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基础操作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基础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728fd53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2.png)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基础操作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为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提供详细指导。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计算机基础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文件管理等。
教案将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具体步骤和示例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操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基础操作的重要性;2. 掌握计算机开机和关机的方法;3. 熟练运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4. 学会管理文件和文件夹;5. 能够识别计算机的各个部分以及其功能。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计算机、投影仪、教学PPT、学生手册等;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电脑、鼠标、键盘等。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基础操作的重要性,并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 计算机开机和关机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方法,包括按下电源按钮、选择“开始”菜单中的“关机”选项等。
在教学演示过程中,教师要详细解释每个步骤的操作目的,并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
3.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教师可以将计算机屏幕投影到大屏幕上,并向学生展示正确的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教师应重点讲解鼠标的左键、右键和滚轮的功能,以及键盘上常用的快捷键。
在讲解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练习和案例引导学生实践操作。
4.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文件和文件夹管理方法。
通过演示操作,学生将学会如何创建、重命名、删除文件和文件夹,以及如何移动和复制文件。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的操作案例,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5. 计算机的部件和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图示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和功能,包括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打印机等。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部件和功能的认识,并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它们。
六、课堂小结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向学生强调计算机基础操作的重要性。
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的基本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1702c58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6.png)
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引言: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课程中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
第一章: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在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执行指令进行自动处理的电子设备,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包括计算机的物理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显示器、键盘等;软件则指的是计算机程序和与之相关的数据。
第二章:开机与关机要使用计算机,我们首先需要学会如何开机与关机。
在开机之前,我们需要确保计算机连接了电源,并按下电源按钮。
计算机开机后,会进行自检并加载操作系统。
当我们需要关机时,可以点击“开始”菜单,选择“关机”选项,并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第三章:操作系统的界面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提供了用户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界面。
在初中一年级的教学中,我们通常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它提供了桌面、开始菜单、任务栏等界面元素。
学生需要熟悉这些界面元素及其功能,以便能够高效地使用计算机。
第四章:鼠标操作鼠标是我们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初中一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会使用鼠标进行单击、双击、拖动等操作。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鼠标的右键菜单及其常用功能,以便能够更好地利用鼠标完成各种任务。
第五章:键盘操作除了鼠标,键盘也是我们在计算机操作中经常使用的工具。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会使用键盘上的字母、数字和符号键进行输入。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快捷键,如Ctrl+C(复制)、Ctrl+V (粘贴)等,以提高工作效率。
第六章:文件与文件夹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与文件夹是我们存储和组织数据的重要方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创建、打开、保存和关闭文件,以及创建、重命名和删除文件夹。
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基础操作
![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基础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a665ea4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e.png)
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基础操作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基础操作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基础操作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计算机开机、关机和重启的方法。
3.熟悉计算机桌面的组成部分以及常用的图标和功能。
4.学会使用鼠标进行单击、双击、右击等操作。
5.掌握常用的文件和文件夹操作,如新建、保存、复制、粘贴、删除等。
6.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机开机、关机和重启的方法;计算机桌面的组成部分和常用功能;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2.教学难点:使用鼠标进行不同操作的技巧和方法;文件和文件夹操作的一些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计算机、投影仪、教材、教案、课件。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学生课前预习内容的回顾,简要介绍计算机基础操作的重要性和应用。
2.展示计算机开机、关机和重启的操作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Step 2:计算机开机、关机和重启1.介绍计算机开机的操作方法:按下电源按钮或键盘上的电源键。
2.展示计算机关机和重启的操作方法:点击开始菜单,选择“关机”或“重启”选项。
3.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并让学生跟随操作,掌握开机、关机和重启的方法。
Step 3:计算机桌面的组成部分1.介绍计算机桌面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包括桌面背景、图标、任务栏等。
2.指导学生识别常见的桌面图标和功能,如“我的电脑”、“回收站”、“网络邻居”等。
3.让学生观察自己电脑桌面的组成,并且发现和描述其中的特点和不同。
Step 4:鼠标操作技巧和方法1.简要介绍鼠标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如左键、右键、滚轮等。
2.演示鼠标的单击、双击、右击等操作,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3.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练,熟练掌握鼠标的不同操作技巧和方法。
Step 5:文件和文件夹操作1.介绍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和区别,以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2.演示文件和文件夹的新建、保存、复制、粘贴、删除等操作,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教案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
![教案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a582075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b.png)
