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解剖和观察
探究实验:观察蚯蚓的运动

探究实验:观察蚯蚓的运动
【分析】蚯蚓是环节动物,没有腿和脚,是通过身体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刚毛的形态和它的支撑作用是本项观察的重点。
通过本项观察,可以使学生了解蚯蚓的运动方式,并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能力。
【器材】蚯蚓、解剖盘、表面粗燥的硬纸板、玻璃、放大镜、针、镜子。
【步骤】
1把蚯蚓洗净,放在解剖盘上。
(蚯蚓一定要选择大的)
2 .用湿手指在蚯蚓身上轻轻来回抚摸,会感到有粗燥不平的东西,这就是刚毛。
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除了前后两个环节和环带外,每个环节上都有一圈刚毛。
3 .把蚯蚓放在表面粗燥的硬纸板上,观察它的运动。
如果蚯蚓不动,可以用针刺激它一下,蚯蚓运动时,可以观察到它的身体依次收缩和伸长的样子:当它把前部的刚毛支撑在纸上时,后部的身体收缩;当它把后部的刚毛支撑在纸上时,前部的身体伸长。
依靠这一伸一缩,蚯蚓的身体就能前进。
把耳朵凑近,可以听到它运动时刚毛和纸接触发出沙沙声。
4 .把蚯蚓移到玻璃上,刚毛在光滑的玻璃上支撑不住,运动很不方便。
把蚯蚓放回硬纸板上,它又能爬行。
蚯蚓解剖观察及其它环节动物

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环毛蚓的横切片,了解环毛蚓的形态结构,掌握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材料●蚯蚓横切片3.体腔体壁体腔膜与肠管的脏壁体腔膜之间形成一大空腔,称为真体腔。
4.2.肠壁肠管位中央,肠壁由黄色细胞(脏壁体腔膜)、纵肌、环肌和肠上皮构成。
肠上皮由单层细胞构成,背面下凹成纵槽,称为盲道。
4.其他器官在肠的背方有背血管,腹方有腹血管和腹神经链,尚有位于腹神经链下的神经下血管,有时可见小肾管和隔膜。
其他器官在肠的背方有背血管,腹方有腹血管和腹神经链,尚有位于腹神经链下的神经下血管,有时可见小肾管和隔膜。
●1蚯蚓的体壁自外往内由角质膜、表皮层、环肌、纵肌和体壁体腔膜构成。
角质膜薄而透明,由表皮的单层柱状细胞分泌而成;体壁上可见刚毛突出表皮层●2.肠壁肠管位中央,肠壁由黄色细胞(脏壁体腔膜)、纵肌、环肌和肠上皮构成。
肠上皮由单层细胞构成,背面下凹成纵槽,称为盲道。
●3.体腔体壁体腔膜与肠管的脏壁体腔膜之间形成一大空腔,称为真体腔。
●4.其他器官在肠的背方有背血管,腹方有腹血管和腹神经链,尚有位于腹神经链下的神经下血管,有时可见小肾管和隔膜。
●蚯蚓1●形态结构用肉眼观察蚯蚓的体表发现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构成的.靠近前端的几节,颜色较浅,而且光滑,看去像一个粗大的指环,叫做环带.用手指在蚯蚓身上轻轻地来回抚摸, 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刚毛.刚毛跟蚯蚓的运动有关.●蚯蚓2●蚯蚓对人类的益处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第一,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空气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长,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第二,蚯蚓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吃进的腐烂有机物和大量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 钾等养分.●第三,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第四,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如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吨有机废物.因此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所以,我国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展蚯蚓的利用和养殖事业.●总结●环节动物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
实验3蚯蚓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图1 蚯蚓的解剖实验3 蚯蚓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实验器具与药品放大镜、解剖剪、眼科剪、各种镊子、解剖针、蜡盘、大头针等。
(一)环毛蚓外形观察环毛蚓身体呈长圆柱状,由许多体节组成,体节数约为120-169节,体节之间为节间沟。
除体前端第1和后端的2、3节外,每体节中央有一圈刚毛(用指逆抚,可感觉)。
身体前部第14-16节无节间沟,在生殖季节形成棕红色隆肿的生殖环带(精英教案341页)。
前端 口位于围口节(第1节)的前端,环绕口的周围有一可伸缩蠕动的肉质环,称为口前叶。
后端 肛门纵裂,在身体最后端。
背面 为颜色较深的一面。
从第11节开始,每节的节间沟近背中线处均有一背孔,体液可以从背孔向外射出(吸取95%酒精滴于虫体背面可见)。
腹面 为颜色较淡的一面。
在7-8、8-9节之间的腹面两侧,有两对受精囊孔。
1个雌性生殖孔位于第14节的腹面中央,1对雄性生殖孔在第18节腹面两侧。
(二)环毛蚓解剖观察用大头针将蚯蚓两端固定在蜡盘上,背面朝上。
用眼科剪从身体中部背中线略偏右处自后向前剪开体壁,但不剪到头,以防剪断围咽神经。
(注意剪刀尖稍向上挑剪,以免剪伤内脏)(图1)。
