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虫病歧腔吸虫PPT课件
吸虫ppt课件
10
3. 第一中间宿主:
淡水螺——纹沼螺、长角涵螺和豆螺。
11
4.第二中间宿主:
淡水鱼:鳊鱼、鲤鱼、土鲮鱼、 麦穗鱼等
淡水虾
12
5.成虫的寄生部位: 肝胆管
6.感染阶段: 囊蚴
7.感染方式:经口感染(生
食/半生食含活囊蚴的淡水
鱼虾) 8. 世代交替
13
三、致病性 (一)致病机理
分泌物与 代谢产物 机械性刺 激与压迫 虫卵、死亡虫体碎片 阻塞性黄疸 细菌感染 胆管上 皮脱落 增生
成虫寄生部位:主要是肺,还可异位寄生。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方式:生食含有囊蚴的淡水蟹、蝲蛄 童虫体内移行: 肠壁--腹腔---穿膈肌--胸腔--肺
童虫可异位寄生,但多不能发育为成虫 生活史类型:世代交替型
48
肺吸虫囊蚴
49
50
51
思考题: 比较肝吸虫和肺吸虫的生活史差异?
52
【致病性】
卵黄腺 子宫 卵巢 受精囊 睾丸
7
2.虫卵
肩峰
卵盖 卵壳 毛蚴 小疣
是人体寄生蠕虫卵中最 小的。黄褐色,似芝麻状, 微小,平均为29×17m 。 壳稍厚,前端较窄有小卵盖 ,其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 峰,后端钝圆有小疣样突起 。卵内含成熟毛蚴。
8
二、生活史
9
生活史要点
1.终宿主:人 2.保虫宿主:一些哺乳动物(猫、狗)
腹水等。
脑脊髓型:头晕、头痛、失眠、视力下降、癫痫、蛛 网膜下腔出血、瘫痪等。 皮 下 型:皮下结节或包块,多呈游走性大小不等, 压痛明显。
55
脑型肺吸虫病
56
皮肤型肺吸虫病(皮下包块)
57
【诊断】
(5)第二篇 各论 第八章 吸虫病(分体吸虫病 双腔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_PPT幻灯片
7 防治
牛:驱虫、扑杀或缓治。
首选药物为吡喹酮,牛30mg/kg,羊 20mg/kg,一次口服,血防846(六氯对 二甲苯)100-200 mg/kg,口服,1次/日, 连用10天,此外,还要对症治疗。
其它措施:人畜同治;粪便发酵;药物灭螺; 加强水源管理;安全放牧。
第五节 双腔吸虫病
本病是由双腔科双腔属有矛形双腔吸虫 (Dicrocoelium demdriticum)和中华双腔吸虫 (D. chinensis)引起的肝脏吸虫病。寄生部位是 胆管和胆囊,主要危害反刍兽和人。有时与肝片 吸虫混合感染。
完成生活史约需3个月,在犬、猫体内可存 活3年和12年,在人体内可存活20年以上。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虫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约100d
约 钻入淡
23 水鱼虾 d 第二中间
终 HO.人猪犬猫鼠鼬貂獾:胆管、胆囊
成虫
囊蚴
约1个月
• 生活史过程需要淡水螺(三种)为第一中间宿主, 鱼虾作为第二中间宿主。
4)循环抗原:童虫、成虫及虫卵的抗原物质可与相应抗 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关节炎及肾小球肾炎。
5 临症状
人和动物所表现的症状与性别、年龄、感染强度等有 很大关系。 • 牛:大量感染时,表现急性症状,体温升高,食欲下 降,腹泻,便血,有时大便失禁,死亡;慢性病例是在 急性症状持续2-3个月后出现,消瘦,食欲下降,消化不 良,腹泻,不孕。个别病例可能不典型。
于植物上)
82~150d
蚂
蚁
成虫
终HO牛羊猪驼马驴兔人:胆管、胆囊 囊蚴
72 ~ 85 d
第一中间宿主陆地螺或蜗牛,第二中间宿主为蚂蚁,成虫终 末宿主体内可存活6年.
