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习字》原文及译文
文征明习字文档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zhá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①书.遂大进( ) ②平生于.书 ( ) ③或.答人简札..( )(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1) 临:临摹,学习。
(2)日:每天。
(3)率:标准。
(4)书:书法。
(5)遂:于是,就。
(6)于:对,对于。
(7)尝:曾经。
(8)苟且:随便,马虎。
(9)或:有时。
(10)简札:信件,书信。
(11)少:稍微。
(12)易:修改,改写。
(13)厌:厌倦。
(14)故:所以。
(15)愈益:愈加,更加。
(2) 编辑本段译文:文征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点不合意,一定多次修改它,不感到厌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妙传神。
编辑本段启示:文征明习字,稍有不满便三番五次修改,直至满意。
我们做事往往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
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zhǐ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5”。
徵zhēng 见“征”【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zhá,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及翻译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及翻译《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及翻译文徵明习字,文出《书林记事》,记叙了“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下面是《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翻译: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注释:(1)临:临摹。
(2)日:每天。
(3)率(lǜ):标准。
(4)书:书法水平。
(5)遂:于是,就。
(6)于:对,对于。
(7)平生:一生。
(8)尝:曾经。
(9)苟且:敷衍了事,随随便便,马虎。
(10)或:有时。
(11)简札:信件,书信。
(12)少:通“稍”,稍微。
(13)易:改换,更换。
(14)不厌:不嫌烦。
厌:嫌麻烦而讨厌。
(15)故:所以。
(16)益:愈加,更加。
(17)书遂大进中的“书”字:书法。
(18)平生于书中的“书”字:写字。
文徵明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文徴明习字文言文翻译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原文如下:文徵明者,吴郡人也。
幼聪颖,好学不倦。
及长,益精书法,尤善行、草。
尝游京师,与祝允明结交,允明教以书法,徵明受业甚勤。
日临池不辍,夜读书不息。
每得古人墨迹,必研习之,得其神韵,悟其笔法。
故其书法,既有古人风范,又具自家风格。
徵明习字,讲究笔法,讲究结构,讲究意境。
其笔法,如云如水,飘逸灵动;其结构,如峰峦叠嶂,错落有致;其意境,如诗如画,深远悠长。
观其书法,使人如入山阴道上,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一日,允明问徵明:“子之书法,有何独特之处?”徵明答曰:“吾书法,虽学古人,然不泥古,力求创新。
吾之笔法,虽受古人影响,然能自出新意,不拘一格。
吾之结构,虽仿古人,然能变化多端,不落俗套。
吾之意境,虽师古人,然能自抒胸臆,不拘一格。
”允明闻言,大加赞赏,曰:“子之书法,确有独到之处。
吾辈当以此为楷模,努力学习,以期达到更高境界。
”徵明习字,不仅注重笔法、结构、意境,更注重品德修养。
他认为,书法之道,亦即人生之道。
故其平日里,严于律己,谦逊待人,博学多才,品行高洁。
世人皆称其为人品高尚,书法精湛。
岁月如梭,徵明习字数十载,终于成就一代书法大家。
其所书《前后赤壁赋》,流传千古,被誉为“千古绝唱”。
其书法作品,传世无数,后人争相临摹,成为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翻译如下:文徵明,吴郡人士。
自幼聪慧,好学不倦。
成年后,书法技艺越发精湛,尤其擅长行书和草书。
他曾游历京师,与祝允明结为好友,允明传授他书法技艺,徵明勤奋学习。
白天临池不辍,夜晚读书不息。
每当得到古人的书法作品,必定仔细研习,领悟其神韵,掌握其笔法。
因此,他的书法既有古人的风范,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徵明习字,注重笔法、结构、意境。
他的笔法如同云水般飘逸灵动;结构如同山峰叠嶂,错落有致;意境如同诗画一般,深远悠长。
观赏他的书法,使人仿佛置身于山阴道上,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有一天,允明问徵明:“你的书法有何独特之处?”徵明回答道:“我的书法虽然学习古人,但并不拘泥于古,力求创新。
文徵明习字
(三)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临写①《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②,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③。
或答人简札④,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选自《书林纪事》) 【注释】①临写:临摹。
②率:标准。
③苟且:敷衍了事,随随便便,马虎。
④简札:信件,书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日.以十本为率日:
(2)书遂.大进遂:
(3)少.不当意少:
(4)必再三易.之不厌易: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3.结合选文说说文徵明书法越来越精湛的原因。
答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日:每天 (2) 遂:于是
(3) 少:同“稍”,稍微(4) 易:改换,更换
2.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
3.①每天练习写字的量很大,并且能持之以恒;②写字从来不马虎,只要有不满意的地方就一定会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附参考译文:
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于是大有长进。
(他)平时写字,从来不应付了事。
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
因此他年纪越大,(书法)越精湛绝妙。
古诗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翻译赏析