此时,可见明显的隔膜把体腔分隔成许多小室。
用左手持镊子夹住体壁,右手持剪刀紧贴体壁切断隔膜,使体壁与肠壁分离,再用大头针每隔8-10个体节以45º斜插固定,然后加水在解剖盘内浸没虫体,按下列顺序进行观察。
1.消化系统剖开蚯蚓,可见一条纵贯身体中央的消化管(精英教案342页)。
口腔 位于第1-2节;咽 位于第2-5节,肌肉发达,较膨大;食道 细长,位于第6-7节;嗉囊 稍膨大,位于第7-8节;砂囊 位于第9-10节,为富有肌肉的球状构造,能磨碎食物;胃(小肠)细长,富含腺体,位于第11-14节;肠(大肠)比小肠粗大,自第15节起至身体后端肛门。
在肠的背面有陷入肠腔的皱褶称为盲道,可增加消化吸收面积;在第26节处,由肠两侧向前伸出1对锥状盲肠,能分泌消化液帮助消化。
环节蚯蚓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解剖环节蚯蚓,观察其内部结构,了解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 学习解剖技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通过比较环节动物与其他动物的结构差异,加深对动物进化关系的认识。
二、实验材料1. 活体环节蚯蚓1条2. 解剖盘1个3. 解剖剪1把4. 解剖镊子1把5. 洗耳球1个6. 生理盐水适量7. 记录纸和笔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活体蚯蚓置于解剖盘内,用生理盐水湿润其体表,便于解剖操作。
- 在解剖盘边缘滴几滴生理盐水,以便在解剖过程中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
2. 观察蚯蚓外部形态:- 观察蚯蚓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
- 注意蚯蚓的体节、环带、前端和后端的区别。
3. 解剖蚯蚓:- 将蚯蚓前端置于解剖盘边缘,用解剖剪沿蚯蚓身体中线剪开,暴露其内部结构。
- 用解剖镊子轻轻取出蚯蚓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排泄系统等器官。
- 观察各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
4. 观察内部结构:- 观察蚯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肠等器官。
- 观察蚯蚓的生殖系统,包括生殖腺、生殖管、生殖孔等器官。
- 观察蚯蚓的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节、神经索等。
- 观察蚯蚓的排泄系统,包括肾管、排泄孔等器官。
5. 记录实验结果:- 将观察到的蚯蚓内部结构特征记录在实验报告纸上。
6. 总结与讨论:- 根据观察结果,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 比较环节动物与其他动物的结构差异,探讨动物进化关系。
四、实验结果1. 蚯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肠等器官,负责消化食物。
2. 蚯蚓的生殖系统包括生殖腺、生殖管、生殖孔等器官,负责生殖。
3. 蚯蚓的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节、神经索等,负责协调身体运动和生理活动。
4. 蚯蚓的排泄系统包括肾管、排泄孔等器官,负责排泄废物。
五、实验结论1. 环节动物具有典型的环节动物特征,如体节、环带、刚毛等。
2. 环节动物的内部结构相对简单,但已具备完成生理功能的基本器官。
3. 环节动物是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类群,对研究动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蚯蚓的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蚯蚓的解剖结构,观察其内部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2. 学习解剖操作技巧,掌握蚯蚓解剖实验的方法。
3. 了解蚯蚓的生理功能和生态习性。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活体蚯蚓2. 实验仪器:解剖盘、解剖刀、镊子、剪刀、解剖镜、显微镜、解剖针、酒精、甲醛溶液、生理盐水等3. 实验用品:解剖巾、解剖纸、解剖板、解剖尺、解剖剪、解剖针、解剖夹等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活体蚯蚓放在解剖盘内,用解剖巾包裹,避免蚯蚓在解剖过程中蠕动。
(2)将解剖盘放在解剖镜下,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以便观察。
2. 蚯蚓外部形态观察(1)观察蚯蚓的体长、体宽、体节、环带等外部特征。
(2)观察蚯蚓的刚毛、体壁颜色等。
3. 蚯蚓解剖(1)用解剖刀在蚯蚓腹部中央纵向切开,注意不要损伤蚯蚓的消化器官。
(2)将蚯蚓腹部翻开,用解剖针将蚯蚓的体壁与内脏分离。
(3)观察蚯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
(4)观察蚯蚓的呼吸系统,包括体壁、体腔、气管等。
(5)观察蚯蚓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等。
(6)观察蚯蚓的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节、神经等。
(7)观察蚯蚓的生殖系统,包括生殖器官、生殖腺等。