3 流行病学
01医学吸虫概论ppt
1吸虫概论概述一、形态二、生活史吸虫概论(trematoda)吸虫(fluke, trematode )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
复殖目吸虫种类繁多有性世代在脊椎动物体内寄生无性世代在软体动物中吸虫种类繁多,有性世代在脊椎动物体内寄生,无性世代在软体动物中寄生。
寄生人体的常见吸虫主要有:本血吸虫(2日本血吸虫(Shistosomatidae japonicum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吸虫概论(trematoda)各种吸虫(Trematode)3卫氏并殖吸虫日本血吸虫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吸虫概论(trematoda)成虫形态寄生在人体的吸虫,除裂体属吸虫为雌雄异体外,其余均为雌雄同体。
有口无肛门。
舌状,或树叶形,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4平无体腔。
除裂体吸虫外,均为雌雄同体。
有两吸盘:口吸盘与腹吸盘。
复殖目吸虫形态吸虫概论(trematoda)成虫形态1体壁体被:外质膜、基质、基质膜肌肉层:外环肌、内纵肌5体被细胞体:体被细胞体与体被有通道相连,其是一种代谢旺盛的合胞体,具有保护、排泄、分泌、吸收、感觉等机能。
体壁模式图吸虫概论(trematoda)成虫形态2消化系统有口、咽、食管、肠道;但无肛门,肠支末端是封闭的盲管。
6复殖目吸虫消化系统吸虫概论(trematoda)3排泄系统对称的管状系统,端点为焰细胞,毛细管相连两侧集合7管,汇入排泄囊,其开口于虫体末端排泄孔。
焰细胞示意图排泄系统示意图吸虫概论(trematoda)4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不发达。
在咽的两侧各有一个神经环神经节彼此有背索相连两8个神经环。
神经节彼此有背索相连。
两个神经节各发出前后三条神经干。
复殖目吸虫神经系统吸虫概论(trematoda)成虫形态5生殖系统(1)雌性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卵模、子宫、梅腺受精囊劳管卵黄腺卵黄管9梅氏腺、受精囊、劳氏管、卵黄腺、卵黄管。
第3节歧腔吸虫病
4、致病作用和症状
➢ 引起胆管炎,造成管壁增生、肥厚,肝脏肿大。 ➢ 临床可见消瘦,黏膜黄染,颌下和胸下水肿,下痢,严
重者会死亡。
5、诊断
➢ 初诊:根据流行病学和 临床表现进行作出诊断;
➢ 确诊:通过粪便检查虫 卵(虫卵很小)或尸体 剖检发现大量虫体即可 确诊。
1
2
4
5
矛形双腔吸虫
1.虫体 2.虫卵 3.尾蚴粘团 4.囊蚴 5.破囊而出
的囊蚴
• 中华歧腔吸虫
矛形歧腔吸虫
•
歧腔吸虫与肝片吸虫
• 歧腔吸虫
• (2)虫卵:
• 两种双腔吸虫的虫卵极为 相似,为不对称的卵圆形, 少数椭圆形,咖啡色,一 端具稍倾斜的卵盖,壳口 边缘有齿状缺刻,透过卵 壳可见到包在胚膜中的毛 蚴。
(1)成虫: • 棕红色,扁平,厚实; • 长卵圆形,大小8~16*5~5.8; • 口吸盘大于腹吸盘; • 消化系统简单; • 睾丸并列,卵巢在睾丸之后。
12
胰阔盘吸虫
胰阔盘吸虫新鲜虫体
• (2)虫卵 • 大小为34~52×26~34μm,呈棕色椭圆形,两侧稍不对称,
一端有卵盖。 • 成熟的卵内含有毛蚴,透过卵壳可以看到其前端有一条锥
一、双腔吸虫病(甲,P90、311)
➢病原:双腔科、双腔属的矛形双腔吸虫和中华双腔吸虫 ➢中间宿主:第1中间宿主—陆地螺,第2中间宿主—蚂蚁; ➢终末宿主:反刍动物,还可感染马属动物、猪、犬等动物, 亦可寄生于人。 ➢寄生部位:胆管和胆囊。 ➢危害:引起胆管炎、肝硬变,导致代谢障碍和营养不良。 ➢分布:世界各地,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 地区。
3、流行特点
医学蠕虫—吸虫(寄生虫检验技术课件)
重要吸虫名称及寄生部位
肝胆管 小肠 肺 皮下等 门脉系统
1.华支睾吸虫
♀
♂♀
雌雄同体 葵花子状
简简介介简 介
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成虫
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可引起 华支睾吸虫病。
感染方式
误食含有活囊蚴的淡水鱼 虾而感染。
致病 症状
肝吸虫的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 引起胆管内膜炎、阻塞性黄疸、 胆石症、肝硬化、腹水,甚至 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昏迷而死 亡。儿童严重感染可致侏儒症。
吸虫
• ㈠成虫 • 1、外观:多呈叶状、长舌状,两侧对称,
背腹扁平,不分节。
• 2、具口、腹 吸盘(固着 器官)。
• 3、缺体腔 • 体壁由体被
和肌肉层组 成,中间为 实质组织和 埋在其中的 内脏器官。
• 左右两个肠 支。 • 5、生殖系统:最发达, 代谢最旺盛;多数虫体 雌雄同体。
五、日本血吸虫
♂
♀
♀
♂
雌雄合抱
简简简简介介介介 感染方式 致病
日本血吸虫简称血吸虫。雌 雄异体,成虫寄生于人肠系 膜静脉内引起血吸虫病,虫 卵是最主要的致病阶段。
接触疫水,尾蚴从皮肤钻入 人体而感染。
尾蚴可造成尾蚴性皮炎;童虫 移行可造成血管炎, 肺部炎症; 成虫可造成静脉内膜炎;虫卵 沉积在肝和结肠壁上形成肉芽 肿和纤维化导致肝硬化、门脉 高压、巨脾、腹水等,儿童反 复感染可致侏儒症。