古诗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翻译赏析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出自《文征明习字》,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翻译】文征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于是大有进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没有马虎的时候,有时他回复别人的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就一定三番五次修改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越到老年,书法越发精致巧妙。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范仲淹读书文言文实词
范仲淹读书文言文实词1. 范仲淹苦读的文言实词解释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 2.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二)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4. 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及答案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答:二、铁杵磨针【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
[卒业]完成学业【阅读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去() 方()欲() 还: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2)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答: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答:三、日攘一鸡【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阅读训练】1、解释加点字:是.非君子之道.()()以待.来年然后已.( )2、翻译下面句子(4分)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译文:是非君子之道译文: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四、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
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
郊衢,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
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未穷.青之技()②秦青弗止.()③响遏.行云()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译文: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五、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小古文——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习字
原文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选自《书林纪事》)
注释
(1)临:临摹。
(2)日:每天。
(3)率(lǜ):标准。
(4)书:书法水平。
(5)遂:于是,就。
(6)于:对,对于。
(7)平生:一生。
(8)尝:曾经。
(9)苟且:敷衍了事,随随便便(10)或:有时。
(11)简札:信件,书信。
(12)少:通“稍”,稍微。
(13)易:改换,更换。
(14)不厌:不嫌烦。
(15)故:所以。
(16)愈益:愈加,更加。
(17)“书”字:书法。
(18)“书”字:写字。
译文
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旧时的启蒙读本),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平时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
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
文言知识
1.“易”与“更”。
“易”与“更”再解释“改”时是相同的。
上文“必再三易之不厌”意为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
“三易其稿”意为三次改动原稿。
上文“必再三易之不厌”,也可写作“必三更之不厌”。
2.书。
上文有两个“书”字,解释不同。
“书遂大进”中的“书”。
指“书法”;“平生于书”中的“书”指“写字”。
文徵明临写文言文翻译
1.文徴明临写文言文译文: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把写完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地进步起来。
平时对于写字,他从来都不马虎。
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一遍又一遍的重写而不感到厌烦。
所以他的书法越到老年,就越发精湛绝妙。
2.原文: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3.注释:
(1)文徵(zhēng)明:明朝著名书法家。
(2)日:每天。
(3)以:把。
(4)率(lǜ):标准。
(5)未尝:从来没有。
尝,曾经。
(6)苟且:随随便便,马虎。
(7)或:有时。
(8)简札:书信。
(9)少:通“稍”,稍微。
(10)故:所以。
(11)益:更加。
4.人物介绍:文徵明:(1470年一1559年),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
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临摹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②平生于书
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答案(一)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
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征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四阅读理解(20分)(一)阅读文言文文微明习字,完成练习(6
四阅读理解(20分)(一)阅读文言文文微明习字,完成练习(6小古文阅读文徵明习字文徵明临①写《千字文》,日②以十本为率③,书遂④大进。
平生于⑤书,未尝⑥苟且⑦,或答人简札(zhá)⑧,少⑨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选自《书林纪事》(注释)①临:临摹。
