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课件
茶树形态特征 ppt课件
2021/3/30
16
高产优质树型模式
树冠广阔,覆盖度大:高幅比达到1:2或1:1.6,树冠间距 20-30cm, 树冠有效覆盖度达到90%的水平
2021/3/30
17
定型修剪
修剪可以加速主茎的优势转 移,以达树冠开展状态。
第二次,树高达40cm,在原来剪口基础上, 提高10-15cm,或者距地25-30cm处修剪。
大叶种茶树主根明显,呈典型的直根 系类型,其分布较中叶种和小叶种茶树深 广。
2021/3/30
8
茶树根系
形态:与其它木本植物类似
过渡型 分生根系
丛生根系
图2021/3不/30 同生育时期茶树的根系形态
1 一年生根系 2 二年生根系 3 半年期根系 4 衰老期根系
9
茶树根系
茶树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有明显的层次。 最上层根群着生角度较大,分根性强,
直径 粒重g
mm
大粒 15 2
中粒 12 1
小粒 10 0.5
2021/3/30
43
第五章 茶树生物学特性
5.1 茶树的生育特点
5.1.1茶树的个体生育周期 5.1.2茶树的年生育周期
5.2 茶树器官的生育特性 5.3 茶树生育的相关特性
2021/3/30
44
5.1.1茶树的个体周期
茶树一生的生命周期又称为总生育周期,其 个体的发育是在总生育周期之中。
2021/3/30
23
茶芽
多数品种的幼嫩芽叶色泽嫩黄,具油光, 满披茸毛,随着叶片老化,色泽由黄转绿,茸 毛脱落。芽叶大小以同类芽叶或混合芽的鲜重 (单芽或百芽重)表示。
大叶种
小叶种和中 叶种
百芽重(g) 百芽重(g)
茶文化之茶的生物学特性
三、茶树的生育周期
1合子;2茶籽 及插穗;3幼苗 期;4幼年期; 5-6成年期;7 衰老期
(一)幼苗期
• 幼苗期:指从茶籽 萌发到茶苗出土, 到第一次生长休止 时为止;或从营养 体再生至形成完整 植株止(扦插苗) 历时4~8个月。
1、茶籽直播
• 营养特点:出土前, 单纯由子叶供给营养 ;出土后,子叶光合 作用。 • 生长特点:地下部生 长优于地上部,主干 和主根分枝少。 • 管理重点:促进茶籽 萌发(温度、水和空 气)。
(三)成年期
• 成年期:亦称青、壮 年时期,指茶树正式 投产到第一次进行更 新改造时为止。 • 历时20~30年左右, 是茶树一生中最有经 济价值的时期。
1、生长习性
• 茶树由营养生长为 主,转变为营养和 生殖生长并重。 • 年龄较大枝条转变 为合轴分枝。 • 而年龄较幼枝条仍 为单轴分枝。
单轴 合轴 分枝 分枝
1、生长习性
• 地上部骨干枝衰老或干枯,根颈处萌发徒 长枝和不定根(丛生根)。 • 自然更新或人工更新(重修剪和台刈), 仍可复壮。
2、管理重点
• 新修剪后要加强肥培管理(深翻改土,施 入有机肥,增施K、P),延缓衰老进程。 • 进行定型修剪,培养树冠。 • 经数次台刈更新后,产量仍不能提高的, 应及时挖除改种。
半披张状
披张状 分枝角度大 (≥45°)
介于直立状和披张状之 间
判别新梢是否成 熟的标准:芽头 是否形成驻芽。
区分枝条与新梢的 标准:茎的木质化 程度。
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条
新 梢
顶芽
不定芽
腋芽
(三)茶树的叶片
• 鳞片:无叶柄,质地较硬,呈黄绿或棕 褐色,表面有茸毛与蜡质,随着茶芽萌 展,鳞片逐渐脱落。 • 鱼叶:形似鱼鳞而得名。叶柄宽而扁平 ,叶缘一般无锯齿,或前端略有锯齿, 侧脉不明显,叶形多呈倒卵形,叶尖圆 钝。 • 真叶:发育完全的叶片。
茶学概论 第二章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2学时)
乔木型 小乔木型
灌木型
第二章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一)茶树的根系
主根:胚根发育形成的 中轴根,有很强的向地 性。 侧根:主根上发生的根, 螺旋线状排列,呈层状 结构。 吸收根:侧根前端呈乳 白色的根,其表面密生 根毛。 根毛:吸收水分和养料 的部位。
第二章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1 一年生根系 2 二年生根系 3 壮年期根系 4 衰老期根系
第二章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1、生长习性
营养生长旺盛,占绝对 优势。 枝条的分枝方式:单轴 分枝。 根系:直根系为主,侧 根很少;扦插苗则以须 根为主。 3 年前后开始开花、结 果(实生苗)。
第二章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2、管理重点
茶树的定型修剪:幼年 期茶树的可塑性大,培 养粗壮的骨干枝,形成 浓密的分枝树型,为高 产优质打下基础。 加强土壤管理:要求土 壤深厚、疏松,形成较 为深广的根系;增施磷、 钾肥。 以养为主,后期以采代 剪。
茶果为朔果,成熟时果壳开裂,种子落地。 果皮未成熟时为绿色,成熟后变为棕绿或绿褐色。 果皮光滑,厚度不一,薄的成熟早,厚的成熟迟。
第二章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球形