4.斯氏狸殖吸虫
♀
♂
雌雄同体 虫体窄长呈梭形
简简简简介介介介 感染方式
斯氏狸殖吸虫是我国独有的虫 种。可引起皮下型并殖吸虫病。 成虫主要寄生于果子狸、猫、 犬等动物的肺部, 在人体一般 不能发育为成虫。
误食含有活囊蚴的淡水蟹 而感染。
《吸虫病歧腔吸虫》课件
研究意义
公共卫生意义
歧腔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公共 卫生的寄生虫病,对其深入研究 有助于防控工作的开展,保护人
民群众的健康。
学术价值
歧腔吸虫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类 型,对其的研究有助于丰富生物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理解,推动
相关学科的发展。
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歧腔吸虫病的诊断、治 疗和预防方法,可以为实际应用 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
政府应加强防治工作的组织和 协调,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 施。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吸虫病歧腔 吸虫的防治工作,形成合力。
05
吸虫病歧腔吸虫的研究 进展
研究现状
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前对歧腔吸虫的形态特征、生 活史、生命周期等方面的研究已 取得一定进展,对其生物学特性
的理解逐渐深入。
流行病学研究
针对歧腔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正 在进行,已发现该病在某些地区的 分布和传播特点,为防控工作提供 了依据。
分类
吸虫病歧腔吸虫属于吸虫纲、歧 腔吸虫属。
分布与传播途径
分布
吸虫病歧腔吸虫主要分布在亚洲、非 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我国也有 分布。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源经口摄入 感染,也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粪便 而感染。
症状与危害
症状
感染后可出现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 和生长发育障碍。
危害
吸虫病歧腔吸虫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可导致营养不良、生长迟 缓、贫血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02
吸虫病歧腔吸虫的生物 学特性
生命周期与繁殖
生命周期
吸虫病歧腔吸虫的生命周期包括成虫、卵、毛蚴、胞蚴、雷 蚴和尾蚴等阶段。
【医学ppt课件】第37章 吸虫
终末宿主为人;猪是重要的保虫宿主。 人的感染方式是由于食入了附有活囊蚴的水
生植物。 寄生部位是小肠。
三、致病
成虫口、腹吸盘吸附于肠粘 膜→炎症(充血、水肿)、溃 疡→影响消化和吸收。
临床表现为肠炎和营养不良。
四、诊断
虫卵大 粪检虫卵或成虫即可诊断。
五、防治原则
1.普查普治病人和病猪,治疗首选 吡喹酮。
雌雄同体,两个 睾丸高度分枝
口吸盘 腹吸盘
肠支 睾丸
2.虫卵
最大的蠕虫卵
卵盖小而不明显; 内含卵细胞及多 个卵黄细胞。
二、生活史
1.在外界发育
中间宿主是扁卷螺。 传播媒介:尾蚴在水生植物表面发育为
囊蚴,如菱角、荸荠、浮萍等
水芹菜
菱角
浮萍
水浮莲
姜片虫媒介水生植物
二、生活史
2.在人体内发育
2.免疫学检查: 皮试及ELISA试验。
五、防治
不要生吃鱼虾;也 不能用生鱼喂猫狗。
人粪不能用作养鱼 的饲料。
首选药物:吡喹酮。
第三节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一、形态
子宫
1.成虫—小肠内 最大的吸虫
卵巢
形似姜片,约27.5cm;
腹吸盘是口吸盘 5倍大小,居亚 顶位;
中间宿主长角涵螺来自第一中间宿主纹沼螺三、致病性
1.机理:
右为肝吸虫病病人
成虫机械、化学刺激寄生→胆管炎症→管壁上
皮细胞脱落、结缔组织增生→胆管阻塞,胆汁
潴留。
2.临床表现:
消化不良,肝肿大、肝痛、消瘦等。
3.并发症: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肝胆管梗 阻,胆管上皮癌等。
四、诊断
医学寄生虫学-医学蠕虫、吸虫ppt课件
卫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
发育阶段
9个阶段
9个阶段
生
第一 中间宿主
• 加强健康教育,防止“病从口入”。 “强身壮骨”、“清凉败火”、
• 不随地吐痰,防止痰、粪入水。 • 治疗病人、病畜,控制传染源。
吡喹酮:25mg/kg分3次服,2天为一疗程 别丁:50mg/kg/天,3次/天 10~20天 手术治疗:局部麻醉手术摘除皮下结节。
斯氏狸殖吸虫
Pagumogonimus skrjabini
临床表现
• 症状 / 体征因感染轻重而异,轻者不明显 • 症状无特异性,注意鉴别!