4. 内部器官观察(1)用显微镜观察蚯蚓的消化系统,观察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用显微镜观察蚯蚓的呼吸系统,观察体壁、体腔、气管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用显微镜观察蚯蚓的循环系统,观察心脏、血管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4)用显微镜观察蚯蚓的神经系统,观察脑、神经节、神经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5)用显微镜观察蚯蚓的生殖系统,观察生殖器官、生殖腺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5. 实验总结(1)记录蚯蚓的解剖结构,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
(2)分析蚯蚓的生理功能和生态习性。
(3)讨论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蚯蚓的解剖结构(1)消化系统:蚯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
区分蚯蚓前后端的方法

区分蚯蚓前后端的方法
蚯蚓前后端的区分是依据解剖学、生理学、支气管结构和细胞解剖结
构等综合判断的:
1、解剖学区分:蚯蚓的前端包括头部和脊椎部,其首部中的头部拥有
多个触角,支气管系统位于脊椎部。
后缘以及前缘,即蚯蚓体内最后
一节脊椎之前和最后一节脊椎之后。
2、生理学区分:蚯蚓前部有触角,可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而后端则
没有触角及神经组织,其生理过程是没有心脏的器官的特殊操作。
3、支气管结构:蚯蚓呼吸系统由肺泡和支气管组成,而其中支气管的
位置则在前部,即蚯蚓的头部和脊椎部,也正是前缘。
4、细胞解剖结构:细胞解剖研究发现蚯蚓的前端多为外周神经细胞重组,而后端则多为运动神经细胞重组,以及皮层神经元、马唐格里尼
毛细胞和免疫细胞。
可以帮助确定蚯蚓前后端的界限。
通过上述四种方法,可以准确区分出蚯蚓的前端和后端。
而且结构上,前端是头部和脊椎部,后缘以及前缘则为体内最后一节脊椎之前和最
后一节脊椎之后的地方;生理学上,前端有触角及神经组织,能对外
界刺激做出反应;而后端没有触角及神经组织;支气管结构上,前缘
有支气管构成;细胞解剖学结构上,前端多为外周神经元重组,而后端则多为运动神经细胞重组以及皮层神经元、马唐格里尼毛细胞和免疫细胞。
以上就是蚯蚓前后端分界的具体特征。
关于蚯蚓解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蚯蚓的形态和内部结构,了解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
2. 掌握解剖动物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 分析蚯蚓的运动方式及其生理机制。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新鲜活体蚯蚓、解剖刀、镊子、解剖盘、显微镜、酒精、生理盐水、解剖显微镜等。
2. 实验用具:解剖剪、解剖针、解剖剪、解剖镊、解剖显微镜、解剖显微镜等。
三、实验步骤1. 蚯蚓外观观察(1)将活体蚯蚓放在解剖盘上,观察其整体形态,注意其身体颜色、环纹、环带等特征。
(2)用解剖显微镜观察蚯蚓的表皮细胞,了解其细胞结构和排列方式。
2. 蚯蚓解剖(1)将蚯蚓固定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剪从蚯蚓的后端剪开,暴露出其内部结构。
(2)用解剖镊取出蚯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3)观察蚯蚓的消化系统,了解其消化过程和消化器官的功能。
(4)用解剖剪剪开蚯蚓的体壁,暴露出其内部器官,包括心脏、血管、神经系统、生殖器官等。
(5)观察蚯蚓的内部器官,了解其生理功能。
3. 蚯蚓运动方式观察(1)将蚯蚓放在解剖盘上,观察其运动方式,记录其运动轨迹和速度。
(2)分析蚯蚓的运动方式,了解其运动生理机制。
4. 蚯蚓再生实验(1)将蚯蚓按不同部位切断,得到有头无尾、无头无尾、无头有尾三种不同的体节段。
(2)在室温有土条件下培养,观察其再生现象。
(3)分析蚯蚓的再生能力,了解其再生机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蚯蚓外观观察蚯蚓为圆柱形,体色呈深棕色,体表有明显的环纹,环带位于前端。
2. 蚯蚓解剖蚯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内部器官包括心脏、血管、神经系统、生殖器官等。
3. 蚯蚓运动方式观察蚯蚓的运动方式为蠕动,通过身体各环节的收缩和舒张,以及刚毛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实现。
4. 蚯蚓再生实验蚯蚓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切断后的体节段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再生。
五、实验结论1. 蚯蚓为环节动物,具有圆柱形身体、明显的环纹和环带,体表有刚毛。
蚯蚓解剖(环节动物门)

实验五蚯蚓解剖(环节动物门)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环节动物的身体分节、真体腔形成,以及器官系统发达等特征。
学习蚯蚓的解剖方法。
二.实验用具与药品解剖镜、放大镜、蜡盘、镊子、培养皿、大头针、解剖针。
三.实验材料蚯蚓浸制标本。
四.操作与观察(一)外部形态观察:取1条,置于蜡盘中,先观察其外部形态。
先分清前后、背腹,前端第一节为围口节,口在围口节的前端,肛门开口于最后一节。
背面较腹面色深。
每一体节中部生有1圈短刚毛,相邻两圈刚毛之间为节间。
第14-16节为生殖环带,环带上无刚毛。
环带第1节(第14节)腹面中央有一雌性生殖孔。
第18节腹面两侧各有1个雄性生殖孔,开口在一乳突上。
在6/7,7/8,8/9三个节间的腹面两侧有2-3对受精囊孔。