肾形
三角形
方形
第二章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三、茶树的生育周期
1合子;2茶籽及插穗;3幼苗期;4幼年期;5-6成年期;7衰老期
(一)幼苗期
第二章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以茶养身,以道养心
第二章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圆尖
急尖
钝尖 椭圆形
渐尖 长椭圆形
圆形 倒卵形
第二章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四)茶树的花
着生部位:叶腋间。 着生数量:1~5个或更 多。 着生方式:单生、对生 或丛生。 花轴短而粗:属假总状 花序。
茶叶基础知识ppt课件
植物从种子 萌发开始, 随着时间的 推移,在形 态、生理机 能等方面, 不断地起着 量和质的变 化,直至死 亡,这个过 程称为生物
学年龄。
1、合子
2、种子及插穗
3、幼苗期 4、幼年期
茶树生物学年龄
7、衰老期
5-6、成年期
11
茶树的适生环境
喜温怕寒、喜光怕晒、喜酸怕碱、喜湿怕涝 ——“四喜四怕”
1. 温度:喜温怕寒,N45°到S38°之间均可栽培。 最适温度20- 30℃,最高临界温度为45℃。
• 茶文化启蒙:东汉华佗《食经》 • 茶文化形成:《茶经》,是唐
“苦茶久食,益意思” 。
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把儒、
• 茶文化萌芽:两晋南北朝有识 之士提出“养廉”,孙皓对韦
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 中国茶道精神。
曜 “以茶代酒”。
• 茶文化兴盛:宋代“斗茶”、
元代“玩茶”、明清“撮泡
法” 。
20
二、茶在国内外的传播
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灌木型、小乔 木型、乔木型一应俱全。生产红茶、 绿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我国 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 地之一 。
31
江南茶区
主要产区:是我国发展名优茶的适 宜区域,位于长江以南。
土壤肥沃:基本上是红壤,部分是 黄壤或黄棕壤。
气候宜人: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 年平均气温15-18℃,有伏旱或秋旱。
产的兴盛时期。
16茶叶制作的起源来自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
从蒸青到炒青:
“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
“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
——《晋书》
至干…” 。
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茶疏》
“蒸茶制饼”:“晴,采之。蒸之, 捣之…。”——《茶经》
茶树栽培生物学基础—茶树植物学的特性特征(茶树栽培管理课件)
茶树的茎
茶 韵
支撑、输导、贮藏
茎的外部形态
由于分枝部位不同,茶 树可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 木3种类型。乔木型茶树,植 株高大,有明显主干;小乔木 型茶树,植株较高大,基部 主干明显;灌木型茶树,植株 较矮小,无明显主干,在生 产上我国栽培最多的是灌木 型和小乔木型茶树。
茶 韵
茶 韵
浅褐色一褐色→褐棕色 →暗灰色→灰白色
茶树的根系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 种子
茶 韵
根系起着固定、吸 收、贮藏、合成等多方 面作用产措施 的重要物学依据。
茶 韵
主根是由胚根发育向下生长形成的中轴根,有很强的向地性,向 土壤深层生长可达1~2m,甚至更深;当胚根伸长至5~10cm时,就会发生 一级侧根;一级侧根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可发生一级侧相,以此举 推,从而形成庞大的根系;侧根的前端生长出乳白色的吸收根,其表面 密生根毛。主根和侧根呈红棕色,寿命长,起固定、贮藏和输导作用。 吸收根主要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碳,但其寿 命短,不断衰亡更新,少数未死亡的吸收根可发育成侧根。主根上的 侧根是按螺旋状排列的,由于主根生长速度不均衡,以及各土层营养 条件的差异,侧根发生有一定的节律,使茶树根系出现层状结构。
树龄、品种、繁殖方式、种植方式、 种植密度、生态条件以及农艺措施
向肥性、向湿性、忌渍性