• 症状: 疲乏无力,上腹不适,食欲差厌油 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等
• 体征: 肝大,质地柔软,轻度压痛
• 重度感染者,可因肝硬化而死亡
• 并发症:急性胆囊炎,慢性胆管炎
胆结石,肝胆管梗阻等
感染华支睾吸虫 的动物肝脏
尾蚴、囊蚴、童虫、 成虫
• 感染人体阶段: 囊蚴或尾蚴
童虫
囊蚴 淡水鱼/虾
吸虫概述_ppt课件
吸虫(Trematode)概论
扁形动物门
吸虫纲(Trematoda), 又称复殖纲(Digenea)
鸮形目(Strigeida) 棘口目(Echinostomatida) 斜睾目(Plagiorchiida)
人体寄生吸虫的形态特点:
大多数背腹扁平、两侧对称,不分节,呈叶 状或长舌状 具口吸盘和腹吸盘 无体腔 雌雄同体(血吸虫除外) 体壁:体被(合胞体)+肌肉层
胞蚴 雷蚴 尾蚴
经皮肤①
囊蚴
水生动物内形成囊蚴②
水生植物上结囊③
︵ 第 一 中 间 宿 主 ︶
①血吸虫,②肝、肺吸虫,③姜片虫,④肝、肺、姜片虫
谢谢大家! Thank you!Goodbye!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卵
毛蚴
胞蚴—雷蚴
淡水螺蛳
尾蚴
囊蚴
淡水鱼 虾蟹
成虫
脊椎动物
人体寄生吸虫的生活史特点
吸 虫 卵 及 各 期 幼 虫
吸 虫 卵 及 各 期 幼 虫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囊
(终宿主) 经 口 ④
(第二中间宿主)
成虫
虫卵
(水)
毛蚴
人体寄生吸虫的受精及虫卵形成过程
生活史发育的必备条件 虫卵和幼虫必须在水中发育 幼虫需要水生生物作为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 世代交替和更换宿主 世代交替:有性世代(成虫,脊椎动物,终宿主)和无性世代(幼虫,水生 动物,中间宿主)。
更换宿主: 一般需要两个中间宿主,个别需一个中间宿主(如血吸虫)。
内脏各系统(消化、排泄、神经、生殖)
常 见 吸 虫
吸
虫 成 虫 结 构 模 示 图
吸
虫 成 虫 结 构 示 意 图
02吸虫1 寄生虫学课件
雷蚴
成虫 囊蚴 尾蚴 第二代雷蚴
1、吸虫生活史各个阶段的虫体
2020/7/2
2020/7/2
2020/7/2
2020/7/2
2020/7/2
2020/7/2
外质膜 皮层 基质
基质膜 体壁
外环肌 肌肉层 内纵肌
中斜肌
功能:
➢保护虫体 ➢感觉 ➢吸收营养 ➢排泄 ➢气体交换 ➢伸缩运动
2020/7/2
2020/7/2
外质膜 基质
基质膜
2)消化系统 ➢ 一般是简单的 二分支盲肠
2020/7/2
➢ 也有波浪状,分支状,或者环状等
盲肠
姜片吸虫
2020/7/2
肝片吸虫
指环虫
3)排泄系统
➢焰细胞 与毛细 管构成 原肾单 位。
2020/7/2
4)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发 达。
➢除分体吸虫 外,皆雌雄 同体。
➢常见是2个睾 丸、1个卵巢 。2020/7/2
睾丸和卵巢的形状
透明前殖吸虫
前后盘吸虫
2020/7/2
华支睾吸虫
雄性生殖器官
2020/7/2
雌性生殖器官
2020/7/2
2020/7/2
少数呈线形、圆柱形、圆锥形、豆形、肾形
血吸虫(线形)
2020/7/2
前后盘吸虫(圆锥状)
2020/7/2
2020/7/2
2020/7/2
2、内部构造
1)体壁和实质 2)消化系统 3)排泄系统 4)生殖系统 5)神经系统 6)淋巴系统
2020/7/2
1)体壁:由皮层和肌肉层组成,称皮肌囊。
2020/7/2
2020/7/2
5)神经系统
中华双腔吸虫病
• 动物随年龄的增长,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 也逐渐增加,感染的虫体数可达数千条,甚 至上万条, • 虫卵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在土 壤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仍具感染性。对低 温的抵抗力更强,虫卵和在第一、二中间宿 主体内的各期幼虫均可越冬,且不丧失感染 性。
4.致病作用和症状
• 歧腔吸虫寄生在肝脏胆管,可引起胆管炎
第一中间宿主
陆地螺
第一中间宿主
螺蛳
第二中间宿主为蚂蚁
母子
从囊蚴进入终末宿主到发育为成虫约需72~85d,成虫在宿 主体内可存活6年以上。
3.流行病学
• 本病多呈地方流行。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西北 各省、区和内蒙古较为严重。 • 宿主范围广,现已记录的哺乳动物达70余种,除 牛、羊、鹿、骆驼、马、兔等家畜外,许多野生的 偶蹄类动物均可感染。 • 在温暖潮湿的南方地区,第一、二中间宿主蜗牛 和蚂蚁可全年活动,因此,动物几乎全年都可感染; 而在寒冷干燥的北方地区,中间宿主要冬眠,动物 的感染明显具有春秋两季的特点,但动物发病多在 冬、春季节。