教案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教案: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导言】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离不开计算机。
信息技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将为初中一年级的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编写一份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
3. 学会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和演示。
4. 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本概念1.1 计算机的定义和功能1.2 计算机的分类与组成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 计算机硬件知识2.1 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2.2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2.3 存储设备和外部设备3. 计算机软件知识3.1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常见操作系统介绍3.2 常见的办公软件和应用软件介绍4. 文字处理软件应用4.1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4.2 学会创建和编辑文档4.3 掌握文字格式调整和排版技巧5. 演示软件应用5.1 了解演示软件的基本功能5.2 学会创建和编辑幻灯片5.3 掌握幻灯片设计和过渡效果的使用6. 信息检索与分析技能6.1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6.2 掌握信息的筛选和分析方法6.3 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和评估能力【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重要性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讲授计算机基本概念通过简短的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 探究计算机硬件知识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和各个硬件组件的作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
4. 了解计算机软件知识通过讲解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常见的软件应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的种类和作用。
5. 指导文字处理软件应用向学生展示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让学生学会创建和编辑文档。
6. 指导演示软件应用向学生介绍演示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场景,让学生学会创建和美化幻灯片。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第六课初步使用计算机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第六课初步使用计算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45314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2.png)
2.对于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我将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反馈。在讨论前,我会为学生设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并提供一些问题引导他们的思考。在活动过程中,我会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进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同时,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促进课堂互动。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实践操作,教师指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同时,通过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练习,学生能够发展计算思维,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提升数字化合作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此外,本节课还将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知识产权,增强信息隐私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信息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计算机开关机的正确操作流程。
(2)鼠标和键盘的基本使用方法。
(3)文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复制、粘贴、删除等。
(4)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界面和功能。
(5)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维护和保养知识。
2.教学难点:
(1)鼠标的精准操作:学生可能对鼠标的精准操作感到困难,如精确点击、拖拽等。
5.思维发展: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学生的计算思维将得到锻炼和提升。他们将能够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13386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3.png)
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2.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分。
3. 演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
2. 练习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学会使用桌面和应用程序。
3.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桌面的使用方法和应用程序的启动。
3.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步骤:1. 讲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2. 演示桌面的使用方法和应用程序的启动,让学生学会使用操作系统。
3. 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2. 练习使用桌面和应用程序。
3. 练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
2.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和排版。
3.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
2.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组成。
3. 文字编辑和排版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步骤:1.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重要性。
2. 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组成,让学生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3. 讲解文字编辑和排版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应用
![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233ee1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e.png)
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应用教案: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课课程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2. 学生将学会应用计算机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如登录、关机、打开和关闭软件等。
3. 学生将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和画图操作。
教学准备:1. 计算机室或教室中的计算机。
2. 视频教材和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
3. 学生练习册。
教学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例如在学校、家庭、办公室等地方。
二、讲解计算机基本概念(10分钟)1. 讲解计算机的定义和组成部分,包括硬件和软件。
2. 介绍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如显示器、键盘、鼠标、中央处理器等。
3. 介绍计算机的主要软件,如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
三、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5分钟)1. 演示计算机开机和登录过程,说明用户名和密码的作用。
2. 演示如何打开和关闭计算机中的软件,例如文字处理软件和画图软件。
3. 演示如何保存和关闭正在进行的任务,如关闭文档和退出软件。
四、学生动手操作(25分钟)1. 学生自行操作计算机进行开机、登录和关闭操作。
2. 学生练习打开和关闭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和画图软件。
3. 学生进行简单的文档编辑和画图练习。
五、讲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0分钟)1. 介绍计算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如教育、医疗、交通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购物、社交、娱乐等。