茶树的根尖与一般植物根尖相似,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 区四部分。 (1)根冠。根冠位于根的最尖端。长约 0.2 mm,是一群比较大的细胞, 形似帽子,套在根的生长点外面,保护根的生长点,所以称为根冠。 (2)分生区。分生区离根尖端0.2~1.0mm,由顶端分生组织形成,此处 细胞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又称生长点。新细胞边长大、边分 化,形成根的各种组织。 (3)伸长区。在生长点的上方,称为伸长区,此区全长约几毫米,这部 分细胞中的液胞迅速增大,细胞伸长很快。 (4)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方,称为根毛区(又称成熟区),其特点是细 胞基本成熟。并停止伸长,同时表皮细胞外壁向外仲长成为根毛(图22),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养料的部位。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2024)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二)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茶树的种植习性1.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茶树的生长适宜温度一般在1030摄氏度之间,不同品种的茶树对温度的要求有所差异。
2.光照要求:茶树对光照的要求较高,日照时间越长,光合作用越充分,茶树生长得越好。
3.土壤要求:茶树喜欢松软、肥沃、透气性良好的土壤,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强,但对排水不良的土壤不适应。
4.需要一定的湿度:茶树对湿度要求较高,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80%。
二、茶树的生长环境的适应性1.海拔适应性:茶树的生长适应性较广,可以在海拔3002000米的地区生长,但不同品种对海拔的适应能力有所不同。
2.气候适应性:茶树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能够适应多样的气候条件,但对寒冷和干旱的抵抗力相对较弱。
3.地理分布范围:茶树最初起源于中国,现已广泛分布于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如印度、斯里兰卡、等。
三、茶树的生殖方式1.有性繁殖:茶树可以通过有性繁殖,包括自交和异交两种方式,实现种子的形成和繁殖后代。
2.无性繁殖:茶树还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如扦插、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这种方式能够保持品种的纯度和特性。
四、茶树的遗传变异1.基因型的变异:茶树的基因型在不同品种和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异,这种变异是茶树遗传多样性的基础。
2.表型的变异:茶树的表型特征也会因环境的差异和基因型的不同而发生变异,这些变异包括茶叶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
五、茶树的病虫害防治1.常见的病害: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害的侵袭,如茶叶炭疽病、茶叶锈病等,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2.常见的虫害:茶树也容易受到一些虫害的侵袭,如茶小绿叶蝉、茶叶蚜等,这些虫害会严重影响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产量。
总结:茶树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和茶叶的主要来源,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它对生长环境适应性强,能够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具有较高的抗逆性。
茶树的繁殖方式多样,能够通过有性和无性繁殖方式进行繁衍。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课件
以茶养身,以道养心
第四十三页,共43页。
根系:直根系为主,侧 根很少;扦插苗则以须 根为主。
3 年前后开始开花、结 果(实生苗)。
第二十八页,共43页。
2、管理重点
茶树的定型修剪:幼年 期茶树的可塑性大,培 养粗壮的骨干枝,形成 浓密的分枝树型,为高 产优质打下基础。
加强土壤管理:要求土 壤深厚、疏松,形成较 为深广的根系;增施磷、 钾肥。
极端最低温度:-8℃至16℃冻伤。
年活动积温:至少需要 ≥10℃的3 000℃。
第三十八页,共43页。
(三)水分与茶树生育
喜湿怕涝:年降水量必 须在1000mm以上,生 长期月降水量应大于 100mm。
空气相对湿度:在 80~90%比较适宜。