从12-13节间开始,每节间背面有一背孔(很小)。
(二)内部解剖和观察:左手拿住蚯蚓,用中指和食指夹住前端,拇指和无名指夹住后端,背面向上、伸直,用右手持剪刀,从后两指夹持的部位插入剪刀尖(要浅),向前剪开体壁。
然后用大头针划开体壁与肠管之间的隔膜联系,并用大头针将体壁固定在蜡盘上,最后加清水淹没虫体。
1.消化系统:为体腔中央的一条直管。
从前向后依次为:(1)口腔管(位于1-3节),构成口腔外壁。
(2)咽(位于4-5节),为一膨大的梨形囊,富含肌肉(硬),有虹吸食物能力。
(3)食道(位于6-8节),是一段细管(裹有肌肉不易看清)。
(4)嗉囊:食道后的膨大部分,有贮藏食物的功能(不明显)。
(4)砂囊(位于9-10节),是一球状膨大的囊,富含肌肉(硬、大、色浅),有磨碎食物的作用。
(5)胃(11-14节)是一段细长的管,被储精囊所包围(不易看清)。
(6)肠(第15节至肛门),肠壁很薄(很粗)。
(7)盲肠(位于第26节),一对,向前伸出(明显)。
2.循环系统:经福尔马林浸泡的标本,其血管为紫黑色。
(1)背血管:紧贴消化管的背中线上(从肠道上看),血液从后向前流动。
(2)心脏:四对环状血管,分别位于7、9、12、13节内(因种而异)。
蚯蚓解剖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蚯蚓的内部结构及其生物学特征。
2. 掌握蚯蚓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通过解剖观察,加深对环节动物门生物学的认识。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新鲜活体蚯蚓若干2. 实验仪器:解剖盘、解剖刀、剪刀、镊子、解剖镜、显微镜、解剖针、解剖剪、载玻片、生理盐水、棉签、滤纸、实验记录本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活体蚯蚓放入解剖盘中,用解剖剪剪去蚯蚓的前端和后端,使蚯蚓成环状。
(2)用生理盐水将蚯蚓清洗干净,去除泥土和杂质。
2. 蚯蚓解剖(1)将蚯蚓放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剪从蚯蚓的中部纵向切开,使蚯蚓成两半。
(2)用解剖针将蚯蚓的肌肉层与内脏分离,暴露内脏器官。
(3)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记录相关特征。
3. 内脏器官观察(1)心脏:位于蚯蚓腹部,呈红褐色,左右对称。
(2)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等。
口腔位于蚯蚓前端,呈白色;食道位于口腔后方,呈淡黄色;胃位于食道后方,呈淡红色;肠位于胃后方,呈淡绿色。
(3)呼吸系统:蚯蚓无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观察蚯蚓体壁的血管分布,了解气体交换过程。
(4)神经系统:位于蚯蚓的背面,呈灰白色。
用解剖针轻轻拨动神经系统,观察蚯蚓的反应。
(5)生殖系统:雌性蚯蚓的生殖器官位于腹部,雄性蚯蚓的生殖器官位于背部。
观察生殖器官的结构和特征。
4. 蚯蚓内部结构观察(1)肌肉层:位于内脏器官的外侧,呈白色。
用解剖剪将肌肉层与内脏分离,观察肌肉纤维的排列和走向。
(2)血管:观察蚯蚓体内的血管分布,了解血液循环过程。
(3)神经:观察蚯蚓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了解神经传导过程。
5. 实验总结将实验观察到的蚯蚓内部结构及其特征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整理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蚯蚓的内部结构较为简单,主要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组成。
2. 蚯蚓的肌肉层较为发达,有利于其在土壤中钻行。
3. 蚯蚓的神经系统较为简单,但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
蚯蚓结构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蚯蚓的基本结构特点。
2. 掌握蚯蚓的运动方式。
3. 研究蚯蚓的呼吸机制。
4. 分析蚯蚓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蚯蚓、解剖镜、解剖盘、镊子、剪刀、解剖针、酒精、生理盐水、培养皿、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生物显微镜、解剖台、培养箱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1)观察蚯蚓的体长、体色、体节分布等基本特征。
(2)观察蚯蚓的环带位置,区分前端和后端。
(3)观察蚯蚓的体表黏液,了解其作用。
2. 解剖观察蚯蚓内部结构(1)将蚯蚓放置在解剖盘上,用解剖针挑开蚯蚓的环带,使其前端朝上。
(2)用解剖剪剪开蚯蚓的腹面,观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等内部器官。
(3)用解剖针挑出蚯蚓的神经系统,观察其分布和功能。
3. 蚯蚓的运动方式研究(1)观察蚯蚓在光滑和粗糙表面上的运动情况。
(2)分析蚯蚓的运动器官,如刚毛、肌肉等,了解其运动原理。
4. 蚯蚓的呼吸机制研究(1)观察蚯蚓的体壁,了解其呼吸作用。
(2)分析蚯蚓的体表黏液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5. 蚯蚓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研究(1)观察蚯蚓的生殖器官,了解其生殖方式。
(2)分析蚯蚓的发育过程,了解其生命周期。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部形态蚯蚓的体长一般在10-20厘米之间,体色为褐色或黑色,体节分布均匀,前端有环带,后端稍圆。