②日:每天。
③率:标准。
④遂:于是,就。
⑤于:对,对于。
⑥尝:曾经。
⑦苟且:敷衍了事,马虎。
⑧简札:信件,书信。
⑨少:同“稍”,稍微。
易:改换,更换。
愈益:愈加,更加。
【1】(字词理解)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文徵明临写《千字文》”中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玉树临风B.兵临城下C.身临其境D.唐临晋帖【2】(句段理解)对下面这句话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A.因此,他的年纪越大,书法就越发精致巧妙。
B.因为他越来越老了,所以书法更加敷衍了事。
C.因此,愈老的书法水平更加精致巧妙。
D.因此,他的年纪越大,《千字文》就背得更加熟练巧妙。
【3】(提取信息)文徵明之所以“愈老而愈益精妙”,是因为他()A.有兴趣,肯用功。
B.人聪明,练得多。
C.练得多,不随意。
D.不随意,有耐心。
【4】(分析判断)下列句子中不是文徵明勤奋刻苦习字的具体行动的一项是()A.日以十本为率B.书遂大进C.平生于书,未尝苟且D.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5】(评价人物)读了这篇小古文,你觉得文徵明是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题答案【答案】【1】D【2】A【3】C【4】B【5】文徵明是一个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人。
【解析】译文:文征明临帖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巧妙。
古诗文征明习字翻译赏析
古诗文征明习字翻译赏析
文言文《文征明习字》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注释】(1)临:临摹。
(2)日:每天。
(3)以:按照。
(4)本:书籍的一册。
(5)率:标准。
(6)书遂大进,书:书法。
(7)遂:于是,就。
(8)进:进步(9)于:对,对于。
(10)尝:曾经。
(11)苟且:这里是马虎草率的意思。
(12)或:有时。
(13)答:回复(14)简札:信件,书信。
(15)少:通假字,同“稍”。
稍微。
(16)当意:称心。
(17)必:一定,必须。
(18)三:多次(19)易:改变,本文为“改写”的意思。
(20)之:表递进(21)厌:厌烦。
(22)故:因此。
(23)愈益:愈加,更加。
(24)精妙:精致巧妙。
(25)大进:迅速进步;进:进步。
(26)平生于书,书:写字,书写。
(27)苟且:随便,马虎,不认真。
(28)益:更加【翻译】文征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于是大有进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没有马虎的时候,有时他回复别人的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就一定三番五次修改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越到老年,书法越发精致巧妙。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24篇(原文·译文·详解)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24篇(原文·译文·详解)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24篇(原文·译文·详解)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二)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4.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文征眀习字文言文翻译
文征明,字征明,号石湖,又号停云,苏州吴县(今属江苏省)人。
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其书法尤以行书、草书见长,尤以草书独步一时,被誉为“草圣”。
本文旨在翻译文征明所写的《习字》一文,以飨读者。
原文:吾自幼好学,嗜书如命。
及长,益慕古贤,欲求其迹,以通其道。
故于书艺,尤为留心。
尝见古人法帖,不胜钦仰,遂立志习之。
日课千字,风雨无阻,寒暑不辞。
迨年五十,犹未尝一日废学。
每见一佳字,必手摹心追,以尽其妙。
虽行笔之间,亦不遗余力。
吾初习字,从楷书入手,渐次及行、草。
楷书,古之正体也,故必先学之。
行书,楷书之变体,笔势流畅,易于书写。
草书,又行书之变体,笔势奔放,气韵生动。
三者,吾皆习之,而尤以草书为最。
草书,虽难学,然能通其道,则天下无难事矣。
吾习字,以古人为师,不泥古人之迹,不拘古人之法。
盖古人之法,非不能传,然非其人,不能得。
吾欲求其神,而不泥其迹,故能得古人之意。
每见古人之字,必详审其笔势,揣摩其意趣,以求通其神。
故吾之字,虽不能与古人并驾齐驱,然亦不失其意趣。
吾习字,以求通其道,而不以成名。
故虽年事已高,犹未尝一日废学。
吾尝闻人言:“学无止境。
”吾深信之。
故虽年迈,犹勉力学,以求无憾。
吾愿与天下同好者,共勉之。
翻译:我从小就热爱学习,对书籍有着无法割舍的喜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加仰慕古代的贤人,渴望追寻他们的足迹,以便通达他们的道理。
因此在书法艺术上,我尤其留心。
我曾经看到古代的法帖,无比敬佩,于是立志学习它们。
每天坚持写一千字,无论风雨还是寒暑,都不曾放弃。
到了五十岁,我从未有一天放弃过学习。
每当看到好的字,我都会亲手模仿,用心追求,以发挥其妙处。
即使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也不会留有余力。
我开始学习书法时,从楷书入手,逐渐涉及到行书和草书。
楷书,是古代的正体字,所以我必须先学习它。
行书,是楷书的变化形式,笔势流畅,便于书写。
草书,又是行书的变化形式,笔势奔放,气韵生动。
这三种书法,我都学习了,而尤其以草书最为擅长。
文征明习字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④或答人简札 2.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②平生于书 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译文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
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 【译文】
•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
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
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
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 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 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 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