土壤水分:在50~90%比 较适宜,随含水量提高, 生育量增加。
第二十四页,共43页。
1、茶籽直播
营养特点:出土前,单 纯由子叶供给营养;出 土后,子叶光合作用。
生长特点:地下部生长 优于地上部,主干和主 根分枝少。
管理重点:促进茶籽萌 发(温度、水和空气)。
第二十五页,共43页。
2、短穗扦插
营养特点:生根前,主 要依靠茎、叶贮藏的营 养;生根后,根系吸收 水分、矿质营养。
侧根:主根上发生的根, 螺旋线状排列,呈层状 结构。
吸收根:侧根前端呈乳 白色的根,其表面密生 根毛。
根毛:吸收水分和养料 的部位。
第十页,共43页。
1 一年生根系
2 二年生根系
3 壮年期根系
4 衰老期根系
第十一页,共43页。
(二)茶树的茎
主干:由胚轴生育而成, 指根颈至第一级侧枝的 部位。
管理重点:及时供水; 搭建塑料小棚,保湿; 遮荫,减少叶片蒸腾作 用。
茶树生物学特性
花芽分化: 花芽形成到花蕾成熟过程。 茶树顶端分生组织形成花原基的过程。 生长点细胞分化向着茶花器官各组成局部
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方向开展的过程。 花芽分化期可分为两个时期: 生理分化期和形态分化期
a. 生理分化期:
b. 生长点细胞分裂出现不规那么突起,细 胞生理功能、结构向着花芽组织方向开展, 但形态上与叶芽并无明显的区别。
成年期特征:
a. 树冠的离心生长,有利于扩大树冠采摘, 能充分利用空间和太阳光。
b. 地下部根群兴旺,根系扩散面积比树冠 大。
c. “结节枝〞和“鸡爪枝〞增多 d. 更新有利于复壮树势。
〔4〕 衰老期
茶树从第一次更新起, 直至整株茶树死亡这一 时期。
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与茶树品种、栽培管理 水平和生态环境条件有 关
温度:当t<10℃,t>35℃芽的生育受到抑制; 水分:水是细胞分裂扩大的必要条件,水分缺乏细 胞分裂扩大困难;
光照:茶树是短日植物,随日照缩短营养生长缓慢;
土壤养分:只有充足的矿质元素,才能满足茶树体 内的生理代谢过程。在茶叶生产上,应尽可能改善 环境条件,防止茶芽强迫休眠的出现。
对夹叶〔Banjhi leaf〕又称“不不正常芽叶〞或 “异常芽叶〞。指在不宜环境条件下或新梢接近 成熟时,顶芽生长停止的新梢,靠近顶芽的几片 叶片,由于节间很短,形似对生状态,称对夹叶。
〔4〕 衰老期
衰老期特征: a.营养器官衰退,生殖器官不健全。 b. 生机衰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减弱 开花结果少,落花落果增多。 c. 地下部外围根系逐步死亡,形成向心 性现象。
三、茶树年发育周期
年发育周期: 茶树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过程。是总发 育周期的一局部。 在年内的生育过程为: 芽原基的分化→ 膨大→ 鳞片展〔2-3 片〕 →鱼叶展→ 真叶展〔4-8片〕 →驻 芽第二生长→ →第三次生长→ 。
一、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茶树栽培技术第一部分茶树的生物学特性茶树原产于我国,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的分布中心。
近年来,我国茶叶科学工作者又先后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南、广东等省发现了大量野生乔木型茶树。
如云南省勐海县曼宋大山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树高、树幅达13.4x6.1米以上,主干直径超过1米以上。
云南省勐海县的南糯山大茶树。
高、幅度为5.48x1.09米。
主于直径1.38米。
贵州赤水大茶树,高12米,主干直径0.6米。
这些野生大茶树的发现充分证实了我国确实是茶树的发源地。
第一节茶树的形态特征茶树在植物分类系统上属山茶科、茶属、茶种。
茶树由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等六个主要器官所组成。
其中根、茎、叶属于茶树的营养器官,花和果实、种子属于茶树的生殖器官。
各器官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掌握茶树的形态特征,有利于掌握茶树栽培的理论基础,从而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以及选育与鉴定良种的技术措施。
一、茶树的根系茶树的根系是固定植株、吸收茶树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器官,并兼有贮存与合成某些营养物质及生长素,萌生根蘖,更新树冠的作用。
(一)根系的形态茶树的根系由主根、侧根与细根组成,是茶树的地下部分。
主根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成,垂直向土壤中生长,入土较深,主根上生出许多侧根,侧根上再生出更细小的细根,主根、侧根主要输送水分和养分,组成完整的输导网输导根。
细根主要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称吸收根。