六、小结与巩固(10分钟)1. 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回顾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带来的变化。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继续练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登录、关机、打开和关闭软件等。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他们多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收集和学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应用技能。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基础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f537079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d.png)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基础【教案】初一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基础一、教学目标1. 熟悉计算机基础概念,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3. 学习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技巧。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投影设备;2. 计算机及相关配件;3. 知识点总结和练习题。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计算机的普遍应用领域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
2. 计算机基础概念讲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内存等核心组成部分。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3. 计算机操作系统3.1 讲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操作系统的重要性;3.2 介绍常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Linux等;3.3 演示和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布局、常用功能和操作技巧,如桌面、任务栏、文件管理等。
4. 办公软件操作4.1 介绍常用的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套件(Word、Excel、PowerPoint);4.2 分别讲解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4.3 示范演示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完成简单的文字编辑、表格制作和演示文稿制作。
5. 知识点总结通过讲解和问答,对本节课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确保学生领会和掌握所学内容。
6. 练习与巩固给予学生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和参与度;2. 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应任务。
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以上为初一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基础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技巧。
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计算机基础》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计算机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67a46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1.png)
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计算机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基础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及其功能;3. 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基本操作;4.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概述a. 计算机的定义和作用b.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c. 计算机的分类和特点2. 计算机硬件a. 主机与外设的功能和概念b. CPU和内存的作用和原理c.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的介绍3. 计算机软件a.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种类b. 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区别c. 常见的应用软件介绍4. 计算机网络a. 网络的概念和作用b. 局域网和互联网的区别c. 网络安全和网络常识5. 计算机基本操作a. 开机与关机b. 桌面的布局和常用图标介绍c.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
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工具和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计算机基础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四、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实例引入计算机基础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对于每个教学内容,先进行简明扼要的概念讲解,让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实例演示:通过多媒体工具展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具体运行过程。
4. 学生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的练习,例如打开应用软件、创建文件夹等。
5. 合作探究:安排学生分组合作进行任务探究,例如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应用软件进行介绍,或者就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整理和记忆。
7. 延伸拓展:对于一些对计算机基础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任务,鼓励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电脑操作入门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电脑操作入门](https://img.taocdn.com/s3/m/67aa070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a.png)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电脑操作入门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已经成为一项必备的能力。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学好信息技术课程,掌握电脑操作技能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份七年级的信息技术教案,帮助学生们快速入门电脑操作。
一、电脑基础知识在开始进行电脑操作之前,学生需要先了解一些基础的电脑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讲解和多媒体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电脑的基本概念,比如电脑的组成部分、操作系统的作用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些真实的电脑案例,引发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操作系统的使用电脑的操作离不开操作系统,而且不同的操作系统有着不同的界面和操作方式。
在七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可以选择一种简单易用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系统。
教师可以以实际操作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Windows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桌面的布局、图标的用途以及如何打开和关闭软件程序等。
三、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在信息时代,电脑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文字处理。
教师可以介绍一种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
通过展示实际的操作界面和操作方法,教师可以教会学生们如何创建、编辑和保存文档,如何设置文字样式和段落格式等基本操作。
同时,教师还可以教授一些实用的快捷键,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
四、网络上网的基本操作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常见的浏览器,如Google Chrome。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浏览器的功能和使用方式。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如避免点击不明链接、保护个人隐私等。
五、多媒体软件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脑可以用来处理和编辑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材料。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种常用的多媒体软件,如Adobe Photoshop。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如调整图像大小、改变颜色和添加特效等。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操作基础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操作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31eda1b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4.png)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操作基础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而设计的,主要讲授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机关机、桌面操作、文件管理和快捷键等。