蚯蚓的体表黏液有助于减少摩擦,提高运动速度。
2. 内部结构蚯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咽、食道、胃、肠、肛门等器官。
生殖系统包括生殖腺、卵巢、睾丸、生殖孔等器官。
排泄系统包括排泄腺、排泄管、排泄孔等器官。
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节、神经等。
3. 运动方式蚯蚓的运动主要依靠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
在光滑表面上,蚯蚓的运动速度较慢;在粗糙表面上,蚯蚓的运动速度较快。
4. 呼吸机制蚯蚓的呼吸主要依靠体壁进行。
体壁上的黏液有助于溶解氧气,使氧气进入体内。
同时,体壁上的黏液也有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
解剖蚯蚓实验报告

解剖蚯蚓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通过解剖蚯蚓,了解蚯蚓的体内结构及其生理功能,同时探究蚯蚓在土壤中的重要性。
本实验采用生动的解剖方法,对蚯蚓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并结合实际观察,总结了蚯蚓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一、材料及器材1.蚯蚓:10只2.手术剪刀3.手术镊子4.手术刀5.盐水二、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清洗手术器材,准备盐水。
2.将蚯蚓放入盐水中,使其放松身体,待其完全松弛。
3.取出一只蚯蚓,用手术镊子紧握住蚯蚓的头部。
4.用手术剪刀沿着蚯蚓腹侧腔的一侧切开,注意不要伤到脏器。
5.将蚯蚓的内脏取出,观察其消化道、神经系统、呼吸器官等器官结构。
6.观察内脏上的脏器形态及位置,并对比各个脏器之间的相互关系。
7.在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脏器,避免伤害。
三、实验结果经过解剖观察,我们发现蚯蚓主要包括头部、腹部和中间的扁平部分。
蚯蚓的消化道主要包括咽喉、食道、肠、瘤胃和盲肠。
蚯蚓的神经系统由多个神经节组成,并与肌肉、消化道等器官紧密相连。
此外,蚯蚓还拥有呼吸器官,其中前段用于进气,后段用于排气。
四、实验分析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吞噬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来帮助分解和转化根系未被吸收的植物残留物,产生有机质,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二是通过钻掘活动,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透气性,有助于土壤水分的渗透和储存。
因此,蚯蚓在土壤中具有重要的生态重要作用。
此外,在人类的生活中,蚯蚓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他们可以被用于饵料的生产以及古生物学的研究中。
蚯蚓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低等生物,对土壤的肥力和水分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际观察与解剖操作,我们深入了解了蚯蚓的内部构造及其生命活动,也使我们更加感受到了生态环境中物种间的相互依存和平衡。
蚯蚓解剖实验的报告

蚯蚓解剖实验的报告蚯蚓解剖实验报告一、引言1. 背景介绍蚯蚓是脊椎动物中的无脊椎动物,具有较为丰富的解剖结构,其体内器官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生理机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蚯蚓的解剖,深入了解蚯蚓的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解剖蚯蚓,观察其体内重要器官,了解其外部结构和内部组织,并通过实验结果对蚯蚓的解剖结构进行解释和分析。
二、实验方法1. 材料准备- 活体蚯蚓- 手套- 解剖刀、剪刀、镊子等解剖工具- 显微镜和玻片2. 实验步骤- 佩戴手套,将蚯蚓放置在实验台上,用镊子轻轻固定。
- 使用解剖刀进行外部解剖,观察蚯蚓的体表结构,如触须、口器和扁平的身体等。
- 用剪刀小心地剪开蚯蚓的体壁,注意不要损伤内部器官。
- 对解剖过程中的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和研究,如消化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
- 将观察到的内部结构进行记录和总结。
- (可选) 若有条件,可将特定结构的切片制作并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外部结构蚯蚓身体扁平,呈纺锤形,体长约为10-30厘米。
蚯蚓的前端为头部,具有触须和口器,触须有感知环境的作用,口器用于进食和咀嚼。
蚯蚓体表具有一条由体段环节构成的纵沟,称为环节环。
2. 内部结构2.1 消化系统蚯蚓的消化系统由口腔、咽喉、食道、贮食器、研磨器、中肠和肛门等器官组成。
其中,咽喉用于吞噬食物,食道负责将食物传输到贮食器,贮食器储存食物,研磨器用于磨碎食物的颗粒。
在中肠中,食物被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未被消化吸收的物质被排出体外。
2.2 神经系统蚯蚓的神经系统位于体腔内侧,由具有环节节神经节的神经环组成。
神经环沿体节的腹侧延伸,在蚯蚓的各个部分具有连接作用。
蚯蚓的触感和感知能力主要由触须感受器和感觉神经元负责。
