和基础设计。

外墙和基础采用防水混凝土。

为防止不均匀沉降和满足整体的刚度要求,采用筏板基础。

关键词:地下车库;框架结构;筏板基础The underground garage of the children'splayground in Benxi city.Abstract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 is about one underground garage of the children's playground in Benxi city. The building i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work. it is a single building type, two-story of underground garage, and over ground is a green children park. It is not only using the underground space fully and improving the turgescent situation of parking in the city, but also adding a children's entertainment in city.The floor space is 19,051square meters and the design parking capacity is 430.The project includes two parts mainly: the first part is architectural design,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selection of building’s type,the division of internal room and the selec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 are the main parts. Disperses the aspect in the transportation,it has ten stairs. And it is loaded with the fire door.The second part is structural design, mainly includes: roof design, secondary girder design, negative two roof design, portal frame construction design,staircase design, outer wall design and foundation design. The outer wall and foundation adopt the waterproof concrete. In order to prevent in-homogeneous settlement and meeting the rigidity demand for the whole evenly, I adopted the rib roof beam type raft board foundation.Key words:underground garage;frame construction;raft foundation目录1绪论 (1)2建筑设计 (3)2.1柱网设计 (3)2.2层高设计 (3)2.3埋深设计 (3)2.4防火设计 (4)2.4.1防火分区 (4)2.4.2安全疏散 (4)2.4.3防烟和排烟要求 (5)2.5 坡道设计 (6)2.6 防水设计 (7)3结构设计 (8)3.1 板的设计 (8)3.1.1 负一层顶板的设计 (8)3.1.2 负二层顶板的设计 (17)3.2 侧墙设计及计算 (25)3.2.1 侧向土压力计算 (25)3.2.2 内力及配筋计算 (27)3.3 负一层横向次梁的设计 (30)3.3.1 内力计算 (30)3.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9)3.3.3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42)3.4 负一层纵向次梁的设计 (42)3.5 竖向荷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42)3.5.1 初选梁柱截面尺寸 (42)3.5.2 荷载计算 (43)3.5.3 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47)3.5.4 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54)3.6 框架梁计算 (59)3.6.1 框架梁内力组合 (59)3.6.2 框架梁的配筋计算 (60)3.7 框架柱的计算 (65)3.7.1 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65)3.7.2 剪跨比和轴压比验算 (66)3.7.3 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67)3.8 基础设计 (78)3.8.1 基础底板设计: (78)3.8.2 底板冲切承载力验算 (80)3.8.3 底板剪切承载力验算 (81)3.8.4 地基梁的内力计算及配筋 (81)3.8.5 抗浮验算 (85)3.9 楼梯的设计及计算 (86)3.9.1 楼梯板的设计 (87)3.9.2 平台板的设计 (88)3.9.3 平台梁设计 (89)结论 (91)致谢 (92)参考文献 (93)1绪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论文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论文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论文摘要:在城市车辆越来越多的形势下,车辆的停放成为了人们日益关心的话题,车辆的停放不仅关系到车主的利益,同时也对城市规划有所影响。

在我国现阶段,还主要以地下车库的形式为主。

那么在对地下车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使地下车库的设计最大限度上满足停车需求,并且还要保证车辆停放的合理性和便捷性。

前言在许多大城市,都结合城市的环境和地下交通的发展情况,兴建了地下商业建筑,并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地下商业建筑在空间和功能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上满足了现代发展的需求。

1 地下车库柱网的布置在地下车库设计的过程中,因为本身就受到空间和面积的限制,所以说要以停放车辆数量最大化为主要依据。

由于是地下车库,所以说涉及到柱网的布置,那么建造柱网必然会占用停车的位置,所以在柱网布置的数量和结构所承担的荷载方面要综合考虑。

如果是在面积相同的两个车库中,柱子的数量越多,那么停放的车辆就越少。

一般情况下,在地下车库设计中,都会以两个柱子间停放三辆车为最佳。

这种设计方式既满足了车辆的停放需求,同时对于建筑的机构和经济性方面都有所满足。

现在多数设计的车位尺寸是2500×5300。

根据这一尺寸,在纵向靠墙的位置,因规定车墙间的间距是 500,横向车之间不小于 600,放进规范规定的小型车1800×4800,肯定没问题;但一般只有高档轿车才能达到1800×4800 的尺寸,中档车和高档车得尺寸差别较大,实际情况是中档车还是占大多数,尺寸大多在1700×4500 以下。

因此,我们在设计中是否可以尝试以中档车车位为主,再安排些高档车车位,大部分车位尺寸按2300×5000 来设计。

当主楼为剪力墙结构或柱距过小,难以与地下车库柱网协调时,由于主楼面积一般只占地下车库面积的小部分,因此,地下车库与裙房在主楼面积外的柱网可另行布置,以满足地下车库停车要求。

论地下停车库的设计及其优化

论地下停车库的设计及其优化

论地下停车库的设计及其优化随着我国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市民的汽车饱有量也越来越多,而地上的停车区域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汽车的停泊需求了,因此,对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了解决城市车辆停泊的主要方式。

本文以地下停车库为主题,简要分析地下停车库的设计要点,对地下停车库的设计要点进行概括,并根据概括的要点对地下车库进行简单的优化设计,形成初步的优化设计理论。

标签:地下;停车库;优化设计车库设计要点1、空间位置选择城市内部车库的分布主要有应急避难场所、道路两侧、公共停车区和建筑地下停车区。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人口的不断增长,地上停车区域越来越少。

因此,现代高层住宅楼都会在地下箱型基础空间内部开辟地下车库。

市政部门在设计公园或者绿地时也会开辟该类公共活动区域的地下空间作为公共地下车库,地下车库的应用和建造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车辆停靠的主要方式。