茶树根系的明显特点之一是:在茶树生长发育的一生中,其外部形态能随生育时期的变生转变,发育成适应环境的不同根系类型。
在幼年期,茶树的主根直而粗,侧根细小,为典型的直根系。
(图1-1)图1-1茶树的直根系1.一年生2.二年生进入壮年期后,侧根开始发育强壮,侧根的粗度与长度和主根相似,有的甚至超过主根,形态上属于分枝根系。
(图1-2)图1-2 茶树的分枝根系成年茶树的主根,在土层深厚的条件下,一般可长达1米左右,大多数侧根与细根分布于土壤耕作层中,集中分布在耕作层5~60厘米深处,水平分布多在1~1.5米范围内,这种根系有利于茶树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与养分。
茶树基本知识PPT课件
最新课件
17
茶树适生条件
• 水分
a 在茶树的生长期中,一般夏季需水量最多,春秋两季次之,冬 季最少.如果不能满足这一水量需求规律,不仅茶树的生长 将受到限制,而且还会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b 年降雨量在1500mm左右时最适宜茶树生长,在空气和土 壤中水分不足的情况下,茶树的芽叶和枝条的生长停滞,叶 片易硬化粗老.空气温度高时不仅新梢叶片大`节间长`产量 较高,而且新梢持嫩性强,内含物丰富,叶质柔软,因些茶叶品 质也好.
最新课件
5
茶树的品种
• 茶树品种分类也无统一方法,普遍采用的是 将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迟早作为三个分类 等级.
• 树型分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三种. • 叶片大小分特大叶类`大叶类`中叶类和小叶
类四类. • 发芽迟早分早生种`中生种和晚生种三种.
最新课件
6
茶树的国家品种
1 国家茶树良种审定30个品种为国家品种: 如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铁观音`福建水仙 `凤庆大叶茶`勐海大叶茶`凤凰水仙`黄山茶` 勐库大叶茶`毛蟹`本山`梅占`祁门茶等.
20
茶树的栽培
• 1 茶树育苗 茶树作为异交作物,其遗传物质极其复杂,利用有性
繁殖的后代无法保存品种原有特性.因些,目前均采 用无性的方式------扦插育苗法. a 扦插是剪取茶树植株的某一营养器官,如枝`叶`根 的一部分,按一定方法栽培于苗床上,使其成活为茶 树幼苗.扦插育苗法取材方便,成本低,成活率高,繁 殖周期短 b 在选取母树时应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健壮`无病虫 害的品种,且其枝条`叶芽应无外力损伤.剪枝前要 多施有机肥料,停止采叶,促进茶芽生长,以利于发 育成健壮枝条.
最新课件
14
茶树的生长环境与栽培
茶树的特征与特性
第一节茶树的特征与特性一、茶树在植物学上的分类条列是—种多年生的木本常绿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上届被子桔物门(An—R?05Pcrmae)、双十叶植物纲(D1cotyleJonc8c)、山茶日(1、llchlcs)、山茶科(’11uacca。
)、山茶届(Can、c“11M)、条组(:e酞.Thca)。
林奈1:17骸年将法例学名订为引if6Jinf’M zj L,后又改为(:M”:f/J Md‘infn5u L.1823年Ep度阿萨姆野41种(A ss;mica)被发现后,学者再将茶树变种分为:印度人叶种(t入—m c/J 2dj zn『n 5z5vaL asR3micK) 从中凶/J\叶种(Ld 7Hf J/2“Jin『nD5 vRr 51n2n —sl s)c茶树光历曾有20多个学名,仍国际刘通用的茶树学名为蜘mf//ldff”fM—ji(L.)〔).Kunlzc.通常茶树栽培学L的品种分类和茶树梢物学分类是不同的。
茶树分类属于植物学分类,按植物系统发育,采蝴门、纲、目、科、届、种等系统分类,种是基本中位。
品种是人类在长期栽培过税所选育出,适于定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条件厂的群体,贴片钽电容且舍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和繁殖的稳定性.是栽培作物的基本单位。
品种可以是植物分类卜的种,种以下的变种或变种以下的变型。
茶树风种的分类,目的在于方便认识形态学特征、栽培管型及加[:利用。
我国茶树品种分类是以树型、叶片大小及春条萌芽迟早作为依据;树型分乔木型、小(半)乔木型及灌木型ln十片大小分特大叶类(叶氏太子11厘米,叫宽大j:5厘米)、大叶类(10.1—14厘米×1.1’—5厘术)、小叶类(7一lo厘米×3—4厘米)、小叫‘类(n I—长小于7厘米,叶宽小3:3厘米);依拐芽期分掣生种、小生种及晚生种。
如八仙届小乔木犁.大M L类.早生种;肉桂属灌木利,中M 6类,晚生种。