二、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基本概念,并能正确区分硬件和软件。
2.掌握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操作。
3.熟悉桌面操作,包括图标的点击、拖拽、复制和删除等。
4.学会使用文件管理器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重命名、剪切和粘贴等操作。
5.了解常用的快捷键,并能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计算机基本概念的介绍(10分钟)a.硬件和软件的定义及区别。
b.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计算机开机和关机操作(15分钟)a.正确连接电源和设备。
b.按下电源按钮开机。
c.选择关机操作并等待计算机关闭。
3.桌面操作(20分钟)a.介绍桌面的基本布局。
b.学生进行图标的点击、拖拽、复制和删除等操作。
4.文件管理(30分钟)a.打开文件管理器。
b.创建新文件夹,并进行命名。
c.创建新文件,并进行命名。
d.将文件和文件夹剪切并粘贴到指定位置。
e.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5.快捷键的应用(15分钟)a.介绍常用的快捷键,如Ctrl+C、Ctrl+V等。
b.学生尝试应用快捷键进行操作。
6.课堂练习和总结(15分钟)a.布置课堂练习题,测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b.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总结。
四、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实例:通过讲述实际的计算机操作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情景模拟:设计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的计算机桌面上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计算机教室:每个学生都配备一台电脑。
2.教学投影仪:用于演示课件和实时操作示范。
3.课堂练习题: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布置适合的练习题。
六、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通过布置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操作,并上传作业文件。
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基础操作与应用
![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基础操作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7e69e9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5.png)
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基础操作与应用教案: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课题:计算机基础操作与应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机、关机、登录账号等。
3.了解并熟悉操作系统及其功能。
4.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应用技巧。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节:计算机基本知识1.计算机的定义及基本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外观和内部组成,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
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教师简要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四个基本过程,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能够完成各种任务的原理。
第二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开机与关机教师详细演示计算机的开机与关机操作,包括按下电源按钮启动计算机、选择关机方式等。
2.登录账号教师演示登录账号的过程,并要求学生按照教学示范步骤进行登录。
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功能1.操作系统的定义与作用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包括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管理文件和应用程序等。
2.常见操作系统的比较和选择教师列举常见的操作系统,并帮助学生比较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
第四节:办公软件应用技巧1.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教师向学生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技巧,包括新建、保存、编辑文档等。
2.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教师向学生讲解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技巧,包括新建表格、插入数据、格式调整等。
3.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教师向学生展示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技巧,包括新建幻灯片、插入图片、设置动画效果等。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练习教师组织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操作和常用办公软件应用的掌握情况。
2.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上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的操作练习和应用任务。
四、教学资源与评估方式:1.教学资源教师准备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并提前下载好所需的办公软件。
初中信息技术苏教版《计算机基础》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苏教版《计算机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8c20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0.png)
初中信息技术苏教版《计算机基础》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课程简介计算机基础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涉及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为进一步了解和使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能说出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应用领域;-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比如CPU、内存、硬盘等;- 熟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运算和输出等过程;- 学习并掌握常用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开机、关机、登录系统等;- 能够正确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术语,理解其含义。
1.3 教学重点- 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应用领域;-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熟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学习并掌握常用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术语。
1.4 教学内容1.4.1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教育、科技、医疗等。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1.4.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计算机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而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通过实物展示和示意图,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4.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运算和输出三个过程。
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是如何接收输入数据、进行运算,并将结果输出到显示器或打印机上。
1.4.4 常用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本节重点介绍计算机的常用操作技能,包括开机、关机、登录系统、打开应用程序等。
通过实操演示和学生操作,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操作技能。
1.4.5 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术语计算机和网络有许多专业术语,初学者需要通过学习才能理解其含义。
初中生电脑基本知识教案
![初中生电脑基本知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c5271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a.png)
初中生电脑基本知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2. 学会使用电脑的基本操作和软件。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电脑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2. 电脑的基本操作和软件的使用。