2、出入口设计进行停车库的分类是可以根据停车的数量、建筑面积进行,分为I、II、III、iv四类。

在决定车道出入口数量及宽度时,应该按照车库的体量及合理性综合考虑。

在进行出入口设置的时候应该布置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以及三个或者是三个以上,同时还应该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保证人员出入不会和车辆出入造成冲突。

如果说车库的出入口在进行设置的时候为双向形式,那么在宽度设置上最小应该为七米左右,如果出入口的形式设置为单向行驶,那么应该确保其宽度在四米以上。

同时所设置的人员出入口可以在车辆出入口的两侧或者是一侧设置,以两人并肩能够同行的宽度为最佳。

如果停车库为公用汽车库,在进出的时候需要办理呼入证明,那么应该在出入口设置候车等待区域,候车道的设置其宽度应该大于三米,长度可以根据在进行出入证明办理的时候车辆停留的数量来决定,或者是按照车位数量的十分之一来进行计算。

3、疏散距离在进行疏散距离的确定的时候应该保证汽车停车库内的任意一点距离最近的人员安全出口的距离确保该疏散距离小于四十五米,如果在汽车停车库内进行了自动灭火器系统的设置的时候该距离可以适当的延长,但是不应该大于六十米。

商场地下停车场设计(5篇)

商场地下停车场设计(5篇)

商场地下停车场设计(5篇)商场地下停车场设计(5篇)商场地下停车场设计范文第1篇以购物中心为例,商场配套停车场的设计、规模和流线与商场的经营息息相关,一个合理设计的停车场能为购物中心增加客源,提升销售,而缺乏规划的停车场则直接影响商场业绩。

许多中国的开发商忽视停车场的设计,结果消失了诸如高度不够,又或是宽度不够,又如标识和路线设计不合理,甚至上客区域下客区不明确等等各种瑕疵。

别小看这些设计瑕疵,这都会影响消费者的感受,一旦有过几次不开心的停车经受,那么今后这个消费者就不太情愿再到这家购物中心来购物,直接削减客流。

反之,一个好的停车场可以为购物中心带来高端客源甚至增加客户粘性。

目前,活跃在中国内地商业市场的交通顾问公司还不到10家,依据其建议,车库的设计颇有讲究。

首先是停车场的规模。

停车场过小简单造成拥挤,过大则铺张成本。

专业的交通顾问公司,通常是以购物中心面积为基础,来计算停车库车位规模。

此外,停车场规划也要视周边的公共交通状况而定。

比如,购物中心四周若有地铁站,则表示有不少客源是乘坐地铁抵达,这类商场的车位也要相对削减。

更重要的当属交通流线,与合理的商场动线能激发人们消费可能一样,车库交通流线合理与否也直接影响客人的回头率。

基本的交通流线是“开车-下客-地下车库-地面-上客区”。

这看似简洁的流线必需做好标识,并且要考虑上下客的右边车门习惯,事实上许多项目的停车流线都存在反向上下客弊端。

停车场还必需符合商业业态设计,比如宜家、红星美凯龙这类建材家居商场的车库还需考虑家居用品的超大尺寸与搬运问题,否则客人购置大型家居产业后难以搬运,这会直接影响商场的销售。

不少人反映,就停车场设计而言,宜家明显优于红星美凯龙。

购物中心停车场的另一项简单被忽视的经济功能,就是其所带动的延长产业。

首先是洗车、汽配或汽车美容店,这些与汽车直接关联的门店会开设在租金较低的地下车库四周,车库经营者既降低了租金成本,也获得了直接的生意。

地下停车场设计

地下停车场设计

摘要 (2)Abstract (3)第一章绪论 (4)1.1地下停车库的由来 (4)1.2国内外地下停车场发展 (5)1.3地下停车场的优点 (8)1.4 本次设计的课题来源和意义 (8)第二章工程概况 (11)2.1概况 (11)2.2工程环境 (11)2.3工程地质 (12)2.4水文地质 (13)2.5主要技术标准 (13)第三章地下停车场平面设计 (15)3.1. 设计的基本要求 (15)3.2 停车出入口设计 (15)3.3.坡道设计 (17)3.4 库内交通组织 (20)3.5车辆存放与行停方式 (21)3.6 柱网选择 (22)3.7防火设计 (24)第四章尺寸与荷载计算 (28)4.1截面尺寸 (28)4.2荷载计算 (30)第五章地下室楼板计算 (33)5.1 用经验系数法计算 (33)5.2 等代框架法计算 (46)5.3 用PKPM计算 (50)5.4 三种结果对比分析 (51)第六章板式楼梯计算书 (52)6.1计算相关数据 (52)6.2楼梯板设计 (52)6.3 平台板设计 (54)6.4 平台梁设计 (55)总结与展望 (58)致谢 (60)参考文献 (61)摘要本次论文对麓南广场地下停车场进行了结构设计。

本次设计地下停车场共有3层,其平面为40m×80m的规则矩形。

平时用作停车场和仓库,战时作为人防工程。

其底板到地面的高度为15m,负一层层高为5m,负二层、负三层层高分别为4.5m和4m。

其楼板为无梁结构,楼梯采用钢筋混泥土板式楼梯,基础为地下连续墙。

本次设计主要包括平面布置、结构、板设、楼梯设计等。

其中,板的设计使用了经验系数法、等框架法、PKPM计算三种方法。

本文还对地下停车场的防火进行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地下停车场;布局设计;无梁结构;楼板计算;防火问题。