重,配成2%的悬混液,经口灌服有特效。
(2)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
• 牛、羊均为 200 ~ 300 mg/kg 体重,口服,
连用两次,驱虫率可达100%。
一、歧腔吸虫病
1.病原体 ①矛形歧腔吸虫 虫体窄长,呈矛形。虫体 扁平而透明呈棕红色,可 见到内部器官,表皮光滑, 虫体大小为 6.7~8.34mm。 腹吸盘大于口吸盘。两睾 丸前后排列或斜列在腹吸 盘后方成四块状,边缘不 整齐或分叶。
②中华歧腔吸虫
体较宽扁,腹吸盘 前方部分呈头锥状, 其后两侧作肩样突起。 虫 体 大 小 为 3.54 ~ 8.96mm, 两个睾丸呈圆 形,边缘不整齐或稍 分叶,并列于腹吸盘 之后。卵巢在一睾丸 之后略靠体中线。
常见吸虫、绦虫、线虫基本形态观察ppt课件
精选2021版课件
6
3.内部形态构造观察 在生物显微镜或实体显微镜下,观察代表虫种的染色标本。
主要观察口、腹吸盘的位置和大小; 口、咽、食道和肠管的形态; 睾丸数目、形状和位置; 雄茎囊的构造和位置; 卵巢、卵膜、卵黄腺和子宫的形状与位置; 生殖孔的位置等。源自精选2021版课件7
4.常见吸虫形态
日本分体吸虫 A.雄虫 B.雌虫 C.雄雌合抱
雌性生殖系统有一个卵巢,通过输卵管连接卵膜,卵膜还与受 精囊、劳氏管、子宫和卵黄管相通。子宫另一端通生殖孔,卵 黄管的另一端与虫体两侧的卵黄腺相通。
精选2021版课件
5
2. 吸虫鉴别的要点 ①形状和大小; ②表皮光滑或有结节、小刺; ③口、腹吸盘的位置和大小; ④肠管的形状和构造; ⑤雌雄同体或异体; ⑥生殖孔的位置; ⑦睾丸的数目、形状和位置; ⑧卵巢和子宫的形状和位置。
精选2021版课件
17
2. 线虫的鉴别要点 ①虫体大小; ②头泡、颈翼、唇片、叶冠、尾翼、乳突的形状和位置; ③口囊的有无、大小和形状; ④食管的形状; ⑤雄虫交合刺、交合伞、性乳突数目、形状及大小。
精选2021版课件
18
3.形态构造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代表虫种的透明标本。注意观察头部、 雄虫尾部和雌虫阴门位置等。
头节之后为颈节。颈节之后为体节,前部体节为未成熟节片,其后为成 熟节片,最后为孕卵节片。
无体腔,无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排泄系统不发达;
生殖系统发达。每个成熟节片有一组或两组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雄性 生殖器官包括许多的睾丸和输出管,输出管汇总为输精管,输精管末端 膨大为雄茎,包在雄茎囊内,开口于体节侧缘的生殖孔。
整个虫体可分头、尾、背、腹和两侧。
消化系统由口孔、食管和肠管至肛门组成一个直管,雌虫肛门单独开口,雄虫 则与射精管构成泄殖腔。
《吸虫病歧腔吸虫》PPT课件
大小为8~16×5~5.8mm。口吸盘较腹吸盘大。 肠支简单。睾丸圆形或略分叶,左右排列在 腹吸盘稍后。雄茎囊位于腹吸盘前方与肠支 之间。生殖孔开口于肠叉的后方。卵巢分叶 3~6瓣,位于睾丸之后,体中线附近;受精 囊呈圆形,在卵巢附近。子宫位于虫体的后 半部。卵黄腺呈颗粒状,位于虫体中部两侧。
矛形歧腔吸虫
精品医学
7
虫卵似卵圆形,褐色,具卵盖, 大小为34~44×29~33μm,内含毛蚴。
精品医学
8
中华歧腔吸虫
中华歧腔吸虫:与矛形歧腔吸虫相 似,但虫体较宽扁,其前方体部呈 头锥形,后两侧作肩样突,大小为 3.54~8.96×2.03~3.09mm。睾丸两 个呈圆形,边缘不整齐或稍分叶, 左右并列于腹吸盘后。
严重的病例可导致死亡。
精品医学
17
诊断
临床症状; 流行病学资料; 粪便虫卵检查; 死后剖检。
精品医学
18
治疗
海涛林(Hetolinum, 三氯苯丙酰嗪): 羊40-50mg/kg体重,牛30-40mg/kg体重, 配成2%的混悬液,经口灌服。 丙硫咪唑: 羊30-40mg/kg体重,牛10-15mg/kg体重,一次口服。
胰阔盘吸虫
精品医学
26
虫卵为黄棕色或深褐色, 椭圆形,具卵盖。大小 为42-50×26-33μm。 内含毛蚴。
精品医学
27
生活史
需要2个中间宿主:蜗牛和草螽。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被蜗牛吞食,发育为毛蚴、胞蚴 和尾蚴。尾蚴被蜗牛排出体外,附于草上,形成子胞蚴 粘球(含尾蚴)。草螽吞食子胞蚴粘球,尾蚴发育为囊 蚴。牛羊吞食含囊蚴的草螽而感染。
有弥漫性或局限性的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巨
【医学ppt课件】 吸虫概论 Trematode or fluke
寒战、高热、肝肿大、黄胆、嗜 酸性粒细胞数升高等。 7)侏儒症
2021/1/9
肝吸虫感染动物肝脏标本
成虫主要寄生在肝胆管内,寄生时间长,感 染重时,胆管可出现局限性扩张,管壁增厚, 大量虫体阻塞胆管,使胆汁淤滞,容易合并细 菌感染,而引起胆管炎和胆管肝炎。画面中肝 胆管内可见虫体断面。
2021/1/9
口吸盘 腹吸 盘 受精囊
睾丸
肝吸虫活成虫
从感染动物肝胆管中取出的活动虫体
2021/1/9