妨树品种依其芽叶件状及化学成分含量,行不同的迈制性,如铁观音、肉挂、黄旦、青心乌龙、金营、翠玉等适制乌龙茶类;祁门、风庆大叶种、海南大叶种、阿萨姆大叶种等适制红茶‘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鼎大毫茶适制白毫银针及工夫红茶;鸦坑、翠峰、碧云、黄山、龙井43等适制绿茶。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一年生根系
二年生根系
壮年欺根系
衰老期根系
自然生长条件下茶树的形态特征
2、 茎(Stem) Stem) 包括主干 (trunk) 侧枝(lateral branch) 主干 (trunk)、 包括 主干(trunk) 、 侧枝 (lateral branch ) , 是形成 树冠(crown)的主体。茎的主要功能: (crown)的主体 树冠(crown)的主体 。茎的主要功能:将根所吸收的水分和 无机盐,以及根部合成的物质输送到叶、 无机盐,以及根部合成的物质输送到叶、花、果、同时将叶 即担负着输导、 片的光合作用产物输送到各器官 ,即担负着输导、支持和 贮藏等作用。 贮藏等作用。
主根:由胚根 发育向下生长形成, 主根:由胚根(radicle)发育向下生长形成,有很强的 发育向下生长形成 向地性。 向地性。 随主根的生长,其不断发出, 侧根:随主根的生长,其不断发出,从主根上直接生 长的侧根称为一级侧根, 长的侧根称为一级侧根,一级 侧根发出的称为二级侧根, 侧根发出的称为二级侧根,依次 类推。 类推。 细根:又称为吸收根, 细根:又称为吸收根,呈乳白 主要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色,主要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也能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碳, 也能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碳,寿 命短, 命短,处在不断衰亡和更新之 少数未死亡的则发育成侧根。 中,少数未死亡的则发育成侧根。
3、 芽(bud)和叶(leaf) bud)和叶(leaf) 均为进行茶树种植的主要收获对象。 均为进行茶树种植的主要收获对象。
1)茶芽的外部形态
茶芽有叶芽(leaf bud)和花芽(flower bud)两种,叶芽 茶芽有叶芽(leaf bud)和花芽( bud)两种, 叶芽 两种 又称为营养芽(vegetative bud),其发育成枝条; 又称为营养芽(vegetative bud),其发育成枝条;花芽则发 育成花。 育成花。 叶芽依其着生部位分为定芽 (definite bud)和 不定芽 叶芽依其着生部位分为 定芽(definite bud) 和 定芽 bud)。 (adventitious bud)。 定芽又分为顶芽 顶芽( 生长在枝条顶端的芽) 定芽又分为顶芽(terminal bud 生长在枝条顶端的芽) 腋芽( 生长在叶腋的芽) 与 腋芽 ( axillary bud 生长在叶腋的芽 ) , 一般情况下 顶芽大于腋芽,而且生长活动能力强。 顶芽大于腋芽,而且生长活动能力强。 当新梢成熟后或因水分、养分不足时, 当新梢成熟后或因水分、 养分不足时,顶芽停止生长 而形成“ 驻芽” 驻芽和尚未活动的芽统称为休眼芽 休眼芽。 而形成 “ 驻芽 ” 。 驻芽和尚未活动的芽统称为 休眼芽 。 生长芽是指处于正常生长活动的芽 是指处于正常生长活动的芽。 生长芽是指处于正常生长活动的芽。
茶树特性
四. 茶树栽培与管理
(一) 气候 (二) 土壤 (三)茶叶采摘 (四)无公害茶叶生产
(一)气候
茶树性喜温暖湿润,自南纬45度至北纬38度 之间均可栽培。茶树对于温度的适应性视品种 而异。一般而言,小叶种的抗寒或抗旱性都比 大叶种强。 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8-25℃之间, 年降雨量1800~3000mm,且分布均匀者最佳。 朝晚有雾,相对湿度经常保持在80~85%者,有 利于茶芽发育及茶菁品质。反之长期干旱或湿 度过大则不适于茶树经济栽培。
瑞典科学家林奈氏于1753年将茶树学名订为Thea sinensis L., 后又改为Camellia sinensis L., 1823年印 度阿萨姆野生种(Assamica)被发现后,学者再将茶 树变种分为:印度大叶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及中国小叶种(Camellia sinensis var.sinensis)。茶树先后曾有20多个学名,但国际间 通用的茶树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 O.Kuntze. 迄今未再更改。
2生产过程重点要求无公害茶主要强调茶叶生产加工过程及产品食饮用的安全性允许使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适当施用化学肥料但内销产品中农药残留必须符合我国规定的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外销产品必须符合输入国的卫生安全规定标准如欧盟日本美国等各有不同的规定标准
茶 文 化 学
Tea Culture
第一章 茶与自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谢谢大家!