AbstractThis thesis has designed a underground parking structures for the Square of lu nan . This design of under ground car park have 3storey, and the plane is a specification of rectangle its size is 40m × 80m . This under ground car park usually used as car parks and warehouses , while when we fight with others , it will be used as a wartime air defense projects .The height from the bottom of the board to surface is 15m, The height of negative one layer is 5m, the second layer and third layer was 4.5m high and 4m. Its floor is no beam structure, the stairs use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foundation use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The design includes layout , structure, board design , stair design. Among them, the board design using the empirical coefficient method, frame method , PKPM three methods of calculation . This paper also briefly described underground parking fireproof .Keyword:Underground parking;Layout Design;No beam structure;Floor calculation;Fire prevention;第一章绪论1.1地下停车库的由来自从有车就有了停车场,停车问题是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静态交通组织问题。

地下车库(毕业设计论文)

地下车库(毕业设计论文)

地下车库(毕业设计论文)引言地下车库作为现代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解决了城市停车难的问题,还能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地下车库的规划和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篇论文旨在研究地下车库的设计原理、运行管理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地下车库设计原理地下车库的设计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地下车库位置选择地下车库的位置选择应考虑市中心交通流量、周边道路状况、土地利用等因素。

合理选择地下车库的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市区停车难的问题,提高道路交通效率。

1.2 地下车库结构设计地下车库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地下水位、土地承载能力、施工成本等因素。

常见的地下车库结构包括开放式车库、封闭式车库等。

不同结构的地下车库在设计上有所区别,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土木、水利等专业知识。

1.3 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计地下车库上方通常是建筑物或者道路,对车库内部的通风系统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可以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消除废气和烟雾,确保车库内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1.4 地下车库照明系统设计地下车库作为一个封闭的空间,光线通常相对较暗。

因此,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对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和用户的体验至关重要。

考虑到能耗和照明效果,可以采用LED照明和智能控制系统。

2. 地下车库运行管理地下车库的运行管理主要包括车位管理、安全管理和运维管理。

2.1 车位管理车位管理是地下车库运行管理的核心之一。

通过智能车位指示系统和车位预订系统,可以提高车位的利用率,减少车辆等待时间。

同时,及时维护和管理停车设施,确保车位的顺畅使用。

2.2 安全管理地下车库的安全管理包括监控系统、消防系统和应急预案等。

通过安装监控摄像头、烟雾报警器和灭火系统,可以确保地下车库的安全性,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同时,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可以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3 运维管理地下车库的运维管理包括设备维护、清洁和保养等。

论城市地下停车库的设计

论城市地下停车库的设计

论城市地下停车库的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私人小汽车快速进入普通居民家庭,私家车保有量迅速增长。

同时,由于以前的公建及居住项目等存在停车配建不足的历史问题,使得“停车难”成为城市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结合地下停车场(库)建设,可以兼顾环境功能、绿化功能、停车功能,有效缓解停车难和乱停车等静态交通问题、完善城市道路的动态交通秩序。

文中将就地下停车库的设计要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地下空间地下停车库设计前言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获得更多空间和更高的环境标准,而地下停车库建设则是现阶段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之一。

基于此,文中就地下停车库的设计要点做出了总结。

一地下停车库设计的技术要点1 库外设计①出入口数量及间距:大中型汽车库(即51辆~500辆)的库址,车辆出入口≥2个;特大型汽车库(即>500辆)≥3个,且应设人流专用出入口。

各车辆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15m。

②出入口宽度:单向行驶≥5m,双向行驶≥7m。

③出入口位置:A 特大、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出入口应设于城市次干道,不应直接与主干道连接;B 库址车辆出入口与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地道、桥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离应>50m,距离道路交叉口应>80m;C 地下车库出入口距基地道路的交叉路口或高架路的起坡点不应<7.50m;与道路垂直时,出人口与道路红线应保持≥7.50m安全距离,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m处作视点的120°范围内至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与道路平行时,应经≥7.50m长的缓冲车道汇入基地道路。

库外设计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尤其是车辆从车库出入口驶至基地道路或城市道路时,都会对动态交通系统产生影响。

2 普通地下停车库的库内设计地下汽车库库内建筑设计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坡道设计、通车道设计、停车位设计、疏散设计、防火分区设计、地面设计。

①坡道设计A 汽车库内坡道可采用直线型或曲线型,单车道或双车道;B 汽车坡道宽度应满足功能使用和防火疏散要求,其宽度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单车道不应≤4m,双车道不应≤7m;C 坡道坡度:直线型≥15%,曲线型≥12%;当纵坡>10%时,其与水平段交接处均须设置缓坡,缓坡段坡度取主坡度的1/2,且长度≥3.6m;曲线型坡道还要考虑2%~6%的横坡超高;D 坡道与建筑物的接口及防火分隔:坡道与建筑物的接口处要保证2.2m净高;坡道两侧应用防火墙与停车区隔开,其出入口在未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应通过水幕、防火卷帘或设置甲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停车区隔开。

居住区大型地下汽车停车库设计论文

居住区大型地下汽车停车库设计论文

浅谈居住区大型地下汽车停车库的设计摘要:本文从分析城市居住区停车现状和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阐述了居住区地下汽车停车库的总体布局、环境、层高和柱网,安全工程防护等诸方面提出了设计观点及建议。

关键词:居住区,地下空间利用,地下汽车停车库设计中图分类号: tu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居住区汽车停车和交通问题日趋严重,也因此造成了城市居住区环境的恶化。

可是城市化的进程和发展是无法阻挡的,我们只能在节省土地资源的同时尽可能地扩大城市地下空间的容量,走城市空间集约化,立体化发展的道路,使城市上、下部空间协调发展,这将是城市居住区空间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居住区目前汽车停车现状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必要性我国近年来汽车发展很快,数量剧增并已进入普通家庭,停车的需求量增加迅速,居住区汽车停车位不足,居住区道路沿边停放汽车的现象普遍存在,道路车流拥挤、堵塞,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出行的交通安全。