肝吸虫虫卵(egg)
卵盖 毛蚴 疣状突起
卵小,形似芝麻,
黄褐色,壳稍厚, 卵 盖 ( operculum )周围的卵壳增厚 ,形成肩峰,卵后 端可见一个小疣状 突起,卵内为成熟 的毛蚴。
2021/1/9
2021/1/9
2、致病原因与机理
病变主要发生在肝胆管 1)致病原因
由虫体机械性刺激作用; 虫体阻塞作用; 虫体代谢产物和分泌物作用。
2021/1/9
2、致病原因与机理
2)致病机理 • 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管壁变 厚,管腔变窄,大量虫体寄生引起 胆管阻塞,胆汁淤滞和胆管扩张, 引起阻塞性黄疸。 • 其周围组织纤维增生,引起肝肿, 甚至胆道炎症。 • 虫卵、死亡虫体及脱落组织碎片易 引起胆石症。
1、分布:东南亚
我国除青海、甘肃、宁夏、新疆、 内蒙、西藏外,其他各省市均有。 华东地区感染率5-15%,个别地区 达到46%
2021/1/9
2、流行原因
1)生食或半生食鱼虾: • 鱼生、鱼生粥、活虾。 • 生熟刀板不分。
2)中间宿主广泛存在。 3)粪便处理不当是主要原因 。 4)保虫宿主大量存在。
人体寄生虫之吸虫PPT
• (2)慢性期:多由急性期发展而来,或少量多次反复 感染而致。以腹泻为常见症状,粪便带粘液和脓血; 另有肝脾肿大、贫血和消瘦等。
四、血吸虫感染的免疫
2.流行环节 〔1〕传染源:病人、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病人和
病牛为重要。 〔2〕传播途径:含卵人或动物粪便污染水体、当地
有钉螺孳生和人体接触疫水,是造成该病传播流行的 三个重要环节。 〔3〕易感人群:人对该虫均有易感性。
3.流行区类型: 〔1〕湖沼型:也称江湖洲滩型,主要是长江中、下
1.分布:日本血吸虫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国、日本、 菲律宾、印尼等。在我国,曾经流行于长江流域及以 南的13个省〔市〕,经过多年的防治努力,截至2001 年,有5个省〔市〕的247个县已经到达传播阻断标准, 有63个县到达传播控制标准。约有100个县〔市〕未控 制该病,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5 省的湖区及四川、云南省的山区。现有血吸虫病患者 约70万。
〔二〕临床表现:
1.胸肺型:最常见,可出现咳嗽、胸痛、痰 中带血或铁锈色痰。
2.腹型:约占1/3,表现为腹痛、腹泻,肝 肿大、肝区疼痛等。
3.脑型:约占10~20%,可出现头痛、视力障 碍、癫痫发作、偏瘫等。
4.皮下包块型:约占10%,多为游走性皮下 结节或包块,常见于腹部、胸背、头颈等处。
尾蚴
•由体部和尾部组成 •体部有口、腹吸盘 •尾部分叉 •前端头器内有头腺 •体中后部有5对穿刺腺 •尾蚴常分布于水的表面
二、生活史
三、致病作用
血吸虫从尾蚴侵入人体开场以后的每 个阶段都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 但主要的致病阶段是虫卵。
《吸虫病棘口吸虫》课件
02
棘口吸虫在人体内寄生,可引起腹泻、腹痛、 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贫血和营养不
良。
04
棘口吸虫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 改善水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规范医疗操作等。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需要进一步研究棘口吸虫病的传 播途径和致病机制,以便更好地 预防和治疗该病。
需要提高公众对棘口吸虫病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加强卫生宣传教 育,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防控策略
防控棘口吸虫的传播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水质监测、改善环境卫生、 加强个人防护和宣传教育等。
04
吸虫病棘口吸虫的研究进展
分子生物学研究
分子分类与鉴定
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 ,对棘口吸虫进行分子分类和鉴 定,深入了口吸虫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 基因表达模式,揭示其生长发育、 繁殖等过程的调控机制。
繁殖方式
棘口吸虫的繁殖方式为雌雄异体,雌虫产卵,雄虫授精,卵 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水环境中发育成感染性囊蚴,感 染宿主。
适应机制
棘口吸虫在寄生过程中,适应了宿主的环境和生理特点,通 过改变宿主的消化系统功能,获取营养和能量。
02
吸虫病棘口吸虫对人类的影 响