教学准备:1. 电脑教室,每台电脑都装有教学软件。
2. 教学PPT或者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电脑的定义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电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电脑的基本组成部分(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电脑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 讲解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三、电脑的基本操作(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电脑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使用键盘和鼠标等。
2. 让学生实际操作,加强理解和记忆。
四、软件的使用(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常用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等。
2. 讲解如何打开、编辑和保存文档。
五、网络的基本使用(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网络的基本使用,包括浏览网页、搜索信息等。
2. 讲解如何安全上网,避免沉迷于网络。
六、创新与实践(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电脑在创新方面的应用,如制作多媒体作品、编程等。
2.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电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操作电脑,掌握基本软件的使用。
2. 学生能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3. 学生能安全上网,避免沉迷于网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了电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电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安全上网教育,让他们明白网络的两面性,避免沉迷于网络。
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初中一年级计算机基础操作
![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初中一年级计算机基础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ca5db72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b.png)
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初中一年级计算机基础操作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初中一年级计算机基础操作导语: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课程。
计算机基础操作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石,为学生提供了掌握计算机技能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本教案旨在引导初中一年级学生系统学习计算机基础操作的各个方面,以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学会正确使用鼠标、键盘等基本输入设备。
3.掌握桌面操作、文件管理和常见软件的启动与关闭。
4.培养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基本的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1.1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机的外部和内部结构,了解计算机是由主机、显示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组成的。
1.2 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学生探索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例如处理文本、图像、声音等。
2.基本输入设备的使用2.1 鼠标的使用学生学习如何正确使用鼠标,并掌握鼠标的左键、右键和滚轮的功能。
2.2 键盘的使用学生了解键盘的基本布局和按键功能,并练习在计算机上进行简单的键盘操作。
3.桌面操作3.1 桌面的基本元素学生学习桌面上的图标、任务栏、背景等元素,并了解各个元素的作用。
3.2 图标的操作学生通过点击、拖拽、复制、粘贴等操作,掌握对桌面图标的基本操作技巧。
4.文件管理4.1 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学生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区别,掌握命名文件和创建文件夹的基本方法。
4.2 文件的查找与打开学生学会通过计算机中的文件管理系统查找和打开自己需要的文件。
5.常见软件的启动与关闭5.1 常用办公软件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Word、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的启动和关闭方法。
5.2 娱乐软件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等娱乐软件的启动和关闭方法。
6.网络安全意识6.1 计算机防护措施学生了解计算机防火墙、病毒防护软件等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电脑基本操作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电脑基本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902c3d0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3.png)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电脑基本操作【教案】初一信息技术教案-电脑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了解电脑基本操作的概念和重要性;2. 学会开关电脑的正确操作方法;3. 掌握鼠标和键盘的基本使用技巧;4. 熟悉常用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的界面及功能。
教学内容:1. 电脑基本操作概述1.1 什么是电脑基本操作1.2 电脑基本操作的重要性2. 开关电脑2.1 电脑开机2.2 电脑关机3. 鼠标的使用技巧3.1 鼠标的组成部分3.2 鼠标的操作方法3.3 常用鼠标手势4. 键盘的使用技巧4.1 键盘的基本布局4.2 键盘的常用功能键4.3 常用的键盘快捷键5. 操作系统和软件界面及功能5.1 Windows操作系统界面及功能5.2 常用的办公软件的界面及功能教学步骤:一、导入与引入(5分钟)1. 向学生简要介绍电脑基本操作以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对电脑基本操作的认识和了解。
二、开关电脑(15分钟)1. 分步骤介绍电脑的开机和关机操作;2. 示范正确的开机和关机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3. 让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并及时纠正错误。
三、鼠标的使用技巧(20分钟)1. 介绍鼠标的组成部分和功能;2. 演示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单击、双击、右击、拖动等;3. 练习鼠标的基本操作技巧,并逐渐增加难度;4. 演示常用的鼠标手势,如滚动、缩放等。
四、键盘的使用技巧(20分钟)1. 介绍键盘的基本布局和常用功能键的位置;2. 演示常用的键盘操作方法,如打字、删除、复制、粘贴等;3. 讲解常用的键盘快捷键,并展示使用场景;4. 练习键盘的使用技巧,并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
五、操作系统和软件界面及功能(40分钟)1. 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及常用功能,如桌面、开始菜单、任务栏等;2. 示范常用办公软件的界面及功能,如文字处理软件、演示软件等;3. 让学生尝试操作操作系统和软件,练习常用功能;4. 强调学生在使用电脑时要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计算机基础知识》说课稿
![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计算机基础知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a4024d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b.png)
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计算机基础知识》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o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基本概念及区别。
o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作用及类型。
2.能力目标:o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的简单组装与配置。
o学生能够识别并安装常用的计算机软件。
o学生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基本的文件管理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主动探索信息技术的习惯。
o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o树立学生合理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重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软件分类、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难点:硬件与软件的相互作用、计算机组装与配置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如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作用,增强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度。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讲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实验法:进行计算机组装和文件管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使教学内容更生动、直观。