2.3 循环系统蚯蚓的循环系统由主血管和血液组成。
蚯蚓的血液称为腔血,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
主血管沿着蚯蚓的背部延伸,具有前后血流的特性。
切开蚯蚓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蚯蚓的组织结构;2. 了解蚯蚓的生理特点;3. 掌握解剖实验的操作技能。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蚯蚓(约10cm长);2. 实验仪器:解剖盘、解剖剪、解剖针、镊子、放大镜、显微镜、解剖显微镜等;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70%酒精、碘酒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蚯蚓放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剪将其头尾剪断,去除内脏,保留体节;(2)用生理盐水清洗蚯蚓体节,去除污物;(3)用70%酒精消毒解剖器械。
2. 解剖观察(1)观察蚯蚓体节:蚯蚓体节呈圆柱形,表面有环状纹理,为体节环;(2)观察蚯蚓的消化系统:蚯蚓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
用解剖剪将蚯蚓体节纵向切开,观察消化系统结构;(3)观察蚯蚓的神经系统:蚯蚓的神经系统由脑、脑神经、脊髓和神经节组成。
用解剖针轻轻挑起蚯蚓的脑,观察脑部结构;(4)观察蚯蚓的循环系统:蚯蚓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细胞组成。
用解剖显微镜观察心脏和血管结构;(5)观察蚯蚓的呼吸系统:蚯蚓的呼吸系统由体壁和体腔组成。
用解剖显微镜观察体壁和体腔结构;(6)观察蚯蚓的生殖系统:蚯蚓的生殖系统由生殖器官和生殖腺组成。
用解剖剪将蚯蚓体节横向切开,观察生殖器官和生殖腺结构。
3. 实验记录将观察到的蚯蚓组织结构和生理特点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蚯蚓的组织结构蚯蚓体节呈圆柱形,表面有环状纹理,为体节环。
蚯蚓的体壁由表皮、真皮和肌肉层组成。
表皮细胞紧密排列,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真皮细胞富含色素,具有调节体温和营养作用;肌肉层分为环肌和纵肌,使蚯蚓能够伸缩运动。
2. 蚯蚓的生理特点(1)消化系统:蚯蚓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
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消化能力较强;(2)神经系统:蚯蚓的神经系统由脑、脑神经、脊髓和神经节组成。
蚯蚓的神经系统较为简单,但能够完成基本的运动和感觉功能;(3)循环系统:蚯蚓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细胞组成。
蚯蚓检查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蚯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2. 掌握蚯蚓的检查方法,为蚯蚓养殖和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活体蚯蚓、解剖刀、镊子、解剖盘、放大镜、显微镜、酒精、生理盐水、培养皿、滤纸等;2. 实验仪器:解剖镜、显微镜、培养箱、温度计、湿度计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蚯蚓的基本形态结构(1)观察蚯蚓的形态:将活体蚯蚓放在解剖盘上,用放大镜观察其外形、颜色、长度等;(2)观察蚯蚓的环节:用镊子轻轻拨动蚯蚓,观察其身体分节情况,计数蚯蚓的环节数;(3)观察蚯蚓的刚毛:用解剖镜观察蚯蚓体表刚毛的分布和形态。
2. 观察蚯蚓的生理特点(1)观察蚯蚓的呼吸:将活体蚯蚓放在培养皿中,观察其在空气中的呼吸情况;(2)观察蚯蚓的蠕动:用镊子轻轻拨动蚯蚓,观察其蠕动方式和速度;(3)观察蚯蚓的排泄:将活体蚯蚓放在培养皿中,观察其排泄物的颜色、形态和数量。
3. 解剖蚯蚓(1)解剖准备:将活体蚯蚓用解剖刀从中间剪开,观察其内部结构;(2)观察消化系统:观察蚯蚓的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部位;(3)观察生殖系统:观察蚯蚓的精巢、卵巢、受精囊等部位;(4)观察神经系统:观察蚯蚓的脑、神经节、神经等部位;(5)观察循环系统:观察蚯蚓的心脏、血管等部位。
4. 蚯蚓的生理实验(1)观察蚯蚓在不同温度下的蠕动速度:将活体蚯蚓放在不同温度的培养箱中,观察其蠕动速度;(2)观察蚯蚓在不同湿度下的蠕动速度:将活体蚯蚓放在不同湿度的环境中,观察其蠕动速度;(3)观察蚯蚓在不同光照下的蠕动速度:将活体蚯蚓放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其蠕动速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蚯蚓的基本形态结构(1)蚯蚓外形呈长圆柱形,颜色为红褐色;(2)蚯蚓身体分节,共有100多个环节;(3)蚯蚓体表刚毛分布均匀,呈棕色。
2. 蚯蚓的生理特点(1)蚯蚓在空气中的呼吸:蚯蚓通过体壁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2)蚯蚓的蠕动:蚯蚓通过环肌、纵肌和刚毛的配合运动,实现蠕动;(3)蚯蚓的排泄:蚯蚓的排泄物为棕色,呈条状。
4.2.4 蚯蚓的解剖

里,由前往后。
体腔
• 体腔——首次出现,被 隔膜分成许多小室。
• 体腔内有生殖系统、排 泄系统、循环系统、神 经系统
消化系统
• 消化道:口肛门纵贯前后的一条直管,包括 口、咽、食管、砂囊、胃、肠、肛门;
观察和解剖蚯蚓
2021/3/31
为何蚯蚓不能晒太阳? 如何区分蚯蚓的背腹、前后? 蚯蚓如何运动?