同时,城市居住区空气质量差,pm2.5值经常超标,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缓解这些矛盾,通过地下空间设计汽车停车库是合适和现实之举。

这不但能节省地上用地,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还能有经济的意义。

因为建在地下不需土地费或只需少量补偿费,则可以在造价费经济合理的条件下满足城市居住区停车的要求。

虽然施工周期长及造价较高,但在科技进步发展快速的今天,这些局限性已逐步克服,若能充分发挥居住区地下停车设施的综合效益,尤其是环境效益,它比在地面上建多层汽车库更具优势。

二、居住区地下汽车停车库的总平面设计居住区地下汽车停车库总平面布置应遵循节约用地、生态环境平衡和地上、地下建筑一体化有机组合设计的原则。

地下停车库的出入口设计主要是库内外交通组织。

为了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提升居住区内部环境空间品质。

应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流线设计理念,机动车出入口布置应尽量靠近小区入口附近处,通过地下坡道直接进入地下室,车辆平时不进入小区内部。

地下停车场课程设计

地下停车场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 ............................................................................................................................................. I II Abstract ............................................................................................................................................ I II 引言 .. (4)一、现状分析 (5)1.1 停车取车麻烦 (5)1.2 收取费用较高 (6)1.3 动静交通结合 (6)二、总体规划及设计要点 (7)2.1 总体规划 (7)2.2 设计要点 (8)三、地下汽车库的技术设计 (10)3.1 平面布置 (10)3.2 剖面设计 (12)3.3 出入口设计 (13)3.4 坡道 (13)3.5 层高设计 (15)3.6 消防、通风排烟和排水系统 (15)四、地下停车库的建筑艺术设计 (16)4.1 与绿化的结合 (16)4.2 色彩、色调 (17)4.3 灯光布置 (17)4.4 消除地下空间不良的心理影响 (18)五、地下停车库建设的几点建议 (18)5.1加强对停车库的管理, 提高停车库利用率 (18)5.2 综合各种措施, 降低停车库费用 (19)5.3 动态交通、静态交通的柔性连接 (19)六、地下停车库的展望 (20)参考文献 (21)二层地下停车库设计说明摘要针对随着私人汽车拥有量增加而产生的大量停车问题, 就地下车库的整体规划、出入口、坡道以及停车场的未来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以科学规划,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停车难题。

关键词:地下停车场, 规划设计, 坡道AbstractAiming at the parking problems caused by the increase of private cars, the paper discusses about the comprehensive plan of the underground parking lot, entry and exit, slope ramp and future of the parking lot and soon, so as to solve the par king problems by scientific plan and reasonable using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Keywords:underground parking lot, planning and programming, slope ramp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在大幅增加,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突出的大问题。

地下停车场设计范文

地下停车场设计范文

篇一:[地下停车场设计]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的设计要编者按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在大幅的增长,停车难问题已成为摆在社会需求上的大问题,许多住宅小区利用地下空间修建停车库来缓解压力。

本文作者根据实例和经验,总结了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设计的一些特点,并对此提出一些可行的设计建议,值得设计师们借鉴。

随着国内城市建设的发展,许多城市都在大规模地建造居民住宅小区以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质量,随之而来的居住区停车问题已成为曰益突出的矛盾,重视和解决这一矛盾是目前住宅小区设计中的当务之急。

一、住宅小区停车难的现状与前景前几年建成的住宅小区大多采用地面停车场或小区内路边停车的形式,由于当时居民拥有汽车量有限,尚能满足停车要求。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几年小汽车已逐步进入平常家庭。

特别在大中型城市及地区,私有汽车的数量已达相当的水平,原有的小区设计已不能满足停车要求,车辆占道或占用区内绿地的情况屡见不鲜,导致小区内管理困难、环境恶化。

针对我国城市用地紧张、人口数量密度大的特点,国内的住宅小区建筑密度一般都较大,因此,单一发展地面停车或地上多层停车库不是最佳的方案。

在不增加地面建筑密度和不减少地面绿化面积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作为住宅小区的停车设施已成为一种趋势。

合理地设计建造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停车位,同时可减小车辆对地面的干扰,最大限度地把宝贵的地面面积用作区内的绿化,改善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

再者,在大中城市可以把地下停车库与人防工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把原本使用率较低的人防空间合理地利用起来,达到孚战结合的目的。

目前,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有车一族的不断壮大,停车压力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除大力发展城市交通道路网,与之配套的停车设施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针对我国特有的情况以及参考国外的一些发展经验,建设地下停车库是解决城市内停车问题的最佳方式,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正是这种大趋势下的一个缩影。

地下停车场设计

地下停车场设计

地下停车场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车辆数量也日益增加。

在城市中建设地下停车场成为一种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法。

地下停车场设计的合理与否关系着交通效率、安全性以及消防安全等方面。

本文将就地下停车场的设计原则、布局以及安全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在地下停车场设计之前,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地下停车场的规模。

通常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地下停车场的容量大小非常重要。

市区的地下停车场容量一般会比较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需求。

此外,在选择地下停车场规模时还需要考虑到人流量,选择合适的出入口,并根据周边道路情况对出入口进行合理设置,以保证车辆出行的顺畅。

接下来的一步是地下停车场的布局设计,这是地下停车场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地下停车场应该遵循“合理布局、便捷通行、安全可靠”的原则。

合理布局是指根据预计的车辆数量、出入口位置等因素来确定停车位的布置;便捷通行是指地下停车场内应设置宽敞的车道和通行线路,确保车辆在停车过程中畅通无阻;安全可靠是指要保证地下停车场内的消防设备、逃生通道等安全设施的设置,以防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及时应对。