茶树的特征与特性 茶叶分类与花色品种 茶的成分与保健功能 茶叶品质感官审评 茶叶的包装与贮存 茶叶多元化开发与利用
第一节 茶树的特征与特性
一.茶树在植物学上的分类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转载-老师课件
2.5-3.0),卵形(2.0以下),披针形(3.0 以上)等。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转载-老师 课件
(三)芽和叶
4、叶尖 是茶树分类的依据之一,其形状有:急尖、
渐尖、钝尖和圆尖;叶色有黄绿、绿、深绿、 紫绿色等。叶面有平滑、隆起和微隆起之分。 叶质有厚、薄、硬脆和柔软等。
茶树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弄清楚以下内容与问题 一、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回顾) 二、茶树形态特征 三、茶树的生长发育规律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转载-老师 课件
一、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
1、植物分类学:是鉴别植物的种类,探索各分类群间的亲 缘关系并按照它们进化程度的不同作出系统的安排,这种安 排就是自然分类系统。(归属)
喜酸性土壤,盐碱土 、石灰性土不能生长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转载-老师
课件
Camellia sinensis 茶树花枝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转载-老师 课件
蒴果,室背开裂,每室有种子1-3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转载-老师 课件
茶树果实,蒴果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转载-老师 课件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转载-老师 课件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转载-老师 课件
(二)茎(stem)
树冠形状:茶树树冠形状按分枝角度不同,分为直 立状,分枝角度小于35℃、半开展(又称半皮张)状 ,分枝角度35-45 ℃,和开展(又称披张)状,分枝 角度大于45 ℃三种。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转载-老师 课件
(三)芽和叶
真叶:为发育完全的叶片,其形态特征为: • 叶缘有锯齿,一般有16-32对,叶基无; • 锯齿上有腺细胞; • 叶脉呈网状,侧脉从中展至2/3处向上弯曲呈弧 形并与上方侧脉相连; • 叶背有茸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
3、茶树的分类:按国际惯例,任何一个物种均无例外 的归属于下列七个阶元。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是: 植物界、种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 山茶属、茶种。茶树种以上的分类已基本确立,但种以 下的分类却长期不能统一。 4、茶树种质资源: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发现有42个种, 4个变种,云南分布有31个种和2个变种,还有增加的趋 势。
• 茶树的花、果、种子是繁殖器官(reproductive organ),主要担负繁殖后代的任务。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课件
二、茶树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形态结构上的特点和有关性状。尽管茶树外 部形态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在系统发育中会发生变异, 但其种性遗传、形态特征仍具共同之处,故认识茶树形态特 征有助于: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课件
二、茶树形态特征
同大多数植物一样,茶树是由根(root)、茎 (stem)、叶(leaf)、花(flower)、果(fruit)和 种子(seed)等器官构成一整体。
• 茶树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Vegetative organ), 主要功能为担负营养和水分的吸收、运输合成和贮藏, 以及气体交换等。
(二)茎(stem)
1、组成:包括主干、侧枝、当年生的新枝,是 形成树冠的主体。 2、功能:将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以及根 部合成的物质输送到叶、花、果、同时将叶片 的光合作用产物输送到各器官,即担负着输导、 支持和贮藏等作用。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课件
(二)茎(stem)
3、茎的外部形态:自然生长的茶树,由于分枝部位的 不同,通常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