2021/3/31
观察蚯蚓的外部面浅
粘液,润滑,减少阻力 体表
刚毛,辅助运动
生殖带
2021/3/31
环带
后端
环
体 节
带
前端
观察蚯蚓的运动方式
• 消化腺:盲囊,第26-27节的两侧一对向前凸起呈锥形的结构
肠
胃
砂 囊
食 管咽口
消化系统
图片来源:《动物学实验》光盘
• 盲囊
– 重要的消化腺
• 盲道
– 增加消化吸收面积
循环系统——闭管式循环系统
• 心脏
– 连接背、腹的环血管 – 4对,位于7、9、12、13节内
神经系统
• 索状神经系统,位于体壁腹面内侧
– 咽上神经节(脑),围咽神经,咽下神经节,腹神经索(神经节、神经索)
肌肉收缩波沿身体 纵轴由前向后逐渐传 递进行前行运动。
2021/3/31
解 剖 1)处死蚯蚓:50%酒精; 观 2)平放,背面朝上,大头针固定前端; 察 3)沿体后端背面正中线稍偏左的地方剪开体壁
约3cm,用大头针把体壁翻向两侧,每隔5节用
大头针45度固定;一直剪到口为止;
1)剪开体壁时,剪刀尖不要插得
解剖蚯蚓的实验报告

解剖蚯蚓的实验报告解剖蚯蚓的实验报告引言:蚯蚓是一种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它们属于环节动物门、刺胞动物亚门、环节动物纲、双节足纲、蚯蚓目。
在生态系统中,它们担负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如促进土壤通气、增强土壤肥力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解剖蚯蚓来了解其内部结构和生理特征。
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新鲜活体蚯蚓、解剖刀、显微镜2. 实验步骤:(1)将新鲜活体蚯蚓放在实验板上,用显微镜观察其外部形态和特征。
(2)用解剖刀小心地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剪开,取出内部器官。
(3)观察并记录各个器官的形态和位置,并进行标注。
结果:1. 外部形态: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新鲜活体的蚯蚓身体表面呈淡粉色,身体表面有细小的纵向肌肉皱纹,而且身体表面有一层粘液。
2. 内部结构:蚯蚓的内部结构包括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1)消化系统:蚯蚓的消化道呈直肠形,口在前端,肛门在后端。
消化道内部分为食管、咽喉、瘤胃和肠道等结构。
(2)循环系统:蚯蚓的循环系统呈闭合式管状结构,由心脏、血管和血细胞组成。
心脏位于前段,呈弧形,由五个心室组成。
血管分为主动脉和静脉两种类型。
(3)呼吸系统:蚯蚓没有特定的呼吸器官,其皮肤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4)神经系统:蚯蚓的神经系统由中央神经节和分散神经元组成。
中央神经节位于前端,由多个小型神经节组成。
(5)生殖系统:雌性蚯蚓具有卵巢和子宫等生殖器官,雄性具有睾丸和附睾等生殖器官。
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蚯蚓的内部结构和生理特征。
蚯蚓的消化道呈直肠形,由口、食管、咽喉、瘤胃和肠道等结构组成。
其循环系统呈闭合式管状结构,由心脏、血管和血细胞组成。
蚯蚓没有特定的呼吸器官,其皮肤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神经系统由中央神经节和分散神经元组成。
生殖系统包括雌性卵巢和子宫等生殖器官以及雄性睾丸和附睾等生殖器官。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蚯蚓的内部结构和生理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对于环境科学、农业科学等领域来说,这些知识可以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土壤生态系统提供帮助。