在地下停车场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通风问题。

通风系统是地下停车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供停车场内的通风条件,降低车辆尾气对人体的影响,增加停车场的舒适性。

通风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空气流动、防尘、排烟等因素,以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此外,地下停车场还应该配备明确的标识和指示设施,以提供给驾驶员清晰的停车导引和交通指引。

地下停车场的标识安排应有序、合理,并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指示牌、标志等设施,以提供给驾驶员方便的停车服务。

在地下停车场设计中,安全措施必不可少。

地下停车场的安全措施主要包括监控设备、门禁系统、灭火设备等。

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地下停车场内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门禁系统可以有效控制车辆出入,确保停车场内的安全;灭火设备则可以在发生火灾时及时灭火,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地下停车场设计论文

地下停车场设计论文

引言——现代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诸如城市生存空间缩小,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等等。

城市的加速发展使城市矛盾进一步恶化,出现了城市立体化改造和建设的客观需要,一些城市把开发地下空间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

步行化是20世纪下半叶城市生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我国在城市中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地下商业街往往和地下连接通道、广场等相联系形成地下步行系统。

地下步行系统的建设,激发了区域活力,将城市的地下空间联成系统,增强了城市的内聚力,使其成为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体现对人的关怀,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标志。

一、城市地下停车场规划开发背景城市地下空间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随着人类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及地区日趋重视课题,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地区较早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建设,我国近半个世纪以来,也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需求,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貌复杂,地区间经济差距较大,在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方面,相比较国外较早起步的国家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

地下停车场是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规模地下空间均有停车场的规划,主要原因是城市汽车总量在不断增加,而相应停车场不足,城市汽车“行车难,停车难”的现象已十分普遍,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对缓解城市道路拥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汽车的发展必将带动城市地下车库的建设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我国大城市个人小汽车拥有量的增长速度将会加快。

为了解决城市中心区的公共停车和居住区的个人停车难问题,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各种类型的地下车库是综合考虑“环境质量、用地难、快速便捷、经济合理、安全管理”等因素的最佳途径,必将成为一种新趋势。

秦皇岛人民广场位于建设大街与广场西路交界处,周围有大型商城、银谷电影院、第一医院、大片商业区以及居民区,故人流量较大,人员集中的可能性较大。

中小型汽车以及小型卡车经常随意停靠路边,大量占用地上空间,从而造成街道拥挤,行车难、停车难问题较为突出,另外,由于停车问题而造成的纠纷此起彼伏,给社会治理带来很大的难题!所以,从根本上解决此番一系列矛盾,有效保障行人与车辆安全的关键途径是——建设一大型地下停车场。

地下车库设计范文

地下车库设计范文

地下车库设计范文地下车库是一个地下建筑,用于存放汽车的地方。

它一般位于建筑物的地下层,可以节省室外空间,并且提供安全和便利的停车环境。

地下车库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入口位置、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安全设施等。

首先,入口位置是地下车库设计中的重要要素。

入口位置应该便利于车辆进入和离开,同时也要考虑周边道路的交通流量。

一般来说,入口应该采用斜坡设计,以方便车辆的上下行驶。

入口位置还需要考虑附近建筑物的结构和地下管道的分布,以避免冲突和影响。

其次,排水系统也是地下车库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地下车库内的排水系统应能够有效地排水并防止积水。

这可以通过合理布置排水沟和雨水收集系统来实现。

排水沟应能够将车库内的雨水快速引导到地下排水管网中,并确保排水通畅。

另外,通风系统也是地下车库设计中的关键要素。

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将车库内的废气和烟雾排出,保持车库内的空气清新和健康。

通风系统通常包括通风口,风机,与室外环境相连的排气管道等。

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可以防止车库内气体积聚,并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此外,地下车库的照明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地下车库处于地下室内,自然光线有限,因此需要提供充足的照明设施。

照明系统可以采用节能的LED灯具,并通过合理的布置,确保车库内每个角落都有良好的照明。

当然,地下车库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安全设施。

地下车库需要提供适当的消防系统、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等,以确保车库内的安全。

消防系统应包括灭火器、喷水系统和烟雾报警器等设备,以防止火灾和其他紧急情况的发生。

监控系统应包括闭路电视监控和入侵报警设备,以确保车库内的安全。

除了以上因素,地下车库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停车位的布局和规划。

合理的停车位布局可以提高车库的容纳量,并且减少交通拥堵和车辆碰撞的风险。

总之,地下车库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入口位置、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安全设施等。

只有在考虑周全的基础上,地下车库才能提供安全和便利的停车环境。

地下停车库论文优化设计论文

地下停车库论文优化设计论文

地下停车库论文优化设计论文【摘要】居住小区地下停车库的优化设计对于提高小区整体品质和停车效益都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经济、景观、空间利用率等各方面因素,从地下车库的总体平面布局、停车位和行车道的布置,以及车库细节设计方面着手,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实践中创造出更多使用方便、合理,用户满意度高的地下停车库设计。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停车位日渐紧缺成了目前的一个严重问题。

地下停车库能够舒缓车辆停放的压力节省地面空间,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在合理控制建筑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地下车库的停车率,是地下停车库设计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居住小区地下停车库的设计进行探讨,从设计的关键点来提出一些优化设计的方法。

一、目前地下停车库设计存在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国城市用地极其紧张,居住小区建筑密度普遍较大,所以地下停车库不失为解决居住小区的人车混流问题的最佳方法,同时成为居住小区基础配套设施的一部分。

但是目前在很多居住小区地下停车库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可以通过深化设计得到改善的问题,例如地下停车库的空间利用率问题,物理环境问题,安全性不高的问题,采光和通风状况不佳的问题,以及车库内部景观环境的问题。