茶树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弄清楚以下内容与问题 一、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回顾) 二、茶树形态特征 三、茶树的生长发育规律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课件
一、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
1、植物分类学:是鉴别植物的种类,探索各分类群间的亲 缘关系并按照它们进化程度的不同作出系统的安排,这种安 排就是自然分类系统。(归属) 2、茶树学名:茶树的学名最初是由世界著名的植物分类学 家林奈所定。他在《植物种志》(speciese plantarum, 1753)第一卷中先定名为Thea sinensis,意为“中国茶 叶”,但此定名一直在植物界争论不休。直到 1950年由我 国著名植物学家钱崇澍,依国际命名法确定茶树的学名为: Camellia sinensis (L.)O. Kuntze。
养分和贮藏的器官,茶树收获对象。茶树叶片分 鳞片、鱼叶和真叶三种。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课件
(二)茎(stem)
茶树分枝有单轴分枝与合轴分枝两种形式。 单轴分枝:主轴的顶芽持续生长,侧芽发育成 侧枝,但主轴的生长和加粗较侧枝迅速,形成明 显的主轴。 特点:顶芽生长占优势,形成明显的主干。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课件
(二)茎(stem)
合轴分枝:主茎顶芽经一段时间生长后,便 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而由顶芽下最近的侧芽 长成新枝,继续向上生长,致使主轴偏斜,新 枝生长一定时候又重复上述过程,这种分枝的 主轴,实际是由许多侧枝连接而成,故称合轴。
乔木型茶树:植株高大,主干明显,分枝部位高。
小乔木(半乔木)型茶树:植株较高大,基部主干明显, 中上部主干不明显,分枝部位距地面较近。 灌木型茶树:植株较矮小,无明显主干从根颈部开始分枝, 分枝部位低、分枝密。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课件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课件
(二)茎(stem)
树冠形状:茶树树冠形状按分枝角度不同,分为直 立状,分枝角度小于35℃、半开展(又称半皮张)状, 分枝角度35-45 ℃,和开展(又称披张)状,分枝角 度大于45 ℃三种。
• 识别茶树; • 作为区分种、品种、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 作为选育良种的株型指标;是诊断茶树营养状况的标志; • 为调查、观测茶树生长的主要内容等。 因此,了解茶树形态特征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课件
(一)根(root)
1、功能:固定和支撑植株;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及营养物质,并将这些物质输送到地上部分;合 成许多重要物质(茶氨酸);贮存地上部分合成 的营养物质;繁殖……等。 2、根的外部结构形态
特点:顶芽停止生长,侧芽代替。最后树冠 呈开展状。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课件
(三)芽和叶
主要收获对象 1、茶芽的外部形态:茶芽有叶芽和花芽两种,叶芽
又称为营养芽,其发育成枝条,花芽则发育成花。 2、叶芽依其着生部位分为定芽和不定芽 • 定芽包括顶芽(生长在枝条顶端的芽,生长活动
能力强)与腋芽(生长在叶腋的芽)。当新梢成 熟后或因水分、养分不足时,顶芽停止生长而形 成“驻芽”。 • 不定芽又称为潜伏芽,是指在茶树茎及根颈处非 腋芽部位长出的芽。
很强的向地性。 侧根:随主根的生长,其不断发出,从主根上直接
生长的侧根称为一级侧根,一级侧根发出的称为二级 侧根,依次类推。
细根:又称为吸收根,呈乳白色,主要是吸收水分 和无机盐,也能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碳,寿命短,处在 不断衰亡和更新之中,少数未死亡的则发育成侧根。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课件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课件
茶件
(三)芽和叶
3、按芽形成季节: 冬芽:秋冬形成,春夏发育,较肥壮。冬芽外部
包有3-5片鳞片,表面着生茸毛,能减少水分散 失,并具有一定的御寒作用。
夏芽:春夏形成,夏秋发育,较细小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课件
(三)芽和叶
4、叶的外部形态 茶树叶片是进行光合、呼吸、蒸腾作用、吸收水分、
茶树的根系是由主根(axial root)、侧根 (lateral root secondary root)、细根 (absorptive root)和根毛(root hair)构成 的轴状根系。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课件
(一)根(root)
3、组成: 主根:由胚根(radicle)发育向下生长形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