蚯蚓的观察与解剖

实验内容
环毛蚓外形观察 环毛蚓的解剖与观察 环毛蚓过环带横切装片观察 其它环节动物装片观察
蚯蚓的采集、保存与培养
蚯蚓的采集 在农田、菜园、花园或室外草地等富含有机质的
土壤中,用锄头或铲挖取。 在夏季大雨后,蚯蚓会钻出地面,可随意拾取。 用各种水溶液浇在肥沃的土壤上,使地面浸湿,
一般在十余分钟后,均可使蚯蚓钻出地面而拾取 之。水溶液如:茶麸水、辣蓼水、烟骨水、食盐 水、肥皂水、0.55%的福尔马林溶液或1.5 g/L的高 锰酸钾溶液等。
内部结构观察
消化系统
体腔中央的一条直管即消化系统,由前至后依次为: 口腔:位于第Ⅱ~Ⅲ节内。 咽:位于第Ⅳ~Ⅴ节内,梨形,肌肉发达。 食道:位于第VI~Ⅷ节内,细长形。 嗉囊:位于第Ⅸ节前部,不明显。 砂囊:位于第Ⅸ~Ⅹ节,球状或桶状,囊壁富肌肉,较发达。 胃:位于第Ⅺ~ⅩⅣ节内,细长管状。 肠:自第ⅩⅤ节向后均为肠,直通肛门。在第ⅩⅩⅦ节向前伸
生殖系统
雄性生殖器官 精巢囊:2对,位于第Ⅹ、Ⅺ节内,每囊包含1个精巢和1个精漏斗; 贮精囊:2对,位于第Ⅺ、Ⅻ节内,紧接在精巢囊之后,呈分叶状,大
而明显; 输精管:细线状,两侧的前后输精管各会合成1条,向后通到XVIII节处
,和前列腺管会合,由雄性生殖孔通出; 前列腺:发达,呈大的分叶状,位于第XVIII节及其前后的几节内; 雌性生殖器官 卵 巢:1对,在第ⅩⅢ节的前缘,紧贴于Ⅻ/XIII节隔膜之后方,腹神
背孔:在虫体背面中央,约自12~13节间沟起,每个体节与 下一个体节之间的节间沟中, 都有1个小孔,这就是背孔。
刚毛:除围口节和最后的一、二节外,每节的中部都有一圈 刚毛。刚毛是坚硬的刺状物,但很小,而且平时都缩入体内 ,不易看清。若用手指在浸制标本上来回触摸,会感觉到粗 糙不平,这就是刚毛。
观察和解剖蚯蚓

观察和解剖蚯蚓姓名学校考察评价:【实验目的】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2、观察蚯蚓的内部结构。
3、学会解剖蚯蚓的方法。
【实验材料】活的蚯蚓,玻璃棒,解剖盘,解剖剪,大头针,蜡盘,棉球,聚光小电筒。
【方法步骤】一、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取一条活蚯蚓,观察:体节、环带;怎样区别蚯蚓的前端、后端?用手指在蚯蚓身体腹面抚摸,有什么感觉?为什么?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二、观察蚯蚓对刺激的反应用玻璃棒分别轻轻触动蚯蚓身体的前端、后端和中间部分,看看分别有什么反应?用手电筒光照射蚯蚓身体的前端、后端和中间部分,看看分别有什么反应?三、观察蚯蚓的内部结构1、剪开蚯蚓体壁前端以左手中指和食指夹住蚯蚓前端,拇指与无名指夹住后段,身体背面向上。
以右手持解剖剪,在拇指与无名指夹住的部位略偏背中线的右侧,将解剖剪插入体壁并稍向上挑,向前剪开体壁。
剪到前2~4节时要特别注意,以免破坏脑神经节。
2、从以上下剪处向后用同样的方法剪开体壁后端。
3、将剪好的蚯蚓放在蜡盘中,先找到环带的位置,将蚯蚓靠近蜡盘长端,用大头针以45度角向外倾斜插住环带正中的一侧于蜡盘上。
用同样的方法插住另一侧。
环带正中是第15节,这时一边用解剖刀划开消化道与体壁之间的隔膜联系,一边向前每5节的两侧各插一根大头针,插到前面的14节左右时节间隔膜越来越厚,肌肉很多,需用剪子将隔膜和肌肉剪开,再插大头针。
插完前端后,以同样的方法向后每10节或每20节两侧各插一根大头针,直至肛门。
4、完成上述步骤后,用清水加入到蜡盘内,水量以浸没蚯蚓为宜。
5、观察蚯蚓的内部结构⑴消化系统环毛蚓的消化系统是一条直管,从前向后依次为口、咽、食道、嗉囊、砂囊、胃、肠、盲肠、肛门。
⑵循环系统解剖蚯蚓可以看到一条背血管,一条腹血管和连接背腹血管的八对大血管弧,一般称其中四对血管弧(环状血管)为心脏。
背血管位于消化道的背中线上,腹血管位于消化道之下,腹神经链之上,背血管和腹血管都是纵贯身体前后的血管。