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加以优化来解决,力求能够达到提高地下停车库的空间利用率,且在地上部分留出汽车进出坡道和消防疏散出入口,并能与小区景观设计结合,设计出相应的绿化、水景等美化居住环境。

二、地下停车库优化设计的关键点(一)地下停车库的总体平面布局首先居住小区地下停车库的平面布局要充分考虑到地面建筑的影响,单建式的地下停车库受地面建筑的影响较小,但是附建式地下停车库与地面住宅建筑的关系很大,尤其是地面住宅楼之间的间距会影响地下停车库的库柱网分布。

地下停车库往往会被分隔成零散的片区,需要通过局部减柱网,或是开辟通道来连通,车路内的车道错综复杂,大大降低了停车率。

地下停车场设计分析论文

地下停车场设计分析论文

关于地下停车场的设计分析(郑州市建筑设计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供给土地越来越少,而中国人均拥有汽车的比例呈显著增长的趋势, 为了能在有限的土地上解决更多的停车问题, 地下停车场也就成为每个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重点对建筑地下停车场的建筑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下停车场;建筑设计;平面布置目前虽然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观念及状况不同,但随着以后从发展的角度去看,两者的差别将会逐步减少,甚至趋于相同。

因此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将汽车停车场结合整个建筑考虑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

单建式与附建式地下车库的总平面设计应区别对待。

附建式地下停车场由于与地上部分建筑相关联,故在进行总平面布置时要处理好地下停车场出入口与地面建筑周边环境的协调,同时需考虑出入口处的交通视线、地面交通流线及城市道路的路网状况。

1 平面布置地下停车场的平面布置涉及到交通组织、柱网布置、停车位布置等多方面的内容。

停车场的交通组织对整个停车场的运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做到车辆行驶路线便捷明确、避免交叉干扰、有利交通安全的同时,还须做到与停车空间联系紧密、方便车辆进入等。

另外,停车场内交通的组织同停车场出入口的设计有关,两者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下停车场所处的位置以及地下停车场出入口的个数。

在设计停车位时,为提高地下停车场的停车面积利用率,需依照行车道两侧布置停车位的原则进行车位排放,停车方式采用前进停车后退出车垂直式或后退停车前进出车垂直式,停车场车位安排一般不宜采用斜放式停车。

地下停车场的柱网尺寸主要包括停车间柱距尺寸和通车道柱网尺寸等。

对于附建式的地下停车场其柱网的布置受上部主体结构影响较大,而对于单建的停车场其柱网布置相对就较为自由,可以根据停放的标准车型、车辆停放的方式、行车线路等多种因素灵活布置。

需要特别予以重视的是停车间柱距尺寸的选择,因为停车间柱距尺寸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每两柱间可停放汽车的数目,在停车间柱距的选择时可选择单车位柱网,双车位柱网和三车位柱网三种尺寸。

人防地下车库设计论文

人防地下车库设计论文

人防地下车库设计论文摘要:随着汽车数量惊人的增长,地下车库与人民防空工程的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几乎是每个建设项目都要遇到的问题。

如何做到功能流线最合理,用地用材最节省,停车数量最优化,平战结合最便捷,将是所有建筑设计师永远探讨的课题。

前言项目位于门头沟区小园地块内,北临新31路,南临砂石坑西侧路,5号地块位于龙园路南延的东侧,华园路南延西侧,为居住项目用地。

总用地面积35981m2,总建筑面积为142937m2,其中地上106878m2,地下建筑面积36059m2。

地块内拟建6栋高层住宅楼及其相关配套服务用房,共1428户,按每户0.5辆停车位计算,地上地下共需车位714辆。

1人防规划根据人防工程建设要求,确定人防建设标准如下:5号地块地下车库与地块南部三栋28层(5-1~3#)住宅楼结合,按大底盘地下室设计。

因地块较大,考虑设备管线埋土深度及坡度,覆土层较厚、荷载较大,梁随之增高,故采用地下一层层高4.1m,地下二层层高3.8m方案,对应住宅楼设计成三层地下室,高度分别为3.15m,3.15m和3.6m。

根据北京人防办最新的设计要求,不允许人防(设备用房除外)设于住宅地下,故将所有人防设于车库地下二层,仅利用住宅楼梯作为其次要出入口或疏散出口。

另因人防规划中救护站对于净空的要求,则在地下二层此功能区域进行降板处理。

根据不同功能的防护单元的面积设计标准及目前人防规划要求,此车库应包括3个二等人员掩蔽部,2个物资库,1个救护站(含固定电站)。

所有人防设计的切入点首先确定好主要出入口和进排风竖井的位置,使口部满足防倒塌和达到进排风竖井有空间排布的要求,并尽可能的使井道位于立面不显眼、交通少妨碍的区域。

对于此次有众多功能的人防地下室来说,更是重中之重。

在与人防办经办人沟通和综合考量之后,确定地库北侧自西向东安排三个二等人员掩蔽部和一个人防物资库;因救护站需要位于首层配套商业之下和其战时主要出入口(室外出入口)应临街设置,故于西南侧设置救护站(含固定电站),东南侧设置另一个物资库。

城市地下停车场设计

城市地下停车场设计

城市地下停车场设计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私家车的普及,停车位的短缺已经成为了城市交通的一个难题。

城市地下停车场的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城市地下停车场的设计。

首先,城市地下停车场的规划是关键。

在设计地下停车场之前,我们需要对城市交通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确定停车场的需求量以及各个区域的停车位分布情况。