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
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 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 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 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 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 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
徵信习字文言文翻译
夫信,国之宝也;字,心之声也。
征信习字,乃我国古代文化传承之精髓,亦为士子修身养性之要道。
今欲阐发其义,以启迪后学,遂稽古而述之。
古之征信,乃取信于民,使民安其居,乐其业。
孔子曰:“民无信不立。
”信者,国家之根本,民生之保障。
是以君子必慎其言,重其行,使信实之德,深入人心。
而习字,则如心之声,传达君子之志,显君子之德。
故征信习字,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征信之文,典雅纯正,言辞恳切。
其译也,须遵古训,恪守文法,使译文不失原意,又能雅俗共赏。
夫文言文之翻译,非易事也。
盖因其语言精炼,意象深邃,需译者深入其境,揣摩其意,方能译出神韵。
举一例以明之。
原文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句乃《论语》之首章,言学习之道,修身之理。
译为现代汉语,曰:“孔子说:‘学习之后,经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君子吗?’”此译虽不失原意,然未能尽达其韵。
若译为文言文,则曰:“子曰:‘学而不时习,岂不悦乎?友自远来,岂不乐乎?人不知我,我不知愠,岂非君子哉?’”此译既遵古训,又保持了原文之韵,可谓得其中道。
习字之道,亦复如此。
字,心之声也。
习字者,须心无旁骛,专注其事。
观古人书法,或苍劲有力,或飘逸潇洒,无不体现其心境。
译者习字,亦当如此,心静如水,笔走龙蛇,方能达其意,传其神。
今译征信习字之文言文,首当其冲者,莫过于《论语》。
《论语》为儒家经典,其言简意赅,富含哲理。
译者当细心揣摩,深入理解,方能译出其真谛。
举一例以明之。
原文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此句言学习之道,温故知新,方能成为师表。
译为现代汉语,曰:“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此译虽明意,然未能传其神。
若译为文言文,则曰:“子曰:‘温故而获新,师表可矣。
’”此译既传其意,又显其韵,可谓得其中道。
文言文《文徵明习字》
原文
临摹
每天 按照
标准 书法 终于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
遂大进步进。平对,生对于于 书,曾未经尝马虎苟且有,时或答人简札,少满称意心
多次 更改,此指重写。 因此
更加
不当意,必再三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 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于是大有进步。他平生对 于写字,从来没有马虎的时候,有时他回复别人 的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就一定三番五次修 改它,不怕麻烦。因此,他越到老年,书法越发 精致巧妙。
文徵明习字 (选自马宗霍《书林记事》)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 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 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 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 “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 慕名相聘,托病不赴。正德末年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 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旋即便 致仕归乡。四方人士求诗文书画者,络绎道路。明世宗嘉 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年九十岁。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 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 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 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 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 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征明习字》原文及译文赏析
文征明习字
原文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参考答案:
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
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译文
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于是大有进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没有马虎的时候,有时他回复别人的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就一定三番五次修改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越到老年,书法越发精致巧妙。
注释:
(2)日:每天。
(3)以:按照。
(4)本:书籍的一册。
(5)率:标准。
(6)书:书法。
(7)遂:于是,就。
(8)进:进步
(9)于:对,对于。
(10)书:写字
(11)尝:曾经。
(12)苟且:这里是马虎草率的意思。
(13)或:有时。
(14)答:回复
(15)简札:信件,书信。
(16)少:通假字,同“稍”。
稍微。
(17)当意:称心。
(18)必:一定,必须。
(19)三:多次
(20)易:改变,本文为“改写”的意思。
(21)之:表递进
(22)厌:厌烦。
(24)愈益:愈加,更加。
(25)精妙:精致巧妙。
(26)大进:迅速进步;进:进步。
(27)平生于书,书:写字,书写。
(28)苟且:随便,马虎,不认真。
(29)益:更加
道理
告诉人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道理...成功都是要下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