感染方式与途径
食用生或未煮熟的螺类、鱼类等水产 品,是感染棘口吸虫的主要途径。
如有腹泻、腹痛等症状,应及 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行程 和饮用水情况,以便得到准确 的诊断和治疗。
THANKS
功能基因研究
通过基因敲除、基因沉默等技术手 段,研究棘口吸虫关键功能基因的 作用和机制,为药物和疫苗研发提 供靶点。
免疫学研究
免疫逃避机制
研究棘口吸虫如何逃避免疫系统 的识别和攻击,了解其免疫逃避 机制,为免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
第3节歧腔吸虫病
螽”; ➢ 分布:亚、欧、南美,我国主要是北方地区。 ➢ 危害:严重,如内蒙古某旗1976年因胰阔盘吸虫病死亡羊
23789只,占该旗羊总数之13%(崔贵文,1976)。
1、形态
第三节 双腔吸虫病(P89)
扁形动物门Plateyhelminthes 吸虫纲 Trematoda 复殖目Digenea:寄生于家畜或人,主要科有: 双腔科Dicrocoeliidae 双腔属Dicrocoelium 矛形双腔吸虫、中华双腔吸虫 阔盘属Eurytrema 胰阔盘吸虫
• 双腔吸虫主要有两属,属中、小型虫体,体细长、扁平,半透明。卵 巢、睾丸不分支,卵巢位于睾丸之后;卵黄腺位于肠管中部两侧;子宫 由许多上、下行圈组成,内含褐色虫卵。
3、致病作用
• 机械刺激 • 代谢毒物 • 导致胰管发炎,管壁增厚,胰脏功能下降,消化不良,动
物表现为消瘦,下痢,粪便常混有粘液,毛干,易脱落, 贫血,颌下、胸前出现水肿,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 粪检 • 尸检
4、诊断
5、防治
• 参照双腔吸虫病。
一、双腔吸虫病(甲,P90、311)
➢病原:双腔科、双腔属的矛形双腔吸虫和中华双腔吸虫 ➢中间宿主:第1中间宿主—陆地螺,第2中间宿主—蚂蚁; ➢终末宿主:反刍动物,还可感染马属动物、猪、犬等动物, 亦可寄生于人。 ➢寄生部位:胆管和胆囊。 ➢危害:引起胆管炎、肝硬变,导致代谢障碍和营养不良。 ➢分布:世界各地,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 地区。胰阔盘吸虫源自枝歧腔吸虫6、防治
1)预防 ➢ 定期驱虫,每年的秋后和冬季驱虫; ➢ 消灭中间宿主; ➢ 加强饲养管理。 2)治疗:常用药物有丙硫咪唑、吡喹酮、六氯对二甲苯(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病学
1、分布:主要分布于西南、东北、华北、 西北和内蒙古地区。
2、宿主:70多种哺乳动物(反刍动物、马、 兔、野生动物)。
3、季节:南方,全年可发;北方,春秋感染, 冬春发病。
13
4、感染特点:动物年龄增加,其感染率和感 染强度也逐渐增加。
5、抵抗力强:虫卵在土壤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 虫卵和在第1,2中间宿主体内的 各期幼虫均可越冬并保持感染性。
35
治疗
吡喹酮:羊60~70mg/kg体重,牛35~45 mg/kg体 重,一次口服,或按30~50 mg/kg体重,用液体石 蜡或植物油配成灭菌油剂,腹腔注射。 六氯对二甲苯:绵羊/山羊,300~400mg/kg,牛, 300mg/kg,口服;隔天一次,3次为一疗程。
36
预防
1、定期驱虫、消灭病原体; 2、消灭中间宿主; 3、实行划地轮牧。
矛形歧腔吸虫
7
虫卵似卵圆形,褐色,具卵盖, 大小为34~44×29~33μm,内含毛蚴。
8
中华歧腔吸虫
中华歧腔吸虫:与矛形歧腔吸虫相 似,但虫体较宽扁,其前方体部呈 头锥形,后两侧作肩样突,大小为 3.54~8.96×2.03~3.09mm。睾丸两 个呈圆形,边缘不整齐或稍分叶, 左右并列于腹吸盘后。 虫卵大小为45~51×30~33μm。
32
33
症状
症状取决于虫体寄生的数量和动物的体质。寄生 数量少时,不表现临床症状。 严重感染的牛羊,常发生慢性代谢失调和营养障 碍,表现为消化不良、精神沉郁、消瘦、贫血、 颌下、胸前水肿、腹泻、粪便中带有粘液,最终 可因恶病质而死亡。
34
确诊
水洗沉淀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或剖 检时发现大量虫体可以确诊。
17
诊断
临床症状; 流行病学资料; 粪疗
海涛林(Hetolinum, 三氯苯丙酰嗪): 羊40-50mg/kg体重,牛30-40mg/kg体重, 配成2%的混悬液,经口灌服。 丙硫咪唑: 羊30-40mg/kg体重,牛10-15mg/kg体重,一次口服。
19
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 牛、羊200-300mg/kg体重,口服,连用2次。 吡喹酮: 羊60-70mg/kg体重,牛35-45mg/kg体重,一次 口服 。
20
预防
在秋末和冬季进行定期驱虫,防止虫卵污染草原。 消灭陆地螺和蚂蚁,如开荒种草,烧荒。 在干燥的牧地放牧。
21
思考题
人通过什么途径感染歧腔吸虫?