在规划中,不同区域的停车场应该设置合适的容量,以满足周边居民和工作人员的需求。

其次,停车位的布局需要科学合理。

在地下停车场的设计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车位的数量和排列方式。

在保证停车场容量的情况下,采用合理的车位布局可以提高停车效率,并减少驾驶员寻找停车位的时间。

此外,合理设计车道和出入口位置,能够减轻停车场拥堵的问题。

此外,地下停车场的通行系统也需要被重视。

在设计中,我们可以考虑使用电子标识系统来引导驾驶员找到空闲停车位,减少停车时间和寻找停车位的困难。

同时,针对特殊区域,如残疾人停车位和电动车充电位,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标识,以方便相关用户使用。

另外,设计地下停车场还需要考虑安全性。

特别是在城市的地下环境中,火灾和安全逃生问题是需要被重点关注的。

在设计中,应该合理设置消防通道和灭火系统,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

此外,监控系统、安全门禁等设施也应该得到充分的考虑和布置,以增强停车场的整体安全性。

最后,还应该考虑地下停车场的管理和维护问题。

设计中,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先进的停车费收费系统和车辆识别系统,方便管理人员对停车场的管理和收费操作。

此外,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也应该得到重视,以确保停车场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城市地下停车场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规划、布局、通行、安全以及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实际需求和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创造力和专业知识,为城市交通提供更好的停车解决方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现代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诸如城市生存空间缩小,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等等。

城市的加速发展使城市矛盾进一步恶化,出现了城市立体化改造和建设的客观需要,一些城市把开发地下空间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

步行化是20世纪下半叶城市生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我国在城市中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地下商业街往往和地下连接通道、广场等相联系形成地下步行系统。

地下步行系统的建设,激发了区域活力,将城市的地下空间联成系统,增强了城市的内聚力,使其成为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体现对人的关怀,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标志。

一、城市地下停车场规划开发背景城市地下空间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随着人类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及地区日趋重视课题,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地区较早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建设,我国近半个世纪以来,也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需求,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貌复杂,地区间经济差距较大,在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方面,相比较国外较早起步的国家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

地下停车场是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规模地下空间均有停车场的规划,主要原因是城市汽车总量在不断增加,而相应停车场不足,城市汽车“行车难,停车难”的现象已十分普遍,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对缓解城市道路拥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汽车的发展必将带动城市地下车库的建设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我国大城市个人小汽车拥有量的增长速度将会加快。

为了解决城市中心区的公共停车和居住区的个人停车难问题,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各种类型的地下车库是综合考虑“环境质量、用地难、快速便捷、经济合理、安全管理”等因素的最佳途径,必将成为一种新趋势。

秦皇岛人民广场位于建设大街与广场西路交界处,周围有大型商城、银谷电影院、第一医院、大片商业区以及居民区,故人流量较大,人员集中的可能性较大。

中小型汽车以及小型卡车经常随意停靠路边,大量占用地上空间,从而造成街道拥挤,行车难、停车难问题较为突出,另外,由于停车问题而造成的纠纷此起彼伏,给社会治理带来很大的难题!所以,从根本上解决此番一系列矛盾,有效保障行人与车辆安全的关键途径是——建设一大型地下停车场。

二、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设计介绍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建设在广场圆台正下方,初步计划长120米,宽100米,为地下三层停车场,各层之间采用环形坡道沟通连接,共设三个出入口,均通过城市小型干道与外围交通主干道相连。

内部设有换气系统(每层设有两个大型换气机)、通风系统(一层百叶窗设施、二三层换气机综合)、采光系统(地下一层采光兼有天窗自然光采集与室内灯光照明,地下二三层为人工灯光照明)、消防灭火系统(地下消防栓、灭火器、区域防火封闭卷帘门以及火灾报警器)、地下防水系统(防水混凝土地面、空气干燥机)以及综合业务服务系统(收费、维修、安全管理的部门)。

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以市中心向外围辐射形成一个综合整体布局,结合城市规划,考虑中心区、次级区的布局,而作出的初步方案。

其位置选择通过调查了解该地段交通流量与客流量,而最终确定在交通流量大、集中、分流的地段。

其出入口坡道设计为行车安全舒适的环形坡道,并设有防滑混凝土地面来保障安全。

出入口净高设计为2.5米,从而保证较多不同车高的中小型车入内停车。

每层设置120个停车位,为了是汽车方便快捷停车,每个停车位长6米,宽3米。

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场内设施齐全,室内照明、消防、服务系统的设置均按照地下停车场的有关规范施行,从而充分保障场内的人身财产安全。

室内的绿色植物景观同样给人们带来舒适的感觉。

三、地下停车场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一)总设计要点如下:1 地下停车场通常是一种半封闭或封闭的大空间建,无法利用建筑物门窗等开口进行自然通风和排烟。

由此,要同时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和送风系统(自然补风或机械送风),或机械排风系统兼排烟系统和送风系统。

2 地下停车场的通风排烟系统应独立设置,不应与上层通风或空调系统混为一个系统。

3 关于气流组织,文献[2]建议下部排出2/3风量,上部排出1/3风量,排风口布置要均匀,尽可能靠近车尾部,应使在任何地方的烟雾都不能聚集不散。

排风系统的总排风口应位于建筑物的最高处或远离主体的裙房顶部,以免形成二次污染。

而送风系统的送风口宜设在主要通道上,送风速度不宜太大,防止送风与排风短路。

4 送风方式通常有两种方式,即自然补风和机械送风。

对于南方地区的地下1层停车场,从节能和降低初投资角度看,应尽量利用车道自然补风方式。

车道补风要注意车道进口速度,一般应小于0.5m/s,以保证汽车进出车道不受影响。

对于高寒地区,一定要设置机械送风系统。

在冬季要送热风,其送风系统要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以免冻坏空气加热器,这是高寒地区地下停车场送风系统中很重要的问题,应引起设计者的充分注意。