四、教学资源-教材:《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教具:计算机硬件实物(CPU、内存、硬盘等)、组装工具-实验器材:实验用计算机-多媒体资源:PPT课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介绍视频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主题进行讨论,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
2.课堂纪律: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如举手发言、按时完成任务等,确保课堂秩序。
3.激励策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对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的学生给予加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七、评价与反馈1.课堂小测验:在课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如撰写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总结报告,巩固所学知识。
3.期末考试:在学期末进行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初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
![初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d6aca3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f.png)
初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第一课: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3. 计算机系统的启动和关闭4. 计算机输入设备的使用5. 计算机输出设备的使用6. 文件管理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文件管理基础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结合实际操作- 个人操作、小组合作操作、集体展示操作教学时间2 学时(100分钟)第二课:Office 办公软件教学目标- 掌握 Word 文字处理软件、Excel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和PowerPoint 演示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学会使用 Office 软件进行常规文档的编辑、排版、图表制作和幻灯片制作教学内容1. Word 文字处理软件基本操作2. Excel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基本操作3. PowerPoint 演示软件基本操作4. 常规文档的编辑与排版5. 图表制作6. 幻灯片制作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Office 软件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图表制作和幻灯片制作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结合实际操作- 个人操作、小组合作操作、集体展示操作教学时间4 学时(200分钟)第三课:网络基础教学目标- 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教学内容1.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互联网的概念和应用3. 网络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4. 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5. 网络安全知识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网络安全知识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结合实际操作- 个人操作、小组合作操作、集体展示操作教学时间3 学时(150分钟)。
初一技术教案计算机基础知识
![初一技术教案计算机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ee5aaa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9.png)
初一技术教案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标题:初一技术教案 -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简介:本教案适用于初一年级学生,旨在通过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计算机的基本了解和认识,培养其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本教案包含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操作系统的功能、常用软件应用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点,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3. 掌握常用软件应用的基本操作方法;4. 培养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5. 能够正确使用计算机进行常见操作。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计算机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理论教学)1. 主机(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CPU的结构和功能- CPU的计算原理2. 内存(Memory)- 内存的作用和分类- 内存与CPU的关系3. 存储设备(Storage Devices)- 硬盘、光驱和U盘等存储设备的区别和用途- 存储设备与内存的关系4. 输入与输出设备(Input and Output Devices)- 键盘、鼠标、显示器等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输入输出设备与计算机的连接方式二、操作系统的功能与作用(理论教学)1. 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分类-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哪些-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2. 常用的操作系统介绍- Windows操作系统- Mac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3.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桌面的组成与常用功能- 文件管理与文件操作三、常用软件应用(理论教学 + 实践操作)1. 办公软件(Office Software)- Word文档处理软件- Excel电子表格软件- 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2. 图像处理软件(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 Photoshop- GIMP3. 音视频播放软件(Media Player Software)- Windows Media Player- VLC媒体播放器四、网络安全(理论教学)1. 网络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常见的网络威胁2.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密码的设置和保护- 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的使用- 合理的网络使用行为五、计算机常见操作(实践操作)1. 开机与关机- 正确操作计算机的开机与关机流程2. 文件管理与操作- 文件的创建、复制、剪切和粘贴- 文件夹的创建和管理- 文件重命名和删除3. 网络连接与浏览器使用- 连接网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考察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见操作的掌握情况;2. 作业评估: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定的任务,并进行成绩评定;3. 个人报告: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报告,分享自己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案
【背景】:通过几节课的观察,发现有很多同学在使用电脑的时候姿势都不规范,还有部分同学可能由于小学阶级受乡镇办学条件的限制没有开设计算机课,所以在使用计算机时不能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在进行键位练习也不能掌握正确的指法要领,本节课将要规范学生的姿势和指法。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和指法要领;
2、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科学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的操作姿势和指法要领
三、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模仿“探地雷”动作,使用错误的指法和姿势操作计算机,引发同学之间的激烈讨论:如何保持正确的姿势?正确的指法有哪些要领?
(二)、知识探究
1、如何保持正确的姿势。
(1)我们为什么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学生展开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总结:
①使用正确的姿势操作计算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疲劳、保护眼睛。
②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正确的姿势。
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纠正自己姿势。
①身体正对键盘、显示器(另外,记得调整显示器色彩到柔的状态,以不刺眼为准);
②头正、颈直、身体挺直、双脚平踏在地。
③眼睛距屏幕45厘米以上(差不多一臂之距),另外需要注意每隔10分钟视线从屏幕上移开一下,以事休息。
④手肘高度和键盘平,手腕不要靠在桌子上,手指自然弯曲轻轻放在键上。
反复练习2~3遍,小组内同学相互指正不标准的姿势。
2、键盘指法基础
(1)母键(F、J),标志:键盘上带有突起。
(2)基本键(9个):ASDFJKL:空格
3、手指分工:附图
三、补偿训练
输入下列字符:hello teacher
强调使用正确的姿势和指法,同学之间相互提醒监督。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
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