22
二、阔盘吸虫病
病原体:阔盘属(Eurytrema)的胰阔盘吸虫 (E. pancreaticum)
宿主:牛、羊等反刍动物 寄生部位:胰管内
23
胰阔盘吸虫
26
虫卵为黄棕色或深褐色, 椭圆形,具卵盖。大小 为42-50×26-33μm。 内含毛蚴。
27
生活史
需要2个中间宿主:蜗牛和草螽。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被蜗牛吞食,发育为毛蚴、胞蚴 和尾蚴。尾蚴被蜗牛排出体外,附于草上,形成子胞蚴 粘球(含尾蚴)。草螽吞食子胞蚴粘球,尾蚴发育为囊 蚴。牛羊吞食含囊蚴的草螽而感染。 整个发育过程需9-16个月。
歧腔吸虫(nceatum)和中华歧腔吸虫(D.chinensis)
矛
中
形
华
歧
歧
腔
腔
吸
吸
虫
虫
6
矛形歧腔吸虫:呈矛形,棕红 色,大小为6.67-8.34×1.612.14mm,肠管简单。腹吸盘大 于口吸盘。睾丸圆形或边缘具 缺刻,前后排列或斜列于腹吸 盘后。雄茎囊位于肠分叉与腹 吸盘之间。生殖孔开口于肠分 叉处。卵巢圆形,居于后睾之 后。卵黄腺简单。子宫位于后 半部。
37
思考题
比较中华歧腔吸虫、矛形歧腔 吸虫和胰阔盘 吸虫的形态结构,分析其在分 类上的意义。
38
病原体形态 生活史 致病作用 病变
24
症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25
病原体形态
活时为棕红色。虫体扁平,较厚,呈长卵圆 形。
大小为8~16×5~5.8mm。口吸盘较腹吸盘大。 肠支简单。睾丸圆形或略分叶,左右排列在 腹吸盘稍后。雄茎囊位于腹吸盘前方与肠支 之间。生殖孔开口于肠叉的后方。卵巢分叶 3~6瓣,位于睾丸之后,体中线附近;受精 囊呈圆形,在卵巢附近。子宫位于虫体的后 半部。卵黄腺呈颗粒状,位于虫体中部两侧。
第四节 歧腔吸虫病
1
一、歧腔吸虫病 二、阔盘吸虫病
2
一、歧腔吸虫病
病原体 宿主:牛、羊、骆驼、鹿等70多种动物及人。 寄生部位:肝胆管和胆囊中。 危害 分布
3
病原体形态 生活史 流行病学 病变
4
症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5
歧腔科(Dicrocoellidae)歧腔属( Dicrocoelium )的矛形
14
致病作用与病 变
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和毒素作用,可引起胆 管卡他性炎症、胆管壁增厚、肝肿大。
15
16
症状
多数牛、羊症状轻微或不表现症状。严重感染时, 尤其在早春,就会表现出严重的症状。 一般表现为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如精神 沉郁、食欲不振、渐进性消瘦、可视粘膜黄染、 贫血、颌下水肿、腹泻、行动迟缓、喜卧等。 严重的病例可导致死亡。
9
分布
呈世界性分布。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内蒙古、西 南、华北、东北等牧区。
10
终末宿主 牧草
囊蚴
成虫
整个 发育过程约需 160~240d。成虫 在体内可存活
6年以上。
蚂蚁
蜗牛
粘球
尾蚴
卵(含毛蚴) 毛蚴 母胞蚴
11
子胞蚴
第一中间宿主陆地螺(蜗牛)有同 型纹蜗牛、条华蜗牛、小利螺等。 广泛分布于潮湿地带。
28
蜗牛
29
草螽
30
致病作用
虫体机械刺激和毒素作用引起胰管发 生慢性增生性炎症,使动物胰脏功能 异常,引起消化不良。
31
病变
胰脏肿大,粉红色胰脏内有紫色斑块或条索,切 开胰脏,可见多量红色虫体。 胰管增厚,呈现增生性炎症,管腔粘膜有乳头状 小结节,有时管腔闭塞。 有弥漫性或局限性的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巨 噬细胞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