5 于高寒地区的地下停车场通风设计,应充分考虑排风的热回收问题。

地下停车场的通风系统的排风量和送风量很大,加热补风用能量十分可观,在可能条件下,应尽可能用排风的废热来预热新风,这是十分有意义的节能措施。

另外,在条件许可时,可考虑利用地面上的商场、开敞式办公室等公共建筑的空调排风作为地下停车场的补风系统。

6 高寒地区的地下停车场的进出口处应设置大门空气幕,并应注意大门空气幕的防冻问题。

7 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的送、排风机可选用轴流风机、离心风机或斜流风机。

而电机宜选用防爆电机。

为了防止停车场内空气外泄,运行中应保持停车场处于负压状态,因此,排风机与送风机宜联动,以防止单独开启送风机,造成地下停车场内处于正压状态。

8 排风、送风、排烟三者应同时考虑,尽理简化系统。

设计中尽量避免同时设置三种系统,否则管道和设备过于复杂。

因此,目前地下停车场的通风设计中,常将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使用,使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密切结合起来,变成一个复合系统。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这种复合系统不仅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节省的。

这种系统平时作为机械排风系统用,火灾时,又用为机械排烟系统用。

鉴于此,这是必须提出平进机械排风系统与火灾时机械排烟系统二者如何处理的问题。

4、复合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复合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目前,这种复合系统是地下停车场通风设计中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它将机械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密切结合起来,将排风与排烟功能密切结合起来,将二者不同的要求结合起来。

因此,复合系统设计时,既要满足排风功能,又要满足排烟功能;既要符合排风的要求,又要符合防排烟的一些特殊要求。

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中应注意解决好下述几个问题:注意解决好排风量与排烟量不一致的问题地下停车场排风系统的排风量是根据全面通风稀释有害气体(如CO)至允许浓度以下为原则来确定的。

而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为,当排烟系统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时,应按该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60m3/h来计算;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 来计算。

排烟系统风机的最小排风量不应小于7200m3/h。

这样,二者风量很难统一。

例如,上例中排风量为16200m3/h,若分为两个防烟分区(400×2)时,其系统排烟量为48000m3/h。

二者相差甚远。

这是用一个系统平时排风、火灾时排烟的主要矛盾之一。

在设计中应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其技术主要有:(1) 设计中选用2台或2台以上风机并联运行。

平时仅一台风机运行,火灾时根据烟感报警,通过消控中心连锁开启另一台风机投入运行,即2台风机并联运行。

其中一台风机及风压适用于排风系统要求;2台风机同时启动并联运行风量和风压满足排烟量及风压要求。

这种方式,排风机机房面积销大些,日常维修工作量也多些。

(2) 选用双效风机。

平时排风时可低速运行,火灾时可高速运行。

目前,国内已有厂家生产双效速消防排烟风机和低噪声变风量排烟风机箱。

如某系列双速排烟轴流风机机号NO5~NO12,高转速时,风量由8000m3/h到60000m3/h,风压由568Pa到720Pa;低速运转时,风量由4000m3/h到39700m3/h,风压由142Pa到320Pa。

(3) 文献[3]建议将防烟分区划小,降低系统排烟量,使之与排风量一致或接近。

如上述那个停车场(800m2)分为6个防烟分区的话,每个防烟分区面积为140m2,系统的排烟量为16800m3/h,与其排烟量一致。

这样,用一个系统平时排风,火灾时排烟就无风量相差的矛盾了。

所以,应该注意解决好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对气流组织要求不一致的矛盾。

地下停车场排风系统要求上部排出1/3,下部排出2/3的汽车废气;而对于排烟系统来说,根据烟气上升流动的特点,排烟口总是设置在停车场的上部。

发生火灾时,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区烟气侵入非火灾的防烟区内的烟气,而非着火的防烟分区内排烟口应关闭。

这与平时排风系统气流组织截然不同。

这就要求在复合系统设计中,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注意解决好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对气流组织要求不同的矛盾。

其解决方法通常有:a.复合系统风道布置时,应充分考虑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防火分区布置一个或二个复合系统,系统的分支管按防烟分区设置。

b.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合用一条风道,如图1所示。

为能同时满足排风与排烟对气流组织的要求,在图1上所示的复合系统上加装排烟防火阀(常闭)、防火阀(常开)、排烟口等附件。

平时,风机1正常运行(风机2停止运行),排烟防火阀、排烟风口处于常闭状态,进行正常的排风。

发生火灾时,防火阀5关闭,处于着火点内防烟分区的排烟口打开,排烟防火阀开启,风机2启动,与风机1并联投入运行,进行排烟。

但是设计该系统时注意,一般排风道内的风速为6~8m/s,而排烟风道内的风速可以达到排风风速的2倍以上,只要不超过20m/s即可。

因此,平时排风与火灾时排烟完全可以共用一条风道,只是风道断面应该分别按排风要求和排烟要求计算确定其断面面积的大小,取其大者。

或者,在划分防烟分区时,应注意其排烟量的大小,要与排风系统的风道断面面积的大小相适应。

c.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分别各用一条风道,如图2所示。

一条风道按排风系统要求时,另一条按排烟系统要求设计,通过阀门的启闭,来实现系统的运行。

平时阀4关闭,阀3开启,风机1运行,排出汽车废气,保证卫生要求。

火灾发生时,防火阀3关闭,根据火灾报警,通过消控中心,可自动打开处于着火点的防烟分区内排烟风口,并连锁打开排烟防火阀4,开启风机2,与风机1并联运行,进行排烟。

此系统具有独立性强、平时排烟与火灾时排烟互不影响、可靠性高、排风与排烟合用一套风机系统(亦可用双速消防风机)、节省投资等优点。

另外,复合系统除了保证平时排风功能外,火灾时还要起到排烟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